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光度计暗室(14.06.17)

合集下载

分布光度计操作规程

分布光度计操作规程

广东德洛斯照明工业有限公司规章制度文件编号Q/DL QC 03412 分发号受控状态受控编制黄维银审核批准-C发文日期2012.10.8 实施日期2012.10.9 版次密级A文件名称GO-2000分布光度计操作规程分发部门试验室1. 目的明确GO-2000分布光度计操作规程的操作规程、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能正确使用、维护该设备,并保持该设备的完好。

2. 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我司GO-2000分布光度计的操作。

3. 职责3.1 品管部负责公司检测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制和完善。

3.2 公司试验室的管理人员负责该设备的操作和管理。

4. 引用/支持性文件4.1 GO-2000分布光度计使用说明书4.2 GB7000.1—2007 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4.3 GB/T5700-2008 照明测量方法4.4 GB/T9468-2008 灯具分布光度测量的一般要求4.5 GB/T7002-2008 投光照明灯具光度测试5. 内容5.1 注意事项5.1.1 操作者在熟悉测试仪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后,方可使用。

5.1.2 必须可靠接地,正确接线,严禁将测试座两端短路。

5.1.3 测试应在暗室中进行,并且应用合适的光阑将杂散光挡去以提高测试精度。

5.1.4 测试时,注意正确的调节灯具或LED的电压电流。

5.1.5 在切换测量功能时,请将灯具或LED灯珠电流复位5.1.6 整个系统应在清洁的环境中工作,且不应有腐蚀性气体。

5.1.7 进行测试前,将测光探测器预热30分钟。

5.1.8 测光探测器位置固定后,不能随意碰撞和移位以免造成偏移而降低测试精度和准确性。

5.2 光源或灯具安装5.2.1 插上测光探测器开关接口,打开测光探测器的探头盖。

5.2.2 打开配光性能测试系统、GT400转台控制器的电源。

5.2.3 打开计算测试软件GOSoft,点击“操作”并选择“复位系统”转台自动完成复位操作。

5.2.4 根据光源或灯具的类型和外形选择合适的夹具,并且判断光源或灯具的中心位置,再将光源或灯具按所需要的工作姿态紧固安装在夹具上,使光源或灯具的光度中心与夹具的几何中心重合。

分布光度计测试报告解读

分布光度计测试报告解读

分布光度计测试报告解读培训资料配光曲线报告的解读——分布光度计测试柳昌2015-8-141. 保护⾓:灯具结构对光线的约束⾓,⼜叫遮光⾓。

2. 光通量:光源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量的总和,单位LM(流明)说明:⼈眼对蓝绿光的敏感度最⼤,因此,波长为555nm 的黄蓝光的单⾊光源,其辐射功率达到1W 时,其所发出光的光通量就为680 lm3. 光强(发光强度):光源在特定⽅向单位⽴体⾓内的光通量,单位cd (坎德拉)4. CIE 分类:CIE 是国际照明委员会灯具按光通量在其上下空间的分布⽐例,分为五类,直接型、半直接型、间接型半间接型、全漫射型。

90%以上的光通量照射下⽅空间——直接型60%以上90%以下光通量照射下⽅空间——半直接型间接型与半间接型与以上相反。

漫射型:灯具的上下光通量⼏乎相同5. S/MH 距⾼⽐:注意:此处烦的“光束⾓”是⼴义不精确的(光束⾓定义见后续阐述)S/M(C0/180):C0-C180⼀边的距⾼⽐S/M(C90/270): C90-C270⼀边的距⾼⽐⼀个衡量左右,⼀个衡量前后。

n UP,DN(C0-180): C0-C180⼀边的上下光通⽐n UP,DN(C180-360): C180-C360⼀边的上下光通⽐俯视图6.光束⾓:⼀般意义上的光束⾓,指光照边缘与光中⼼线的夹⾓。

然⽽,如下情况,光照边缘很难确定,因此光束⾓需要更科学的定义。

CIE (国际照明委员会,欧洲)规定:光强达到法线光强的50%处,两边形成的夹⾓IES (国际照明学会,美国)规定:光强达到法线光强的10%处,两边形成的夹⾓以上标准中规定的定义,是各⾃为便的⼈为定义。

7.关于灯具配光曲线:① c-y/②B-?两种测试⽀架C 平⾯:y 平⾯:每个C ⾓度上的平⾯,俯视图8. 室内灯具配光曲线:外圈所标⾓度为y⾓度内圈半径上所标为光强值C0/C180:C0到C90C90到C180两个半平⾯以C⾓度确定的9.空间等照度曲线:照度:单位⾯积上所接收到的光通量Lx=LM/m^2照度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垂直照射时照度值最⼤。

