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植物组织培养14章快繁--组培课件

合集下载

《组培应用》PPT课件

《组培应用》PPT课件
植物固有的优良性状。 脱毒苗再通过克隆繁殖可以获得大量脱毒的优良种,
供生产上使用。
23
精选PPT
脱毒技术1
热处理脱毒 利用病毒和寄主植物对高温的忍耐程度差异,使植物 的生长速度超过病毒的扩散速度,得到一小部分不含 病毒的分生组织,进行无毒个体培养。 热处理脱毒的原理: 将植物置于高于正常温度环境中,组织内部病毒部分 或全部钝化,但寄主植物细胞很少或不受到伤害。
6
精选PPT
选用接种外植体时,应采摘具有本品种特征,且生长 健壮的植株幼嫩部位,比较好的是茎尖。 茎尖形态已基本形成,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 但是茎尖往往受到材料来源的限制; 带顶芽或腋芽的幼嫩茎段或枝条也可以作为外植体。
7
精选PPT
取材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a,外植体大小 外植体的大小通常由培养的目的决定。 快繁:带腋芽的茎段或枝条,0.5cm左右,过小易死 亡,过大不容易诱导分化出芽而且易污染; 脱毒:需要使用顶端分生组织,外植体越小感染病毒 机会越小,但培养难度加大,反之亦然。
51
精选PPT
影响超低温保存的因素
1 植物材料的特性 冷冻前植物材料基因型的差异以及植物组织、细胞的 生理状态是决定冷冻细胞活力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高细胞质、无液泡、薄壁的分生细胞存活 率高于含大量液泡的大细胞; 悬浮培养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的细胞能得到最高的存 活率,这时多数细胞处在比较理想的状态。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高 有利于芽生长;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低 有利于根生长;
14
精选PPT
驯化、移栽
a,保持水分; b,选择合适的种植介质:疏松通气、保水,容易灭菌
,如蛭石、沙子、谷壳、锯末等。 c,防止菌类滋生:使用杀菌剂 d,光照温度:试管苗从异养到自养,光照不能太弱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精品课程.ppt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精品课程.ppt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
课程定位及服务面向
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专业教师
典型工作任务

Hale Waihona Puke 会 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行 业
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结构
教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校内外实训基地
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与实施
•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课程主要根据组培企业所需要的培养基制作 工、接种工、组培苗驯化工和组培生产管理员等 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制定课程标准,选取教学 内容,同时,兼顾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渗透 “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本课程教学队伍由7名专职教师和3名来自企业的兼职 教师组成。教师队伍 7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研究生1名, 硕士研究生5名。专任教师主编和参编了国家及行业“十一 五”规划教材11本,其中主编1人,副主编2人;编写了具 有高等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4本。课程负责人近年来发表论 文14篇,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1篇,国家级一级期刊论 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主编校本教材一部。本团队的教 师近年来参与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周边地区的技术服务项目 20多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课程学习项目设计
模块二 基本技术
模块三
模块四
拓展技术 综合应用
1、 导入
2、 解析
3、 实施
4、 展示
5、 评价

项项






目目



一二



目 六
目 七
组 培 必 备 知 识

植物的快繁与脱毒培养PPT课件

植物的快繁与脱毒培养PPT课件
16
第2节 植物快速繁殖的应用
• 1.大量繁殖珍稀或名 贵植物
• 如:佛肚兰,卡特丽亚 兰等工厂化育苗
• 2.茎尖培养脱毒及脱 毒苗的培养
• 无菌苗 • 有毒苗 • 脱毒苗
17
二,(茎尖培养)脱毒及其应用
• 1.病毒病及其危害 • 2.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 3.茎尖培养脱毒的过程 • 4.脱毒苗的鉴定和保存
– ②坏死,在叶片上常呈现坏死斑、坏死环和脉坏 死,在茎、果实和根的表面常出现坏死条等。
– ③畸形,器官变形,如茎间缩短,植株矮化,生
长点异常分化形成丛枝或丛簇,叶片的局部细胞
变形出现疱斑、卷曲、蕨叶及带化等。201.来自毒病的危害及症状 正常的番茄果
番茄厥叶,卷叶病毒
21
番茄病毒病(植株)
俗称虾蕉、葱蕉或蕉公),病株一般 不抽花蕾,因近顶部叶片成束而得名。 是由病毒侵染植株而引起的, 是香蕉 致命病害,
蕉农称之为" 不治之症"。局部地区 蕉园发病率为2%~10%, 产量损失 30%~60%。
香蕉束顶病
22
1.病毒病及其危害(续)
• (1)症状:花而不实 • 花叶型马铃薯病毒:退化,叶片卷缩,产量逐年下降,
到PVS,PVA,PVM,PVX
• 卷叶型马铃薯病毒:PLRV • 香蕉束顶病:叶片越来越短小,植株矮缩,叶硬
18
1.病毒病及其危害
• 脱毒(virus elimination)培养: •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脱除植物细胞中的
病毒,生产健康的无毒繁殖材料的过程。
19
1.2.植物病毒病及其危害
• 定义: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
• 症状:
– ①变色,叶片的叶绿素形成受阻或积聚,从而产 生花叶、斑点、环斑、脉带和黄化等。花朵的花 青素也可因而改变,使花色变成绿色或杂色等,常 见的症状为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叶症如烟草花叶 病。

