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么用抗菌药物
老年人抗菌治疗原则

老年人抗菌治疗原则
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和恢复能力较低,抗菌治疗的效果也不如中年人。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抗菌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老年人抗菌治疗的原则也是一个重要话题,可以让老年人掌握正确的治疗原则,使抗菌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病人。
老年人抗菌治疗的原则有几点:
第一,采用最小抗生素剂量治疗。
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较弱,药物的功效也容易减弱,因此最好采用最小剂量治疗。
第二,选择最安全的抗生素。
当老年人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应该选择最安全的药物,例如头孢菌素,氨磺必利,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老年人身体较脆弱,容易受不良反应的影响,因此选择安全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重视耐药性的监测。
耐药性是影响老年人抗菌药物整体治疗效果的一大因素,因此一定要仔细观察老人的症状,以确定抗生素的疗效,如果病情没有好转,可以考虑更换抗生素。
第四,在准备抗菌药物时,务必了解老人的药物过敏史,以及抗菌药物的副作用。
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过敏史,可以选择适合的药物,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第五,要注意营养,并给老人服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
老年人抵抗力较弱,营养不良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因此要坚持正常饮食和补充营养,同时可以考虑根据具体情况给老人服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
第六,应督促老人做好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减少熬夜,
加强体育锻炼和身体保健,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上是老年人抗菌治疗的原则,主要强调了采用最小抗菌剂量,选择安全抗生素,监测耐药性,观察过敏史,增强免疫力,以及注意生活习惯等。
只有掌握正确的抗菌治疗原则,才能使抗菌药物对老年人有效,才能更好地治疗病人,让老年人健康快乐。
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目前,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也是抗感染的主要用药,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出现,使得细菌耐药性不断产生,常规抗菌药物已经起不到显著的作用,增加了治疗难度。
而在老年群体中,因老年人特殊的体质,越来越多的老人易患感染性疾病,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抗菌效果,如何合理用药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下面咱们就跟随文章内容来一起了解。
一、老年群体生理、病理特点因老年人的年龄比较大,患者的身体器官出现退行性变化,患者白细胞吞噬功能减弱,免疫预防功能降低,导致老年患者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如呼吸感染、胆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还有部分患者生病后需要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也非常高。
但是,就感染来说,因老年患者机体的特殊性,使得患者在临床的表现不同,因此很难在早期发现,往往在患者发生感染后才被诊断处理,此时已经让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二、老年患者用药分析1、药物吸收目前,因老年患者的年龄比较大,胃肠道组织和功能均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胃肠道功能下降,患者用药后,影响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和利用,主要源于患者的胃酸减少,患者胃部环境中的PH升高,因此药物的崩解延缓,溶解度降低后减少对药物的吸收。
此外,老年患者的小肠面积也比成年人的少,因此对食物中的营养吸收大大下降,并且患者肠道的血流减少,使得药物浓度高峰值减低,让不容易溶解的药物吸收利用速度减慢,所以老年患者用药后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药物分布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患者体内的水分减少,致使机体中的脂肪增多,因而对药物的分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老年患者机体中水分下降,因此水溶性的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而脂溶性的药物分布容积增加。
药物分布主要与患者机体中水分流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3、药物肝内代谢在临床用药期间,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患者产生肝毒性,或者对患者肝脏功能产生影响,主要源于患者服用的药物,主要通过患者的肝脏代谢,也就是说由肝细胞微粒体中酶系统所代谢,将脂溶性化合物转化为水溶性化合物,并且患者的肝脏重量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轻,因此患者的肝功能也会减退。
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特殊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他们对药物的反应和普通人群往往存在显著差异。
以下是针对这些特殊人群的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首选对胎儿和婴儿无害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的药物。
同时,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孕妇的临床状况,权衡利弊,谨慎用药。
2. 儿童: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抗菌药物的反应和成人不同。
应选用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并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调整药物剂量。
此外,应尽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3. 老年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对抗菌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
因此,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选用毒性低、副作用小的药物,并根据老年人的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4. 免疫功能低下者:这类人群的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选用广谱、强效的药物,以迅速控制感染。
同时,应注意预防二重感染的发生,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的药物。
总之,在特殊人群中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应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用药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性肺炎如何使用抗生素

老年性肺炎如何使用抗生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肺炎成为了老年人常见的严重呼吸道感染之一。
抗生素在治疗老年性肺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风险以及防止抗药性的发展同样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老年性肺炎如何使用抗生素,并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与处理相关问题。
一、抗生素在老年性肺炎中的作用1. 消灭病原体:细菌是导致老年性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而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消灭病原体。
不同类型的肺炎可以由不同的细菌引起,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
2. 控制炎症反应:肺炎是由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病变,而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反应。
细菌感染会激发宿主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包括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释放。
抗生素可以减少细菌数量,从而减轻炎症反应,进而促使肺组织修复。
3. 防止并发症:老年性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弱,他们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脓胸、败血症和呼吸衰竭等。
抗生素的使用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感染,防止感染扩散到其他器官或引起化脓性并发症,从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4. 提高治愈率:抗生素能够针对感染的病原体,直接干预感染过程,有效减少细菌负荷,加速病情好转。
适时使用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时间和死亡率。
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1. 了解常见病原体:老年性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了解常见病原体的类型和耐药情况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2. 考虑患者特点: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较差,同时可能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或肾功能受损等。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安全性和耐受性。
3. 根据临床指南: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如中国支原体肺炎及装置相关性肺炎诊疗指南,可以提供关于抗生素选择的具体建议。
4. 考虑药物的覆盖范围:选择广谱抗生素可以同时覆盖多种病原体,但注意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耐药性的发展。
住院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AD R监 测 是 一 项 复杂 的 系 统 工 程 [ 开 展 好 此 项 工 作 ¨,
参考文献 :
[ ] 蒙志莹, 1 顾海 . 药品不 良反应经济 学研究 初探[ ] 中国药 房, J.
