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硕士研究生计算机统考408考研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在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在线性表中,每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趋,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B.线性表中至少有一个元素C.在线性表中,除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之外,其他元素都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趋,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D.线性表中元素必须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答案】C【解析】线性表一般被定义为由若干个元素组成的有序序列,注意,线性表是位置有序而不是数据有序。

2.设有一个10阶的对称矩阵A,采用压缩存储方式,以行序为主存储,a11为第一个元素,其存储地址为1,每个元素占一个地址空间,则a85(即该元素下标i=85)的地址为()。

A.13B.33C.18D.40【答案】B【解析】矩阵A的前7行中,第i行有i个元素被存储。

所以前7行共7×(7+1)/2=28个元素。

a85是第8行中第5个被存储的元素,所以a85是第28+5=33个元素。

3.若用一维数组表示一个深度为5、结点个数10的二叉树,数组的长度至少为()。

A.10B.16C.31D.64【答案】C【解析】由于一叉树的顺序存储是按完全二叉树来存储,根据二叉树的性质:深度为k 的二叉树最多有2k-1个结点,深度为5的二叉树最多有31个结点。

4.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为DGJHEBIFCA,中序遍历序列为DBGEHJACIF,则其前序遍历序列为()。

A.ABCDEFGHIJB.ABDEGHJCFIC.ABDEGHJFICD.ABDEGJHCFI【答案】B【解析】根据前序、后序遍历的特点,可以确定A是根节点(在后序遍历的最后一个),再根据中序遍历的特点,可以知道DBGEHJ为左子树,CIF为右子树。

再看右子树的后序遍历为IFC,可以确定C为右子树的根节点;再加上中序为CIF,说明C无左子树,只有右子树。

2012-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

2012-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
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求整数 n(n≥0)阶乘的算法如下,其时间复杂度是( )。
A.5 B.7 C.8 D.11 【答案】A 【解析】基本思想是:采用运算符栈是为了比较运算符的优先级,所有运算符必须进栈。 只将大于栈顶元素优先级的运算符直接进栈,否则需要退栈栈顶运算符(先出栈的运算符先 计算,同优先级的运算符在栈中的先计算)。表达式 a+b-a*((c+d)/e-f)+g 产生后缀 表达式的过程如下表所列:
4.若平衡二叉树的高度为 6,且所有非叶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 1,则该平衡二叉树的结 点总数为( )。
A.12 B.20 C.32 D.33 【答案】B 【解析】本题题目的实际问题是,具有 6 层结点的平衡二叉树含有最少的结点数是多 少?Nh 表示深度为 h 的平衡二叉树中含有的最少结点数,有 N0=0,N1=1,N2=2……Nh =Nh-1+Nh-2+1。 由此可得 N5=20。对应的平衡二叉树如下图所示。
5.对有 n 个顶点 e 条边且使用邻接表存储的有向( )。
A.O(n)
4 / 10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O(e) C.O(n+e) D.O(n×e) 【答案】C 【解析】遍历图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每个顶点查找其邻接点的过程。其耗费的时间则取决 于所采用的存储结构。当用二维数组表示邻接矩阵图的存储结构时,查找每个顶点的邻接点 所需时间为 O(n2),其中 n 为图中顶点数。而当以邻接表作图的存储结构时,找邻接点所 需时间为 O(e),其中 e 为无向图中边的数或有向图中弧的数。由此,当以邻接表作存储结 构时,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图的时间复杂度为 O(n+e)。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考研真题20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考研真题2012

38
>>37
新东方在线 [ ]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考研计算机
A.仅Ⅰ
B.仅Ⅱ
C.仅Ⅰ、Ⅲ D.仅Ⅱ、Ⅳ
9.设有一棵3阶B树,如下图所示。删除关键字78得到一棵新B树,其最右叶结点所含
的关键字是
A.60
B.60,62
C.62,65
D.65
10.排序过程中,对尚未确定最终位置的所有元素进行一遍处理称为一趟排序。下列排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新东方在线 [ ]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考研计算机
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求整数n(n≥0)阶乘的算法如下,其时间复杂度是
C.2127-2103
D.2128-2104
15.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采用小端方式存放数据。假定编译器规定int和short
型长度分别为32位和16位,并且数据按边界对齐存储。某C语言程序段如下:
struct {
int a;
char b:
short c;
} record;
record.a=273;
点总数为
A.12
B.20
C.32
D.33
5.对有n个顶点、e条边且使用邻接表存储的有向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其算法的时间
复杂度是
A.O(n)
B.O(e)
C.O(n+e)
D.O(n×e)
6.若用邻接矩阵存储有向图,矩阵中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均为零,则关于该图拓扑序
列的结论是
A.存在,且唯一 B.存在,且不唯一 C.存在,可能不唯一 D.无法确定是否存在 7.对如下有向带权图,若采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求从源点a到其他各顶点的最短 路径,则得到的第一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b,第二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c,后续得到

