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里的诗词曲赋

三国演义里的诗词曲赋

三国演义里的诗词曲赋摘要:1.三国演义简介2.三国演义中的著名诗词3.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4.诗词对三国演义情节的推动5.总结:三国演义诗词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正文:【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以其精湛的笔墨描绘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

该书通过讲述刘备、曹操、孙权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展示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和民间风情。

其中,诗词曲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被广泛运用,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诗词】1.篇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结尾赞诗: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3.《七步诗》:曹植创作,表现了兄弟间的情谊和曹植才情横溢的形象。

4.诸葛亮《出师表》:抒发了诸葛亮忠诚报国的决心和临危受命的担当。

【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1.关羽单刀赴会:关羽为了与刘备、张飞团聚,毅然决定单刀赴会,体现了忠诚兄弟情谊。

2.曹操与陈宫:《七步诗》背后的故事讲述了曹操因忌惮曹植的才情,欲加害于他,而曹植通过七步成诗化解危机,表现出曹植的聪明才智。

3.诸葛亮与司马懿:在《空城计》中,诸葛亮利用智慧骗过司马懿,成功守住了城池。

【诗词对三国演义情节的推动】诗词在三国演义中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激发了他北伐的决心,而关羽的《单刀赴会》则展现了他的英勇事迹。

【总结】三国演义中的诗词曲赋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许多诗篇还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它们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使《三国演义》成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典名著。

23第二十三章 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

23第二十三章 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

三、诗的高峰——唐诗
3.律诗的平仄 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汉语中每个字都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包括今阴平 、阳平)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为仄。仄就是不平。律诗中平仄有规律地交错,使得每一诗句中的声调高 低错落,前后两个诗句中的声调高低对应,构成一种起伏跌宕的乐感美。 4.律诗的对仗 律诗的诗句中,前后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两两对偶,称为对仗。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 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同类词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 在律诗中,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是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与第五、六句。对仗是在文字运用上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 不仅使诗句整齐,而且也有助于内容的表达,增加诗在艺术上的美感。 5.绝句 绝句从诗的体裁上分,有律绝和古绝;从字数上分,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绝与律诗一样,有押韵、平仄 、对仗等方面的要求。古绝是不受格律束缚的绝句。 绝者,截也。律绝就是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皆四句,故又叫做截句。所谓截取一半,有四种形式。 • 一是截取首尾两联。这种绝句,无对仗句。 • 二是截取前两联。这种绝句,下联要对仗。 • 三是截取后两联。这种绝句,上联要对仗。 • 四是截取中间两联。这种绝句,两联都要对仗。
》说:“诗言志,歌永言。”诗是言志抒情的语言,用唱的方法把它表达出来就是“歌”。在现实生活中,诗 歌是抒发感情、慰藉心灵、调剂精神、激昂斗志的最佳形式。 (二)诗的发展 诗产生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更加广阔,情感更加丰富,诗 也在不断地发展。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共三百零五篇。 ➢ 诗三百原本皆为乐曲的歌词,按其所从属的不同音乐门类,分为风、雅、颂三部。风是反映各诸侯国风土 民情的民歌曲调;雅是宫廷音乐及其配歌,相对于“风”诗的“俗”而称之为“雅”,被统治者视为正音;颂 是周天子和各国诸侯祭祀列祖列宗时的诗歌。其中以“风”诗最能反映现实生活,最坦率诚挚、感情充沛 。 ➢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即直陈其事;比是比喻和比拟;兴是先言其他之事,以引起 所咏之辞。因为“兴”常用于诗的开头,所以又称为起兴。 《诗经》无论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为后世的诗歌奠定了基础,开了先河。

诗词歌赋88首

诗词歌赋88首

诗词歌赋88首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0.《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3.《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4.《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7.《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8.《别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9.《岁暮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20.《杂诗·君自故乡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21.《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2.《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古代名赋20篇

