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大题

名词解释大题1.免疫: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抗原:是指能与T、B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结合,促使其增至、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3.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与血清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4.抗原决定簇:即抗原表位。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5.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6.补体:是存在于血清中,可辅助抗体介导溶菌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
7.细胞因子:(CK)是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
8.白细胞分化抗原:是血细胞在分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9.CD分子: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归为一群。
10.粘附分子:(CAM)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外基质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11.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某一物种某号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相互作用,调控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12.APC:(抗原提呈细胞),是能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识别、应答、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13.单克隆抗体:B细胞识别一种抗原表位,经筛选和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只能合成及分泌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
14.集落刺激因子(CSF):指能刺激骨髓不同分化阶段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并在体外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15.GVHR:即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对宿主的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引起组织损伤。
16交叉反应:抗原(或抗体)除与其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与其他抗体(或抗原)发生的反应。
17.免疫防御(immunologic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名词解释题

1、超链接:超链接是从一个网页指向另一个目的端的链接2、站点:站点就是一系列文件的集合,本地站点是位于客户端的、制作页面时设计者所使用的文件夹,而上传到Internet服务器上的站点,称为远程站点3、位图图形:位图图形也称栅格图形,它有一系列的像素点组成,在对位图图形进行处理时相当于对像素点进行处理。
4、 HTML: HTML是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创建可以从一个平台移植到另一个平台的超文本文档的一种简单标记语言。
5、取出和存回: 取出是将当前文件的权限归属自己所有,使其只供自己编辑;存回指放弃对文件权限的控制。
6、WWW:WWW是Internet提供的服务之一,是由遍布在Internet上的称为Web服务器的计算机组成,它将不同的信息资源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通过一种叫做浏览器的软件进行浏览7、网页:在WWW的世界中包含有无数独立的以页为单位的内容,我们称之为网页8、首页:首页是网页的一种,我们一般将登录网站时显示的第一个页面叫做首页9、DHTML:HTML的改良版,可以提供许多HTML无法完成的效果,如图文样式、动画、动态资料、即时互动等多媒体动态效果10、CGI:是WebServer与外部应用程序沟通的通信协议,利用CGI可以执行WebServer的外部程序,并且将结果送回浏览器,这样网站和浏览器之间就有一种互动关系。
11、CSS:即层叠样式表,是文档中控制正文外观的一种格式.12、表格:表格是控制Web页面和布局的最有力工具。
13、本地站点:设计网站时在本地硬盘上建立的站点称为本地站点14、远程站点:上传到Internet上的站点称为远程站点15、内部链接:网站内部各个主题板块或相关内容之间的链接(或者:点的不同网页之间建立文件的相互联系)16、外部链接:是指本站点中的某个对象链接到其它网页中17、交互式图像:指当鼠标经过一副图像时,它会变为另外一副图像,因此交互式图像需要由两幅图组成:一副初始图像和一副替换图18、绝对路径:是指包含服务器协议和根目录的完全路径,对于网页通常是用http://或ftp://来表示一个完整的URL(统一资源定位符)路径19、相对路径:是从当前站点根目录开始的路径20、锚点:为了快速查看当前文档中的内容,可向页面中添加锚点。
名词解释题

1.名词解释:校准
答:校准:在规定条件下,确定测量、记录、控制仪器或系统的示值(尤指称量)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参照标准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2.名词解释:验证
答:验证是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3.名词解释:放行
答:放行是对一批物料或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作出批准使用或投放市场或其他决定的操作。
4.名词解释:洁净区
答:洁净区: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
5.名词解释:物料平衡:
产品或物料实际产量或实际用量及收集到的损耗之和与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之间的比较,并考虑可允许的偏差范围。
6.名词解释:交叉污染
答:交叉污染: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
7.名词解释:回收:
答:在某一特定的生产阶段 将以前生产的一批或数批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加入到另一批次中的操作。
8.名词解释:批号
答:是指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组合。
9.名词解释:警戒限度
答: 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正常范围 但未达到纠偏限度 需要引起警觉 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10.名词解释:纠偏限度
答: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可接受标准,需要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11.名词解释:中间控制
答:也称过程控制,指为确保产品符合有关标准,生产中对工艺过程加以监控,以便在必要时进行调节而做的各项检查。
可将对环境或设备控制视作中间控制的一部分。
名词解释题题

