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发电与火力发电非常相似只是燃料不同
新能源试题

一、简述新能源的定义和其主要特征。
中国定义: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联合国定义:可再生能源可分为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和新的可再生能源。
传统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大水电和用传统技术利用的生物能源;新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利用现代技术的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固体废弃物等。
能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理解并会计算太阳能集热面积。
三、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效率的主要措施。
提高电池板的转化率,增强光辐射提高转换率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哪三种?分别画出系统结构框图。
独立光伏供电系统、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混合式发电系统。
五、风力发电系统分哪两类?分别描述工作过程。
风力发电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并网的风电系统;另一类是独立的风电系统。
并网的风电系统的风电机组直接与电网相连接,可以得到大电网的补偿和支撑,且运行规模较大。
单机容量一般在数百 kW 及 MW 。
大功率风电机组并网发电是高效大规模利用风能最经济的方式,是当今世界利用风能的主要方式。
独立的风电系统主要建造在电网不易到达的边远地区。
通常独立型风力发电规模较小,单机容量一般为 10kW 及以下,通过蓄电池等储能装置或与其它能源发电技术相结合,用以解决偏远地区的供电问题。
六、简述水能开发方式与水电站基本类型。
水轮泵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
水电站的水工建筑物包括哪些?水力资源的开发方式按照集中落差分,大致有三种基本方式,即堤坝式、引水式和混合式。
但这三种开发方式还要适用一定的河段自然条件。
还有梯级开发、抽水蓄能式开发。
按引用流量的方式分,有径流式开发、蓄水式开发、集水网道式开发。
按不同的开发方式修建起来的水电站,其枢纽布置、建筑物组成等也截然不同,故水电站也随之而分为堤坝式(包括河床式水电站水头在 25M 以下、坝后式水电站最大水头可达 300 多米) 、引水式(无压引水式、有压引水式)和混合式三种基本类型。
2020年高压电工进网许可证考试专业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2020年高压电工进网许可证考试专业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2020年高压电工进网许可证考试专业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单选题1.一般地,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B)。
P215A、额定线电压B、允许最高工作电压C、绝缘水平D、额定相电压2.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成两大类(D)。
P216A、外部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B、外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C、操作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D、雷电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3.外部过电压,与气象条件有关,又称为(B)。
P216A、气象过电压B、大气过电压C、污秽过电压D、条件过电压4.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成两大类(B)。
P216A、外部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B、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C、操作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D、雷电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5.云中的水滴受强烈气流的摩擦产生电荷,而且小水滴带(B)。
P216A、正电B、负电C、静电D、感应电6.在两块异号电荷的雷云之间,当(D)达到一定值时,便发生云层之间放电。
P2161A、电流B、电压C、距离D、电场强度7.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其他物体,造成建筑物、电气设备及其他被击中的物体损坏,雷电的这种破坏形式称为(A)。
P216A、直击雷B、感应雷C、雷电波侵入D、雷电的折射与反射8.雷电放电时,强大的雷电流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会使周围的物体产生危险的过电压,造成设备损坏、人畜伤亡。
雷电的这种破坏形式称为(B)。
P217A、直击雷B、感应雷C、雷电波侵入D、雷电的折射与反射9.防雷设施及接地装置是(D)。
P217A、将导线与杆塔绝缘B、将导线与与大地连接C、将电流引入大地D、将雷电流引入大地10.安装在烟囱顶上的避雷针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D)。
P217A、10mmB、12mmC、16mmD、20mm11.下列避雷针高度为h,其影响系数描述正确的是(A)。
P218A、h<30m时P=1B、h>30m时P=1C、h<30m时hD、以上都可以p/5.512.为防止直接雷击架空线路,一般多采用(B)。
初三物理核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核能试题答案及解析1.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50周年,目前核能已经被广泛和平利用,其中核电站是利用_____(选填“裂变”或“量变”)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来发电的,核能属于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答案】裂变一次【解析】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核能属于一次能源。
【考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2.(2分)核电池是一种通过换能器将核能最终转化成能的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特点.请列举一个将来有可能利用核电池供电的产品:.【答案】电;电动车【解析】核电池是一种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所有用电器都可以用核电池供电,比如电动车、军舰等。
【考点】能源3.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选填“裂变”或“聚变”),太阳发出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答案】聚变 3×108【解析】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原子核质量很小,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这就是核聚变。
