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刚度计算书
模板强度刚度计算书

行下道工序。
九、脚手架计算一.梁模板计算书浇注750×1300屋面梁混凝土,模板采用18厚木质多层板,次龙骨40×90木方,间距300,主龙骨Ф48×3.5钢管,间距500,支撑系统采用Ф48×3.5钢管脚手架。
立杆间距900,横杆间距1.50米。
验算模板及支撑的强度与刚度。
1. 荷载:(1)模板结构的自重标准值(G 1K )模板及小楞的自重标准值:04KN/m 2(2)新浇注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 2K )大梁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4×0.75×1.33=23.94 KN/m 2 (3)钢筋自重标准值(G 3K )1.5×1.33×0.75=1.5 KN/m 2(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Q 1K )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撑模板的小楞时,均布活荷载取2.5 KN/m 2再以集中荷载2.5KN 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最大者采用: 荷载组合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 F'=Υ0(ΥG S GK +ΥQK S QK )=0.9×[1.2×(0.4+23.94+1.5)+1.4×2.5] =31.06 KN/m 2F'=Υ0[ΥG S GK +∑=ni 1ΥQi φCi S Qik ]=0.9[1.35×(0.4+23.94+1.5)+1.4×0.7×2.5]=33.60 KN/m2两者取较大值,应取33.60 KN/m2作为计算依据,以1m长为算单元,化为均布线荷载。
q1=33.60×1=33.60 KN/m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时q2=[0.9×1.2(0.4+1.5+23.94)]×1=27.91 KN/m P=0.9×1.4×2.5=3.15 KN/m2.模板面板验算(1)强度验算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时,按四跨连续梁计算。
独立梁模板设计计算书

独立梁模板设计计算书1 计算简图2 高支模设计计算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3.20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D=400mm×900mm,梁两侧楼板厚度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0.9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梁底布置3道龙骨,梁底小横杆间距0.300m,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 48×3.5。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0.3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面板计算使用模板类型为:胶合板。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 25.500×0.900×0.300=6.885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0.350×0.300×(2×0.900+0.400)/0.400=0.578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q13 = 2.500×0.300=0.750kN/m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为:q = 25.500×0.900×0.300+0.350×0.300×(2×0.900+0.400)/0.400=7.463kN/m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q1 = 0.9×[1.35×(6.885+0.578)+1.4×0.9×0.750]=9.917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W = 30.00×1.80×1.80/6 = 16.20cm3;I = 30.00×1.80×1.80×1.80/12 = 14.58cm4;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计算简图剪力图(kN)弯矩图(kN.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0.744kNN2=2.479kNN3=0.744kN最大弯矩 M1 = 0.050kN.m(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50×1000×1000/16200=3.061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挠度计算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采用均布线荷载标准值q = 7.46kN/m为设计值。
模板力学计算

附录:模板力学计算书(一)顶板模板计算楼板厚度150mm和100mm,模板板面采用15mm高强度层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E=104/mm2,I=bh3/12=50×1003/12=4.16×104mm4方木主龙骨采用100×100mm方木。
1.1(1)荷载计算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0.3KN/M2混凝土标准值:24KN/m2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m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m2楼板按100mm厚算荷载标准值:F1=0.3+24×0.1+1.1+2.5=6.3KN荷载标准值:F2=(0.3+24×0.1+1.1) ×1.2+2.5×1.4=8.06KN楼板按150mm厚算荷载标准值:F3=0.3+24×0.15+1.1+2.5=7.5KN荷载标准值:F4=(0.3+24×0.15+1.1) ×1.2+2.5×1.4=9.5KN(2)计算次龙骨间距:新浇筑的混凝土均匀作用在胶合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可以视为梁,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续考虑,梁宽取200mm1)板厚按150mm算则最大弯距:M max=0.1q1l12最大挠度:U max=0.667q1l14 /(100EI)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1=F4×0.2=9.5×0.2=1.9KN/m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M max=0.1q1l12=[f w w]=1/6fwbh2=0.1×1.9×l12=1/6f w bh2l1=[(1/6×30×200×152)/(0.1×1.9)]0.5=529.6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U mas=0.677q2l14/(100EL)=l1/250L1'=[(100×104×4.16×104)/(1.9×0.677×250)]1/3=462.77mm 2)板厚按100mm算则最大弯距:M max=0.1q2l22最大挠度:Umax=0.667q2l24/(100EL)其中线荷载设计值q2=F2×0.2=8.06×0.2=1.612KN/m按面板的抗弯承载力要求:M max =0.1q2l22=[f w w]=1/6fwbh20.1×1.612×122=1/6f w bh2l2=[(1/6×30×200×102)/(0.1×1.612)]0.5=787.62按面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结构的1/250U max=0.677q2l24/(100EI)=12/250L2'=[(100×104×4.16×104)/(1.61×0.677×250)]1/3=534mm取按抗弯承载力,刚度要求计算最小值,l1'=462.77mm,施工次龙骨间距取200mm<l1'满足要求。
模板计算书002

