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入门口诀

合集下载

问诊歌诀

问诊歌诀

问诊歌诀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六日为给九七社医授课而作
韩祯国
格式一
一问姓性年籍贯族婚住址职业辨就诊入院记录期陈述可靠一般完主诉症状加时间现病六项要问全起病时因诱急缓主症位性时程言伴随症状要问清病情发展与演变诊疗经过一般情食眠体神和二便四问既往要回顾与主相关作重点个人生活莫遗漏经历职业与习惯婚姻月经生育史劝为诊病勿隐瞒
家族若有同病人
实情弄清问诊全
格式二
一问姓、性、年、籍贯,族、婚、住址、职业辨,就诊、入院、记录期,陈述、可靠一般完。

主诉:症状加时间。

现病六项要问全:
起病时、因、诱、急缓,主症位、性、时、程言,伴随症状要问清,
病情发展与演变,
诊疗经过,一般情:食、眠、体、神和二便。

四问既往要回顾,
与主相关作重点。

个人(生活)莫遗漏:经历、职业与习惯。

婚姻、月经、生育史,劝为诊病勿隐瞒。

家族若有同病人,
实情弄清问诊全。

中医问诊要点

中医问诊要点

精选文档
中医问诊要点(病历书写)
1、一般情况(与西医的病例差不多,不过就多一项发病节气)
2、王诉(22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最痛苦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
3、现病史1)诱因
2)就诊情况(包括自己吃药+到医院就诊的情况)
3)目前情况(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
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看书上的“问现在
症状”的内容)
4)舌象,脉象
4、既往史1)曾经得过的疾病,患过的传染病(?病,
用过?药,情况?)
2)曾离患至今的病种,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监控情况?)
3)手术史(?时候,?病,?做的,疤痕长度?)
4)输血史(?原因,?时候,有没有?反
应 -- ?处理)
5过敏史(过敏的东西要用红笔写,后面要加(“+ )—
1) ?食物过敏
精选文档
2)?药物过敏
6、个人史1)饮食、口味偏好(饮酒,吸烟(?年份,? 量),疫水疫区接触史,冶游史
2)婚姻史(?时候结婚,配偶的健康状况?,家庭
情况?(几个孩子?,是否健康))
3)生育史(一般较针对女性患者,,女:经、带、胎产史;男:遗精、滑精、生育状况)
4)家族遗传史(要问三代)(如地中海贫血,基因传染病史,鼻咽癌……)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医颜面望诊口诀

中医颜面望诊口诀

中医颜面望诊口诀
中医面诊,是通过观察面部的色泽、形态、纹理等,来诊断人体内脏的病变和身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中医颜面望诊的口诀:
1. 视色:观察面色,寒热湿燥,阴阳盛衰。

2. 瞻形:看面部轮廓,皮肤光泽,肿胀凹陷,五官状况。

3. 问诊:询问面容情况,眼耳鼻喉口牙。

4. 闻气:嗅气息清浊,判断内脏健康。

5. 摸口:触摸舌苔舌质,面部肌肉紧张松驰。

6. 看脉:观察面部血管,脉络分布情况。

以上是中医颜面望诊的口诀,在实际诊断中,医生还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全面分析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1 -。

中医诊断口诀

中医诊断口诀

中医诊断口诀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

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

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

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

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

口舌生疮咽肿痛。

腹痛便溏紧相连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

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详解问诊十问歌(细细品读)

详解问诊十问歌(细细品读)

详解问诊十问歌(细细品读)一、问寒热“问寒热”就是问患者在疾病状态下有没有寒热感觉,通过患者的寒热感觉,我们可以确定疾病的性质是寒证还是热证。

人体是恒温动物,而要把人体的体温维持在一个基本恒定的状态下,就需要有产热和散热两个系统协调地工作,当疾病影响到这个体温调节系统(如外界的寒热刺激或是体内物质的亏损等),人体就会产生或寒或热的症状。

通过这些寒热症状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我们也就可以判断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失调的原因和根源,从而指导疾病的治疗。

人体在疾病下的寒热感觉一般可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以及寒热往来四种情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四种寒热的表现和意义。

恶(音“勿”)寒发热。

人体有怕冷的感觉,即使是多穿衣服,多盖被子、烤火取暖或是提高居室温度仍无法缓解机体的寒冷感,这种怕冷的感觉,中医称为“恶寒”。

恶寒的感觉常和发热一起出现,热度越高,恶寒越明显,甚至会出现寒战,所以我们常合称为恶寒发热。

西医上大多数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都可以见到这种恶寒发热的症状,为什么细菌、病毒等邪气侵袭人体会出现恶寒发热的症状呢?这就又要提到人体的气。

