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考研文学评论写作专题
文学评论写作考研应试经验(一)

文学评论写作考研应试经验(一)什么是文学评论写作?从应试的角度说,文学评论写作就是运用文学理论观点、结合文学史去对考场上指定的作品进行研究和探讨,去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
这种写作和普通的鉴赏文章或者小时候老师布置的读后感不同,在内容的把控方面想跟大家分享三个建议,分别是:客观性、明确性、理论性第一点,客观性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不要在文章中带入个人的主观情感,更不要以一种感性的口吻去展开评论。
文学评论需要我们用一种中性或者说公平的口吻、从写作技巧、文章思想等等这种相对客观的方面去展开。
它讲究的是评论者对作品“术”方面的探讨,而不是文学消费者个人“情”方面的表达。
举个正经的栗子,穆旦的《冬》:第二点,明确性一篇高水准的文学评论一定是观点清晰且具体的,而不是广泛、空洞的。
考场上在通读完作品后,我们更提倡的做法是:1.先根据体裁去确定评论角度如果是一篇小说,我们会先考虑视角的转换、人物塑造、故事情节;而如果是诗歌我们则会先考虑意象语言是否符合三美原则等等;如果是散文那我们可以考虑的是作品的情感、是否有矛盾等等。
总之先从大方向上去确定评论角度。
2.根据具体内容去确定自己的评论中心第三点,理论性文学评论在考研中的分值占比不低,多则150分,少则50分。
因此我们在考场上必须体现出专业的水准才有可能拿到高分。
此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文学理论观点应用在文学评论中,这也是为什么各校会把文学理论相关的教材列为文学专业考研的必看书目的原因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观点运用到评论中呢?举个栗子,法国热奈特的《叙事话语》提出的聚焦理论,这个理论在童庆炳老师的《文学理论教程》中也有介绍。
这个理论就特别适合用在小说作品的评论中。
我们可以结合《红楼梦》和鲁迅的《故乡》来分析一下,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注意这两部作品的叙述视角,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在叙述视角的运用上是不一样的:《故乡》通篇下来都是以主人公“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全文展现的内容都是“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读者对于“我”视线范围以外的事情无从得知,这种视角对应的就是第一人称的内聚焦叙述视角。
【2018-2019】文学评论写作万能模板-范文模板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学评论写作万能模板篇一:文学评论写作经验——现当代文学文学评论写作经验——现当代文学考研的路,走过,无意间再回首,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有过彷徨,也曾无助过,千种感慨,尽在苏轼的一句词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暑期在家,闲下来的时候,翻看我喜爱的诗词,说到古诗词,想到了现当代文学评论的写作。
我想,没有对于古诗词所下的一番苦心,文学评论写作可能拿不到140分。
中国古代的诗歌、词,对于写作入门不失为捷径,。
唐诗宋词重意境的营构、重心绪的传达,看的多、品的多,慢慢感觉就出来了,叶嘉莹的十五讲,还有胡晓明的《万川之月》,以及其他唐诗宋词的赏析性著作,对于古诗词品味的提升,很有版主。
现当代诗歌的品读,万象归一,与古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文人的此情此景的再现。
只是现代诗歌比较年轻,体式上尚不足谓之成熟,略显涩一些。
说到古诗词赏析,它可以更快的熏陶出对诗歌的感知,籍此来赏析现代诗,也许上手比较容易些。
毕竟,诗思是相通的。
现代诗评论的写作,构建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大体方向要把我对。
在09年考研的前一个月,我还在犹豫担心,我怕我抓不准这首诗,他具体所要传达的意思,我怕我抓偏离。
在去年夏天,我还在着急,面对一首诗歌,哇不能全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的感觉,也不知怎么评。
复习时困惑厚重的像一堵墙,堆积的几近窒息。
后来,我决定模仿评论写作。
在图书馆借出孙玉石的两本《中国现代诗导读》,说到,说到孙玉石先生,他是诗评界的重量级人物,而这两本书中的评论文章,均出自他和他的研究生之手,文采斐然,文笔妙曼读来是一种享受。
从暑假到考研的多半年时间,我几乎模写遍了这两本书的评论文章。
模写要有点变通,学的是笔者行文思路,如何定题的墓志铭开头的,他是从哪个角度分析这首诗歌,人家是怎么论证的,收尾时怎么收的。
绍兴文理学院811文学评论写作2017-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4. 仔细阅读下面这个短篇小说,结合文本和自身阅读感受,写一篇 1000 字 左右的小评论,要求对作者风格有一定的把握,行文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50 分)
-第- 1 -页,共- 2 -页
