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整体性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与整个小区的风格协调统一。 在对整个小区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把握好设
计要点,将小区景观内容、环境功能、结构布局、造 型色彩等元素纳入到小区整体环境关系中进行考虑。
对小区各区域内的设计元素进行整体把握,对各空间 关系的处理进行再创造,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与 协调。
道路交通分析
小区交通实行人车分流 布置,主要人行出入口 设置于经四路中部位置, 并形成商业步行广场, 周围底层骑楼商铺环绕; 机动车出入口也布置在 小区东侧经四路上,位 于人行出入口的南侧, 小区内部交通流线主要 布置在地块外围的环道 上,避免了行人与车流 间的相互干扰,保证了 区内交通安全性和畅通 性。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对居住区空间内的路网、 绿地、设施等多种因素进行的整体设计。在 对居住区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将居住小区的 环境景观与住宅建筑有机融合,营造与小区 风格主题相适应的宜居环境。
1.1整体性原则 1.2实用性原则 1.3生态性原则 1.4经济性原则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公共使用场所(如运动健身、儿童游乐)的合理布局以及 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也属于共享性要求的范畴。
居住区环境景观特性
领域性
领域性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也是邻里 关系和谐的基础。
领域性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有明确的空间界定, 可通过空间分割、围合来创造人们所需要的空间尺度。
空间围合是运用各种景观要素来划分空间领域,满足 人们的视觉景观需求,形成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 具有领域性的景观效果,为人们提供一处交流、休闲 的场所;从而创造出一种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 全的居家环境。
一轴:即贯穿南北走向 的景观轴,以本轴串联 各节点及其他景观,使 各部分依傍此轴形成风 格上的统一。

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形体──住区建筑的立面设计提倡简洁的线条和 现代风格,并反映出个性特点。
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 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 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
室外管线及建材设施──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并 预留室外风机、管线等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 的整体效果。应严格控制和引导居民入住后对建筑外立 面的“二次施工”。
4.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
5.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 应强调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 灯光亮度;
6.住区的道路照明宜在15~20LX;
7.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 的独特景观。
1.住区内部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通风,如点条结合、 高低错落、底层架空等; 2.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宜构建绿化带、水道、花廊 等景观通道; 3.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并有意识地通过建筑、植物、景观设计来迎/挡风; 4.住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宜达到二级。
1.2 适用性
本导则适用于我国二十一世纪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它基于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住宅设计规范等,也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住宅设计等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1.3 社会性原则
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并体现社区文化,促进社区人际交往,引导人(群)的交互行为及社区休闲健身活动。提倡公共参与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
3.总体布局
3.1 规划结构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3.1.1 重视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时,应对住区的整体结构进行一体化 考虑,使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环境达到最优化。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环境空间的整体效果, 采用合宜的用地配置方式(如硬、软质景观的结 合及比重),并通过合理的配套设施布局(水、电 管网设施,变电站、垃圾房、车库等辅助设施的布 局及美化等)来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 和谐。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46页)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46页)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总则1.1本导则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21世纪居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进我国环境景观设计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编制的。

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广大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创造条件。

1.2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

1.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1.3.1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1.3.2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1.3.3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3.4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1.3.5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2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2.1总体环境2.1.1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

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1.2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与原则1、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是开发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在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开始时,就把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

2、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1) 科学利用资源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

当然,特定地段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以后运行维护的方便。

(2) 因地制宜的原则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所在地的自然特色。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 生态设计原则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观的内涵特征:居住区景观设计提出和演绎了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社会风尚、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要素,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除了选景、造景、移景、借景等自然景观之外,还应将人文景观吸收进来,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让优美的景观与浓郁的地域文化、地方美学有机统一,和谐共生。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人文特色就是在解析了传统因素之后上升到又一个新的层次去阐释和建构的。

仅有人文特色是远远不够的,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亦是人的本性,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4)“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最基本原则。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人的习惯、行为、性格、偏好等决定了对景观环境空间的选择,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需求,才能使居住区活力得以再生,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景观设计之中,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以及社会关系与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始终坚定环境景观的建构是服务于人、取悦于人。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舒适性原则正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着重体现居民视觉上的感受,让其体验轻松、安逸的居住生活。