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太阳发出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答案:聚变 3×108【考点】常见的核聚变与核裂变现象辨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速(记忆)。
4.能源按其使用情况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核能属于能源。
【答案】新【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常规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属于新能源。
【考点】能源的分类5.目前核能已经被广泛利用,核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核电站工作是利用(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能。
【答案】不可再生核裂变电能【解析】消耗后短期内不能得到补充的能源是不和再生能源,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利用核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核裂变,二是核聚变;目前人们可以控制的利用方式是核裂变,核电站工作是利用核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2018年人教九上物理《22章__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2018年人教九上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有关电磁波和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B.核能发电和火力发电的主要区别是使用的燃料不同C.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潮汐能以外,几乎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①太阳能②天然气③石油④水能⑤核燃料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⑤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弹爆炸属于原子核聚变B.在太阳内部,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C.化石燃料、水能、地热能都属于新能源D.做功冲程中,热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下列关于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前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B.卫星通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C.光纤通信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5.图中是核电站工作的流程图,关于流程图中各装置的能量及转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堆靠核裂变提供核能B.汽轮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获得电能D.多次能量的转化均遵守能量守恒定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核废料可以像普通垃圾一样处理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核裂变D.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7.下列现象或应用,对应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核潜艇的主要能量来源﹣﹣核聚变B.GPS 导航﹣﹣超声波C.铁钳剪铁丝﹣﹣费力杠杆D.空气开关﹣﹣电磁铁8.如图是一种装有太阳能电风扇的帽子,当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扇叶能快速转动。
以下关于太阳能说法正确的是()A.是二次能源B.不能转化为其它能量C.会造成环境污染D.是可再生能源9.课本中的插图“太阳能凉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扇叶的动能”(如图),引发了小聪一些联想,他的下列表达错误的是()A.太阳能为“二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实质上是太阳内部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是电磁波D.太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10.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A.太阳能→电能→机械能B.太阳能→机械能→电能C.电能→太阳能→机械能D.机械能→太阳能→电能二.多选题(共5小题)11.自然界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是()A.江河的流水B.煤C.石油D.潮汐12.关于能源、材料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线圈用超导材料可以实现将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破镜难以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太阳能、风能、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13.关于潮汐发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建造堤坝只是为了利用海水的重力势能B.潮汐发电说明潮汐具有巨大的能量C.退潮时靠近海岸的一侧水位低D.涨潮时靠近大海的一侧水位高14.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可再生能源B.光导纤维是利用无线电波实现远距离、大容量传输信息的C.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只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D.利用超导材料制成的输电导线,可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15.大力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主要出路之一。
17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一,选择题。
