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危象诊疗规范
甲亢危象处理原则

甲亢危象处理原则
甲亢危象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急性危重症,可能导致高热、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高血压、脱水、精神异常等严重症状。
处理甲亢危象的原则包括:
1. 快速诊断:通过病史、体征、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手段快速确诊甲亢危象。
2. 立即止痛:给予适当的镇痛剂,减轻病人疼痛和烦躁不安的情绪。
3. 控制甲状腺激素释放:给予甲状腺抑制剂,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4.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给予适当的补液、电解质和营养支持,预防或治疗脱水、低钾等水电解质失衡。
5. 对症治疗:针对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心血管、神经系统、肝肾等器官的支持治疗,维持重要器官功能。
6. 密切监测:定期检查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尿量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7. 病因治疗:根据甲亢的病因和严重程度,采取手术、放射治疗等措施,彻底治愈甲亢病因。
以上原则可以有效控制甲亢危象的发展,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1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1.甲亢危象(hyperthyroid crisis)先兆期临床表现除原有的甲亢症状加重外,还有消化道表现。
危象期是除了先兆症状加重外,主要还有神经系统症状。
2.甲亢危象常常有明显诱因,掌握诱因有助于初步诊断及后续治疗。
反之,某些诱因本身即可使患者处于危重状态,故在抢救时不应忽略继发于诱因的甲亢危象。
3.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体征及既往甲亢病史,实验室检查对甲亢危象的诊断学意义有限,不应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再予诊断治疗。
4.掌握甲亢危象诊断评分表有助于及时作出诊断的同时评估病情严重度。
5.不典型甲亢或恶病质的患者危象发生时无典型表现,可有昏迷或低体温、皮肤干燥无汗等单一表现,应高度警惕。
6.甲亢危象退热应给予物理降温,禁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7.此病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高,应及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有效的抗甲状腺治疗,同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病历摘要女性,42岁,患者入院前1周出现发热、咳嗽、心悸明显,伴恶心、呕吐。
3小时前被家属发现胡言乱语,大汗淋漓。
既往“甲亢”病史10余年,未正规治疗。
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病史。
查体:BP 123/68mmHg,P 150次/分,R 20次/分,T 39.5℃。
谵妄、胡言乱语,体型消瘦,颜面潮红,大汗。
突眼,双侧瞳孔等大(直径 3.5mm),对光反射存在,颈软,甲状腺Ⅱ度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
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14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腹部检查阴性。
【问题1】是否需要进抢救室?患者目前出现意识改变,大汗淋漓,心脏听诊示心律失常,病情危重,需立刻入抢救室监护生命体征,并予以吸氧、建静脉通路等基本处理,立即进行进一步治疗,并高度警惕病情进一步恶化。
【问题2】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根据患者主诉、症状、体征和既往史,应高度怀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
思路1:患者中年女性,甲亢病史10余年,未予正规治疗,此次入院前1周有发热、咳嗽,家属代诉患者有“受凉、感冒”,自服酚麻美敏片,症状未好转。
甲亢危象的紧急处理原则

甲亢危象的紧急处理原则
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急性、危及生命的情况。
以下是甲亢危象的紧急处理原则:
1.紧急治疗:立即转送患者到医院急诊科,并迅速启动治疗。
甲亢危象可能需要密切监测和重症监护。
2.抗甲状腺药物: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如硫脲类药物(甲巯咪唑、普鲁卡因胺)。
这类药物能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3.β受体阻滞剂: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以减缓心率、降低血压,缓解甲亢的心血管症状。
4.碘剂:给予碘剂,如碘化钾。
碘离子能够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但在使用碘剂前要先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以防止甲状腺危象加重。
5.皮质激素: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和碘剂的同时,有时需要给予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以防止甲状腺危象引起的甲状腺风暴。
6.液体管理:确保充足的液体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可能存在的脱水。
7.心血管支持:在必要时提供心血管支持,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治疗,以维持循环稳定。
8.监测和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和其他临床症状。
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钠和钾的浓度。
9.预防并发症:防止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高热、脑病等。
10.诱导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有时可能需要考虑甲状腺切除或放射性碘治疗,但这通常是在危象得到控制后进行的。
甲亢危象是一种紧急情况,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和医疗团队进行。
患者在急救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综合的医疗护理。
《甲状腺危象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要点

