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写作
高中语文教案:文学评论的写作

高中语文教案:文学评论的写作一、文学评论的重要性及写作目的(介绍+论述)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一种形式。
它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学评论的写作具有多重目的,既能够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1.1 文学评论的重要性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价的一种方式。
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作家的创作水平。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文学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 文学评论的写作目的文学评论的写作目的多样化,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例如: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语言运用、主题等;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深度和意义;探讨作品所涉及的社会背景、人性及其对读者的启示等。
同时,文学评论的写作也是一种情感和思想表达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文学评论的写作步骤及技巧(阐述)文学评论的写作需要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写作步骤和技巧,供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参考。
2.1 把握作品的主旨和核心思想在进行文学评论的写作时,首先要把握作品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以及语言运用,进而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只有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才能在评论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阐述。
2.2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文学评论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地陈述感受和印象。
在分析作品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情节安排是否合理、人物形象是否鲜明、语言运用是否得当等。
同时,也可以比较不同作品、不同作者的表达方式,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和论述。
2.3 使用具体而准确的语言表达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使用具体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避免模糊不清或泛泛而谈。
文学评论写作优秀范文(共6篇)

文学评论写作优秀范文(共6篇)乡愁文学评论乡愁的意境是美的,没得忧郁而庄重,仿佛一丝苦苦的芬芳,那芬芳来自一支残荷。
乡愁的构思是简约的,简约的就像断臂维纳斯身上的一段白纱。
乡愁的语言是白居易的再现,反复中的平实酝酿着深深的`情,回旋中的朴厚流淌着深深的愁。
乡愁那没有技巧的技巧使乡情回味无穷,隽永悠长,使全诗既富有流动性,又不乏静止感。
众人皆知,“看不出化过妆的化妆才是最高妙的”,而诗人的乡愁就是这样,那层次化的意境仿佛纯纯的“天然去雕饰”,那复沓中的叙述好像平平的,质朴而又真淳。
乡愁自“小小的邮票”流出,因为那邮票载不动历史的伤痕;乡愁自“窄窄的船票”溢出,因为那船票带不完民族的悲哀;乡愁自“矮矮的坟墓”冒出,因为那是一颗种子,它在发芽、生根、成长,直到枝条连起岛陆。
乡愁自浅浅的海峡涨出,因为那是一个泉,它要和源汇成大海,用浪奏鸣《黄河交响乐》,用涛荡起长江奏鸣曲。
乡愁用反复手法把意象紧密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历史画卷;乡愁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层层深入地展现了群体心态和民族状态。
于是乡愁既是乡愁,也不再只是乡愁;乡愁成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情结,乡愁成了岛与陆沟通的纽带。
乡愁的情调是低沉的,因为有心上秋;乡愁的节奏是舒缓的,因为有愁中愁;乡愁的传情达意是形象而动人的,因为那一唱三叹是命泉中流出的旋律、心琴上弹奏出的乐曲,有含蓄中的澄明,更有幽邃中的真实。
乡愁是抑郁的,因为愁太重太浓,重得托不起,浓得化不开。
但乡愁又是自然的,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诗中。
乡愁就这么自然而然地由诗境和神韵中流露出来,语尽而情未了,让人在故事中忘我地投入,在历史中回味,乡愁的无限韵味。
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范文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当代文学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表达形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学艺术的产物。
当代文学作品选自丰富多彩的作品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进行评论,以体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经典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范文。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在动荡变革中的无助和无奈。
小说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底层农村家庭的苦难命运,让人看到一个普通人在社会变革中所受的痛苦和折磨,使人们重新审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该作品真实而具有震撼力,引起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群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中心,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史和几代人的爱情悲剧。
小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塑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伦理的独特魅力。
该作品精美细腻,言辞优美,富有哲理和启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在细雨中呼喊》是作家余秋雨的代表作之一,以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描绘了中国当代都市生活的百态人生。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王小峰在都市生活中的迷茫与成长,以及他与身边人的情感纠葛和人生选择。