植物组织培养学PPT课件

植物组织培养学PPT课件

.
33
.
34
.
35
③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的场所和环境下,人为提供一定的温度、光照、湿 度、营养、激素等条件,既利于高度集约化和高密度工厂化生产,也利于 自动化控制生产。它是未来农业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方向。它与盆栽、田间 栽培等相比省去了中耕除草、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繁杂劳动,
.
4
组织培养
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 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 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 植株的技术。
思考: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什么?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生物体的 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 体的能力。
.
5
植物组织培养够完善的? 没有进行灭菌处理,试管也没有做密封等。
.
6
3、结合录像外植体灭菌与接种操作,谈谈怎样预防组织 培养污染?
(一)防止外植体带菌 (二)保证培养基及接种器具彻底灭菌 (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四)保证接种与培养环境清洁
.
7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离体的植物 脱分化 器官、组织、 细胞
愈 再分化 根 伤



植 物 体
植物组织培养条件
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一定的温度、 空气、无菌环境、适合的PH、适时光照等。
.
8
愈伤组织
.
9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
脱分化:将来自已分化组织的已停止分裂 的细胞从植物体部分的抑制性影响下解脱 出来,恢复细胞的分裂活性。 再分化:经脱分化的组织或细胞在一定的培 养条件下可有转变为各种不同细胞类型的 能力。
.
18
(一)防止外植体带菌

《植物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PPT课件第1 - 质量工程

《植物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PPT课件第1 - 质量工程

2.奠基阶段(30年代中至50年代末):这 一阶段植物组织培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广泛运 用于生物学和农业生产。
经典的工作有:
• 1934年美国的植物生理学家White培养番茄的根 建立了活跃的无性系并能继代培养,在以后的 28 年间转接了 1600 代仍能生长。 1939 年他们首 先发现了B族维生素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 1955 年, Miller 等首次从鲱鱼精子中分离得到 细胞分裂素,定名为激动素(Kinetin)
• 外植体: 用于组织培养的离体材料称为外植体 (explant)。 • 初代培养:外植体的第一次培养 • 继代培养:初代培养后的培养体转移到 新鲜的培养基中,并反复的多次移植、 培养,统称为继代培养。
• 愈伤组织:原指植物在受伤以后于伤
口表面长出来的一团无特定结构和功
能的细胞团,组织培养中则指在人工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
• 洗涤技术:玻璃器皿洗涤、塑料器皿洗涤 • 灭菌技术(培养基、培养用具灭菌):湿 热灭菌、干热灭菌、过滤灭菌、化学灭菌、 辐射灭菌等。
• 无菌操作技术:无菌室的消毒、材料的消 毒、接种等
三、 植物组织培养的步骤:
组织培养流程图
第三章 植物离体快速无性繁殖
和无病毒植株的培养
一、植物离体快速无性繁殖
(一)快速繁殖的概念
植物的快速繁殖又称微繁,指
将来自优良植株的茎尖,腋芽,叶片, 鳞片等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离体培 养,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遗传性一致 的个体的方法。
2. 快速繁殖的优越性:
(1)快速繁殖、短期满足大量需求 • 组织培养的最大优点在于短期内能用较少的材料 繁殖大量优质种苗,具有用材少、周期短、速度 快等特点。由于可人为控制培养条件,根据不同 植物不同离体部位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的培养 条件,因此生长快,往往10—40天即为一生长周 期。所以,虽然植物组织培养需一定的设备及能 源消耗,但由于植物材料能按几何级数大量繁殖 生产,故还是成本低廉,利于工厂化生产,能及 时提供规格整齐一致的优质、无病菌的植物种苗。

