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消化和吸收笔记

七年级生物消化和吸收笔记

七年级生物消化和吸收笔记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

2. 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二、食物的消化
1.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2. 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是指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使食物变得细小,便于消化;化学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液中的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3. 主要的消化场所是小肠,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可以分解多种营养物质。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 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2. 主要的吸收场所是小肠,小肠壁内有多种吸收细胞,可以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

3.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这些物质被吸收后,会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4. 营养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的物质会被不同的吸收细胞所吸收。

四、注意事项
1. 饮食要均衡,摄入的食物要多样化,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2. 饮食要适量,避免过度饮食导致肥胖或其他健康问题。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或过期食物,以防食物中毒或感染病原体。

消化吸收食物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过程

消化吸收食物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过程

消化吸收食物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过程消化吸收是人体获取营养的重要过程,它包括口腔、胃、小肠等器官的协同工作,以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并吸收到血液中,从而为身体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

以下将详细介绍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

一、食物消化的开始:口腔消化食物进入口腔后,通过咀嚼和舌部的运动,开始进行机械消化。

食物与唾液混合,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

此外,唾液中的酶还能抑制细菌的繁殖,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二、食物胃化:胃的作用食物从口腔进入食道,再进入胃。

胃分泌胃液,其中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酶。

胃酸能够消毒并杀灭大多数细菌,胃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

同时,胃壁的肌肉会周期性地收缩,将食物搅拌成半流体状,形成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混合液,即胃糜。

三、食物小肠消化吸收食物在胃中预消化后,进入小肠。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将小肠划分为三个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1.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是小肠的开始部分,它接收胃中的胃糜,并分泌肠液。

胰腺分泌胰液,其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

胆囊分泌胆汁,其中主要成分是胆色素和胆盐。

胰液和胆汁共同作用,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

2. 空肠空肠是小肠的中段,也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它的内部壁面上布满绒毛样的肠细胞,绒毛上有许多微细细胞毛。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都通过这些绒毛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

此外,空肠内壁还分泌肠液,帮助消化。

3. 回肠回肠是小肠的末段,主要负责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

此外,回肠中也能吸收余下的营养物质。

小肠内壁血管丰富,有利于将营养物质吸收并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组织。

四、微生物对食物消化吸收的影响除了上述器官的消化吸收,肠道内生活着大量的有益菌群,它们对人体的健康也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有益菌能够帮助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一些短链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进一步增强食物的消化吸收。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点击要点】1.人的牙可分为、、三类。

人的一生有两组牙,幼年时期是,有颗,再长出来的牙是。

从结构上看,组成了牙的主体,牙本质内含,外侧被包绕。

2.消化系统由和组成,消化道的组成:、咽、食道、、、、肛门。

消化腺有分泌唾液,流入,初步消化(淀粉变成麦芽糖),3.小肠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很,内壁有许多,小肠内有多种,小肠内有丰富的。