小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了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挣扎,让人感受到都市生活的繁琐和压力,引起了读者对当代生活的共鸣和反思。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既受到传统文学的影响,又受到现代文学的启发,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
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的评论,不仅可以了解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还可以体味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和品味中国当代文学,感受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评论范文当代文学是一个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是对人类生存现实和人文精神的表达和传承。
800字文学评论写作范文_文学评论写作800字范文

800字文学评论写作范文_文学评论写作800字范文长期以来,关于写作范文模仿法是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法,中外研究者意见不一。
下面是有800文学评论写作,欢迎参阅。
800字文学评论写作范文篇1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题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没有什么事物是十全十美的,但不要为那残缺而伤感,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残缺能反衬现有的美。
维纳斯的双臂雕像维纳斯,当你看到她时,一定感到惋惜:怎么没有双臂呢?但正因为是这样,你才能更加用心地去体会雕刻者的感情,从她黄金比例的身躯,标致的五官,深沉的目光,那么令人惊叹,惊叹这艺术的奇妙,更好地去观赏这个作品,而不会在意那缺少的双臂。
贝多芬的双耳音乐家——双耳失聪的音乐家,耳聋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可贝多芬却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出那么多震撼人心的曲子。
因为他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安静地弹出他内心的音乐。
那无法比拟的音乐,都是他的心声,是他体内灵魂的乐曲,而这些全都得益于他的耳聋。
一位耳聋的音乐家谱写了世间宏伟的乐章。
李丽的双腿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的李丽,她是生理上的绝对病人。
1岁时就因小儿麻痹而高度瘫痪,几十年中,先后接受了40多次手术,靠着体内的钢板站了起来,而40多岁时又惨遭车祸,永远地坐在了轮椅上,可这并没有打倒她,她从开小商店等白手起家,直到创办了“加油城”、“园林园艺公司”等大型企业;她是精神上的绝对巨人,她还为了“问题孩子”、“失足青年”奔走呼吁,循循善诱,无私奉献,五年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
命运夺去了她的双腿,却未阻止她精神的奔跑,以坚强的意志与命运抗衡,她拿残疾的腿更加反衬出她在精神方面的伟大。
这就是残缺的美,反衬出现有事物的美丽、伟大与不易。
在这世间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不必刻意追求完美。
花开虽艳却迟早会败,燕舞虽美却春来秋去。
完美是稍纵即逝的,它让生命失去了光泽,失去了社会的真实,失去了意气风发的自我。
635 文学评论写作

635 文学评论写作(一)635 文学评论写作知识点635 文学评论写作是考研文学专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考研知识点:1. 文学批评方法:包括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多种批评方法。
2. 文学理论:包括西方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论、现代文艺理论等。
3. 作品分析:包括人物分析、情节分析、主题思想分析、艺术手法分析等。
4. 文学史:包括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以及对重要作家和流派的研究。
5. 文学评论写作技巧:如何写一篇有深度和广度的文学评论,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论证和例证等。
6. 阅读理解:能够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7. 学术写作规范:包括论文格式、引用规范、论证方法等。
在准备考试时,除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多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同时,也要多写文学评论,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论证能力。
(二)635 文学评论写作考研难点1. 文学理论知识掌握不足:文学评论写作需要对文学理论有深入的了解,包括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
如果对这些知识掌握不足,将很难写出深度的文学评论。
2. 分析能力不足:文学评论写作不仅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还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 论述逻辑不清:在撰写文学评论时,需要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论点明确,论据充足。
如果论述的逻辑不清,将会影响读者对你观点的理解和接受。
4. 缺乏创新思考:优秀的文学评论往往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如果你只是重复别人的观点,或者只是对作品进行表面的解读,那么你的文学评论就很难脱颖而出。
5. 学术规范不熟悉:学术论文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如引用规则、论证方法等。
如果对这些规范不熟悉,可能会在考试中失分。
6. 时间管理困难:文学评论写作是一个耗时的过程,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文学评论写作知识点总结

文学评论写作知识点总结文学评论写作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文学爱好者和学者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好的文学评论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可以为作者提供宝贵的反馈意见,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文学评论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每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从事文学研究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原则、技巧和常见错误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文学评论写作首先要求作者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主观情感的影响。