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使学生掌握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如景观布局、绿化配置、空间组织等;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设计方案;2. 提高学生运用绘图软件(如CAD、Photoshop等)表达设计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在设计过程中与他人有效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兴趣,培养其热爱专业、追求卓越的态度;2.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树立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 培养学生具有人文关怀,关注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居民生活品质的关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关注生态环境和人文关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居住区景观设计基本概念:景观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居住区景观的特点;2.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生态性、美观性、功能性、经济性、人文性等;3. 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思路、空间组织、绿化配置、景观节点设计等;4. 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解析;5. 绘图软件应用:CAD、Photoshop、SketchUp等软件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6. 设计实践: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包括设计草图、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等。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大纲,明确教学进度和内容。

本章节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同时,能运用绘图软件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

2024全新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

2024全新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

2024全新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目录•项目背景与目标•总体规划设计•公共设施与配套服务设计•景观元素与细节打造•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实践•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01项目背景与目标居住区现状及需求分析居住区现状当前居住区环境陈旧,绿化不足,缺乏活动空间,整体景观效果不佳。

居民需求居民期望拥有宜人的居住环境,丰富的休闲活动空间,以及独特的景观特色。

景观设计目标与原则设计目标打造舒适宜居、环境优美的全新居住区景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保,强调地域特色,追求艺术美感。

设计范围及重点区域设计范围包括居住区内道路、绿地、广场、水景等公共空间。

重点区域入口景观区、中心绿地、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等。

02总体规划设计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开放式空间布局采用流线型、开放式的设计手法,打破传统居住区的封闭感,增强空间的通透性和流动性。

功能分区明确根据居民需求,将居住区划分为休闲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健身运动区等,各区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景观节点设置在关键位置设置景观节点,如入口广场、中心绿地等,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通过道路设计实现人车分流,保障居民安全,同时减少交通对居住环境的干扰。

人车分流环形路网停车设施规划构建环形路网,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

合理规划停车设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同时避免停车对绿化和公共活动空间的侵占。

030201交通流线组织选择多种植物进行搭配,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提高绿化植被的观赏性和生态价值。

多样性原则优先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降低维护成本,同时体现地域特色。

乡土植物为主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合理搭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确保居住区四季有景可赏。

季相变化注重植物的生态效益,选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功能的植物,提升居住区的环境质量。

生态效益绿化植被配置策略03公共设施与配套服务设计选择质量可靠、结构稳定的游乐设备,确保儿童在游玩过程中的安全。

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

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

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
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是指为了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和居住体验,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进行规范和指导。

下面将介绍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些规范要求。

首先,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绿化。

要求在居住区内布置大量的植物,如花草、乔木、灌木等,以增加绿色空间,改善居住环境。

同时,应合理设置植物种类和数量,保证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空间,防止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景观连续性。

要求在居住区内设置连续的景观带、景观廊道等,使居民在行走和休闲时能够享受到连续的景观视线和环境。

同时,景观连续性还可以增加居住区的景观魅力和整体性,提高居住区的环境形象。

再次,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景观的多样性。

要求在居住区内设置多样的景观元素,如水景、亭台、假山等,以增加居住区的景观趣味性和吸引力。

同时,应注重景观元素与居住区环境的协调性,保持整体的景观风格和主题。

此外,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空间分区。

要求对居住区进行合理的分区和规划,将不同功能的景观区域进行独立设置,如公共休闲区、儿童游乐区、运动区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同时,还要考虑景观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流通性,方便居民的使用和交流。

