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静不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EI
a3 a3 4a4 3EI EI 3EI
类推出其它系数。

11

4a4 3EI
1P


qa4 6EI
等计算量代入矩阵:
11 21 31
12 22 32
13 23 33

XX12 X3



简支梁中点有支撑并受均布载荷作用的力法分析。
一 取基本结构(去多余约束,补多余反力)
在基本结构中,C点的挠度由q及X1载荷产生。 用叠加法:
二 求C点的总变形 1)由外载荷q作用引起的沿X1方向的位移Δ1 P
符号中:第1个下脚标“1”表示该位移在X1 作用点处 沿着X1方向发生;第2个下脚标“P”表示该位移是由 实际载荷P引起的。
引例: 在日常生活中乃至在工程中我们常常遇到仅靠 静力平衡方程无法求得约束反力的例子。“两个和 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恐怕是最早说到超 静定问题的例子了。
静定问题:若未知力(外力或内力)的个数等于独立 的平衡方程的个数,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解出全部 未知力,这类问题称为静定问题,相应的结构称静定 结构。 超静定问题:若未知力(外力或内力)的个数多于独 立的平衡方程的个数,仅用静力平衡方程便无法确定 全部未知力,这类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或静不定问题.
RA A
相应的结构称超静定结构或静不定结构。
超静定次数:未知力个数与平衡方程
E1 A1
1
数之差,也等于多余约束数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于超静定结构能有效降低结构
E2 A2
的内力及变形,在工程上(如桥梁等)
P 2
应用非常广泛。
B
多余约束:在静定结构上
RB
加上的一个或几个约束,
对于维持平衡来说是不必
要的约束(但对于特定地
P A
m B
内力超静定结构
3、内、 外超静定结构
三、 拉(压)杆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1. 比较变形法 把超静定问题转化为静定问题解,但 必须满足原结构的变形约束条件。
例1. 杆上段为铜,下段为钢杆,
上段长1, 截面积A1,弹性模量 E1 下段长2 , 截面积A2 ,弹性模量 E2
杆的两端为固支,求两段的轴力。
1P 2P 3P

系数矩阵已知,非齐次项已知,未知量矩阵可得:
XX12


11 21
12 22

13 23

1

1P 2P

X3 31 32 33 3P
超静定问题 力法正则方程
0
式中,y
P A
,
P A
分别表示外载荷在静定基中
X1和X2方向上产生的位移。
按照归一化要求,改写 1 P1 X 1 11 X 2 12 0 2 P2 X1 21 X 2 22 0
式中,i 为Xi 方向上的总位移; Pi 为外载荷(P)在静定基中在Xi 方向上的位移; ij 为未知反力Xj =1在静定基中 作用在Xi 方向上的位移;
二、分别计算载荷作用下的变形
三、变形计算
X1 方向的变形:
Δ1 =δ11 ×X1 +δ12 ×X2+δ13 ×X3 +Δ1 P=0
X2 方向的变形:
Δ2=δ21 ×X1 +δ22 ×X2+δ23 ×X3 +Δ2 P=0
X3 方向的变形:
Δ3=δ31 ×X1 +δ32 ×X2+δ33 ×X3 +Δ3 P=0
1.比较变形法 常用于结构较为简单,一些特定节点位移已知且 计算也较为简单的问题。
2. 几何法分析变形 是求解超静定杆系的基本方法,常用于各杆的变 形关系较为简单,超静定次数较低的杆系的求解。
但是,一般情况下分析变形寻找等量关系较为困难。
§11-2 用力法解静不定系统
变形比较法: 是一种求解静不定梁的直接通过几何关系建立补充 方程的方法。
有未知约束反力所缺少的补充方程。
结构变形后各部分间必须象原来一 样完整、连续、满足约束条件----即 满足变形相容条件。
13