古代名赋20篇

古代名赋20篇古代名赋 20 篇,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包括:1.《洛神赋》- 曹植2.《闲情赋》- 陶渊明3.《登高赋》- 杜甫4.《春夜喜雨》- 杜甫5.《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7.《赤壁赋》- 苏轼8.《满江红·写怀》- 岳飞9.《桃花源记》- 陶渊明10.《岳阳楼记》- 范仲淹11.《醉翁亭记》- 欧阳修12.《将进酒》- 李白13.《庐山谣》- 李白14.《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15.《登高壮观歌》- 白居易16.《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17.《满江红·写怀》- 陆游18.《三衢道中》- 陆游19.《岳阳楼记》- 王勃20.《滕王阁序》- 王勃这些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广泛认可。

下面是每个赋作的简要介绍和拓展:1. 《洛神赋》- 曹植《洛神赋》是曹植最著名的赋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一。

该赋描述了曹植与洛神相遇并相互倾诉的情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渴望。

赋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和生动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空谷幽兰,芳草萋萋”等,这些词语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拓展: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人喜爱。

他的《白马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表现了战士的英勇和爱国情怀。

2. 《闲情赋》- 陶渊明《闲情赋》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赋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修辞手法,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

该赋流传至今,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拓展: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田园风格,深受后人喜爱。

他的《桃花源记》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表现了人类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3. 《登高赋》- 杜甫《登高赋》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曲赋》读后感

《诗词曲赋》读后感

《詩詞曲賦》读后感《詩詞曲賦》是一部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学精华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歌、词曲和赋文。

在阅读这部书籍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

首先,我被书中的诗歌深深吸引。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詩詞曲賦》中,我读到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登高》等,这些诗歌不仅在形式上优美动人,更在内容上表现出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通过阅读这些诗歌,我不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也领悟到了诗歌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哲理。

其次,书中的词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词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另一种形式,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优美动人的旋律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詩詞曲賦》中,我读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曲作品,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这些词曲作品不仅在音乐上动人心弦,更在文字上富有意境和情感。

通过阅读这些词曲,我感受到了词人对爱情、友情和人生的深刻体验,也领悟到了词曲所蕴含的情感真挚和生活感悟。

此外,书中的赋文也给我带来了启发。

赋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以雄浑壮丽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詩詞曲賦》中,我读到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赋文作品,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水调歌头》等,这些赋文作品不仅在形式上雄浑壮丽,更在内容上表现出作者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通过阅读这些赋文,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也领悟到了赋文所蕴含的社会批判和人生感悟。

总的来说,《詩詞曲賦》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情感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也传递了诗人、词人和赋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通过阅读这部书籍,我不仅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韵味,也收获了对人生、情感和哲理的深刻思考和体验。

古代经典诗词歌赋

古代经典诗词歌赋

古代经典诗词歌赋古代经典诗词歌赋篇一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古代经典诗词歌赋篇二过故人庄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咏柳朝代:唐代作者: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朝代:宋代作者:朱熹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诗词类歌赋

诗词类歌赋

诗词类歌赋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3、茜从今夜黑,月就是故乡清。

——杜甫《月夜忆舍弟》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6、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屈原《楚辞·九章·涉江》7、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到秋雨。

——鲁迅8、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9、一道残阳砌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11、不以物喜,不以己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1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乐府诗集·木兰诗》13、夕阳无穷不好,只是将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14、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何承天《上邪篇》1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17、鸟宿池边一棵,僧敲打月clades。

——贾岛《题李凝幽居》1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1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2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详《过零丁洋》2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重。

——王维《观猎》2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23、万里前往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二首》之一24、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25、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高。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26、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水浒传》2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上开。

——岑参《白雪歇送武推官归京》2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遗怀》2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宝风簸自天涯。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分类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分类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分类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最为悠久、辉煌的文学之一,其中的诗词曲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诗词曲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文体,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词曲赋进行分类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文学作品。

一、诗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文体之一,它以其简练、优美的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四大类:古体诗、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1. 古体诗古体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五言和七言句式为主。

古体诗的代表作品有《诗经》和《楚辞》等。

这些作品以其质朴、自然的风格,表达了古代人民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2. 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五言和七言句式为主,但在格律和韵脚上相对宽松。

近体诗的代表作品有唐代的《长恨歌》和宋代的《青玉案·元夕》等。

近体诗以其流畅、婉约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3. 律诗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它以严格的格律和韵脚要求而著称。