4.食物的七大营养素中,、、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而不能被吸收。

淀粉最终消化成,蛋白质最终消化成,脂肪最终消化成。

5.填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分泌的消化液唾液流入的部位口腔胃小肠参与消化的营养物质糖类(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典题分析】例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④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巩固训练1某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原因是()A.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B.胆汁不能消化地方C.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D.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例2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只有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身体吸收.下列消化液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是()①唾液②胃液③胆汁④胰液⑤肠液.A.①③④B.①④⑤ C.②③⑤D.②④⑤巩固训练2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植物油,加入下列哪组消化液后.经充分振荡和适宜条件下的静置,植物油能被彻底分解?()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胆汁、唾液 C.胆汁、胰液、肠液D.胰液、胆汁、胃液例3 下列物质中不经过消化就可以被消化系统吸收的一组营养物质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 B. 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C.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D.糖类脂肪蛋白质巩固训练3 下列关于营养物质及最终消化产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脂肪:脂肪酸和甘油 B. 淀粉:麦芽糖C.蛋白质:氨基酸 D. 淀粉:葡萄糖【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在口腔内就能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是()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纤维素2.米饭、瘦肉、肥肉在消化道内经消化后的最终产物分别是()A.维生素、无机盐、水B.二氧化碳、尿素、水C.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D.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3.下列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壁上有皱襞和小肠绒毛B.小肠长约5~6米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4.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把一些西瓜籽吞进肚里了,最终这些西瓜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粒瓜籽在小华体内经过的部位依次是()A.口腔→咽→小肠→胃→大肠→肛门B.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胃→大肠→小肠→肛门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5.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如图是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B.②能分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6.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A.唾液B.肠液C.胰液D.胃液7.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A.葡萄糖B.二氧化碳和水C.氨基酸D.麦芽糖8.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X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Y曲线代表淀粉消化的过程B.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的部位是C胃C.在消化道D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D.食物进入大肠前,X被分解成葡萄糖,Y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9.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我市每年都对学生进行体育水平测试.当你进行测试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休内何种物质的氧化分解()A.葡萄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10. 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依次是()A.口腔、小肠、小肠B.口腔、胃、小肠 C.食道、胃、小肠D.口腔、胃、肝脏11.人体摄入的大部分食物必须经过消化作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腺分泌的胆汁参与脂肪消化B.淀粉在胃中被初步分解C.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D.胃只具贮存食物功能12.下列结构中哪些是消化腺?()①肝脏②肠腺③胃④小肠⑤胃腺⑥咽.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④⑤D.②④⑤13. 图中的曲线X、Y、W分别表示不同的食物成分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横坐标表示消化道各器官,纵坐标表示未被消化的食物分子的百分率.就相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 Y表示蛋白质,消化开始于D胃B. X最终在D处被分解为麦芽糖被人体吸收C. D处有小肠液、胰液、胆汁等消化酶,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D.患肝病、胆囊炎的人会影响到W的消化过程,故不宜多吃油腻的东西二、填空题14.据报道,纺织厂下岗工人张某被有关媒体“包装”后,迅速蹿红,一跃成为“营养大师”,由他们策划出版的书籍《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销量迅速突破400万册,该书鼓吹人们通过吃绿豆等进行“食疗”.当时,因喝绿豆汤过量导致腹泻的病人有所增加,卫生部称张某的“营养专家”身份系造假.(1)绿豆汤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_________;(2)当绿豆被食用进入消化道后,绿豆中的成分被消化的主要部位在_________.15.如图表示消化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示例:[②]食道):(1)消化系统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2)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可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经吸收后进入_________系统.(4)[⑧]是_________,它所分泌的_________能促进脂肪的消化.答案【点击要点】1.切牙、犬牙、臼牙乳牙20 恒牙牙本质牙髓牙釉质2.消化道消化腺口腔胃小肠大肠唾液腺口腔淀粉3.消化与吸收长皱襞消化液毛细血管4.维生素水无机盐膳食纤维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5.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分泌的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流入的部位口腔胃小肠小肠小肠参与消化的营养物质糖类(淀粉)蛋白质糖类、蛋白质、脂肪脂肪【典题分析】例1 B巩固训练1 A例2 D巩固训练2 C例3 A巩固训练3 B。

【寒假预习课】《消化和吸收》(解析版)

【寒假预习课】《消化和吸收》(解析版)

第09讲消化和吸收目标导航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知识预习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2.消化系统的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3.食物的消化过程:牙齿舌唾液腺麦芽糖收缩和蠕动胃腺蛋白质肠腺胰腺葡萄糖氨基酸4.食物消化的两个方面:(1)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2)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知识点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不变蓝变蓝变蓝知识点三营养物质的吸收1.主要器官: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1)成人小肠长5~6米。

(2)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对点训练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例1】丽丽在吃杨梅时将核咽了下去,杨梅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A.口腔→咽→胃→大肠→食道→小肠→肛门B.口腔→食道→小肠→胃→咽→大肠→肛门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小肠→胃→咽→食道→大肠→肛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消化道的组成顺序。

人体的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杨梅核在体内“旅行”的顺序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例2】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道中的器官都具有消化功能B.糖类都可以直接被吸收C.消化和吸收都在小肠D.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中的咽、食道和肛门等器官没有消化功能;糖类中只有葡萄糖可以直接被吸收;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胃等也有消化或吸收功能;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其中包括消化蛋白质的酶。

