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四节澳大利亚的教案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标的要求,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目标1.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的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2.学会利用旧知识探究新问题,利用资料说明为什么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1.能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探究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2.通过澳大利亚的农业、牧业和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推荐相关网址或参考资料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教学时间:1时教学过程回顾旧知,引入新。
教师同学们,我们前边已经学过了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了解一个国家?学生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利用已学会的这些方法再认识一个国家:澳大利亚。
教师出示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学生读图找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南半球、独自占有一个大陆、南回归线穿过中部等。
教师澳大利亚位置的独特性决定了它自然环境的特点,造就了它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下面我们一起到澳大利亚的国家野生动物园去看一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基本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澳大利亚这一遥远的国家,了解相对较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有初步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搜集、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兴趣,树立全球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的具体内涵。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通过观察澳大利亚地图,使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有直观的认识。
2.资料搜集: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的典型地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地图:澳大利亚地图3.资料:关于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资料4.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使学生对澳大利亚有全面的认识。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为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四节澳大利亚》,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球上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澳大利亚这个遥远的大陆,学生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特点,能够识别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和地形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这个大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提高他们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经济特点。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形区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澳大利亚为例,分析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地形区和主要城市的分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澳大利亚的地图、图片、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工具。
3.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知程度,为教学提供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澳大利亚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特点。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图片,呈现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主要城市等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第四节澳大利亚的教案通用一篇

地理第四节澳大利亚的教案通用一篇地理第四节澳大利亚的教案 1(一)知识目标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
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步骤(一)第一课时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教师展示/Soft/Index.html课件(澳大利亚的__和__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__和__,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见到了澳大利亚的__、__,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
因为我们知道,__、__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__的__、__,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
我们一定要爱护__、__呀!(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__思想教育)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国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与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有一定了解。
但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资料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澳大利亚的国家特色,增进对世界不同国家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地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文地理特征对经济地理特征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澳大利亚地理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材、图片、地图、文字资料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世界地理知识,对新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展示澳大利亚的经济地理特征,如矿产资源、农业、服务业等。
地理第四节澳大利亚的教案

地理第四节澳大利亚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教学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提问:澳大利亚位于哪个洲?与我国有何地理位置关系?(二)新课内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1)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1)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分布。
(2)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大区域,东部为大分水岭,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3)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图,引导学生观察气候分布。
(4)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多样,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部为沙漠气候。
(5)展示澳大利亚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水资源分布。
(6)分析:澳大利亚水资源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西部内陆地区水资源贫乏。
3.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1)展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分布。
(2)分析:澳大利亚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其中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人口较多。
(3)展示澳大利亚宗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宗教分布。
(4)分析:澳大利亚宗教信仰多样,以基督教为主。
(5)展示澳大利亚教育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教育分布。
(6)分析:澳大利亚教育水平较高,大学和理工学院遍布全国。
(三)课堂小结2.提问: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对其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有何影响?(四)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熟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结合地图,分析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3.搜集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下节课分享。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澳大利亚》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根据视频和图片认识澳大利亚稀有的动物,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3.运用相关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
4.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5. 根据所学总结出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图片,提高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
2.通过看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视频,了解澳大利亚放养绵羊数量多因此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总结出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4.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地理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位置与领土组成,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以及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情况。
2.教学难点:澳大利亚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内容:利用课前播放的、袋鼠、鸸鹋、国徽等视频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导入新课《澳大利亚》。
在学习某一个区域地理时,首先要知道这个区域地理位置。
那么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在哪里呢?大家一起来看屏幕中世界地图找一找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黄色那个地方就是澳大利亚。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对了,图中黄色的就是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它是由澳大利亚大陆和东南部塔斯马亚岛等附近的小岛组成。
【承接】当我们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时候是怎么描述它的地理位置呢?【学生活动】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描述。
【承接】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怎样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然后请来回答。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3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为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四节《澳大利亚》。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世界各地地理特征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气候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文字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地图:准备澳大利亚的地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3.教学视频:准备与澳大利亚相关的教学视频,丰富教学手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自然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澳大利亚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地图,呈现澳大利亚的位置、地理特征、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第四节澳大利亚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 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教师展示/Soft/Index.html>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个国家的?
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我们一定要爱护国旗、国徽呀(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下面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澳大利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
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国徽上有两只动物中间
一个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会有两只动物?它们动物呢?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
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
(鸵鸟能负重两翼退化不能飞翔只起到辅助行跑的功能)
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
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
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老师播放有关录像或VCD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
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
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
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教师承转: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
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
什么关系?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那么
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1、展示/Soft/Index.html>
课件: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和大洋洲图看书上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个南半球的国家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意为“南方的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着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离造成的
2、教师播放有关地球演化的录像带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 (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引导: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3、教师承转:澳大利亚生物独特面积、人口和城市又是怎样的特点?
提问: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是世界面积第六位的国家其面积数是多少?(769万平方千米)
教师补充: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只有1875万人同学们计算一下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大约2.5人/平方千米)
教师小结:人口密度大约为中国的1/45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城市怎样分布的呢?(人口和城市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东南沿海)找出主要的大城市(首都堪培拉港口悉尼、墨尔本)
出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特点
4、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本国著名城市的图片
教师播放有关著名城市的录像或VCD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教师播放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景观提醒学生为什么2000年的成功的绿色奥运会能在悉尼举行?(拥有白帆逐浪的海细腻迷人的沙滩街道处处野芳幽香佳木秀丽海鸥盘旋有闻名世界的建筑艺术经典——悉尼歌剧院、悉尼塔、海港大桥等)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与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都有关系下一节我们再详细分析
(二)第二课时
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导人新课: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和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问题
2、教师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产品?你知道这意思?(在一些羊毛衫的标签上发现标有“100%澳毛”字样这些羊毛衫全部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还有毛线、皮衣等)
小结引入: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教师(展示/Soft/Index.html>课件: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及地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让学生学习了解76页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羊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后来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这种羊产毛量高现在澳大利亚大部分是这种羊)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的发展史是由于自然环境适于绵羊的生长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国的自然条件:提示从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
4、教师展示/Soft/Index.html>课件: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1)东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2)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平原(3)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200—1000米西部的低矮
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
指导学生读图: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引导学生分析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地形不同放
牧的方式和发展农业与牧业也不同)
5、出示气候图: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教师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气候图
(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
五带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亚有些气候类型讨论分析其分布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中西部、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较干燥适宜牧畜过冬和繁殖)澳大利亚70%的羊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什么?(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些既适合于畜牧业又适合农业)
6、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下面看一段录
像了了解一下自动剪毛、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情景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7、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板书)主要的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其中是世界上绵羊数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其次牛肉、小麦出口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