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电磁计算说明

合集下载

三相同步电机电磁计算公式

三相同步电机电磁计算公式

三相同步电机电磁计算公式当电流通过励磁线圈时,通过右手定则可以得到旋转磁场的磁通方向。

根据安培定理,磁通产生的磁场会导致转子上的导体感应出感应电动势,从而形成转子电流。

根据洛伦兹力定律,磁场和电流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电磁力,从而实现电机的转动。

在推导电磁计算公式之前,我们需要先引入一些基本参数和符号:Ns:同步转速,单位为转/分钟f:电源频率,单位为赫兹p:极对数,即固定磁极数目的一半N:电机转速,单位为转/分钟s:滑差,定义为(Ns-N)/NsE:转子感应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电机端电压,单位为伏特R:每相绕组电阻,单位为欧姆X:每相绕组电抗,单位为欧姆Z:每相绕组阻抗,单位为欧姆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可以得到以下公式:V=I*Z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将上述两个公式联立,并代入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可以得到:I*Z=I*R+E进一步展开化简,可以得到:I*(Z-R)=E如果我们假设转子电流小于感应电动势的电阻电压降,也就是I*X<<E,那么上述公式可以近似化简为:I*Z≈E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E=K*N*B*A其中,K是一个常数,B是磁场的密度,A是转子的面积。

假设电机的电磁转矩为Te,那么可以得到以下公式:Te=Kt*I*I其中,Kt是电磁转矩的比例常数。

Ns=(2*f)/ps=(Ns-N)/NsV=I*ZI*(Z-R)=EE=K*N*B*A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对三相同步电机的电磁性能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分析。

这些公式提供了评估电机性能、设计电机参数和优化电机结构的工具。

对于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定制。

电机学4.44公式

电机学4.44公式

电机学4.44公式电机学4.44公式是电动机的重要公式之一,在电机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机学4.44公式的定义、推导及应用,并阐述其在电机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定义电机学4.44公式是指电动机中电磁感应电势的计算公式,也称为电磁感应电势常数(K)。

其中,电机学4.44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为:K = 4.44 × f × φ其中,K表示电磁感应电势常数,f表示电机运转的频率,φ表示磁通量。

二、推导电机学4.44公式的推导,需要从电磁感应现象下手。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当导体在磁场中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因此,当旋转子在磁场中旋转时,旋转子中导体上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和导体运动速度密切相关,即:ε = Blv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B表示磁感应强度,l表示导体的长度,v表示导体的运动速度。

在电机中,磁通量是由旋转子的磁场产生的,因此磁通量的大小与电机中电流密度和导体几何形状有关。

接下来,我们要推导出磁通量与电机运转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在交流电机中,电流具有正弦形的变化规律,其频率为f,电流的大小则与电机的负载有关。

我们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将导体所在的转子分为质点,将质点所受的电磁力表示为F,其表达式为:F = BILsinθ其中B表示磁感应强度,I表示电流强度,L表示导体长度,θ表示导体和磁场之间的夹角。

由于电机的负载会影响电流的大小,因此我们需要对电机的平均负载进行处理。

假设电机的平均负载为cosθ,则电机中磁通量的大小为:φ = BLcosθp其中p表示电机极对数。

根据交流电机的特性可知,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次数为f,因此在一个周期内磁通量的变化次数也为f。

因此,电磁感应电势常数K的表达式为:K = ε/φ将前面推导的ε和φ带入上式,化简得到:K = 2πf/60 × p又由于1圈磁通量等于电机中极对数的两倍,因此:K = 4.44 × f × φ三、应用电机学4.44公式在电机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相同步电机电磁计算公式教程