《甲状腺危象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要点甲状腺危象是一种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并伴有急性全身性病变的急性危重症。
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的上升,甲状腺危象的发生也呈逐年增加趋势。
为了规范甲状腺危象的急诊诊治及管理,中国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等联合编写了《甲状腺危象急诊诊治专家共识》。
下面是其中的主要要点。
1.定义:甲状腺危象是原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诱因作用下出现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发热、神经精神症状、心血管症状等。
2.诱因:甲状腺危象的常见诱因包括感染、手术、放射碘治疗、外伤、应激等。
其中感染是最常见且最重要的诱因。
3.临床表现: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高热、心血管症状(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精神神经症状(如焦虑、躁动、嗜睡等)以及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4.诊断:甲状腺危象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用实验室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指标、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
同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热、心血管症状和精神神经症状。
5.急诊治疗原则:甲状腺危象的急诊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全面控制。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寒凉物理降温、液体维持、纠正电解质失衡、支持治疗等。
6.药物治疗:甲状腺危象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β受体阻断剂、糖皮质激素等。
甲状腺激素的使用需要谨慎,主要用于明确甲状腺功能状态。
7.寒凉物理降温:甲状腺危象患者常常伴有高热,因此需要降低体温。
常用的降温措施包括退热药物、物理降温(如冰毯、物理降温等)等。
8.注意并发症:甲状腺危象患者常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对于并发症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9.预后评估与转归:甲状腺危象的预后评估与转归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年龄、诱因、伴发病、治疗及支持措施等。
及时识别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
甲亢危象的诊治

甲亢危象(wēi xiànɡ)的诊治甲亢危象(wēi xiànɡ)的诊治甲亢危象(wēi xiànɡ)的诊治一、问诊和查体病例(bìnglì)摘要:女性患者,49岁,怕热、多汗、心悸、消瘦20年;发热、恶心、呕吐2天。
20年前因多汗、乏力、多食、心悸和消瘦等被诊断“甲亢”,并给予他巴唑治疗,每天5mg。
6年前病情加重,体重减少20多斤,出现“房颤”,查T3 、T4升高,仍坚持服他巴唑5mg/天。
近2天来北京就诊,坐火车10多个小时,休息不好(bùhǎo),心悸加重,并出现发热、恶心和呕吐不能进食。
体检:身高1.54 m,体重34公斤,T:39.8℃,BP:110/70mmHg,HR:162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甲状腺III度肿大。
无碘剂过敏史。
当您对该患者做了详细的问诊并进行了体格检查之后,获得以上(yǐshàng)信息,那么您认为下列哪项是诱发该患者当前病情加重可能的诱因?A、持续(chíxù)服用他巴唑5mg/天B、坐火车10多个(duō ɡè)小时B思路(sīlù)正确。
该患者来京就诊乘坐火车10多个小时,休息不好导致劳累,进而出现了心悸加重等一系列症状,可见劳累是该患者病情(bìngqíng)加重的诱因之一。
除了劳累,可以诱发甲亢病情加重的因素还有感染、心脑血管意外、应激和停止药物治疗等。
就当前您所获得的该患者的临床资料来判断,您认为该患者是否(shì fǒu)已具备初步诊断为甲亢危象的依据?点击此处回顾患者(huànzhě)病情A、已具备诊断为甲亢危象的依据B、尚不具备诊断为甲亢危象的依据B您认为还应补充哪些检查?A、T3检查(jiǎnchá)B、T4检查(jiǎnchá)B该患者T4:11.0μg/dL(4.5-12.5)属于(shǔyú)正常水平对于甲亢患者,符合以下(yǐxià)两条或以上,即可诊断为甲亢危象:1.体温(tǐwēn)>39℃2.心率>140-160次/分3.心衰4.神智障碍5.严重腹泻或大汗淋漓或显著消瘦(<35kg)该甲亢患者体重34 kg,体温39.8℃,心率162次/分,可见至少已有三条符合诊断为甲亢危象的依据。
甲亢危象—搜狗百科

