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胚胎学-泌尿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7章 泌尿系统

(一)肾单位
肾小体+肾小管
血管球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小囊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
分两部: (血管球、肾小囊)
有两极: (血管极、尿极) 作用: 滤过形成原尿
肾小体(血管球+肾小囊)
血管 极
血管球
肾小囊 尿 极
(1)血管球
(1)血管球
• 入球微动脉(粗)• 毛细血袢①有孔CP内皮 ② 内皮基膜 ③足 细胞的裂孔膜
三层都有带负电荷的糖 蛋白 选择性通透。
分子量7万以下、直径 4nm以下的物质可以通 过
滤过屏障示意图
E:内皮 F:窗孔 BM:基膜 P2:足细胞次级突起
2.肾小管 renal tubule
单层上皮性小管,具重 吸收和排泄功能.但不同 的部分其功能有所差异.
集合管
肾单位
肾小体
血管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近直小管
肾小管
细段 远直小管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泌尿小管 集合管系
弓形集合小管 直集合管 乳头管
近直小管
远直小管袢 髓
细段
泌尿小管各段 在肾内的分布
两种肾单位
浅表肾单位:数 目多(85%), 体积 小,髓袢短, 和 尿液生成有关。
髓旁肾单位:数 目少(15%), 体积 大,髓袢长,和尿 液浓缩有关。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重吸收 分泌
分 泌
重 吸
收
(1)近端小管
肾小管中最粗 最长的一段,管径 50-60um,长约 14mm,占肾小管 总长的一半。
分直部和曲部。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电镜模式图
侧突、质膜内褶丰富,扩大了物质交换的面积
新组织学与胚胎学泌尿系统

新组织学与胚胎学泌尿系统1. 下列哪项是肾滤过血液的部位 [单选题] *A. 近端小管B. 远端小管C. 髓袢D. 肾小体(正确答案)E. 集合小管系2. 正常情况下,肾小囊腔内的原尿包含 [单选题] *A. 全部血浆成分B. 全部血液成分C. 除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正确答案)D. 除有机物以外的所有血浆成分E. 除红细胞以外的所有血液成分3. 足细胞的结构,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胞体凸向肾小囊腔B. 初级突起由胞体发出C. 次级突起互相嵌合D. 突起间有裂孔膜E. 裂孔的大小固定不变(正确答案)4. HE染色切片中近端小管曲部的细胞界限不清,其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A. 细胞膜极薄B. 细胞间质极少C. 细胞质嗜色性太弱D. 相邻细胞侧突互相嵌合(正确答案)E. 细胞膜易于溶解5. 髓袢由下列哪项组成 [单选题] *A. 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B. 近端小管和细段C. 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D. 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管E. 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管直部(正确答案)6. 肾小管内哪个部位的细胞基部质膜内褶长达顶部 [单选题] *A. 近端小管B. 细段C. 肾小体D. 远端小管(正确答案)E. 乳头管7. 有关集合小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多个直集合小管汇成乳头管B. 每个直集合小管与多个肾单位相连C. 从皮质伸向髓质D. 无吸收和分泌功能(正确答案)E. 为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8. 肾内终尿形成的部位是在 [单选题] *A. 肾盏B. 乳头管(正确答案)C. 远端小管直部D. 远端小管E. 肾盂9. 球旁复合体中能分泌肾素的是 [单选题] *A. 球旁细胞和致密斑B. 球旁细胞、致密斑和极垫细胞C. 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系膜细胞D. 球外系膜细胞和致密斑E. 球旁细胞(正确答案)10. 肾小体位于: [单选题] *A 皮质迷路B 皮质迷路、髓放线C 皮质迷路、肾柱(正确答案)D 肾锥体E 肾柱、肾锥体11. 