三相同步电机电磁计算公式教程

给定区额定功率PN=75额定电压UN=400额定转速nN=1500额定频率f=50额定功率因数cosφ=0.8额定相数m=3额定电流IN=135.3204388定子计算区极对数P=2通风道数nK=0通风道宽度bK=0定子叠压系数Kfet=0.96定子铁芯净长度Lfet=23.04磁极铁芯总长度lm=24磁极铁芯净长度lfem=22.8线负荷A=437.3640556发热参数Aj=3679.473134磁路计算(39)定子齿距ts= 1.7017 ts1= 1.734425 ts2= 1.930775 ts1/3= 1.778058333 (40)定子齿宽度bt1=0.834425 bt2=0.910775定子齿计算宽度bts=0.859875定子槽深hs= 2.26定子齿计算高度hts‘= 1.82定子轭高度hjs= 3.2定子轭计算高度hjs’= 3.37定子轭磁路长度ljs=13.175085极弧系数αp’=0.7(47)极靴宽度bp=13.42824128磁极偏心距H=0.33121825极靴圆弧半径Rp=12.56878175极靴边缘高度hp'=0.25 (51)极靴中心高度hp= 2.19358252初取漏磁系数σ‘= 1.048970637磁极宽度bm=7.668255488转子轭内径Dir=9转子轭外径Djr=14磁极中心高度hm= 3.70641748磁极侧高度hm‘= 3.768404852转子轭高度hjr= 2.5 (59)转子轭计算高度hjr‘=4转子轭磁路长度ljr= 3.927转子轭轴向长度lr=24.3磁极与轭间的残隙δ2=0.0088实际极弧系数=αp=0.693730948气隙比δm/δ= 1.5最小气隙比极距δ/τ=0.004897064 (66)基波磁场幅度系数α1= 1.1151三次谐波磁场幅度系数α3=0.00646758磁场分部系数fd=0.711265508磁场波形系数fb= 1.108747511直轴电枢反应磁场幅度系数Ad1=0.8532交轴电枢反应磁场幅度系数Aq1=0.33884电枢磁动势直轴折算系数Kad=0.765133172电枢磁动势交轴折算系数Kaq=0.303865124 (74)定子卡氏系数Kδ1= 1.113452078阻尼笼卡氏系数Kδ2= 1.030852295卡氏系数Kδ= 1.147804629(77)空载每极总磁通φ=0.025001113斜槽系数Ksk=0.997146644气隙磁密最大值Bδ=0.711292106定子视在磁密Bts‘= 1.478524606定子轭磁密Bjs= 1.609967011 (82)气隙磁压降Fδ=653.1394979定子齿磁压降Fts=10.738定子轭磁压降Fjs=82.2125304气隙,定子齿,轭磁压降之和Fδtj=746.0900283(86)计算漏磁几何尺寸Υ1=0.409973094Υ2=0.554905146 am= 3.100659528 ap= 3.206420626 hpm= 1.54572168(87)磁极压板厚d‘=0.6磁极压板宽b’=8.2磁极计算长度lm‘=25.2极靴漏磁导Λp= 6.89576E-07极身漏磁导Λm=8.91309E-07磁极漏磁导Λ= 1.58088E-06 (93)每极漏磁通φσ=0.001179482漏磁系数σ= 1.047177195磁极磁通φm=0.026180596磁极极身截面积Sm=184.6762251(97)极身磁密Bm= 1.417648411转子轭磁密Bjr= 1.346738462残隙处磁密Bσ2= 1.422563654极身磁压降Fm=58.56139619转子轭磁压降Fjr=67.5444残隙磁压降Fσ2=100.1484812空载每极磁压降Ffo=972.3443057稳态参数计算(104)定子线圈尺寸αc=0.685397076τy=20.5257745 lF=13.25667083 lE=8.391213665 lB30 (105)线圈半匝平均长度lca=56.51334166定子绕组相电阻(75。

三相同步电机电磁计算公式

三相同步电机电磁计算公式
392.7 111.1925244 110.1315697 1817.985898 4787.243375
150 31.91495584
空载励磁电流Ifo= (130)励磁绕组线规a*b= 励磁绕组导线截面积qf= (132)第n层线圈平均匝长度lfn= Qm
Wm
rm 第n层线圈n= lcf=
(134)Rf(75。)=
0.6479688 0.004138
3.19748665 0.36780445 0.04597556 0.40488548
(172)直流分量时间常数Ta= 控制励磁持续短路电流倍数fko= 额定励磁持续短路电流倍数fkN= 冲击短路电流倍数fy= (176)整步功率Pr=
9有效材料
定子绕组铜重Gcu1= 励磁绕组铜重Gcu2= 定子硅钢片Gfe=
6.482295371 5.325
9.11855881 91.5988 9.16 28 0.5 2 71.98
1.016634338 3.5
43.44247714 6.946167169
5 1061.609472 42.46437888 0.736361089 0.809997198 3.039066562 0.155765707
磁极铁芯净长度lfem=
75 400 1500 50 0.8
3 135.3204388
2 36.92
26 20.4204 20.4204
24 0 0 0.96 23.04 24 22.8
铁芯计算长度li
24.2
最小气隙δ=
0.1
最大气隙δm=
0.15
定子绕组
(20)每极每相槽数q=
4
定子槽数Z1=
0.03280029 0.33303111 1.63964654 7.47053142 147.946378