植物组织培养PPT课件

植物组织培养PPT课件

在植物体内
限制
游离
表现
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有长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
5
01
培养基
在组织细胞生长过程中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
6
02
组培苗的生长过程
.
7
02
组培苗的生长过程
转苗
出瓶
.
8
03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
9
03
快速繁殖
稀有植物 繁殖能力低或不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 受地理环境及季节因素限制的植物
.
10
04
组培的实验条件
.
11
04
超净工作台
提供无菌无尘的工作环境
照明灯
紫外线灯
风机
视频介绍
.
12
04
培养室
控制光照、温度,并 保持相对的无菌环境
.
13
05
转苗操作步骤
.
14
05
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 01
1.将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物品(酒精灯、一对镊子、托盘、培养基等) 放于超净工作台台内喷洒70%酒精后开启超净台紫外灯照射消毒 30min左右 2.戴口罩,70%酒精消毒双手 3.取一对镊子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灼烧约1-2min后放置至恢复室温 备用
.
18
05
每瓶接7-10株
接苗深度:将根部插入培 养基,露出根茎结合部 (过深不利于苗的生长) 尽量使苗直立固定
.
19
The end 希望同学们学有所成
.
20
1.取适量的苗于托盘中后,将培养瓶盖上盖子 (盖前同样转动灼烧瓶口) 2.左右手各持一把镊子,将托盘里的苗分成一株 株同时把夹带的培养基、枯叶等杂质与苗分开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PPT讲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PPT讲座

4、用70-75%旳酒精拭擦台面并消毒双手。试 验用具也应该用酒精消毒。点燃酒精灯,将金属器 械在其火焰上灼烧,冷却待用。 注意:全部操作应在火焰近处并经过灼烧进行。金 属器械不能过分灼烧,以防退火。移液管不能灼烧, 培养瓶口、塑料材料、橡胶材料过火焰不能时间太 长。
5、取流水冲洗(至少30min)过旳外植体,用一 定旳消毒剂浸泡消毒,用无菌水冲洗3~4次,放入 无菌培养皿中,置于酒精灯火焰下方,用无菌旳接 种器械进行分离、切割或其他处理。
(5)火焰灼烧灭菌
用火焰灼烧到达灭菌目旳,合用于 接种器皿旳灭菌。
(6)消毒剂
合用外植体、试验器皿、操作表面、皮肤等。 几种常用消毒剂旳效果比较
消毒剂
乙醇 新洁尔灭 氯化汞
使用浓度(%)
消毒时间 (min.)
效果
70-75 10~20
0.1~1
0.1-3 5~30
2~15
好 好
最 佳

