Ф12.7铜管表冷器设计

合集下载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

表冷器制造工艺标准

文件修订记录表1.适用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铝翅片或铜翅片,用铜管胀管制造表冷器。

2.相关标准:下列标准可视为本标准的统一组成部分。

2.1M-001钎焊工艺标准。

2.2M-003冷媒系统产品制造工艺标准。

2.3M-015铜管加工工艺标准。

2.4约克国际工艺标准《M-656COILFABRICATION》。

2.5OMS(操作方法指导书)是本标准的补充,它将详细规定达到本标准要求的操作方法。

3.基本要求:3.1表冷器制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3.1.1在搬运或贮存过程中防止翅片和薄壁铜管被破坏。

3.1.2密封冷媒系统操作要求铜管内部表面保持清洁。

3.1.3为保证凝结水流畅,翅片外表面应保持清洁。

3.2铜管胀管前端头无毛刺。

3.3管内部清洁。

3.3.1表冷器内部清洁应符合M-003的要求。

3.4翅片与铜管的过盈配合。

3.4.1表冷器中铜管胀管压紧翅片的最小/最大过盈配合。

(见表1,括号内为公制尺寸。

)表1最大不超对总面积1%。

如果有5‰的翅片破裂到铜管,使翅片与铜管之间的接触断裂,则报废而不允许返工。

3.5完工的表冷器外观应清洁,应使用挥发性冲片油。

3.6管端切割平整以便于插入杯口,断面圆整,无毛刺、平斑、凹坑和皱褶。

4.尺寸4.1所有零件应符合相应图纸的要求,在制作过程中应按图纸检查有关尺寸。

4.2除非另有规定,表冷器有以下关键尺寸:4.2.1长U管(Figure1),括号内为公制尺寸。

表2注:在测量A、C、D时端板应压紧靠在翅片上;加热盘管、蒸汽盘管的A尺寸不受上述限制。

注:如果用自动焊机,喇叭口应按下述尺寸(Figure3)。

表4注:所有短U管应插到底。

注:在测量A时端板应靠紧翅片。

5.5.1用于弯长U管的直管长度随铜管供应商不同,批次不同而有所变化,应调整长度以保证表冷器在胀管和成型后正确的尺寸,切管长度或长U管长度由ME确定。

5.2有报废标志(如铜管表面喷有墨迹)或目视有明显缺陷的管不能使用。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摘要:1.引言2.表冷器的工作原理3.表冷器的设计要点3.1 选型与布局3.2 冷却面积的计算3.3 风量与风速的确定3.4 表冷器的匹配与优化4.表冷器的性能评价4.1 冷却效率4.2 经济性4.3 可靠性5.表冷器的维护与保养6.结论正文:【引言】表冷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商业建筑和民用住宅等领域的制冷设备。

它通过冷却空气以降低环境温度,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表冷器的设计和应用,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表冷器的工作原理】表冷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汽化吸收热量,从而使经过表冷器的空气温度降低。

制冷剂在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后,在冷凝器内冷凝并放热。

通过这一过程的循环,表冷器持续地冷却空气。

【表冷器的设计要点】【选型与布局】在设计表冷器时,首先需要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和规格。

表冷器的布局应考虑到设备安装、维修和通风等因素,确保其能够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冷却面积的计算】冷却面积的计算涉及到空气处理量、冷却温度差等因素,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合理估算。

冷却面积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表冷器的性能。

【风量与风速的确定】风量与风速是影响表冷器冷却效果的重要参数。

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空气处理量、冷却面积、制冷剂类型等因素,确定合适的风量与风速。

【表冷器的匹配与优化】表冷器的匹配与优化包括制冷剂与压缩机的匹配、制冷系统与空调系统的匹配等。

合理的匹配与优化能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能耗。

【表冷器的性能评价】【冷却效率】冷却效率是衡量表冷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设计时需要确保表冷器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冷却效率。

【经济性】表冷器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其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因素,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

【可靠性】表冷器的可靠性包括设备的耐久性、维修性等。

设计时需要确保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具有稳定的性能,减少故障率。

【表冷器的维护与保养】表冷器的维护与保养包括日常检查、清洁、润滑和定期维修等。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摘要:1.表冷器设计手册概述2.表冷器的工作原理3.表冷器的设计要素4.表冷器的制造和安装5.表冷器的维护和保养6.表冷器的应用领域7.表冷器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表冷器设计手册概述表冷器设计手册是一本关于表冷器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和保养的专业指南。

本手册旨在为广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有关表冷器的全面、系统的知识和实用信息,以满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二、表冷器的工作原理表冷器是一种换热设备,主要用于实现两个或多个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