( 40分)1,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风能C.水能D.石油2,随着人们对原子核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备受关注,有关核能的理解,正确的是()A.核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B.太阳能是由氢原子裂变放出的能量C.能源开发就是要利用核能 D.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3,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光电池和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C.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4,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类大量使用太阳能会导致温室效应B.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C.核能的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D.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5,对下列图像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以5m/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不变的;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6,对于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和石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与太阳能无关B.地热是从地下冒出来的,与太阳能无关C.煤、石油和地热都与太阳能无关D.地热与太阳能有关7,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A.化石燃料、水能、风能B.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C.化石燃料、潮汐能、地热能D.太阳能、化石燃料、核能8,有关核反应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反应堆是进行聚变而获得核能的一种装置B.核反应堆是进行裂变,且不加控制而获得核能的一种装置C.核反应堆是控制链式反应速度、使核能缓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的装置D.核反应堆是控制轻核聚变速度,使核能缓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的装置9,关于太阳能的优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安全、清洁B.太阳能非常稳定,不受任何条件影响C.太阳能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太阳能使用时转换效率低10,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B.原子弹和氢弹都是根据核的裂变原理制成的C.只有在人为条件下才能发生核反应D.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的裂变和聚变11,随着第三次能源革命序幕的拉开()A.人类将不再使用太阳能B.核反应堆将深入每个家庭C.使用电能的时代将成为过去D.将逐步摆脱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12,下列能源中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由地热站提供取暖的内能B.由水力发电站与火力发电站提供的电能C.水库里的水的势能D.煤气13,下列事例中说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失控的人造卫星返回大气层时被烧毁B.放烟花时,彩色火球腾空而起C.冬天站在阳光下,感到温暖D.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14,永久性地解决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根本方法是()A.充分利用地球上化石燃料资源B.改进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C.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开发新能源D.尽可能地少用能源15,下面是可逆过程的是()A.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B.一棵杉树的生长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的光路D.一只玻璃杯落到地面被跌碎1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失控的能量释放()A.爆破拆除建筑物B.山洪暴发C.唐山大地震D.锅炉爆炸17,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下列地球上的能源中,来自于太阳的是() A.地热能 B.煤、石油、天然气 C. 潮汐能 D.核能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图中可知()A.当年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是天然气B.煤在能源总产量中的比例略高于25% C.核能发电所占份额排在第3位 D.图中所列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19,关于力发电,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风能是不可再生能源C.风力发电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20,获取方便、开发和利用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的能量是()A.核能B.太阳能C.地热能D.潮汐能二,填空题。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话的听筒是把声音信息转换成电流信息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导航的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D.目前人类已建立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2.按照物质的空间尺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原子、电子、银河系B.质子、太阳系、地球C.原子核、原子、太阳系D.电子、银河系、地球3.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释放出的核能来加热水,用水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动力,推动蒸汽涡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子发电。
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A.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B.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C.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关于能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风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开发利用C.大量的燃烧煤炭、石油对环境不会造成负面影响D.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5.关于能源和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B.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光纤传递信息C.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所以不必担心能源危机6.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A.分子B.电子C.质子D.中子7.