肾小叶的组成是 [单选题] *A.两个髓放线之间的皮质迷路B.一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正确答案) C.肾锥体及其相连的皮质部分D.一个髓放线和相邻的一个皮质迷路E.一个集合管及与其相通连的肾单位12. 浅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的区分根据是 [单选题] *A.肾小体的位置(正确答案)B.肾小体的体积大小C.肾小体形成原尿的量D.相应的肾小管粗细E.相应的髓袢长短13. 对原尿进行重吸收的部位是 [单选题] *A.肾小囊和肾小管B.肾小体和肾小管C.肾小管和集合管(正确答案)D.肾小体和肾小囊E.集合管14. 原尿的成分不包括 [单选题] *A.葡萄糖B.大分子蛋白质(正确答案)C.氨基酸D.电解质E.尿素15. 与血液中物质能否通过滤过屏障的无关因素是 [单选题] * A.物质的分子大小B.物质表面的电荷C.物质的形状(正确答案)D.物质的化学成分E.以上都不是16. 下列物质中由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分泌的是 [单选题] *A.葡萄糖B.氨基酸C.氢离子(正确答案)D.钠离子E.碳酸氢盐17. 上皮细胞游离面上有刷状缘的是 [单选题] * A.近端小管(正确答案)B.远端小管C.细段D.直集合管E.弓状集合管18. 上皮细胞侧突最发达的是 [单选题] *A.近端小管(正确答案)B.远端小管C.细段D.直集合管E.弓状集合管19. 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部位是 [单选题] * A.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B.髓袢C.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正确答案)D.髓袢和集合管E.近端小管和髓袢20. 球旁细胞由下列何种细胞分化而来 [单选题] *A.球内系膜细胞B.球外系膜细胞C.入球微动脉的平滑肌细胞(正确答案)D.足细胞E.肾小囊壁层细胞21. 对于球旁细胞的最佳描述是 [单选题] *A.它们由入球微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分化而成(正确答案) B.它们由肾小囊壁层的上皮细胞分化而成C.它们形成于致密斑D.它们由入球微动脉的内皮细胞分化而成E.它们分泌抗利尿激素22. 在肾内,血液过滤需要通过的结构是 [单选题] * A.肾小囊壁层B.足细胞次级突起之间的裂孔膜(正确答案)C.肾小囊腔D.球内系膜细胞E.近端小管23. 以下关于足细胞的正确描述是 [单选题] *A.它们是肾小球内的内皮细胞B.它们是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C.它们是系膜细胞D.它们是球旁细胞E.它们是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正确答案)24. 肾小囊壁层上皮为 [单选题] *A.单层扁平上皮(正确答案)B.内皮C.单层立方上皮D.间皮E.复层上皮25. 关于足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 [单选题] *A.分布于肾小囊脏层B.为多突起的细胞C.构成血管系膜(正确答案)D.包裹毛细血管E.构成滤过膜26. 以下哪项不是滤过屏障的结构 [单选题] *A.内皮B.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正确答案)C.基膜D.足细胞裂孔膜E.内皮细胞上窗孔27. 刷状缘分布于 [单选题] *A.近端小管腔面(正确答案)B.近端小管基底面C.集合管腔面D.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腔面E.滤过膜表面28. 肾皮质包括 [单选题] *A.皮质迷路和髓放线B.肾锥体和髓放线C.肾柱和肾锥体D.皮质迷路和肾柱(正确答案)E.肾小盏29. 肾脏远端小管的结构特点是 [单选题] *A.管腔较大而规则,细胞界线不清楚B.游离面无刷状缘,基底部无纵纹C.游离面有刷状缘,基底部无纵纹D.游离面无刷状缘,基底部有纵纹(正确答案)E.游离面有刷状缘,细胞界线不清楚30. 肾小球旁器的组成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内和球外系膜细胞B.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正确答案)C.球旁细胞、致密斑D.球旁细胞、球外系膜细胞E.球旁细胞、肾小管31. 皮质迷路是指 [单选题] *A.从肾锥体底部呈辐射状伸入皮质的条纹B.相邻肾锥体之间的皮质C.髓放线之间的皮质(正确答案)D.肾小体所在部位E.肾柱所在部位32. 关于肾小体血管球的描述中,哪项错误 [单选题] *A.