考验 弗兰茨·卡夫卡 我是一个仆人,但在这里我没事可做。我胆小怕事,不出头露面,是的, 我从不挤进别人的行列,但这只是我无事可做的一个原因,这也可能与我无 事可做根本就没关系;无论怎么说,重要的是我没有被喊去做事,其他人却 被叫去工作了,而他们并没有那么迫切需要,或许根本就没有被喊去做事的 愿望,可这期间我的愿望至少有时是十分强烈的。这样一来我就躺在仆人房 间的木板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的横梁,睡着了,醒了,又睡着了。有时我走 到对面的酒馆,喝一杯酸啤酒,有时却因为厌恶而把一杯酒都倒掉了事,可 随后我又喝了这种啤酒。乐于坐在那儿,因为我从一扇关着的小窗后面不被 人发现就能看到我们那幢房子的窗户。在那儿看到的不多,可这儿面对大街, 我相信看到的是过道的窗户,不是通向主人居室的那些窗户。但有可能我弄 错了,有个人,虽然我没有问过他,他这样说过,这幢房子的前面也证实了 这种印象。这些窗户很少开启,即使打开的时候,那也是一个仆人打开的, 他随之就倚在胸栏上,向下面瞭望片刻。他不愿意在过道里这样做。我不认 识那些仆人,他们这些在楼上做活的人睡在另外一个地方,不睡在我的小屋 里。 有一次,当我进了小酒馆时,有一个客人占了我进行观察的座位。我不 敢仔细地向那边望去,在门口就想立即转身走开。但是这位客人却喊住了我, 并表明他也是一个仆人并且我在某个地方看到过他,但直到现在我却没有与 他搭过话。“你为什么要离开?你坐下,喝一杯!我付账。”于是我便坐了下 来。他问了我一些话,但我没法回答他,我根本不明白他的问题。因此我说 道:“或许你现在后悔请我喝酒了吧,我走了。”我要站起身来。但是他隔着 桌子用手把我按住。“留下。”他说,“这只是一次考验,谁不回答问题,那 他就通过了考验。”
635 文学评论写作

635 文学评论写作(一)635 文学评论写作知识点635 文学评论写作是考研文学专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考研知识点:1. 文学批评方法:包括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多种批评方法。
2. 文学理论:包括西方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论、现代文艺理论等。
3. 作品分析:包括人物分析、情节分析、主题思想分析、艺术手法分析等。
4. 文学史:包括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以及对重要作家和流派的研究。
5. 文学评论写作技巧:如何写一篇有深度和广度的文学评论,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论证和例证等。
6. 阅读理解:能够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7. 学术写作规范:包括论文格式、引用规范、论证方法等。
在准备考试时,除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多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同时,也要多写文学评论,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论证能力。
(二)635 文学评论写作考研难点1. 文学理论知识掌握不足:文学评论写作需要对文学理论有深入的了解,包括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
如果对这些知识掌握不足,将很难写出深度的文学评论。
2. 分析能力不足:文学评论写作不仅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还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 论述逻辑不清:在撰写文学评论时,需要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论点明确,论据充足。
如果论述的逻辑不清,将会影响读者对你观点的理解和接受。
4. 缺乏创新思考:优秀的文学评论往往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如果你只是重复别人的观点,或者只是对作品进行表面的解读,那么你的文学评论就很难脱颖而出。
5. 学术规范不熟悉:学术论文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如引用规则、论证方法等。
如果对这些规范不熟悉,可能会在考试中失分。
6. 时间管理困难:文学评论写作是一个耗时的过程,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共五则范文)

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幻灯片1 λ文学评论λ 1.基本结构是:λ全文:总-分-总λ段内:叙、析、议λ 2.选准一个评论点(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及其作用),拟好一个标题。
λ 3.不要求联系实际,但可以联系相关文章作比较分析。
λ幻灯片2 λ评论点以及好标题示例:λ 1.至情言语即无声λ--浅析《项脊轩志》的情感艺术λ 2.精巧的结构,含蓄的语言λ--浅谈《荷塘月色》的结构与语言技巧λ 3.音韵的和谐美λ--浅谈《荷塘月色》叠字叠词的妙用λ幻灯片3 λ阅读艾青的《盼望》一诗,就诗歌表现的思想情感或某一个表现手法展开赏析。
λ盼望λ一个海员说,λ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λ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λ一个海员说,λ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λ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λ一个盼望出发λ一个盼望到达λ 1979年3 月,上海幻灯片4 启示性的语言单纯性的意象——艾青《盼望》赏析一首好诗,能给人以启迪、遐想,而且往往是读者意会到的要比诗人字面上写出的还多。
艾青的《盼望》就是这样一首好诗。
它一共只有六句,描述了海员在“起锚”和“抛锚”时的喜悦心情和两种“盼望”:一种是“盼望出发”,因而便喜欢看到“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种是“盼望到达”,因而就很高兴听到“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至于海员们为什么喜欢“盼望出发”,又为什么高兴地“盼望到达”,诗人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思考。