异步双馈电机电磁计算

异步双馈电机电磁计算
Im im I kw
轭部磁路长因数

15
八、参数计算
漏抗系数:
Cx
1.6f N ef ( w1kdp1 ) 2 3 pU 10 6
2
定子相电阻:
R1
1w1 w1
a1sa1
103
定子线圈平均匝长:
定子相电阻标幺值:
w1
I KW r1 R1 U
16
定子漏抗标幺值:
Z1 2p
定子绕组短距一般取
Z1 5 y 2p 6
转子绕组节距一般取整(波绕): y Z 2 2p
Z2 转子绕组短距一般为: y 1 2p
定子绕组系数:
kdp1 kd1 k p1
转子绕组系数: kdp 2
kd 2 k p 2
6
绕组短距分布系数: 绕组节距比:
k p1 sin(1 90 )
——铁心叠压系数
k Fe
4
每槽有效导体数: 每相并联支路数:
Ns1 2 每线圈匝数(双层绕)
a1
Z1N S1 Z1 N S1 W1 6a1 3a1 2
每相每支路串联匝数:
绕阻线规:
a b / a ' b'
每支路导线截面积:
sa1 N1S1
N1
——并绕根数
5
定子绕组节距(整距): y
k 1
k 2为定转子卡氏系数
t1 (5 bo1 ) 1 2 t1 (5 bo1 ) bo 1
开口或半开口时: k
半闭口时:
k 2
t2 (4.4 0.75bo 2 ) 2 t2 (4.4 0.75bo 2 ) bo 2

三相同步电机电磁计算公式(精)

三相同步电机电磁计算公式(精)
气隙比δm/δ=1.5最小气隙比极距δ/τ=0.004897064 (66基波磁场幅度系数α1=1.1151三次谐波磁场幅度系数α3=0.00646758磁场分部系数fd=0.711265508磁场波形系数fb=1.108747511直轴电枢反应磁场幅度系数Ad1=0.8532交轴电枢反应磁场幅度系数Aq1=0.33884电枢磁动势直轴折算系数Kad=0.765133172电枢磁动势交轴折算系数Kaq=0.303865124 (74定子卡氏系数K δ1=1.113452078阻尼笼卡氏系数K δ2=1.030852295卡氏系数K δ=1.147804629 (77空载每极总磁通θ=0.025001113斜槽系数Ksk=0.997146644气隙磁密最大值B δ=0.711292106定子视在磁密Bts‘=1.478524606定子轭磁密Bjs=1.609967011 (82气隙磁压降F δ=653.1394979定子齿磁压降Fts=10.738定子轭磁压降Fjs=82.2125304
定子轭高度hjs=3.2定子轭计算高度hjs’=3.37定子轭磁路长度ljs=13.175085极弧系数αp’=0.7 (47极靴宽度bp=13.42824128磁极偏心距H=0.33121825极靴圆弧半径Rp=12.56878175极靴边缘高度hp'=0.25 (51极靴中心高度hp=2.19358252初取漏磁系数ζ‘=1.048970637磁极宽度bm=7.668255488转子轭内径Dir=9转子轭外径Djr=14磁极中心高度hm=3.70641748磁极侧高度hm‘=3.768404852转子轭高度hjr=2.5 (59转子轭计算高度hjr‘=4转子轭磁路长度ljr=3.927转子轭轴向长度lr=24.3磁极与轭间的残隙δ2=0.0088实际极弧系数=αp=0.693730948

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

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

1、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4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1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2、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4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2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3、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5.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1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4、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7.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1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5、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5.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2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6、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7.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2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7、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5.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3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8、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4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3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9、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11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1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10、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1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1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11、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7.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3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12、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4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4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13、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5.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4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14、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18.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1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15、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1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2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16、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11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3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17、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7.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4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18、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22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1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19、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18.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2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20、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22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2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21、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1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3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22、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11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4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23、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18.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3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24、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22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3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25、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1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4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26、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18.5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4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27、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22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4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28、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3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1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29、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3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2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30、已知数据:输出功率P N=3kW电压U N=380V(Y接)相数m1=3频率f=50Hz极对数p =3B级绝缘,连续运行,封闭型自扇冷式,。

