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

5 2
湖
南
交 通 科
技
3 6卷
l0 O 9 0 8 O 70 g 6 0
盍5 0
4 0
3 0
2 0 l O
0
全 左
1标
2标
3标
4标
5标
图 2 全线及各标段行 车道各种病害长度统计 图
9 0
80
7 0 6 0
量 5 0
丑
蛊4 o
破 坏将 是非常 可 怕 的。 因此 , 以认 为底 基 层在 施 可 工 中很 可能底 部 出现 了不少 的微 裂缝 。
表1 全 段 车 病 统 表 路行 道 害计
病害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见 表 1和图 2 、
图 3 弯沉 主要 以行 车道统计 , 它病 害 是全 断 面统 ( 其
计 ) 。
根据 以上 的资料 , 行 车道 进 行水 损 害 与弯 沉 对
超标路段的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2 。
为 了解 弯 沉 超标 对 沉 陷和 搓板 路 段 的影 响 , 根
30
2 0
1 0 0
全左
全右
1 标
2 标
3 标
4 标
5 标
图 3 全线及各标段行车道的各种病害率统计图 表 2 全路段水损害与弯沉超标 的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表 3 沉 陷 与 弯 沉超 标 的相 关 统 计 分 析 结 果
度, 以及 搓板 路段上 出现 的横 向裂缝 、 向裂缝 长度 纵
第 3 卷第 1 6 期 21 0 0年 3 月
湖
南
交
通
科
技
Vo . 6 No 13 .1 Ma . 01 r 2 0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与防治

第 4期
北 方 交 通
・ 3・ 3
沥青路 面早期破 坏 原 因分 析 与 防 治
田 伟
( 口市公路勘测设计所 , 口 150 ) 营 营 102
摘 要 关键 词
主要介绍 了沥青路面早期破 坏原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 面 破 坏 原 因 防 治措施 2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
大, 使得路面设计参数不符合实际。
() 4 地基处理设计不合理 , 使得地基沉降未达 到允许 的工后 沉降等 。
沥青路 面 的飞速发 展 , 施工 的要求 越来 越高 。 对 但 因施 工 队伍经验 不 足 , 施工设 备不 强 , 加多数 工 再
于分期修建等优点 , 因此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沥青 路 面 的使用 性 能要求路 面具 有一定 的强度 、 刚度 、 平 2. 施 工 方 面 2 整度 ,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 同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
设计年限内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的早期破坏。根据 这些 损坏 现象 的成 因 、 害性 和对使用 性 能的影 响 , 危
可以把沥青路面的损坏划分为 :
() 1 裂缝类——路 面结 构的整体性受到破 坏,
如疲劳开裂、 反射裂缝、 低温开裂 ; () 2 变形类——路面表面的形状改变 , 如沉陷 、
2 1 设 计 方面 .