律诗的代表作品有唐代的《白日依山尽》和宋代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律诗以其规整、精巧的结构,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绝句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它以四行、五言或七言的句式为主。

绝句的代表作品有唐代的《静夜思》和宋代的《题西林壁》等。

绝句以其简洁、含蓄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二、词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另一种重要文体,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爱情为主题。

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中国古代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唐词和宋词。

1. 唐词唐词是唐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爱情为主题。

唐词的代表作品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唐词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爱情、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2. 宋词宋词是宋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爱情为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曲赋9月10日《红楼梦》的诗词曲赋蔡义江吕启祥曹立波内容简介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首诗,这不单单因为《红楼梦》的作品当中,有大量的诗词曲赋和韵文,更主要地在于小说的整个氛围是诗意的和诗化的。

《红楼梦》里面的诗词曲赋有四个特点:第一,个性化,即茅盾先生所说的“按头制帽”;第二,情节化,它不是游离的,而是跟情节结合在一起;第三,借题发挥,最为典型的,如《芙蓉女儿诔》;第四,暗示未来,即具有谶语性质,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判词和曲。

香菱跟林黛玉学诗是小说中的典型情节。

香菱在大观园里的地位低于小姐而高于丫头,她渴望充实的精神生活。

香菱不畏艰难,日夜苦吟,并在林黛玉、薛宝钗的点拨下,终于进入诗歌的殿堂。

香菱学诗一共三首,即《吟月三首》,这三首诗就体现了她不断成熟的这样一个过程。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还具有谶语性质,就是预示。

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判词和曲,包括后面的那些谜语,灯谜。

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些人物的最后结局,在里面都有所暗示。

《红楼梦》里面的诗词曲赋,还有着深厚的古典诗词的底蕴,比较典型的,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和《秋窗风雨夕》。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全文)主持人:我先向朋友们介绍,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三位朋友,先生年岁大,德高望重,但是我们按照礼仪:女士优先,我们先来介绍女士。

那么坐在我右首的这位女士是上一期节目中,跟大家见过面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著名学者吕启祥先生,大家欢迎!第二个,再介绍女士,年轻的女士,她现在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古典文学博士的曹立波女士,大家欢迎!最后,我们再推出我们这位先生,他是研究《红楼梦》诗词曲赋非常有独到功夫的专家,是蔡义江教授,大家欢迎!那么人们常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但同时也可以看做是一首诗,这不单单因为《红楼梦》的作品当中,有大量的诗词曲赋和韵文,更主要地在于小说的整个氛围是诗意的和诗化的。

那么,曹雪芹在《红楼梦》当中是怎么样通过大量的诗词曲赋,为特定的人物、情境服务,然后又符合人物特定的身份?那么,我们先听蔡先生的。

蔡义江:曹雪芹诗歌是很好,写诗本领很大。

很可惜,曹雪芹到今天为止没有留下,他于自己《红楼梦》以外的身份来写的,一首完整的诗都没有留下。

惟一留下的也就只有两句话,那两句诗,那是一首诗的最后两句。

这首诗是题在白居易《〈琵琶行〉传奇》,他有一次在敦诚、敦敏家里看《琵琶行》演出的时候,看的时候题了一首诗,这首诗没留下来,但是敦诚、敦敏他们写笔记的时候,引了两句,是最后两句,说“白傅诗灵应喜甚”。

白傅就是白居易。

他认为是已经过去的人了,讲他的灵魂,诗灵,应该高兴得很。

“定教蛮素鬼排场”,蛮素,一个蛮,一个素,是白居易身边的两个侍妾,两个服侍他的女子,一个跳舞特别好,一个唱歌特别好,所以我想如果白傅看到这个的话,一定高兴得不得了,一定会叫他的那个两个小丫头、侍妾来鬼排他。

因为这个都是前人的,所以只能是编鬼了,来排练一番,演出一番。

我们现在人看到曹雪芹的诗,《红楼梦》之外的就这两句,完整的一首诗都没有了。

在《红楼梦》里面,曹雪芹拿自己名义写,自己出面写的只有二十个字。

小说假托他从石头空空道人那里拿来的稿子,在那里披阅、增删,批完以后题了一句,二十个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好不好?那么你们去评说。