幻灯片5艾青一贯强调诗歌的语言应富有启示性。
他的《诗论》有云:“启示的语言,以最平凡的外形,蕴蓄着深刻的真理。
”他的许多歌唱平凡的真理的短诗,大都是“以最平凡的外形”抒写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真知灼见,语言都富有启示性。
《盼望》一诗也是如此。
诗中描述海员的两种“盼望”,实际上是对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的赞扬。
因为对于海员来说,“盼望出发”就是企盼与惊涛骇浪作斗争,“盼望到达”就是期待与向往经过艰难斗争能胜利地到达目的地。
扬州大学2022考研文学评论与写作

扬州大学2022考研文学评论与写作1、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阻挠(náo)否极泰来(fǒu)B、奇葩(pā)忍俊不禁(jìn)C、创造(cào)羽扇纶巾(guān)D、抨击(pēng)良莠不齐(yǒu)(正确答案)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冠冕miǎn脑髓suǐ吝啬lìB、自诩xǔ蹩进bié鱼鳍qí(正确答案)C、国粹cù譬如pì磕头kēD、孱头càn 摩登mó给予gěi4、1说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静谧(mì)庇护(bì)参差不齐(cī)鲜为人知(xiǎn)(正确答案)B.炽热(chì)孕育(yùn)振聋发聩(kuì)惟妙惟肖(xiāo)C.摇曳(yè)诡谲(jué)栩栩如生(xǚ)神采奕奕(yì)D.伫立(chù)星宿(xiù)络绎不绝(yì)强聒不舍(guō)6、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人人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
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嘘。
B.黛玉是诗社中的佼佼者,“温柔敦厚”是姐妹们对其诗风的赞誉。
C.《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
绍兴文理学院811文学评论写作2014--2019年考研初试真题

绍兴文理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报考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试科目:文学评论写作科目代码:811注意事项: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绍兴文理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报考专业: 文艺学 考试科目: 文学评论写作 科目代码: 811注意事项: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1.意象2.力比多3.社会性别4.隐在的读者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简述传统现实主义在现代语境下的局限。
2.简述新历史主义批评中的“新历史”观。
3.简述平行研究的主要特征。
三、实例分析题(50分)阅读以下评论性文字并回答问题:1.文中主要涉及了哪种批评方法或视角?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5分) 2.试就例文内容进行点评。
(35分)伊丽莎白·毕肖普是一个女同性恋者,虽然在她印行的诗集中她很少提及这一点。
当她在《洗发香波》里拐弯抹角地这样做了的时候,通常发表她的作品的《纽约人》却嚷嚷叫叫地反对将它印出来。
这首她在其中玩笑似地讨论了男同性恋的身份(“交换帽子”)话题的诗因而未能发表。
《在候诊室》可以从性别研究的角度读作一首关于一个年轻的同性恋女孩意识到她的性差异的诗。
在诗歌开始的时候,在性身份方面她只是坐“在候诊室里”,诗歌显示了她第一次对于差异,对于与别人“不同”的意识的轨迹。
候诊室是一个牙医的办公室,而她在她姨妈与医生约见时的的确确在等着这一点是重要的。
在那个时候(1918年),一个牙科医生一般是一个男人,而牙科医生因为要给病人带来疼痛当然不讨人喜欢。
这位牙医给她姨妈带来的疼痛可以看成是在家长制异性恋制度中加给妇女的受虐地位的一个比喻。
她们必须否定自己并且服从男人。
这样,候诊室可以读作一个同性恋女孩处境的比喻,当她面临着她也许会认为痛苦和不适应的规范的异性恋身份的时候。
一个开始意识到她与异性恋范例的差异的同性恋女孩只可能把一个屈从于这种范例的姨妈看作是一个“害羞的、傻里傻气的老女人”。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及文学评论写作答题.doc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及文学迁论写作答题技巧:Jane012的英语跟政治考研经验都说的比较详细了,在此不再重述。
本人只针对专业课复习谈一下自己的经验。
如果看帖的同学还在大一大二,那么多看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决不是什么坏事儿,一来可以对的起父母为咱们交的学费;二来可以提升自己的内涵与思想境界;三来可以充实自己的人生,不至于让青春从指间悄悄的滑走,不至于等到回忆往事之时而追悔莫及。
说实话,南师古代文学初试刚改成中外文学基础时的前两年试题非常简单,我当时看到他们的试卷时就想这样的试题我根本不用复习就可以直接进入考场考试。
可从09年开始, 也即我们所遇到的这次考试,已开始不仅仅局限于概述部分(概述当然还要重点看),我记得有一道题是让论述卡夫卡的作品中都有哪些思想,并结合作品具体进行分析,还有一道30分的大题是让我们谈一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这样的题不看作品是很难拿高分的。
