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20200627154120)
《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 D )A、物质和意识B、有神论和无神论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B )A、客观实在B、运动C、可知的 D、事物的现象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 D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C、不能把事物的部分当作整体D、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规律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A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5、鸟能筑巢,人能盖房。
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
这是因为( B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6、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
这个观点表明( A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7、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 A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D、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8、“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这两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B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倒退性趋势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前进和倒退都是事物发展的趋势D、前进性就是曲折性,曲折性就是前进性9、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诸如垃圾短信等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烦恼,,甚至有人利用手机进行一些违法活动。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附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A. 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B. 一切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C. 一切从美好的理想设计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D. 一切从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A. 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B. 天体运动C.自然变化D.3 •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A. 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 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 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4 •“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A .客观实际B .客观规律C .主观愿望D .正确观点多家。
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 “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 “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 形成强烈反差。
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① 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 ② 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③ 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 ④ 要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A.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7 .人们能够按自然规律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
这表明()① 有些自然物的存在和变化不具有客观实在性② 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④ 自然力量是有限的,人的创造能力是无所不能的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8 .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 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市内的降雨险情。
这说明()A .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B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9.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B.C.唯物论与辩证法D.10. 以下不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本试卷适用于:考试时间:90分钟人类活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答案

13春机械班《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本质与现象是既(),又()的()关系。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
3、()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事物的现象有()、()、( )的区别。
5、()与()构成当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6、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7、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2)()8、()的矛盾、()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9、个人理想是()向往和设想。
10、社会理想是()要求和设想。
二、单选题1、“一叶知秋”是运用()的结果。
A、发散思维B、原点思维C、联动思维D、逆向思维2、“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的例子。
A、发散思维B、联动思维C、原点思维D、逆向思维3、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历史事件有重复性B、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C、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D、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4、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所在。
A、国家利益B、集体利益C、自己的利益D、他人的利益5、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
A、有主观性B、有个体差异性C、有实现可能性D、有超越性6、人的本质是(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C、追求自由D、社会关系的总和三、多选题1、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发展规律也具有()。
A、创造性B、客观性C、重复性D、普遍性2、历史规律的特点()。
A、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B、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C、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D、具有主观性3、生产力是()。
A、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B、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C、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D、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4、理想是人们(),体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A、在实践中形成的B、同奋斗目标相联系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D、具有实现的可能性5、社会理想的特点()。
A、有整体性B、有超越性C、有阶段性D、有客观性6、人是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

20XX年《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A、客观实际B、主观意志C、意识D、兴趣2、( )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前提和依据。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物质3、()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A、物质B、行动C、时间D、经验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A、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B、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C、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D、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5、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
”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
这说明()A、本质离不开现象 B、现象离不开本质C、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D、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6、一只蝴蝶在茧子中苦苦挣扎,想要冲破茧子,出来飞翔,可是它努力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成功。
这时,有人找来了一把剪刀,轻轻剪开了茧子,蝴蝶轻而易举地就出来了。
可是它的翅膀却可怜地耷拉在肥胖的身体两侧,怎么也飞不起来。
很快,那只蝴蝶就失去了生命。
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A、蝴蝶很容易死B、人能够消灭规律C、人能够创造规律D、要尊重事物的规律性7、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A.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B.强大和完善的C.吸取了就事物的旧事物的精华 D.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8、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的特征是()A、知行统一B、实践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认识9、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句话告诉我们()A、遇事有主见B、善于抓住机会C、成功需要有坚强的意志D、善于约束自己1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第一篇:《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D)A、物质和意识B、有神论和无神论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B)A、客观实在B、运动C、可知的D、事物的现象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D)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C、不能把事物的部分当作整体D、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规律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5、鸟能筑巢,人能盖房。
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
这是因为(B)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6、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
这个观点表明(A)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7、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A)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D、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8、“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这两句话包含的哲理是(B)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倒退性趋势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前进和倒退都是事物发展的趋势D、前进性就是曲折性,曲折性就是前进性9、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诸如垃圾短信等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烦恼,甚至有人利用手机进行一些违法活动。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

欢迎阅读《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量力而行 B听天由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2、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4、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
该同学()。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C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D客观总结了教训5、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静止是一种不显着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6、“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劲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成为一颗星宸吧!”这段话告诉我们,选择人生奋斗目标应该 ( )A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B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C从自身的需要出发 D从自己的理想出发7、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和逆境的要求的是()A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B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C要有坚定的信念 D 要求我们要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8、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9、新事物是指()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有最受人欢迎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事物。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

海南————学校2020秋季《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用蓝、黑色钢笔答题。
保持卷面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A.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B.一切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C.一切从美好的理想设计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D.一切从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A.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B.天体运动C.自然变化D.人类活动3.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5.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6.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0多家。
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
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①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②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③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④要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7.人们能够按自然规律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
这表明()①有些自然物的存在和变化不具有客观实在性②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创造性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④自然力量是有限的,人的创造能力是无所不能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市内的降雨险情。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附答案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6 .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多家。
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 “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 “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 形成强烈反差。
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① 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 ② 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③ 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 ④ 要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A.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7 .人们能够按自然规律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
这表明()① 有些自然物的存在和变化不具有客观实在性② 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④ 自然力量是有限的,人的创造能力是无所不能的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8 .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市内的降雨险情。
这说明()本试卷适用于:考试时间:90分钟A. 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B. 一切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C. 一切从美好的理想设计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D. 一切从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 A.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 B. 天体运动 C.自然变化D. 人类活动 3 •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A. 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 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 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A .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B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9.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B.C.唯物论与辩证法D.10. 以下不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 A .联系B.孤立C11. 下列行为中属于行而上学的观点是( A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 .人可以任意改变和消除自然规律 .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主观与客观 ).发展 D .矛盾)B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12.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4 •“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5 .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A . —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C.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13.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B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种说法说明了().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500强的企业有2014•如今,在大小饭店里,人们习惯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 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 .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15. “君子之交淡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A .适度B .互惠互利 ) .冷漠 D .主动热情 16.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
、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
A •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B •书本知识是浅显的,而且不一定正确,还是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C •要真正消化理解书本知识
D •要获得真正知识,必须事事亲自实践
2、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A. 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 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 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3. “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4. 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A.自己的体质
B. 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D.自身的性格
5、下列选项中,主张积极的人生行动的有(
①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实事求是
④学而不思则罔
A •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属于联系的特点的是:()
①稳定性②客观性
③复杂多样性④普遍性
A •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人生最好的老师和最宝贵的财富是(
)
A •理论
B •金钱C.信念D.行动
8、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9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也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也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10、孔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1、一切从实际出发:P2
2、运动:P13
3、规律:P14
4、自觉能动性:P25
4、联系P36
5、发展:P47
6、新事物:P47
7、旧事物:P47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 分)
1、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P3-4
2、怎样选择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P9-11
3、如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P38
4、如何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P42-43
5、怎样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P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