残液 清除 难易
C、 塑料器皿旳清洗
聚乙烯、聚丙烯等制成旳塑料器皿,在生物化学 试验中已用旳越来越多。第一次使用塑料器皿时, 可先用8mol/L尿素(用浓盐酸调pH = 1)清洗,接 着依次用无离子水、1 mol/L KOH和无离子水清洗, 然后用10—3 mol/L EDTA 除去金属离子旳污染,最 终用无离子水彻底清洗,后来每次使用时,可只用 0.5%旳去污剂清洗,然后用自来水和无离子水洗净 即可。
培养室应配有培养架、转床、摇床、光照培养箱、 生化培养箱、自动控时器等。日光灯一般用40W,固定 在培养架旳侧面或搁板旳下面,每层有两支日光灯,距 离在20cm,光照强度为2023-3000lx。
2.辅助试验室
2.1鉴定室
细胞学鉴定室 其功能是对培养材料进行细胞学鉴定 和研究。要求清洁、明亮、干燥,使多种光学仪器 不受潮湿和灰尘污染。应配置多种显微镜、摄影系 统等。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ppt课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ppt课件
一.洗涤技术
(1)洗涤液的 配制
2021精选ppt
17
(2)洗涤方法
A、新购买的玻璃仪器表面常附着有游离的碱性 物质,可先用0.5%的去污剂洗刷,再用自来水洗 净,然后浸泡在1%~2%盐酸溶液中过夜(不可 少于四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无离子 水冲洗两次,在100℃~120℃烘箱内烘干备用。
物理或化学处理; 火烤后的物体; 健康的动植物不与内外部表面接触的组织 内部可能是无菌的(有时也有内生菌,但 不会影响培养,也不会污染)
2021精选ppt
22
(二)、灭菌的方法
1、物理方法:干热、湿热、过滤(0.25微 米)紫外灯、超声波等。 2、化学方法:使用灭菌剂或抗菌素,如酒 精、次氯酸钠、升汞、漂白粉、高锰酸钾、 双氧水、福尔马林等
2021精选ppt
34
4、用70-75%的酒精拭擦台面并消毒双手。试 验用具也应该用酒精消毒。点燃酒精灯,将金属器 械在其火焰上灼烧,冷却待用。 注意:所有操作应在火焰近处并经过灼烧进行。金 属器械不能过度灼烧,以防退火。移液管不能灼烧, 培养瓶口、塑料材料、橡胶材料过火焰不能时间太 长。
2021精选ppt
2~15
过氧化氢 抗菌素
10~12 4~50mgl-
1
5~15 30~60
次氯酸钙/纳 9 ~ 10 20215精~选p3pt0
效果
好 好 最好 较好 较好 好
残液去除 难易 易 易 最难 最易
较难
易 30
熏蒸灭菌
长期不用的培养室或接种室要进行熏蒸。方法:甲 醛、高锰酸钾熏蒸。
甲醛的用量通常按每立方米空间2-6毫升计算, 高锰酸钾的用量是甲醛的一半。室内准备妥当后, 把称好的高锰酸钾放在瓷碗或烧杯内(最好在碗或 杯下面铺一张报纸,以利清洗),然后将甲醛也倒 入碗或杯内,立即出屋关门。几秒钟后,甲醛溶液 即沸腾挥发。高锰酸钾是一种氧化剂,当它与一部 分甲醛作用时,由氧化反应产生的热可使其余的甲 醛挥发为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体无性繁殖是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 基上繁殖的技术,跟常规的繁殖方法相比它是一种微型操作过程 ,因此,有时就直接称之为微繁
●离体无性繁殖是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 基上繁殖的技术,跟常规的繁殖方法相比它是一种离体的、无性 的繁殖、微型的操作过程。
● 整个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中除“离体授粉”外都可以称为 离体无性繁殖方法。
非洲紫罗兰
风信子
四季秋海棠
特点:繁殖系数高。
叶插法 非洲紫罗兰用常规
,每片叶只能产生几个或十几个芽,但在组培条
件下可一次形成几十至几百个芽,一年可以培养成千上万个小植株,遗传稳定
性较好,但继代次数有限。培养物继代一定次数以后,不定芽形成能力即减弱,
需要重新起始无菌培养物,此外,不定芽需要进行生根培养才能形成真正的植
(2)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和大小、生理状态。
离体植株增殖的几条途径:
(1)腋芽增殖 通过外源激素调整(特别是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最大可能
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 其特点是:培养方法简单,能高度保持遗传稳定性,能长期
继代繁殖。目前采这一方式快速繁殖的植物有石竹、马铃薯、甘 薯、草莓、葡萄、月季等。这一繁殖方式需要严格控制激素浓度, 以防止产生愈伤组织。
该途径一般为遗传转化、无性系筛选、原生质体融合等植物离 体遗传重组技术的下游步骤。
一般不采用这一方法作为快繁途径(不稳定、费时、费力)。
3 影响快繁效果的几个因素: (1)植物种类、品种 (2)基本培养基 (3)激素 (4)培养条件(温度、光照) (4)生根、练苗处理
四 木本植物离体快繁 (1)一般情况下比草本植物困难
三 快繁的一般程序及几种途径 1 快繁的一般程序
外植体的选择
外植体灭菌
接种
培养
练苗
移栽
2 选择外植体注意问题
(1)繁殖对象的品种典型性: 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特点,尽可能取自然繁殖器官的适 当部位作外植体。
离体条件下茎芽的增殖方式。 如有些植物在培养条件下苗的生长 要以顶芽、腋芽直接生成小植株,易选择顶芽作 为外植体,但大多数植物常常先形成不定芽然后通过生根培养才能最后形成小植株, 即要考虑何种器官培养更易产生不定芽,如非洲紫罗兰、大岩桐、秋海棠以叶片为外 植体易产生不定芽,而百合、水仙、大蒜、贝母等则以鳞茎为外植体更易产生不定芽。
离体无性繁殖方法
一 引言
1 概念(顶芽、不定芽、腋芽、) (1) 顶芽(Terminal):生长在主干或侧枝顶端的
芽。 (2)腋芽(Axllary bud):着生在叶腋处的芽,也
称为侧芽 (Lateral bud)。 (3)不定芽(Adventitious bud)从现存的芽以外 (顶芽、腋芽/侧芽)的任何器官、组织上通过器官发 生重新形成的芽称之为不定芽。
(2)单节茎段增殖 通过培养使不容易萌发侧芽或腋芽的茎条伸长后再截取繁殖
的一种快繁方法。常用于顶端优势不易或不能打破的植物的快繁。 该方法在离体快繁时不常用。
(3)不定芽增殖
从现存的芽以外(顶芽、腋芽/侧芽)的任何器官、组织上通过器官发生重新 形成的芽称之为不定芽,在自然条件下,许多植物的器官要以产生不定芽,如 苹果的根,凤信子的鳞茎,秋海棠和非洲紫罗兰的叶片等。
二 无性离体繁殖的概念分析 1 广义的离体无性繁殖
●植物细胞工程的中心内容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离体培养。
●从技术上说它是一种从细胞到植株的无性繁殖技术。
●从遗传的角度来讲具它有双重性,一是遗传的保守性,二是遗 传的变异性。
利用其保守性我们可以进行植物的无性繁殖,建立植物种质资源 库以及生产有用化合物; 利用其变异性我们可以进行体细胞诱变、体细胞杂交以及基因工 程等。
(5)愈伤组织增殖
所有的植物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再进一步分 化即可获得小植株。
这一途径经历了组织培养技术的所有过程(愈伤组织诱导—愈伤 组织增殖—芽分化—生根—完整植株),它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组 织培养。
一切通过其它增殖方式不能成功的植物,均可以通过此途径获得 组培苗。其特点是成功率高,繁系数大(但是随着愈伤继代时间 的增长,再生繁殖能力逐渐减弱))但遗传稳定性较差。
愈伤组织 芽