沥 青路 面 的早 期 破 损 是 指 : 沥青 路 面在 设计 寿
命期的前 14~ / 期间内, / 13 所发生的过早的各种形 式的路面破坏。在 8 0年代初期 , 一些新建和改建 的
沥青 路面 发生 了严 重 的 过早 破 坏 现 象 , 的使 用 不 有 到一年 就开 始大 面积破 坏 , 的使 用三 、 有 五年 就开 始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损坏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损坏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措施【摘要】本文从施工、养护过程中的设备因素运用角度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设备因素;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前言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受交通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在运营期间经常出现损坏现象,致使表面服务性能降低,影响正常运营。
破坏的原因包括内因(材料、结构设计及工艺)与外因(荷载、自然气候、水文地质)及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
在不同的条件下,各种因素不同程度的交叉组合使路面破坏的原因复杂多变。
调查发现,沥青路面破坏常发生在多雨季节,集中在沥青路面透水严重和路基路面排水不良的路段。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分析1.1 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技术含量低为保证拌制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成品符合规定的质量,必须要进行工前、工后和运转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成品料的质量及设备本身三方面的检查。
沥青混合料应在拌和场制备,在拌制一种新配合比的混合料之前,或者中断了一段时间后,应根据室内配合比进行试拌。
通过试拌及抽样实验确定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在拌和工序,要注意材料的检验,保证所用矿料符合质量要求。
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环节控制不严路面施工过程是公路工程整体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
1.2.1 混合料面层施工中的设备因素压实度不足,沥青面层空隙率过大受水浸入而产生破损。
压实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是提高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以及抗疲劳特性。
压实质量的检测要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
压实质量主要检测项目有压实度、厚度、平整度、粗糙度,并要求面层外观密实均匀。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其缺陷一般很难修整。
对一些较大缺陷,如厚度不足,平整度太差、松散、泛油等应及时返工,即使是已成型变硬也要返工。
对松散、泛油往往是局部返工;厚度不足或平整度太差则要求全面返工。
返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因此现场压实过程中,压实后质量的检查及出现问题后的及时补救是十分重要的,这可将缺陷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尽量避免返工现象。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及修补方法

情 况 不一 , 文将 主 要探 讨 几种 病 害 形式 的 产生 原 因、 于 不 能愈 合 的轻 微 裂缝 . 采 用 下列 方法 处治 : 有 裂缝 本 预 可 将
防措 施 和修 补 方法 【 。 一]
的 路 段 清 扫 干 净 并 均 匀 喷 洒 少 量 沥 青 , 撤 一 层 2 5 it 再 ~ o n 厚 的 干燥 、 净 的 石屑 或粗 砂 , 后 用 轻型 压 路机 将矿 料 洁 最
【 摘
要 】 于 塔 乌 公 路 建 设 的 实 践 , 析 了 山 区 改 建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各 种 早 期 病 害 的 成 因 , 从 施 工 技 术 及 原 材 料 等 基 分 并
方面 提 出 了相 应 的预 防 措 施及 修补 方法 , 为公 路养 护 工程 提供 参 考 。 可
【 s r c B s do h o sr cinpa t e o a ih a , h a s so lkn so a l ds a e r Ab ta t】 a e nte c n t t rc i f wu Hg w y t ec u e fal id f r i s swee u o c T e y e
力 超 过 其 疲 劳 强 度 而 断 裂 ;纵 向 裂 缝 是 由 路 基 压 实 度 不
