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任务书

合集下载

混凝土课程设计完整版

混凝土课程设计完整版

混凝土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能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实践的兴趣和责任感。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混凝土的基本组成、主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理解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混凝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具备一定的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混凝土工程实践的兴趣,增强工程责任意识,认识到了解和掌握混凝土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介绍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基本组成材料及作用。

2.混凝土的性能:讲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混凝土的应用:介绍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领域和实例。

4.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讲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用于传授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能和应用等知识。

2.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混凝土工程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混凝土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实验法:学生进行混凝土性能实验,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混凝土工程导论》等。

2.参考书:收集有关混凝土工程的专著、论文和标准。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4.实验设备:混凝土试模、压力试验机、抗折试验机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20%。

2.作业:布置混凝土相关计算、设计等作业,占总评的30%。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辽宁工业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预应力混凝土T 梁、箱梁桥主梁预应力钢束设计 (标准跨径20m ,桥宽15m )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22年3月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研室:施工教研室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道桥181级课程设计(论文)题 目预应力混凝土T 梁、箱梁桥主梁预应力钢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要求与任务一、课设要求1、依据已知条件,完成主梁的预应力钢束设计。

2、完成相关设计图纸不少于3张(3#图纸)。

二、课设任务1、完成钢束估算,钢束线形设计。

2、预应力钢束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3、主梁截面强度验算,挠度验算等,4、完成相关设计图纸不少于3张(3#图纸) 三、设计说明书要求1、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方法符合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

2、课设论文成果格式符合要求,图纸绘制规范。

工作计划第一周 周一、布置课设任务、查资料;周二、钢束面积估算;周三、钢束布置周四、主梁截面特性计算,截面强度计算;周五、主梁截面特性计算,截面强度计算第二周周一、预应力损失计算;周二、预应力损失计算;周三、应力验算,挠度计算,下锚应力计算;周四、应力验算,挠度计算,下锚应力计算;周五、整理计算书,上交课设成果,答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成绩平时表现10% 计算书、图纸70%答辩成绩20%合计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2022年03月18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相关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2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用途;2. 学生掌握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及其作用,了解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则;3. 学生了解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并能够描述这些性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则,进行简单混凝土配比的计算;2. 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及强度测试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混凝土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建筑材料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学生认识到混凝土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和资源节约意识;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基础,对实验操作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 混凝土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混凝土的分类及各类混凝土的用途2. 混凝土组成材料- 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的作用及选用原则- 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功能及使用方法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的基本原则- 简单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4. 混凝土的性质- 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 混凝土性质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5.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质量控制- 常见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6. 混凝土实验-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及强度测试方法-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要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第3-4周:混凝土组成材料第5-6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7-8周:混凝土的性质第9-10周:混凝土施工技术第11-12周:混凝土实验操作与实践教材章节及内容对应:第一章:混凝土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章:混凝土组成材料第三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四章:混凝土的性质第五章:混凝土施工技术附录:混凝土实验操作指南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混凝土的基本概念、性质、配合比设计等理论知识。

混凝土课程设计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书

混凝土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质及应用,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掌握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及其作用。

(3)了解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

(4)掌握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则。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凝土设计计算。

(3)了解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工艺,能够进行现场施工指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工程专业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质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水及外加剂等。

3.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

4.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则。

5.混凝土的应用领域及最新发展动态。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质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混凝土工程的基本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混凝土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挑战。

3.实验法:学生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测试,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混凝土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混凝土工程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完成任务日期____________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1)掌握单层单跨工业厂房结构布置和构件选型的方法;(2)了解结构组成、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3)掌握排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和内力组合的方法;(4)掌握排架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过程(5)了解并熟悉单层单跨工业厂房的有关构造要求;(6)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二、设计题目设计某市郊外一单层单跨厂房,设有两台中级工作制A5的软钩吊车。