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分两大类:消化道及相连的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大肠和 肛门七个部分。 消化腺:消化腺又分两部分(大消化腺和小腺体) 大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 胰腺 :分泌胰液 肝脏 :分泌胆汁
小消化腺——胃腺:分泌胃液 肠腺:分泌小肠液
食物消化的四个过程
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必须由外界摄 取营养物质作为生命活动能的来源。以满 足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组织修补等一系列新 陈代谢活动的需要。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及排泄是食物用以 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热能需要,构成机体在消化器官内进行分解的过程,称 为:消化。 也就是说把食物中的大分子分解变成小分 子,把复杂的分解成简单的,不溶性的变 成为可溶性的过程。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器官进入血液循环的 过程,称为吸收。 消化和吸收是相辅相成的,是紧密联系 的过程。
排泄:消化和吸收后,不能消化的食物残 渣.水和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 为排泄。
一:人体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外界摄入的食物进行 物理和化学性的消化,消化分解的产物通 过消化道壁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由血液 循环运送到身体各个部分,供给细胞利用。 不能被吸收利用的食物残渣,则由消化道 的末端排出体外。

吸收过程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有物理和 生理两个方面, 物理的有:过滤,扩散,渗透等作用 生理的过程主要是小肠壁上皮细胞膜的 主动运输作用。
糖类(碳水化合物):以单糖的形式在小 肠内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经门静脉送到肝 脏,储存于肝脏或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 身,供各身体组织利用。(一般葡萄糖和 半乳糖吸收最快,果糖吸收较慢)
蛋白质 胃蛋白酶 多肽 肠肽酶 氨基酸 肠蛋白酶 胰肽酶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食物是人体活动的源泉,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营养的吸收过程。

一、食物的消化1.口腔消化食物的消化过程从进食开始,首先经过口腔消化。

在口腔中,食物与唾液混合,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分解淀粉,使其转化为糖分。

此外,唾液还有助于食物的咀嚼和润滑作用,使食物更容易进行下一步的消化。

2.食道和胃的消化经过口腔后,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中。

胃是食物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胃里有胃液,包括酸性的胃酸和蛋白酶。

胃酸的主要作用是杀灭细菌,同时也有助于蛋白质的消化。

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开始分解大分子的蛋白质为小肽和氨基酸。

3.小肠消化食物从胃经过幽门进入小肠,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在小肠中,消化液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胰液和肠液。

胰液中含有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酶类,能够进一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肠液则包含肠腺的分泌物,其中有脂肪酶、葡萄糖酶等酶,可以进一步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二、食物的营养吸收1.碳水化合物吸收在小肠中,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葡萄糖通过肠壁细胞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血液,供给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使用。

2.脂肪吸收脂肪是高能量的营养物质,但由于其不溶于水,难以通过细胞膜。

脂肪经脂肪酶的作用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再与胆盐结合形成胆汁酯,形成微小的脂肪小球。