为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袢状毛细血管B.为有孔型毛细血管C.毛细血管之间有血管系膜D.孔上一般有隔膜覆盖(正确答案)E.为连续性毛细血管33. 关于近曲小管的特点,哪项错误 [单选题] *A.胞质弱嗜碱性,染色较浅(正确答案)B.细胞为锥体型或立方型C.细胞分界不清D.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E.核圆,位于近基底部34. 球旁细胞可分泌 [单选题] *A.红细胞生成素B.肾素(正确答案)C.肾素和红细胞生成素D.血管紧张素E.降钙素35. 致密斑的功能为 [单选题] *A.感受近曲小管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B.感受近端小管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C.感受远端小管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正确答案)D.感受远端小管内钾离子浓度的变化E.感受集合管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36. 肾皮质迷路的结构包括 *A.肾小体(正确答案)B.近端小管(正确答案)C.远端小管(正确答案)D.弓形集合管(正确答案)E.直集合管37. 关于肾小体的正确描述是 *A.肾小体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正确答案)B.有血管极和尿极(正确答案)C.不同部位的肾小体大小不一(正确答案)D.肾小体仅位于皮质迷路内E.不同部位的肾小体都连着近直小管38. 关于血管球的正确描述是 *A.动脉性毛细血管网(正确答案)B.入球微动脉管径大于出球微动脉(正确答案)C.有孔内皮(正确答案)D.内皮外没有完整基膜E.毛细血管内的压力很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动脉性毛细血管网就是两边连着的都是动脉,血管基膜有通透性,但是基膜是完整的39. 滤过膜的组成包括 *A.毛细血管有孔内皮(正确答案)B.基膜(正确答案)C.足细胞的次级突起D.裂孔膜(正确答案)E.肾小囊壁层上皮40. 有利于滤过的因素包括 *A.肾血流量大(正确答案)B.血管球内的压力较高(正确答案)C.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是有孔型(正确答案)D.肾血管通路中先后形成两次毛细血管E.没有完整的基膜答案解析:基膜是完整的,而且较厚。
组织胚胎学课件-泌尿系统

组成:
肾--------泌尿器官 输尿管 膀胱 排尿器官 尿道
功能: 排出代谢产物 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一、肾
组织结构
被膜 间质 实 质 肾 柱 皮质 皮质迷路 髓放线 髓质: 肾锥体
肾小叶:髓放线 +两侧皮质迷路 肾叶:一个锥体 + 相连的皮质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球旁复合体
球旁细胞: 入球小动脉,平滑肌 分泌肾素:调节血压 组 致密斑: 成 远曲小管近血管极侧的上皮分化 钠离子感受器:调节肾素分泌 球外系膜细胞:入球小A与出球小A间的细胞 细胞间有缝隙连接,能够传递信息 上皮样细胞
2 1
1.球旁细胞 2.球外系膜细胞 3.致密斑
3
球旁复合体
肾血液循环特点: • 肾血流量大 • 两套毛细血管网 • 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利于滤过 •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利于重吸收和尿液浓 缩
血管极
血管球
肾小囊壁层 尿极 近曲小管
肾小囊 肾小管起始部凹陷而成 的 双层囊
肾 小 囊 的 演 变
肾小体功能:形成滤液(原尿)
有孔内皮
滤过膜(滤过屏障) 基膜 足细胞裂孔膜 分子量 影响滤过的因素
电荷
内皮细 胞窗孔 基膜 内皮细胞 裂孔隙
基膜 初级突起 次级突起 肾 血 裂孔隙 管 球 足细胞体 局 部 模 式 图 足细胞体 初级突起 球内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曲部
近端小管 直部
肾小管
细段 直部
髓袢 (肾单位袢)
远端小管
曲部 集合管(髓放线、肾锥体)