车间总长Lm、柱距6m、跨度看各班题目,设有天窗。

纵向墙上每柱间设置上、下两层窗户:上层窗口尺寸(宽×高)=4000mm×1800mm,;下层窗口尺寸(宽×高)=4000mm×4800mm。

三、设计题号(1)一班:基本风压为0.3kN/m2,基本雪压为0.25kN/m2。

不考虑地震荷载。

地面粗糙度为A类,车间总长为72m载。

地面粗糙度为B类,车间总长为102m表2 单层单跨工业厂房课程设计题号(3)三班:基本风压为0.40kN/m2,基本雪压为0.25kN/m2。

不考虑地震荷载。

地面粗糙度为C类,车间总长为150m表3 单层单跨工业厂房课程设计题号(4)四班:基本风压为0.45kN/m2,基本雪压为0.25kN/m2。

不考虑地震荷载。

地面粗糙度为A类,车间总长为102m四、设计资料1、荷载不上人屋面活荷载为0.5kN/ m2。

2、材料(1)混凝土:C20,C25,C30。

(2)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

(3)型钢及预埋件采用HRB335,HPB235。

3、建筑构造(1)屋面:卷材防水屋面,其做法如下:两毡三油防水层上铺小石子:0.35kN/ m2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kN/ m2100mm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0.5kN/ m2一毡两油隔气层:0.05kN/ m2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kN/ m2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2)墙体用240mm厚清水砖墙,钢门窗。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计划书20 15 ——20 16 学年第二学期环节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学生专业班级:2015级建筑工程技术高起专指导教师:司林军院、系:土木与交通学院教研室:工程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注:此套表填写一式三份,于课程设计前一周分别交至教学督导团、教务科、教研室课程设计计划书附页1.设计资料1.1某印刷厂仓库为多层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

外墙厚240mm,主梁下附墙垛尺寸为370×49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及见表1。

1.2 荷载:1.2.1 楼面使用荷载及楼梯使用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

1.2.2 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容重为20kN/m3);楼梯踏步面层采用30mm厚水磨石,底面为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层。

1.2.3 钢筋混凝土楼盖自重γ=25kN/m31.2.4 平顶及梁粉刷:15mm厚M5混合砂浆粉刷γ=17kN/m3,包括白石膏、喷白二度。

1.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

1.4材料选用:混凝土:C30钢筋:梁的主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它部位采用HPB300级钢筋。

2.设计内容:2.1设计原则2.1.1 结构布置必须全面、正确地体现经济合理;2.1.2结构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2.2 结构布置的选择2.2.1本工程是印刷厂仓库,用于堆放纸张、书籍等,使用荷载较大,宜采用主、次梁肋形楼盖结构体系,可根据柱网尺寸和板、次梁、主梁的经济跨度确定结构布置方案。

2.2.2确定梁、板截面尺寸及其伸入墙内的长度。

2.3板的计算2.3.1荷载设计值的计算(包括恒载与活荷载);2.3.2弯矩设计值的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2.3.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4 次梁的计算2.4.1 荷载设计值的计算(包括恒载与活荷载);2.4.2 内力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a.弯矩设计值的计算;b.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混凝土设计课程设计书

混凝土设计课程设计书

混凝土设计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性质;(2)了解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和设计;(2)具备分析和解决混凝土结构问题的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模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增强学生对混凝土工程安全的责任感;(3)激发学生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性质: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2.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强度设计、耐久性设计、变形设计等;3.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梁、板、柱、墙等常见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4.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拆模、验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混凝土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相关规范;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法:学生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测试,增强实践操作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混凝土设计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专业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丰富教学手段;4.实验设备:准备混凝土试件制作和测试所需的实验设备。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4.课程设计:学生进行混凝土设计实践,评估学生的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带评分标准)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带评分标准)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一)掌握混凝土单向板楼盖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尺寸估算方法;(二)掌握板、次梁、主梁荷载传递关系及荷载计算方法;(三)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四)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五)掌握板、次梁、主梁的计算方法及配筋构造;(六)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拟设计某三层工业厂房车间的楼盖。

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结构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梁板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一)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20厚水泥砂浆抹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20mm厚混合砂浆梁抹灰。

2、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或C30等,钢筋采用HPB300、HRB335或HRB400等;3、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b×h=350 mm×350mm (或400 mm×400 mm或自定)。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及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

按不同用途的工业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环境类别为一类,柱网尺寸见表2,每位学生按学号顺序根据表3选取一组数据进行设计。

