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研究的转型
试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转型——基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史的思考

我 的职业技术 教育研究 道路 坎坷 曲折 , 巾国 新 存 晚 ,并且 职业 技 术 教育 研 究 发 展 起 来 的 最 初 动 力就 成 后 中断 了 相 当 长 的 时 间 , 改 革 开 放 以后 才 逐 渐 大 是国家为发展 职业教育 的需求 。 以, 所 职业技术教育 恢 复 发 展 起 来 , 概 经 历 了以 下 几 个 阶段 :
课堂 与课 外活动 , 变以老师为 中心的教学观念 , 改 树
1 r e , T e P a ̄ e o n lh T ahn j m rJ h rc c fE g s ec i 5 Ha l i g
立 以人为本 、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在参 【 . o d n L n ma , 9 3 m1L n o : o g n 1 8 . 与交互式 的活动 中掌握语法 并最终熟练准确 地运用 1 』 me, On 6 Hy sD. Con lncr e rn u iai Co v mpee c tn e
研究 的重 点 、 点 和 热 点 , 多 时 候 是 随 着 国家 对 职 难 很 业 教 育 的 “ 爱 程 度 ” 变 化 的 。 尽 管 这 对 我 国职 业 偏 而 1 构建立 、 . 机 队伍 壮 大 的基 础 时 期
我 国专 门从事 职业技术教育研 究的机构在 17 98
教育事业 的发 展有很 大作用 ,但 是这也导致 了对职 年 以前是没有的 , 这方向 的研究 内容列入普通教育研
学生 学习的过程 ,鼓励学 生在互动 的交 际课堂环境 下发 挥他 们的主动性 ,有效 地培养学牛 的语 言运月 j
的能 力 。形 式 是 为 内容 服 务 的 , 师 选 择 怎 样 的教 学 教
l yn , ecigOr n s【 .o d n 2 B re D T ah a E i M] n o : J n l h L
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压力和机遇。
数字化转型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不仅涉及到教学方式的改变,还对教育管理、资源共享、教育评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回答,探讨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
一、在线教育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成为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在线教育通过平台化运营和云端技术的支持,可以实现跨时空的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许多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如MOOC和在线学习社区如知乎等,都成为学生和教师交流、学习和分享的重要场所。
二、个性化教学的推进数字化转型使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确分析,为每个学生提供更符合其特点和需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
个性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在线资源的共享数字化转型使得教育资源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共享。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建设在线教育资源库,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整理、存储并共享给全社会的教师和学生。
这样,学校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转型加速了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
在以前,大部分人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今天,数字化转型使得任何人都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无论是在职工作者还是退休人员,都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素质。
五、教育管理的变革数字化转型对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估,从而及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此外,通过数字化手段,学校可以更好地管理学生信息、课程安排和成绩记录,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六、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化转型在教育领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情境,拓宽视野,提高学习动力。
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内外研究综述

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内外研究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趋势,数字化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不断深
入推进。
数字化教育意味着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以提高教育
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教育转型升级成为一种趋势,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国内数字化教育转型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在线学习、在线评价等方面。
其中,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数字化教育转型的基础。
一些学者提出了
为数字化教育提供支持的基础设施。
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国家推行的“中小学全科教师
数字教育能力提升工程”也促使了数字化教育转型。
在线学习被视为数字化教育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在线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在线评价是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于它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
习情况,为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
在数字化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数字化教育的质量需要
得到保证。
很多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孕育了一些质量不高的教学资源。
其次,数
字化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是数字化教育发展的瓶颈。
最后,数字化教育面
临着版权和隐私保护等一系列法律和道德问题。
因此,在未来的数字化教育转型中,需要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采取措施保护教育信息的版权和隐私,从而实现数字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国内外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其特色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
数字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资源。
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算法,能够更好地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课程。
2. 教学模式创新。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和升级。
例如,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采用在线课堂可以实现在线互动和实时反馈,更加方便学生进行远程学习。
3. 教学资源共享和协作。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教学资源数字化,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协作。
这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学校内部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教务管理、考试管理和学生档案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学生服务。
总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特色和创新,不仅在于技术的应用,更在于如何将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升级和创新。
- 1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历时演进与热点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历时演进与热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历时演进与热点分析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历时演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而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基础研究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的探索和产业的初步建设。
教育技术的概念逐渐引入,并开始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
此阶段主要着重于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研究方法的探索,为后续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二、技术应用的探索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
教育技术开始在实际教育中应用,如音视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同时,我国开始自主研制教育技术设备和软件,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这一阶段也是教育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的时期,技术的应用不断创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三、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模式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逐渐关注如何将技术与创新教育模式结合,推动教育教学的转型升级。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开始面向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向拓展。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让教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四、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技术研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教育技术开始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结合,推动了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智能化和场景化。
