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推移拥包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病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振动小和噪音低等优点,保证了大路的平安畅通。

但是也有部分大路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尤其是近几年来,交通量日益增大,超重车辆迅猛增多,造成大路病害快速加重,严峻影响了大路的通行力量,在社会上和经济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大路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就沥青路面病害损坏缘由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沥青路面波浪拥包产生的缘由分析沥青路面产生病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交通量大小,车辆超载状况,气候条件、基层强度、路线线型、路面结构、路面材料、路面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水平及养护状况等。

笔者经过多年的施工和管理阅历分析如下。

1.交通量及超限超载车辆多对路面的影响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大,大型车辆增多,对路面产生很大影响,据调查,国道308线赵县段日平均交通量为13000余辆,其中超载超限车辆占40%。

有资料表明:超载30%时,换算系数为满载的3.13倍,超载60%时,换算系数为7.73倍,超载100%时,换算系数为20.39倍。

汽车作用于路面上力的大小由车辆荷载所打算,行车荷载对路面的作用力主要有垂直力和水平力两种:a.垂直力:分为由车辆荷重产生的垂直静压力和由于路面不平整及车身自身震惊而产生的冲击力。

一般载重货车的后轴负担车辆总重约3/4,垂直静压力对路面作用的大小,打算于后轴车辆的荷重。

冲击力的大小同行车速度、路面平整度和车辆的自振特性有关,一般为垂直静压力的0.15-0.2。

b.水平力:汽车在车轮起动、爬坡、换挡或刹车时对路面产生向前或向后的水平力。

在一般匀速行驶条件下,水平力的作用并不大,约为静载压力的0.2-0.3,但在换挡或紧急制动时,可增大到0.7-0.8。

在以上两种力的作用下,路面承受多次重复轮载作用,路面材料的强度随着荷载重复次数的增加而降低,造成路面病害渐渐加重,直至破坏。

2.路面结构不合理对路面的影响通过试验发觉,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匀称性对整体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多少、矿粉含量的多少及各种矿料的配比组合都将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等指标,面层沥青用量过多或细料集中易消失波浪拥包。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成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成因及防治措施

选用优质材料
选择优质沥青材料,提高沥青的粘结性和耐久性。
选择高质量的集料和填料,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材料配合比设计时充分考虑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要求,合理选用添加剂和改 性剂。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事故
事故概述
某高速公路在通车后不久,部分 路段出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 现象,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和车辙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1
治理概述
某城市道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推移现象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进行治理。
02 03
治理过程
对推移路段进行详细勘察,分析推移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如调整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加强路面排水、修补裂缝等;定期对治理 后的路段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治理效果持久。
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前的勘察和设计工作,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的特点和需求;施工 过程中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和配合比;定期对城市道路的路面进 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行车安全。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成因及 防治措施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引言 •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成因 •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防治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 推移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严重影响路面的 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本章节旨在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的 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 性。
05
结论
总结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现象的成因主要包括材料因素、施工因素和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包括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配合比设计, 施工因素包括施工工艺、设备操作和质量控制,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和交通量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路面推移现 象的发生。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碾压推移的原因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碾压推移的原因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碾压推移的原因通过多年的施工经验,分析了施工过程中造成沥青混凝土推移的原因,主要讨论了粉量过高、沥青用量过高及温度过高对推移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碾压推移是影响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过多年观察与分析研究发现,产生推移主要由混合料中含粉量过高、沥青用量过大、碾压温度过高、级配不好等多种原因造成。

本文对引起碾压推移的含粉量过高、沥青用量过大、碾压温度过高这3种原因分别进行论述。

1 沥青混合料中含粉量过高研究发现,如果混合料中含粉量过高,在强碾压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流动性,引起推移。

例如,2005年汾柳高速下面层AC-20目标配合比矿粉用量是5.0%,用3000型拌和站拌料,初始做生产配合比时由于出的热料比较少没有代表性,检测热料中0.075 mm以下含量不到2%,此时矿粉采用目标配合中的5.0%掺量。

试验段铺筑时未见推移现象,但在随后大量出料正式摊铺时却出现了大面积推移。

当时分析推移可能是由于在强碾压力作用下混合料产生一定的流动性的原因所致,主要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就是液态沥青、粉料、0.075颗粒、0.15颗粒、0.3颗粒等,用排除法推断出粉料的影响可能性最大,抽提试验中检测出0.075 mm以下含量达到7.4%,已超过上限。