图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柱网布置表1 工业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序号 1 2 3 4 5 6活载标准值(kN/m2) 4.5 4.8 5.2 5.6 5.9 6.4表2 柱网尺寸序号Lx Ly1 5700 69002 6000 69003 6000 72004 6300 72005 6300 75006 6600 7500表3 每位学生的设计方案跨度序号1 2 3 4 5 6学号活载标准值序号1 12345 62 7 8 9 10 11 123 13 14 15 16 17 184 19 20 21 22 23 245 25 26 27 28 29 306 31 32 33 34 35 36(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课程设计书姓名:陈垚宇班级:工程管理1101班学号: 1208110516指导老师:杨剑课程设计任务书——铁路桥涵钢筋砼简支梁设计1. 设计内容:一钢筋混凝土工形截面简支梁,承受均布恒载g=48kN/m(含自重),均布活载q=76kN/m,计算跨度12m(具体见下表),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

箍筋采用Q235级,按《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3-2005)》设计该梁。

要求:(1)按抗弯强度确定所需的纵筋的数量。

(2)设计腹筋,并绘制抵抗弯矩图和弯矩包络图,并给出各根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3)验算裂缝是否满足要求。

(4)验算挠度是否满足要求。

(5)绘梁概图:以半立面、剖面表示出梁各部尺寸。

(6)绘主梁钢筋图:以半跨纵剖面、横剖面表示出梁内主筋、箍筋、斜筋、架立筋、纵向水平及联系筋的布置和主筋大样图。

(7)材料表。

第一部分 主梁的设计计算为了简化计算,根据规范TB10002.3-2005规定,可以按照T 形截面梁计算。

对所给参考截面修改为如下所示:选用的材料及其主要参数:梁的跨度m l 120=,钢筋选用HRB335,混凝土选用C35[]Mpa s 180=σ,[]Mpa b 8.11=σMpa f ct 50.2=[] 2.25Mpa /1.11-==cttp fσ,[]Mpa f ct tp 83.00.3/2-==σ,[]Mpa f ct tp 42.00.6/3-==σ15=n ,2.0min =μ%一. 荷载和内力1. 均布恒载 m KN g /48=2. 均布活载 m KN q /76=3. 总荷载 m KN Q /1247648=+=二. 简支梁内力计算计算简图如下1.A 截面剪力)(7442/12kN Q V A =⨯=弯矩)(02/66Q 2232m kN M A ⋅=⨯⨯-= 2.B 截面剪力)(5582/9kN Q V B =⨯=弯矩)(5.9762/5.45.42232m kN Q M B ⋅=⨯⨯-= 3.C 截面剪力)(3722/6kN Q V C =⨯=弯矩)(16742/332232m kN Q M C ⋅=⨯⨯-= 4.D 截面剪力)(1862/3kN Q V D =⨯=弯矩)(5.20922/5.15.12232m kN Q M D ⋅=⨯⨯-= 5.E 截面剪力)(00kN Q V E =⨯=弯矩)(22322/002232E m kN Q M ⋅=⨯⨯-= 三.梁的纵向受力主筋计算板的净保护层厚度取为35mm ,梁的受力钢筋采用HRB335,查规范TB10002.3--2005,得[]M p a s 180=σ,Mpa E s 5101.2⨯=,混凝土采用C35,查规范TB10002.3--2005得,[]Mpa b 8.11=σ(弯曲受压),Mpa E c 4103.3⨯=;取15=n (桥跨结构)。

1. 配筋试算(跨中截面为控制截面)由于梁的高度为1900mm ,高度较高,假设受力主筋按两排布置mm a 84=,mm h 181684-19000==根据修改过的梁截面:300`=i h ,根据T 形梁截面设计经验公式:mm h h z i 16662300-18162-`0===;[]2698.74421666180102232mm z M A s E s =⨯⨯==σ可取Φ32的钢筋10根,则其面积248.8042A mm s =由规范TB10002.3---2005有:受拉区域的钢筋可以单根或两至三根成束布置,钢筋的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的直径(对带肋钢筋为计算直径),并不得小于30mm 。

因此可以得到梁的纵向主筋布置如下图:四.跨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应力验算1.首先假设中性轴在翼缘内根据规范TB10002.3-2005,最小配筋率15.0min =μ%,由上图可知mm a 842343235=++=,恰好和假设的相同。

则mm h 18160= 48.1181630048.80420=⨯==bh A s μ%>min μ,222.0150148.0=⨯=μn ()38.811-202=+=h n n n x μμμ>300,由此可知中性轴在腹板内。