肾皮质光镜像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毛细血管袢(有孔) 血管球 血管系膜 肾小体 壁层:单扁 肾小囊 肾小囊腔 血管系膜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5章 泌尿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5章泌尿系统第15章泌尿系统A型题1.皮质迷路是指A.伸入相邻两肾锥体之间的皮质B.从肾锥体底部呈辐射状伸人皮质的条纹C.髓放线之间的皮质D.肾小体所在部位E.近曲小管所在部位2.一个肾小叶是由A.一个肾锥体构成B.一个肾锥体与其相连皮质构成C.相邻肾锥体之间的皮质构成D.一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构成E.一条髓放线及其一侧的皮质迷路构成3.肾小管包括A.近端小管曲部、髓袢、远端小管曲部B.近端小管直部、细段、远端小管直部C.近端小管曲部、细段、远端小管曲部D.近端小管、远端小管、髓袢E.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4.肾小体位于A.皮质迷路B.皮质迷路、髓放线C.皮质迷路、肾柱D.肾锥体E.肾柱、肾锥体5.髓袢位于A.皮质迷路、髓放线、肾锥体B.髓放线、肾锥体C.肾锥体D.肾柱、肾锥体E.皮质迷路、肾柱6.髓质集合小管位于A.远端小管与皮质集合小管之间B.肾锥体底部C.髓放线、肾锥体D.肾锥体E.皮质与髓质交界处7.下列关于肾单位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为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B.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C.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D.每个肾所含肾单位多达100万个以上E.肾单位仅位于皮质8.下列关于肾皮质所含结构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细段B.肾小囊C.血管球D.近端小管曲部E.远端小管曲部9.关于肾单位所含结构,哪一项错误?A.肾小体B.集合小管系C.细段D.近端小管E.远端小管10.关于泌尿小管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与肾间质共同组成肾实质B.髓袢为一U形管道C.集合小管最终开口于肾乳头D.肾小管为上皮性管道E.是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的管道11.皮质肾单位的特点之一为A.数量多B.细段长C.肾小体较大D.髓袢长E.位于皮质深部12.下列关于肾小体血管球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为入球微动脉分支形成的袢状毛细血管B.为有孔型毛细血管C.孔上一般有隔膜覆盖D.毛细血管之间有血管系膜E.汇合成一条出球微动脉离开肾小体13.下列关于肾小体血管球基膜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基膜并非完全包绕着每一根毛细血管B.光镜下为均质状,PAS反应阳性C.电镜下分三层,中层较厚而致密D.基膜内形成以Ⅲ型胶原蛋白为主的分子筛,并包含蛋白多糖和层粘连蛋白E.含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14.关于肾小囊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为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并凹陷而成的双层杯状囊B.血管球滤过形成的滤液(即原尿)首先进人肾小囊腔C.壁层为单层立方上皮D.肾小囊与近端小管相连的一端为肾小体的尿极E.在血管极处肾小囊壁层返折与脏层相连15.下列关于足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为肾小囊脏层细胞B.形态特殊,有许多突起C.胞体较大,凸向肾小囊腔,从胞体发出数个较大的初级突起D.每个初级突起均发出许多次级突起,相互穿插成栅栏状,紧贴于毛细血管基膜外面E.突起间的孔隙称裂孔,裂孔上无膜覆盖16.滤过膜的组成为A.内皮、基膜B.有孔内皮、基膜、血管系膜C.足细胞裂孔膜、有孔内皮、血管系膜D.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E.血管系膜、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17.球内系膜细胞有何功能?A.分泌激素B.合成基膜和系膜基质C.重吸收D.排除废物E.合成基质18.关于近端小管曲部的特点,哪一项错误? A.胞质弱嗜酸性,染色较浅B.细胞为锥体形或立方形C.细胞分界不清D.核圆,位于细胞基底部E.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基底面有纵纹19.近端小管不具有的功能为A.重吸收滤液中的水B.重吸收滤液中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等C.重吸收Na+,排出K+D.