所以我认为准备考南师而时间又很充裕的大一大二的学生最好先多看点儿书,打下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样即使到大四上学期9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也不迟。
对于在大三的学生来说,时间已经不多了,回归教材才是关键。
如果还没买到教材,可以到“孔夫子旧书”网上免费注册一个账号,在此网上买书时先看一下那些店所开的时间、它的信誉度,时间越久的越好。
从现在开始起进行专业课复习,最好复习四遍。
第一遍要仔细的看,因为今年南师的名词解释出的很偏,所以不要大意,看时花的时间要长一点。
第二、三遍就要反复的记忆。
第四遍就是快要进入考场的前两个星期再查漏补缺,在头脑中回忆知识点,看哪个还没记住。
具体每一轮复习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复习时要自己列一个框架,比如《外国文学史》可以分成几个段,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到二十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可分成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十八世纪的启蒙文学、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到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每一个时段的每一个国家主要代表文学类型(比如十八世纪英国是“小说的兴起”)、文学成就、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文学评论文学评论也是我当初自己头疼的东西,大家反映都较难。
其实真的不一定是难,而是平常见得少,写得少,老师的指导也少,因此没有把握而已。
我不指望自己能给大家多高深的指导,只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找一些自己觉得有用的资料给大家看看,希望有所启发,定有不足,望见谅。
一、什么是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我的父亲母亲》是电影。
电影是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音乐、美工、剪辑、服装、道具、化妆、灯光、特技等于一身的一种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影视评论既可对诸多方面做综合评论,亦可对某一方面做重点评论。
文学评论与一般的思想评论是不同的。
思想评论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和人们在其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问题,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各方面的材料予以论证,只要紧扣你所要阐明的观点就行。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
另外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也不同。
当然从某一角度讲,文学评论首先要基于对作品的分析,没有分析何来评论;而分析本身也自然含有对作品的评价。
但之间仍是有区别的,分析作品侧重是谈作品“是这样”;而评论侧重是谈作品“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好不好”。
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你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但作品分析就未必对作品要有总评价。
另外在写文学评论时,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样会用原材料挤掉你的论述;评论点要集中,鲜明。
评论角度不要过大,比如你写“评《红楼梦》”如此宏大的古典巨著,你从何处下手评?很难写,如果你把它缩为“评《红楼梦》中人物的对话”,进而再缩小角度为“评《红楼梦》凤辣子的语言特征”就容易下笔了。
观点要鲜明,要用确凿的材料的阐析去支持观点,引证的材料首先要来自作品本身,当然还可旁征博引,材料分析和观点要始终保持一致。
对读者不太了解的作品,评论前要对其有关方面作一定的交代。
文学评论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学评论的两个标准即: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政治标准是为了解决文学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艺术标准则是为了解决文学如何服务好的问题。
这两个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一直坚持的文学艺术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文学评论的写法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四个步骤:阅读——定题——评论——写作。
(一)阅读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
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阅读范围。
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所谓点面结合的“点”,是指作品。
所谓“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