考研408真题及解析答案

考研408真题及解析答案

考研408真题及解析答案
考研408真题是考研考试中的一部分,涵盖了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在考试前,了解并熟悉408真题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关于考研408真题及解析答案的梳理,以便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xxx科目真题及解析
(此处按照具体科目列出相应的真题和解析答案,可以分小节论述,但不需要在文中标明小节标题)
二、xxx科目真题及解析
(此处按照具体科目列出相应的真题和解析答案,可以分小节论述,但不需要在文中标明小节标题)
三、xxx科目真题及解析
(此处按照具体科目列出相应的真题和解析答案,可以分小节论述,但不需要在文中标明小节标题)
四、xxx科目真题及解析
(此处按照具体科目列出相应的真题和解析答案,可以分小节论述,但不需要在文中标明小节标题)
五、总结
通过对考研408真题及解析答案的整理和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相
关科目的考试形式和要求。

考生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真题及解析答案,通过分析和总结,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同时,做好科目相关知
识的学习和复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在考试中,要保持良好的心
态和稳定的答题速度,合理利用时间,全面、准确地完成考试内容。

六、致力于考研
考研之路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但只要你坚持努力,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祝愿广大考生都能实现自
己的考研梦想,进入理想的学府,开启美好的未来!
以上就是考研408真题及解析答案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该份梳理,考生们能够更好地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2012年计算机考研统考408真题答案解析

2012年计算机考研统考408真题答案解析

以通过适当地调整结点编号,使其邻接矩阵满足前述性质。
7.【参考答案】C
【解析】考查 Dijkstra 算法求最短路径。
从 a 到各顶点的最短路径的求解过程:
顶点
第1趟
第2趟
第3趟
第4趟
对5 趟
b
(a,b) 2
c
(a,c) 5
(a,b,c) 3
d

(a,b,d) 5
(a,b,d) 5
(a,b,d) 5
ab+
-
*((c+d)/e-f)+g
ab+a
-*
((c+d)/e-f)+g
ab+a
-*((
c+d)/e-f)+g
ab+a
-*((
+d)/e-f)+g
ab+ac
-*((+
d)/e-f)+g
ab+ac
-*((+
)/e-f)+gg
ab+acd+
-*(/
e-f)+g
ab+acd+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9. D 17. C
2. A 10. A 18. C
3. A 11. D 19. C
4. B 12. D 20. D
5. C 13. B 21. D
6. C 14. D 22. B
-*(/
-f)+g
ab+acd+e
-*(-

2012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2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及答案

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A. PPPB. IPC. UDPD. TCP34.在物理层接口特性中,用于描述完成每种功能的事件发生顺序的是A.机械特性B.功能特性C.过程特性D.电气特性35.以太网的MAC协议提供的是A.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C.有连接的可靠的服务B.无连接的可靠的服务D.有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36.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帧协议(GBN)传输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16 kbps,单向传播时延为270ms,数据帧长度范围是128~512字节,接收方总是以与数据帧等长的帧进行确认。

为使信道利用率达到最高,帧序列的比特数至少为A. 5B. 4C. 3D. 237.下列关于IP路由器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I.运行路由协议,设备路由表II.监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IP分组III.对收到的IP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的IP分组不丢失IV.根据收到的IP分组的目的IP地址,将其转发到合适的输出线路上A.仅III、IVB.仅I、II、IIIC.仅I、II、IVD. I、II、III、IV 38.ARP协议的功能是A.根据IP地址查询MAC地址C.根据域名查询IP地址B.根据MAC地址查询IP地址D.根据IP地址查询域名39.某主机的IP地址为180.80.77.55,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

若该主机向其所在子网发送广播分组,则目的地址可以是A. 180.80.76.0B.180.80.76.255C.180.80.77.255D.180.80.79.25540.若用户1与用户2之间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则图中①、②、③阶段分别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可以是A. SMTP、SMTP、SMTP C. POP3、SMTP、SMTPB. POP3、SMTP、POP3 D. SMTP、SMTP、POP347.(9分)主机H通过快速以太网连接Internet,IP地址为192.168.0.8,服务器S的IP地址为211.68.71.80。

-2012计算机考研真题及答案含选择题解析--资料

-2012计算机考研真题及答案含选择题解析--资料

2009年统考计算机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B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解析: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传输层)。

自下而上方法的一般从检查物理层开始。

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

34.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BA.12kbps B.24 kbps C.48 kbps D.96 kbps解析: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就推导出在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大码元传输速率的公式: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大码元传输速率C=2W.log2 N (其中W是想低通信道的带宽,N是电平强度)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Rmax=2*B(bps)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 的关系为:Rmax=B*log2(1+S/N)) [以2为底,1+S/N的对数]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