脂肪小球通过肠道上皮细胞与胆盐类似的胆盐酯磺酸结合,形成乳化小球。

细胞摄取乳化小球后,脂肪酯被再度合成并封装在胆基磷脂中,形成脂蛋白颗粒,最终进入淋巴和血液,供给能量和构建细胞膜。

3.蛋白质吸收蛋白质经过胃和小肠酶的作用分解为小肽和氨基酸。

小肽通过肠壁细胞上的小肽酶分解为更小的肽链或氨基酸,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氨基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对身体发展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4.维生素和矿物质吸收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微量营养物质。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麦芽糖 麦芽糖酶、蔗糖酶 糊精酶
G
F
α-胰液 α-淀粉酶
糊精
Page 38
寡糖(寡糖在小肠内不被消化进入到结肠中被微生物发酵) 棉籽糖 水苏糖 细菌利用 发酵产气 存在于豆类皮中 细菌利用比较低
寡糖还可以在体内被吸收后合成维生素,促进矿物质的吸 收
人体对各类糖的吸收速度 D-半乳糖>D-葡萄糖>D-果糖>木糖醇 >三梨酸 主动运输 易化扩散
Page 3
二 吸收 (一)概念: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到体内的过程。
食物经过消化后,食物中的成分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到血液 循环或者淋巴循环的过程。
(二)形式和特点:
1被动吸收:通过滤过、渗透、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等几种 形式。(不需要消耗机体的能量)
多肽、离子、电解质 高浓度 低浓度
Page 4
第1 狭窄
第2 狭窄
第3 狭窄 胃
食管腹部
贲门
Page 13
Page 14
(三) 胃 stomach
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分, 食管 贲门部 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食管 贲门胃底 1. 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小凹 胃的形态可受多种因素 贲门 的影响。 胃小弯 胃分前、后壁, 大、小弯, 角切迹 入、出口。 角切迹 胃体 幽门瓣 通常将胃分为 4 部:贲门 十二 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指肠 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在幽 十二 幽门 门窦近胃小弯处。 指肠 胃大弯 幽门处的粘膜形成环形皱 幽门括约肌 襞称幽门瓣。幽门处的环形 幽门部: 幽门管 幽门窦 肌层增厚为幽门括约肌。
乳化
三酰甘油酯
二酰甘油酯+脂肪酸
肠、胰脂肪酶 单酰甘油酯+脂肪酸 肠、胰脂肪酶 脂肪酸+甘油

(完整版)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完整版)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一、填空1、钙的吸收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行,并需要维生素D的存在。

钙盐大多在可溶性状态,且在不被肠腔中任何其它物质沉淀的情况下被吸收。

2、营养素的吸收方式有三种,主动转运方式需要载体蛋白质,是一个耗能过程,并且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单纯扩散方式是物质由高浓度区到低浓度区,吸收速度慢;易化扩散方式是在微绒毛的载体帮助下完成,速度加快,但不消耗能量。

3、多数矿物质结合在食品的有机成分上,例如乳酪蛋白中的钙结合在磷酸根上;Fe 存在于血红蛋白之中;许多微量元素存在于酶内。

5、各类食物的血糖指数一般是粗粮的低于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低于精制糖。

6、胃粘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7、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8、淀粉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9、小肠的构成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10、大豆及豆类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棉籽糖和水苏糖。

二、选择1、胃酸由构成,由胃粘膜的壁细胞分泌。

A.硫酸B.盐酸C.醋酸D.鞣质酸2、小肠液是由十二指肠和肠腺细胞分泌的一种液体。

A.酸性B.弱酸性C.碱性D.弱碱性3、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

A.消化食物B.吸收营养素C.吸收水分D.消化食物残渣4、食物中的营养素在消化道内并非100%吸收,一般混合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吸收率依次为。

A. 96%,92%,98%B. 98%,95%,92%C. 98%,92%,95%D. 95%,98%,92%5、消化道的特点有兴奋性、收缩。

A.低、快速B.低、缓慢C.高、快速D.高、缓慢6、淀粉的消化从开始。

A.胃B.小肠C.口腔D.食管7、纤维素是由β-葡萄糖通过连接组成的多糖。

A. α-1,6-糖苷键B. β-1,6-糖苷键C. α-1,4-糖苷键D.β-1,4-糖苷键8、钾离子的净吸收可能随同的吸收被动进行。

A.水B.钠C.氯D.铁9、是吸收各种营养成分的主要部位。

A.大肠B.胃C.小肠D.口腔10、胰酶水解蛋白质所得的产物中仅为氨基酸,其余为寡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3、胰液
性质:无色、无臭物):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胰淀粉酶:α-淀粉酶,水解淀粉成糊精或麦芽糖
胰脂肪酶:消化脂肪,分解甘油三酯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内肽酶,水解蛋白质 其他酶类:羧基肽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 酸酶等,分解蛋白质和核酸
9
4、胆汁
水解产物 麦芽糖 胨、多肽
淀粉、脂肪 麦芽糖、 氨基酸、 蛋白质 脂肪酸等 参与消化和 吸收
小肠液 约7.6
三、食物的吸收
吸收的部位: 口腔和食道:不吸收 胃:只吸收少量的H2O和酒精 小肠: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大部分是在十二 指肠和空肠吸收 回肠:吸收功能的贮备,只吸收胆盐和VB12 大肠:吸收少量水分和盐类
12
几种主要消化液的比较
pH 消化液 主要成分 6.6~7.1 粘液 唾液 淀粉酶、溶菌酶 0.9~1.5 胃酸、胃蛋白酶原 胃液 粘液、内因子 7.8~8.4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 胰液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胆汁 6.8~7.4 胆盐、胆色素等 黏液、免疫蛋白、肠 激酶、小肠淀粉酶
13
酶的底物 淀粉 蛋白质
1、通过微血管经肝门静脉入肝,再运向身体各部 糖、蛋白质(以氨基酸的形式)、水、无机盐,水 溶性维生素等约有90%以上是通过微血管被吸收的 2、通过乳糜管吸收由淋巴系统经过胸导管进入血液
脂肪及脂溶性物质则主要通过乳糜管被吸收
21
四、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22
1、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
在小肠内,脂肪受胆汁、胆盐的作用,使脂肪 乳化变成细小的脂肪微粒,脂肪微粒经胰脂肪 酶的水解作用,主要分解为脂肪酸与甘油。
胆汁、胆盐
胰脂肪酶、磷脂酶、胆固醇酯酶
脂肪 (小肠)
脂肪微粒 (小肠)
甘油+脂肪酸
26
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