**省道工程墩柱模板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模板支撑体系尺寸模板竖肋间距: 300(mm)后横肋间距: 1000(mm)对拉螺栓间距: 1000 (mm)2、混凝土参数混凝土浇筑高度: 4 (m)每模混凝土数量:24m3混凝土浇筑速度: 2m/小时混凝土浇筑温度: 20 (℃)混凝土坍落度: 140~160 (mm)3.材料参数模板面板:δ=6mm钢模板。
模板纵肋:[10槽钢模板横肋:[20槽钢:对拉螺栓:M22螺栓法兰:δ12×80钢板二、荷载计算1、水平荷载统计根据路桥混凝土的施工条件计算混凝土侧压力如下:1.新混凝土对模板的水平侧压力标准值按照《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得最小值:KF⋅h⋅=γ当v/T≤0.035时:h=0.22+24.9v/T当v/T>0.035时:h=1.53+3.8v/T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钢筋混凝土取25kN/m3。
T------混凝土的温度(20°C)。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现场提供的浇筑速度不大于为2 m/h。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 1.0;掺缓凝外加剂K1取1.2,该工程取1.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系数,当坍落度小于100mm时,取 1.10K2不小于100mm,取1.15。
本计算方案以混凝土坍落度高度为180mm,取1.15。
v/T=2/20=0.1>0.035h=1.53+3.8v/T=1.91mKF=γ⋅h⋅=1.2*25*1.91=57. 3kN/m2F=53.3kN/ m2作为模板水平侧压力的标准值。
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活载荷标准值取值4KN/m2(泵送混凝土)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取值4KN/m2(作用范围在新浇筑的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桥台模板计算书

桥台模板设计计算一、概述由于肋式桥台的结构尺寸种类较多,为了便于模板的统一利用,提高利用率,模板按照最大尺寸制作。
为了保证结构的外观质量,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且沿高度方向分两节制作。
二、模板设计1、模板结构形式模板面板采用5mm钢板,竖肋采用[8槽钢,间距为50cm,内横肋采用5*80的扁钢,间距为30cm,外横肋采用2[8槽钢,间距为80cm,边框采用∠75/6的角钢。
2、荷载计算(1)砼侧压力砼采用吊斗浇注,浇注速度取 3.5m/h,入模温度取15℃,Ks 取1.15,Kw取 1.2,肋台最高为6.12m,则Pm=4+[1500/(T+30)]×Ks×Kw×3√V=4+[1500/(15+30)]×1.15×1.2×3√3.5 =73.84Kpa Pm=ΥΗ=25×6.12=153Kpa故取Pa为73.84Kpa。
(2)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取 4.0Kpa计算强度荷载P1=77.84Kpa验算强度荷载P2=73.84Kpa3、面板计算Lx/Ly=50/30=1.67 按双面板计算,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的情况计算。
(1)强度计算由《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查得,当Ly/Lx=0.6时W=0.00249 Mx=0.0384 My=0.0059 Mx0=-0.0814 My=-0.0571 取 1 米宽板条作为计算单元,最大强度计算荷载为:q=77.84×1=77.84KN/mMmax=Mx0ql2=-0.0814×77.84×0.32=0.57KN·m面板截面抗弯模量 W=bh2/6=1000×52/6=4167mm3σm a x = Mm a x/W =0.57×106/4167=136.8MPa<[σ]=145Mpa强度满足要求。
(2)刚度验算F=P2=73.84Kpa h=300mB=Eh3/12(1-ν2)=2.06×105×53/[12×(1-0.32)]=2.36×106N·mmKf=W=0.00249,则fm a x =KfFl4/B=0.00249×73.84×10-3×3004/2.36×106=0.63mmfm a x与h/500=0.6相差很小,可认为满足要求。
T梁模板计算书