最后,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景观设施的完善。

要求设置完善
的景观设施,如座椅、照明、雕塑等,方便居民休闲和活动。

同时,应注重景观设施的材质和造型的选择,使其与居住区的整体风格和环境相协调。

综上所述,居住区景观设计规范包括绿化、景观连续性、多样性、空间分区和景观设施完善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提高居住区的景观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儿童游戏及健身器材等在内的配套设施,文字说明安放的位置 及数量等,可配以图片示意。 (8)给水排水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给水、雨水管道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水流方向、阀 门井、水表井、检查井和其他给水排水构筑物的位置;场地内的 给水、排水管道与建筑场地及城市管道系统连接点的控制标高和 位置。局部平面图(比例可视需要而定)如游泳池、水景等平面布 置图;绘制水景的原理图,标注干管的管径、设备位置的标高。
功能分区如供观赏的主要景点,供休闲的各类场地以及其 他不同功能的用地。通常以不同色块区分不同的功能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5)道路结构分析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6)景观视线及空间节点分析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7)植物种植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5)道路结构分析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主要表示居住区主、次人口的位置,主、次道路及人行 步道的分级宽度和线形,包括各广场、回车场和消防通 道的位置等。 (6)景观视线及空间节点分析图(常用比例l:500~1: 1000) 主要表示各景观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视线和道路是否 通达,常以线和面的组合方式表达。主要节点的效果还 可以通过手绘或是电脑绘制的方法表示。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2)为调节居住区内部通风排浊效果,应尽可能扩大绿化种植面积, 非严寒和寒冷地区应适当增加水面面积,以有利于调节通风量。 (3)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通过建 筑、植物、景观设计来疏导自然气流。 (4)底层部分架空有利于居住区内部空间和各栋住宅之间的空气流 通。
居住区景观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景观设计认识居住区居住区是历史最悠久的人类建筑聚落。

迄今发现的最早期的建筑遗址:巢居,穴居。

均为居住建筑。

村庄是居住区。

现代意义上的居住区产生于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城市的迅速膨胀,原有的居住区组织形式不适应现代生活和交通发展需要。

如:设施不配套;城市干道快速交通对居民出行,尤其是儿童出行带来的安全威胁;功能混杂导致的污染干扰。

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细胞”。

城市干道包围邻里单位,不穿越内部限制机动车穿越小学生不穿越城市干道。

小学是邻里单位中心建筑之一。

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800米,邻里单位占地64公顷左右。

中心建筑:小学,商业,图书馆,教堂,公共活动中心等。

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

如上海曹杨新村。

我国当前居住区组织形式。

分三级。

组团:300~1000户,1000~3000人口。

设居委会。

组团绿地,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不小于400平方米。

小区:3000~5000户,10000~15000人口。

设幼托,小学,便民商业。

小区级公共绿地不小于4000平方米,具有一定功能布局的小游园。

居住区:10000~16000户,30000~50000人。

街道办事处,派出所,中学,门类齐全的综合商业。

公园不小于10000平方米,明确功能划分。

布局形式: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独立组团。

建筑:1-3低层建筑,4-6多层建筑,7-9中高层,10层以上高层1-3“别墅”,4-6层多层,11层“小高层”(一部电梯),18层及以上高层。

上海14层(屋顶设连廊的一部电梯)。

建筑底层:进户门,台阶,残疾人坡道,底层住户的阳台,院落,散水明沟,室内外高差,底层架空,道路交通:道路,消防,停车,流线●《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小区路6-9米,机动车,自行车,设人行道1.5米。

组团路3-5米,自行车带1.25+人形带0.75,双向4米宅间小路2.5米,搬家,垃圾清运。

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大于120米,且应设12×12米回车场。

道路边缘距建筑物的最小距离步行路山墙1.5米,平行2米,出入口2.5 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车道净宽3.5米,净高4米尽端式消防车道回车场12×12。

大型消防车15×1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回车场15×15,大型消防车18×18米。

视当地消防局配置的车型而定。

●消防登高面。

●车行道路圆曲线半径,按慢速行驶设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小型车最小转弯半径6米,指前轮外侧轨迹半径,换算到道路圆曲线半径不小于3米。

●车位尺寸小型车垂直停车2.8×6米,通道6米。

单位停车面积最节省。

场地受限时可做到2.5×5.5,通道5.5米。

小型车平行停车2.8×7米,通道4米。

斜列式30°45°60°,用于场地受限情况,指标不经济。

车位宜设轮挡,双排停车应设轮挡。

轮挡位置前(后)悬尺寸减200,一般为1000。

高150-200。

前进式,后退式停车。

●自行车单排2米,双排3.2米,宽0.6米,过道单排1.5米,双排2.6米。

●估算大型停车场面积,按每个车位25-30平方米。

停车库30-35平方米。

摩托车2.5-2.7平方米,自行车1.5-1.8平方米。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库防火规范》大于50个车位,2个出入口;大于500个车位,3个出入口。