十九大报告为我国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下行为中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小区安装太阳能路灯B.让电视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C.夏天将空调制冷温度适当调高2℃D.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8.关于信息、能源及可持续发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手机之间信息的传递是由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来完成的C.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人类由此建成核电站,有百利而无一害D.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9.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电热器中的发热体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D.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10.如图是一款太阳能座椅,椅子顶部安装的硅光电池板,可储备能量供晚间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光电池板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B.硅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D.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11.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魅力之光”核电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二)(110道)

“魅力之光”核电知识竞赛试题(答案)(110道)1、打开核能大门的钥匙是人类发现了()。
A、电子B、质子C、中子答案: C2、压水堆核电厂是利用核燃料中铀-235的()发电。
A、动能B、聚变能C、裂变能答案:C3、在天然铀中,铀-235的丰度约为()。
A、 0.2%B、 0.7%C、 3.5%答案: B(铀矿石)4、目前压水堆核电厂核燃料使用的核素是()。
A、234UB、235UC、238UD、1H答案:B5、生产堆是用来生产 ( )的反应堆。
A、电能B、热能 C 、钚和氚答案:C6、铀-235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发生()按质能转換公式释放出能量。
A、核聚变反应B、化学反应C、核裂变反应答案: C(爱因斯坦)7、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中,( )作为增殖原料。
A、铀-238B、铀-233C、铀-235答案:A8、能使铀-238发生裂变反应的中子,为()。
A、快中子B、慢中子 C 热中子答案: A9、1公斤铀-235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标准煤。
A、27000吨B、270吨C、2700吨答案:C10、压水堆核电厂用的铀燃料中,铀-235的富集度为()。
A、1-3%B、3-5%C、5-6 %答案:B11、核能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它们是通过()释放出的能量。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原子核变化答案:C、12、为实现自持的链式裂变反应所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核燃料质量,称为()。
A、临界质量B、关键质量C、约束质量答案: A13、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转換关系式实际上是利用物质( )转变为能量。
A、质量B、动量C、速度答案:A14、现在核电厂利用核能的方式是可控()反应。
A、核聚变B、核衰变C、核裂变答案:C15、核聚变反应是()。
A、两个轻核的聚合B、两个重核的聚合C、一轻核一重核的聚合答案:A16、核反应堆根据用途可分为()等。
A、研究堆、生产堆、动力堆B、高通量堆、快中子堆、游泳池堆C、压水堆、重水堆、沸水堆答案:A17、核电厂是实现()转化的设施。
核能发电

核能发电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
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
只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
除沸水堆外,其他类型的动力堆都是一回路的冷却剂通过堆心加热,在蒸汽发生器中将热量传给二回路或三回路的水,然后形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
沸水堆则是一回路的冷却剂通过堆心加热变成70个大气压左右的饱和蒸汽,经汽水分离并干燥后直接推动汽轮发电机。
1942年12月美国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证明了实现受控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可能性。
但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核能主要为军用服务。
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配合原子弹的发展,先后建成了一批钚生产堆,随后开发了潜艇推进动力堆。
从50年代初开始,美、苏、英、法等国把核能部分地转向民用,利用已有的军用核技术,开发建造以发电为目的的反应堆,从而进入核电验证示范的阶段。
美国在潜艇动力堆的技术基础上,于1957年12月建成希平港压水堆核电厂,于1960年7月建成德累斯顿(Dresden-1)沸水堆核电厂,为轻水堆核电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英国于1956年10月建成卡尔德霍尔(Calder Hall A)产钚、发电两用的石墨气冷堆核电厂。
苏联于1954年建成奥布宁斯克(APS-1)压力管式石墨水冷堆核电厂后,于1964年建成新沃罗涅日压水堆核电厂。
加拿大于1962年建成NPD天然铀重水堆核电厂。
这些核电厂显示出比较成熟的技术和低廉的发电成本,为核电的商用推广打下了基础。
60年代末70年代初,各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处于上升时期,电力需求以十年翻了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
各国出于对化石燃料资源供应的担心,寄希望于核电。
美、苏、英、法等国都制订了庞大的核电发展计划。
后起的联邦德国和日本,也挤进了发展核电的行列。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则以购买成套设备的方式开始进行核电厂建设。
美国轻水堆核电的经济性得到验证之后,首先形成核电厂建设的第一个高潮,1967年核电厂订货达到25.6GW;从1969年开始,美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位,1973年美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占世界的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核能發電工作原理 核分裂與連鎖反應
1.2 核能發電工作原理 核分裂產物
1.2 核能發電工作原理 臨界質量
• 核分裂時第二代與第一代中子數的比稱之 為增值係數. • 增值係數等於一時稱為臨界,此時鈾-235的 質量稱為臨界質量. • 鈾-235的臨界質量因材料之組成與佈置不同, 可從小於1公斤到大至約300公斤.前者如濃 縮度約為90%的鈾鹽溶液系統,後者如天然 鈾和石墨組成的反應堆.
