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设计报告
电工创新创意报告(优秀8篇)

电工创新创意报告(优秀8篇)电工创新创意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目的和意义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电工电子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机械设计中往往离不开电子电工。
本次电工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对电工工具、电器元件及线路安装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了解一些初步的线路原理以及线路图安装、调试。
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为以后的巩固以前所学的电工电子知识,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发展情况及实习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工电子的技术也不断改进,越来越方便人们的工作、设计要求,。
例如电路的组装、焊接技术的改进,使得电工电子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预见,未来其对社会建设必将贡献更大的力量。
通过安全用电教育、照明电路安装、焊接训练等实习,我们要初步掌握和了解一般的电工电子工艺技能,了解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工艺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认真完成项目实习,为以后的电工电子技术进一步学习打好严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实习项目一:安全用电在电子实验中要用到电,甚至是高电压,所以安全用电是每个技术人员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学习的。
触电及其防护措施1、触电的种类分为电伤及电击。
2、影响触电造成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电流种类、电流作用时间、电流途径、人体电阻等。
3、触电原因分为直接触电(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间接触电、静电触电、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等。
4、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以及触电急救。
安全用电以及设备安全用电必不可少,我们用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细心谨慎,确保人身安全,设备完整。
实习项目二:常用工具的使用本项目主要介绍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用途、规格及使用注意事项。
熟悉和掌握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
将有利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乃至保障人身安全。
了解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万用表具有用途多、量程广、使用方便等优点,是电子测量中最常用的工具。
电工学实验报告

物教101实验一电路基本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常用直流仪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测量直流元件参数的基本方法。
3.掌握实验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如图所示,设定三条支路电流i1,i2,i3的参考方向。
2.分别将两个直流电压源接入电路中us1和us2的位置。
3.按表格中的参数调节电压源的输出电压,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表格中的各个电压,然后与计算值作比较。
4.对所得结果做小结。
三、实验电路图四、实验结果计算参数表格与实验测出的数据us1=12v us2=10v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i =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负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u =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
2.可调压源(ⅰ、ⅱ均含在主控制屏上,根据用户的要求,可能有两个配置0~30v可调。
) 3.实验组件(含实验电路)。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可调电压源中的+12v输出端,us2用0~+30v 可调电压+10v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
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黑(负)接线端。
电子电工实验报告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一设计题:已知E1=15V,E2=13V,E3=4V,R1=R2=R3=R4=1,R5=10。
求流过R5的电流。
二设计目的1 . 深刻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
2 . 初步掌握用EWB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3. 掌握直流电源、万用表等仪器的使用。
三设计原理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于外电路而言,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形式来代替,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一端口的开路电压U,其电阻(又称等oc效内阻)等于网络中所有独立源置零时的入端等效电阻R EWB模仿仿真。
eq四设计设备EWB软件五设计步骤1 . 如上图所示接好电路,测出R5两端的电压电流2 . 如图2所示,让各电源短路,测出该电路图的等效电阻。