因此将矿粉掺量调整到4.0%,施工现场不再出现大面积推移现象,只有局部推移现象。

当把矿粉掺量调整到3.5%,推移现象基本消失。

最终把矿粉掺量控制2.5%-3.0%,热料中的0.075 mm通过量也比较合理。

在随后的中面层AC-16和上面层AC-13中,矿粉掺量控制在3.0%-3.5%未发生推移,且满足路面平整度、厚度、高程要求。

2006年西安三环摊铺时同样采用这些措施效果良好。

但在同年309国道路面改造工程中,由于工程量比较小,大多使用1000型拌和站,特别是使用煤做燃料时又出现了大面积推移现象。

当时发现煤经过燃烧后并非都是粉沫,还有大量没有燃烧彻底的小颗粒状煤,这些小颗粒质量较大,除尘设备很难将其除走,经过集料磨耗进入热料仓后呈现粉状。

沥青路面的推移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的推移病害及防治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 量也大大增加,而且以重载、偏载车辆 为主,重载大流量的交通状况是导致路 面产生推移的主要外部因素。
特别在沥青路面运行早期,沥青 混合料中的颗粒构成尚不稳定,处于微 移动阶段,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抗弯拉强 度及抗冲击强度均没有达到最佳值。而 早期重型车的通行产生的破坏力远远大 于沥青面层的抗弯拉强度,直接导致沥 青路面的稳定性破坏。
如果基层养生期过短,基层含水 量大,并且施工季节较晚(距冰冻期不 足一个月),夹在基层和沥青路面间的 水会形成一层光滑的浆状物,从而大大 降低沥青路面抵抗水平外力的能力,使
沥青路面很容易产生推移破坏。 透层油功能性缺陷也会导致层间
结合不好,容易引起路面抗剪强度不 足。在半刚性基层上修筑沥青混凝土路 面,虽然施工中浇洒透层油,但实践表 明层间的结合效果不好,结合面是剪切 薄弱面,容易引发面层沿着基层顶部整 体滑动,产生路面推移。
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早期发生推移破坏的原 因比较复杂,在上文分析诸多因素中任 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路面产生推移 破坏的关键因素。我们应主要从以下方 面采取防治措施:
推移破坏是指沥青路面在行车荷 载作用下,路面材料(沥青面层)向右 前方移动,路面被拉裂的破坏现象。
推移破坏从现象上看有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平整度有很小的变化,沥 青路面表面局部变粗糙,失去光泽; 第二阶段平整度明显变差,产生斜向 裂缝,裂缝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约成 135o夹角,裂缝起点通常在路面中线
图1 推拥力作用图
上或行车道左侧分道线上,末端往往延 伸到路面边缘;第三阶段病害进一步发 展,裂缝变宽,路面严重不平整,路面 边缘部分路面材料(沥青面层)由于路 缘石阻挡其向外移动而隆起,甚至挤出 路缘石,隆起带内混合料粘结性差,呈 松散状。一旦有雨、雪水侵入,病害会 进一步加剧。

沥青路面拥包的处理方法

沥青路面拥包的处理方法

沥青路面拥包的处理方法沥青路面拥堵是由于车辆通行量大、路面状况不佳或者交通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现象。

下面是50条关于沥青路面拥堵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1. 进行交通疏导:通过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警察等手段进行交通疏导,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减少拥堵。

2. 提升路面容量:通过增设车道、扩宽马路等方式提升路面通行容量,减少拥堵发生的可能性。

3. 定期维护路面:对沥青路面定期进行检修和养护,修补裂缝、坑洞,保持路面平整,减少因路面破损引起的交通拥堵。

4. 控制车辆数量:通过限行、实行交通管制、推广公共交通等方式控制车辆数量,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

5. 加强交通管制:对交通密集区域进行临时封闭、单向通行等交通管制措施,减少拥堵。

6. 完善交通设施:加强路口信号灯、标志、引导牌设置,提高交通设施的科技含量,降低交通事故和拥堵的发生。

7. 优化路网布局:通过调整道路布局、新建立交桥、隧道等方式优化路网布局,减少瓶颈路段和拥堵。

8.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信号控制、车辆识别等技术应用水平,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9. 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完善交通管理体制,加强交通执法、道路巡逻等力度,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10. 加强路面监测:利用视频监控、车辆监测系统等手段,加强对路面交通状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拥堵问题。

