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关系在GIS中应用

合集下载

arcgis 添加拓扑规则

arcgis 添加拓扑规则

arcgis 添加拓扑规则ArcGIS是一款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地图制作、数据分析和空间建模等工作。

其中,拓扑规则是ArcGIS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添加拓扑规则,可以保证地理数据在空间关系上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本文将介绍ArcGIS中如何添加拓扑规则,并详细解释拓扑规则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一、拓扑规则的概念和作用拓扑规则是一种约束条件,它定义了地理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拓扑规则可以用来检查地理数据的完整性,避免地理数据之间出现不一致或错误的情况。

通过添加拓扑规则,可以确保地理数据在几何关系、拓扑关系和属性关系上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二、添加拓扑规则的步骤1.打开ArcGIS软件,并打开需要添加拓扑规则的地图文档。

2.选择“编辑”菜单下的“拓扑”选项,打开拓扑工具栏。

3.在拓扑工具栏中,点击“添加拓扑规则”按钮,弹出“添加拓扑规则”对话框。

4.在“添加拓扑规则”对话框中,可以选择要添加的拓扑规则类型。

常见的拓扑规则类型包括点与线相交、线相交、面内无相交等。

5.选择好拓扑规则类型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下一步操作。

6.在下一步操作中,可以选择要应用拓扑规则的图层。

可以选择单个图层,也可以选择多个图层。

7.选择好图层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下一步操作。

8.在下一步操作中,可以设置拓扑规则的参数。

不同的拓扑规则类型有不同的参数设置,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

9.设置好参数后,点击“完成”按钮,完成拓扑规则的添加。

三、拓扑规则的应用场景拓扑规则在GIS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以下几个例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拓扑规则的作用。

1.道路网络分析:在进行道路网络分析时,需要保证道路之间没有重叠或断裂。

通过添加拓扑规则,可以检查道路之间的相交情况,确保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完整性。

2.地图制作:在地图制作过程中,需要确保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正确。

通过添加拓扑规则,可以检查地图中各个要素之间的位置关系,避免要素之间的重叠或错位。

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

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

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矢量多边形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它通过一系列的点、线和面来描述地理空间对象。

在矢量多边形中,不同多边形之间存在着各种拓扑关系,这些关系对于地理分析和地图制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矢量多边形拓扑关系,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1. 包含关系包含关系是指一个多边形完全包含在另一个多边形内部。

在地理分析中,我们常常需要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完全位于另一个区域内部。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希望判断一个建筑物是否完全位于某个建筑用地内。

通过判断两个多边形的包含关系,我们可以准确地得出结论。

2. 相交关系相交关系是指两个多边形之间存在交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判断两个区域是否相交,以便进行冲突分析和资源分配。

例如,在交通规划中,我们需要判断不同道路之间是否相交,以避免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相交关系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潜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邻接关系邻接关系是指两个多边形之间共享边界。

在地理空间分析中,我们常常需要判断两个区域是否相邻,以便进行资源整合和环境保护。

例如,在农田规划中,我们需要判断不同农田之间的邻接关系,以便进行合理的农作物种植和水资源分配。

邻接关系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优化资源利用和提高生产效率。

4. 重叠关系重叠关系是指两个多边形之间存在部分重叠。

在地理分析中,我们常常需要判断两个区域是否重叠,以便进行冲突分析和资源分配。

例如,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我们需要判断不同用地之间的重叠关系,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重叠关系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

5. 分离关系分离关系是指两个多边形之间没有任何交集。

在地理空间分析中,我们常常需要判断两个区域是否分离,以便进行资源整合和环境保护。

例如,在生态保护中,我们需要判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分离关系,以避免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破坏。

分离关系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矢量多边形的拓扑关系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测绘科学技术:GIS原理及应用题库

测绘科学技术:GIS原理及应用题库

测绘科学技术:GIS原理及应用题库1、名词解释(江南博哥)OGC本题答案:即OpenGIS协会(OpenGISConsortium)其目的是使用户可以开放地操纵异质的地理数据,(李满春、陈奇、周炎坤、李响,《基于空间数据引擎的企业化GIS数据组织与处理》)促进采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方式来提高地理信息处理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lity),OGC会员主要包括GIS相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制造商,数据生产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其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2、名词解释线密度本题答案:用所有区域内的线的总长度除以区域的面积。