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崛起为教育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教育数据分析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五、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当前,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性化学习和智能教育: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通过对学生行为和学习数据的分析,实现个性化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2.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在线课程平台的兴起,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为教育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场景。
教育行业的创新技术和数字化转型

教育行业的创新技术和数字化转型教育行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创新技术和数字化转型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行业的创新需求、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三个方面探讨教育行业的创新技术和数字化转型。
一、教育行业的创新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对于创新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和学习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通过创新技术获取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其次,教育行业也面临着教师资源不足和不均衡的问题。
如何借助创新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增加教师资源的利用率,成为了教育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创新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创新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
首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虚拟实验室、虚拟实践环境等创新应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指导和评估。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数据,AI可以给出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并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三、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安全和隐私问题是数字化转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由于教育行业涉及到大量的敏感信息,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成为了数字化转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数字化转型需要教育行业提供者的技术实力和支持。
在教育从业人员整体技术素养不高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技术实力,完成数字化转型成为了教育行业面临的难题。
总结:教育行业的创新技术和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教育工作者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教育工作者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普及,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浪潮。
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也为教育工作者开辟了一条数字化转型之路。
本文将探讨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对教育工作者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一、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育工作者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库来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和视频会议工具与学生进行远程互动,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再次,教育技术的应用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评价和反馈工具,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做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二、教育技术的创新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的创新为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首先,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开始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实际操作或参与到虚拟场景中,增加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在改变着教育教学的方式。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智能化的教学设计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更安全、透明和高效的学历认证方式,促进了教育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三、教育工作者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面对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适应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首先,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了解和熟悉各类教育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具体操作方法。
其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培训和研讨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和分享教学成果。
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应持续关注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的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转型与挑战

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转型与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教育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教育方式和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转型及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转型1. 教学方式的变革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为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获取各种网络课程和学习资源。
同时,数字化技术还提供了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全新的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更加生动、灵活。
2. 学习方式的改变数字化时代,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教育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数字化时代的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探索式学习和在线互动等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育资源的共享数字化技术大大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流通。
网络教育平台、在线课程和教育App等工具,使得教材、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更容易获得,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地域限制。
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广泛的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数字化时代教育转型面临的挑战1. 师资培养和专业发展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转型需要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能力。
但目前教师培养体系和专业发展机制还相对滞后,很多教师缺乏数字化教学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加强师资培养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十分重要。
2. 教育资源质量和审核虽然数字化技术促使教育资源的共享,但也带来了教育资源质量的问题。
在线教育平台上存在着质量良莠不齐的学习资源,如何确保教育资源的质量成为一个挑战。
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审核机制,推动高质量教育资源的产生和使用。
3.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数字化时代教育转型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学生和教师在使用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时,涉及到大量的个人数据和隐私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不断发展为教育技术带来了空前 的发展机遇,不但催生了许多研究问题,也 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同时,亦给教 育技术学研究带来一些挑战。
1、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技术研究面临的新问题
❖ 信息技术重塑了数字原住民的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 原有的关于学习者认知与学习的模型是否需要重构或 调整?