气具有护卫机体、开合毛孔、温煦机体的作用,外邪要侵袭人体,势必首先要和气作一番较量,当人体正气旺盛时,邪气无法对人体造成影响,人也就不会生病。

当人体正气亏损或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说受凉),气对人体的护卫作用就会下降,这时邪气就会乘虚侵入人体,从而和体内的正气发生“争斗”。

争斗过程中,气温煦机体和开合毛孔的作用就会受到阻碍,使肌表汗腺闭塞,这就导致了恶寒的出现。

正气和入侵的邪气发生争斗,产生热量,这就导致了发热。

现代医学认为感染性发热的产生机理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由于侵入人体的微生物被白细胞吞噬后释放出内毒素,这种内毒素导致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改变而导致发热;二是白细胞完成吞噬作用后,在死亡裂解时会产生热量而引起人体发热。

综合这两个因素,我们再回头看看中医的解释,竟然十分吻合。

面诊十二句口诀 短句

面诊十二句口诀 短句

面诊十二句口诀短句
面诊口诀:
1.心细观察,开门诊即成;
2.凡有象征,皆要全记录;
3.每个症状,定标准及否;
4.表现积极,要全部考察;
5.加以多种实验,源头和病因探;
6.相关病变,加以初步诊断;
7.梳理
病史,仔细分析;8.尊重观察,正确把握隐含;9.收敛问题,及时补充知识;10.先仔细分析,最后做出结论;11.结果准确,表述清晰;12.意识突出,人文有序。

面诊是医学诊断中重要的一个步骤。

比起诊疗室中集中依赖仪器和设备,更多重视医生精
准而全面的考察,以自己的眼睛作为最主要的视觉工具,全面而精准的观察患者的健康状况,去辨别患病的原因,针对成因对病致作出精准的鉴定。

正确运用面诊技能,能有效挖掘出患者的病因,正确的制定治疗计划。

面诊精准的观察和
判断,有助于疗效的提高。

面诊是一门大学问,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不断改进
自身经验,在日常诊疗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掌握诊断技巧,在内涵学习中完善自身技能,协助疗效的实现。

针对面诊,有的大咖医师总结出几句口诀,可以更好的帮助初学者做到有条理的面诊,在考察时,从心细观察开始,详细记录凡有象征,然后根据症状作出判断,全面考察并用多
种实验找出病因,依靠病史梳理分析,尊重观察,及时补充知识,最后形成准确的结论。

日常诊疗中,面诊精准可以极大提高医护人员的疗效能力,只有具备渊博学识、丰富的经验,以及加上双手技能、心灵灵敏,最后才能做到正确的诊断、准确的治疗,迅速的拯救患者的生命。

中医诊法中药方剂口诀

中医诊法中药方剂口诀

中医诊法中药方剂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中医诊法中药方剂口诀:**口诀一**一观面色二看舌,面色红润身体佳。