11. 鼓励错时通行:通过交通收费、停车限制等手段鼓励错时通行,分流交通流量,减少高峰时段拥堵。

12. 加强协调管理:各部门加强协调,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研究制定综合交通拥堵治理方案。

13.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加强站点设置、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减少私家车使用,缓解拥堵。

14. 开展交通宣传教育:加强公众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道路交通素养,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15. 强化交通预警:建立交通拥堵预警系统,对交通拥堵区域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引导车辆绕行。

16. 完善交通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交通拥堵状况,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沥青路面拥包产生的原因和维修方法是什么

沥青路面拥包产生的原因和维修方法是什么

沥青路面拥包产生的原因和维修方法是什么?拥包产生的原因是:
1.沥青面层中沥青含量过多、粘度和软化点偏低,矿料级配不良,细料偏多,致使面层材料自身的高温抗剪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产生拥包。

2.基层局部含水量过大,水分滞留于基层,或基层浮土过多,或透层沥青洒布不合要求等原因,影响面层和基层之间的结合,在行车水平力的作用下,使路面产生推移而形成局部不规则隆起的变形。

3.由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局部拥包。

根据拥包产生的不同情况,可采用下列维修方法:
1.对于轻微而且稳定的拥包,用铣刨机在气温较低时削平即可。


2.对于由面层原因产生的严重拥包,可在气温较高面层发软后铲除,然后洒一层粘层沥青,重新铺筑沥青混合料,找平压实;如油层较厚,可在气温较低时,用铣刨机铣平,洒一层粘层沥青,随及撒一层
0.3~
0.6cm的石屑,扫匀,用轮胎压路机碾压即可。