3 . 如图所示,测出该电路的等效电压4 . 用等效的电压做电源,等效电阻做内阻,串联上R5,即可测得流过R5的电流。
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波形图一. 设计题目设计一公射级放大电路要求输出为Q,放大倍数为Au二. 设计目的熟悉EWB软件的使用,并进一步了解放大电路的内部结构与原理。
三. 设计原理直流电源要设置合适静态工作点,并做为输出的能源。
对于晶体管放大电路,电源的极性和大小应使晶体管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处于正向偏置;而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处于反向偏置;即保证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电阻取值得当,与电源配合,使放大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电流。
输入信号必须能够作用于放大管的输入回路。
当负载接入时,必须保证放大管输出回路的动态电流能够作用于负载,从而使负载获得比输入信号大得多的信号电流或信号电压。
四 . 设计步骤1 .设计如图所示电路,断开开关将电源开路后,测出电流与电压。
2. 将电路连上示波器,闭合开关,调整波形,使得两波相位相差180逻辑电路一.设计任务设计一个24进制计数器,计数状态从0~23.要求有译码显示。
二.设计目的熟悉软件的使用,进一步掌握逻辑电路的原理。
三.设计原理在EWB软件中构建一个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它是由两个二-五-十进制异步计数器74LS290构成,还有一个简单的与门连接其中所需要的某些管脚,异步的特点是每次在最低位加1时,从低位到高位的进位是逐位产生和传递的,触发器并不是同时作用,电路结构是很简单的,除触发器之外,不需要附加任何其他电路单元,它在时钟信号的不断作用下,计数状态从0~23不断循环变化。
第七届电工电子创新设计大赛决赛设计报告

(保密区域)第七届电工电子创新设计大赛决赛《简易直流电子负载》测试报告编号: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恒流电子负载系统设计摘要: 设计一台恒流(CC)工作模式的简易直流电子负载。
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
通过AD采集电流检测模块测量到的电流信息, 算法处理后, 利用D/A输出模块控制V/I转换电路从而实现恒流。
并且将电压、电流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被测直流稳压源的负载调整率。
系统在工作中, 无论电子负载两端电压是否变化, 流过电子负载的电流为一个设定的恒定值。
关键词: 恒流;MSP430F149;V/I转换电路;数字控制Design of A DC Constant Current Electronic Load SystemBased on MSP430F149Abstract:Th.repor.i.base.o.th.desig.o..simpl.D.electroni.loa.o.constan.current .Th.syste.realiz.th.C.workin.mod.b.utilizin.th.MSP430F14.a.th.core,A.samplin.a n.detectiv.modul.t.measur.th.current,D/.outpu.modul.t.contro.th.V/.transfor.ci rcui.afte.bein.processe.b.algorithm.Besides,th.loa.regulatio.ca.b.automaticall .measure.b.processin.th.voltag.an.curren.samplin.data.Whe.th.syste.i.working,n .matte.ho.th.voltag.ove.th.loa.change,th.curren.throug.i.i..constan.value.Key Words:CC;MSP430F149;V/I transform circuit;Digital Control1.概述及方案选择在电路中,负载是用来消耗电源输出能量的装置。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南邮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技术指标 (2)1.1 系统功能要求 (2)1.2 系统结构要求 (2)1.3 电气指标 (2)1.4 设计条件 (2)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 (3)2.1 整体方案 (3)2.2 整体原理及方框图 (3)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 (4)3.1 频率控制电路设计 (4)3.2 计数器设计(256) (5)3.3 存储器及正弦函数表 (6)3.4 D/A(II)正弦波产生电路 (7)3.5幅度控制 (8)3.6阻抗控制 (9)3.7整体电路图 (9)3.7 整体元件清单(理论值) (9)第四章测设与调整(数据) (11)4.1 频率控制电路调测 (11)4.2 地址计数器电路调测如下: (11)4.3 存贮器电路调测(R=1千欧) (11)4.4数字幅度电路调测 (11)4.5 波形扩展 (11)4.6 整体指标测试 (12)第五章设计小结 (13)5.1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的意义 (13)5.2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13)5.3 问题及改进 (13)5.4 心得体会 (14)附录 (16)参考文献 (16)主要芯片介绍: (16)第一章技术指标1.1 系统功能要求人们在向计算机输送数据时,计算机首先要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十进制码,即BCD码,运算器将接受到的二-十进制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后才能进行运算。
这种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过程称为“十翻二”运算。
1.2 系统结构要求十翻二运算电路的结构要求如图(1)所示,其中十进制数输入采用并行BCD 码输入,由七段译码器转换成十进制数显示,同时经由四位超前进位并行加法器组成的电路转换成二进制数,用发光二极管显示。
系统复位转换启动十进制数输入图(1)1.3 电气指标1 具有十翻二功能。
2 实现三位十进制数到二进制数的转换。
3 能自动显示十进制数及对应的二进制数。
4 具有手动清零和手动转换功能。
5 十进制数输入采用并行输入。
(选做)十进制数输入采用串行输入。