苍白可能气血虚,蜡黄没准脾胃差。

舌头淡白阳气弱,舌红苔黄内热大。

眼睛明亮精神好,目光呆滞要检查。

耳朵红润听力棒,耳鸣耳聋问题大。

通过五官来诊断,疾病难逃咱的法。

**口诀二**一问寒热二问汗,怕冷怕热要分辨。

无汗风寒有汗虚,高热惊厥赶紧办。

三问头身四问便,头疼身痛病来缠。

大便干结是上火,腹泻脾虚湿邪犯。

五问饮食六胸腹,挑食厌食脾胃缓。

胸闷腹胀气不畅,调理肠胃是关键。

**口诀三**一摸脉象二按腹,脉象平稳心不怵。

浮脉主表沉里证,弦脉肝郁紧有寒。

腹部柔软无疼痛,按压疼痛病来唤。

肿块结节要留意,及时就医别怠慢。

中医触摸有妙法,健康状况能判断。

**口诀四**一听声音二嗅味,声音洪亮肺气沛。

咳嗽声重感风寒,声音低微气太亏。

口臭多为胃火盛,汗臭可能湿热围。

二便气味也得闻,酸臭腐臭病相随。

仔细倾听和分辨,找出病因把病退。

**口诀五**一辩阴阳二识虚,阴虚火旺五心热。

阳虚怕冷手脚凉,阴阳失调病来惹。

气虚无力少精神,血虚面色白如雪。

实症疼痛来势猛,虚症缠绵病难脱。

分清虚实和阴阳,对症用药才妥帖。

**口诀六**一选草药二用方,草药天然功效强。

黄连清热又解毒,人参补气身安康。

方剂组合有讲究,君臣佐使安排当。

麻黄汤治风寒袭,桂枝汤调营卫畅。

熟记草药和方剂,中医治病有妙方。

**口诀七**一知性味二明归,性分寒热与温凉。

寒能清热热散寒,温里回阳凉泻火。

五味酸苦甘辛咸,各有作用记心窝。

归经指明药走向,经络脏腑把病捉。

了解性味和归经,用药准确效果卓。

**口诀八**一用发汗二攻下,风寒束表发汗佳。

麻黄桂枝把汗发,邪去正安笑哈哈。

实热积滞需攻下,大黄芒硝威力大。

腹泻不止要止泻,收敛固涩把病压。

治病方法要选对,对症下药病不垮。

**口诀九**一补气血二滋阴,气血不足面无华。

八珍汤里药材全,气血双补人人夸。

阴虚火旺用知柏,六味地黄滋肾家。

中医诊病口诀,通俗易懂,一看就会

中医诊病口诀,通俗易懂,一看就会

中医诊病口诀,通俗易懂,一看就会
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中医有四诊法:“望闻问切”,这份口诀是在四诊法的基础上编撰出来,通俗易懂,看一遍就会,学会了可以试着自己给自己来诊断。

凡看病,望为先;精气神,最重要。

脏腑位,要牢记;多重影,应分清。

赤如妆,乃虚火;面色黑,肝肾见。

面晄白,主虚寒;白无华,是血虚。

面黄黑,脂肪肝;耳面焦,防癌症。

面清瘦,宜小心;如无病,必长肉。

十步外,眉目清;无重病,必长寿。

部位明,五色清;知色克,可万全。

手感凉:主脾肾阳虚,体弱怕冷,消化吸收能力差。

手感热:主心肾阴虚,烦燥,上火,失眠、多梦、紧张。

手感湿:主心脾两虚,容易痰倦乏力,手掌多汗者,多为脾胃积热,心火盛,心理压力,精神紧张。

手感干:主肺脾两亏,皮肤干燥,容易感冒。

手感粘:主内分泌失调,特别是糖尿病人多见。

手感温暖润泽:主五脏调和,身体健康。

大拇指→肺脾食指→肠胃环指→内分泌中指→心脏小指→心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诊入门口诀
问诊之特点医患间互动望切闻后问有的放矢问核望切认知拓深望切效互动中求全供辨证依据不可少之诊。

通常问诊要四史不可缺即往史为一现病史为二家属史为三生活史为四。

问诊首问患生辰与地点定落地环境知先天属性。

通常问诊点概括为十问:一问寒热象二问汗状况三问头身感四问二便状五问饮食况六问胸之态七问耳功能八问渴势态九问旧病史十问病之因再问疗之过。

若患为妇人经期则首问迟速闭崩见;若患者儿童天花麻疹除。

多视角问诊利诊断有据问病人口味察脏腑病位。

夫心主五臭自入为焦矣脾香而肾腐肺腥而肝臊;夫脾主五味自入为甘矣肝酸而心苦肺辛而肾咸;夫肾主五液自入为唾矣心汗而肝泣脾涎而肺涕。

问病人寒热发作之时间知阴阳变化。

若昼剧而热为阳旺于阳若夜剧而寒为阴旺于阴若昼剧而寒为阴上乘阳若夜剧而热为阳下陷阴若昼夜寒厥为重阴无阳若昼夜烦热为重阳无阴若昼寒夜热则阴阳交错若饮食不入则死终难却。

