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5型动车组轮对的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CRH5 型动车组轮对运行中齿轮箱传感系统故障的快速处理 和改进

CRH5 型动车组轮对运行中齿轮箱传感系统故障的快速处理 和改进

CRH5 型动车组轮对运行中齿轮箱传感系统故障的快速处理和改进摘要:CRH5型动车组是动力分散型的8辆编组电动车组,每列车有10条动力轮对,每条动力轮对安装有1套齿轮箱振动温度传感器系统,列车装载的TDDS系统监控装置是对传动系统的齿轮箱的状态进行实时诊断,在必要情况下进行预警,系统通过采集齿轮箱温度信号对齿轮箱的状态进行了监控,当动车组因设备故障造成停运、救援、晚到、晚发、区间停车或在检修库内发生设备故障时,需要进行设备故障调查分析,在众多问题中,错误报警是动车组TDDS系统监控装置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

关键词:振动温度传感器系统快速分析错误报警电信号相互干扰例:CRH5G车在运行至某站停车后,随车机械师接司机通知TD屏显示08车1位齿轮箱温度报警II级,随车机械师立即赶往00车司机室查看TD屏【电子仪器】栏08车1位齿轮箱温度为112度,十分钟后,随车机械师下车检查00车1、2位齿轮箱外观无异常、无漏油现象,齿轮箱与万向轴连接状态良好。

使用电子点温计对1位齿轮箱进行温度测量,为43.2度,2位齿轮箱温度为41.0度,室外外温为15度,确认为误报。

随车机械师车下检查完毕后,上车复位00车齿轮箱监控装置(断开齿轮箱监控装置空开26Q21,10秒后闭合),在TD屏【电子仪器】栏确认00车1、2位齿轮箱温度恢复正常,闭合00车QCA面板30S09(零速封锁隔离按钮),通知司机可以正常运行。

重要意义故障的快速分析和处理:5.1 行车数据下载,对故障进行确认下载MPU-LC数据进行分析,对行车数据进行确认:08车一位齿轮同时报出预警(1级)和报警(2级)故障。

5.2 检查TD屏电子仪器状态检查TD屏电子仪器栏齿轮箱温度状态,温度数据显示是否正常。

5.3 检查QRK柜内TDDS主机状态检查主机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通讯插头是否有松动现象。

5.4 对线路导通和绝缘性进行检查5.4.1 测量齿轮箱温度传感器到TDDS主机之间导线状态(即26.3B05X01至TDDS主机CN4板卡之间线束),确认该线束导通是否正常,绝缘是否正常。

(仅供参考)CRH5型动车组简介

(仅供参考)CRH5型动车组简介
CRH5型动车组简介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项目简介 二、技术条件 三、技术参数 四、技术方案 五、技术特点
一、 项目简介
2004年初国务院批准了《铁路中长期发展规 划》,确定了我国铁路发展的蓝图。2004年4月国 务院下发了《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题的 会议纪要》,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 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 限公司和阿尔斯通公司合作,通过技术引进,消 化吸收,制造60列CRH5型动车组。
z 采用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z 具有制冷、制热、通风、预冷、预热和应急通风的功能 z 供电电压: AC 400V 50Hz z 额定制冷量为43kW (外界40℃时,车内达到26℃) z 制热量为44kW(外界-25℃时,车内达到24℃) z 制冷剂: R407C z 设有自动压力保护系统
设紧急通风功能 z 可提供2小时1000m3/h的新鲜空气
¾ 制动系统
设两套制动系统 z 微机控制的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可实现空电联合制动。
空气压缩机
司控器
总风管
制动控制单元
基础制动
制动系统设置独立的TCN网络进行自动控制
列车制动力(kN)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0 20
制动特性曲线
- 冷藏玻璃柜 - 立式冷藏冷冻箱 - 冷冻柜 - 抽屉式冷藏柜 - 双门冷藏柜 - 洗池 - 带有温水箱的供水管路
- 可加热小推车 - 普通小推车 - 啤酒/软饮料机 - 消毒柜 - 烤箱 - 微波炉 - 电气柜
¾门
侧门采用电动塞拉门
可适应高低站台 带伸缩脚踏板的翻板 下部旋转脚蹬

CRH5动车组动力轮对的可靠性分析

CRH5动车组动力轮对的可靠性分析

CRH5动车组动力轮对的可靠性分析摘要:伴随着动车组列车运营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动车组动力轮对可靠性的探究工作,与动车组的安全运行问题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时下已然成为了众多研究工作的重点。