2

例2. 结构如图,1、2杆抗拉刚度为 E1 A1,3杆为E3 A3 , 在F力作用下,
A F
求各杆内力。 解: (1) 画A结点受力图,建立平衡方程
Fx 0 : N1 N2
A
E1 A1
C
E2 A2
1
F
2
RB B
解:(1)选取基本静定结构(静定基如图), B端解除多余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 RB
(2)求静定基仅在原有外力作用下以及仅在代 替约束的约束反力作用下于解除约束处的位移
C

AC

F1 E1 A1
()
B
AB


RB
(
1 E1 A1

2 )( E2 A2
通过计算这些变形量,最终求解出未知约束反力。
力法可以写成标准形式的正则方程:
δ11 ×X1 +Δ1 P=0 当未知力较多时,可以写成一个线性代数方程组, 而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有很多,计算很容易。 所以:
力法适合于解未知力较多的静不定结构。
特别适合于计算机求解
参考例题:
三次静不定刚架
一、取基本结构
计算Δ1 P:
1 0
2 1 a(qa2 )
32
M
0 C
2

a
1P


2

M
0 C
2
EI
qa3(a) qa4 2*3EI 6EI
计算δ11 :
1 1 aa
2
M
0 C1


2 3
a
2 a2
M
0 C
2

a
11


1

M
0 C1
EI


2

M
0 C
N1
N3
N2


A
x
F y 0 : 2N1 cos N3 F
未知力个数2个,平衡方程数1个,故为一
F
次超静定。
y
(2)如图三杆铰结,画A节点位移图, 列出变形相容条件。要注意所设的 变形性质必须和受力分析所中设定 的力的性质一致。由对称性知
1 2
1 3 cos
22

23

X
2



2P


0
31 32 33 X3 3P
11 21 31
12 22 32

13 23 33

XX12 X3


12PP 3P
1P

5qL3 384 EI
11

L3 48 EI
5qL4 384 EI

L3 48 EI

X1

0
X1


5qL 8
力法的基本思想是:
以未知约束反力X(反力偶M)为未知数建立 变形方程。
对于弹性体,变形量与外力成正比,未知力产生的 变形量,是单位力产生变形量的X(M)倍。而单位 力产生的变形量可用莫尔积分法求解。
ij=ji
例题 悬臂梁AB如图所示,A、B端固支。求支反力。
解:画静定基(图a),分别画弯矩图b-d;
先在X1作用处沿X1方向假想施加一个单位力,求出仅在 该单位力作用下的变形δ11。
约束反力X1是单位力的X1 倍。
根据“弹性体的变形与力成正比”这一特点:
单位力的X1 倍的约束反力X1产生的变形 Δ1 X1也是δ11 的 X1倍。
即:Δ1 X1 = δ11 ×X1 由:Δ1 P+Δ1 X1 =0 ∴ Δ1 P+δ11 ×X1 =0 式中,δ11 及Δ1 P均可用单位力法求出,则X1可求得。

(3)代入物理关系,建立补充方程
13

2

A
2
1
3
A
1

N11 E1 A1

N1
E1 A1 cos
3

N 33 E3 A3

N3 E3 A3

得 : N1L N 3 L cos E1 A1 cos E3 A3

(4)联立①、④求解:
N1
F
2 c os
第十一章 静不定结构
能量原理在求解 超静定问题上的应用
概述
已有的基础:
什么是超静定; 求解超静定问题的基本方法; 超静定结构的性质。
现在的问题是:
怎样利用对称性和反对称性减少未知力的个数? 能量原理如何应用: ---用于写变形协调方程,求方程中的位移量?
§11-1 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一. 静定与超静定的概念
例题 悬臂梁AB如图所示,A、B端固支。
问题为三次超静定。除掉A 端固支,得到 包含未知反力的静定结构,称为静定基。
利用叠加原理,分别画出外载荷(图b);
支反力X1和X2(图b和图c)单独作用图。
yA