胚状体(根芽同时)
(胚性愈伤)
根、芽
球茎(悬浮或固体培养)
试管苗
2 狭义的离体无性繁殖
●在学术交流及生产中现在一般把直接利用植物根、茎
、叶、茎尖等器官或组织进行培养,以取得更多试管苗 的 技 术 叫 快 繁 、 微 繁 ( Micropropagation, Rapid micropagation )。
生姜在不同激素里的生长情况
玻璃化苗的成因及预防
(2)培养物的褐化(特别是木本植物)
褐化(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 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以致培养基逐渐 变成褐色,培养物也随之进一步变褐而死亡。 这是植物组织培养的3大难题之一。 褐化、污染、玻璃化
草本植物---小型木本(灌木、藤类)---大型木本 (乔木) (2)周期较长、繁殖系数低 (3)培养物易爆发性褐化 (4)生根较困难
五 离体快繁中的一些问题 (1)试管苗的玻璃化现象
玻璃化苗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出现的、半透明状的畸形的 试管植株,它不能或不易移栽于土壤中。
其形态解剖学的特点是整棵植株矮小、肿胀,节间很短 或没有节间,疏导组织虽可看到,但导管或管胞木质化 不完全,叶片厚而狭长,有时基部较宽,叶片皱缩或纵 向卷曲,脆弱易破碎。
●因此,本节所涉及的离体无性繁殖方法(快繁、微繁),不是 一个新的方法,全能性---分化----脱分化” 理论且以“离体 繁殖---特别是高繁殖系数”为目的的多种植物组织技术的通俗 叫法。
外外植植体体
广义的离体繁殖技术
根、芽(同时)
株。
诱导不定芽一般需要同时加入外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二者的配比一般是细
胞分裂素要略高于生长素,其二者的总体使用浓度应尽可能的低,以免生产
过多的愈伤组织,以保证繁殖品种的遗传稳定性。
(4)胚状体增殖
特点:增长率高,胚的双极性可免去生根环节,但胚状 体休眠的诱导和去除还不能很好把握,其成苗率仍不高。 目前除去一些特殊用途外(人工种子),这一途径还没 有用于快繁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