文章就以CRH5动车组动力轮对的可靠性分析为方向展开深入分析,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探究轮对真实约束条件为出发点,研究人员建立了轮对的弹塑性集成有限元应力计算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了轮对在工作过程中的结构应力的变化情况;其次,研究人员针对轮轴设计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机械强度可靠性评价,以相关数据为基础讨论CRH5动车组动力轮对的可靠性。

在具体研究工作进展的过程中,文章参照不同研究工作的探究标准,深入分析了每一步工作的具体工作细节,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相关研究工作在进站过程中重难点问题。

关键词:CRH5动车组;动力轮对;可靠性分析;工作难关;发展前景1、前言针对CRH5动车组这应用特征展开事物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车型属于高速动车组,相对于其他车型而言,高速动车组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满足长距离、大运量的运输条件,而且在运输密度的安排上,高速动车组也能承受大密度的运输工作要求,综合以上几个特征,研究人员在针对高速动车组进行技术改进的过程中,应当以提升其运行速度以及运行稳定性两个方面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已达到提升铁路运营能力的目的。

着眼于世界范围内的高速动车组应用现状,可以发现除了我国CRH动车组系列(和谐号)之外,日本、美国、德国等众多发达国家也早于中国掌握了高速动车组相关的应用技术,如日本的东海岛新干线,并且从技术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些国家由于研究时间较长,所以相应应用技术也相对成熟。

我国于2004年才正式开始从国外引进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在近些年来在全民创新口号的号召下,我国越来越重视高速动车组技术的自主研究工作。

针对具体工作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动车组动力轮对的可靠性分析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板块,文章就以CRH5动车组为例展开分析。

CRH5动车组转向架轮对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CRH5动车组转向架轮对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CRH5动车组转向架轮对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一、故障原因分析1.轮轴磨损长时间使用或者使用不当会导致转向架轮对轮轴磨损,最常见的磨损情况是径向磨损和螺旋松动。

径向磨损是轮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造成的,会导致卡滞、穿刀现象;螺旋松动是由于轴承伸缩、定位不准确造成的,会导致轮对不稳定,行驶时产生异响、震动。

2.轮对垂直度偏差轮对垂直度偏差是指轮对中心线与车轴平行线之间存在的角度偏差。

主要原因是车轴和轮对安装时精度不够高,或者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外力撞击。

垂直度偏差会导致轮对不平衡,会增加轮轴和轴承的摩擦,造成轮对寿命缩短,并降低行车安全性能。

3.轮对背隙过大背隙是指轮对在运行时与固定在车架上的短链接装置的间隙。

如果轮对背隙过大,会导致轮对与车体连接松动,从而引发异响和不稳定行驶。

4.接触破坏接触破坏是指轮对与轮轨之间的接触面破坏。

常见的接触破坏有刷坑、轨彤、剥离等。

接触破坏会使轮轴和轴承受到额外的负荷,导致疲劳破坏和轮对寿命缩短。

二、处理方法1.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是保证转向架轮对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维护包括轴承润滑、轮对对中检查、轮轴平衡等。

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提高转向架轮对的寿命。

2.加强轮轴磨损监测使用轴温检测和轮轴超探检测等技术手段监测轮轴磨损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适时修复或更换。

加强轮轴磨损监测可以减少轮轴引起的故障和事故风险。

3.定期检查和调整轮对垂直度定期检查轮对垂直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轮对垂直度可以减少轮对与轴承间的摩擦和轮对的非均衡状态,提高行车安全性能。

4.控制背隙大小根据相关标准要求,控制轮对背隙大小。

根据列车的具体运行状况,调整背隙大小,确保轮对与车体的连接紧密,避免异响和不稳定行驶。

5.提高接触面质量加强对轮对和轮轨接触面质量的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接触面破坏,如加强轮轨维护、减少定位动作等。

总之,CRH5动车组转向架轮对的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轮轴磨损、轮对垂直度偏差、轮对背隙过大以及接触破坏等。