y
P A

X1L3 3EI

X 2L2 2EI
0
A


P A

X1L2 2EI

X2L EI

E3 A3
E1 A1 c os2
N3
1 2
F E1 A1
c os3
E3 A3
三. 拉(压)杆超静定问题解法的讨论
1、解拉(压)超静定问题必须正确地画出结构 的变形图,
2、然后分析结构特点,找出结构变形前后的不 变量或者等量关系,
3、再用数学方法刻画它,从而给出补充方程。
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会有很大差 异。同一题,不同的解法难、易、繁、简也相去 甚远。我们必须仔细分析找出最恰当的办法来。
又由于C点是绞支座,则Δ1沿X1方向的实际位移为零: Δ1 =0 即: Δ1 = Δ1 P+Δ1 X1=0 由于实际载荷P已知,故Δ1 P可用单位力法求出;
而多余约束反力X1未知,故Δ1 X1需要考虑如何计算。
三 计算Δ1 X1(X1引起的沿X1方向的位移) 直接计算Δ1 X1较困难。 可根据“弹性体的变形与力成正比”这一特点考虑。
成为三阶线性方程组: δ11 ×X1 +δ12 ×X2+δ13 ×X3 +Δ1 P=0 δ21 ×X1 +δ22 ×X2+δ23 ×X3 +Δ2 P=0 δ31 ×X1 +δ32 ×X2+δ33 ×X3 +Δ3 P=0
写为矩阵形式:
11 12 13 X1 1P
21
2)由多余约束反力X1作用引起的沿X1方向的位移Δ1 X1
符号中:第1个下脚标“1”表示该位移在X1 作用点处 沿着X1方向发生;第2个下脚标“X1”表示该位移是由 多余约束反力X1引起的。 Δ1 X1需要寻找新算法。 C点的总位移:Δ1 P+Δ1 X1
若以Δ1表示基本结构在外力(q)及多余约束反力(X1) 的共同作用下C点沿X1方向的位移。 则C点的总位移: Δ1 = Δ1 P+Δ1 X1

由位移互等定理:δij=δji
11 21
12 22

13 23

XX12


12PP

31 32 33 X3 3P
系数矩阵中只有六个独立的系数,且是关于主对角 线的对称矩阵。
先分别计算出系数矩阵及非齐次项的列向量。即可 求出未知量列向量X。
Δ1 P+δ11 ×X1 =0 1)Δ1P(仅在外载荷作用下,中点的挠度):
Δ1P=5qL4/(384EI)
2)δ11 (仅在单位力作用下,中点的挠度)
单位力的方向取 与X1方向相同。
11

2
1 EI
(1 2

L 2

L)(2 43

L) 4

L3 48 EI
Δ1 P+δ11 ×X1 =0
力法是一种直接求解未知反力的方法。 基本思想:
是以未知约束反力X(反力偶M)为未知数建立 变形方程。
基本原理: 1、对于弹性体,变形量与外力成正比 2、未知力产生的变形量,是单位力产生变形量的X
(M)倍。 3、而单位力产生的变形量可用莫尔积分法求解。
通过计算这些变形量,最终求解出未知约束反力。
例:
工程要求是必要的)称多
余约束。对应的约束力称
多余约束反力(B—固端
约束)
二、 超静定问题分类
根据结构及其约束的特点,超静定结构分为三类:
1、外力超静定结构--外部约束存在多余约束。
如:
P
A
B
为一次外力超静定
2、内力超静定结构--仅在内部存在多余约束。 如:封闭刚架在一般的横截面上有三种 内部约束力N、Q及M。
上式称为力法正则方程, ij称为柔度系数。
利用莫尔积分,正则方程中的柔度系数写为
Pi

1 EI
l
M
p
M
0 i
dx
ij

1 EI
l
M
0 i
M
0j dx
提问 :对二次静不定问题要作几个弯矩图,用莫尔图乘
法,要作几次图乘?三次静不定问题呢?
提问 :运用前面的知识,证明柔度系数具有对称性
RB为负值)
(3)比较两次计算的变形量,其值应
该满足变形相容条件,建立方程求解。
AC AB 0
A
E1 A1
C
E2 A2
1
F
2
RA

E1 A12 F E2 A21 E1A12
RB B
RB

E2 A21F E1A12 E2 A21)
2. 几何分析法
解超静定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求解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