永磁直流电机电磁设计算例

永磁直流电机电磁设计算例

永磁直流电机电磁设计算例假设我们要设计一个功率为500W的永磁直流电机,额定电压为24V。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电机的转矩常数和电机的转速范围。

转矩常数表示电机在给定电压下的输出转矩大小。

常用的永磁直流电机转矩常数一般在0.02-0.06Nm/A之间。

假设我们选择一个转矩常数为0.04Nm/A的永磁直流电机。

根据功率和转矩常数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机的额定电流为500/0.04=12.5A。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电机的磁路尺寸和磁路材料。

磁路尺寸决定了电机的体积和重量,而磁路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和效率。

常见的磁路材料包括硅钢片、铁氧体和软磁合金等。

这里我们选择硅钢片作为磁路材料。

根据电机的功率和额定电流,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机的额定转矩为500/12.5=40Nm。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额定转矩和转矩常数计算出永磁体的磁通。

磁通是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大小,它与电机的转矩和电压密切相关。

磁通的计算公式为磁通=转矩/转矩常数=40/0.04=1000Wb。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出电机的磁场密度和磁力线密度。

磁场密度表示单位面积内的磁场大小,而磁力线密度表示单位长度内的磁场线条数。

根据磁场强度和磁路材料的磁导率,我们可以计算出磁场密度和磁力线密度。

最后,我们需要设计电机的线圈和定子参数。

根据额定电流和电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机的线圈匝数和线圈直径。

定子参数的计算需要根据电机的磁通和磁场密度来决定。

综上所述,永磁直流电机的电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电机的功率、转矩和工作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磁路材料和定子参数。

设计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电机的性能、效率和成本等因素,从而确保电机的稳定运行和长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鼠笼型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电磁计算说明一、主要性能数据1. 电动机五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效率[η]、功率因数[ϕcos ]、最大转矩倍数[st T ]、堵转转矩倍数[st T ]、堵转电流倍数[st I ]。

2. 电动机的额定值额定功率:电动机在额定情况运行下,由轴端输出的机械功率,单位kW 。

额定电压:电动机额定运行时外加于定子绕组上的线电压,单位V 。

额定频率:电动机额定运行时电网频率,单位Hz 。

额定电流: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轴端有额定功率输出时,通过定子绕组的线电流单位A 。

额定转速: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轴端有额定功率输出时,转子的转速,单位min /r 。

3. 在电磁计算中什么是标幺值?怎么表示?标幺值是一种比值,它表示的是实际值与基值的比例关系。

一般按下面的方法表示。

如定子相电流1I 的表么值用'1i 表示,KWI I i 1'1=。

4. 为什么在电磁计算中要使用标幺值?在电磁计算中采用标幺值不但可以方便计算,又可清楚的反映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5. 电磁计算中基值有那些。

功率基值:额定输出功率2P ,单位kW 电压基值:额定相电压1U ,单位V 电流基值:功电流KW I ,单位A 阻抗基值:KWI U 1,单位Ω 6. 输出功率的计算过程ηφ⋅⋅⋅⋅=112cos 3U I P (相电压每相电流、11U I )因为,Y 接时13U U N ⋅=,△接时13I I N ⋅=(用相量计算可证明)故:ηφ⋅⋅⋅⋅=cos 32N N I U P 7. 功电流的计算功电流:132310U P I KW⋅⋅=,单位A 。