脂类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的下部和空肠上部
脂肪消化后形成甘油、游离脂肪酸、单酰甘油脂 以及少量二酰甘油脂和未消化的三酰甘油脂。
≤12碳的中、短链脂肪酸
吸 收
再合成甘油三酯 蛋白质、磷脂、胆固醇 乳糜微粒 清蛋白
转 化
淋巴循环 血液循环
28
29
3、蛋白质的消化
食物蛋白质 (胃)胃酸、胃蛋白酶 胨、多肽、氨基酸 (小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内肽酶)
氨基肽酶、羧基肽酶(外肽酶)
α-氨基酸(1/3)
寡肽+二肽(2/3) (小肠黏膜细胞内) 寡肽酶、二肽酶、氨基肽酶
—(胃)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盐酸水解少量 —(小肠)胰淀粉酶约水解50%,肠淀粉酶水解少量 α-糊精 麦芽糖 —麦芽糖酶 异麦芽糖酶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半乳糖 葡萄糖+果糖
23
乳糖 —乳糖酶
蔗糖 —蔗糖酶
—α-糊精酶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示意图
碳水化合物消化产物的吸收
单糖是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吸收的主要形式
14
为什么说小肠是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吸收面积大(200m2)
停留时间长,3~8h 毛细管和淋巴管丰富 酶多:有胰液、肠液等消化液 食物已被充分消化
15
小肠粘膜表面积增大示意图
16
17
吸收的形式(一)
被动转运:
① 被动扩散——浓度差(脂溶性物质易进入细胞) ② 易化扩散——浓度差,需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
(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③ 滤过作用——膜两边的液体压力差
④ 渗透——渗透压差
18
吸收的形式(二)
主动转运:
①逆浓度梯度运输
②载体——脂蛋白 ③需有酶的催化,消耗能量
19
吸收的形式(三)
胞饮作用:
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将物质摄取到细胞内的过程
细胞吞入的物质为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
20
物质吸收的途径

口腔
咽喉与食道 胃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阑尾、盲肠、结肠、直肠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 胰腺、肝脏和胆囊、小肠腺
食物残渣通过消化道的 时间约为24小时
5
二、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食物在人和动物体内的消化过程: 口腔内 消化
胃内 消化
小肠内 消化
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由不同的消化腺分泌的 消化液进行消化。消化液中含有许多成分,其 中消化酶是重要的成分。
单纯扩散:戊糖和多元醇 主动转运:葡萄糖和半乳糖,需要Na+存在,载体蛋 白与Na+和糖同时结合后才能进入小肠黏膜细胞内 易化扩散:果糖 单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被 吸收后进入血液,经门静脉入肝脏,一部分合成肝糖 原和肌糖原贮存,另一部分由肝静脉入体循环 。
24
25
2、脂类的消化
胞饮作用摄入完整蛋白质。
31
32
各种营养物质的化学消化
营养物质 蛋白质 多肽 消化部位 胃、小肠 消化酶 消化产物 胃蛋白酶、胰蛋白 胨、多肽、氨 酶、糜蛋白酶 基酸 二肽、三肽
小肠粘膜纹状缘 多肽酶
二肽和三肽 小肠上皮细胞 淀粉 双糖 甘油三酯
内二肽酶、三肽酶 氨基酸
口腔、胃、小肠 唾液淀粉酶、胰淀 麦芽糖 粉酶 小肠粘膜纹状缘 麦芽糖酶、蔗糖酶 葡萄糖 小肠 胰脂肪酶
性质:金黄色或橘棕色有苦味的浓稠液体 作用: ① 胆盐可激活胰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 ② 作为乳化剂,乳化脂肪呈细小微粒 ③ 与脂肪的分解产物结合,促进脂肪的吸收 ④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⑤ 是体内胆固醇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
10
5、小肠液
性质:粘稠的弱碱性液体,pH约为7.6
作用:
消化食物,肠激酶和肠淀粉酶