3、名词解释拓扑包含本题答案:是表示空间图形中,面状实体所包含的其他面状实体或线状、点状实体的关系。

4、名词解释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本题答案:凡天然的或人工的以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原料,磨成细粉和水后本身并不硬化,但与气硬性石灰石混合,加水拌和成胶泥状态后,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在水中继续硬化的,称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5、问答题比较缓冲区查询与缓冲区分析的概念?本题答案:1.缓冲区查询与缓冲区分析不是一个概念的两种形式,缓冲区查询属于数据查询,而缓冲区分析属于数据的空间分析;2.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言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而缓冲区分析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形成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获得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6、问答题网络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本题答案:人类的活动总是趋向于按一定的目标选择达到最佳效果的空间位置,根本目的是研究、筹划如何安排一项基于网络数据的工程,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7、单选同一幅地图而言,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A、图形精度高B、图形精度低C、图形精度相当D、无法比较本题答案:A8、名词解释 GIS应用模型本题答案:是根据具体的应用目标和问题,借助于GIS自身的技术优势,使观念世界中形成的概念模型,具体化为信息世界中可操作的机理和过程。

测绘技术中的GIS数据编辑与拓扑处理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GIS数据编辑与拓扑处理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GIS数据编辑与拓扑处理技巧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集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测绘行业。

而GIS数据编辑与拓扑处理作为GI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数据的精准性和完整性,以及提升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中的GIS数据编辑与拓扑处理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技术。

一、GIS数据编辑技巧1. 数据编辑准备在进行GIS数据编辑前,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地理信息数据。

首先,要明确数据的来源和格式,包括矢量数据、栅格数据或数据库数据等。

其次,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投影变换、边界裁剪等。

最后,要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正确性,避免存在重复、错误或缺失的数据。

2. 数据编辑工具选择在GIS软件中,常用的数据编辑工具包括节点编辑工具、线段编辑工具和多边形编辑工具等。

针对具体的编辑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

在编辑节点时,可以使用节点编辑工具对节点的位置、属性进行修改。

在编辑线段时,可以使用线段编辑工具对线段的位置、长度等属性进行修改。

在编辑多边形时,可以使用多边形编辑工具对多边形的边界、面积等属性进行修改。

3. 数据编辑技巧在进行GIS数据编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首先,应该遵循“少删多添”的原则,尽量减少对原有数据的删除操作,以免引入新的错误。

其次,要注意对数据的合理分割和组合,避免数据的错位和重叠。

同时,还需要时刻注意数据的精确度和一致性,避免数据的偏差和不一致。

二、GIS数据拓扑处理技巧1. 拓扑关系理解拓扑关系是指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如相邻、相交、包含等。

拓扑处理就是通过修改和维护地理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进而改善数据的质量。

拓扑处理可以通过建立拓扑规则和应用拓扑操作来实现。

常见的拓扑操作包括节点合并、线段延长、多边形合并等。

2. 拓扑处理工具应用在进行GIS数据拓扑处理时,可以借助GIS软件提供的拓扑处理工具。

ArcGIS拓扑介绍

ArcGIS拓扑介绍

拓扑检查
• • • • • 影响数据查询(空间查询方式) 影响数据分析 影响数据统计 影响数据汇总 影响数据接口
• 拓扑最基本的用途是:

保证数据质量、提高空间查询统计分 析的正确性和效率,进而为相关行业提供 真实有效的指导,同时也使地理数据库能 够更真实地反映地理要素。
ArcGIS拓扑介绍
• ArcInfo的Coverage(8.3)是一个拓扑数据模型
ArcMap
ArcCatalog
支持
支持
不支持 无
创建拓扑
• 模式锁定 • 在建立拓扑的时候,所有输入的要素类都需 要进行模式锁定。如果拓扑中的任意一个要素类 有一个共享锁或者独占锁,这个锁会应用到拓扑 中所有其它的要素类上
• 创建拓扑DEMO
管理拓扑
• 修改拓扑属性(ArcCatalog) • 重命名或者其他(重新验证) • 删除拓扑 • 删除拓扑不会影响参与该拓扑的要素类;只 会删除控制这些要素类间空间关系的规则。 • 复制粘贴拓扑 • 复制拓扑的同时也会复制其中的要素类
ArcGIS拓扑介绍
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 李少华
用户需求(国土)
• • • • • • • 我们数据不标准,必须检查修改,提出N个要求 当河流作为国界时,必须保证河流线与国界线一致 房屋必须在宗地范围里面 宗地边界与界址线相互重合 地下管线与道路中心线不能有交叉点 宗地与宗地不能相互压盖 特殊情况:根据历史资料宗地录入的数据有重叠情 况(这些宗地已经有法可依)不能更改。 • ……
验证拓扑
• 如果目标数据存在与拓扑规则相悖的情况,即标 记显示拓扑错误(不一定)。 • 验证时间根据数据量大小而定
• 验证方式 – ArcCatalog验证(默认全部验证)速度快 – ArcMap验证(三种验证方式) – 程序代码验证