在评价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应该受到作者的个人喜好或偏见的影响,而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评价。
这样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2.深入分析原则好的文学评论应该是对文学作品深入分析的反映,而不仅仅是作者的主观看法。
在写作过程中,要对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便揭示出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3.严谨性原则文学评论写作要求严谨、科学,不能够主观、随意。
在发表评论之前,作者应该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以充分了解其内容和背景,才能够准确地进行评价和分析。
此外,在写作过程中还应当遵循逻辑思维的原则,确保论据有据可查,结论正确合理。
4.批评性原则好的文学评论应当具有批评性,即能够对文学作品的瑕疵和不足进行揭示和批评,而不是一味地吹捧。
只有从批评的角度出发,才能够为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其更好地完善和进步。
二、文学评论写作的技巧1.语言准确写作语言应当准确、明晰,避免模糊和不明确的表达。
语言是文学评论的工具,准确、清晰的语言可以帮助作者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2.观点明确好的文学评论应当具有明确的观点和立场,不应该模糊不清,不应该含糊其词。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应当坚持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作者的立场和看法。
文学评论写作万能模板

文学评论写作万能模板文学评论是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既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也是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和探索。
在进行文学评论写作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模板进行思路整理,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一、作品简介。
首先,我们需要对要评论的文学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这包括作品的作者、题材、主题、情节梗概等内容。
通过简要介绍作品的基本信息,可以让读者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评论打下基础。
二、作品评价。
在作品评价部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可以从文学性、艺术性、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评论。
比如,可以评价作品的语言表达是否生动、形象是否饱满、结构是否合理、情节是否引人入胜等。
同时,也可以从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人性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展现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三、个人感悟。
在个人感悟部分,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对作品进行主观性的评论和感悟。
可以谈谈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思考和启发,以及作品对自己的情感触动和影响。
这部分内容可以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和情感,增加读者的共鸣和情感连接。
四、文学作品与当下社会的联系。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探讨文学作品与当下社会的联系和反映。
可以谈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作品对当下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通过将文学作品与当下社会现实相联系,可以使评论更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五、总结。
最后,我们可以对整篇评论进行总结,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
可以总结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对作品的整体评价。
同时,也可以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总结和展望,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以上是文学评论写作的万能模板,希望能够对大家进行文学评论写作时有所帮助。
在实际写作中,可以根据具体的作品和自己的感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发挥,使评论更具个性和深度。
希望大家在文学评论写作中能够有所收获,写出更加优秀的评论作品。
如何撰写一篇出色的文学评论

如何撰写一篇出色的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和评价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撰写一篇出色的文学评论对于提升个人写作技巧和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撰写出色的文学评论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读者在撰写文学评论时有所帮助。
一、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在撰写文学评论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部适合的文学作品。
可以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散文、诗歌等进行评论。
不论选择哪种文学作品,都应该喜欢并且熟悉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分析和评价。
二、全面理解作品背景和内容在撰写文学评论之前,应该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阅读和理解。
要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主题、结构、情节等。
只有全面理解了作品的背景和内容,才能够做到准确地评价和评论。
三、明确评论的观点和立场在撰写文学评论时,应该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或者语言风格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同时,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并且将其表达清晰准确。