1.4 设计条件电源条件:+5V,-5V•可供选择器件如下:•型号名称及功能数量•74283 四位超前进位并行加法器 3•4511 七段译码器3••7432 2四输入端或门 1•共阴极数码管 3•74174 复位六D触发器 2•拨码开关 2•100Ω电阻13•LED 发光二极管10• 1k 排阻 2导线若干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2.1 整体方案事先对十进制数进行BCD 码置数,把置好的数存入锁存器中,触发启动后,经由锁存器分两路转发,一路转发给由七段译码器组成的静态显示电路,显示输入的十进制数;另一路转发给由四位超前进位加法器组成的十进制转换二进制数的电路,进行二进制显示。
电工电子创新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我国电工电子领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实验项目,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项目与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1. 电路基础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电路基本概念,掌握电路分析方法。
(2)实验内容:电路元件识别、电路连接、电路分析、基尔霍夫定律验证等。
2.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实验内容:放大器设计、滤波器设计、稳压电路设计等。
3.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实验内容: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数字电路设计等。
4. 通信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通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实验内容:调制解调器设计、信道编码与解码、通信系统仿真等。
5. 数模混合电路综合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字和模拟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内容: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数模转换器设计、模拟信号处理等。
6.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电子系统设计的能力。
(2)实验内容:电子系统方案设计、电路板设计、系统调试与优化等。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电路基础实验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电路元件的识别方法,学会了电路连接与分析,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
2.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学生成功设计并搭建了放大器、滤波器、稳压电路等模拟电子电路,验证了电路原理的正确性。
3.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学生掌握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成功完成了数字电路设计。
4. 通信电路实验学生设计了调制解调器、信道编码与解码电路,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了通信系统仿真。
5. 数模混合电路综合设计实验学生完成了数据采集系统、数模转换器、模拟信号处理等数模混合电路设计,实现了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中南大学电工电子专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汇报题目:可编程乐曲演奏器设计学院:信息科学和工程学院指导老师:陈明义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前言伴随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日异,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占据着很关键地位,所以作为二十一世纪自动化专业学生而言,掌握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十分关键。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目标在于深入巩固和加深所学电工电子基础理论知识。
使学生能综合利用相关关课程基础知识,经过本课程设计,培养我们独立思索能力,学会和认识查阅学习我们未学会知识,了解专业工程设计特点、思绪、和具体方法和步骤,掌握专业课程设计中设计计算、软件编制,硬件设计及整体调试。
设计过程中还能树立正确设计思想和严谨工作作风,达成提升我们设计能力目标。
从理论到实践,往往看似简单,实则是有很大差距,经过课程设计,能够培养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不仅能够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知识。
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只有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从而提升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
在次,尤其感谢老师给我们以实践动手机会,让我们对以前知识以复习,整合,并从理论走向实践,相信我们全部会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学到很多!!!目录前言 (2)正文第一章系统概述 (4)系统功效 (4)系统结构 (4)试验原理 (4)整体方案 (5)第二章单元电路设计和分析 (5)2.1 音频发生器设计 (5)2.2 节拍发生器设计 (6)2.3 读取存放器数据 (7)2.4 选择存放器地址 (8)2.5 控制音频电路设计 (8)第三章电路安装和调试 (9)第四章结束语 (9)元器件明细表 (10)参考文件 (10)附录 (11)第一章系统概述系统功效依据要求,我们设计该可编程电子音乐演奏电路能够经过开关选择预先设定好音乐曲目,曲目选定后则自动演奏所选曲目。
歌曲曲目能够暂停,能够重放,还能够依据情况调整歌曲播放速度。
基础达成估计要求,不过最大缺点就是歌曲播放音调不准!系统结构可编程电子音乐自动演奏电路系统结构要求图1-1所表示。
电工报告 - 555定时器构成的警笛资料