在这里,作品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的依据。
只有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评论时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
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得透一点,深到能产生真知灼见为止。
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
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一剧本进行评论,先后将作品至少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态度’”,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所以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再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
”(《列宁论文学艺术》)毛泽东也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
这说明,浮光掠影、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
对于被评论的对象,一定要研究得透彻一些,对作品象对人一样,要知心、知音。
对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览一遍,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否则,不能保证“点”的深。
2.阅读方法。
一般采取“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
一、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
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
二、部分,是要对重要部分仔细地读,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或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观点。
三、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倾向和艺术性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摘记工作。
有一种“评点法”的评论,就是一手拿笔,一边阅读,一边评点的。
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三国演义》。
还要通过阅读培养复述节录作品内容的能力。
这是因为评论中常要概述作品内容,以作评论的依据。
(二)定题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书、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题旨(中心)。
定题也称为“选题”。
初学写作文学评论的人在定题时常犯以下几种毛病:第一种,为评而评,无的放矢。
评论者随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未经过认真思考,就去评论。
第二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一开始就写《论×××的小说创作》这样大的题目,往往无从下笔而流于一般、平庸、肤浅。
第三种,缺乏新意,老生常谈,步别人的后尘,拾人牙慧。
应该怎样定题呢?首先要选准作品。
应该选择什么人的哪一篇作品,这是有标准的。
标准就是:(1)作品的价值。
一篇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权衡一下,问问自己:这作品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评?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人,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价值,而不必拘泥于你以前觉得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还是坏。
”(《谈批评中的坦率精神》)这说明:文学评论要评的是文学作品,作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我们确定评论与否的重要依据。
所谓作品的价值,指的是它的美学价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的水平应是很高的,或比较高的;另外,是某一种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或者就是坏作品。
这两类作品都是值得评论的。
因为,评论好的,可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认识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一步;评论坏的,可以防微杜渐,给作者敲警钟,使读者也能认识假、恶、丑。
(2)现实的需要。
现实的需要指的是:国家事业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凡是现实需要评论的作品,我们作为评论者,就应该负起评论的责任。
(3)个人的专长。
选作品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来定。
也就是说,要选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评论的来评。
尤其是初学评论写作的,更要扬长避短,否则评起来困难,也不容易评好。