四、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在文学评论中,重要的一点是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节。
主题是作品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而情节是主题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可以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对话等来揭示作品的主题,并且对其进行评价。
五、评价作品的语言和风格作品的语言和风格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撰写文学评论时,可以对作品的语言运用、修辞手法、叙述方式等进行评价。
比如,可以评价作品中的用词是否准确、是否富有想象力,以及作者表达情感的能力等。
六、对作品进行比较和引用在撰写文学评论时,可以将所评论的作品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和引用。
比较可以从不同作者、不同时期或者不同风格的作品中找到相同或者相异之处,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引用其他作品可以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加评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七、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和客观性在撰写文学评论时,应该尽量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评论以评价短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为主,而且只要求选其一点来写,因而读懂作品、确定选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选点要准,即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
选点的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笔力不从心而流于空泛。
其次,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
我们知道,对作品的评价是论点,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则是用论据论证论点。
如果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势必无法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比较深入地评析作品,论证论点。
第三,结构要明快。
对作品的评价最好在开头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证明,形成总分结构。
如果有必要加上总结性文字以收束上文,那就形成总分总结构,但不可勉强,以免画蛇添足。
第四,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力、给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
同时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增浓文学评论味。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反过来内容也需要依靠形式来表现。
所以,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时,万不可弃思想内容而不顾,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也可以适当提及表现手法。
当然,它们的侧重点决不相同。
下面请看实例--
题目:
认真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微型文学评论,题目自拟,不超过200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例文一:
悠悠海峡情
--评《乡愁》所蕴含的深义---评内容
《乡愁》这首诗涵义丰富、深刻,以特有的笔调倾述了海峡彼岸的人们思念大陆故土的悠悠情怀。
诗的开头三节,作者就已渲染了浓浓的思乡情调。
到了诗的末节,作者笔锋一转,巧妙、恰当地把乡愁比作与大陆相隔离的海峡,从而寄托了作者在垂暮之年思念大陆故上和亲人的悠悠的乡愁。
由于前三节诗的渲染铺垫,这种"乡愁"的味儿就更浓烈了,而且我们不难品味出其中带着几分苦涩的味儿,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尝的失望的情绪,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黄亨灿)
例文二:
跳跃的乡愁---评艺术特色
--评《乡愁》的艺术感染力
乡愁是一抹心头上的阴翳,是一束情感的投影。
小诗《乡愁》于质朴中蕴真情,辗转中现永恒,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力。
诗中的乡愁是跳跃、辗转的,从"小小的邮票"到"窄窄的船票",进而变成"矮矮的坟墓",直至"浅浅的海湾",但乡愁却是永恒在作者的心中。
为体现"现在的乡愁",全诗着眼于格局的布置,由前三段的蓄势而引起末段的迸发,这不仅仅以浓烈的色彩渲染了乡愁,也使乡愁得到升华和涵沉。
读者从这首极富忧愁的小诗中极易抠取它的艺术精粹,这是以情感人的结果。
(赵斯仪)
例文三:
想哭不一定有泪
--评《乡愁》中的借代---评写作手法
《乡愁》的一大特色是运用借代修辞手法,表现浓郁的乡愁。
诗人独具匠心,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湾"来借代"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等不同时期的乡愁,使之实物化。
乍看起来很有些"挥手自兹去"的洒脱,但多读几遍,你会感觉到诗人的哭腔,你定然会被母子深情、夫妻恋情和游子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之情所打动。
正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明诗人无时不颠沛在离愁之中;在哭,无泪,借代使之然也。
(游舫)
总评:
这三篇微型文学评论,有的评《乡愁》的思想内容,有的评其艺术特色,颇合法度。
它们都只抓住一点来写,角度不大,评价中肯,笔墨集中,分析在理,言简意赅。
至于结构明快,一目了然,自不必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也是共同的特点。
在行文中恰如其分地用上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更具文学评论的特色。
另外,每篇的标题都拟得相当艺术,也给微型评论增添风采。
评论考试模式
开头:
1.梗概复述。
在全文情节梗概复述中,不露声色地点出要强调之处。
2.引出论点:一个判断句,主谓宾。
选择最有感受的一点
内容:从人物形象看主题。
形式:从下列几点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塑造(性格的几个方面),结构(曲折、巧合、误会、线索等),语言(个性化、生活化),技巧(对比、讽刺、吸收其它文体特色等)。
中间:
1.分析法论证为主。
论据是作品自身,边节录边评论。
分为二个以上方面。
2.其它论证方法为辅,如引证法、比喻法、反证法等。
3.联系实际,引申发挥。
内容主要是主题的社会意义。
形式有:典型的意义,艺术特
点的比较和发展。
结尾:
1.重申照应开头,进一步明确、深化论点。
2.发出感慨.