2 0 , 6 2 ) 12 . 0 5 1 ( 0 :5 9
需要领导 的支持和各部门长期协作 。医院相关部 门还应提
的 管理 。
[ 键 词 ] 抗 菌药 物 ; 年 住 院 患 者 关 老
A pi t no n i c r l i lel ip t n XU X a- n ( p r n f h r c l y S a g a S cn e — p l ai f t at is ne r ai t c o a b ea d yn e i f g De at t ama o g 。 h n h i eo dP o oa me o P o
r t l n h h l , utt r tl e s o e ir to l s cs. h a g m e fa ia t ras m u t b te g h— ai ona o t e w o e b he e sil xitS m ra ina ape t T e m na e nto ntb c ei l s e s r n t
维普资讯
用药物与I 20 l 占床 0 7年 第 1 0卷 第 6期
P at a P amayA dCii Re de, 0 7 V 11 , . rci l hr c n l c c n a mei 2 0 , o.0 No 6, 加大对 A DR知识 的宣 传和培训 力度 , 努力 把
AD R监 测 工 作 更 好 地 开展 下 去 。
[ ] 杨晓庆, 2 姚海, 黄益 民, . 等 对我 院 医务 人员药 品不 良反应 知 识水平的调查分析[] 中国药房, 0 6 1 (4 :1 51 1 . J. 20 , 7 1 ) 1 1 —17
常用抗菌药在老年患者中合理应用论文

常用抗菌药在老年患者中合理应用的体会[关键词] 合理用药;抗菌药;老年人;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28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92-01不合理用药表现最明显的是抗菌药物使用问题。
结合《2011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对我院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问题,老年患者不良处方的发生,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多,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进行分析。
1 老年人生理特点的影响抗菌药的药动学及药效学老年人各脏器功能的减退,直接或间接影响药物疗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吸收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吸收降低,舌下给药吸收较差;药物在胃肠道滞留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增加。
1.2 分部老年人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增,会影响脂溶性抗菌药和水溶性抗菌药的分布容积和t1/2。
药物积蓄作用时间持久;特别是患有营养不良、严重虚弱或进行疾病时更为明显。
1.3 代谢心脏排出量、肝脏、肾脏和胃肠道的血流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在剂量相同时,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毒副作用。
1.4 排泄老年人肾脏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均减少50%左右,使药物的排泄受到限制。
由于老年人的肾清除率下降,因此应该根据肾功能调整相关抗菌药物剂量,实行个体化给药。
1.5 药物耐受性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2 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感染发病率高。
一旦发生感染,如未能及时正确的治疗,病情将迅速恶化,严重者易发生多功能脏器衰竭而死。
2.1 常住菌群变化与自源性感染增多常表现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咽部,甚至在整个呼吸道定植,故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感染时,其病原体多为革兰氏阴性球菌。
高龄老人吞咽及咳嗽反应消弱,吸入性肺炎常为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在住院患者中,特别是重症老年患者常是多重耐药菌攻击的对象。
随着老年人器官萎缩退化、皮肤粘膜屏障功能衰退及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和胆道内常住菌群变化,病原体可通过粘膜屏障进入血液至身体其它部位引起为内源性感染性疾病。
老年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老年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老年患者中,感染疾病是常见的严重健康问题之一。
抗菌药物作为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工具,在老年患者身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患病情况的复杂性以及抗菌药物的副作用等因素,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需要我们在抗菌治疗中给予关注。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对感染的抵抗力也相应减弱。
因此,在给老年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尽量选择对免疫功能有辅助作用的药物。
此外,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常常较差,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
因此,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并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及时调整药物使用。
其次,老年患者的多重慢性疾病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带来了挑战。
老年患者常常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肺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菌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在给老年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时,需与慢性疾病的治疗相结合,综合考虑疗效与安全性。
另外,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老年患者常存在基础性疾病和多种用药,这些都可能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在给老年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谨慎选择,以避免过度治疗或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最后,老年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也需要重视。
老年人通常存在记忆力减退、困难的问题,这对于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定时用药带来一定的困扰。
因此,在给老年患者开具抗菌药物时,需考虑用药便利性和患者的接受能力,合理选择药物剂型和服药方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给老年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需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以及用药依从性等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只有做到合理用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抗菌治疗的疗效,同时降低不必要的药物相关风险,保障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老年外科病人抗生素应用的注意事项.