新疆大学课程设计报告所属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生物工程课程名称:电工实习设计题目:555定时器构成的警笛班级:生工13-1学生姓名:张锦玉学生学号:20131106004指导老师: 玛依拉完成日期:2015.5.24555定时器构成的警笛一、实验准备1、电烙铁简介1、常用电烙铁的种类和功率常用电烙铁分内热式和外热式2种。
内热式电烙铁的烙铁头在电热丝的外面,这种电烙铁加热快且重量轻。
外热式电烙铁的烙铁头是插在电热丝里面,它加热虽然较慢,但相对讲比较牢固。
电烙铁直接用220V交流电源加热。
电源线和外壳之间应是绝缘的,电源线和外壳之间的电阻应是大于200M欧姆.电子爱好者通常使用30W、35W、40W、45W、50W的烙铁。
功率较大的电烙铁,其电热丝电阻较小。
欧姆定律导出公式:R=U/I=U/I*U/U=U^2/P 2、电烙铁的使用注意事项(1)新买的烙铁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给它蘸上一层锡(给烙铁通电,然后在烙铁加热到一定的时候就用锡条靠近烙铁头),使用久了的烙铁将烙铁头部锉亮,然后通电加热升温,并将烙铁头蘸上一点松香,待松香冒烟时在上锡,使在烙铁头表面先镀上一层锡。
(2)电烙铁通电后温度高达250摄氏度以上,不用时应放在烙铁架上,但较长时间不用时应切断电源,防止高温“烧死”烙铁头(被氧化)。
要防止电烙铁烫坏其他元器件,尤其是电源线,若其绝缘层被烙铁烧坏而不注意便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不要把电烙铁猛力敲打,以免震断电烙铁内部电热丝或引线而产生故障。
(4)电烙铁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在烙铁头部留有锡垢,在烙铁加热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用湿布轻檫。
如有出现凹坑或氧化块,应用细纹锉刀修复或者直接更换烙铁头。
2、焊接操作姿势与卫生焊剂加热挥发出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果操作时鼻子距离烙铁头太近,则很容易将有害气体吸入。
一般烙铁离开鼻子的距离应至少不小于30cm,通常以40cm时为宜。
电烙铁拿法有三种,如图一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感应式自动门铃设计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综合设计
院部名称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 15自动化1
学生姓名徐阳东、魏铭、胡维波
课程设计地点C105
课程设计学时 2周
指导教师余振中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一、目的和意义
电工电子综合设计是通过设计一个完整的电工电子应用电路,来考察学生对大学前两年学过的电工学、电子学等课程的一个中期性总结,使学生初步掌握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初步培养学生一定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利用学过的专业课程,包括大学物理、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设计一个完整的电工电子应用电路,该电路能实现弱电控制强电,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深刻理解课题要求,可用不同方案来实现电路功能,体现一定的创新性;
3.设计初期,要求提交一份选题报告,选题报告里要体现出所选题目的基本原理、小组分工、进度安排及主要元件清单和经费预算。
4.设计结束,要求提交一份设计说明书和所作的电子电路硬件实物,并要求进行PPT的制作和现场答辩。
三、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
当有客人来到门前时,热释电传感器将检测到人体的辐射红外线转变成电信号,经IC1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内部放大、鉴幅等处理后,其第二脚输出高电平信号,由晶体管VT倒相后,触发单稳态触发器IC2翻转,超低频振荡器IC3和音频振荡器IC4工作,扬声器BL发出3声“嘟——”的声音。
四、单元电路说明
1.热式电式红外探头
热式电式红外探头是一种被动式红外检测器件,能以非接触方式检测出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同时,热式电红外探测头还能够有效地抑制人体辐射波长以外的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干扰,具有可靠性高,使用简单方便,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
热释电效应及原理。
在自然界,任何高于绝对温度(-273K)的物体都将产生红外光谱,不同温度的物体释放的红外能量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因此红外波长与温度的高低是相关的,而且辐射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表面温度有关。
当一些晶体受热时,在晶体两端将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由于热变化产生的电极化现象,被称为热释电效应。
通常,晶体自发极化所产生的束缚电荷被来自空气中附着在晶体表面的自由电子所中和,其自发极化电矩不能表现出来。
当温度变化时,晶体结构中的正负电荷重心相对移位,自发极化发生变化,晶体表面就会产生电荷耗尽,电荷耗尽的状况正比于极化程度,图1表示了热释电效应形成的原理。
热释电传感器利用的正是热释电效应,是一种温度敏感传感器。
它由陶瓷氧化物或压电晶体组件组成,组件两个表面做成电极,当传感器监测范围内温度有ΔT的变化时,热释电效应会在两个电极上会产生电荷ΔQ,即在两电极之间产生一微弱电压ΔV。
能产生热释电效应的晶体称之为热释电体或热释电组件,其常用的材料有单晶(LiTaO3 等)、压电陶瓷(PZT等)及高分子薄膜(PVFZ等)。
当以LiTaO3为代表的热释电材料处于自极化状态时,吸收红外线入射波后,结晶的表面温度改变,自极化也发生改变,结晶表面的电荷变得不平衡,把这种不平衡电荷的电压变化取出来,便可测出红外线。
热释电材料只有在温度变化时才产生电压,如果红外线一直照射,则没有不平衡电压,一旦无红外线照射时,结晶表面电荷就处于不平衡状态,从而输出电压。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因红外光线的照射与遮挡得到或失去热量,从而产生电压输出。
从原理上讲应与波长无关,但由热释电材料做成的传感器有一个透光窗,而透光窗的选材与波长有关系。