T型梁模板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4.《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74-2003;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6.《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7.《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第三版)》;8.《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GB/T20065-2006;二、设计计算指标采用值1.钢材物理性能指标弹性模量E=2.06×105N/mm2;质量密度ρ=7850kg/m3;2.钢材强度设计值抗拉、抗压、抗弯f=215N/mm2;抗剪fv=125N/mm2;3.容许挠度钢模板板面〔δ〕≤1.0mm,≤L1/400;模板主肋〔δ〕≤1.5mm,L2/500;背楞〔δ〕≤1.5mm,L3/1000。
三、T型梁模板设计计算取T型梁模板最下层中间平模板进行强度校核;面板采用6㎜厚钢板;横向主肋采用[10#槽钢,间距300mm,背楞采用 [10槽钢,拉杆横向间距1000(最大)mm ,对拉杆为PSB785-φ16,上下为T16梯形对拉螺栓。
下面为背楞及拉杆计算截面, 得出数据拉杆间距2500mm (一)荷载计算 水平荷载统计: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水平侧压力标准值。
按照(JGJ74-2003)附录B ,模板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B.0.2规定:F =Min (F 1,F 2)2/1210122.0Vt F c ββγ=本计算书各工艺参数:γc -----取25 kN/m 3; t 0------初凝时间为4小时; V ------浇筑速度为3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取25m ; β1------取1.2; β2------取1.15。
则砼侧压力标准值F 为:F 1=0.22×25×4×1.2×1.15×31/2=52.59 kN/m 2F 2=25×25=625kN/m 2HF c γ=2砼侧压力荷载分项系数为1.2; 有效压头高度为:1.22559.52===c F h γ米 在有效压头高度之外,模板强度验算时采用荷载设计值,为 F*1.2=52.59×1.2=63.108 kN/m 2在有效压头高度之外,模板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标准值,为 F*1.0 (二)面板计算计算所用软件为《结构力学求解器》2.0版本。
墙模板计算书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次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0.1q1l2+0.117q2l2其中,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mm);l--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 =300.0mm;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8.659×0.500×0.900=26.276kN/m;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3.00×0.50×0.90=1.890kN/m;其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面板的最大弯矩:M =0.1×26.276×300.02+0.117×1.890×300.02= 2.56×105N·mm;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σ = M/W< f其中,σ --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M --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mm);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 bh2/6 = 500×18.0×18.0/6=2.70×104 mm3;f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f=13.0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M/W = 2.56×105 / 2.70×104 = 9.5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9.5N/mm2小于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V=0.6q1l+0.617q2l其中,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l--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 =300.0mm;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48.659×0.500×0.900=26.276kN/m;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3.00×0.50×0.90=1.890kN/m;面板的最大剪力:V = 0.6×26.276×300.0 + 0.617×1.890×300.0 = 5079.5N;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 3V/(2bh n)≤f v其中,τ--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V = 5079.5N;b--构件的截面宽度(mm):b = 500mm ;h n--面板厚度(mm):h n = 18.0mm ;f 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 v = 1.500 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3×5079.5/(2×500×18.0)=0.847N/mm2;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 v]=1.5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τ=0.847N/mm2小于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τ]=1.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钢模板计算书

