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和治疗指南
肌萎缩侧索硬化分为几个临床类型

肌萎缩侧索硬化分为几个临床类型我国一般将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病混用,通常分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进行性球麻痹(PBP),进行性性肌萎缩(PMA)和原发性侧索硬化(PLP)等四类临床亚型。
但研究证明有些患者的表现符合ALS的临床诊断标准,但用这四个亚型难以概括。
近年研究按世界神经病学联合会埃斯科里亚尔(El Escorial)诊断ALS,主要将ALS分八个临床表型,这些类型在发病年龄,延迟诊断的时间,合并额颞叶痴呆的比率,生存期,3、5、10年存活率等均有差异。
这8个分型建立诊断时的临床表现基础上,但在随访中要收集患者所有可用的资料,不断修订。
1、经典(夏科)型ALS(C-ALS):在上肢或下肢出现特征性症状或体征,锥体束征明确,但不突出。
2、延髓型ALS(B-ALS):这些患者为延髓发病,有构音障碍和/或吞咽困难,舌萎缩,肌束震颤。
在发病后的前6个月内没有周围脊髓损害症状。
在前6个月锥体束征可以不明显,但之后要显而易见。
3、连枷臂综合征(FA-ALS):本类型患者的特点是逐渐发展,主要是上肢近端无力和萎缩。
此类型包括病程中某一阶段患者上肢的病理性深部腱反射或霍夫曼征,但无肌张力增高或阵挛。
在发生症状后局限于上肢的受累功能至少有12个月。
4、连枷腿综合征(FL-ALS):患者特点是逐渐进展,下肢远端出现的无力和萎缩。
此类型包括病程中某一阶段患者下肢的病理性深部腱反射或巴彬斯基征,但无肌张力增高或阵挛。
患者下肢近端起病的萎缩和无力,在无远端受累时列为经典型ALS。
5、锥体束征型ALS(P-ALS):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锥体束征,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痉挛性截瘫/四肢瘫,有一个或多个体征:巴宾斯基或Hoffmann征,腱反射亢进,下颌阵挛性抽动,构音障碍和假性球麻痹。
痉挛性麻痹可以存在于发病初期或疾病晚期。
这些患者在发病时可以至少在两个不同区域同时表现有明显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如肌肉无力和萎缩,肌电图检查存在慢性和活动性的失神经损害。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黄金海岸标准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黄金海岸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简称ALS,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人体的肌肉控制功能。
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逐渐失去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最终导致全身瘫痪。
ALS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康复训练和支持性疗法来缓解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
黄金海岸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医疗中心。
在黄金海岸,有许多优秀的医疗机构和专家团队,他们致力于研究和治疗各种疾病,包括ALS。
针对ALS患者,黄金海岸医疗界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希望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一、综合评估:对于ALS患者,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神经系统、肌肉状况、呼吸功能等方面。
通过这些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ALS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维持和提高肌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黄金海岸医疗机构提供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康复训练方案,旨在帮助患者尽可能延缓病情进展。
三、营养支持:ALS患者常常会出现吞咽困难和体重下降等问题,因此营养支持是治疗的关键。
黄金海岸的医疗机构会配备专业的营养师,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四、呼吸治疗:呼吸困难是ALS患者的常见症状,严重的呼吸问题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黄金海岸的医疗机构配备了专业的呼吸治疗团队,他们会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并进行及时干预,确保患者能够维持足够的呼吸功能。
五、心理支持:ALS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患者常常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心理支持在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黄金海岸的医疗机构拥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他们会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黄金海岸的ALS治疗标准是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指南,旨在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渐冻症的诊断标准