2.在腹板内 由)())((2121022x h nA h x b b x b s f f f -='--'-'解得:mm x 0.437= mm h x b b x b h x b b x b f f f f f f 57.349))((2121))((3131y 2233='--'-''--'-'=mm x y h z 57.1728437-57.3491816-0=+=+=Mpa z A M s s 552.1607.5172848.80421022326=⨯⨯==σMpa x h a x h s s 278.1640.437-181652-0.437-1900552.160---01max =⨯=⋅=σσ<[]Mpa s 180=σ []Mpa Mpa x h xn b sc 8.11392.3-0=<=⋅=σσσ有以上验算可得,跨中主筋和混凝土的强度均满足要求。

五.腹筋的设计计算 剪力的最大值KN QlV m 7442==,对应的剪应力Mpa bzV m 4347.10==τ 1.主拉应力的容许应力与设计原则根据TB10002.3-2005,对于C35混凝土(Mpa f ct 50.2=)(1) 有箍筋及斜筋时主拉应力的最大容许值[]Mpa f ct tp 25.21.1/1-==σ (2) 无箍筋及斜筋时主拉应力的最大容许值[]Mpa f ct tp 83.00.3/2-==σ (3) 梁部分长度中全由混凝土承受的主拉应力最大值 []Mpa f ct tp 42.00.6/3-==σ由于主拉应力Mpa 4347.10=τ在[][]2-tp 1-σσ和tp 之间,所以必须按计算设置腹筋,但主拉应力小于[]3-tp σ的部分梁段内,可仅按照构造要求配腹筋。

(如下图所示)2.箍筋的设计计算如上图所示需要配置腹筋的长度为()mm l 42444347.142.04347.16=-⨯=,箍筋采用Q235,有规范可得[]Mpa s 130=σ,采用Φ10的双肢箍筋(2=n ),254.78mm a k =,取mm S k 240=。

[]Mpa bS a n k s k k k 284.024030013054.782=⨯⨯⨯==στ 箍筋除用以承受主拉应力外,还起到保持主要受力钢筋的正确位置和联系受拉及受压区的作用,因此,即使计算不需要设置箍筋,也应按构造要求设置。

具体的箍筋配置方法见附图。

3.斜筋的设计计算如上剪力图所示,斜筋承受的剪力为梯形出去由箍筋承受的矩形面积。

3774N/mm .2730424421507.11360.00=⨯+=Ω所需要的斜筋总面积:[]208115.321721803003774.27302mm b A s w =⨯⨯=Ω=σ 需要弯起的根数0011.43248115.32172=⨯==πww w a A n ,取5=n 根 布置斜筋的时候,应使各斜筋承担斜拉力的大小相等,或与其截面面积成正比,斜筋一般与中性轴成45°夹角,布置的同时应根据每个横截面至少交于一根以上的斜筋,要求前后斜筋的投影应搭接,并作适当调整。

本设计中采用作图法(见附图)六.跨中截面裂缝宽度验算查规范TB10002.3—2005有:mm w f 2.0][=钢筋混凝土T 形受弯构件截面受拉边缘的裂缝宽度验算公式:)4.0880(21zssf dE K K w μσγ++=其中:K 1——钢筋表面形状影响系数。

对于螺纹钢筋K 1=0.8MMM M K 2125.01++=αM 1——活载引起的弯矩;M 2——恒载引起的弯矩。

M ——全部计算荷载引起的总弯矩--α系数,对光圆钢筋取0.5,对带肋钢筋取0.3γ——中性轴至受拉区边缘的距离与中性轴至受拉钢筋重心的距离之比,对梁和板分别取值为1.1和1.2d ——受拉钢筋的直径s σ——受拉钢筋重心处钢筋应力E s ——钢筋的弹性模量,取MPa E s 5101.2⨯=z μ——受拉钢筋的有效配筋率,cls zA A n n n 1332211)(βββμ++=,其中: n 1、n 2、n 3、——单根、两根一束、三根一束的受拉钢筋根数;321βββ、、——考虑成束钢筋的系数,对单根钢筋0.11=β,两根一束85.02=β,三根一束70.03=β。

对于本方案:8.01=K ,3774.122328645.022*******.012=⋅+⋅+=K 1.1=γ,Mpa s 552.160=σ,Mpa E s 5101.2⨯=mm d 32=,()0684.0332211=++=clz A n n n βββμ,21176002mm ab A cl ==综上可得:[]mm w mm w f f 2.01478.0=<= 裂缝宽度符合要求。

