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

合集下载

海洋知识题库

海洋知识题库

海洋知识题库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01、下列地区中盛产锡砂矿的是()(单项选择题) [单选题]A、东亚B、东南亚(正确答案)C、西亚D、中亚27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 [单选题]A、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交汇形成的B、纽芬兰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C、东南大西洋渔场是由秘鲁寒流上升形成的D、东北大西洋渔场是由东格陵兰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的(正确答案) 2703、下列做法中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①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②停止海洋矿产的开发③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④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单项选择题) [单选题]A、①④B、②③C、①③(正确答案)D、②④2704、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多项选择题)A、自然适宜性(正确答案)B、经济合理性(正确答案)C、社会相容性(正确答案)D、生态可持续性(正确答案)2705、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制约因素是()(多项选择题)A、自然要素(正确答案)B、.经济因素(正确答案)C、社会因素(正确答案)D、生态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正确答案)2706、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的是()(单项选择题) [单选题]A、海洋捕捞B、海洋化工C、潮汐发电D、海洋航运(正确答案)2707、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单项选择题) [单选题]A、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B、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C、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正确答案)2708、海洋能开发中,已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单项选择题) [单选题]A、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正确答案)B、波浪发电和温差发电C、盐差发电和温差发电D、温差发电和潮汐发电2709、2013 年 12 月 17 日,我国在广东珠江口海盆首次获得高纯度甲烷水合物(“可燃冰”)样品。

红树林保护区名录

红树林保护区名录

红树林保护区名录
红树林保护区在中国有多个国家级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的保护区域,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名录: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湛江市沿海滩涂,是中国大陆最南端且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重要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之一。

海南海口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广西合浦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山口镇,保护着海岸线上的红树林资源。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境内,也是国家级别的红树林保护区。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虽然信息中未明确提及红树林,但该保护区位于广东珠江入海口附近,也包含了红树林生态系统。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同样位于广西沿海地区,保护了包括红树林在内的多种生态系统。

以上这些保护区均在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在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湿地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此外,还有其他省级及地方级别的红树林保护区不在列举之列。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最北的地带是浙江省。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

红树林是湿地木本植物群落,由常绿乔木或灌木丛组成,以红树林植物为主体,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的潮间带。

它被称为红树林。

红树林是稀有和濒临灭绝的水禽的栖息地。

水禽可以在红树林中繁殖。

即使整年都浸泡在高盐度的海水中,红树林也可以适应这种水质。

红树林沿岸拥有动感十足的美景。

在涨潮时,海水淹没了海滩,而红树林只有树冠暴露在海中,就像漂浮在水中的“绿色岛屿”一样。

退潮时,这些植物像巨人一样屹立在沙滩上。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红树林面积增加了7000公顷,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红树林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有55%的红树林湿地受到保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

红树林植物分布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

中国地理判断题

中国地理判断题

第一章改错1、我国地域辽阔,地处低纬度大陆东岸,境内多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显著,自然历史复杂,人类活动影响深刻,其自然地理环境在世界上与各大国类似。

2、深入研究中国自然环境,是因地制宜地进行经济文化研究的基础,也是发展具有高水平的地理科学研究,为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及国际合作的比较地理学研究提供适宜的背景答案:1.纬度(错)中纬度(正)气候(错)季风(正)与各大国类似(错)独具一格(正)2.经济文化(错)区域开发(正)高水平(错)中国特色(正)第二章1.峰林地貌发育的条件。

(1)凡有碳酸盐类岩石分布的地区都有峰林地貌发育。

()(2)喀斯特峰林地貌只有在湿热环境下发育。

()(3)喀斯特风林地貌发育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具有厚层的石灰岩地层和湿热的自然环境。

()2.中国最古老的地台。

(1)中国境内的地台主要有三处,其中以扬子准地台最为古老。

()(2)中国境内的地台以中朝准地台最古老。

()(3)塔里木地台是我国境内最古老的地台。

()3.中国东部准地台名称的原由。

(1)中国东部的地台均称准地台,是因为他们都不是真正地台。

()(2)中国东部的地台均称准地台,是因为他们都有向大陆边缘活动带转化的历史。

()4.丹霞地形与红层的关系。

(1)红层是红色砂页岩、红色角砾岩和砾岩的总称。

凡有红层分布的地区都是丹霞地形。

()(2)丹霞地形只发育在厚层的红色砾岩、砂励岩地段。

()5.中国现代冰川的分布。

(1)中国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102°E以西的青藏高原。

()(2)中国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102°E以西的高山、极高山上。

()6.黄土高原的大体范围。

(1)黄土高原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2)黄土高原在吕梁山以西,乌鞘岭、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7.喜马拉雅山脉属何板块?(1)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板块的一部分。