CRH动车组转向架-第五章 CRH转向架轮对轴箱

CRH动车组转向架-第五章 CRH转向架轮对轴箱

TGV —V150
5.4 CRH2 轮对轴箱装置
5.6 CRH5 轮对轴箱装置
1. 组成:轴箱体+轴承+轴箱弹簧+液压减振 器+横向止挡+定位装置(或转臂) 2. 作用:
① ② ③ ④ ⑤ 活动关节 传力 运动 振动一级缓冲和衰减 定位
圆柱滚子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5.3 CRH1 轮对轴箱装置
动车车轮
动车车轴图
拖车轮对组装图
拖车车轮
拖车车轴图
1 一系转臂 2 轴箱 3 底部压板 4 一系减振器 5 止挡管 6转臂凸台 7 弹簧套 8 螺旋弹簧 9 锥形套 10 柱形橡胶套 11 锥形销
轴箱剖视图
后盖 轴密封板
轴箱装配(单侧转臂式) 作用: 实现轮对与构架既相互连接又相互运动,将轮 对的转动化为构架及车体的平动,承担着承上 启下的重要作用。 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的特点是:无磨耗,利于 维护;能实现不同的纵向和横向定位刚度.从 而有效地抑制转向架的蛇行运动,以满足车辆 横向运动性能的要求;由于转臂式是单侧式, 轴箱弹簧又布置在轴箱顶部,所以可将单向轴 箱油压减振器设置在另一侧(靠近构架侧梁外 端部分),既便于减振器的安装,又可缩短构 架长度。
第五章 CRH动车组轮对轴箱
5.1 轮对的组成及作用
• • 组成:车轮+车轴(过盈配合) 作用:
– – – 承受全部载荷和冲击 轮轨粘着产生牵引和制动力 滚动使车辆前进
整体轮
直辐板轮
锥型踏面( ) 锥型踏面(TB)
LM磨耗型踏面 磨耗型踏面
UIC S1002磨耗型踏面 磨耗型踏面
5.2 轴箱装置组成及作用

动车组牵引系统维护与检修4.4 CRH5动车组牵引电机结构特点

动车组牵引系统维护与检修4.4 CRH5动车组牵引电机结构特点

4.7.1 CRH5
项目四 动车组牵引电机维护与检修
型 动 车 组 牵 引 电 机 结 构
4.7.2 CRH5型动车组牵引电机的结构及技术参数 1.牵引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类型 异步,六极,鼠笼 持续额定功率 568 kW 电压 (相电压/线电压) 1206/2089.3 V 电流 211.22 A 转速 1177 r/min 频率 59.8 Hz 转速范围 0到3121 r/min 冷却方式 开启式,强迫通风冷却 电源 三根电缆通过接线盒连 接到电动机上
项目四 动车组牵引电机维护与检修 6FJA3257A型牵引电机转子轴是由经过锻造、硬化 淬火和回火的合金钢制成,在锻造和粗车加工后,需 要对轴进行机械和超声检查,在所有机械加工过程完 成后对轴进行验磁检查,转子轴由适当的轴承支撑, 可以承受一定转矩产生的应力,所有轴承均使用脂润 滑,安装在带有阀门的气密壳体中,通过阀门可以排 除多余的润滑脂。二次润滑通过外盖上适当位置安装 的油脂管嘴进行。
4.7.2 CRH5 型 动 车 组 牵 引 电 机 结 构 特 点
2.牵引电机的结构 电机由定子、转子、轴承、端盖、传感器等部件构成, 定子绕组与牵引变流器连接,接受电能和回馈电能。 (1)定子 定子架为全部焊接结构,由两块强硬的机加工钢板 迭压成低损耗磁钢冲片而成。8 根纵向柱材分布在磁性冲 片的四周,焊接到端板上。 定子绕组由菱形线圈组成,线圈由扁铜导体绕成。使用聚 酰亚胺“Kapton”薄膜绑扎导体绝缘。用玻璃云母带连续 绑扎使线圈相对地线电压绝缘。线圈放入定子槽内,定子 槽由“NomexKapton”衬料防护。
图 牵 引 电 机 的 转 子 4-51
4.7.2 CRH5 型 动 车 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引 电 机 结 构 特 点

CRH5A动车组简介及车型特征

CRH5A动车组简介及车型特征

CRH5A动车组简介及车型特征所谓动车组就是由动力车和拖车或全部由动力车长期固定地连挂在一起组成的车组。

按动力配置方式可为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两种方式,动力集中方式与上述铁路客运列车的动力配置相同,可以在两端配置动力车,而中间全部为拖车。

如法国TGV和德国ICE-1均采用动力集中配置方式。

动力分散方式动车组的动力配置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分散模式,即动车组中的车辆全部为动力车;另一种是相对分散模式,即动车组编组中大部分是动力车,小部分为无动力的拖车。