其次要定好中心。
要确定评的论中心,有两个原则要遵守:第一、不同体裁,区别对待。
体裁不同,确立评论中心的角度也应有所不同。
如:叙事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信笺于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方面。
抒情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偏重于艺术意境、感情抒发等方面。
第二、应有真知,贵在创新。
评论的中心,必须从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真知灼见出发来确立。
由于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创新,评出新水平。
对一篇作品,是评人物形象,还是评情节安排,是评某一细节,还是评全篇结构,是评思想意义,还是评语言风格,都需要评论者具有一双慧眼。
培养“眼力”,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选取。
选取作品有意义之点来评。
因为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这样选材的。
鲁迅说:“选取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应该使自己能够熟练地从评论的作品中选取有意义之点。
在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些名篇,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范围,选取一些有意义之点。
如评价鲁迅的小说《祝福》,可以确定一个范围:评论祥林嫂的形象塑造技巧。
这样,既可以从总的方面——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成功在哪里等方面来选取;也可以从局部的方面——鲁迅怎样刻划祥林嫂的眼睛、语言、性格等方面来选取。
二是甄别。
主要从三方面锻炼自己的甄别能力:一,作品中什么是应选取的有意义之点,什么是要舍弃的无意义之点;二,什么是自己对于作品的真知灼见,什么是拾人牙慧的旧调重弹、老生常谈;三,哪些是自己评论时能够驾驭的,而哪些是偏大偏难自己力不胜任的。
总之,定题是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评论者的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要顺利完成这个“飞跃”过程,需要花大力气、下深功夫。
一些批评家能定题定得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三)评论多数评论是基于以下五个问题:1.这部作品说些什么?2.这部作品意味着什么?3.这部作品是如何表达的?4.这部作品表达得好不好?5.这部作品值得创作吗?第一个评论的问题,只涉及到作品的一些表面现象。
主要应对“谁”、“什么”、“何处”、“何时”、“为何”和“如何”给予正确的答案。
目的在于明确作品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并且把作者所经验的与自己所经验的联系起来。
第二个评论的问题,在于阐明作品的主题。
这种能力只有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有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才能具备。
要正确评论作品的主题,一般要从:一、内容释义;二、感觉感情;三、语言调整;四、作者意图等四个方面去理解作品。
第三个评论的问题,涉及到作者为了在读者中得到预期反应所运用的技巧。
技巧是作者要达到他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作为文学作品来说,除非能够注意并运用这些特殊的技巧,否则,读者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和评价它。
评价作品的表达技巧是读者和作者都会感兴趣的。
第四个评论的问题,是建立在对前三个问题的刻苦研究之上的,是为了公平、正确地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
这种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评论者对这部文学作品的个人感受。
但是他如果能正确判断作者艺术手法表达的成功程度,对作品的技巧的运用作出应有的评价,将会得到作者和许多读者的赞同。
第五个评论的问题是关于作品的价值的。
一篇文学评论只有正确地指出作品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才称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学评论。
“使文学作品获得写作价值的,除了带来愉快,扩大知识领域,提供新的见识,促进积极行动,促进对生活有更正确的态度等等以外,还有语言的描绘(通过色彩、形状、明暗、场景的描写),思想、结构或语言的宏伟,历史性(对于另一时间的描述),以及存在于许多散文和诗歌中的韵律。
”(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在《文学评论》、《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的评论作品,为我们学习评论提供了范文,我们可以从这些评论中学习到有益的评论方法。
(四)写作文学评论属于议论文。
它必须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这是它与其它议论文相同的共性。
但是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所以又不同于其它的议论文,而要有点文学色彩,这是它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