排泄H+、氨、肌酐、马尿酸等E.运转和排出血液中的青霉素等药物20.关于远端小管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B.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近腔面C.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基底部纵纹明显D.细胞表面微绒毛又短又少E.远曲小管细胞基底部纵纹比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基底部纵纹更明显21.远曲小管的保钠排钾作用受何种激素调节?A.抗利尿激素B.糖皮质激素C.雌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22.关于集合小管系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由弓形集合小管、皮质集合小管和乳头管组成B.弓形集合小管位于皮质迷路C.皮质集合小管位于髓放线和髓质D.乳头管上皮为高柱状E.可重吸收水和交换离子23.球旁细胞可分泌A.激肽释放酶B.激肽C.肾素和红细胞生成因子D.血管紧张素E.前列腺素24.致密斑的功能为A.感受近曲小管内滤液钠离子浓度的变化B.感受近端小管内滤液钠离子浓度的变化C.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钠离子浓度的变化D.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钾离子浓度的变化E.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钠、钾离子浓度的变化25.肾的间质细胞可分泌A.雄激素B.雄激素结合蛋白C.前列腺素D.孕激素E.醛固酮26.关于肾血液循环的特点,哪一项错误?A.肾动脉直接来自腹主动脉,因此血流量大B.肾小体血管球毛细血管两端均为微动脉C.血管在肾内形成两次毛细血管,即血管球毛细血管和球后毛细血管网D.髓质内直小血管袢与髓袢伴行E.肾内不同区域血流量基本一致27.下列关于出球微动脉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可发出直小动脉B.可分支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C.由肾小体血管球毛细血管汇合而成D.比入球微动脉粗E.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28.关于输尿管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管壁由粘膜、肌层、外膜组成B.外膜为浆膜C.上2/3段肌层为内纵、外环D.下1/3段肌层为内纵、中环、外纵E.上皮为变移上皮29.下列关于膀胱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粘膜形成许多皱襞B.细胞近游离面胞质较浓密C.表层细胞大,呈立方形,可见双核D.肌层为内纵、中环、外纵E.外膜大部分为结缔组织B型题备选答案(第30~34题):A.泌尿小管B.肾单位C.肾小管D.肾小体E.髓袢30.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31.由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管直部组成32.由肾单位和集合小管系组成33.由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组成34.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备选答案(第35~39题):A.皮质迷路、肾柱B.髓放线、肾锥体C.肾锥体D.皮质浅层和中层E.皮质深部35.肾小体位于36.近端小管曲部位于37.远端小管曲部位于38.细段位于39.远端小管直部位于备选答案(第40~44题):A.多孔、无隔膜覆盖的内皮细胞B.足细胞C.单层扁平细胞D.单层立方或锥体形细胞E.单层高柱状细胞40.近端小管管壁细胞为41.乳头管管壁细胞为42.肾小囊脏层细胞为43.肾小体血管球毛细血管细胞为44.肾小囊壁层细胞为备选答案(第45~49题):A.近端小管B.肾素C.远端小管D.集合小管E.髓袢45.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嗜酸性,细胞核位于细胞近基部,细胞基底部有纵纹46.胞质弱嗜酸性,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或近腔面,细胞基底部纵纹明显47.细胞由立方形至高柱状,细胞界限清楚,核圆,位于细胞中央48.球旁细胞49.在髓质内与直小血管袢伴行15th Urinary System 参考答案A型题1.C2.D3.E肾小管由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组成,其中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又都分为曲部和直部;髓袢由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管直部组成,因此肾小管包括了近端小管曲部、髓袢和远端小管曲部。