软件应用:Mapgis软件拓扑造区图文详细教程

软件应用:Mapgis软件拓扑造区图文详细教程

Mapgis软件拓扑造区图文详细教程一、绘制线文件拓扑造区的一个必要文件就是线文件。

首先用折线绘制好图件线段,线段交接处建议绘制长一点,也就是“出头”,以便之后剪断线方便。

对于能闭合的线尽量绘制闭合的,如单独的地层、岩体等等。

Mapgis中在绘制闭合线时,使用Ctrl+鼠标右键,即可闭合线段。

二、新建造区线文件绘制好的线文件,有些可能不会参与造区,如地层内的断层线、断层扭向等等,这些虽然是图件的必要元素,但不用于造区。

因此,造区线文件包含图框、必要的地层界线、划分地层的断层线等等。

三、拓扑造区1.对造区线进行“T其他——自动剪断线U”,然后点击“T其他——拓扑错误检查——线拓扑错误检查”,对弹出的拓扑错误进行一一检查校正。

一般有三种校正方法:线节点平差;线上移点;删除线段XX;删除所有悬挂线等。

对于最后一种“删除所有悬挂线”,建议慎用,因为有的悬挂线可能是未封闭的线段造成但确是有用的,需要补充延长。

对于不封闭的线段,既可使用线节点平差也可以使用线上移点,线节点平差使用方法是“点击要移动到的位置,然后像画圆圈一样拉开”。

2.检查完毕之后,再一次进行“T其他——自动剪断线U”,然后点击“T其他——拓扑错误检查——线拓扑错误检查”,对弹出的拓扑错误进行一一检查校正。

……直到不出现拓扑错误3.点击“T其他”——“线转弧段L”,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保存为需要存放拓扑造区存放的区文件。

4.使用“添加项目”把新建好的区文件添加进来,然后点击“T其他”——“线转弧段L”——“拓扑重建…T”,至此Mapgis的拓扑造区基本完成了。

TIP:对于漏掉的造区线,如果不多,可以使用“选线分割区”或者“划线分割区”进行分割,如果比较多,建议重新拓扑,毕竟拓扑造的区一般无大问题。

arcgis拓扑检查的步骤

arcgis拓扑检查的步骤

arcgis拓扑检查的步骤ArcGIS拓扑检查的步骤拓扑检查是GIS数据处理中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修复地理数据中的错误和问题。

ArcGIS作为一款强大的GIS软件,提供了拓扑检查的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ArcGIS拓扑检查的步骤。

1. 创建拓扑规则拓扑规则是拓扑检查的基础,它定义了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在ArcGIS中,可以通过“创建拓扑规则”工具来创建拓扑规则。

常见的拓扑规则包括面重叠、节点重复、边重叠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规则进行创建。

2. 设置拓扑检查参数在进行拓扑检查之前,需要设置一些参数来控制检查的范围和精度。

在ArcGIS中,可以通过“拓扑检查工具”的参数设置来完成。

参数设置包括选择要检查的数据集、设置拓扑容差、选择要检查的拓扑规则等。

合理设置参数可以提高拓扑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3. 运行拓扑检查设置好拓扑检查参数后,可以点击运行按钮开始执行拓扑检查。

ArcGIS会自动根据设置的参数对数据进行拓扑检查,并在检查完成后生成检查结果报告。

在报告中,可以看到检查出的错误和问题的详细信息,如错误类型、错误位置等。

根据报告中的信息,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数据中存在的问题。

4. 分析拓扑检查结果拓扑检查结果报告提供了详细的错误和问题信息,但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在ArcGIS中,可以使用“错误检查工具”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该工具可以对错误进行分类、过滤和排序,方便用户找到感兴趣的错误和问题。