名词解说题题1.基本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形态构造、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尸体解剖: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
3.活体组织检查:是从活体上用手术切取、钳取等方法拿出病变部位的组织制成切片,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的方法。
4.细胞学检查:取病变部位表面零落的细胞、穿刺抽取或混悬于各样液体中的细胞制成涂片进行检查的方法。
5、变性:是指细胞或组织因受伤害后而发生代谢阻碍所致,细胞或细胞间质出现一些异样物质或正常物质数目明显增加。
6、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
7、重生:机体的细胞和组织丧失后,由缺损周边的同种细胞增生填充的过程。
8、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填充组织缺损后经过纤维化转变为瘢痕组织的过程。
9、肉芽组织:是由大批的重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天真结缔组织。
10、坏疽:组织坏死后,继发有腐败菌感染。
11、机化:坏死组织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
12、溃疡:若坏死发生在皮肤、粘膜,坏死物排出后,形成的缺损。
13、玻璃样变性:指细胞内出门现嗜伊红染色、平均半透明无构造的玻璃样物质。
14、脂肪变性:指脂肪细胞以外的细胞中出现脂肪滴。
15、黏液样变性:指组织间质内出现类黏液的齐集。
16、包裹:如坏死灶较大,不可以完整机化,则由四周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其包绕。
17、修复:是指机体的细胞和组织遇到伤害所造成的缺损后,由四周同种细胞的重生或纤维性修复的过程。
18、创伤愈合:是指组织遭到到创伤后进行重生修复的过程。
19、腐败:坏死发生在皮肤粘膜的表浅惹起表浅的缺损。
1.炎症:拥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所发生的防守为主的反响。
2.炎细胞浸润:白细胞从血管内溢出到组织空隙中的现象。
3.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响的化学因子。
4.假膜性炎:发生于粘膜的纤维蛋白性炎。
5.绒毛心:在心包的纤维蛋白性炎时,因为心脏搏动,使心外膜上的纤维蛋白形成无数绒毛状物。
6.脓细胞:变性和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名词解释简答题目

军事理论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6个)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动员: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
军队和国防等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概括。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略:即军事战略,是指筹划和知道战争全局的方略。
战略环境: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其安全及筹划、知道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地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及基本态势。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军事渗透、颠覆甚至入侵等情况。
他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是制定国防战略的依据。
军事高技术: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的,对提高军队战斗力,满足国防现代化需要,强化国防实力,起重大作用的那一部分高技术。
具体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精确制导技术:以各种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跟踪、相关跟踪等新方法,控制和引导武器精确命中目标的技术。
名词解释100题

名词解释100题1. 高渗性脱水:又叫原发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2. 低渗性缺水3.代谢性酸中毒4. 灭菌: 要求无论何种与手术区接触的器械物品,都必须预先采用物理等方法消灭其上附着的细菌。
5.急症手术:指病情危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好准备实施手术,如脾破裂。
6.根治手术:是就恶性肿瘤手术方法而言,根治手术是指切除恶性肿瘤及其邻近组织,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等。
7.感染手术: 如脓肿切开引流术。
8.择期手术: 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手术迟早,不致影响治疗效果,容许术前充分准备,达到一定的标准条件,再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施行手术。
9.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分层注射局麻药,使局部神经末梢受阻滞,称局部浸润麻醉。
10.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
11.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漠下腔使某些脊神经被阻滞,从而产生的一定区域麻醉的方法又称腰麻。
12.麻醉平面:椎管内麻醉,感觉神经被阻滞后,可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其上、下界限称为麻醉平面。
13.复合麻醉:指同时或先后应用几种麻醉药或采用多种麻醉方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以增强麻醉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良好恢复的麻醉方法。
14.等渗性脱水: 水钠丢失情况大致相等,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15. 低血容量休克16.呼吸性硷中毒: 细胞外液中原发于HCO3-减少者称呼吸硷中毒。
17.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全身微循环障碍,组织和器官氧合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引起代谢障碍,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等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
18.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取决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
19.中心静脉压: 是指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主要反映回心血量及右心射血能力,正常值5-10cmH2O。
名词解释题——精选推荐