分布光度计操作规范

分布光度计操作规范
4.7 关闭转台控制页面,点击测试页面上的AC图标,依次选择仪器型号:CHP-500、通讯端口:COM3、频 率:50Hz、电压:220V、量程:0~300V,输入完成后点击设定,然后点击启动输出,此时灯具开始点亮 ( 打开暗房小窗口,确认灯具是否已点亮),点击确定,进入下一步骤。
4.8 在电脑上建立一个文档,用于储存测试数据。 4.9 在测试页面上点击测量图标,根据上面内容依次输入测试灯具的相关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下一 步,然后根据提示依次选择,灯具内容:室内灯具(或其它类型灯具)、平面:不对称、角度间隔(度): 圆 形灯具选择90,方形或其它形状的灯具,选择30、起始角度(度):180、终止角度(度):180、角度间隔
好又快照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布光度计操作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JG-SOP-9源自6 A2/31.目的
规范分布光度计操作标准,保障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避免错误操作出现测试结果的异常性。
2.适用范围
公司实验室分布光度计。
3、职责
3.1 品管部:负责对仪器的使用、保养、保管。
4、操作流程
4.1 打开机柜控制箱,打开主电源(红色按钮),然后依次打开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开关。 4.2 将机柜内开关DC/AC档位打开到AC档位,INSIDE/OUTSIDE档位打开到OUTSIDE档位,确认无误后进 入 下一操作步骤。 4.3 打开测试软件,在页面上点击测试,再点击转台控制面板,确认目标位置是否在0度。如没有在0 度 ,输入0度,点击顺时针转或逆时针转,设备会自动旋转到0度的位置。 4.4 设备配备了大小两种夹具,可根据灯具的大小、形状,选择合适的夹具。夹具选好后,把分布光 度 计安装夹具的螺丝松开,把夹具直接锁装到分布光度计上,并拧紧螺丝进行固定。 4.5 打开墙壁上的红外线校准器,调节到以正对面的校准点在同一水平点上。把要测试的灯具安装到 夹具上。灯具安装完成后,确认灯具的发光面是否与红外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发光面的中心点必须与红 外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没有在同一水平面上,松开分布光度计调节臂的阀手,把调节臂调整到合适 的位置上,并锁紧调节臂。松开灯具夹具的调节螺丝,把灯具发光面的中心点调节到与红外线在同一水 平 面上,并重新进行固定(灯具一定要锁装螺固,避免在测试时出现松动,造成测试数据出现误差)。 4.6 在转台控制面板上把目标位置调节为270度,点击逆时针转,把分布光度计的位置旋转到270度。 确认灯具发光面的中心点是否与红外线在同一中心点上。如发现有偏差,需重新对灯具进行调节,让发 光面的中心点与红外线在同一中心点上。调节完成后,把灯具的正负极与分布光度计的正负极进行连接 。 然合关闭红外线校准器,进入下一步骤。

分布光度计测试报告讲解

分布光度计测试报告讲解
分布光度计 原理及测试报告讲解
分布光度计测试原理
分布光度计(goniophotometer)用来测试灯具或光源的(空间) 光强分布、总光通量和灯具效率等参数,它是灯具配光性能测试 的主要测量设备。
1. 光强分布测量
以光源或灯具的光度中心为转动中心,光度探头在一定的距离下 绕中心转动,通过测量得出的法向照度值和被测光源与光度探头 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得到灯具的空间光强分布,如下图所示。
对于有两个对称面的灯 具一般用两条特征曲线 来表示,不需要表示出 所有的发光强度分布曲 线。
灯具的光强分布曲线(配光曲线) 极坐标
灯具的光强分布曲线(配光曲线) 直角坐标
矩形网图
根据光强分布数据,做出两维的光强等值图。直观地显示灯 具的光强分布状况。常用于投光灯。
矩形等光强图要转化到B-β或A-α坐-γ坐标下表示的光强数据才能作图。常用于路灯。
光束角 (beam angle): 在某一平面上,50%最大光强之间的 夹角。
半峰边角 (half peak side angle): 在某一平面上,最大光强与50%最大 光强方向间的夹角。
光束角
灯具总光通量及灯具效率
根据灯具的发光强度分布数据可以计算出灯具的总光通量或部分光 通量。
环带光通量表格
环带光通量表格,使用C-γ坐标角度所分成的区域小块,右侧 两列是环带光通量。
上射 (下射) 光通比
灯具的总光通量分成上射光通量 与下射光通量两部分。根据上射 光通量与下射光通量,即可算出 上射光通比与下射光通比。 一般投灯灯具没有上射光通量, GOSoft软件中的投光灯具报告中 不显示这一指标。 道路灯具中,还分成上射路边光 通量与上射屋边光通量,下射路 边光通量与下射屋边光通量。