•快中子反應器使用高濃縮燃料,不需要緩和劑
1.2 核能發電工作原理 1.2.1核子反應之控制
• 遲發中子 核分裂時放出中子的時間不盡相同,遲發中子 的存在使中子倍增的時間增長,有利於控制
– 瞬發中子
• 10-14秒內放出,佔全部的99.35%
– 遲發中子
• 幾分鐘內陸續放出,佔全部的0.65%
• 控制棒系統 • 注硼系統
• 設計不同
– 原子彈有引爆裝置。 – 核能電廠沒有引爆裝置,而且藉著核燃料的自穩性以及控制系統, 緩慢逐步的放出能量,不會像原子彈一樣爆炸。
1.3 核能發電之優缺點
• 核能發電之優點
– N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 greenhouse gases are emitted only when the Emergency Diesel Generators are tested (the processes of uranium mining and of building and decommissioning power stations produce relatively small amounts) – Does not pollute the air - zero production of dangerous and polluting gases such as carbon monoxide, sulfur dioxide, aerosols, mercury, nitrogen oxides, particulates or photochemical smog – Small solid waste generation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 Low fuel costs - because so little fuel is needed – Large fuel reserves - (e.g., in Canada and Australia) again, because so little fuel is needed – Nuclear Batteries - (see SSTAR) – 準自產能源
– 地熱發電
• 地熱使地下水變成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
1.1 發電方式簡介
核能發電與火力發電非常相似,只是燃料不同
1.2 核能發電工作原理 原子與原子核
• 1 Angstrom = 0.1 Nanometer = 10-10m
1.2 核能發電工作原理 質能互轉
1.2 核能發電工作原理 利用質能互轉釋出能量
E=MC2產業現況與未來發展
廖俐毅 2007年3月15日
1.簡介 :
1.1 發電方式簡介
• 水力、火力、核能發電 • 再生能源發電
– 太陽能發電
• 光電池 • 集熱板將水加熱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 • 將水分解為氫與氧兩種氣體,再用氫發電
– 風力發電 – 海水溫差發電
• 利用特殊氣體(如氨氣)遇冷變液體,遇熱變氣體特性,推動 氣輪機發電
1.2 核能發電工作原理 緩和劑
•快中子
–核分裂產生的中子能量很高,稱之為快中子
•慢中子
–快中子與周圍材料碰撞,喪失能量而成為較低能量的中 子,稱之為慢中子.快中子的能量約為慢中子的4千萬倍.
•緩和劑
–由於慢中子較快中子容易使鈾-235產生分裂,因此在熱 中子反應器中放置一些易使中子減速且不太吸收中子 的材料,如水、石墨、重水、鈹等,稱之為緩和劑 –快中子與緩和劑碰撞,就好像撞球台上,母球碰撞子球 後將能量傳給子球
1.2 核能發電工作原理 1.2.2核能電廠不同於原子彈
• 目的不同
– 使用原子彈目的是瞬間釋出巨大能量,用於軍事上毀滅敵人。 – 核能電廠目的是作和平用途,造福人類。
• 原料濃度不同
– 原子彈含鈾-235濃度達90%以上,在不加以控制的情況下,於極短 的時間(小於百萬分之一秒)內將能量全部釋放出來產生爆炸。 – 核能電廠採用濃度約3%的鈾-235作為核燃料,並採長時間、細水 長流的方式慢慢釋放出能量,無法像原子彈般的產生瞬間爆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核能發電之優點 N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核能發電之優點 N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 目前全球最嚴重的環境議題, 就是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全 球氣候變遷。 • 如何抑制二氧化碳產量,就是 所有國家最優先的課題。 • 所有能源中除水力發電外,就是 核能與風能產生的二氧化碳最 少! • 燃煤是核能的63倍,天然氣是 核能的32倍。 • 核能發電每年為我國減少3,000 萬噸排放,幾乎減少13 %的 CO2排放。每年替社會節省 3,940億的碳稅,如果少了核能, 我國恐怕不可能達到減量目標。
• E=MC2 • 92 p +143 n -> Uranium-235 + (235x7.6)Mev 92 p +143 n -> Fission Products A and B + (235x8.5)Mev Uranium-235 -> Fission Products A and B + 210Mev
1.2 核能發電工作原理 1.2.1核子反應之控制
•溫度效應
–燃料的溫度效應:核燃料的溫度係數是負的. 當溫度上升時,鈾-238的吸收中子能力會增加, 使得可供鈾-235產生分裂反應的中子數減少,阻 止溫度繼續升高,具有自穩性 –緩和劑的溫度/空泡效應--當溫度上升或空泡 增加時,參與分裂反應的中子數可能增加或減少. 車諾比爾事故其爐心設計在功率低於20%時,空 泡係數為正 –係數是負的就好像開車上陡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