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S/N(dB)=10*lg(S/N) 则S/N=1000。

若带宽B=3000Hz,则Rma x≈30kbps。

11、【计算机】计算机2012年真题及解析

11、【计算机】计算机2012年真题及解析

钻石卡高级辅导系统——全程、全方位、系统化解决考研所有问题,成功率趋近 100% 万学教育官方网址:
4
钻石卡高级辅导
„-‟、 „*‟、 „(‟、„(‟、„+‟依次入栈,此时,栈中元素个数为 5,分别为:- * ( ( + ; „+‟出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4,分别为:- * ( ( ; „)‟入栈,与栈顶元素„(‟配成一对,都出栈,此时,栈中元素个数为 3,分别为:- * ( ; „/‟入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4,分别为:- * ( / ; „/‟出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3,分别为:- * ( ; „-‟入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4,分别为:- * ( - ; „-‟出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3,分别为:- * ( ; „)‟入栈,与栈顶元素„(‟配成一对,都出栈,此时,栈中元素个数为 2,分别为:- * ; „*‟出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1:- ; „-‟出栈,栈空; „+‟入栈,栈中元素个数为 1:+ ; „+‟出栈,栈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中缀向后缀转换过程中,栈中操作符个数最多有 5 个,选 A。 3. 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 a、e、b、d、c,后序遍历序列为 b、c、d、e、a,则根结点的孩子结点 A. 只有 e 【答案】A 【解析】题中已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 a、e、b、d、c,后序遍历序列为 b、c、d、e、a,则可确定二叉树的根节点为 a。 前序遍历访问次序为:访问根节点;前序遍历左子树;前序遍历右子树。从而可以确定,e 为左子树或右子树的根节点,即根节点 a 的孩子结点。 ① 假设 e 为左子树根结点,则根据后序遍历结果可知,b、c、d 一定在左子树上,且以 e 为根节点,所以,b、c、d 不可能是 a 的孩子结点。 ② 若 e 为右子树根节点,根据前序遍历结果可知,此二叉树没有左子树,故只有 e 是 a 的孩子结点。 4. 若平衡二叉树的高度为 6,且所有非叶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 1,则该平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 : B. 有 e、b C. 有 e、c D. 无法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0
B. 20
C. 32
D. 33
5.对有 n 个结点、e 条边且使用邻接表存储的有向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其算法时间复杂度是
A. O(n)
B. O(e)
C. O(n+e)
D. O(n*e)
6.若用邻接矩阵存储有向图,矩阵中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均为零,则关于该图拓扑序列的结论是
A. 存在,且唯一
B. 存在,且不唯一
A. 程序计数器
B.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C. 通用数据寄存器
D. 通用地址寄存器
25.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虚拟存储只能基于连续分配技术
B. 虚拟存储只能基于非连续分配技术
C. 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外存容量的限制
D. 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内存容量的限制
26.操作系的 I/O 子系统通常由四个层次组成,每一层明确定义了与邻近层次的接口,其合理的层次组织排列顺序 是
A. 不管系统是否支持线程,进程都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B. 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
C. 系统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的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D. 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拥有各自不同的地址空间
32.下列选项中,不能改善磁盘设备 I/O 性能的是 6
D. 360ms
A. 重排 I/O 请求次序
13.假定编译器规定 int 和 short 类型长度占 32 位和 16 位,执行下列 C 语言语句 unsigned short x = 65530; unsigned int y = x; 得到 y 的机器数为
3
A. 0000 7FFA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D. 0x11、0xC00E
16.下列关于闪存(Flash Memory)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信息可读可写,并且读、写速度一样快
B. 存储元由 MOS 管组成,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 掉电后信息不丢失,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
D. 采用随机访问方式,可替代计算机外部存储器
17.假设某计算机按字编址,Cache 有 4 个行,Cache 和主存之间交换的块为 1 个字。若 Cache 的内容初始为空, 采用 2 路组相联映射方式和 LRU 替换算法。当访问的主存地址依次为 0,4,8,2,0,6,8,6,4,8 时,命中 Cache 的次数是
C. 存在,可能不唯一
D. 无法确定是否存在
7.对如下有向带权图,若采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求源点 a 到其他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则得到的第一条最 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 b,第二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 c,后续得到的其余各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依次是
2
A.d,e,f
B.e,d,f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I. 简单选择排序
II. 希尔排序
III. 快速排序
IV 堆排序
V. 二路归并排序
A. 仅 I、III、IV
B. 仅 I、III、V
C. 仅 II、III、IV
D. 仅 III、IV、V
11.对一待排序序列分别进行折半插入排序和直接插入排序,两者之间可能的不同之处是