甲亢危象—搜狗百科甲亢危象前期或甲亢危象诊断后,不需等待化验结果应尽早开始治疗,治疗的目的是纠正严重的甲状腺毒症和诱发疾病鶒。
其中有很重要地位的是保护机体的脏器,防止功能衰竭的支持疗法,如有条件,应在内科ICU进行监护治疗具体包括:1.一般治疗(1)全身支持疗法:静脉输液——保证水解质和酸碱平衡。
给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
有心力衰竭时需注意补液速度及补钠量。
并需应用强心剂肝功能受损及黄疸时应用保肝药健康搜索给氧,必要时进行辅助呼吸。
(2)积极治疗诱发因素:有感染时,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并应预防二重感染。
(3)退热镇静:患者处于凉爽通风环境中,积极物理降温,如冰袋、酒精擦浴等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必要时可采用人工冬眠。
国外文献报道可用对乙酰氨茶酚退热剂降温值得注意的是不宜用水杨酸类退热剂降温,因为此类药均可使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且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
镇静积极采用各种镇静剂,视个体反应每2~4小时交替使用下列镇静药1次,如地西泮(安定),巴比妥及异丙嗪(非那根)等。
如使用镇静药后病人由兴奋烦躁转为安静说明镇静药物用量较合适。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甲亢危象时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不足,而且肾上腺皮质激素尚能抑制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健康搜索的反应及抑制周围组织将T4转化为T3健康搜索,因此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改善甲亢危象患者的病情危象对糖皮质激素需要量增加,其有抗高热抗毒素反映、抗休克等作用的。
尤其有高热虚脱或休克的病人更应使用糖皮质类激素。
一般采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或地塞米松15~30mg,溶于5%葡萄糖盐水或10%葡萄糖液1000ml中静脉滴注。
但北京协和医院报道甲亢危象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疗效不明显,还可引起二重感染,故强调要慎用。
(5)积极防止并发症及监护重要脏器功能,在抢救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休克及肝肾功能健康搜索不全等并发症,并予积极处理(6)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抑制甲状腺素生物合成健康搜索,可选择咪唑类或硫脲类。
甲状腺功能亢进诊疗规范

甲状腺功能亢进诊疗规范病史采集:1.有无怕热、多汗、激动、纳亢伴消瘦、心悸等甲状腺激素过多的表现。
2.甲状腺肿大的时间、程度、是否伴有压迫症状。
3.是否伴眼征。
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脉率、血压、精神状态、面容、舌手细震颤等。
2.甲状腺肿大的特点、程度、质地、有无结节、边界、震颤、杂音。
3.是否伴眼征、程度(良性突眼或恶性突眼)、有无心律失常、心脏杂音、肝肿大,胫前粘液水肿等。
辅助检查:1.测基础代谢率。
2.甲状腺摄131I率,甲状腺素抑制试验。
3.血T3、T4、FT3、FT4、TSH。
4.必要时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
5.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或多功能腺瘤,可行B超或ECT检查以明确结节的数目、大小、功能等。
诊断: 1.分类: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高功能腺瘤三类。
2.诊断条件:(1)甲状腺激素过多致肾上腺素能活动增强和高代谢状态的表现。
(2)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多呈弥漫性,少数呈结节性肿大,在甲状腺部位可有血管震颤和杂音。
(3)不同程度的眼征,多数呈良性突眼(眼裂增宽,少瞬眼、凝视、上睑挛缩等)少数表现为浸润性突眼,个别无明显眼征。
(4)基础代谢率高于正常,其增高程度与病情轻重成正比,+20%~30%为轻度甲亢; +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
(5)甲状腺摄131I率增多,峰值提前,甲状腺素抑制试验不能抑制。
(6)血总T3、T4增多,少数仅T3增多(T3型甲亢),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
治疗:1.非手术疗法:(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或他巴唑。
(2)放射性同位素碘疗法。
(3)中医辨证:肝火亢盛—龙胆泻肝汤加减;心肝阴虚—天王补心汤一贯煎加减:心肾阴虚—六味地黄汤加黄连阿胶汤加减。
2.手术治疗: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甲亢常用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1)手术适应证:1)继发性甲亢或多功能腺瘤;2)中度以上的原发甲亢;3)腺体较大,伴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4)抗甲状腺药物或I131治疗后复发者;5)妊娠早、中期又符合上述指征者;6)有恶变可能者。
急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诊疗常规