一、动车组的组成1.车体动车组车体分为带司机室车体和不带司机室车体两种。

它是容纳乘客和司机驾驶的地方,同时,又是安装与连接其他设备和部件的基础。

为使车体轻量化,高速动车组车体通常采用铝合金和不锈钢材料制造,而铝合金将是今后动车组车体的主导材料。

2.转向架动车组转向架分为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

动力转向架的车轴可以是全动轴,也可以是部分动轴。

转向架置于车体和轨道之间,用来牵引和引导车辆沿轨道行驶与承受和传递来自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载荷,并缓和其动作用力。

转向架是保证列车运行品质和安全的关键部件。

转向架一般由轮对轴箱装置、构架、弹簧悬挂装置、车体支承装置和制动装置所组成。

对于动力转向架还包括牵引电动机及传动装置。

3.车辆连接装置车辆编组成列车运行必须借助于连接装置,其中,机械连接包括车钩缓冲装置和风挡等;同时还有车辆之间的电气和空气管路的连接、高压电器连接、辅助系统和列车供电连接、以及控制系统连接等。

4.制动装置制动装置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所必需的装置。

动车组常采用动力制动与空气制动的复合制动模式,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动力制动控制系统(再生制动)和空气制动控制系统。

此外还有电子防滑器及基础制动装置等。

5.车辆内部设备车辆内部设备是指服务于乘客的车内固定附属装置,如车内电气、供水、通风、取暖、空调、座席、车窗、车门、行李架、旅客信息服务系统等。

6.牵引传动系统牵引传动系统包括主电路、高压设备、受电弓、主断路器、其他高压设备、主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及电传动系统的保护等。

详解CRH5动车组转向架

详解CRH5动车组转向架

②.高度阀
③.右杆端部 ④. 杆 ⑤.左杆端部



⑥.下座组成
3.差压阀
差压阀作用:保证转 向架两侧空气弹簧的 内压差不超过规定值
③ ①

①.差压阀座 ②.差压阀 ③.上枕梁 如图所示,差压阀②通过差压阀 座①与上枕梁③相连
差压阀
4.抗蛇行减振器
该型减振器用于抑制高速车辆的蛇形运动
抗蛇形 减振器
轮 缘 润 滑 装 置
撒砂装置
所有动轴和车头的一位轴安装带 加热装置的撒砂设备,根据列车 的运行方向触发撒砂器,如图
① ②



①-砂箱;②-辅助控制单元;③-
砂位指示仪-SK;④-上砂装置SDN14-1;⑤砂管加热装置-SHR
撒沙装置
扫石器装置
仅列车端部转向架上设置,每列车装2套扫石器。
谢谢!
XP55
100 (单车调行) 145 (连挂) 160 2200
技术参数
制动盘尺寸/材料(mm/钢) 每个动力轴/非动力轴的制动盘数 量 车辆平稳性指标 弹簧型式 轴承型式 640 2/3 乘客 W<2.5,司机室<3.5 一系螺旋钢弹簧 二系空气弹簧 SKF—TBU φ 130xφ 230x160圆锥滚子轴承组
齿轴 箱 万向 轴
1.齿轮箱基本结构
齿轮箱三维结构
大齿轮及其在动轴上的位置
同心度 测量点
2.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的作用是当齿轮箱或电机发生故障时, 产生过大扭距对万向轴起保护作用,当扭距大于17.5kN•m时 安全装置卸载。
安全装置结构
八、基础制动装置
采用轴盘制动。如图
九、辅助装置
辅助装置包括轮缘润滑装置、扫石器、横向不 稳定检测系统、撒砂装置、速度传感器等。 轮缘润滑装置:安装在每列车两端的前转向架上,该 系统可按照列车运行方向、预定的时间间隔和列车时速启 动。润滑油属于生物可降解型白色植物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车组概论
题目 CRH5型动车组轮对的特点分析
班级 2011级机电2班
姓名薛爱明
学号 20116329 成绩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1. 轮对的组成
CRH 5动车组轮对组成包括动车轮对组成和拖成轮对组成。