内的文献做综合分析的元研究少; ❖ 部分研究者缺少自己核心的研究取向,研究的
选题跟着流行走,什么新鲜研究什么 ,打一枪 换一个地方,形不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体系; ❖ 教育技术研究伦理缺位,依赖技术支持,迷恋 先进技术。
四、教育技术研究范式的转型
1、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
❖ 从传统教育视角下的研究向信息化视野下的教育研 究转型;
2013-2014年CSSCI来源期刊中翻转课堂相关研究论文分类统计
2013-2014年CSSCI来源期刊中MOOCs相关研究论文分类统计
3、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存在问题
❖ 部分定量研究数据收集的样本选择随意,样本代 表性、因果关系的认定不严谨;过程不规范,数 据分析的方法过于简单。
❖ 部分定性研究缺乏理论沿革与理论框架支撑,难 以发展现有理论。
美国两本重要期刊 研究范围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我国两本重要期刊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国内问题 134 81.7% 192 72.5% 1274 97.5% 1562 97.1%
国际问题 29 17.7% 70 26.4% 24 1.8% 36
2.2%
(张文兰,牟智佳,2012)
2、研究方法运用中,定性思辨多,定量实证少
0.4% (张文兰,牟智
调查研究 实证Leabharlann 3219.5%47
3.6% 佳,2012)
定量 评价研究
12
7.3%
17
1.3%
内容分析
9
5.5%
24
1.8% 注:样本范围为
2006.1-2010.8
比较研究
6
3.7%
42
3.2%
《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ETR&D)论文研究方法 的频次分布
(秦 炜 炜,2014)
技术的手段,艺术的想象、判断、直觉、抉择。因为艺 术带有直感、领悟、洞察无法用逻辑分析或抽样来界定。
2、跨学科、协同创新研究教育问题
❖ 跨学科边界,寻求交叉学科所产生的新理论、新 视角
❖ 教育学二级学科间加强交流借鉴、协同创新,利 用信息化平台建立教育研究共同体。
❖ 强化信息意识、提高获取、生成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
3、有效利用信息化科研工具与方法
❖ 信息化带来了研究成果的国际化趋势:我们如何将 研究成果融入全球的研究体系之中,彰显中国的研
究特色?
2、信息化对研究方法运用的挑战
❖ 研究方法多元化:信息技术促进社会科学和自 然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跨学科与多学科综合研 究方法广泛运用,在一项研究中通常需要将定 性与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结合;
❖ 研究方法信息化: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与工具的 信息收集、存储、加工和处理逐渐成为研究方 法运用的基础。
3、信息化对教育研究工具的挑战
❖ 信息化进度加快、教育开放性增加以及学术研究复杂 性和更新速度提升,一方面研究者没有很好掌握基本 研究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教育和学习过程的研究工 具缺失。
文献管理与研究前沿追踪的工具亟待开发;
基于真实学习情境挖掘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与规律工具缺乏;
综合多学科多视角研究工具的缺失。
❖ 大部分研究难以在研究框架下综合运用定性及定 量研究方法分析、解决教育问题。
4、国内研究者跨学科合作意识薄弱
《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 (ETR&D)论文合作的广度 和深度
《电化教育研究》高被引论文作者合著情况
5、研究原创性存在问题
❖ 部分研究问题大而空,聚焦不够; ❖ 文献综述类、文献归纳类研究多,对一个领域
4、信息化对研究成果展示、学术活动的挑战
❖ 传统的学术同行评价方法开始受到基于社会性媒 体评价(基于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的挑 战;
❖ 高水平学术著作出版越来越依赖于基于技术的团 队协作沟通;
❖ 基于网络的学术活动越来越受到学者重视。 (cMOOCs,E-learning大讲堂)
5、信息化对教育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挑战
❖ 网络出版的书籍、杂志对纸质出版物带来冲击; ❖ 基于网络的成果分享与推广对传统成果推广渠道的
挑战; ❖ 社会性网络、新的出版范式(开放内容)对版权的
挑战; ❖ 网络检索机构、评定机构(如CNKI)影响学术成
果的评定。
三、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面 临的问题
1、研究大多局限于国内问题,国际视野需要扩展
数字原住民
数字移民
❖ 面对不断涌现出的:网络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 习、MOOC 、翻转课堂等新的学习方式…教育技术 学研究的核心-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如何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 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 的研究应当采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效果?
❖ 面对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我们应当如何不断将新技 术与教学实践进行融合,以产生指导实践的研究成 果?
❖ 从注重知识学习,走向理解性学习、有意义学习的 研究;
❖ 从传统的“场所为限”(学校内追随带头人)的教 育研究范式转向教育的全球化、本土化和个人化的 三重范式;
❖ 从关注技术,转向关注信息化环境下人的发展研究 。
❖ 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研究范式;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科学研究与哲学分析相结合; ❖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研究范式
❖ 研究思辨演绎多,实践取证少。证据的代表性、求证 过程的信效度不高;未经充分实证的理论推演结果, 可靠性和说服力有限。
研究范式
美国重要期刊1本 我国重要期刊1本
频次 百分比
频次 百分比
文献分析
6
哲学 定性研究 思辨
2
3.7% 1.2%
242 18.5% 823 60.3%
实验研究 41
25.0%
5
挑战与应对:
教育技术研究的转型
江南大学 陈明选
信息化不仅引发了教育的变革,也对教育技术 学研究的领域、问题、方法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教育技术研究如何 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是我们 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报告要点
❖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面临的问题 ❖如何实现教育技术研究范式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