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财务报表六大指标
财务报表指标计算公式及标准六大类指标

財務報表指標計算公式及標準■六大類指標
4
5
6
7
8
說明:從經濟學解讀「投資」的必要性。
(淨營業現金流量–現金股利) / (長期投資+固定資
產毛額+其他非流動資產+營運資金) Array或(「淨」營業現金流量–現金股利) / (營運資金+
長期投資+ 固定資產「毛」額+ 其他非流動資產)
營運資金= 流動資產- 流動負債(= 淨流動資產)
長期投資= 金融資產+ 轉投資
固定資產「毛」額:(公司自成立迄上一年底所有固定
資產的「總」額),參見財報附註15。
其他非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毛」額以外
9
的,都歸在「其他」項。
註:分子數據採自現金流量表;分母數據採自資產負債表。
例如:分母中,「固定資產毛額」參見台積電105年度報表,註15。
[
註:此處,固定資產毛額並非指資產負債表之
廠房及設備」
備」年底之
該「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及減損」後,得到「淨額」此「淨額」才是資產負債表中之「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金額。
註:其他非流動資產指「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以下,無形資產、存出保證金、其他非流動資產,但剔除「遞延所得稅資產」
換句話說,將「無形資產」與「存出保證金」和「其他非流動性資產」合併計算。
10
11
12。
财务报表分析实务: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

财务报表分析实务: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的重要手段,它能提供给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风险和潜力的重要信息。
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要特别关注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和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并分析它们的计算方法和作用。
一、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
它的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高于1表示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还流动负债,反之则表示企业流动资金紧张。
流动比率的正常范围在1.5至3之间,超过3可能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占用过多。
二、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比率也是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但它排除了存货的影响,更加关注的是企业可以迅速变现的流动资产。
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高于1表示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还流动负债,反之则表示企业流动资金紧张。
速动比率的正常范围在0.8至1之间,低于0.8可能表明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三、负债比率(Debt Ratio)负债比率是衡量企业财务杠杆程度和偿债能力的指标,它表示企业资产被债务占用的比例。
负债比率的计算公式为:负债比率 = 企业总负债 ÷企业总资产。
负债比率高于1表示企业负债占用大于资产,可能存在偿债风险,反之则表示企业财务状况较好。
负债比率的正常范围在0至0.6之间。
四、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它表示企业每一销售额的净利润占比。
净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率 = 净利润 ÷销售额 × 100%。
净利润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一般来说,净利润率高于5%为良好的盈利能力。
巴菲特教你读财报

巴菲特教你读财报
巴菲特是著名的投资大师,他强调深入研究财务报表是做出明智投资决策的关键。
以下是巴菲特教给你如何读财务报表的几个重点:
1. 查看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重点关注公司的净利润、营业利润和毛利润。
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了解公司的盈利情况。
2. 观察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显示了公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重点关注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和经营性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是企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之差,反映了公司的资金链条是否稳定。
3. 分析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
重点关注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例和资产负债结构。
一个好的公司应该具有低负债率和稳定的资产负债结构。
4. 关注关键财务指标:除了以上三个报表外,还应注意关
键的财务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和现金流量
利润率等。
这些指标能更全面地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
务健康状况。
5. 比较不同公司:除了研究个别公司的财务报表外,还应
该进行公司间的比较。
比较同行业或相似规模的公司的财
务指标,可以了解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
最重要的是,在阅读财务报表时要持续学习和实践。
理解
财务报表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所以不要害怕犯错。
多做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财务分析能力。
财务分析报告的主要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报告的主要分析指标财务分析报告是一种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
在财务分析报告中,主要分析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财务表现和健康状况的关键数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1. 资产负债表指标- 总资产:企业所有资产的总额,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 总负债:企业所有负债的总额,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 净资产: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总额,等于总资产减去总负债。
2. 利润表指标- 营业收入: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 净利润: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扣除所有费用后的利润。
- 毛利率: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的毛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
- 净利润率: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3. 现金流量表指标-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企业通过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企业通过投资活动(如购买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如发行债券或股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 现金净增加额:某一期间内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增加的金额。
4. 财务比率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更加严格地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资产的融资程度。
- 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
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指标,并结合具体的行业和企业背景进行分析,以提供准确的财务评估和建议。
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指标