如以SiO2为窗材的传感器,它可以透过几乎全部的可见光,而有的窗材只能通过4μm附近波长的光,有的能透过6.1μm波长的光,有的能透过8μm~14μm波长的光,所以使用不同的窗材就可确认是哪个波长的光产生的热。
1.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部结构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部由光学滤镜、场效应管、红外感应源(热释电元件)、偏置电阻、EMI 电容等元器件组成,其内部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部电路框图
光学滤镜的主要作用是只允许波长在10μm左右的红外线(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长)通过,而将灯光、太阳光及其他辐射滤掉,以抑制外界的干扰。
红外感应源通常由两个串联或者并联的热释电元件组成,这两个热释电元件的电极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电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的热释电效应相互抵消,输出信号接近为零。
一旦外界温度变化时,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件接收,由于角度不同,两片热释电元件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能量也不同,不能完全抵消,经处理电路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
热释电效应同压电效应类似,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晶体表面电荷的现象。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陶瓷氧化物或压电晶体元件组成,在元件两个表面做成电极,在传感器监测范围内温度有△T的变化时,热释电效应会在两个电极上产生电荷△Q,即在两电极之间产生一微弱的电压△V。
由于它的输出阻抗极高,在传感器中有一个场效应管进行阻抗变换。
热释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荷△Q 会被空气中的离子所结合而消失,即当环境温度稳定不变时,△T=O,传感器无输出
2.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是由555时基电路IC2构成的但稳态触发器。
当热式电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红外线辐射时,触发单稳态触发器翻转为暂态,IC2输出脉宽约为6s的高电平,使后续声音电路IC3,IC4工作。
6s过后,IC2恢复到稳态,输出为”0”,声音电路停止工作。
555时基电路引脚解析
凡是时基电路555,电路内部结构相同,性能都是相同的。
时基电路555有很多厂家型号,如MC555、CA555、XR555、LM555等;国产型号有SL555、FX555、5G1555等,典型的、也是最常用的是NE555。
555前的字母只表示生产厂家。
555时基电路是一种用途较广的精密定时器,可用来发生脉冲、作方波发生器、自激振荡器、定时电路、延时电路、脉宽调制电路、脉宽缺少指示电路、监视电路等。
其工作电压为5~18V,常用10~15V,最大输出电流200mA,可驱动功率开关管、继电器、发光管、指示灯、,做振荡器
时,最高频率可达300kHz。
555时基电路比较简单,内部集成了21个晶体三极管、4个晶体二极管和16个电阻组成了两个电压比较器、一个R-S触发器、一个放电晶体管和一个由3只电阻组成的分压器。
图中上比较器A1和下比较器A2是由两个高增益的电压比较器,VT为放电三极管,3个电阻R1、R2、R3阻值都是5kΩ,是3个5组成,时基电路555名称由此而来。
555的8脚是集成电路工作电压输入端,电压为5~18V,以UCC表示;从分压器上看出,上比较器A1的5脚接在R1和R2之间,所以5脚的电压固定在2UCC/3上;下比较器A2接在R2与R3之间,A2的同相输入端电位被固定在UCC/3上。
1脚为地。
2脚为触发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脚和下比较器2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从R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
2脚和6脚是互补的,2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脚输出高电平。
6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输入电压大于2 Ucc/3,称高触发端,3脚输出低电平,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即2脚电位必须大于1Ucc/3时才有效。
3脚在高电位接近电源电压Ucc,输出电流最大可打200mA。
4脚是复位端,当4脚电位小于0.4V时,不管2、6脚状态如何,输出端3脚都输出低电平。
5脚是控制端。
7脚称放电端,与3脚输出同步,输出电平一致,但7脚并不输出电流,所以3脚称为实高(或低)、7脚称为虚高。
3.声音电路
声音电路由两个555时基电路IC3和IC4构成间歇音频信号源。
其中,IC3构成超低频振荡器,输出周期为2s的方波信号;IC4构成音频振荡器,输出频率为800Hz的音频信号。
这两个振荡器都是门控多谐振荡器。
它们震荡与否都受前一级电路输出状态控制。
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到,555时基电路IC4 的复位端(第4脚)受IC3输出端(第3脚)的控制,IC3的复位端(第4脚)又受IC2输出端(第3脚)的控制。
所以,当电路被触发一次时,便会在6s.时间内发出3声“嘟——”的门铃声。
五、元件清单
设计心得与体会
经过两周的电工设计,完成了这次实体器件设计操作。
在如今理论课很多的情况下,课程设计是我们的实践课,不但能在这个课程上复习很多理论知识还能对之前的知识有着更透彻的认识与理解,更重要的是学到很多工程技术上的知识,包括焊接、器件等问题。
通过这次设计焊接,我们发现焊接电路确实有些辛苦,器件的接口都很小,而且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与其他线相触碰,这个要求我们必须要集中精力并对焊笔控制的更精准一些。
参考文献
[1]门宏.实用电工电路300例图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
[2]康华光.数字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勤.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附件: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