组织胚胎学泌尿系统实验教案

总结词
02
CHAPTER
实验材料
01
02
显微镜
使用前应检查显微镜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其正常工作。
显微镜是观察组织切片的重要工具,应选择高分辨率、高倍率的显微镜,以便清晰地观察泌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组织切片
组织切片是实验的主要材料,应选择高质量的组织切片,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05
CHAPTER
实验总结与思考题
总结实验内容和收获
实验内容
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实验收获
掌握了泌尿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其生理和病理变化,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VS
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泌尿系统的结构理解不够深入,对某些细节的观察不够仔细。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组织切片的结构特点
总结词:功能明确
详细描述: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明确泌尿系统的功能,即生成尿液并排出体外,同时能够了解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等。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组织切片的结构特点
总结词
比较不同物种的泌尿系统结构
详细描述
通过对不同物种的泌尿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物种的泌尿系统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某些物种的肾小球数量较多,而某些物种的肾小管结构较为复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物种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生理特征。
01
复习实验讲义和手册
在实验结束后,仔细阅读实验讲义和手册,加深对泌尿系统组织胚胎学的理解。
02
总结实验收获
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分析的结论以及学习到的知识点。
结合讲义和实验手册进行总结
动物组织胚胎学课件:第十六章 泌尿系统(urinary

(四)球旁复合体
亦称近血管球复合体或肾小球旁器 。
1.球旁细胞:入球微动脉近肾小体血管 极处,管壁中的平滑肌细胞转变为上 皮样细胞,称球旁细胞。细胞呈立方 形或多边形,胞核大而圆,着色淡。 胞质内含丰富的分泌颗粒。
功能:分泌肾素。
2.致密斑:远曲小管在靠近血管极一侧, 上皮由原来单层立方变为单层柱状, 且排列紧密,形成一个椭圆形斑,故 称致密斑。
肾内的结缔组织,分布于泌尿小管和血管 之间。除含有一般的结缔组织细胞外, 还分布有间质细胞,呈星形。间质细胞 分泌前列腺素;形成间质内的基质和纤 维;吞噬功能;收缩能力。
(六)肾血液循环的特点(自学)
肾血流量大 两套毛细血管网 入球微动脉较出球
微动脉粗,利于滤过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
行,利于重吸收和尿 液浓缩
二、排尿管道
包括肾盏、肾盂、输尿 管、膀胱和尿道。
1、粘膜:多为变移上 皮,尿道口处为复层 扁平上皮。
2、肌层:内纵、中环 和外纵三层平滑肌。
3、外膜:膀胱体和顶 部为浆膜,其余为纤 维膜。
本章重点
• 名词解释:肾小体 肾小管 血—尿屏障 髓放 线 足细胞 球内(外)系膜细胞 浅表肾单位 髓旁肾单位 刷状缘 致密斑 球旁复合体
血管系膜:又称 球内系膜,位 于血管球的毛 细血管袢之间, 由球内系膜细 胞(星形多突 状,核小而深 染)和系膜基 质组成。
(2)肾小囊
是肾小管起始端膨大凹陷 形成的双层杯状囊。
囊壁 : 内层(脏层):由足细胞
(星形多突 状,有初级 突起与次级突起,次级 突起间有裂孔)构成。
外层(壁层):为单层扁 平上皮。
肾的解剖结构
被膜 实质
