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高频考点归类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考点知识总结汇总(最新最全)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考点知识总结汇总(最新最全)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考点知识总结汇总(最新最全)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考点知识总结汇总(最新最全)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英国的宪章运动时间:1836年~1848年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待遇却很差。

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政治纲领:《人民宪章》中心内容: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特点: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有明确的目的。

结果:失败(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历史意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生条件:①国际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政治基础;②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工人运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③汲取前人的精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1848年)(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①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②影响: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人民;2.建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3.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4.国际歌:(作词: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美国南北战争一、战争的爆发时间:1861年4月原因:美国南北双方在原料、市场、劳动力以及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实行什么制度几方面各自的不同需求,根本区别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所造成的,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劳动力问题,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整理汇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整理汇编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整理汇编:1.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九州理论:指的是古代以河南为中心的九个名胜古迹的观念。

九州分别是:冀州、幽州、青州、徐州、兖州、荆州、扬州、荆南、交州。

3.三皇五帝:三皇指的是伏羲、神农、轩辕。

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4.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一定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夏朝的后继,周朝是商朝的后继。

5.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演变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周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度,以周王为天子,分封诸侯。

6.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一个时期。

7.十四年的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8.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实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9.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实行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政策,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10.秦朝对外扩张:秦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外征服和扩张,统一了六国的疆域,北到辽东,南至越南。

11.汉朝的刘邦、刘备、刘秀: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

12.西汉和东汉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分封诸侯,更加重视士人政治。

13.新莽政权和王莽的:新莽政权是汉朝末年由王莽建立的专制政权,王莽进行了一系列,但未能取得成功。

14.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时期是从公元220年至280年的一个时期,魏国是北方的政权,蜀国是西南的政权,吴国是东南的政权。

15.魏文帝的政治制度:魏文帝采取了“分封”和“察举”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实行州郡制和分封制度,推行士族统治。

16.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南朝:南北朝时期是从公元420年至589年的一个时期,北魏王朝在北方,南朝是南方多个国家的统称。

17.隋朝的统一:隋朝是由杨坚建立的,统一了南北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本文档是对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地复历史知识。

第一章: 我们的历史1.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演化-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2. 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农业的发展- 文明的起源- 文明的交流-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3. 中华文明的特点与成就-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特点-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古代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第二章: 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1.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等级- 封建统治的三大家族2. 东周时期的分裂与战国时期的统一- 东周时期的分裂- 战国时期的统一- 秦统一六国的基本原则3. 秦始皇的统一江山- 秦始皇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措施- 阅兵仪式与焚书坑儒- 分封制的取消和郡县制的推行第三章: 古代中国的繁荣与发展1. 汉朝的统治- 汉朝的建立- 汉武帝的改革与措施-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2.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变动与文化交流-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变动- 的传入与发展- 关中地区的人文风俗3. 隋唐时期的繁荣发展- 隋朝与唐朝的建立- 隋唐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成就- 文化艺术的繁荣与进步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辉煌文明1. 北宋时期的经济繁荣- 北宋时期的农田水利和农业生产- 商业贸易的发展- 金坛之江南和开封的城市建设2. 文化的繁荣与科学的进步- 北宋时期的文化繁荣- 孙中山《示儿》的诗- 科技发明与进步3. 南宋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特点- 南宋时期的文化繁荣- 文人学士的主要活动地- 文化代表人物和作品以上是对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能对学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汇总

2、主要教义:传道者宣传,
“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3、传播: 世纪末, 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六、西欧封建社会大学的兴起:
1 背景:11 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 传入西欧。 2 兴起: 美好的花朵”。
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
能停止法律执行,不得征收捐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 影响:确立了 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 ,确立了 。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推翻了 了道路。
5 启示:①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②由人治到法治、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 6 目前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有:瑞典、日本、丹麦、荷兰等 二、美国的独立 1.根本原因: 2.过程:1775 年 为总司令——1776 年颁布《 —1781 年英国在约克镇投降—— 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5 年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77 年 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被任命
代表作品 《 》
作品特点 抨击 的贪婪腐化,表达市民
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达芬奇
伟大的艺术大师 与

》 、
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 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 象,充分体现 精神
、米开 《最后的晚餐》
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 “美术三杰” 莎士比亚 文学巨匠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
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 批判了 观念和社会陋习,
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还有庆祝胜利的 (三) 、哲学和法学 1 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1) 、 (2) 、哲学家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高频考点全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高频考点全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高频考点全总结1.历史人物:中考经常考察历史人物,如秦始皇、刘邦、汉武帝、杨广、杨坚、李世民等。