问病人食状多少喜冷热察寒热虚实问二便异常知寒热虚实胃肠有寒热饮食二便别;望形之强弱审气之盛衰诊脉之大小形气脉合参以相应为顺
不相应为逆。

疼痛问之要:有无及部位时间及状况
坐骨神经痛:起自于腰部向大腿后侧坐骨神经经疼痛剧烈度运动剧烈静夜比昼剧烈;胃痉挛胆石上腹部疼痛特征为间歇若是胆石症疼痛偏右侧;胃酸过多症心口部疼痛始于饭后发,二至三小时胃下垂同症,若在饭后发半点至一时胃炎或溃疡;关节部疼痛查有无发热淋病关节痛局部有高热见发红肿胀疼痛也剧烈,风湿关节痛局部有发热,结核关节痛局部有发热疼痛则不凶也不甚发红;若胸膜炎症持续有胸痛若间隙胸痛肋间神经痛,狭心病之类有现绞窄痛,若胸胁闷满感发胀疼痛少阳病发作;颈背项强症属头痛之症,颈部之侧面胆经之路径,项既是项部枕外粗隆边至大椎附近,背既是背部肩背部到腰脊柱之两旁,强即发硬也头颈酸痛症肩胛酸痛症脊背酸痛症均属于此类;咽痛之诱因咽喉炎白喉扁桃线炎症喉头结核症;多数头痛症为伤风感冒或热性病初,经常性头痛偏头痛部位多数在左侧也有在右侧或左右同发特有之症状头痛发作时伴眼发火星及呕吐症状。

发热之症状:
成人微热时持续37度2 肺门之疾患淋巴线结核
或肺尖卡他初期肺浸润或神经衰弱或胸膜炎症;而肾盂肾炎有发冷发热突发高热症;若寒热交替
少阳病热型胸膜炎征候多数都如此肺结核热型。

恶寒恶风症:
容易在感冒或预兆发热体表受风寒即表证时现;消化道感染里表证发生;发汗剂发汗依然怕冷症乃虚症的冷不宜再发汗。

食欲若不振一般在高热少阳病患者诉述口苦者易不思饮食身极度弱衰转入少阴或厥阴的征候饥欲不欲食精神若受到剧烈的影响食欲全缺乏;精神病一期会拒绝食物;溃疡病患者食欲也减退感食物有臭甚只闻鱼肉气味即呕吐;如在妊娠初出现呕吐象特感食物臭或特偏某食特好吃酸类;食欲过旺盛胃肠病初期;糖尿病患者烦渴想吃甜;儿童咬指甲吃生米生土肠寄生虫病;神经质儿童腺病质儿童一般缺食欲;大病半愈时肠胃未壮实消化分利迟若不节食之必催浮肿止甚满腹喘急故知大病后节饮食尤要。

睡眠问之要:
失眠者多数神经质之人或神经衰弱或因特种病。

五十岁前后处于更年期妇女易失眠内经之查考失眠乃肝郁宜治肝疗法因肝肾同源也有肾引起。

失眠对嗜眠伤寒论中有但欲寐之说重癌入阴虚
则入嗜眠态;重病而沉睡多为虚脱侯濒死之微侯;因极度疲劳暂神经衰弱入嗜眠状态;肠胃病患者也会倾想睡;素问中记道好眠脾之弱;若想睡厉害有时也可能嗜睡性脑炎;与此相对应极度之失眠发狂之前征。

大便问之要:
便秘症特点每日虽大便排出却困难。

数日方大便无任何不适无便秘感觉不可视便秘。

疗一切疾病保大便通畅乃极为重要。

若一有便秘则血压亢进中风易恶化疼痛者加重发炎者增强。

腹泻有多种软便或水泻。

若有肠结核黎明前下痢伴有鸡鸣泻;里急后重痢伴急性肠炎伴赤痢症状。

治腹泻多路有发汗剂治有利尿剂治有泻剂治之。

大便之颜色柏油样暗黑肾十二指肠溃疡的便血咽下血衄排;若现鲜红色痔直肠出血;若患黄疸症黑色灰白便;婴儿之大便卵黄粘便常青消化不良;小儿神气好虽排出青便无须限制乳;服药影响色服绿矾铁剂大便变黑色;若服了辰砂则大便变红;若服了大黄则大便变黄。

便非常恶臭乃是阳实症应多用下剂;大便无臭气有清液臭气多数为阴虚。

小便问之要:
关注尿之量日尿过十次谓小便自利;日尿二三次
谓小便不利有时有例外。

普通之成人日尿一千二上限一千五;肾脏病五百甚至二三百;糖尿或尿崩升到二千五;若肾萎缩者尿量也增多;若患热性病水泻性腹泻发汗或浮肿渗出液集积则尿量减少。

小便利不利受汗饮气候冷暖之影响;尿意频数症尿次数异多多为膀胱炎尿道炎肾炎或为肾结核;而妊娠末期也出现短数;夜间若尿多为肾脏萎缩或血压亢进。

小便色浑浊有热之症候;消化道有热尤为色更浓;见色清澄者康健人常象。

热体之症候暑天正常人少许混浊赤;肾脏疾病者多数尿赤浊;若急性肾炎可出现血尿;肾脏结核由或膀胱炎由混有砂或石血尿称石淋;尿中见脓液多数为淋病也有肾盂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