分光光度计实验室要求

分光光度计实验室要求

分光光度计实验室要求摘要:分光光度计实验室要求一、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二、实验室环境要求1.光照条件2.温度和湿度控制3.防尘和防震措施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要求1.操作步骤2.仪器校准3.样品处理与测量四、实验室安全规范1.操作人员安全防护2.意外情况的应对措施五、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与保养1.日常维护2.定期检查与维修3.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方法正文: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实验室仪器,它基于光的吸收原理来测量样品的浓度。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光光度计实验室有着严格的要求。

一、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分光光度计利用光学元件将可见光谱分成不同波长的光束,并通过测量样品吸收的光强来确定其浓度。

当光线通过样品时,样品中的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剩余的光通过检测器测量,从而得到样品的吸光度。

吸光度与样品浓度成正比,可以通过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室环境要求1.光照条件:实验室应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对仪器造成损害。

可以使用遮光窗帘或安装紫外线过滤玻璃来控制光照条件。

2.温度和湿度控制:分光光度计实验室应保持恒温恒湿,以保证仪器性能稳定。

建议设置温度范围在20-25℃,相对湿度在45%-60%。

3.防尘和防震措施:实验室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尘埃对光学系统造成影响。

同时,要避免实验室振动,以免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

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要求1.操作步骤:操作人员应熟悉分光光度的测量原理和实验步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仪器校准:定期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校准,确保仪器性能良好。

校准方法包括:零点校准、跨度校准和吸光度校准。

3.样品处理与测量:在进行测量前,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稀释、过滤等,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光源和检测器的稳定,避免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四、实验室安全规范1.操作人员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应佩戴实验室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防止化学品等危险物质对人身造成伤害。

分布光度计工作指引

分布光度计工作指引
源自Ф>1000可换光阑
1号光阑
2号光阑
3号光阑
不装光阑
B遮光筒


不装
不装
9.在打开的系统软件菜单栏点击操作,根据需要选择配光或色度测试,选择近场测试或远场测试,选择相应校准文件,输入探头偏角。在弹出的测试信息框中按要求正确输入相应测试信息后按确任进入下一步。
10.在弹出对话框选择好灯具、光源的测试方式,扫描测试的类型为C-γ,C、γ测试角度范围,间隔根据实际测试需求设置,选择测试间隔角度越小,测试越精确,测试时间越长。选择好后按确认进入下一步。
6.开启待测灯具、光源测试电源,检查灯具发光是否异常,测试夹具及电源线对灯具、光源发光有无影响,如有影响应重新装待测灯具。
7.将第一反射镜用配套黑布遮住绑紧。
8.根据待测灯具、光源最大出光面尺寸选择是否安装B遮光筒及光阑的尺寸。具体如下表
最大发光尺寸Ф(mm)
Ф≤200
200≤Ф≤600
600≤Ф≤1000
一、目的
让操作员能熟练准确的掌握本仪器的操作方法,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及仪器的正常使用、维护。
二、用途
测试灯具、光源的标准IES文件及配光曲线、光束角、光强数据、光效、总光通量、功率、空间颜色分布、空间亮度分布、UGR统一眩光值等参数。
三、环境要求
1.工作电压:AC 220V±10% 电源频率:50Hz-60Hz。
4.将待测试灯具、光源安装固定在测试夹具上,启动墙上的十字激光对准器,调整灯具、光源使灯具、光源水平、垂直方向分别与十字激光垂直、水平线垂直。再选择灯臂升降方向,开启灯臂升降控制开关,使灯具、光源光度中心与十字激光中心重合。
5.连接好待测灯具、光源电源线,要将多余电源线固定在测试夹具上,防止多余电源线影响测试及测试结果。

全空间快速分布光度计操作指引

全空间快速分布光度计操作指引

全空间快速分布光度计操作指引操作前准备:1.确保全空间快速分布光度计接收区域干净,并清除任何尘埃和污垢,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2.准备好所需的计算机软件和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3.确保光度计电源充足,并连接到稳定的电源以供电。

操作步骤:1.将全空间快速分布光度计放置在所需的位置上,确保它稳定并可以覆盖整个测试区域。

2.打开计算机,启动相应的软件,并确保设备已正确连接。

3.在软件中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式,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如测量时间、测量范围等。

4.调整光度计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它能够完整地捕捉到要测量的光源的光度分布。