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对历史的影响要有一定的了解。

2.历史事件:中考经常考察历史事件,如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亡、唐朝的盛世等等。

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影响要有一定的了解。

3.历史名著:4.历史文化:中考经常考察历史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等。

对这些历史文化的特点和影响要有一定的了解。

5.历史地理:中考经常考察历史地理,如黄河、长江、珠江、北方平原、南方丘陵等等。

对这些历史地理的位置和地理环境要有一定的了解。

6.历史制度:中考经常考察历史制度,如封建制度、地方制度、科举制度、户口制度等等。

对这些历史制度的特点和影响要有一定的了解。

7.历史军事:中考经常考察历史军事,如秦朝的兵器、三国时期的战争、唐朝的战争等等。

对这些历史军事的装备和战争要有一定的了解。

8.历史艺术:中考经常考察历史艺术,如唐朝的诗歌、宋朝的绘画、元朝的戏曲等等。

对这些历史艺术的特点和影响要有一定的了解。

9.历史经济:中考经常考察历史经济,如商朝的贸易、宋朝的经济发展、明朝的海禁等等。

对这些历史经济的特点和影响要有一定的了解。

10.历史科技:中考经常考察历史科技,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等。

对这些历史科技的发明和影响要有一定的了解。

总结起来,中考历史考试重点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名著、历史文化、历史地理、历史制度、历史军事、历史艺术、历史经济、历史科技的了解。

需要通过学习教材,并阅读相关历史书籍和资料,多进行归纳总结和思维导图,加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要注重对历史知识的拓展和应用,通过解决历史问题和参加历史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

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历史知识,才能在中考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原创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原创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原创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 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位于世界四大洲和三大洋之间的亚洲西南部•主要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地理特点:多沙漠和高山,干旱少雨,水源来自两河流域2.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城市国家兴起:古巴比伦成为主要城市,巴比伦国王享有神权•发达的农业:使用灌溉系统,使农业生产大大提高•发明创造:发明了楔形文字,并建立了日历、钟表等3. 尼罗河流域文明(古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尼罗河带来的福祉:良好的交通和灌溉条件,使得农业迅速发展•雅利安人的入侵: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埃及,建立了新王国•文化特点:建立了独特的宗教和宗教体系,崇拜德国人皇帝4. 近东地区其他文明•腓尼基文明:发达的海上贸易,发明了字母•波斯帝国:古代波斯人的帝国,庞大的疆域•蛮夷历史:对抗希腊罗马文明的外来入侵二、中国古代历史1. 夏商周时期•夏朝:传说中的第一个王朝,建立者为大禹•商朝:王朝制度的出现,青铜文化的繁荣•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王位世袭,东周王位分封2.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改革:提倡道德,改革政权•孟子的思想:主张仁政和君主有道德责任•孔子和儒家思想:提倡仁义规范,传播儒家思想3.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兴起:刘邦建立汉朝,国家经济文化繁荣•西汉和东汉的历史事件:杨广篡位、董卓之乱等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建立,国力强盛–魏国:曹操建立,掌握政权–蜀国:刘备建立,势力较弱•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政权割据三、世界古代历史1. 古希腊文明•希腊城邦制度:城邦互不统一,独立自主•希腊哲学的兴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罗马文化借鉴希腊文化的元素2.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时期:先期为贵族统治,后期为独裁者统治•罗马帝国的兴衰:帝国疆域扩大,后期因分裂而衰落•罗马法的传播:罗马法作为民法的基础3.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创立: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兴起: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和文化影响力扩大•文化传播:阿拉伯帝国传播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综上所述,以上是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人教版),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国古代历史到世界古代历史等方面进行了概括。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古代史
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重要措施
3. 西汉、新莽、东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三国时期的形成和魏、蜀、吴的发展
5. 隋唐时期的统一和辉煌成就
6. 五代十国和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7. 南宋、元朝和明朝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8. 进入近代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变革
二、现代史
1. 清朝末年的崩溃和近代中国的百年变革
2. 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 五四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文化变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
5. 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的经济建设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7.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8. 当代和发展挑战
三、世界史
1. 世界的大河流域文明及其交流
2. 埃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3. 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形成和影响
4.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5.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和启示
6. 近代欧洲的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
8. 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和重大国际事件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中考复习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重点知识内容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重点知识内容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重点知识内容总结一、古代社会的形成与文明的诞生1.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农业的诞生与定居生活的兴起。

2.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别形成华夏文化和楚文化的先秦时代。

3.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以及封建制度的建立。

4.古代中国的文字发明与进化,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二、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繁荣1.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法律制度的统一2.汉朝的建立与西汉、东汉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发展。