()(2)喜马拉雅山脉是特提斯板块的一部分。

()(3)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板块的一部分。

红树林中国分布

红树林中国分布

概况:全世界的红树林大致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沿岸。

以子午线为分界线,则可将世界红树林分为东、西方群系。

前者种类丰富,后者贫乏。

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离赤道带越远,红树林越矮,最后成为灌丛矮林,种类也越少。

世界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巴西、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

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位于孟加拉湾,其次为尼罗河三角洲。

这篇主要讲的是中国红树林的分布真红树:卤蕨、尖叶卤蕨、木果楝、海漆、怀萼海桑、海南海桑、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无瓣海桑、木榄、海莲、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正红树、红海榄、红榄李、榄李、桐花树、白骨壤、小花老鼠簕、老鼠簕、瓶花木、水椰半红树:莲叶桐、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水芜花、玉蕊、海檬果、苦榔树、钝叶臭黄荆、海滨猫尾木、阔苞菊海南:卤蕨、尖叶卤蕨、木果楝、海漆、怀萼海桑、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无瓣海桑、木榄、海莲、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正红树、红海榄、红榄李、榄李、桐花树、白骨壤、小花老鼠簕、老鼠簕、瓶花木、水椰、莲叶桐、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水芜花、玉蕊、海檬果、苦榔树、钝叶臭黄荆、海滨猫尾木、阔苞菊广东:卤蕨、海漆、木榄、海莲、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红海榄、海桑、桐花树、白骨壤、小花老鼠簕、老鼠簕、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海檬果、苦榔树、钝叶臭黄荆、海滨猫尾木、阔苞菊广西:卤蕨、海漆、木榄、角果木、秋茄、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小花老鼠簕、老鼠簕、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海檬果、苦榔树、钝叶臭黄荆、阔苞菊台湾:卤蕨、海漆、木榄、角果木、秋茄、红海榄、白骨壤、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水芜花、玉蕊、海檬果、苦榔树、钝叶臭黄荆、阔苞菊香港:卤蕨、海漆、木榄、角果木、秋茄、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簕、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海檬果、苦榔树、阔苞菊澳门:卤蕨、秋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簕、海檬果、苦榔树、阔苞菊福建:卤蕨、海漆、木榄、海莲、尖瓣海莲、秋茄、红海榄、榄李、桐花树、白骨壤、老鼠簕、杨叶肖槿、银叶树、玉蕊、海檬果、苦榔树、阔苞菊浙江:秋茄厦门:木榄、秋茄、白骨壤、老鼠簕、桐花树、红海榄、无瓣海桑泉州:老鼠簕、桐花树、秋茄、白骨壤(可能会与近年的红树林分布有一定细微出入,这里大致了解参考一下就好)灰蓝字体是当地已灭绝绿色表示引种成功红树林分布与生长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洋流、波浪、盐度、潮汐、底质等。

西门岛最北界红树林的“守护者”

西门岛最北界红树林的“守护者”

浙江省乐清市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于2005年建立,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纬度分布、生态种群和生物资源条件,构成了以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红树林群落和多种鸟类为主体的独特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特写III FEATrilE西门岛位于浙江省三大湾之一的乐清湾北部,是乐清市第一大岛,距温州市60千米。

西门岛主峰海拔398.8米,海岛陆地面积697公顷,海岸线长11.8千米,周边海涂面积2169.5公顷,东隔西门水道与温岭市相邻,向南通过西门岛南涂与玉环市大横床岛相接,西距乐清市雁荡镇最近点仅320米,与被誉为“寰中绝胜”的雁荡山隔海相望,又称“海上雁荡”。

058地图2020-3为了保护分布于我国地理位置最北端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和滨海湿地,2005年2月,经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省乐清市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立,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乐清市西门岛,范围包括西门岛及其周边的滨海湿地,由西门岛景区(海洋度假区)、环岛滨海生态保护景观区、南涂生态保护与开发区三大功能区组成,保护区总面积为3080.15公顷。