5.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开始测量”按钮,开始进行光度测量。

6.等待测量完成,并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在测量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如遮挡光源、移动光度计等。

7.测量完成后,可以将数据保存到计算机中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8.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评估光源的光度分布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9.如果需要重复测量或进行对比分析,可以重复以上步骤。

操作注意事项:1.在进行测量之前,确保全空间快速分布光度计的校准情况良好,以确保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在测量过程中,尽量保持测量环境的稳定,如避免强烈的风、震动等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3.注意光度计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定期清洁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4.避免在高温、潮湿等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光度计,以免损坏设备。

5.在测量光源时,尽量避免直接注视光源,以免对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

分布光度计操作指南

分布光度计操作指南

GO-2000分布光度计操作指南一、功能介绍用于LED灯具/路灯、室内外各种照明灯具的空间光强分布及多种光度参数的测定。

包括:空间光强分布曲线、光强数据、光束角、总光通量、灯具效率、区域光通量、上射光通量、下射光通量、亮度分布、利用系数、亮度限制曲线、眩光等级、最大允许距离比、等照度曲线、有效平均照度曲线、空间颜色分布、平均颜色参数等。

二、转台与控制器连接用系统所配的CAN通讯线将转台上的控制端口和分布光度计控制器CT400后面板上的转台接口连接,将探头的CAN通讯线接口连接到转台引出的CAN通讯线上,具体可见图1三、转台与供电电源连接将系统所配的转台电源线阴插一头插入转台控制箱面板的“电源插座”接口处内;将阳插一头插入系统控制机柜(YF-1000)后面的“转台供电”接口处。

转台供电的控制在机柜面板上,将面板上标有转台电源的开关拨至“ON”的位置,电源接通,并且电源指示灯点亮,拨至“OFF”的位置时,转台供电被切断,指示灯熄灭。

图1 系统总线连接示意图四、固定探头。

根据暗室布置,放置探头位置,调节探头水平和俯仰位置,使探头正对转台,然后使探头正对转台,然后测出探头受光面到转台转动中心的距离。

五、灯具的安装和电气连接1、安装灯具并固定好2、选择灯具供电,若为交流电选择AC接线柱,并且交流供电由转台后面板“AC INPUT”输入;若为直流供电,则将直流电源与转台控制箱面板上的接线柱直接连接,有直流电源直接为灯具供电。

六、点亮被测灯或灯具七、测量前的软件设置打开仪器电源,然后打开计算机应用软件,进入“操作”菜单并指向“系统类型”,点击“GO-2000_V1总线”并根据产品的具体型号选择系统类型。

点击“系统”菜单,选择USB/CAN型号;再点击“系统”菜单下的“连接”。

(注意:正常退出软件后,第二次启动软件无需再次设置)。

八、系统检查并设置通讯参数在GOSoft软件主界面中,点击“操作菜单”中的“系统设置”,弹出“系统设置”对话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HPG1800光度分布计光轴中心高度1.4m,设备旋转臂宽1.5m。 Center height of HPG1800 GONIPHOTOMETER's optical axis is 1.40m, and its rotary arm width is 1.5m 2、在光通道出口安置可调光圈的隔墙, Partition wall is placed in front of the outlet of light beam channel, with aperture diaphragm adjustable. 3、固定光栏木框,用条木工做在圆形并固定,在光栏边上开出0.7m的门,以便通行 。 Round frames (wood material) support the light beam channel. One door locates on the side for entry. 4、隔墙安图纸开孔隔墙预留穿线孔。 Cable inlet to be installed on the partition wall as per the drawing. 5、整个暗室全部做成黑色亚光地平漆。 Dark room to be painted in natural dark.
暗室可变光阑尺寸图 处数标记 分区 设计 制图 审核 工艺
更改文件号
杭州虹谱光电
签名 年,月,日 图样标记 重量 比例 HP-AS-03
标准化
批准

第 页

更改文件号
签名 年,月,日 图样标记 重量 比例 HP-AS-02 共 第 页 页
标准化
批准
其余
A
1500 插销 3000 插销 A
1500
1400
1300
A
1500 3000 墙隔
光澜
可变光澜尺寸列表
序号 1 2 3 4 5 6
灯具尺寸 15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可变光澜尺寸A 1300 1040 860 700 520 350
HP-AS-01
探测器室
Hale Waihona Puke 固定光阑2固定光阑1 830
可变光阑
主机室
控制室
3000
400
1400
2500
1300 3000 12000 3000 1500 3000 线路管 显示器 电脑 办公桌 探测器
1500
3500 3000
机柜 办公椅 主机
杭州虹谱光电 暗室布置图 处数标记 分区 设计 制图 审核 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