3.西汉时期的汉武帝,东汉时期的科举制度与黄巾起义。

4.武帝时期的汉朝边疆地区的开发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三、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的隋唐时期1.隋朝的统一与隋炀帝的反动专制政策。

2.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科举制度、均田制、市舶司的建立与发展。

3.唐朝的辽西、青藏地区的开发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4.唐末农民起义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四、宋元明清:南北朝同文化的交流1.北宋与辽金南宋与元明清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发展。

2.宋代的科技与工艺发展,北宋的茶马古道与南宋的海上丝绸之路。

3.元朝的西征与南下,明朝的航海与文化交流,清朝的西北边疆地区开发与宗教消失。

五、近代中国的历史转折1.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

2.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与结果。

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4.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京政府与北洋政府。

六、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对外交往1.新中国的成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2.新中国的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3.对外交往的历史演变,中苏关系、中国与美国的和好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

总结: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重点知识内容的总结。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古代社会的形成与文明的诞生、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繁荣、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的隋唐时期、宋元明清:南北两朝文化的交流、近代中国的历史转折以及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高频考点归类总结
第一类标志类
1.(1840—1842)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2.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_____。

3.标志中国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_____。

4.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_____。

5.标志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_____。

6.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
_____ 的全军覆没
7.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1919年的_____。

8.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是:_____ 。

9.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会师。

10.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_____。

11.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7年_____。

12.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是:_____
13.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_____。

14.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事件是——
_____。

15.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_____
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
17.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 》。

18.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775年,_____枪声。

19.美国诞生的标志是——1776年7月4日,_____的发表。

20.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_____。

21.1947年_____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22.法国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1794年_____政变。

2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

24.工业革命主要的标志是------1785年瓦特改良_____。

2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_____的广泛应用
2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_____的发表。

27.标志着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
事件是——_____。

28.1991年_____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2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或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的标志:1936年通过新宪法。

30.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1933年,_____上台
31.标志着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1938年9月,_____。

3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_____。

33.标志着二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_____。

34.二战的规模空前扩大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_____。

35.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的事件是_____的发表
36.标志着欧洲战争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5月,_____正式签署投降书
37.标志着二战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9月2日,_____正式签署投降书
参考答案
1.鸦片战争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日《马关条约》
4.甲午中日战争。

5.中国与八国联军签订的《辛丑条约》
6.北洋舰队
7.五四运动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9.会宁
10.“九一八”事变
1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4.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15.新航路的开辟
16.1688年宫廷政变或称为(光荣革命)
17.《权利法案》
18.来克星顿
19.《独立宣言》
20.巴士底监狱
21.杜鲁门主义
22.热月政变
23.珍妮机
24.蒸汽机
25.电力
26.《共产党宣言》
27.明治维新
28.苏联
29.1936年通过新宪法
30.希特勒
31.慕尼黑阴谋
32.波兰
33.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
34.美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
35.《联合国家宣言》
36.德国
37.日本
第二类——转折类
38.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_____的转折点
39. _____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40.萨拉托加大捷---美国_____的转折点
4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美国_____的转折点。

42. _____战役—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
_____战役
参考答案
38.生死攸关
39.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
40.独立战争
41.南北战争
42. 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战
第三类——性质类
43.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一场_____性质的改良运动。

4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_____运动。

45.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地反对_____和_____的爱国运动。

46.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第一
部_____类型的宪法。

47.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_____ 。

48.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一场_____文化运动的兴起
49.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场_____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50.巴黎公社的性质——_____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
尝试。

51.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 。

52.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沙皇_____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非正义的_____掠夺
战争。

54.斯大林模式的实质——_____的政治经济体制。

55.巴黎和会的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_____会议。

56.绥靖政策的实质——_____
5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世界人民的_____战争。

58.冷战政策的实质——遏制_____。

5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性质——_____组织。

参考答案
43.资产阶级
44. 思想大解放
45.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46. 社会主义
47.内乱
48.资产阶级
49.一场资产阶级性质
50.无产阶级
51.资产阶级革命。

52.自上而下
53.帝国主义
54.高度集中
55.分赃
56.纵容侵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57.反法西斯
58.共产主义。

59.政治军事
最早/第一/最多类
60.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_____人。

最早使用天然火的人是_____人。

6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_____。

第一个中央集权国
家是_____。

62.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王位世袭制而诞生的君主是_____。

63.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_____变法。

64.战国时期修建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主
建的_____ 。

65.世界上最长人工运河:_____ 。

66.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_____。

6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_____起义
68.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_____(朝代)。

69.纸最早发明于_____,东汉时期_____ 又改进了造纸技术。

70.最早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的人是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