皮质迷路(肾小体和近曲、远曲) 皮质
组织学与胚胎学PBL课件 泌尿系统

肾小球性:肾小球基底膜抗原、
内源性抗原
肾小球内皮细胞抗原等
非肾小球性:细胞核抗原、DNA抗
原、免疫球蛋白等
外源性抗原
生物性: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等
非生物性:异种血清蛋白、 药物和化学制剂
2.肾小管(renal tubule)
肾单位
血管球
肾小体
(皮质迷路、肾柱)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近曲(皮质迷路、肾柱)
• 形态结构
– 初级突起→指状次级突起→互相穿插成栅栏 状,紧贴于血管球毛细血管基膜外面
– 突起之间为裂孔,其上覆有裂孔膜 – 突起内有微丝,可调节裂孔的宽度
• 功能
– 裂孔膜参与构成滤过膜(滤过屏障) – 参与基膜更新,维持其通透性,调节血管球
滤过率
滤过膜(filtration membrane)
血管球(renal glomerulus) 肾小囊(renal capsule)
血管极(vascular pole) 尿极(urinary pole)
Development of the renal corpuscle
① renal glomerulus
位于入球微动脉 与出球微动脉之 间的蟠曲成球的
酚红排泄试验
85%水, 65%Na+,50%尿素
2.分泌、排泄:氢,氨,肌酐,马尿酸,药物
② 细段(thin segment)
管壁极薄,由单层扁平上皮围成。 有利于水和离子的透过。
③ 远端小管(distal tubule)
③ 远端小管(distal tubule)
直部(straight portion of the distal tubule)
有孔内皮(capillary endothelium) 基膜(basement membrane)
泌尿系统—肾(组织胚胎学课件)

02 肾的一般结构
被膜 肾纤维囊,为致密结缔组织
肾 实质
皮质迷路
皮质 髓放线 肾柱
髓质 肾锥体
间质 结缔组织以及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
03 常见概念
概念
肾锥体:为肾剖面上色淡、呈圆锥形的结构,底部与 皮质相连,顶部突入肾小盏内。
肾柱:肾皮质深入肾髓质的部分。 髓放线:髓质的结构呈放射状伸入皮质,构成髓放线。 皮质迷路:髓放线之间的皮质称皮质迷路。 肾小叶:每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组成一个肾
弓形血管
3
03 肾脏的高倍镜形态
高倍镜:皮质 1. 肾小体:呈球形,由血管球 及肾小囊组成。 (1)血管球:呈现为大量毛细 血管的切面,可含血细胞。 (2)肾小囊:壁层为单层扁平 上皮,脏层紧贴血管球外,脏、 壁两层之间为肾小囊腔。
壁层 脏层
肾小囊
血管球
毛细血管
03 肾脏的高倍镜形态
高倍镜:皮质 2. 近曲小管:切面很多,管壁 厚,管腔小而不规则。上皮细 胞为单层立方或锥形,细胞较 大,分界不清,核圆,近基底 部,胞质强嗜酸性,呈深红色。
小叶。 肾叶:每个肾锥体及其周围的皮质组成一个肾叶
小结
1. 肾的外观似蚕豆,红褐色、质地柔软。左、右各一,可分为: 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外侧两缘。
2. 肾由被膜、实质和间质构成。被膜分三层,紧贴实质的为纤 维囊;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包括髓放线和皮质迷路等, 髓质主要是肾锥体;间质主要是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小小
弓形静脉
↑
动静
↓
叶间动脉(肾柱)
脉脉
叶间静脉
↑
↓↑
↓
肾动脉
毛细血管网
肾静脉
01 肾的血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 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概述
组成: 肾 -- 泌尿 输尿管 膀胱 贮尿、排尿 尿道
功能: 排泄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调节酸碱平衡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肾叶:每个肾 锥体及与其相 连的皮质
肾小叶:每条 髓放线及其周 围的皮质迷路
一、肾的解剖结构
▪ 被膜 :纤维膜(致密结缔组织)
次级突起 初级突起 足细胞
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分子量70kD以下、直径4nm
以下的物质可通过,如葡萄糖、多肽、尿素、电
解质和水
滤过屏障:
有孔毛细血管内皮 基膜
裂孔膜
(足细胞次级突起间)
肾小体功能 - 滤过血液 - 形成原尿
125ml/min 180L/day
Only 1 ml out of body !