他整个就是这么一点。

那么,其他的所有的诗,绝大多数都是拿小说人物的身份来写,替人物来写,所以,你讲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的诗写好、不好的话,你这点不能忘记。

曹雪芹第一个美学目标,写成功一部《红楼梦》的小说,不是写成功一部他的诗稿,这点绝对不能忘记。

如果小说写成功是第一,那么它里面模拟小说的人物写的,它一定要适合模拟这个人物的身份。

主持人:不能拿《红楼梦》当中的诗词当曹雪芹诗集来读。

蔡义江:对呀。

如果曹雪芹《红楼梦》里头的诗都像杜甫忧国忧民那样,都像李白豪放得不得了,喝酒什么东西,什么想象都有的,那《红楼梦》里面放得进去吗?如果写成功都像李贺、李商隐那样很隐晦的,活着很想象太奇的牛鬼蛇神的那样的写法,《红楼梦》还能成为一部普及的小说吗?所以我们觉得看《红楼梦》的角度很要紧。

你把《红楼梦》里的诗词跟李白、杜甫,唐诗宋词去比较的话,本身你的角度上面就错误。

主持人:曹雪芹写诗词是为人物的。

蔡义江:为人物啊!所以,我觉得《红楼梦》里面的诗词讲有四个特点,我简单地先把它的特点讲一下,我讲四点:第一个,个性化;第二个,情节化,它不是游离的,跟情节结合在一起;第三个,它借题发挥;第四个,它暗示未来。

我就讲这么四点,你去看其他小说里不是那样?曹立波:香菱学诗一共三首,那三首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初学者的概况,因为香菱经常向黛玉去请教,她不断地进步,那么三首诗就体现了她不断成熟的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先听听第一首。

我们因为先入为主,你先想,第一首肯定是很幼稚的,然后有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

我们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题目是《吟月三首》。

她是写月亮的,那么自然要围绕着月亮来写:“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她是在写月亮,句句都是写月亮,写月亮很亮。

那么,她幼稚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想,一般的诗除了写景之外,更重要的是什么呀?抒情,我们大家都知道。

所以,她实际上这首诗单纯地写景,每一句都在写月亮的亮,换个角度写它的亮。

这里边她幼稚就在于没有情,没有人的主观情感在里边。

那么,下边就看第二首。

第二首是:“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馀容犹可隔帘看。

”有没有人的意象在里边呢?这里边有,有人的影子在里边了,蔡先生看一看这首诗,她进步在哪个地方呢?蔡义江:和上一首相比,前面一首与刚才曹立波同志念的这一首,林黛玉作为指导老师,她讲话讲得很少,她就是说,措词不雅。

譬如说:“诗人助兴常思玩”,看到月亮,诗人可以助兴,老是想赏玩它。

“野客添愁不忍观”,在野外的人啊,看到月亮可能添愁,所以不忍去看它。

这种直截了当的话呢,在我们看来这话已经不错了,在她看叫“措词不雅”,都因为你诗读得少了,被它束缚住了。

被什么束缚住了?被这个题目《月亮》。

月亮有什么好写的呢?那么最多就只能写诗人可以写月亮助兴,或者野外的人看到月亮圆了以后,觉得我离开家了,添愁,而这个话呢又讲得那么直截了当。

林黛玉指的缺点并不多,就叫她重做,自己去领会,这就是做老师很好的办法,你老是不断地批评她,这个那个不对,多了的话,她也记不住。

叫她,你再读再领会。

我觉得她第二首,她的确是不大受束缚了,放开了。

当然放开也还有限度,不能寄情寓兴,你譬如说:“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所以,林黛玉评价她,也难为她了,就是这个孩子还是够聪明的了。