A. 排序的总趟数
B. 元素的移动次数
A. 240ms
B. 260ms
C. 340ms
30.若某单处理器多进程系统中有多个就绪态进程,则下列关于处理机调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进程结束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B. 创建新进程后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C. 在进程处于临界区时不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D. 在系统调用完成并返回用户态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31.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使用辅助空间的数量
D. 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
12.假定基准程序 A 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 100 秒,其中 90 秒为 CPU 时间,其余为 I/O 时间。若 CPU 速度 提高 50%,I/O 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 A 所耗费的时间是
A. 55 秒
B. 60 秒
C. 65 秒
D. 70 秒
struct{ int a; char b; short c;
} record; record.a=273; 若 record 变量的首地址为 0Xc008,则低至 0Xc008 中内容及 record.c 的地址分别为
A. 0x00、0xC00D
B. 0x00、0xC00E
C. 0x11、0xC00D
A. 用户级 I/O 软件、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B. 用户级 I/O 软件、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C. 用户级 I/O 软件、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 D. 用户级 I/O 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 27.假设 5 个进程 P0、P1、P2、P3、P4 共享三类资源 R1、R2、R3,这些资源总数分别为 18、6、22。T0 时刻的 资源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此时存在的一个安全序列是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科目代码 408)
1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 1~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试题 要求。
A. 1
B. 2
C. 3
D. 4
18.某计算机的控制器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微指令中的操作控制字段采用字段直接编码法,共有 33 个微命令, 构成 5 个互斥类,分别包含 7、3、12、5 和 6 个微命令,则操作控制字段至少有
A. 5 位
B. 6 位
C.15 位
Hale Waihona Puke D. 33 位19.某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 100MHz,宽度为 32 位,地址/数据线复用,每传送一次地址或者数据占用一个时钟 周期。若该总线支持突发(猝发)传输方式,则一次“主存写”总线事务传输 128 位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B. 0000 FFFA
C. FFFF 7FFA
D. FFFF FFFA
14.float 类型(即 IEEE754 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能表示的最大正整数是
A. 2126-2103
B. 2127-2104
C. 2127-2103
D.2128-2104
15.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采用小端方式存放数据。假定编译器规定 int 和 short 型长度分别为 32 位和 16 位, 并且数据按边界对齐存储。某 C 语言程序段如下:
A. 仅 I
B. 仅 II
C. 仅 I、III
D. 仅 II、IV
9.设有一棵 3 阶 B 树,如下图所示。删除关键字 78 得到一棵新 B 树,其最右叶结点所含的关键字是
A. 60
B. 60, 62
C. 62, 65
D. 65
10.在内部排序过程中,对尚未确定最终位置的所有元素进行一遍处理称为一趟排序。下列排序方法中,每一趟排 序结束都至少能够确定一个元素最终位置的方法是
A. 20ns
B. 40ns
C. 50ns
D. 80ns
20.下列关于 USB 总线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4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A. 可实现外设的即插即用和热拔插
B. 可通过级联方式连接多台外设
C. 是一种通信总线,连接不同外设
D. 同时可传输 2 位数据,数据传输率高
A. 5
B. 4
C. 3
D. 2
37.下列关于 IP 路由器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I.运行路由协议,设备路由表 II.监测到拥塞时,合理丢弃 IP 分组 III.对收到的 IP 分组头进行差错校验,确保传输的 IP 分组不丢失 IV.根据收到的 IP 分组的目的 IP 地址,将其转发到合适的输出线路上
A. 5
B. 7
C. 8
D. 11
3.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 a, e, b, d, c,后序遍历序列为 b, c, d, e, a,则根结点的孩子结点
A. 只有 e
B. 有 e、b
C. 有 e、c
D. 无法确定
4.若平衡二叉树的高度为 6,且所有非叶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 1,则该平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
A. 仅 I、II
B. 仅 I、III
C. 仅 II、III
D. I、II 和 III
29.一个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仅有 P1 和 P2 两个作业,P2 比 P1 晚 5ms 到达,它的计算和 I/O 操作顺序如下: P1:计算 60ms,I/O 80ms,计算 20ms P2:计算 120ms,I/O 40ms,计算 40ms 若不考虑调度和切换时间,则完成两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少是
5
进程
P0 P1 P2 P3 P4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已分配资源
资源最大需求
R1
R2
R3
R1
3
2
3
5
R2
R3
5
10
4
0
3
5
3
6
4
0
5
4
2
0
4
4
3
1
4
4
0
11
2
5
2
4
A. P0, P2, P4, P1, P3
B. P1, P0, P3, P4, P2
C. P2,P1,P0,P3,P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