它通常由壳体、管束、进出口和法兰等部件组成。

当冷热流体分别在管内和管外流动时,通过管壁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制冷或加热的目的。

三、表冷器的设计要素在设计表冷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1.流体特性:包括流体的名称、温度、压力、流量等;2.换热面积:根据热量传递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换热面积;3.管材和管件: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管件,以满足流体的特性和工程环境的要求;4.结构形式: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安装空间,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卧式、立式等;5.保温措施:为了减少热量损失,需要对表冷器进行保温处理。

四、表冷器的制造和安装表冷器的制造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确保各个部件的质量和尺寸。

安装时,应根据工程图纸和相关规定进行,保证表冷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表冷器的维护和保养为了保证表冷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洗、检查、维修等。

六、表冷器的应用领域表冷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制冷、空调等众多领域,为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提供了便利。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摘要:一、表冷器概述1.定义与作用2.分类与结构二、表冷器的设计原则1.选型依据2.设计参数3.性能要求三、表冷器的设计流程1.前期调研2.方案设计3.详细设计4.审核与修改四、表冷器的主要部件设计1.冷却盘管设计2.风机选型与布置3.空气过滤器选型4.表冷器壳体设计五、表冷器的控制系统设计1.自动控制原理2.控制元件选型3.控制系统布局六、表冷器的安装与维护1.安装注意事项2.运行维护与管理3.故障排除与维修七、表冷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1.空调系统中的应用2.工业冷却中的应用3.节能改造案例分析八、发展趋势与展望1.技术创新2.行业标准与政策3.市场前景分析正文:一、表冷器概述1.定义与作用表冷器是一种用于实现空气冷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工业冷却等领域。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换热原理,将空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制冷介质,实现空气的降温。

2.分类与结构表冷器根据制冷介质、换热方式、安装形式等多种分类方法进行划分。

常见的结构有管壳式、壳管式、翅片式等。

二、表冷器的设计原则1.选型依据表冷器的选型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制冷需求、安装空间等因素进行考虑。

此外,还需结合制冷系统的性能、运行工况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2.设计参数设计表冷器时,应确定以下参数:制冷量、制冷功率、换热系数、空气侧阻力等。

3.性能要求表冷器应具备较高的换热效率、稳定的运行性能、较低的噪音和振动、较长的使用寿命等性能要求。

三、表冷器的设计流程1.前期调研在进行表冷器设计前,需对项目背景、应用场景、制冷系统配置等进行详细的调研。

2.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初步确定表冷器的类型、尺寸、制冷量等参数,绘制设备草图。

3.详细设计依据方案设计,进行表冷器各部件的详细设计,包括冷却盘管、风机、空气过滤器等。

4.审核与修改在设计完成后,需对设计图纸、技术参数等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

四、表冷器的主要部件设计1.冷却盘管设计冷却盘管是表冷器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应考虑换热效率、水流阻力、制冷剂的流动特性等因素。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摘要:一、引言二、表冷器的工作原理1.制冷剂在表冷器中的循环2.热量交换过程三、表冷器的分类与特点1.按结构分类2.按制冷剂分类3.各类表冷器的特点四、表冷器的设计要点1.选型与尺寸2.制冷剂的选择与充注3.传热效率的提高五、表冷器的安装与维护1.安装注意事项2.日常维护与保养六、表冷器在我国的应用与展望1.我国表冷器行业的发展现状2.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正文:【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制冷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

表冷器作为制冷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的运行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表冷器的设计、安装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表冷器。

【表冷器的工作原理】表冷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制冷剂在表冷器内部的循环,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室内热量并蒸发,然后在冷凝器内释放热量并冷凝。

这一过程不断循环,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表冷器的分类与特点】表冷器根据结构可分为翅片式、管壳式等;根据制冷剂可分为氨、氟利昂等。

不同类型的表冷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翅片式表冷器传热面积大、管壳式表冷器结构紧凑等。

因此,在选用表冷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表冷器的设计要点】表冷器设计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类型与尺寸,以满足制冷需求。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制冷剂,并确保充注量合适。

此外,还需注意提高传热效率,以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表冷器的安装与维护】在安装表冷器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确保水平安装、留有足够的维修空间等。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如清洗污垢、检查紧固件等,以确保表冷器的稳定运行。

【表冷器在我国的应用与展望】我国表冷器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各种类型的产品不断涌现。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表冷器行业在技术、品质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摘要:一、引言二、表冷器的工作原理1.蒸发冷却过程2.热交换过程三、表冷器的设计要点1.选型与尺寸2.材料选择3.结构设计四、表冷器的性能参数1.制冷量2.能效比3.噪音与振动五、表冷器的安装与维护1.安装注意事项2.日常维护与保养六、表冷器在各种领域的应用1.工业生产2.商业制冷3.空调系统七、表冷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正文:【引言】表冷器是一种利用制冷剂进行蒸发的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商业制冷和空调系统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表冷器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性能参数、安装与维护以及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表冷器的工作原理】表冷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冷却和热交换两个过程。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热量,从而实现降温。