和直集合管(髓放线) 2.直集合管: 髓放线和锥体内下行,上皮柱状,受醛固
酮和抗利尿激素调节 3.乳头管:开口有于肾小盏,上皮高柱状,胞质内碳酸酐酶。
(四)、球旁复合体
3. 球外系膜C
出球微A
远端小管
1. 球旁细胞
入球微A
2. 致密斑
球旁复合体
球旁细胞: 入球微动脉,平滑肌 上皮样细胞
分泌肾素
组 成
皮质迷路(肾小体和近曲、远曲)
皮质
(肾柱)
▪ 实质
髓放线(近直、远直和集合小管)
髓质:肾锥体(近直、远直和集合小管)
肾小叶
肾皮质 髓放线
肾髓质
髓放线
皮质迷路
肾皮质光镜图
二、肾的组织结构
肾单位
Nephron
肾小体 近端小管
肾小管 远端小管
泌尿小管
细段
集合管
两种肾单位
浅表肾单位
–约占肾单位的85% – 发生晚 – 肾小体小、髓袢短 – 功能侧重于尿液形成
肾 小 管 各 段 结 构 模 式 图
细段
(三)、集合管 (Collecting duct)
由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组成 细胞界限清楚 胞质明亮 集合管可进一步重吸收水及交换 离子,使原尿进一步浓缩。
肾 小 管 各 段 结 构 模 式 图
※集合管 Collecting duct 1.弓形集合管:短,位于迷路内,立方C,连接远曲小管
(二)、肾小管
近端小管 远端小管
细段
肾 小 管 各 段 结 构 模 式 图
1.近端小管
结构
LM 腔小壁厚、立方、边界不清、 强嗜酸、刷状缘、基底纵纹
EM 微绒毛、顶部小管泡、侧突、 质膜内褶、 纵向线粒体
近曲小管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立体模式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端小管功能
重吸收功能
– 85%以上Na+和水 – 全部蛋白质 – 氨基酸和葡萄糖及维生素 – 50%的碳酸氢盐和尿素
分泌功能
– H+、氨、肌酐和马尿酸
糖、H 2O、 Na+、 AA… H+ NH4 +
2.远端小管
结构 LM 腔大壁薄、立方、色浅、 核近腔、无刷状缘
EM 微绒毛少、质膜内褶
肾 小 管 各 段 结 构 模 式 图
远曲小管
远端小管功能
重吸收8% Na+、Cl-和水
secreted
分泌K+, H+,NH3 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影响
肾上腺皮质 垂体
H2 O Na+ K+ H+
远端小管与近端小管的比较
(近端小管)
管壁管腔 壁厚.腔小不规则
结 细胞界限
不清
(远端小管)
壁薄.腔大规则 清楚
基部
有纵纹
纵纹明显
游离面
构 胞质染色
刷状缘明显 嗜酸性
无刷状缘 弱嗜酸性
细胞核
近基部,染色深 近腔侧,染色浅
3.细段 管径小、单层扁平上皮 微绒毛短小 水、离子易通过
致密斑:远端小管近血管极侧的上皮分化,
为钠离子感受器
球外系膜细胞:缝隙连接 ,传递信息
功能:调节机体血压、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学习要求
了解肾的分部及各自的功能特点。 掌握肾单位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以
及滤过屏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熟悉各段肾小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了解球旁复合体的组成
脏层:足细胞(突起、裂孔、
裂孔膜)
出球微动脉
入球微动脉
肾小体
毛细血管袢
血管系膜细胞
➢不规则形; ➢ 突起伸入内皮 和
基膜之间; ➢吞噬 :维持基膜
通透性; ➢ 参与基膜更新。
肾小囊(Renal Capsule)
壁层
单层扁平上皮
脏层
足细胞 肾小囊腔
足 细 胞 扫 描 电 镜 图
突起间裂孔(裂孔膜) 血管球 血管球基膜
髓旁肾单位
–约占肾单位的15% – 发生早 – 肾小体大、髓袢长 – 功能侧重于尿液浓缩
肾单位的组成及分布
(一)、肾小体
血管球:
肾小囊:
功能:滤过血浆, 形成原尿
肾小体形成
入球微动脉 出球微动脉
毛细血管袢(有孔)
血管球
肾小体 结构
血管系膜细胞 血管系膜
系膜基质
壁层:单扁
肾小囊 肾小囊腔:含滤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