各种脂肪酸的极性和水溶性均不同,其吸收速率 也不相同,吸收率的大小依次为:

短链脂肪酸 > 中链脂肪酸 >不饱和长链脂肪酸 > 饱和长链脂肪酸

27
脂肪的消化、吸收和转运示意图
食物脂肪
胃中脂肪酶
小肠 胆汁酸盐 乳化脂肪 胰脂肪酶 水解 脂肪酸、甘油单酯、甘油
消 化
小肠脂肪酶
>12碳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单酯
也可以通过特殊转运途径主动吸收
35
6、水分的吸收
小肠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渗透作用,主要 依靠营养素吸收后所形成的渗透压被动扩散 到肠粘膜细胞 此外小肠收缩时使肠腔内流体压力差增高, 也可使部分水以滤过方式而吸收 在大肠,则主要靠净水压被动吸收
36
本章小结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掌握各种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了解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
6
1、唾液
性质:无色、无味,水分约占99%, pH6.6-7.1
唾液的作用:
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引起味觉
清洁、保护口腔,溶菌酶可杀灭微生物
黏蛋白使食物黏合成团,便于吞咽 淀粉酶可简单分解淀粉
为什么馒头会越嚼越甜?
7
2、胃液
性质: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0.9-1.5
成分及作用:
① 胃酸(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 酶;维持胃内酸性环境;杀菌。 ② 胃蛋白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简单分解 ③ 黏液(糖蛋白):润滑作用,减少胃黏膜的机 械损伤;降低HCl酸度,减弱胃蛋白酶活性。 ④ 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免受小肠内蛋白水解 酶的破坏并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对其的吸收。
33
甘油、脂肪酸 甘油一酯
4、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一般以简单扩散方式充分吸 收,特别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维生素更容易 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维生素A的前体 物胡萝卜素等,主要是与脂肪酸一起通过被 动转运而被吸收,吸收后大部分掺入乳糜微 粒进入淋巴。

34
5、矿物质的吸收


矿物质可以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被动吸收
基础营养部分
Question:
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如何吸收? (How)
二、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为什么吃? (Why) 三、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吃什么? (What) 四、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 ——吃多少? (How Many)
2
第一章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原,促进蛋白质的消化
保护作用,保护肠粘膜免受胃酸侵蚀和机械损伤
免疫蛋白能抵抗进入肠腔的有害抗原
稀释消化产物,降低肠内容物渗透压,有利于小 肠内水分及营养物质的吸收
11
6 、大肠液
成分:分泌少量碱性 液体,pH8.3—8.4, 主要为黏液蛋白 作用: 吸收水、电解质 润滑粪便,保护肠 粘膜免受机械损伤 大肠杆菌合成少量 VK和VB族
α-氨基酸
30
氨基酸的吸收
氨基酸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
主动转运:肠黏膜细胞上转运氨基酸的载体蛋白与
氨基酸、Na+形成三联体,将氨基酸转入细胞内,进 入肠膜下的中心静脉而入血液,经门静脉入肝。
不同的氨基酸需要不同的转运载体,已知人体内有
7种氨基酸载体。
胞饮作用:新生儿出生2周内可通过肠黏膜细胞的
一、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digestion)
人体摄入的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能被生物体吸 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吸收(absorption)
食物经消化后,所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 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被机体细胞所利用。
4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37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简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3、简述吸收的部位和机理? 4、为什么说小肠是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5、胆汁不含消化液对消化不起任何作用吗? 6、简述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 收过程?
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