059特写III FEATrilE独特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内浅海滩涂面积广阔、底质肥沃,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代表性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纬度分布、生态种群和生物资源条件,构成了以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全国纬度最北的红树林群落和多种鸟类为主体的独特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既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也是乐清市发展水产养殖及海水种苗的重要基地。

保护区所在的乐清湾是国内外罕见的“海上牧场”,位于湾底的西门岛,其海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潮间带有软体类、多毛类、甲壳类、棘皮类、腔肠类、鱼类及藻类等37种岩礁性生物和92种淤泥滩生物,岩礁平均生物量为820.7克/平方米,淤泥滩平均生物量为27.3克/平方米;主要经济种类有缢蛭、泥蠟、彩虹明樱蛤、珠带拟蟹守螺、褶牡蛎和毛勉等贝类,还有白脊藤壶、拟穴青蟹、脊尾白虾和弧边招潮蟹、长足长方蟹、日本大眼蟹等甲壳类,其生物物种区系覆盖广泛,既有分布于黄海、渤海和东海的温水性种,也有分布于南海的热带种;既有分布于东海和南海的亚热带种,更有遍布我国沿海的广温性广布种,物种结构极为独特。

红树林环境效应

红树林环境效应

海岸卫士——红树林摘要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滨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本文介绍了我国红树林的分布概况及其生态功能,分析了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关键词红树林分布现状生态功能保护措施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滨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属常绿阔叶林;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呼吸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另外,它还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红树林中的树种以红树科为主,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和大戟科的海漆等;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港澳台的沿海滩涂;浙江省南部沿海也有人工栽培的红树林,纬度位置最北的一片红树林在温州乐清;广东、广西、海南位列中国拥有红树林数量的前三名,共21389公顷,占了中国红树林面积的%;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北部湾和海南东海岸,是中国红树林最集中分布的区域,占中国红树林总面积的81%;目前,我国的红树林中,93%为天然起源的红树林,7%为人工林;一、生态功能红树林能经受大风大浪等各种恶劣自然环境和气候,具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净化海水、促淤造陆和和调节气候等功能,素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和海水淡化器”的美誉;在抗风消浪方面,大面积的红树林,能让海啸、大浪、台风的能量减少70%左右,对保护海岸线和沿海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红树林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高大茂密的枝体宛如一道道天然屏障,有效抵御风浪袭击;实验表明,50米宽的红树林带,可使1米高的波浪减至米以下;红树林对潮水流动的阻碍,使林内水流速度仅为潮水沟流速的1/10;面对海风和巨浪,红树林能够以柔克刚,成为海堤和城市的“保护神”;据调查,出现海啸时,凡是有红树林的地方,建筑物几乎没有遭到大的破坏,人员也很少伤亡;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此外,红树林又厚又硬的叶子能减少水分蒸发,叶片上还有许多排盐腺,以排除海水中的盐分;在降解污染、净化海水方面,主要包括促进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利用其丰富的底栖生物对有机物的吸附和降解,以及其植株和底泥对重金属和营养盐的富集和吸收,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防止赤潮发生;在促淤造陆方面,红树林在海滩上形成了一道绿篱,对水流具有滞缓作用,促进了淤泥的沉积,而密集的支柱根,加速了淤泥的沉积作用;随着红树群落向外缘发展,陆地面积也逐渐扩大;在大气环境方面,红树林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改善滨海地区小气候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红树林是鸟类的天堂,红树林树种是招鸟树种,由其创造的湿地生存环境是留鸟及候鸟的优良繁殖和栖息场所,在我国红树林中生活的鸟类共20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22种;二、红树林面积锐减的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对红树林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忽视了对红树林的建设和保护,红树林面积锐减;2007年编制完成的中国红树林国家报告显示,中国的红树林历史上曾达到25万公顷,新中国成立时还有约5万公顷;但50年过去,红树林面积锐减为万公顷,全国已有超过50%的红树林消失;红树林的破坏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海岸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使得成片的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大规模发展滩涂渔业养殖,围海造养殖池也破坏了不少红树林湿地;此外,还有工业污染、垃圾污染以及红树林地区的村民们过度采海、伐木取材等,也破坏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现在对红树林直接的、大规模的破坏已经很少发生;随着沿海居民生活燃料问题的逐步解决,砍伐红树林作薪材的情况已不多了,围垦、毁林养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城市和港口建设对红树林的破坏也有相应的补偿措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一些原先不存在或不明显的威胁开始显现,可称之为隐性破坏;这些情况若不引起注意,同样会对红树林造成巨大的破坏;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生活垃圾的倾倒、港口或船只泄油事故等都对红树林造成了威胁;红树林对污染物虽然有很强的净化能力,但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高度集约经营的水产养殖业也导致近海水体环境的污染加重;城市附近的红树林面临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抗生素的污染;频频发生的海上石油泄露对红树林也有较大威胁,油污覆盖红树植物叶片及皮孔,导致红树植物窒息死亡;当50%的叶片被油污覆盖时,红树幼苗就会死亡;沿海地区每年都受台风袭击,修筑和维护海堤成了一种必需的、经常性的生产活动;由于早期的简易海堤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现在全国滨海地区到处可见钢筋水泥的高标准海堤;海堤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本身就是一种围垦方式,建设过程本身对红树林就是极大的破坏;80年代初引进的互花米草繁殖能力极强,生长快,扩散能力强,在亚热带地区的潮间带滩涂与红树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对红树林造成了较大威胁,既侵占了滩涂也影响了红树林的生长发育;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的红树林都受到了互花米草的威胁;在福建云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互花米草已经完成对红树林的包围;薇甘菊对深圳福田保护区、飞机草对海南东寨港和文昌清澜港的红树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红树植物富含具广谱抗菌功能的单宁,苦涩,口食性差,因此红树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长期以来红树林病虫害问题没有引起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的恶化,中国红树林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不仅原有的病虫害规模急剧扩大,危害越来越重,而且新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出现,甚至原来不对红树林构成威胁的病虫害也成了大问题;随着沿海经济的崛起和海鲜价格的猛涨,红树林区的传统渔业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红树林中有不少价格昂贵的贝、虾和蟹类,每当退潮时,便有大量群众进入林区进行挖掘,频繁的挖掘活动损伤了林木根系,砍断植株,踩死幼树,破坏相当严重;三、保护措施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红树林的重要作用,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各种法规,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在红树林集中分布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禁止砍伐红树林和在红树林分布区毁林挖塘、围堤、采砂、取土及其他毁坏红树林的行为;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各级媒体广泛宣传保护红树林湿地的重要性,使公众了解红树林的价值和效益,提高自觉保护意识;加大对红树林的科研投入,积极开展红树林湿地研究;加强对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的治理;在保护好现有红树林资源的基础上,加速乔木型红树林的推广造林;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中南部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中南部