3.因基层强度不足或基层松软,形成的较大面积拥包,应将基层挖除,重新铺筑基层,然后再作面层。

1/ 1。

X123线沥青路面面层推移拥包成因分析及防治

X123线沥青路面面层推移拥包成因分析及防治

段 明显偏 大 , 在 小 半 径 平 曲线 路 段 , 按规范设置超高 , 往 往 由于实 际行 车 速 度 大 于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 在 车辆 行
公路改造 , 按 国家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 , 设
计 荷载 : 汽 车—2 0级 , 挂车一 1 0 0 。路 面结构层 为 2 e a沥 r 青石 屑 + 3 c m 沥 青 碎 石 +1 8 c m 水泥稳定砂砾 基层 + 1 5 c m天然砂砾 垫 层 。路基 宽 度 7 . 5 m, 路面宽度 6 . 0 m, 设 计行车 速度 3 0 k  ̄h , 平 曲线 最小 半 径 3 0 m, 最大 纵坡 8 % 。2 0 0 5年 3月开 工 , 当年完 工 。该项 目完 工 车辆 通 行 三年后 , 病 害逐渐 显现 , 且逐 年增 多加 大 , 尤 其是 路 面
车厢 附 近 , 从 而 减少 了粗 集料 的集 中 。 ( 5 ) 不可 轻视 透 层 油 的喷 洒 , 透 层 油 具 有 防水 、 连
包, X 1 2 3 线K 4 一 K 2 8 路段基本属于上述情况 , 特别如
K 5一K 1 1 、 K 1 3一K 1 6 、 K 2 0一K 2 6等 路 段 。原 因是路段 的剪切力 比其它路
作者简介 : 张立禄 ( 1 9 6 2 一) , 男, 汉族 , 大学本科 , 主要研究方 向: 沥青路面养护及病害 防治 。
81
2 0 1 3 年( 第4 2 卷) 第3 期
施 工 技 术
保 证 汽车 在卸 料 过 程 中} 昆 合 料 能整 体 下 滑 , 接 料 过 程 中每 接一 盘料 , 应 前后 挪 动 , 并 采 取 人工 配 合 将 车 内 的 堆 放 集料 摊 平 , 避 免混 合 料形 成 锥 体 , 使粗 集 料 滚 落在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拥包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拥包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件 许 可 的情 况 下 ,可适 当增 加 面 层 厚 度 以增 加 其
透层 油喷洒效果 的好坏 ,将直接反映到面层 的使用效果 。 在喷洒透层油施工过程 中 , 施工单位
都 能按规 范要求清 扫基层 和控制透层 油喷洒 量 , 但往往忽视 了透层油 的粘度控制指标 。 几年来 , 通 过 观察 及 多次 试 验 发 现 , 当透 层 油 粘 度 过 小 时 , 渗
破坏 。 沥青 面层建成运 营后在大量行车荷载 ( 超载 车辆 ) 作用下 , 由于与基层粘结 不 良特别在 沥青面 层施工接缝处开始产生推移 , 随着时间增长 , 轮迹 带 两 侧 会 产 生 拥 包 ,甚 至 会 出现 由 于推 移 而 造 成
的严 重 裂 缝 。
21 年 6 01 月第 6 期
X= cs 【G i F o 一 s o 0 nl ( ) 1
适、 噪音低 、 易维护而在城市道路建设 中得到广泛
应 用 。沥 青 路 面 属柔 性 路 面 , 具 有 行 车 舒 适 、 它 振
动小 和噪音低 等优 点 ,在我 国的道路路面 中占绝 对 的 比例 。 但就 已建 道路 而言 , 有相 当部分没有达 到预期 的使用 功能 ,存 在使 用期达不到设计使用 年 限 的 问题 。 的路 面第 一 年 建 成 , 有 当年 或 第 二 年 就 出 现部 分 推 移 和拥 包 ,严 重 影 响 了车 辆 行 驶 的 安 全性 、 适 性 , 社 会 和 经 济 上 造 成 了不 可 弥补 舒 在 的 损 失 和影 响 。
式为 :
F=GV2 |
从计算结果 可知 ,沥青 路面在弯道上受 到较
大 的水 平 荷 载 的作 用 ,且 随 汽 车 行 驶 速 度 的增 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推移拥包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2008-07-31 04:14:41)
分类:道路施工标签:混合料沥青路面面层结构
层杂谈
沥青路面属柔性路面,它具有行车舒适、振动小和噪音低等优点,在我国的公路路面中占绝对的比例。

但就已建公路而言,有相当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存在使用期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的问题。

有的路面第一年建成,当年或第二年就出现部分推移和拥包,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在社会和经济上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和影响。

1、沥青路面推移拥包的现象
沥青路面的破坏有很明显的阶段性。

从现象上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平整度有很小的变化,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路面出现波浪式皱纹;第二阶段平整度明显变差,路面出现一个挨一个的直径5cm~20cm的小疙瘩;第三阶段是开裂、推移拥包阶段,路面上出现与路中心线成20°~50°夹角的裂缝,锐角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路面边缘出现一隆起带,隆起带内混合料粘结性差,呈松散状。

2、沥青路面推移拥包的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产生推移拥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交通量的大小、车辆超载情况温度、路线线型、路面设计、路面材料、路面施工工艺及施工机械水平等。

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超限超载车辆对路面的影响
有资料表明:超载30%时.换算系数为满载的3.131倍超载60%时换算系数为7.725倍,超载100%,时换算系数为20.393倍。

在沥青路面运行早期,沥青混合料中的颗粒构成尚不稳定,处于微移动阶段,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抗弯拉强度及抗冲击强度均没有达到最佳值。

而早期重型车的通行使结构层的拉应力远远大于沥青面层的抗弯拉强度.经车轮重复碾压,形成车辙,出现推移拥包,直接导致沥青路面的稳定性破坏。

2.2路线线型对路面的影响
通过几年来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详细观察,往往是在山岭重丘纵坡较大路段、平曲线半径较小路段和长直线进入小半径平曲线的缓和曲线路段最易出现推移拥包。

原因是在纵坡较大路段受重力的影响,使该路段的剪切力比其它路段明显偏大;在小半径平曲线路段,按规范设置超高,往往由于计算行车速度与实际行车速度有差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与平曲线成45°夹角处剪切力偏大,在长直线末进入小半径平曲线前,往往要刹车减速,也导致路面剪切力偏大。