一、名词解释题1、微观市场营销2、营销市场3、需要4、惠顾动机5、产业市场6、营销环境7、市场细分8、市场调查9、市场预测10、营销战略11、营销渠道12、产品组合13、品牌14、营销谈判15、广告16、年度营销计划控制二、单项选择题1、“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种()观念。
A、生产B、产品C、推销D、社会营销2、生产观念强调的是()。
A、以量取胜B、以廉取胜C、以质取胜D、以形象取胜3、()动机是以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为主要特征的。
A、求实B、求名C、求新D、求美4、()型购买行为发生在购买差异性不大的产品的场合。
A、复杂B、多变C、习惯D、和谐5、改变消费者对竞争品牌的信念,这是()定位。
A、实际的重新B、心理的重新C、竞争性反D、二次6、下列组织中,()不是营销中介单位。
A、中间商B、供应商C、银行D、保险公司7、能满足同一需要的各种产品的生产者互为()竞争者。
A、愿望B、平行C、产品形式D、品牌8、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收入增长,思格尔系数将()。
A、下降B、增大C、不变D、上下波动9、企业决定生产各种产品,但只向某一顾客群供应,这是()。
A、产品/市场集中化B、产品专业化C、市场专业化D、有选择专业化10、按照人口的具体变量细分市场的方法就是()细分。
A、地理B、行为C、心理D、人口11、处于()的产品,可采用无差异性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A、成长期B、衰退期C、导入期D、成熟期12、()调查是为了解市场中出现的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进行的专题调查。
A、探测性B、描述性C、因果性D、预测性13、以现有产品开发新市场,这是()战略。
A、一体化B、市场渗透C、市场开发D、产品开发14、利用原有市场,采用不同技术开发新产品,这是()战略。
A、产品开发B、同心多元化C、综合多元化D、水平多元化15、产业用品渠道一般不包括()A、批发商B、代理商C、制造商D、零售商16、产品价格低,其营销渠道就应()。
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1、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2、待验:物料在允许投料或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3、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4、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5、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6、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
7、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8、纯化水: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9、洁净室(区):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10、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一)包装待包装产品变成成品所需的所有操作步骤,包括分装、贴签等。
但无菌生产工艺中产品的无菌灌装,以及最终灭菌产品的灌装等不视为包装。
(二)包装材料药品包装所用的材料,包括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印刷包装材料,但不包括发运用的外包装材料。
(三)操作规程经批准用来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与清洁、验证、环境控制、取样和检验等药品生产活动的通用性文件,也称标准操作规程。
(四)产品包括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五)产品生命周期产品从最初的研发、上市直至退市的所有阶段。
(六)成品已完成所有生产操作步骤和最终包装的产品。
(七)重新加工将某一生产工序生产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批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再加工,以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八)待包装产品尚未进行包装但已完成所有其他加工工序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战国至两汉时期很有影响的哲学思想。
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生存和发展。
3、藏象:指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古作藏,指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种种征象。
4、闻诊:中医四诊之一,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5、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6、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内生致病病邪。
7、八纲辨证: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类基本辨证纲领。
运用八纲作为证候归类的纲领,对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别病位浅深、病性寒热、邪正斗争盛衰和病证类别,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即八纲辨证。
8、中药:指以中医学理论阐述其药性,并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
9、四气: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10、五味:指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
11、脏腑辨证:通过四诊收集的资料结合脏腑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病位、病性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12、后天之本:人出生后,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13、补益药:凡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补益药,根据各种药物功效及主治证候的不同,将其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四类。
14、解表药: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发表药。
1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16、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常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等,适用于疾病征象与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证。
17、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18、归经: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作用明显,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为归经。
19,肺主治节:即治理调节。
肺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
能的作用。
20,整体观念:指人体身的整体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21,四气: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22、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等,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3,防治原则: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调整阴阳与气血、扶正祛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的治疗总则。
24,辨证论治: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辨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和病;论治是指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原则和治疗方法。
25,四诊:四诊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断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简称四诊。
26,脾主升清:是指脾气上升,并将水谷精微物质上升而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另外,脾气的升举,还具有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
27,心肾不交:在生理状态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亦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
这种相互交往,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从而保持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以维持心肾之间的正常生理功能。
心肾水火既济失调所表现出的症候称为心肾不交。
28,塞因塞用: 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因虚而致闭阻的真虚假实证。
29,相杀: 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杀。
30,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31,封藏之本:意指封闭储藏的根本。
即肾。
《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有储藏五脏六腑之精,供身体生长发育的机能,宜固密不宜耗泄,故称。
1.心属火,属阳,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心在液为汗;与小
肠表里;
2.肺属金,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志为悲忧,
在液为涕,在窍为鼻;与大肠表里;
3.肝属木,肝主疏泄,肝藏血,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在窍于目;与胆表里;
4.脾属土,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在窍为口;与
胃表里;
5.肾属水,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在
窍于耳和二阴;与膀胱表里;
6.胆属木,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7.胃属土,主受纳,腐熟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