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指标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有一些关键指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健康程度以及盈利能力。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投资者、分析师和管理人员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关键指标。
一、盈利能力指标1. 毛利率:毛利率是公司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剩余下来的毛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它可以显示出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效率,较高的毛利率通常代表较强的盈利能力。
2.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公司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它可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较高的净利润率意味着公司获得了较高的净利润,较低的净利润率可能意味着公司面临经营风险。
3. 资产回报率:资产回报率是公司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
它可以显示公司利用资产获得的回报程度,较高的资产回报率说明公司的资产使用效率较高。
二、偿债能力指标1. 有息负债比率:有息负债比率是公司有息负债与净利润的比率。
它可以衡量公司支付有息负债的能力,较低的有息负债比率通常意味着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强。
2.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可以显示公司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较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公司流动性较好。
3.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公司流动资产中除去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可以更准确地衡量公司偿债能力,因为存货不一定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
三、运营能力指标1.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公司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的比率。
它可以显示出公司收回应收账款的速度,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意味着公司的运营能力较好。
2.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公司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
它可以展示公司存货的周转速度,较高的存货周转率说明公司存货管理较为有效。
四、成长能力指标1. 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是公司当前期销售收入与上一期销售收入的增长比率。
它可以反映公司的销售增长情况,较高的销售增长率可能意味着公司发展潜力较大。
2. 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是公司当前期净利润与上一期净利润的增长比率。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大全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大全企业的财务报表是衡量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有许多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指标。
一、盈利能力指标: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是用来衡量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例。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企业是否具备盈利的潜力,一般来说,销售毛利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
净利润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资产回报率:资产回报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平均总资产之间的比率,它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
资产回报率越高,说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更有效地利用了资产,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偿债能力指标: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它可以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付短期债务,具备较好的偿债能力。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中的速动资产(即现金、短期证券和应收账款)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它可以反映企业在剔除存货后,还有多少能用于偿付短期债务的资金。
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能更快速地偿付短期债务,具备更好的偿债能力。
3.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它可以衡量企业通过负债融资所占用的资产比例。
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企业的负债相对较少,财务风险较小。
三、运营能力指标:1.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平均存货之间的比例,它可以衡量企业存货的使用效率。
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能更快速地将存货变现,减少资金占用。
2.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之间的比例,它可以反映企业通过赊销业务获得的资金回收速度。
财务报表编制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指标

财务报表编制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指标一、资产负债表中的重点指标1、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关注货币资金的规模和变动情况,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充裕程度和资金运用效率。
如果货币资金余额过大,可能表明企业资金闲置,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如果货币资金余额过小,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偿债能力。
2、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反映了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
重点关注应收账款的账龄、坏账准备计提情况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
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可能存在较高的坏账风险,坏账准备计提不足可能会虚增利润。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收账速度越快,资产流动性越强。
3、存货存货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关注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周转率和存货跌价准备。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影响成本和利润的计算。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存货的销售速度和资金占用情况。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也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4、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关注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净值以及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
固定资产的规模和结构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
5、负债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反映了企业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
非流动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反映了企业长期的债务负担。
关注负债的规模、结构和偿债能力,负债比例过高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6、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关注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特别是利润分配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二、利润表中的重点指标1、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关注营业收入的增长趋势、收入的构成以及与同行业企业的比较。
财务报表分析的六大关键指标财务专业人员必备技能

财务报表分析的六大关键指标财务专业人员必备技能1.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专业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通过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的准确信息,从而帮助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方向。
本文将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六大关键指标,希望能为财务专业人员提供实用的工具和技巧。
2.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之一,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中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盈利能力指标:(1)毛利率:毛利率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毛利占销售额的比例。
高毛利率意味着企业能够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和费用,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
(2)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占销售额的比例。
净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包括管理费用、税收和利息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3)投资回报率(ROI):ROI是指企业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占总投资的比例。
高ROI意味着企业在运营中获得了较高的回报,反之则表示投资效果不佳。
3.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面对债务支付时的能力。
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偿债能力指标:(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
高流动比率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还短期债务,从而降低了偿债风险。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除去存货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
速动比率更严格地衡量了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因为存货可能难以快速变现。
(3)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
较低的负债比率代表企业的财务风险较低,有更好的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
4.运营效率指标运营效率是指企业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资本来创造利润的能力。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运营效率指标:(1)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年内销售额与存货平均余额之间的关系。
较高的存货周转率意味着企业能够迅速变现存货并避免过多囤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财务报表是一个公司的脸面,指标出现了异常,就相当于人的脸上有了黑点和污点,不仅自己感觉不舒服,别人看着也不舒服,会计们应该都知道关于报表的三句话:
利润表是一个企业的面子、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的底子、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的里子,
在大数据下,随着金税三期在企业数据方面的深入,作为财务人员应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的以下六大指标,别异常了!
指标一存货周转率异常预警
公式: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次)
预警值:存货周转率过低,存在不计、少记收入的嫌疑,存货周转率略微高了相对较好,一般没有标准,主要与同行业、本公司以前年度相比;
提醒:注意,并非存货周转率越大越好,每月的存货周转率若是超过5次以上或者更大也会列为发票监控范围内,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虚开发票迹象。
指标二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提醒: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如超过了50%以上,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转率越大越好,每月的存货周转率若是超过5次以上或者更大也会列为发票监控范围内,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虚开发票迹象。
指标三固定资产周转率异常预警
公式:固定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净值+期末净值)÷2
提醒:
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固定资产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可能存在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固定资产虚假抵扣等问题。
指标四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异常预警
公式: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提醒: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低于行业平均变动率则企业可能存在少计不计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
指标五预收账款占比过大异常预警
公式:指标值=预收账款余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
提醒:预收账款比例偏大,如大于20%,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
检查重点纳税人合同是否真实、款项是否真实入账。
深入了解企业的行业规律判断其是否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的情况。
也就是企业预警了,并不说明企业一定存在着稽查的风险。
指标六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异常预警
公式:指标值=(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100;
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本期期间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提醒: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多提、多摊相关费用,有无将资本性支出一次性在当期列支。
总结
(1)财务指标是生硬的、死板的,异常了并不代表企业一定出了问题,也就是企业预警了,并不说明企业一定存在着稽查的风险。
(2)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正视预警,但是不要刻意地去吻合这些纳税评估指标;(3)会计人员只需要记住:真实的业务、真实体现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