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它的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

它是消浪先锋、海岸卫士:1986年中国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公里,而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跨,经济损失就小,人们感受到红树林是保护神。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中红树林的优异表现,让红树林"海岸卫士"的盛名在全球远播:海啸袭向周边12个国家和地区,死亡23万人,而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瑟纳尔索普渔村、距离海岸仅几十米远的172户家庭却幸运地躲过了海啸的袭击,原因是这里的海岸上生长着一片茂密的红树林。

可见,红树林消浪带是构筑海岸防护林体系的首选防线。

中国红树林的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中南部。

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而且大部分保留在雷州半岛。

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

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树林在中国分布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中南部。

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而且大部分保留在雷州半岛。

有的地方建立了保护区。

简介: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消浪先锋、海岸卫士:1986年中国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公里,而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跨,经济损失就小,人们感受到红树林是保护神。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中红树林的优异表现,让红树林“海岸卫士”的盛名在全球远播:海啸袭向周边12个国家和地区,死亡23万人,而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瑟纳尔索普渔村、距离海岸仅几十米远的172户家庭却幸运地躲过了海啸的袭击,原因是这里的海岸上生长着一片茂密的红树林。

可见,红树林消浪带是构筑海岸防护林体系的首选防线。

树林种类:红树林的成分以红树科的种类为主,红树科有16属120种,一部分生长在内陆,一部分组成红树林,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

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蜡烛果)、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海榄雌)、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大戟科的海漆、棕榈科的尼帕棕榈属等。