出入口净距10米,出入口宽度不小于7米。

出入口与城市道路及其他设施的关系见《通则》●车位配建指标公园每100平方米游览面积0.05车位,0.2非机动车位。

●地下车库:坡道,人员出入口:建筑室内外高差,顶部开敞式做法风井:多为排风井地下室顶板覆土。

1.5-1.0-0.5米。

顶板结构承载限度,上限,下限。

大树与柱网对齐的方法。

EPS工法。

轻质土。

上部建筑小品的结构布置。

顶板排水技术。

居住区景观布局的特点:●块面零碎,缺少完整的大面积场地●制约因素多:建筑总体布局结构,总体建筑规划风格,建筑出入口,底层住户门窗院落私密,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流线,消防,等●以小尺度空间为主,空间尺度变化幅度小居住区景观总体布局结构骨架的建立:路网骨架,水系骨架,轴线主次重点与均好性构图与高视点居住区景观风格,内涵●风格的形成:✧历史地域建筑景观原型-“欧陆”风格,“地中海”风格,中式风格,热带度假风格,日本,美式乡村,现代✧设计公司或设计师的原创或改进●容易产生的问题:在现代材料施工条件下生硬套用历史元素●把握要点:✧把握风格内在的合理:功能合理,符合美学基本规律。

关注当前设计的内在合理性。

✧建筑风格的协调✧根据居住区实际条件对风格原型有所取舍✧现代建筑条件下体现历史风格的多种手法:材料拼贴,片断移植,打散重构,意境再现,象征隐喻,空间本质,✧符合内在规律(功能构造、美学)的多种风格融合形成的“模糊”风格识别性通过景观加强居住区内部各区块间的识别性。

丰富度,可选择性,✧对丰富度要求的经验证实。

✧对丰富度要求的生态原理。

丰富多变的自然环境更能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求。

●景观丰富的手段✧平面构图的空间感受✧空间的丰富度:亚空间,空间的层次✧充分利用现有的能够增加丰富度的条件:基地高差,建筑底层架空,半地下室✧遮挡✧竖向变化:道路高差✧竖向变化:地形✧顶盖:亭廊✧水景-驳岸,泉,瀑,桥。

✧材质变化✧植物●丰富度应适可而止空间的舒适。

尺度比例合宜“了望-庇护“原理。

英国地理学者Appleton在1975年提出"了望庇护"(Prospect-refuge)理论材质种类:天然岩石:岩浆岩:花岗岩,橄榄岩,玄武岩;沉积岩:砂岩,页岩,石灰岩(青石);变质岩:板岩(页岩的变质岩,微具光泽),大理石不宜用于景观。

●石板:地面,车行路40-60,步行路20-30。

湿贴面15-20厚,干挂25,30厚,面层厚度100-300。

压顶30-150。

表面处理:抛光,烧毛,机抛,剁斧,机凿,自然面,粗凿,蘑菇,机切●料石(厚度大于60):汀步石100。

整块条石作景观石。

用作种植槽墙。

●路缘石:立缘石,平缘石●小料石:边长100左右立方体,也称骰石,弹街石。

25-60厚度,90×90。

粗凿,机切。

地面●卵石:粒径40-60,60-90。

地面●干铺卵石,碎拼石板,现场施工水泥制品:混凝土随捣随抹水泥砂浆抹面水泥石屑水洗石水磨石斩假石彩色压模混凝土预制水泥制品:预制水泥砂浆板,预制混凝土板预制水磨石板混凝土砖:地面,车行人行有不同规格,配套侧石,侧篦排水口。