当剪切力大于路面结构层的粘结力时,导致路面发生推移拥包。

2.3路面基层对路面的影响
2.3.1路面基层强度对路面的影响
路面基层强度越高,则刚度也越高。

从弹性模量看,虽然沥青面层弹性模量大于基层弹性模量,但由于沥青面层比基层薄得多,导致沥青面层的结构刚度小于基层的结构刚度,实际上形成了倒装结构。

这就说明基层强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当然路面基层的强度也不能过低,当基层强度小于设计要求强度,则不能满足基底拉应力的要求,更易导致路面破坏。

2.3.2路面基层表面质量对路面的影响
如果在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含水量较大或偏细,则在碾压过程中使基层表面出现灰浆,形成光滑的表面层,降低了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擦系数,也容易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路面推移破坏;如果基层表面平整度差或出现标高、横坡度不适现象,则只能在路面面层部分进行调整,这样势必造成路面面层厚度不一致,直接导致路面面层抵抗外力的能力大小相差悬殊,通过行车、温度变化也容易出现推移拥包病害。

2.3.4透层油对面层的影响
透层油喷洒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反映到面层的使用效果。

在喷洒透层油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都能按规范要求清扫基层和控制透层油喷洒量,但往往忽视了透层油的粘度控制指标。

几年来,通过观察及多次试验发现,当透层油粘度过小时,渗透效果较好,均能达到10mm以上,但对基层表面的固结效果较差,更起不到基层与面层的粘结作用,使面层容易出现推移破坏。

当透层油粘度较大时,则渗透效果较差,达不到规范要求的5mm渗透效果,起不到透层油的作用。

施工中还发现,不同的基层类型及基层含水量对透层油的粘度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在喷洒透层油之前要通过多次试验找出透层油配制的最佳配合比,使透层油达到最佳效果。

2.5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对路面的影响
通过试验发现,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均匀性对整体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多少、矿粉掺量的多少及各种矿料的配比组合都将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空隙率等指标,而这些指标的变化又将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有资料证实,施工控制较差的路面结构层其弯拉强度只有均匀材料弯拉强度的一半。

为此,施工中沥青含量的控制、矿料级配控制及混合料摊铺、运输、碾压等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并加强试验检测力度,最大限度地保证路面材料的均匀性。

3、防治措施
公路设计及施工中应严格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选取平曲线半径、平曲线横坡度及缓和曲线长度。

特别在山岭重丘路段,尽量不要使用极限半径,缓和曲线可适当选取较大值。

通过计算合理选择沥青路面的厚度。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面层厚度以增加其整
体刚度,使其更好地与坚硬的基层配合。

通过三阶段设计,确定最佳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确保稳定度、流值等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在沥青路面通行早期,设置限载、限速标牌,并派专人管理,严禁超限、超载车辆上路。

路面基层养生期过后,必须开放交通让施工车辆限速通行,磨去表面的灰浆薄层,确保基层表面的粗糙度。

为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及表面平整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1、从源头抓起,加强进场石料规格控制,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
2、选择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或改性沥青,加强施工中的试验检测力度,严格控制沥青用量。

3、从拌和楼安装调试开始,严格检查各料仓的计量控制装置及运转技术状态的正常性,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

4、运料汽车在接料前,应用喷雾器将柴油水均匀喷洒在车底及车帮,以保证汽车在卸料过程中混合料能整体下滑,预防离析。

在接料过程中每接一盘料,应前后挪动,避免混合料形成锥体,使粗集料滚落而堆积在锥底。

5、摊铺机使用前应仔细设置和调整,使摊铺机及找平装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试铺效果进行随时调整,确保路面平整度。

6、在摊铺过程中应保持摊铺机螺旋布料器上的混合料壅料高度一致,料面应始终保持高出螺旋布料器2/3以上。

摊铺机接料斗在摊铺过程中严禁开合,确保摊铺混合料的均匀性。

7、在摊铺过程中坚持跟踪检查,发现不均匀材料应及时铲除,重新补料。

8、针对混合料中沥青性能特点,确定压路机的机型及重量,合理选择碾压速度、振幅、振频及碾压遍数,确保压实度达到标准要求。

结语
虽然引起沥青路面推移拥包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只要认真分析,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切实抓好施工中的每个环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施工工艺,那么沥青路面推移拥包的病况是可以控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