二、 三相交流绕组1. 对三相交流绕组的要求a. 在一定的导体数下,获得较大的基波电势和基波磁势。

b. 三相电势和磁势必须对称,即三相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

c. 电势和磁势波形尽可能接近正弦波,谐波分量要小。

d. 用铜量少,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可靠。

2. 三相绕组的分类a. 按槽内层数分类,可分为双层绕组和单层绕组。

b. 按每极每相槽数分类,可分为整数槽绕组和分数槽绕组。

c. 按排列方式可分为,双层绕组可分为迭绕组、波绕组;单层绕组可分为等元件绕组、单层交叉绕组和单层同心绕组。

3. 每极每相槽数q为了使三相电势相等,每相在每极下应占有相等的槽数,该槽数成为每极每相槽数。

一般用q 表示,pm Zq ⋅=(Z 为槽数,p 为极数)。

q 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q 为分数时cbaq =中c 不能是3或3的倍数。

4. 最大并联支路数a对于整数槽p a =max ,对于分数槽c b a q =,cp a =max 。

5. 极距τ和节距y极距pZ=τ(槽),当线圈的节距τ=y 时成为等距绕组,当τ<y 时成为短距绕组。

在电动机设计中一般采用短距绕组来降低高次谐波的影响。

三、三相交流电机的磁路计算1. 感应电势当磁通密度幅值为m B 的正弦磁场以速度v 切割长度为l 的导体时,会在导体内部感应强度为幅值E 的电势,即v l B E m ⋅⋅=当m B 的单位为T ,l 的单位为m ,v 的单位为s m /m/s 时,E 的单位为V 。

2. 导体电势根据电路基础,导体电势得有效值Φ⋅⋅==f E E mc c 22.2211(推导过程省略),其中f为频率,Φ为每极磁通。

3. 匝电势线圈得两条边在不同极下,感应电势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时间上相差︒180,故整距线圈的匝电势Φ⋅⋅==f E E c t 44.4211,考虑到短距对电势的影响,11144.42p c t K f E E ⋅Φ⋅⋅==,其中)90sin(11︒⋅=τy K p 成为短距系数。

4. 线圈电势ω匝线圈的电势11t y E E ⋅=ω5. 线圈组电势考虑到线圈的分布对电势的影响(存在电角度差),线圈组(q 个线圈)的电势111d y q K E q E ⋅⋅=,其中2sin2sin1a q aq K d ⋅⋅=,称为绕组的分布系数。

(1Q p a π⋅=) 6. 相电势、每相磁通量Φ⋅⋅⋅⋅=f K E dp 144.4ω,其中111p d dp k k k ⋅=,Φ为每极磁通量,ω为每相串联导体数。

在电磁计算中一般要先假定电势求磁通,即1122.2dp K f E⋅⋅⋅=Φω,1)95.0~85.0(U E ⋅=,其中1U 为定子绕组每相电压。

7. 磁通密度、磁势的计算电机的每极磁路通过了2个定子齿、1个定子轭、2个转子齿、1个转子轭、2个气隙。

定子齿部磁密11t st S F B Φ= 转子齿部磁密22t st S F B Φ= 定子轭部磁密1121c c S B Φ⋅=转子轭部磁密2221c c S B Φ⋅=气隙磁密gsg S F B Φ= 其中s F 是反应磁路饱和影响的波幅系数,S 为各部分磁路面积。

在求得磁路各部分磁通密度后,根据铁心的磁化曲线可获得各部分的单位长度磁势at ,用at 乘以各部分磁路长度l 可得到各部分磁路的磁势,但气隙磁势求法不同。

e g g g B AT ⋅⋅=8.0,其中21c c e K K g g ⋅⋅=为有效气隙长度。

将各部分磁路的磁势相加可得每极所需磁势AT 。

磁密的单位为Tesla (国际单位制)或Gauss ,G T 100001= 磁势的单位为A 或)Turn Amp (⋅⋅T A 。

8. 磁化电流满载磁化电流122.2dp m K m pAT I ⋅⋅⋅⋅=ω单位A 。

满载磁化电流标么值kwmm I I i ='激磁电抗标么值'1m m i x =(mm I U X 1=) 空载电势标么值101x i e m ⋅-=(110X I U E m ⋅-=),其中1x 为考虑定子槽漏磁、端部漏磁、谐波影响的等效电抗,其实际值的单位为Ω。

满载电势标么值)(111x i r i e r p ⋅+⋅-=()(111X I R I U E r p ⋅+⋅-=)其中p i 为定子电流中的有功分量的标么值ϕηcos 11⋅==i i p ,r i 为定子电流中的无功分量ϕsin 1⋅=+=i i i i x m r ,x i 为满载电抗电流其大小反应了电机的漏磁、谐波影响的程度,可用电路法直接求解出。

利用电机空载电势和满载电势的比值可轻松求出空载磁路特性(如1010t t B ee B =),根据空载磁路可得空载磁化电流10022.2dp m K m pAT I ⋅⋅⋅⋅=ω9. 电机的电流电流是电机计算中的最关键参数,电磁计算其实就是计算电机各部分电流。