被冷却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器时,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使空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表冷器的设计要点】表冷器的设计要点包括选型与尺寸、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

选型与尺寸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安装空间来确定;材料选择要考虑耐腐蚀性、导热性能和强度等因素;结构设计要确保良好的气流组织,提高换热效率。

【表冷器的性能参数】表冷器的性能参数包括制冷量、能效比和噪音与振动。

制冷量表示其在规定工况下的制冷能力;能效比是制冷量和输入功率之比,反映了设备的节能性能;噪音与振动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设备运行平稳。

【表冷器的安装与维护】在安装表冷器时,要注意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同时要确保设备水平放置。

日常维护与保养主要包括清洁过滤网、检查制冷剂液位和定期更换润滑油等。

【表冷器在各种领域的应用】表冷器在工业生产中可用于冷却模具、降低车间温度等;在商业制冷中,可用于冷库、超市和餐厅等场所;在空调系统中,可作为新风机组或风机盘管的组成部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

表冷器设计手册【最新版】目录1.表冷器设计手册概述2.表冷器的工作原理3.表冷器的设计流程4.表冷器的主要部件设计5.表冷器的性能测试与优化6.表冷器的应用领域7.表冷器设计手册的结论与展望正文一、表冷器设计手册概述表冷器设计手册是一本关于表冷器设计的专业指南,旨在为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提供表冷器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手册全面介绍了表冷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流程、主要部件设计、性能测试与优化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为表冷器设计提供了全面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表冷器的工作原理表冷器是一种用于冷却流体或空气的换热设备,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冷热流体在换热器内的温差,通过热传导使热流体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冷却的目的。

表冷器通常由进风口、出风口和换热器组成,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传热效率高,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表冷器的设计流程表冷器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设计参数:根据工程需求,确定表冷器的冷却能力、进出口温度、风量等设计参数。

2.选择表冷器类型:根据设计参数和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表冷器类型,如翅片管表冷器、螺旋板表冷器等。

3.进行热力学计算:根据设计参数,进行热力学计算,确定换热器的面积、热传导系数等参数。

4.设计主要部件:根据计算结果,设计表冷器的主要部件,如进风口、出风口、换热器等。

5.校核设计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校核,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工程需求。

6.绘制施工图:根据设计方案,绘制表冷器的施工图,以便施工和安装。

四、表冷器的主要部件设计表冷器的主要部件设计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换热器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各部件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因素,以保证表冷器的传热效率、耐久性和安全性。

五、表冷器的性能测试与优化在表冷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测试内容包括热效率、风量、压力损失等指标。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提高表冷器的性能。

六、表冷器的应用领域表冷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空调制冷、热力发电等领域,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空调表冷器设计计算书