挡土墙砌块涂料:建筑外墙涂料,地面涂料。

陶瓷制品:有釉,无釉。

陶土,瓷土(高岭土为主要成分)。

瓷质-火石质-陶质缸砖:陶土无釉。

典型火石质。

10-19厚劈离砖:劈离砖又称劈裂砖,是近几年来开发的新型装饰材料品种,分彩釉和无釉两种。

可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内墙、地面、台阶等部位。

60年代初,劈离砖首先在德国兴起并得到发展。

由于制造工艺简单、能耗低、使用效果好,逐渐在欧洲各国流行。

劈离砖是将粘土、页岩、耐火土等几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经湿化、真空挤出成型、干燥、施釉(也可不施釉)、烧结、劈离(将一块双联砖分为两块砖)、分选和包装等工序制成。

一般规格为:115mm×240mm×(11×2)mm,200mm×100mm×(11×2)mm,240mm×71mm×(11×2)mm,200mm×200mm×(14×2)mm,300mm×300mm×(14×2)mm。

劈离砖的特点在于它兼有普通粘土砖和彩釉砖的特性,即由于制品内部结构特征类似粘土砖,故其具有一定的强度、抗冲击性、抗冻性和可粘结性;而且表面可以施釉,故亦具有一般压制成型的彩釉地砖的装饰效果及可清洗性。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使得劈离砖的推广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仿石广场砖:陶土釉面砖。

10厚。

可承载。

釉面砖:瓷土烧制,多用于室内卫生间厨房。

6-10厚陶瓷锦砖(马赛克):优质瓷土烧制,5厚左右琉璃瓦粘土砖:小青砖大阶砖城墙砖缸砖:耐火砖彩色沥青混凝土橡胶地垫木材坐凳正式坐凳与非正式坐凳安全《公园设计规范》2米以内0.7米,汀步及无护栏的桥0.5米。

儿童嬉水池0.3米。

临空人员密集场所临空超过700应设防护。

一般900,24米1050,大于24米1100。

1200过高。

毒,刺植物。

电。

建造与维护的经济灌木篱带水体儿童游戏,健身场,运动场无障碍设计《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轮椅坡道1.2米宽,1/12(8.3%),端头及休息平台,转弯平台1.5米。

0.75米休息。

盲道距路缘石和花池0.5米,宽0.3米。

竖向设计●总体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创造效果,景观丰富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竖向设计能够降低造价。

●土方工程稳定✧干燥泥土安息角32°,tg32°=0.625=62.5%。

另根据实际观察,绿化坡度在受局限或需要特别效果时可以加大到50-60%。

✧护坡:防冲刷,防滑移塌方土质护坡(33-50%):草坪护坡灌丛护坡截水沟护坡石钉护坡(坡度可大于50%)预制框格护坡(坡度可大于50%)根据不同土质,填方高度,坡度确定不同的护坡形式砌筑护坡块石护坡66%如:200厚料石,150厚素混凝土✧挡土墙重力式:砖砌,石砌,《室外工程》等标准图集中可查到一些常用砖砌挡土墙的做法。

混凝土垄格墙,金属框,木垄等悬臂式:钢筋混凝土,应交结构计算配筋●解决排水和水土保持✧径流系数:铺装场地,沥青混凝土路面0.7-0.95;植被地0.04-0.38,土壤渗透性越好,坡度越小,径流系数越低,一般2-6%缓坡0.1-0.15✧铺装场地排水:要求迅速排水。

雨水流入植被地可过滤并降低流速,反之会产生淤泥应避免。

水膜浅流不应超过20-30米。

✧绿化地排水:过小易积水,过大径流系数大,易造成土壤冲刷流失。

✧地面径流的危害:通过雨水管沟排入河道,容易造成污染,增加市政压力;地下水位降低。

✧常用排水方案:车行路两侧雨水口,绿地周边设砾石穿孔管明沟结合雨水口,种植槽内设雨水口,铺装场地视需要补设雨水口或篦子盖板明沟。

●国内规范有关场地竖向设计的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基地地面坡度不小于0.2%,大于8%时宜分成台地。

基地机动车道纵坡0.2-8%,坡长不大于200米,个别路段11%,坡长不大于80米。

多雪严寒地区不大于5%,坡长不大于600米。

横坡1-2%非机动车道纵坡0.2-3%,坡长不大于50米,多雪严寒地区2%,坡长不大于1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