主持人:可造就之材。

蔡义江:第二次就知道月亮的话,胆子放开大了就用烘染。

梅花怎么可以烘染月光呢?这个宋代很有名的诗啊:“暗香浮动月黄昏”就写梅花的,这是林和靖——我们杭州人写的,所以杭州,我是住在杭州,是最熟悉了。

暗香浮动的时候,月亮昏黄,血黄昏,所以讲,淡淡梅花好像香气都要染到这个上面。

至于月光底下的杨柳,有露水,这个诗歌更多,就用不着引了。

她知道用烘染的办法来写。

但是毕竟这首诗,像刚才曹立波讲的一样,她是用尽了脑子去想象,去比喻,但是指导老师评价了两个字的缺点,是难为她了,但是还不好,为什么呢?过于“穿凿”——穿凿附会。

就老是把月亮,觉得你胆子不够大,就去比附这些东西。

旁边的听的一个也是诗歌行家,叫薛宝钗,她一听以后,嘿,她这首诗用月亮的“月”字底下加个颜色的“色”字——“月色”那倒可以,吕启祥:切题了。

蔡义江:处处都写月色。

你看,它是月色就是月光照下来的情况。

这一点很重要。

请你们注意,律诗的题目跟内容要扣得非常紧,写月亮,写月色是不一样的;你写月亮的话,月色只能够顺便带到,主要还是讲月亮,如果写月色只是写月色。

但是,薛宝钗也有话:没关系,多写几首就好了,诗啊,本来就是从胡说来的,从胡说八道来的。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第一佩服薛宝钗,第二就佩服曹雪芹。

多大的胆量讲这句话,诗是从胡说八道来的。

主持人:还是应该先佩服曹雪芹。

吕启祥:也要佩服薛宝钗了。

想象嘛,编嘛。

蔡义江:如果诗没有胡说八道的胆量,你就不能领会它的好处。

主持人:所以到她第三首的时候就“博士”毕业了。

蔡义江:她说写三首,实际上这个过程三十首未必写得这么好。

第一首的话,充其量是初中水平吧;第二首达到高中、大学水平;第三首也不是博士生水平了,那简直是个老诗人了,那写得够好的了。

曹立波:我们欣赏第三首:“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这我比较喜欢,我先说说我的感觉。

我比较喜欢中间这两联,因为这是一首律诗嘛。

那么颈联和颔联这两联,四句对仗是非常工整的:“一片”对“半轮”,“千里白”对“五更残”。

另外,下一句呢:“绿蓑江上”对“红袖楼头”,“秋闻笛”对“夜依栏”,对仗很工稳。

另外,从意象上看呢,“红袖楼头夜倚栏”,我想起南朝民歌《西洲曲》里边写女子:“望郎上青楼”,然后“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和“红袖楼头夜倚栏”的意象非常相近。

另外,最后一句“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这个和好多乐府民歌结尾是很相似的。

你像《迢迢牵牛星》的结尾:“盈盈一水间,寂寞不得语。

”都是写月亮,写银河,然后质问为什么造成了人间这种永久的别离?这种无可奈何。

我觉得这个意蕴,对古诗意蕴的化用是很好的。

吕启祥:我很喜欢第一句,这起句真是不凡:“精华欲掩料应难”,跟香菱这个人太切合了。

香菱本来是什么人呢?她是甄士隐的女儿,根基不凡,后来因为遭到这样的不幸,被拐卖,这样整个地被埋没了。

她学诗真是苦志学诗,这样最后终于脱颖而出。

蔡义江:这首诗她领会出来。

写咏物诗,一定要把个人的感情讲出来,这点指导老师没有直接给她讲。

实际上中国的所有咏物诗,可以分成两类,有一类诗就是就物论物,把这个物,过去写过的典故凑在一起,最后凑成一首诗。

当然里面也可以有一个主题,但是个人的寄托不强。

第二类呢,都是咏物诗里面写得好的,成功之作都是第二类。

就是通过咏物,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里面,通过物表达出来,我们或者讲叫寄情寓兴,把感情寄在里面,把自己的兴会寄寓在里面。

香菱领会到了:“精华欲掩料应难”,月亮的精华,乌云是盖不住的,我香菱的才华,命运的遭遇,我现在文化很低,但是要把我盖住也很难。

“料应难”,掩过去也难,总有一天它要破云而出,埋没不了;第二句讲“影自娟娟魄自寒”,这句也写得好。

月亮的样子——影啊,是那么的美好。

魄,月亮叫月魄,它或者讲人的话,就是她的精神,她是那么寂寞,那么寒冷,月亮给人家看到就是清寒,寒冷的感觉,香菱给人家看到的就是这个姑娘精神上面是有她寂寞、痛苦的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