渐冻症的诊断标准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元,导致患者逐渐失去肌肉控制和活动能力。
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提供早期干预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渐冻症的诊断标准,以便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临床症状与体征1. 运动神经元受累特点:渐冻症主要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进行性肌肉无力、萎缩和痉挛,特别是肢体、颈部和面部肌肉的受累,表现为步态异常、吞咽困难、语音变化等。
2. 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渐冻症的另一个特征是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临床表现为下肢痉挛和上肢肌力减退,两侧对称或不对称。
二、电生理学检查1.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正常:在渐冻症患者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通常正常,排除其他神经病变的可能。
2. 上行运动电位减低或消失:渐冻症患者的上行运动神经元活动异常,电生理检查可显示上行运动电位减低或消失。
三、影像学检查1. 脊髓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脊髓MRI可以显示脊髓萎缩,进一步确认渐冻症的诊断。
2. 除外其他病因:影像学检查还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如脊髓肿瘤和颈椎病。
四、神经病理学检查神经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或尸解来确认渐冻症的诊断。
检查结果通常显示运动神经元减少和萎缩。
五、诊断标准的制定1. 基于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特别是肌肉无力、萎缩和痉挛的表现。
2. 电生理学检查:电生理学检查可用于排除其他神经病变,如感觉神经病变。
3. 影像学检查:脊髓MRI可以用于确认脊髓的萎缩情况。
4. 神经病理学检查:神经病理学检查作为最终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可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或尸解来进行。
六、诊断流程的建议在实际临床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电生理学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进行以下步骤的诊断流程:1.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病情发展情况。
渐冻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渐冻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渐冻症概述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是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临床常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通常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不受累。
肌电图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本病预后较差,病情常呈持续性进展。
尽管该病目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以争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英文名称: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其它名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相关中医疾病:痿证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有关,5%~10%患者有家族史,遗产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发病部位:全身常见症状: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主要病因:遗传因素、氧化应激、兴奋性毒性、神经营养因子障碍、自身免疫因素、病毒感染、环境因素检查项目:肌电图、脑脊液检查、血常规、免疫功能检查、脊髓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及磁共振成像(MRI)、肌肉活检重要提醒:累及呼吸肌可出现呼吸肌麻痹,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常危及生命,因此要格外关注患者的呼吸道健康状况管理,防患于未然。
临床分类:1、临床确诊 ALS 通过临床或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在4个区域中至少有3个区域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证据。
2、临床拟诊 ALS 通过临床或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在4个区域中至少有2个区域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证据。
3、临床可能ALS 通过临床或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在仅有1个区域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证据,或者在2或以上区域仅有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证据。
二、渐冻症的发病特点三、渐冻症的病因病因总述:本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渐冻症诊断标准

渐冻症诊断标准渐冻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本文将介绍渐冻症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渐冻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肌无力、肌萎缩和肌肉痉挛等症状。
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肢体无力,表现为手臂或腿部肌肉力量减退,握力下降。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肌肉会逐渐萎缩,并出现肌肉痉挛、肌肉抽搐等症状。
渐冻症还可累及呼吸肌肉,导致呼吸困难。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言语和吞咽困难等症状。
二、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渐冻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检查。
肌电图可以检测肌肉电活动的异常情况,如肌纤维的萎缩、神经肌肉接头的损害等。
MNCV 检查则可以评估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从而判断神经传导的异常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病因,进一步确诊渐冻症。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肌肉超声。
MRI可以显示脊髓和脑部的异常情况,如萎缩、变性等。
肌肉超声可以观察肌肉的形态和结构,评估肌肉的萎缩情况。
四、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诊断标准,渐冻症的诊断应满足以下条件:1. 进行临床检查,发现进行性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和症状;2. 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上行性和下行性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证据;3. 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症状的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渐冻症的诊断是一项排除性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病因导致的类似症状,如颈椎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此外,渐冻症的确诊还需要根据病程和症状的持续进展来确定。
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诊断治疗指南

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诊断治疗指南【概述】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tlron disease,MND)为一组病因不清的系统性疾病。
主要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根据受损的病变部位不同而分为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和肌萎缩侧索硬化数种类型。
一、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表现】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可分为三型,即散发型(或称经典型)、家族型(5%~10%)和关岛型。
散发型表现为中年或中年以后起病,40岁以下起病者亦不少见。
国内报告最早发病为18岁。
男性多于女性。
起病隐袭,呈慢性进展病程,部分患者为亚急性病程,少数起病后呈急剧进展,可于病后半年左右死亡。
早期出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及肌纤颤。
常自上肢远端手部肌肉开始,可自一侧手肌开始,数月后可波及对侧;也可双侧手肌同时受累,随后波及前臂肌肉及上臂和肩胛部肌肉。
部分患者可以三角肌或冈上、下肌无力开始,造成肩胛下垂,抬肩或臂上举无力。
少数患者可以下肢起病,表现为下肢无力、沉重、走路无力,骨盆带肌肉受累后可有上台阶、楼梯、蹲下起立困难,下肢肌肉萎缩。
随着病情的发展,肌无力和萎缩可延至颈部、躯干、面肌及延髓支配的肌肉,表现为抬头困难、转颈障碍,呼吸肌受累出现呼吸困难,延髓支配肌肉受累则有吞咽困难、咀嚼费力、舌肌萎缩、发音障碍等。
延髓麻痹通常出现于疾病晚期,但也可于手肌萎缩不久后出现,少数情况下为首发症状。
肌纤颤为常见的症状,可在多个肢体中发生。
在舌体由于肌膜薄而可看到肌纤维颤动。
本病很少有感觉障碍,客观感觉异常少见,有少数患者可有痛性痉挛。
绝大多数患者无括约肌障碍。
本病的生存期随临床类型而有不同,短者数月,长者可十余年,最长可至35年,平均生存3年左右。
严重者多因延髓麻痹或呼吸麻痹而死亡。
本病患者在肌肉萎缩的同时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表现为腱反射亢进,手部可引出Hoffmann及Rossolimo等病理征。
肌萎缩侧索硬化(渐冻症)-解决办法