七.跨中挠度验算485=β,m KN M /2232=,Mpa E E c 441052.21015.38.08.0⨯=⨯⨯== m l 12=,3333.81052.2101.28.045=⨯⨯==c s E E n 423-301475.04607.11004248.83333.835530.03.031m I =⨯⨯⨯+⨯⨯=[]m f m EI Ml f 015.000900.01475.0101052.212102232485642302=<=⨯⨯⨯⨯⨯⨯=⋅=β 所以跨中挠度满足要求八.弯矩包络图和材料图按上述方法布置斜筋时,还应检查纵筋弯起后所余部分能否满足截面抗弯要求,即要求材料图覆盖包络图。

共弯5根,分五次弯起,弯起时先中间后左右两边023.10.437-181652-0.437-1900---01===x h a x h β [][]mmN mm N z A M s s ⋅⨯>⋅⨯=⨯⨯==561022321010.2446023.157.172818048.8042/βσ跨中截面安全,具体材料图和弯矩包络图的关系见附图。

第二部分 梁上翼缘板的设计计算一.荷载的计算(取1m 板宽)恒载 ()[]m KN l g g /6.179.1252.0-35.04.00.3-1.9.30-48A -2s `=⨯⨯+⨯==γ腹活载 m KN lqq /40`==计算简图如下图;A 截面处内力计算:m KN L q g M ⋅=⨯+⨯=+=432.188.0)406.17(21)''(2122KN L q g V 08.468.0)406.17()''(=⨯+=+=B 截面处内力计算: m KN l q g M ⋅=⨯+⨯=+=41.2695.0)406.17(21)''(2122KN l q g V 72.54)''(=+=二.板厚的验算板的净保护层厚度取35mm ,受力钢筋采用10335φHRB ,查《铁路桥梁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得[]Mpa s 180=σ,混凝土为C35,查TB10002.3—2005得[]Mpa b 8.11=σ,n=15A 为控制截面:mm a s 40535=+=,496.01808.11158.1115][][][0=+⨯⨯=+==s b b n n h x σσσξ ])[31(220b Mbh σξξ-=,mm m b 10001==m m h b Mh b 87.8615.75468.11)3496.01(496.010*******.182])[31(20620=⇒=⨯-⨯⨯⨯⨯=-=σξξmm h a h h s 30087.1264087.860=<=+=+=实算,所以板厚验算合格三.配筋并验算最小配筋率mm a h h z s 8.228)40300(88.0)(88.088.00=-⨯=-==实2655.4478.22818010432.18][mm z M A s s =⨯⨯==σ需采用7Φ10@130,故278.549mm A s =%15.0%21.0260100078.549min 0=>=⨯==μμbh A s板内的配筋如下图所示:翼缘配筋图四.钢筋以及混凝土的应力验算有规范可知10=n ,对于A 截面:m KN M /432.18=,KN V 08.46=021.0,0021.0==μμn ;185.0021.0021.02021.02)(2=-⨯+=-+=μμμξn n n mm h x 1.48300185.00=⨯==ξ[]Mpa Mpa h A Ms s s 18042.1372603185.0-178.54910432.183-160=<=⨯⎪⎭⎫ ⎝⎛⨯⨯=⎪⎭⎫ ⎝⎛=σξσ[]Mpa Mpa x h x n b sc 5.1312.31.48-2601.481042.137-0=<=⋅=⋅=σσσMPa MPa x h b Vtp 9.0][19.0)31.48260(10001008.46)3(230=<=-⨯⨯=-=-στ经验算控制截面B 截面的混凝土压应力与主拉应力、钢筋的拉应力均小于其规定的容许应力,故验算合格五.翼缘板的裂缝宽度验算根据规范可知:[]mm w f 2.0=8.01=K ;36.1432.18632.55.0432.188.123.012=⋅+⋅+=K ; 2.1=板γ;Mpa s 42.137=σ;Mpa E s 5101.2⨯=;mm d 10= 00687.0=z μ[]mm w d E K K w f z s s f 2.019.04.088021=<=⎪⎪⎭⎫⎝⎛++⋅⋅⋅=μσγ 综上所述,裂缝宽度满足要求第三部分 材料表混凝土使用:16)12.08.021212.09.12.02.021231.13.015.07.0(⨯⨯⨯⨯+⨯+⨯⨯⨯⨯+⨯+⨯=V379.13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