选 用 下 列 方 法 修 补 :乳 化 沥 青 稀 浆 封 层 .封 层 厚 度 宜 为 3 6 11 ; 铺 沥 青 混 合 料 上 封 层 ; 用 改 性 沥 青 薄 层 罩 - 11 加 11 采 面 : 用 单 层 沥 青 表 面 处 理 进 行 处 治 采
处 理 干 净 后 , 热 拌 沥 青 混 合 料 填 充 、 实 , 内 潮 湿 时 用 捣 缝
原 因 , 青 路面 早 期破 坏 的现 象时 有 发生 , 青 路 面病 害 应 采 用乳 化 沥青 混 合料 沥 沥 的成 因 比 较 复 杂 , 于 环 境 、 点 、 候 条 件 的 不 同 , 害 由 地 气 病 ( )在 高 温 季 节 , 愈 合 的 轻 微 裂 缝 可 不 加 处 理 : 2 可 对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种类及养护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种类及养护管理对策分析【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自身具有耐久性、行车舒适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成为市政道路以及桥梁工程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量也与日俱增,使公路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这就为沥青路面的养护及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本文对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的种类及其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沥青路面的养护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期为沥青路面的可持续性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养护管理;具体措施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种类及原因分析(1)裂缝。
裂缝分为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两个部分,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最常见的种类之一,从裂缝中渗入的水分能够软化基层路基,从而造成了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路面的破坏程度和速度加快。
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是因为路面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比较低以及过路车辆严重超载等原因造成。
(2)水损害。
随着沥青路面使用的时间不断的增长,尤其是在雨水的冲刷后,路面颜色会变得越来越黑,并且沥青路面的轮迹处会出现向两边推挤而隆起的现象,随着隆起部分的磨损,沥青路面就很容易出现剥落、松散、坑槽等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水损害,究其原因是因为路面的排水设施不够完善和路面的压实度不足所造成的,还有可能是由于集料表面有太多灰尘或者是路面离析所造成的。
(3)车辙。
车辙变形主要是过路车辆载荷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出现积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致使沥青路面沿行车带出现横向高差。
造成沥青路面车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合理的设计沥青的混合料及配料、基层路面的施工压实度不足以及行车的超载等因素。
(4)松散。
沥青路面大面积松散的主要现象是因为沥青的粘结力差,或者是沥青路面施工中所用的矿料湿度超标,没有均匀铺洒等,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的松散、脱落等早期破坏的种类的出现,主要出现在水损坏严重的路段上。
(5)剥落。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探析

关键词: 公路; 山区 沥青路面; 卓期破坏原因
直 接影 响 面层 质量 的施工 环 主 要是 面层 本 身的施工 、 基础施工 及相关联接 层施工 1 . 1结构设 计不合理 21路 面施工 工序 . 沥青 面层结 构选用不 当 、 合料类 型不 合 混 21 . 1刘 原材料检 验不严 ,对沥青 混合 料 . 理 。根据 沥青路面设计 规范 , 青面层 除应 满 沥 特别是 矿粉和沥 青 J 不 }量 干 足车辆 的使用要求外 , 应满足 雨水不 渗等 要 的配合 比控制不够 , 还 使 油 松 露 求, 宜选用 粒径较小 、 空隙也小 的级 配混合料 , 准 , 沥青 路 面早 期 出现推拥 、 包 、 散 、 尽量采 用小粒径 沥青 砼 , 以提 高沥青路 面面 层 骨 、 坑槽 等。 的防渗性 。 2 . 工机械 没备 陈旧 、 配套 , 混合 .2施 1 不 使 1 . 