• 随着病情的发展,手臂和双腿开始变的纤细,随着肌肉组织萎缩。ALS患者最 终失去肌肉力量和行走能力,依赖轮椅,并且越来越需要他人照顾自己的日 常生活。
• 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肉无力让患者无法使用手臂,呼吸肌的衰弱导致呼吸困 难。大多数ALS患者在ALS首次出现体征和症状后的2〜10年内死于呼吸衰竭, 但病情的进展在患者之间的差异很大。
临床病例
• 患者情况:患者吴磊(化名)、男、19岁,据吴磊母亲王女士描述,孩子1年 前不知什么原因出现右下肢无力的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右侧大腿肌 肉最大周长较左侧减少10cm。肌电图检查报告显示神经源性损害,诊断为肌 萎缩侧索硬化症。
• 王女士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家族没有人有相关疾病史,为什么孩子会患 病,他之前是那么爱跑爱跳,接下来的路他该怎样去面对。为了明确诊断, 医生帮助王女士联系到了佳学基因致病基因鉴定,为吴磊进行致病基因鉴定, 从基因层面查找病因。
• 与家族性ALS相关的其他基因突变各占一少部分。 • 据估计,60%的家族性ALS患者有遗传性基因突变。C9***72,S**1,TA***P,
和F*S基因是运动神经元和其他细胞发挥正常功能的关键。*1基因突变引起15 %至20%家族性ALS,TA***P和F*S基因突变各约5%
• 通过基因解码可以分析不同的基因突变是如何导致运动神经元的死亡,如何 引起运动神经元过大而过度敏感导致功能异常?
什么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简称渐冻症,又称为运动神经元病(MND)、 夏科(Charcot)病、卢伽雷(Lou Gehrig)病,是一种影响运动神经 元的进行性疾病。运动神经元是专门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这些神 经细胞存在于脊髓和脑中。
• 美国报告ALS的发病率(每年新发病例)为2/10万~4/10万,患病率为 4/10万~6/10万,中国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颈椎病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

三٠神经电生理检查 的重要性
同心针EMG检测
判明是神经源性损害,还 是肌源性损害。
若为前者,确定神经源性 损害的部位及病变活动性。
CSM及ALS均为神经 源性损害
CSM特点:其受损神经根是节段 性分布,如C5神经根受损,可有 三角肌、冈上肌、大圆肌等来自 同一神经根水平的支配不同肌肉, 不同程度的肌萎缩。
3, 反射与反应:双侧胫神 经H反射潜伏期正常、左 侧波幅正常低限。
结论:多发神经原性损害 符合ALS诊断
检测结果:
1.神经传导:双侧胫神经、 尺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 度正常,运动波幅正常低 限,双侧正中神经感觉、 运动传导速度正常,运动 潜伏期延长。
2, 肌电图(MUP):右侧拇短 展肌、小指展肌、肱二头肌、 胸锁乳突肌、双侧胫前肌 MUP面积增大、波幅增高、 时限延长。右侧拇短展肌、 小指展肌、肱二头肌可见自 发电位,右侧胸锁乳突肌卫 星电位增多。
全组病人均进行 常规颈部X线摄片及 MRI检查, 部分为 CT扫描。
X线片显示不同程度的颈 椎退变,如椎体后缘骨赘 形成,生理曲线改变,椎 间隙变窄及颈椎不稳等。
MRI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节 段脊髓硬膜囊受压,呈凹 陷或波浪改变,部分伴有 黄韧带肥厚,全组除2例 外均无脊髓内高信号改变。
全组经详细的EMG测定 (部分作了SEP或神经传 导速度测定)。EMG呈广 泛性神经源损害(3个肢 体以上,包括胸锁乳突 肌,胸椎旁肌)。
ALS的EMG常表现为三个 肢体以上的肌肉为广泛 性神经损害,特别是临 床上无症状而肌电图有 改变的部位更有意义。
康德萱等认为:
胸锁乳突肌的EMG检查对 CSM和ALS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资料显示:
ALS组(37/38)胸锁乳 突肌异常率为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