通过分析拓扑检查结果,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修复和改进。

5. 修复拓扑错误拓扑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和修复地理数据中的错误和问题。

在ArcGIS 中,可以使用编辑工具来修复拓扑错误。

例如,对于面重叠的错误,可以使用“裁剪”或“合并”工具来修复;对于节点重复的错误,可以使用“删除”或“合并”工具来修复。

根据具体的错误类型,选择合适的编辑工具进行修复。

6. 重新运行拓扑检查修复拓扑错误后,需要重新运行拓扑检查来验证修复效果。

地理信息系统中拓扑关系的重要性

地理信息系统中拓扑关系的重要性

地理信息系统中拓扑关系的重要性地理信息系统中拓扑关系的重要性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工具。

在GIS中,拓扑关系是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的重要概念。

拓扑关系是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它们可以是点、线、面等。

拓扑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分析:拓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如相邻、接触、包含等。

通过分析拓扑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关系。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建筑物之间的邻近关系来确定适宜的用地规划。

2. 数据完整性:拓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确保地理数据的完整性。

通过定义和维护拓扑规则,我们可以检查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预期,避免数据中出现不一致、重叠或缺失的情况。

例如,在地图制图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拓扑关系来检查道路网络是否连续、完整。

3. 空间查询:拓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高效的空间查询。

通过构建拓扑索引,我们可以快速地查询满足特定空间条件的地理要素。

例如,在物流管理中,我们可以使用拓扑关系来查找最短路径或最近邻的设施。

4. 空间模型:拓扑关系是构建空间模型的基础。

通过定义拓扑关系,我们可以建立地理要素之间的连接和依赖关系,构建起一个真实世界的虚拟模型。

这样的空间模型可以用于模拟和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过程。

例如,在气候模拟中,我们可以使用拓扑关系来建立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

综上所述,拓扑关系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还可以保证地理数据的完整性、提高查询效率,甚至构建空间模型。

因此,在GIS应用中,我们应该重视和合理利用拓扑关系,以提升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拓扑关系推理在GIS中应用摘要:拓扑关系是在语义层次上最重要的一种空间关系,拓扑推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基本的方法:基于区域连接的RCC方法和基于点集的“n-交集”模型。

GIS空间推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利用存贮在数据库中的基本数据信息并结合相关的空间约束来获取所需的未知空间信息。

而对拓扑关系的推理,是GIS空间推理、查询与分析的基础,直接影响GIS的发展与应用。

结合人类的认知模式,并结合时空、模糊、层次等拓扑关系来进行GIS的空间推理,使模型的描述方式更符合人们对拓扑信息的表达和认知方式,并走向网络化和大众化,是空间拓扑推理的发展趋势。

Abstracts: Top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patial relationships in the semantic level. There are two basic approaches in topological reasoning: region-based methods of RCC and "n-intersection" model based on point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GIS spatial reasoning is how to use the basic data in the database with relevant space constraints information so as to obtain the required spatial information. What’s more, the topological reason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GIS spatial reasoning, querying and analysis which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IS. It is useful to combine spatial reasoning with time and space, fuzzy, hierarchical topology for GIS and other spatial reasoning methods in a human cognitive pattern making the model easily to be understood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topology information and cognitive styles. It is a trend moving Topological reasoning towards networking and popularity.关键字:拓扑关系,空间推理,空间查询,空间分析引言:近年来空间关系理论已在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导航、机器人、计算机视觉、影像理解、图片数据库和CAD/CAM 等领域引起普遍关注。

国际地理信息科学界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关系的语义问题、空间关系的形式化描述、基于空间关系的查询与分析,以及空间推理等方面。

由于拓扑关系是在语义层次上最重要的一种空间关系,已有的绝大部分研究是针对拓扑关系的。

两个空间对象间的拓扑关系是指在拓扑变换(旋转、平移、缩放等)下保持不变的空间关系,即拓扑不变量,如空间对象的相邻和连通关系。

拓扑关系所表达的是满足拓扑几何学原理的各空间数据间的相互关系。

即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的实体之间的邻接、关联、包含和连通关系。

如:点与点的邻接关系、点与面的包含关系、线与面的相离关系、面与面的重合关系等。

拓扑关系是空间推理、查询与分析的基础,拓扑关系研究的进展直接影响到GIS的应用。

图1 拓扑变换1.空间拓扑关系描述模型用空间推理的方法(主要是定性空间推理)来研究分析拓扑空间关系,简称为拓扑推理。

目前,拓扑推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基本的方法:基于区域连接的RCC方法和基于点集的“n-交集”模型。