湖畔郦百合苑9-13、14、15、18、19#楼及车库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模板计算书1.计算依据1.参考资料《建筑结构施工规范》 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2.侧压力计算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
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2/121022.0V t F c ββγ=H F c γ=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此处取26kN/m 3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0=200/(T+15)计算;假设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50C ,即T=250C ,t 0=5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2.5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取9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大模板侧压力计算2/121022.0V t F c ββγ=20.22265 1.0 1.0 2.545.2/K N m =⨯⨯⨯⨯⨯=H F c γ==26x9=234KN/m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 =45.2kN/ m 2有效压头高度:/45/26 1.74c h F m γ===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0 kN/ m 2245.2 1.24 1.460/q K N m =⨯+⨯=柱模板侧压力计算2/121022.0V t F c ββγ= 20.22265 1.0 1.15 2.552/K N m =⨯⨯⨯⨯⨯=H F c γ==26x9=234KN/m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 =52kN/ m 2有效压头高度:/52/262c h F m γ===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6.0 kN/ m 2252 1.26 1.471/q K N m =⨯+⨯=综上,大模板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为45KN/m 2,设计值为60KN/m 2;柱模板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为52KN/m 2,设计值为80KN/m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刚度计算
一、模板设计
采用15mm九夹板和15mm厚原木压缩板、50×100mm木方配制成梁侧和梁底模板,梁底模板底楞下层、上层为50×100mm木方,间距200mm。
加固梁侧采用双钢管对拉螺栓(φ14),对拉螺栓设置数量按照以下原则执行:对拉螺栓纵向间距不大于450mm。
对拉螺栓采用φ14PVC套管,以便周转。
搭设平台架子,立杆间距不大于900mm,立杆4m,2m对接,梁底加固用3m、2m钢管平台、梁底加固钢管对接处加设保险扣件。
立梁用一排对拉螺栓间距600mm,次梁侧面钢管与平台水平管子支撑,板、梁木方子中到中间距200mm。
二、模板参数计算
本工程梁最大截面1200mm×300mm,取此梁进行验算,跨度7.20m。
梁底模板采用δ=15厚多层板,模板下铺单层木龙骨50×100木方,间距200mm。
梁底用钢管做水平管,梁底加固采用钢管、扣件病及保险扣件。
梁侧模板为δ=15厚多层板,设立楞为50×100木方,间距200mm,中间加两道φ12对拉螺杆,固定Φ48×3.5双根钢管横向背楞两道,拉杆间距500mm,计算梁底模木方、支撑。
模板支设见前设计图
木方材质为红松,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如下:
fc=10N/mm2;fv=1.4N/mm2;fm=13N/mm2;E=9KN/mm2;
松木的重力密度为:5KN/mm3;
底模木方验算:
荷载组合:
模板体系自重:
{(0.015×(1.5+0.5)×0.3+(0.1×0.05×5+0.1×0.1×2)×5)}
×1.2=0.486KN/m;
混凝土自重:24×0.9×0.5×1.2=12.96KN/m
钢筋自重: 1.5×0.9×0.5×1.2=0.81KN/m;
混凝土振捣荷载:2.0×0.5×1.4=1.4KN/m;
合计:15.656KN/m
乘以折减系数0.9,q=0.9×14.09=12.68KN/m;
木方支座反力:
R=(4-b/L)qb3/8L3=(4-0.25/0.6)×12.68×0.253/(8×0.63)= 0.41KN;
跨中最大弯距:
Mmax= KqL2
=0.07×12.68×0.62=0.32KNm;
内力计算:
σ=M/W=0.32×106/(100×1002/6)
=1.92N/mm2<fm =13 N/mm2;
强度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
模板体系自重:
(0.015×(1.5+0.5)×0.3+(0.1×0.05×5+0.1×0.1×2)×5)=0.405KN/m;
混凝土自重:24×0.9×0.5=10.8KN/m;
钢筋自重: 1.5×0.9×0.5=0.675KN/m;
混凝土振捣荷载:2.0×0.5=1KN/m;
合计:12.88KN/m
乘以折减系数0.9,q=0.9×12.88=11.59KN/m;
f=KfqL4/100EI
=0.0521×11.59×6004/100×9000×(100×1002/6)
=0.522mm<[f]=L/400=600/400=1.5mm
挠度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