2设计与路段实 际情况相差 大 料的配 合 比计量 、 和均 匀性 、 实度 、 整度 拌 平 条 沥青路 面砼路穿过 土基过 湿地段 , 但 等受 到很 大影 响 2 . 沥青混合 料Jl 温度过 高 ,沥青 和 .3 1 J f 热 设计按 一般正常情 况 没计 , 全部 利用 挖方 和就 沥青便 彼 矿料 的高 温灼焦 、 青 沥 地借 方填 筑路 基 , 取逐 层碾 压法 施工 , 足 矿料 拌和 时 , 采 义 雨季施 工 , 造成极 大的窝工 , 严重影 响 了工期 。 老化 , 使路 面强 度 不足 , 生 松散 、 槽 等 病 产 坑 施 工单位 只好 申报 监理工 程 师并经 业 主 同意 害 。 2 . 压温度 过高 , 成温度 过高 的原 .4碾 1 造 借方填筑,仅此一项就较原设计增大投资 , 现 该段 沥青路面破 坏较 为严重 , 已多处修补 。 有 两种情况 : 是沥青 混合料 出厂温度 超过 一 规范 规定的上 限值 ; 是沥 肯 合料 f 厂温度 二 ¨ 1 _ 3油路补强段 的路 面厚度考 虑不足 在实 现乡 镇通 油 、 泥路 路面 工程 , 充 虽然 在规 定 的范 网 内, 水 为 但接 近 高限 , 果运 距 如 分利用 老路并节 约土地及投 资 , 利用 旧路 的线 较 短 . 摊铺 碾 又很 及叫 , 会使 碾 温度 超 就 位及结 构层 。 按照公路补 强设计 的一 般要求 和 过 规范 高限 。如 果 温度 过高 , 混合料 就 科学态度 , 宜先对所 利用的路段 状况进 行客 观 不实 , 会出现推移 , 就 发生微裂 。 2 . 2基层 施工工序 评估 , 旧路的状 况( 根据 特别是 强度 弯沉指标 ) 确定利 用 旧路 的方案 及补强厚度 。 设计单 位 但 基层 是承 担面层 传递 的车辆 荷载 的主 要 没有认 真细致的调查 , 致给 出一个 补强厚 度 承雨层 。 大 基层 的强度 及稳定血接 天系面层 的强 及 路段桩 号就草草 了事 , 结果导 致许 多补强 路 度 和稳定 性。基层施 工 的主要 问题 : 段 补强后 弯沉值大 于设计值 , 成新路 强度 不 造 22 . 1基层 、底基层 、路面 表面清 除不 干 l 足, 早期破 坏严蘑 。 净 。在铺筑 上一结构 层前 , 若路面结 构层 及路 l _ 4岩石路 段石质类 型确定有误 基 表面 的浮 土、 浮灰 、 浮砂清 除不 f , : 在雨 水 净 在路基设计 中 , 于没有 足够的地 质钻 探 作 用下 , 浮层细料 变软被行 车挤 造 成 的南 进而 波及列 沥青 面层表 面。 资料 , 仅靠 地表情况判 断 质 类型 , 易 出错 。 水 流 冲刷 成浆 , 容 如某有 条公路 , 原设计 为 方路 段 , 用 1e 仅 5m 2. .2基层 松铺 系数( 綦层标高 ) 2 或 拧制 不 J 次补 』层 与下 层 J J 1 J l l 水稳砂砾 做整平层 , 没置半 刚性基层 。实 际 严 而导致 的二次补 _层 , 二 来 开挖后 , 基为 泥质 页岩 及风 化岩 , 工单 位 基 层无 法 紧密 连接 , 路 施 自身厚度 又较 小 , 而极
沥青路面早期水破坏病害分析及预防

1 前言 近年来, 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加
大, 使我从集料 表面的剥离, 其条件是水分介入到沥青与集料 界面上, 改变了 沥青、集料与水分的关系所造 成的。其产生数量及速度与沥青混凝土密实 性及空隙率大小、沥青与粗集料的粘结力大 防措施。 小或有无抗剥落剂、交通量大小及重(超)载车 3.5 严格控制超载车辆 公路管理部门应该按照 《 公路法》及交 辆的多少有关。所以, 有效预防水破坏发生, 通部 《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规定》的要求对 2 沥* 混凝土路面早期水破坏病害成因分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超载车辆进行强制卸载, 并在入口 处设卡不得 3.1 沥 合的 设 青混 优化 计 析 沥青面层层间应使用防水材料, 无论是何 让超载车辆进人高速公路。 所谓水破坏是指沥青路面在存在水份的 面排 水 必然有一定的空隙率存在, 就 3.6 做好路 条件下,经过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 种沥青混合料, 1)切实做好中央分隔带的排水, 避免绿化 用,致使沥青的粘结力丧失, 强度下降, 使 会遭受一定的水破坏。在沥青面层表面涂上 形成一种不透水的薄膜封层, 能使 浇水横向渗水路基; 2 )路面设计必须考虑混合 水透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 防水材料, 料内部层间不和缝隙水的排水问题 , 保证渗入 现象, 它是目 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最 沥青面层中因降雨而聚集的水大大减少。 路面内部的水能排出路外。 )改进透层油或在 3 常见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水破坏的 3 . 2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类型 沥青面层各层应尽量使用空隙率> 5%的 沥青面层的下层用沥青含量较高的沥青砂作 主要破坏形式有: 网裂、 坑洞、 卿浆、 辙槽等, 下封层, 以隔断地下水或毛细水的上升, )加 4 密 其破坏的典型特征就是沥青路面出现麻面、 密实型沥青混凝土。从当前的技术水平看, 强排水的处理, 一是封, 即防止水进入沥青层 剥离、 掉粒松散、 坑槽、 卿泥、 网裂、 龟裂等。 