1.1 RCC模型RCC模型是由Randell等提出的一种运用区域连接演算(RCC)理论来表达空间区域的拓扑特征和拓扑关系的代数拓扑关系模型。

RCC模型是以区域为基元而不像点集拓扑学中以点为基元,区域可以是任意维,但在特定的形式化模型中,所有区域的维数是相同的。

例如,在考虑2维情形时,区域边界和区域间的交点将不被考虑。

RCC模型假设一个原始的二元关系C(P,Q)表示区域P和Q的连接,根据点在区域中来给出关系C的拓扑解释,使用关系C可以定义8个基本关系,如果不考虑区域的边界,则只可区分5个关系,分别被称之为RCC-8和RCC-5关系集,如下图所示。

1.2 “n-交集”模型从互斥行和完备性来看,随着人们对事物拓扑关系间的理解地不断加深,拓扑关系的描述模型也从四交模型(4I Model)发展到九交模型(9I Model),然后到最大维扩展的9交模型(DE9I Model),最后再到基于V oronoi图的9交模型(V9IModel)。

V9I模型既考虑了空间实体的内部和边界,又将V oronoi区域看作一个整体,因而该模型有机地集成了交叉与交互方法的优点,能够克服原9元组模型的一些缺点,包括无法区分相离关系、难以计算目标的补等。

图3 “n-交集”模型近年来,栅格空间下的区域拓扑关系也有研究。

例如,Egenhofer & Sharma 借鉴矢量空间中的9交模型的构造方式,提出了基于4邻域(或称4连通)概念定义目标边界,从而建立了栅格区域间的拓扑关系模型。

随后,Winter对栅格区域的拓扑定义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矢量空间中的9交模型来描述栅格区域的拓扑关系,能够较好的区分出相交关系、相接关系以及相离关系。

基于维数扩展的九交模型能够很好地将两个空间目标的交集是空、点、线或面4种情况区分开。

但是,在当前的空间拓扑形式化描述方法中,依然存在着模型描述错误或者是无法描述的情形,比如带岛的多边形拓扑关系描述等。

拓扑关系描述模型的一个发展方向是结合人们空间认知的理论模型研究,融合不同的空间关系描述方法, 进一步完善空间关系的理论模型, 如方向关系的判定准则以及对度量关系的形式化描述等, 建立更符合人类认知模式的统一的空间关系描述体系, 使得对地理空间目标间关系的刻画更准确、更全面。

2.拓扑关系推理在GIS中应用拓扑关系是GIS空间推理、查询与分析的基础,直接影响GIS的发展与应用。

下面主要从GIS 空间推理、查询与分析3个方面来论述拓扑关系理论在GIS 中的应用。

2.1 拓扑关系与空间推理推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规则来推断出新事实的一个过程。

GIS空间推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利用存贮在数据库中的基本数据信息并结合相关的空间约束来获取所需的未知空间信息。

它涉及空间目标的特性以及推理的逻辑表达,其中空间特性包括拓扑性质、形状、大小、方向和距离等。

推理的逻辑表达则像是一种数学运算,形式化的表达出两物体间的空间关系。

拓扑关系和方向关系的集成推理正成为现在空间推理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GIS应用中,我们需要的则是通过某种约束来反演对象间的空间分布、大小形状等空间信息。

例如,通过9元组建立空间关系之间的概念邻接模型,推导空间关系的渐变过程,用于反映空间实体的变形过程。

下图4左边是空间推理在学校选址的应用;右边是空间推理用于分析土壤污染与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关系。

图4 空间推理的一些应用2.2 拓扑关系与空间查询GIS空间数据建模与空间数据库设计时,既要表达空间实体,也要表达空间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而目前的传统关系数据库的查询语言因为只提供了对简单数据类型(如整数或字符)的相等或排序等操作,不能有效地支持空间查询。

为了解决空间数据库在空间查询、分析与处理中的应用问题,则需要空间查询语言的支持。

例如,Arc/Info,Tiger等系统采用关系表法表达端点与弧段、弧端与面块之间的拓扑关联等空间关系,使重叠的端点与面块的坐标只需存贮一次,不仅节省了存贮空间,而且便于进行拓扑一致性检验和查询分析。