评论:重在发表评论者的观点,有时竟把原文只作为引证评论者观点的材料,旁征博引、深入广泛挖掘。
好的评论、权威人士的评论对原作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算作学术论文的。
二、文学评论的特点
1.科学性
对真理的揭示、对事物内在规律本质特征的阐发有科学性,即懂行识货,有明察秋毫的眼力,对原作准确分析、评价,实事求是,不溢美,不隐恶,语言准确、严谨。
2.逻辑性
思维合乎规律,表述有条有理,从内容到结构布局都应有一定的逻辑层次,讲究一定的章法,不要“一锅煮”,车轱辘话说一大堆。
3.艺术性
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可以视听、触摸的形象,使文学评论做到文理结合,而不是干巴巴的空泛说教,同时对评论对象充满感情,做到情理结合,有感染力,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风格。
4.针对性
针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明确“评什么、为什么评、怎么去评”等问题,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豆腐一碗,一碗豆腐,不知所云。
5.社会性
文学评论往往与评论者所处的时代、所持的评论标准极其社会要求和文学自身发展的状况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样的作家、作品放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读者手里会有不同的评价。
6.指导性
文学评论对社会现实、对文学本身和对广大读者的理解和认识等有指导意义,这实际上决定着文学评论的价值意义。
三、文学评论的写法
1.具备以下条件
①有严谨的治学态度;②有相应的生活阅历;③有较高的理论造诣;④有一定的文
学修养;⑤有过硬的文字功夫;⑥有激情,即感受生活、感受作品的能力。
2.做好以下准备
①认真研读原作;②了解作家的生平;③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和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④调查群众反映,阅读已有的评论文章;⑤搜集丰裕的参考资料;⑥做好大量的摘录卡片;
⑦确定评论对象和主攻方向;⑧列好提纲。
3.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评论作品的思想性
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总倾向是否进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审美要求,是否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特色、揭示了社会规律。
②评论作品的艺术性
a.艺术形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内心活动等个性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分析人物活动的历史环境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物自身的成长历史是否前后矛盾、是否合情合理;透过人物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投影。
b.艺术形式:包括对作品中故事情节的设置、线索的安排、细节的描写、语言的运用(人物语言和作者的叙述语言)、作者即作品的风格、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③评论作者和作品的贡献及地位
可以采用比较、联系、考证等方法,对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作者同一时期的同类作品、不同作者不同时期的同类作品等做出中肯的评价,确定作者与作品在文学领域或社会方面的贡献及地位。
4.掌握以下方法
①复述议论
围绕所要论述的问题,选择引用有关的原文,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②概括分析
用简洁的语言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概括出来,给读者以明晰的总印象,然后再对作品本身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加以剖析,说明比较,使读者对作品本身有透彻的了解,从而相信评论者的观点,并非无源之水。
③联系比较
联系作者本人不同时期的作品特色,或同一时期其他作者同类型的作品,或显示生活中的事实等进行分析比较,突出其个性,肯定其优劣,发掘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④情理兼备
理,指评论者通过理智的分析,在评论中表现出来的逻辑力量;情,指评论者把自己的爱憎感情渗透进评论过程中,使评论有内在的情感力量,能够感染读者,达到评论效果。
5.选择恰当体式
根据评论对象的文体特色,尽量选择和谐统一得体的评论体式。
如:①论文式;②随笔式;③书信式;④对话式;⑤序跋式;⑥评点式;⑦考证式;⑧诗体式;⑨与原著融为一体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