实式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既具有良好的 的内部。二是排, 即将进人到路面内的水排除 不透水性, 又具有明显优于连续级配沥青混凝 水破坏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施工中沥青混凝土 出去。 161, AC一 201, AC一 251)的高 配合比控制不严、 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均、 碾压 土(如AC一 用前者作为表面层时, 还 效果不良等导致的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所造 温抗永久形变能力, 具有良 好的抗滑性能。SMA 路面的广泛应用 4 结论 成的。 综上所述, 要解决沥青路面的水破坏问题 水透过沥青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 , 在大量 是最好的例证。 应在优化设计的同时 , 进行材料性能要求设 高速行车作用下, 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 3.3 使用优质沥青及抗剥落剂以增强沥育与碎 自由 计、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以及沥青路面综合 刷基层和面层的沥青混合料, 造成集料和沥青 石的粘附性 包括排水设计、路面结构综合设计等, 一 般情况下, 酸性石料(花岩、 玄武岩等) 设计, 膜剥离, 发生松散, 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不再 提高现场施 所以在高等级公路中, 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强施工管理, 成为一个整体, 集料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对基层 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 规范施工。沥青路面的水破坏问 题应 好的颗粒形状 , 工质量, 表面产生撞击, 基层中的粉质部分如水泥、石 用于沥青路面的碎石应具有良 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沥青路 并保持洁净、干燥无风化、无 该从多个环节考虑, 灰、 粉煤灰以及土质部分便形成稀浆, 通过路 针片状含量少, 杂质,加工的石料规格质量稳定, 变异性小, 面的水破坏。 面的缝隙向上挤出, 这样就会在沥青混凝土路 面看到白 色的卿浆, 同时在面层可见到局部的 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能,石料与沥 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5 级, 使用针入度较小的沥 参考文献 龟甲状的网状裂缝。 M1. 坑洞是最典型的水破坏现象。在行车荷 青并采用抗剥落剂。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量 [11 沈金安.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载作用下, 特别在降雨过程中和雨后行车道上 也是提高沥青与碎石的粘附性的有力措施。 [21 沙庆林. 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的局部网裂会逐渐松散, 松散的石料被车轮甩 3. 4 提高施工质, 施工前原材料的选用必须规格、均匀、 [M1.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 1999 出形成坑洞。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 坑 配合比设计必须严密。沥青混合料的足 [31 陈荣生, 俞建荣, 唐蓓华. 高速公路沥青路 洞总是先在沥青混凝土空隙率较大处产生, 随 合理, 够拌和时间对保证其均匀性非常重要, 拌和时 面水损害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江苏交通 J1. 着时间推移, 将会造成路面大面积破损。 工程, 1999 . 间 偏短, 沥青混凝土就不均匀, 在施工中我们要 形成水破坏的原因除沥青混合料不均 其中干 匀、空隙率过大有关外, 还与沥青和碎石间的 求间歇式拌和机拌和时间不小干45 S , 而且不包括混合料排出 粘结性能或有无抗剥落剂、 交通量大小、 重载 拌时间不得小于 5 S , 使得和料应均匀一致, 无花白 车比重及公路沿线降雨量等因素有关。在我 时间(大约 5 S ), 料、无团块、无粗、 细集料离析。严格控制沥 国南 潮涅地区, 沥青路面的水破坏 量及速 青混合料拌合温度、出场温度及碾压温度, 混 度比北 干旱地区严重的多。近年来我国部