比如,查询长江流经的且与湖北省接壤的省份的名称就会变得很简单。

ARC/INFO中通过Macro语言方式将9-元组模型描述的结果(即:分离、相接、相交、包含/包含于、覆盖/覆盖于、相等)加入到查询命令中。

图5 拓扑关系用于数据库设计和空间数据建模2.3 拓扑关系与空间分析空间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是处理空间实体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说是对空间关系理论的应用,如点模式识别是在处理点状目标之间的邻近关系与分布,叠置分析是处理多个空间目标之间的相交、覆盖等拓扑关系,网络分析是处理空间目标的拓扑邻接与关联。

图6 叠置分析拓扑关系是空间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涉及到多重表达中空间图形结构的一致性问题,一致性分析是检验同一目标在多重表达中是否产生拓扑矛盾。

从时空的角度来看,地理空间信息都是随时间变化的,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空间目标的几何位置、形状、大小的变化,也可能包括目标间拓扑关系的变化。

基于拓扑关系变化可以定量地分析2个不同时间的空间图形结构的相似性程度,基于拓扑变异和几何变异可以比较分析2个表达同一区域的数据集的数据质量。

图7 拓扑关系推理用于判断数据集质量空间推理被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机器人导航、高级视觉、自然语言理解、工程设计和物理位置的常识推理等方面,并且正在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其内涵非常广泛。

而拓扑信息作为最基本的一类空间信息,其作用乃是奠定了一切空间关系的基础。

基于拓扑关系的空间推理是GIS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3. 结论拓扑关系建模时应充分结合人类的认知模式,使模型的描述方式更符合人们对拓扑信息的表达和认知方式,尽量缩小认知和模型描述之间的差异。

在模型表达时,需要更准确、更全面地刻画空间目标间的关系,这有赖于各种数学理论及方法,或几种理论及方法的综合使用。

同时还应考虑与GIS 的充分结合,增强模型的实用性,以较好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在GIS空间关系领域中,3维、时空、模糊、层次等拓扑关系的形式化描述模型与表达方法,以及基于空间关系的认知、推理和存取等方面都是近期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1] 陈军,赵仁亮.GIS空间关系的基本问题与研究进展.测绘学报[J],1999.28(2):95-102[2] 高建新. GIS空间关系. 测绘标准化[J]. 2006年第4期.41-43[3] 空间关系描述及其推理.课程PPT[4] 廖楚江,杜清运. GIS空间关系描述模型研究综述. 测绘标准化[J]. 2004年第4期.79-82[5] 蔡少华,翟战强. GIS基础空间关系分析[J ] . 测绘工程,1999 , 8 (2) : 38242.[6] 寇振华,应新洋,周国兵. GIS中拓扑关系及空间推理研究. 计算机应用研究[J]. 2005年第5期.97-99[7] 刘亚彬,刘大有.空间推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综述[J]. 软件学报,2000, 11 (12)[8] 王丽萍,潘云鹤,等. GIS中空间拓扑关系的形式化描述[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1999, 27 (2)[9] 杜世宏等. 不确定区域间拓扑关系定性推理. 测绘学报[J]. 2005年第4期.349-354[10] 王晓明,刘瑜,张晶等. 地理空间认知综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J]. 2005年第6期[11] 孙海滨,李文辉. 基于结合空间拓扑和方向关系信息的空间推理.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 2006年第2期.253-259[12] 谢琦,陈娟.结合拓扑和方位的定性空间推理方法. 计算机应用研究[J]. 2007年第2期.57-59[13] 王昱之, 杜世宏,郭泺.空间关系推理方法分类体系.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J]. 2009年第3期[14] 郭庆胜,刘小利,陈宇箭.线与线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组合推理[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 ,31 (1) :39 - 42[15] 郭庆胜.地理空间推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6] 杜世宏,秦其明,王桥,等.不确定区域间拓扑关系定性推理[J] .测绘学报,2005 ,34 (4)[17] Cohn AG, Hazarika SM. Qualitative spatial representation and reasoning: An overview. Fundamental Informatics, 2001,46(1-2): 1~29.[18] Li SJ, Ying MS. Region connection calculus: Its models and composition t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3,145(1-2):121~146.[19] L M Cabedo, M T Escrig.A Qualitative Theory for Shape Representation andMatching forDesign[ C ]. ECA I , 2004[20] CL EMENTINI E , FEL ICE P D. A Spatial Model forComplex Objects with a Broad Boundary SupportingQueries on Uncertain Data [J].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 , 2001 , 37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