急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诊疗常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Crisisof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危象),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一系列临床表现急剧暴发, 危及生命的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状态,多与感染、手术、劳累、精神刺激、放射性碘治疗或突然使用甲状腺药物有关。
【诊断标准】L病史(1)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或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多时,但未进行诊断治疗。
(2)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前未进行充分准备。
(3)近期有强烈的精神刺激、过度疲劳或合并感染。
(4)初诊病人病情进展,药物尚未奏效。
2 .临床表现(1)发热:多超过39。
C有时可以达40。
C以上。
一般为持续性高热,常规退热措施及药物往往不易奏效。
(2)皮肤症状:皮肤湿润、发红、多汗,重者大汗淋漓,常与发热同时出现,与感染性发热在退热时伴多汗有所不同。
至晚期出现循环衰竭及休克时则皮肤转为苍白,末梢发缙、湿冷等。
(3)心血管表现:窦性心动过速为较早出现的症状。
心率一般>140∕min。
心音亢进,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有事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亦常见,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可有周围血管征,随着病情发展,血压逐渐下降,脉压缩小,脉搏细微,最后心音减弱, 心率逐渐减慢,终至不可逆转。
(4)胃肠道症状:常有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
不少患者可出现黄疸,少数患者发生腹水、肝衰竭、肝性脑病。
(5)神经及精神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激动、谐妄、嗜睡、木僵、四肢震颤、抽搐,严重时呈现昏迷状态。
部分患者出现幻觉、定向力丧失、精神失常等。
(6)水与电解质紊乱:由于代谢亢进,高热、呕吐、腹泻、摄入减少等因素,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钠为常见,其他包括低血钾、低血钙、低血镁及低血磷等。
(7)其他:体重明显减轻,少数患者有胸痛、呼吸急促。
后期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呼吸衰竭。
严重患者常并发循环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急性肾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甲亢危象诊疗规范【病史采集】
1具有甲亢的明确诊断依据;
2.症状发生的诱因、时间、发展过程及程度:
(1)发热:体温在37.2〜420C之间;
(2)心率快:心率多大于140次/分;
(3)中枢神经系统:焦虑不安,感觉迟钝,谵妄,昏迷或淡漠;
(4)消化系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黄疸;
(5)充血性心衰:下肢水肿,两肺底湿鸣,黄疸;
(6)房颤:心室率100次分以上,甚至140次/分以上。
【体格检查】
具有甲亢的体征,并出现以下体征者:
1.体温:37.7〜42C,极少数可小于37C;
2.心脏:
(1)心室率常大于140次/分;
(2)心律:
1)窦性心率,心率大于100次/分;
2)室上速;
3)房颤,心室率大于100次/分,甚至140次/分以上。
(3)心衰体征:下肢水肿,肝大,肝颈返流征(+ ),两肺
底湿鸣音。
3.中枢神经系统:焦虑不安或淡漠,重者昏迷;
4.消化系统;皮肤黄染。
【实验室检查】
具有甲亢诊断的实验室依据,如病人临床表现符合甲亢危象,
应立即进行治疗,不应等待化验结果。
目前尚无针对危象的特异的实
验室检查。
【诊断】除具备诊断甲亢的依据外,应有以下表现:
1.典型甲亢危象诊断标准:体温40 C以上,心室率140 次/分以上,焦虑,昏睡,腹泻,呕吐;
2. Burch 诊断标准:
(1) 分数〉45甲亢危象;
( 2) 分数25~44 甲亢前期;
(3) 分数V 25无危象。
【鉴别诊断】
1 .脑血管意外;
2 .急性胃肠炎;
3.冠心病、心律失常。
【治疗原则】
1 .甲亢的处理:
(1)阻断T3、T4的合成:PTu为首选。
首剂600mg以后每4小时200mg直至症状消除。
无PTu时可用他巴唑60mg以后每4 小时20mg
至症状消除。
甲状腺手术后发生的危象不需使用抗甲
状腺药过敏者酌情
(2)抑制T3、T4的释放:服PTu1~2小时后再加用复方碘溶液。
首剂30~60滴,以后每6~8小时5~ 1 0滴。
碘化钠0.5~1.0 加入10%葡萄糖盐水中静滴1 2~24小时,视病情好转渐减量。
一般碘剂使用3~7天停药。
碘禁忌时可用碳酸锂,口服或静滴。
首剂300mg以后每6小时300mg使其血浓度稳定于1mEq/L。
(3)降低周围组织对T3、T4的反应:心得安20~50mg每6~8小时口服一次,B受体阻滞剂可用于伴心衰及哮喘者。
心衰伴高血压者,可选用利血平1mg肌注,6~8小时一次,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率。
(4)拮抗应激:氢化可的松100mg加入葡萄糖500ml中静滴,每6~8 小时一次,也可用地塞米松。
( 5)降温:
1 ) 物理降温:冰袋、冰毯;
2) 对乙酰氨基酚,应避免使用阿斯匹林。
【临床治愈标准】
心室率降至100 次/分以下,急性心衰控制,神智正常。
腹痛、腹泻、呕吐消失。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