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预防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与预防措施探讨摘要:路面的早期破坏,既影响了公路的交通运输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这一现象进行探讨,从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提出预防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预防措施abstract: the early destruction, not only affects the road transportation and cause huge economic losses. early in the asphalt pavement damage this phenomenon are discussed, from design,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early destruction.key words: the asphalt pavement, the early damage, the preventive measures中图分类号: u416.2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前言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是指沥青路面在设计寿命期(一般15年)的前1/4到1/3期间内,所发生的过早的各种形式的路面破坏。
尤其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车辆超载现象严重,致使一些路面的使用质量和寿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对公路的交通运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形式沥青路面破损分为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及其它类四种。
1、断表或开裂:⑴龟裂: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而引起的疲劳裂缝,是一种主要的结构损坏形式。
⑵横裂:多由基层或路基裂缝的反射或由低温收缩造成,最初多出现于路面两侧,逐渐发展成贯通路幅的横缝。
⑶纵裂:多由路基、基层沉降,或施工接缝质量或结构承载力不足而引起。
⑷滑移裂缝:车辆刹车或转弯时造成面层的滑移或变形,呈月牙形,两端指向行车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破坏原因防治养护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要求路面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同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另外沥青路面的表面层应具有耐久且良好的抗滑性能和耐磨性。
尽管目前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是建立在层状弹性理论基础上的耐久性设计方法,沥青路面仍然存在着设计年限内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的早期破坏。
这些早期破坏主要是指:开裂——冬季沥青路面的横向开裂;路面车辙——夏季高温在重载车作用下造成的纵向永久性变形;水损害——雨季或春融季节出现的坑槽;路面的表面功能衰减——沥青路面由于泛油、石料磨光及路面破损引起的表面功能降低或丧失。
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是指:沥青路面在设计寿命期的前1/4 至1/3 期间内,所发生的过早的各种形式的路面破坏。
文章针对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这一破坏现象做一浅显探讨,着重从设计、施工、养护等几方面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
1管理方面的原因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增长很快,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例如:⑴工程项目一旦立项批复下来,业主希望能够
立即开工建设,就要求设计单位尽早出图,导致设计单位缺乏必要的调研和论证,造成设计与当地气候、地形、交通情况不相适应或不匹配,使设计存在先天的缺陷。
⑵业主单位招标时对投标单位资质和业绩审查不严,导致施工能力差的施工单位进场;以及过分追求低价中标,导致施工单位由于标价过低而资金紧张投入较差的设备和人员。
⑶部分监理单位责任心和工作能力较低,没有很好地履行工程质量监督也是一个大问题。
⑷业主或施工单位为抢工期,放松了对施工程序和质量的控制;一些业主单位管理人员不专业,特别是一些企业投资的和bot项目以及一些县市交通部门管理的项目,由于业主单位管理人员不懂专业技术或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欠缺,导致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发出一些错误的指令,也会影响工程质量。
⑸由于工期安排不合理或受到种种原因的制约,如沉降为稳定,路面工作面不能按时交出,业主提出献礼工程等致使留给路面施工作业的时间短、任务重且通车都在年底,气温较低,路面施工单位不得不加班加点工工期,这样一来虽然是按期完成了任务,但却造成了压实度不足,空隙偏大,早期病害突出的结果。
2设计方面的原因
2.1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不当、混合料类型不合理。