老年外科病人抗生素应用的注意事项夏向南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适应证在老年外科不断拓展。
过去认为对70~80岁老年人不能做的手术现在也已普遍开展。
手术后必然面临着抗生素的使用问题。
本文谈谈对老年外科病人使用抗生素应注意的事项。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处于退化状态,某些生理性改变可引起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性质的变化。
如老年人胃酸减少,胃排空速率和肠蠕动降低,这就可能影响口服抗生素的吸收及血药浓度。
老年人肌肉萎缩,活动幅度减小,肌肉注射抗生素的利用度减低。
老年人肝功能减退,某些肝酶活性降低,因此未经代谢的药物可在体内聚积。
许多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而肾脏又是许多抗生素的排出途径。
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势必影响药物的排泄、作用时间和强度。
因此监测肾功能以确定合适的剂量及给药间歇从而适应药代动力学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还有一种易被忽略的变化是老年人血浆白蛋白的减少。
当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时,可产生一种连锁效应,使抗生素在血清中浓度升高,这可增加药物的作用或毒性。
更重要的是一个老年人身上常同时患几种疾病,需要同时服多种药物,这不仅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也由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使药效增高或减低。
这提示临床医师用药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应用抗生素剂量应偏小,一般给于中青年人用量的1/3~2/3,用药时间应控制。
二、老年人术后易发的感染老年人外科手术后使用抗生素的目的往往是为了预防感染,这几乎已成为常规。
然而更重要的是对术后易发生的感染应该有充分的估计。
老年人组织损伤后愈合较慢,常常不能如期拆线,术后拔管的时间有时也较长,因此局部感染的机会相对多。
对于轻度的局部感染,还是强调局部处理,对不合并有发热、外周血的白细胞升高等全身感染征象者,不主张全身使用抗生素。
老年人肺组织呈退行性变化,肺泡壁薄,弹性差,功能减退,加之常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病,手术后易发生肺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年人怎么用抗菌药物
导语:抗菌药物常见的治疗疾病方法。
在长期看病吃药过程中,许多老人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买药“自疗”。
那么你知道对于老年人来说,怎么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呢?
在慢性病患者中,老年人是最大的群体,在长期看病吃药过程中,许多老人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买药“自疗”。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者抵抗力减弱,比一般成年人更容易合并细菌感染。
老年人一旦合并感染很难像成年人一样能“扛”过去,往往病情迅速恶化,必须及时使用抗菌药才可转危为安。
可在使用抗菌药方面,老年人有着特殊性,需要特别关注。
警惕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菌接触药物后,通过自身的变异避免被药物抑制或杀灭,从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性质。
细菌对任何抗菌药都可能产生耐药,常见于滥用或长期应用剂量不足时产生。
老年人发生感染性疾病的次数和使用抗菌药的概率多于成年人,因而产生耐药性的概率明显增加。
避免或延缓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是要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老年人抗感染适合选用窄谱抗菌药,尽量不用广谱抗菌药,有条件者应当参考血、尿、便检验和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药物。
只有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致病菌相适应,才有利于彻底杀灭细菌。
通常老年患者使用药物需要减少剂量,60岁以上的用量为成年人的3/4-4/5,80岁以上为1/2,但在使用抗菌药时有所不同。
由于每位老年人衰老的程度、患病史和药物治疗史不同,使用抗菌药的剂量应当个体化量身制定。
多数老年人使用抗菌药不应减少剂量,这是因为病菌的生长不受人体衰老的影响,抗菌药在体内达不到有效的浓度就无法杀灭病菌,反而可加速耐药性。
但是肝、肾功能减退的老年人,特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