在红树林边缘还有一些草本和小灌木,如马鞭草科的臭茉莉(苦郎树)、蕨类的金蕨、爵床科的老鼠簕、藜科的盐角草、禾本科的盐地鼠尾黍等。

植物特性: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

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

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

胎萌是红树林另一适应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

在不具胚根的种类则有一种潜在的胎萌现象,如白骨壤和桐花树的胚,在果实成熟后发育成幼苗的雏形,一旦脱离母树,能迅速发芽生根。

在生理方面,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

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

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种红树植物,细胞内渗透压随生境不同而异。

另一生理适应是泌盐现象。

某些种类在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的含盐水液排出叶面,干燥后现出白色的盐晶体。

泌盐现象常见于薄叶片的种类,如桐花树、白骨壤及老鼠簕等。

不泌盐的种类则往往具有肉质的厚叶片作为对盐水的适应。

同一种红树植物生长在海潮深处的叶片常较厚;生长于高潮线外陆地上的叶片常较薄。

全球热带海岸的红树林在外貌、结构和成分等方面基本一致,这是由热带海岸盐土所决定的一种生物群落。

亚洲红树林在种类方面最复杂;热带美洲包括加勒比地区的红树林,在科属方面与亚洲的类似,只是种不同,而且区系成分比亚洲的简单些。

非洲西海岸的红树林与美洲的是同一种类;同澳洲的红树林则更接近于亚洲。

国内分布: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

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

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

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

目前,中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

台湾的红树林:台湾的红树林原有6种,现存4种;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各河口附近。

由于高度的开发,使得红树林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

主要分布于台北县淡水镇(水笔仔) 和苗栗县竹南镇中港溪的出海口(水笔仔)。

红树科的水笔仔:数量多,耐寒性较高,主要分布于北部。

保护工作:面积锐减红树林是中国保护物种,近10多年来,先后建立了国家级(3个)、省级(4个)、县级(8个)红树林保护区15个,并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

然而,得到10多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保护的红树林并没幸免刀俎之灾。

近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而且大部分保留在雷州半岛。

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无视国家法规,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红树林,包括几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坏,其中尤以广西自治区砍伐红树林为甚。

全区原有红树林22387公顷,到1993年仅剩5654公顷。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近几年已砍伐和已列入填海造地规划的(已批准)即将砍伐的红树林将达近1000公顷。

已列入《中国湿地名录》,国家保护的重要湿地之一的福建龙海红树林保护区内,1998年龙海市政府未经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将上马一顶耗资2500万元的围垦工程,围垦面积460公顷(6900亩)用于搞养殖,将危及33多公顷(490多亩)红树林的成活。

2002年,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拉姆萨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广东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面积368公顷,是中国唯一位于市区,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

每年有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 189种、上10万只侯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

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还有其他55种植物,千姿百态。

它是深圳市区内的一条绿色长廊,背靠美丽宽广的滨海大道,与滨海生态公园连城一体,面向碧波荡漾的深圳湾,不仅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

1984年,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正式创建,当时的总面积为304公顷。

只有一条老路通到这里,当地的渔民在这里利用沿袭下来的基围鱼塘养鱼,然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红树林、果园和其他天然林。

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国际)基金会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英女王访华时,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红树林的观鸟亭,饱览深圳湾湿地风光。

丹麦野生生物基金会主席、丹麦女王的丈夫亨里克亲王也曾于1989年,兴致勃勃地到此观鸟,并将红树林称为“绿色明珠”。

深圳红树林可以说是盛名远播,现在来深圳的海内外游客,都要去海滨生态公园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红树林、在此越冬的数万只水鸟翔集的壮观场面。

红树林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共同构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深港边界上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广东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淇澳红树林保护区面积最大,是目前该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林分,树高4-6米。

它不仅是珠海市的珍稀资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红树林湿地,同时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红树林区之一。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海南省东北部,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110°37′,北纬19°51′~20°1′,属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东寨港红树林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一片沿海滩涂森林,绵延海岸线总长28公里,是中国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线之一。

因陆陷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线曲折多湾,泻湖滩面缓平,红树林就分布在整个海岸浅滩上。

保护区内的红树林被誉为“海上森林公园”,且具有世界地质奇观的“海底村庄”。

红树林保护区有鸟类204种、软体动物115种、鱼类119种、蟹类70多种、虾类40多种,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除了生物多样性,红树林还具有许多独特的生态功能,鲜为人知。

如,防浪护堤,有着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其次,它还能净化环境,包括大气净化功能、水体净化功能和土壤净化功能等,被誉为“绿色氧吧”。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连片生长基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该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中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中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1997年5月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河口研究保护区建立姐妹保护区关系,2000年1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