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雨水不渗等要求,所以选用粒径较小,孔隙率也较小的级配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混合料,以提高路面的防渗性。
设计人员在外业勘察时,
调查的路段实际情况与实际地质情况有很大出入。
对于不良的地质路段没有做详细的勘测,以致过高地估计地基承载能力,设计出的路面容易造成路面的早期破坏。
2.2路面厚度设计不当
我国目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大致分上、中、下面层,应力计算和温度场研究表明,上面层为抗击压缩区。
中面层为竖向压缩区,下面层为拉伸疲劳破坏区。
中、上面层受温度影响大,因此三层基本上各有侧重点要求。
上面层首先要求抗滑,其次为低温抗裂、高温抗车辙;中间层以抗高温车辙和低温裂缝为主,所以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各层结构厚度设计。
2.3面层结构基于力学的结构厚度设计
从结构整体上来说,面层必须有适合的厚度和刚度以抵抗基层材料和路基的变形。
同时,面层也必须有足够的厚度和良好的材料性能以抵抗源于结构层底部的疲劳开裂。
当前许多国家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大多没有考虑路面结构各层的抵抗疲劳、车辙和温缩裂缝中各自所起的作用。
在道路的服务期中,各机构层有其各自的特性,因此需要运用一种改进的结构层进行分析。
一些道路工作者运用力学方法进行路青路面结构设计,其实质就是运用力学方法来分析路面结构对气候和荷载的响应,如果确定了结构的某一临界状态,就能针对这类损坏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厚度。
研究表明,当累积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超过8000万次时,沥青面层厚度不在需要增加。
这意味着交通量的增大并不需要沥青面层
厚度的无限增加,这是因为在沥青路面面层层底存在一个极限拉应变水平,当层底应变处于这个水平以下时,疲劳损坏就不会发生,再增加厚度是多余的,而这一应变水平即为疲劳极限。
不管采用何种力学设计方法,都必须认识到沥青面层中与疲劳开裂相关的疲劳极限值以及避免结构性车辙的各项特性,设计出具有长寿命的沥青路面结构层。
3施工方面的原因
3.1路基压实度不足导致路面的早期破坏
主要有“三背”回填没有严格控制厚度,回填材料不合格,压料机械不符合要求等导致桥头跳车,涵顶格面局部沉陷、路面纵横向裂缝的病害。
在施工涵洞和箱涵通道时的开挖处以及路基的填挖交界处,由于开挖处断面较小。
并且斜坡没有开挖成台阶,回填时不按分层压实的原则,填土太厚,缺乏有效的压实机械,造成回填达不到规定的压实度,路面做成后形成局部沉陷,引起桥头跳车现象和路面横向开裂。
3.2沥青混合料严重离析造成路面早期破坏
混合料发生离析时,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集中于铺筑层的某些位置,使沥青混凝土不均匀,配合比级配和沥青用量与设计不符,造成局部空隙变大,地表水进入沥青混凝土面层,并滞留在空隙内,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每次产生的动水压力使沥青从碎石表面逐渐剥落下来,造成对路面的早期破坏。
3.3路面厚度不均匀造成平整度不好
沥青路面厚度不均匀主要是基层顶面平整度不好造成的,沥青面层厚度的不均匀必然导致面层沥青混合料密实度变异性增大,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进一步压实,使沥青面层的不平整度增大。
要保证优良的平整度首先要抓好基层、底基层甚至路基顶面的平整度,底基层、基层摊铺必须采用摊铺机来作业,只有在某些缺口位置和个别桥头位置,摊铺机无法作业时,才考虑用平地机进行摊铺,但应特别注意混合料的离析。
4养护管理及其它原因
4.1超限运输
引起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后天原因中最普遍、最大的原因就是超限,特别是超载运输。
据业内人士反映,现在运输业主要挣的就是超载运输部分的收入,如果按额定装载,运输业主将血本无归。
这虽然反映的是运输业的税赋及市场竞争问题,但更应引起从事公路建养管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条混合交通的普通公路,最先破坏的是行驶重车较多一侧的行车道路面面层。
4.2养护措施不力
一般混合交通公路穿过村镇街道情况较多,而村镇街道大多排水不畅,每次降雨,都使大量地表水积聚在公路路面及路基范围内。
由于路面在饱水状态下承担车辆荷载,沥青路面面层几次使大面积破坏。
因此,公路养护单位要加强路面的防排水工作,使地表水尽快离开公路路面及路基范围。
另一种情况是对出现的路面小面积病害处理不及时,导致地表水侵入,使沥青路面面层大面积破坏。
参考文献:
[1]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王玉顺,朱敏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与应用,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3]杨书详,马士宾.沥青路面结构可靠性分析与维修,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