动车轮对组成安装在动力转向架上,由一个动车轮对轴箱装置和一个拖车轮对轴箱装置组成;拖车轮对组成安装在非动力转向架上,由两个拖车轮对轴箱装置组成。

动车轮对轴箱装置和拖车轮对轴箱装置的主要区别是:动车轮对轴箱装置采用动车车轴,车轴上安装有一个齿轮箱组成和两个制动盘;而拖车轮对轴箱装置采用拖车车轴,车轴上安装有3个制动盘,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动车轮对轴箱装置 图2 拖车轮对轴箱装置 动、拖车轮对轴箱装置均由轮对(包括车轮和车轴)、轴箱及轴承等部分组成。

车轴为空心车轴,中空直径为Φ65mm ,材质为30NiCrMoV12;车轮采用整体车轮,材质为R8T ,可磨耗半径为40mm ;每个轴箱配备一个SKF-TBU 圆锥滚子轴承组。

2. 车轮
CRH 5转向架使用的车轮(图3)与TA V-S104、SM3、ETR460、
ETR470、ETR480使用的车轮为同一类型,整体车轮所用材质为
符合UIC 标准的R8T ,车轮直径为890mm 。

车轮设计和制造标
准执行EN 13262:2003 (铁路应用-轮对核转向架-车轮-产品要求)
和 UIC 812-2。

2.1 车轮几何特性
图 3 CRH 5车
轮尺寸
2.2材料
整体车轮按标准EN 13262:2003 (铁路应用-轮对核转向架-车轮-产品要求) 和UIC 812-2规定的条款,必须用R8T牌号的钢制造。

对车轮的化学分析应通过光谱分析进行。

2.3机械性能
按照标准UIC 510-5,车轮腹板的对称循环疲劳极限为∆σ=180Mpa,弹性模量E=206000N∙mm2,泊松比μ=0.29。

2.4计算及结论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新车轮和完全磨耗到限车轮的有限元模型,三种载荷工况和特殊载荷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整体车轮的静强度和疲
表2 车轮载荷工况
3.车轴
为提高车轴的疲劳安全性,采用高频淬火热处理和滚压工艺。

采用空心车轴,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车轴超声波探伤,同时也起到降低簧下重量的作用;车轴应进行旋转弯曲疲劳试验。

轮对组成中车轴分为动车车轴和拖车车轴。

车轴为空心轴,中空直径为φ65mm,材质与TA V-S104、ICT、SM3、ETR460、ETR470、ETR480相同,为30NiCrMoV12,依据UNI 6787-71标准加工制造( UNI6787-71:用于铁路轮对的、具有高疲劳强度和韧性特性的、调质的特殊合金钢锻造轴)。

轴可通过孔探针进行无损检测,设计标准为EN 13103、EN13104、EN 13661和UIC 811-1。

动力转向架上一根动力车轴一根非动力车轴,非动力转向架上两根均为非动力车轴。

在动力转向架上,非动力车轴装在转向架的外端,动车轴装在转向架的内端,接受悬在车体上的电机通过万向轴传来的动力。

3.1形状和尺寸
动车轴由轴箱轴承座、轮座、两个制动盘座、齿轮轴承座和轴身组成,总长2180mm,如图4(a)所示。

非动力车轴由轴箱轴承座、轮座、三个制动盘座和轴身组成,总长2180mm,如图4(b)所示。

(a)动力车轴
(b)动力车轴
图4 车轴
如果在车轮或制动盘拆卸过程中发生损坏,可将安装座直径尺寸减小的最低
3.2车轴的制造加工
对车轴进行机械加工时,除了需要满足规定的公差和表面精度要求外,加工表面尤其是结合处不得存在任何刀痕,加工过程不得造成会促使正常使用期间形成疲劳裂纹或变形的残余应力。

在车轴表面上能够测量到的残余应力的最大值在处于拉伸时不得超过100Mpa,对车轴表面残余应力的测量应根据标准EN13261进行。

3.3计算及结论
将许用应力和计算应力的比率定义为疲劳安全裕度,通过计算,计算部分的安全系数均大于EN13104标准的最小值(K min≥1).
1-轴颈;2-轴套;3-轮座;4-轴身;5-轴身;6-制动盘座;7-制动盘座;
8-轴身;9-轴承挡圈;10-轴承座;11-轴身;12-轴身
图5 动车车轴计算点
4.轮对组成的装配
4.1车轴的装配
在动力轮对中,首先根据技术规范将齿轮箱安装到车轴。

4.2制动盘和车轮的装配
采用压装的方式来装配车轴和制动盘这两个部件,但在执行装配操作时要小心并进行监测,以防止部件发生变形和精加工表面受到损伤。

(1)部件准备。

在装配部件前,应确定所有相关圆柱表面都符合图纸规定的几何形位公差和装配尺寸公差;该表面不可以有生产过程中造成的
划伤和铁屑,以及气孔、裂纹、夹杂物、空隙、氧化皮或其它可能破
坏装配的任何缺陷。