中央空调表冷器设计计算书

℃ ℃ m3/h m/s m/s
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室外参数和进风温度,可以计算表冷器进出风状态点的参数如下: 大气压力 进风干球温度t1 进风湿球温度ts1 进风焓 i1 出风干球温度t2 出风湿球温度ts2 出风相对湿度rh% 出风焓 i2 机器露点 t3 101325 27 19 46.32 14 12 90% 34.08 27.36 85.55 kJ/kg ℃ kJ/kg Pa ℃ ℃ kJ/kg ℃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进水温度tw1 出水温度tw2 水量 换热管内水流速ω 集水管内水流速ω ' Kvs=Gv/[(ΔP)^0.5]
7 12 1.719690456 0.295545731 0.834315627 2.719069493
投标单位: 投标项目:
Ф 9.52表冷器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设计风量 设计冷量 本机采用铜管套铝片表冷器,其结构参数如下: 翅片形状 每排管管数N= 管排数P= 分路数n= 每路水程数m= 盘管组合数Z= 每组盘管集水管规格S= 每组盘管集水管内径Di= 翅片密度FPI= 片间距e= 管间距s1= 排间距s2= 叠片长度L= 铜管内径di= 铜管外径do= 翅片厚度δ = 则: 每米肋管长的肋片表面积Af=(s1*s2-π *do2/4)*2/e 每米肋管长的肋片间基管外表面积Ap=π *do*(e-δ )/e 每米换热管外表面的换热面积为A=Af+Ap 每米换热管内表面的换热面积为Ai=π *di 肋化系数τ =A/Ai 肋通系数(每米肋管外表面积与迎风面之比)a=A/s1 净面比(最窄流通断面积与迎风面之比) ε =(s1-do)(e-δ )/s1/e 总的换热面积 F=A*总换热管长 迎风面积 Fy=N*s1*L*Z 迎面风速 Vy=Qf/Fy/3600 最小流动截面的风速v=Vy/ε 空气流通段面的当量直径 de=2*(s1-di)*(e-δ )/((s1-di)+(e-δ )) 0.454381651 0.029664154 0.484045805 0.029091147 16.63893819 19.05692145 0.576283713 27.88103836 0.73152 2.468224458 4.283002286 0.003569537 m2 m2 m/s m/s m m2 m2 m2 m2 波纹 24 2 24 2 1 DN25 0.027 12 0.002116667 0.0254 0.022 1.2 0.00926 0.00996 0.00011 根 排 路 程 个 m m 片/英寸 m m m m m m m 6500 10 m3/h k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3/h m/s m/s
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室外参数和进风温度,可以计算表冷器进出风状态点的参数如下: 大气压力 进风干球温度t1 进风湿球温度ts1 进风焓 i1 出风干球温度t2 出风湿球温度ts2 出风焓 i2 机器露点 t3 101325 30.51 24.22 72.62 16.98 16.26 49.745 15.84 44.76 Pa ℃ ℃ kJ/kg ℃ ℃ kJ/kg ℃ kJ/kg
2
40000 305
m3/h kW
波纹 56 6 56 6 1 DN65 0.068 12 0.00211667 0.03175 0.0275 2.1 0.0122 0.013 0.00012 根 排 路 程 个 m m 片/英寸 m m m m m m m
0.699582564 0.038525329 0.738107893 0.03832743 19.25795437 23.24749269 0.557071167 520.8089291 3.7338 2.975818499 5.341900059 0.003623288 7 12
机器露点温度对应的焓i3 则: 达到空气处理过程所需要的冷却效率η =(i1-i2)/(i1-i3) 达到空气处理过程所需要的制冷量 Q0=G*ρ *(i1-i3) 空气处理过程中的析湿系数ξ =(i1-i2)/(t1-t2)/cp 6排传热系数K=1/(1/(36.716Vy0.444ξ0.463)+1/(287.787ω0.8)) 对数传热温差Δ T=((t1-tw2)-(t2-tw1))/ln((t1-tw2)/(t2-tw1)) 传热量Q=K*F*Δ T 6排接触系数η'=0.992033-0.008566Vy 下面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验证: 第49项与第55项的偏差:|η '-η | / η *100% 第50项与第54项的偏差:|Q-Q0| / Q0 *100% 设计校核偏差大于5%,请重新设计和校核! 6排干工气阻力Hs=46.926Vy1.628ξ0.194 水阻力Hw=1.061mLω +0.489(m-1)π s1ω +10.945ω +0.05ω '
Ф 12.7表冷器设计计算说明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设计风量 设计冷量 本机采用铜管套铝片表冷器,其结构参数如下: 翅片形状 每排管管数N= 管排数P= 分路数n= 每路水程数m= 盘管组合数Z= 每组盘管集水管规格S= 每组盘管集水管内径Di= 翅片密度FPI= 片间距e= 管间距s1= 排间距s2= 叠片长度L= 铜管内径di= 铜管外径do= 翅片厚度δ = 则: 每米肋管长的肋片表面积Af=(s1*s2-π *do /4)*2/e 每米肋管长的肋片间基管外表面积Ap=π *do*(e-δ )/e 每米换热管外表面的换热面积为A=Af+Ap 每米换热管内表面的换热面积为Ai=π *di 肋化系数τ =A/Ai 肋通系数(每米肋管外表面积与迎风面之比)a=A/s1 净面比(最窄流通断面积与迎风面之比) ε =(s1-do)(e-δ )/s1/e 总的换热面积 F=A*总换热管长 迎风面积 Fy=N*s1*L 迎面风速 Vy=Qf/Fy/3600 最小流动截面的风速v=Vy/ε 空气流通段面的当量直径 de=2*(s1 -di)*(e-δ )/((s1-di)+(e-δ )) 进水温度tw1 出水温度tw2
Pa Pa kPa
2 2 2 2
0.821069634 305 1.690687361 66.69951662 13.80866579 479.6813423 0.966542139 W/m2℃ ℃ kW kW
17.71743819 57.27257125
% %
250.8062799 306.6825747 122.4468202
m
2
m2 m2 m2
m2 m
2
m/s m/s m ℃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水量 换热管内水流速ω 集水管内水流速ω '
52.4505589 2.22561509 4.0118059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