有功电流概念:有功电流是指定子电流中以做功(发热或产生机械能)形式消耗掉的部分,用p I 表示。

无功电流概念:无功电流是指定子电流中用于能量转换(激励磁通、电抗电流)的部分,其本身不产生热量,用r I 表示。

定子电流是有功电流分量和无功电流分量的矢量和,用1I 表示。

221r p I I I +=,转子电流(导条电流)222x p i i i +=,有效值21122Q K m I i I dp KW⋅⋅⋅=ω,试中211Q K m dp ⋅⋅ω是将转子电流折算到定子侧的电流变比,由于铸铝转子绕组是一个对称的多相绕组(每根导条为一相),实际上转子绕组共有N 根导体,其绕组系数为1。

端环电流pQ I I R ⋅⋅=π22,即表示将端环电流按电角度(2Q p⋅=πα)折算后,用导条电流计算。

四、 电动机的功率方程1. 平衡方程fw s cu fe cu P P P P P P P -----=2112是功率平衡方程。

方程中所有项目都为有功功率即以发热和做功的形式消耗,以下逐项说明。

2. 额定功率ϕηcos 32⋅⋅⋅⋅=N N I U P 是通过电机转轴输出的额定机械功率。

3. 输入功率ϕcos 31⋅⋅⋅=N N I U P 是输入电机的有功电功率。

4. 定子铜耗12113R I P cu ⋅⋅=是定子电流与定子电阻产生的电功率,也发热形式消耗。

5. 定子铁耗m fe R I P ⋅⋅=203()是定子铁心受磁滞现象和涡流现象影响的热损耗,在实际计算中是通过铁心磁路各部分磁通密度查到对应的每单位损耗值,再乘以铁心总重量,在通过校正系数得到的。

铁耗的大小与最大磁密、额定频率、材料用量、单片厚度成正比。

注意,实际中还存在转子铁耗,但转子频率非常低12f s f ⋅=,故可忽略不计。

6. 转子铜耗2222R I P cu ⋅=是转子电流与转子电阻产生的电功率,也发热形式消耗。

7. 杂散损耗s P 是反应漏磁通、谐波磁通、磁谐波磁通产生的有害附加转矩对电机的损耗,一般按经验或标准选取。

8. 机械损耗fw P 是考虑风扇和轴承对电机的损耗,一般按经验取。

9. 转差率fws fe cu P P P P P S +++='22表示为铜耗占总电磁功率的比例,式中'fe P 为旋转铁耗约占铁耗的65%。

10. 效率12P P =η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11. 功率因数11cos I I I I p KW=⋅=ηϕ 五、最大转矩电动机的最大转矩与额定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频率成反比。

转差率可以影响最大转矩时转差点。

六、 起动计算鼠笼型转子电动机的起动计算十分复杂,因为起动时,起动电流很大,导致磁路饱和,磁路的各个参数改变,不能按原磁路参数计算。

另外由于转子导条有集肤效应(又称挤流效应)使转子的有效槽高变短,又改变了转子参数。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关键参数。

Z K 起动时由于磁路饱和引起漏抗变化系数。

R K 考虑集肤效应使转子电阻增加系数。

一般大于1 X K 考虑集肤效应使转子电抗减小系数。

一般小于1起动电流倍数'1'111i z I Z U I st st st ⋅=⋅=,表示起动电流与额定电压成正比与起动阻抗成反比。

起动转矩倍数)1('2'2S z r T ststst -=,所以要想明显的增大起动转矩,就需要增大转子起动电阻在总起动阻抗中的占有率。

七、 电磁计算中关键尺寸及其影响1. 冲片、槽形尺寸在相同磁密的情况下冲片尺寸越大其磁通越大,也就是出力越大。

SB Φ=。

在相同冲片的下,定子槽形越大,其能容纳的导体面积越大,可以降低电密,减小热负荷,减小电阻(匝数不变)和定子铜耗,降低槽满率(匝数、线规不变),但定子齿部磁密升高,激磁电流增大导致定子电流增大(满载时影响不大),铁耗增大。

在相同冲片的下,转子槽形增大,可降低导条电密,减小热负荷,减小转子电阻和转子铜耗,但转子齿部磁密升高,激磁电流增大导致定子电流增大(满载时影响不大),无转子铁耗故铁耗不受影响。

但影响最大的是起动性能,使起动转矩大幅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