(3)不平衡位置。

在装配阶段,为了降低轮对的剩余不平衡,车轮和制动盘必须以图中所示的不平衡位置装配到轴上,车轮的剩余不平衡必须
相对于旋转轴处于一个径面合同一侧;制动盘的剩余不平衡必须与车
轮的不平衡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且两者作用方向相反。

图6 轮对不平衡位置
(4)制动盘和车轮的安装。

在进行装配前,应将制动盘、车轮和车轴保持在相同温度情况下至少24h以保证所要求的过盈量。

轮毂孔和车轴的
相应装配表面必须光滑。

制动盘、车轮必须按50mm/min的恒速进行装配,利用一部配有校准
装置的液压机来显示和记录装配期间所施加的力,比绘制一个力-位移
曲线图。

装配力必须根据标准UIC8130和EN13260,稳定、连续增加,除了轮
毂内拆卸凹槽上的负荷降低外,制动盘的最终装配压力值必须处于以
下值之间:
PF min=225KN,PF max=400KN
车轮的最终装配压力值必须处于以下值之间:
PF min=680KN,PF max=1100KN
如果所绘制的装配曲线图不符合UIC8130和EN13260的规定,或者
显示不规则形状,表明已经出现了黏死情况,应对部件进行修复,然
后重新进行装配。

5.CRH5型高速动车组车辆的轮对其等效锥度的关系
为探索轨道随机不平顺激扰条件下高速轮对动力学特性与其等效锥度的关系,采用CRH5型动车组车辆悬挂参数进行车辆动力学计算,分析车轮踏面锥度对车辆平稳性的影响,研究过大的轮对滚动圆半径差能否使车辆在高速通过大半径曲线时发生蛇行现象,并利用LMA型面分析等效锥度与轮对动态横移及轮对恢复对中能力的关系。

结果表明:过低的踏面锥度不仅会使轮对动态横移量增大,无益于临界速度的提高,反而会削弱轮对恢复对中能力;合理的踏面锥度应该与轨底坡相匹配,等于或略大于轨底坡。

过大的轮对滚动圆半径差可能会激发轮对蛇行。

因此,高速轮对等效锥度应兼顾轮对动态横移与恢复对中能力,以确保轮对动态特性的稳定。

通过分析,关于轮对等效锥度与车辆平稳性、曲线通过性能得到如下结论:
(1)踏面的锥度并不是越小越好,与轨底坡相匹配才能获得良好的车辆动态特性。

最佳锥度范围应等于或略大于理论轨底坡。

我国轨底坡为2.5 ,最佳踏面锥度范围为2.5 ~3.5 。

(2)尽管轮对滚动圆半径差越大曲线通过性能越好,但在曲线外轨超高不足情况下,过大的半径差会导致轮对在通过曲线时发生蛇行运动;在设计规范规定
的允许最大超高情况下,通过曲线时未发生轮对蛇行现象。

车轮踏面具有一定锥度是为了实现轮对对中和导向,它同时将车辆的部分纵向运动能量转化为横向振动能量,引起车辆平稳性下降。

合理的车轮踏面设计原则应是找到动态条件下轮对横移与对中导向能力的平衡点,使车辆保持良好的动态稳定性。

这与车辆的动力学悬挂参数、轨道随机不平顺等诸要素密不可分,特别是不同速度等级的车辆动力学参数差别较大,对车轮型面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应分不同速度等级作进一步深入研究,设计适合不同速度等级特点的车轮型面。

参考文献
[1] 严隽耄.车辆工程.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 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技术研究总体组.高速铁路技术[M].中国铁道
出版社,2005.
[3] 钱立新.世界高速铁路技术[M]. 国铁道出版社,2003.
[4] 日本新干线高速动车组有关技术资料.
[5] 法国高速动车组有关技术资料.
[6] 德国高速动车组有关技术资料.
[7] 陈世和.车辆修造工艺与装备.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8] 高速动车组总体及转向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成都.2014
[9] 基于CRH5型高速动车组车辆的轮对动态特性与等效锥度关系初探.铁
道学报. 2010年6月,第32卷(第3期)
[10] 中国铁路CRH1,CRH2,CRH3和CRH5动车组技术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