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一古诗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古诗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古诗文常考知识点总结古诗文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高一学生们备考中的一大难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古诗文,我将在本文中总结一些高一古诗文常考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古诗文基础知识1. 古诗文体裁:古文和诗歌是古代文学的两大重要体裁。

古文包括骈文、骚体、辞章、散文等。

诗歌则包括古代各种韵文形式,如绝句、律诗、七言诗等。

2. 古代文人:古代文人是指以才华出众、文学成就高的人。

他们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杜甫、白居易等。

了解古代文人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理解古诗文有很大的帮助。

3. 诗歌的格律:古代诗歌的格律非常重要,包括韵脚、平仄、字数等。

掌握这些格律规则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朗读古代诗歌。

二、古诗文的阅读技巧1. 了解背景知识:古诗文常常与历史事件、文化风俗等有关。

在阅读古诗文时,了解背景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涵和意境。

2. 词句理解:古代诗文中常用的词句有时与现代用法不同,需要我们仔细理解。

同时,古代的修辞手法也是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夸张、对比、比喻等。

3. 作品精读:对于一些重点作品,我们需要进行精读。

认真品味其内涵、把握其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古诗文的写作技巧1. 锻炼写作功底:古诗文要求有较强的写作功底。

通过多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模仿古代文人的写作风格,能够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古代修辞手法。

2. 理解作者意图:古代文人常常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写作时,我们要尽力理解作者的意图,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修辞手法的运用:古代文人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如夸张、拟人、对仗等。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

四、古诗文的鉴赏方法1. 鉴赏诗歌的音律:古代诗歌的音律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朗诵、吟诵等方式感受古代诗歌独特的音韵美。

2. 评析作品的意境:古代诗文常常通过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1.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篇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篇二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下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下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下在中国高中教育中,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一些经典的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的理解和默写要点:1. 《静夜思》- 李白- 理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 默写要点:注意“床前明月光”的“床”字,不要误写为“窗”。

2. 《望岳》- 杜甫- 理解:诗中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国家的深沉情感。

- 默写要点:注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凌”字,不要误写为“临”。

3. 《春望》- 杜甫- 理解:这首诗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 默写要点:注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城”字,不要误写为“成”。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理解:这首词通过明月的比喻,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默写要点:注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字,不要误写为“蝉娟”。

5.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理解:词中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英雄的怀念。

- 默写要点:注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淘”字,不要误写为“陶”。

6. 《将进酒》- 李白- 理解:这首诗通过饮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哲学思考。

- 默写要点:注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奔”字,不要误写为“奔”。

7. 《滕王阁序》- 王勃- 理解:这是一篇骈文,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 默写要点:注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鹜”字,不要误写为“骛”。

8. 《岳阳楼记》- 范仲淹- 理解:这篇文章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 默写要点:注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字,不要误写为“优”。

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新教材)古诗词诵读 知识点清单

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新教材)古诗词诵读  知识点清单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新教材)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清单古诗词诵读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①,俟②我于城隅③。

爱④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⑤,贻我彤管⑥。

彤管有炜⑦,说⑧怿⑨女⑩美。

自牧11归12荑,洵13美且异。

匪14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娴静的女子很漂亮,在城墙的角落里等待我。

(她)隐藏着不出现,(我)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娴静的女子很美好,送给我一个红色的管状物。

红色的管状物色红而光亮,(我)喜爱你的美丽。

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

并非你这荑草美,(而是因为你是)美人赠送的。

①姝(shū):美丽、漂亮。

②俟(sì):等待。

③城隅:城角。

一说指城上的角楼。

④爱:同“艹爱(ài)”,隐藏。

⑤娈(luán):美好。

⑥彤管:红色的管状物。

一说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即下一章所说的“荑(tí)”。

⑦炜(wěi):色红而光亮。

⑧说(yuè):同“悦”。

⑨怿(yì):喜悦。

⑩女(rǔ):同“汝”,第二人称代词。

下文的“匪女之为美”的“女”同此。

11牧:城邑的远郊。

12归(kuì):同“馈”,赠送。

13洵:诚然、实在。

14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断。

评点赏析第一章写约会。

起始两句点明了约会的对象和地点。

“静”“姝”点出了女子的娴静、美丽。

男子和女子约定在城角相会,女子却故意藏起来。

“爱而不见”,可以想象女子的调皮可爱。

“搔首”“踟蹰”两个动作活画出男主人公未见到心上人而万分焦灼、心神不宁的情态。

第二、三章应为男子在城角等候心上人时的回忆。

男子面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觉得“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归荑”即荑草却由衷地赞叹“洵美且异”,因为荑草是心上人从远郊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

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心上人红润的面容,“说怿”只是对心上人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却感受到那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这是男子对心上人所传达的那种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一、古诗文背诵1. 《诗经》选篇- 《关雎》- 《蒹葭》- 《卷耳》2. 唐诗宋词- 李白《将进酒》- 杜甫《春望》- 苏轼《水调歌头》- 李清照《如梦令》3. 文言文-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出师表》 - 诸葛亮二、现代文阅读1. 散文- 朱自清《背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小说- 鲁迅《阿Q正传》- 茅盾《子夜》节选三、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新文化运动2. 文学术语- 比喻- 拟人- 排比- 对仗四、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 引言- 正文- 结尾2. 修辞手法- 夸张- 反问- 设问五、语言知识1. 成语- 必背成语100条 - 成语故事2. 古诗文默写- 课本内古诗文- 经典文言文篇章六、阅读理解1. 主旨大意- 抓住文章中心思想- 理解作者意图2. 细节把握- 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七、古文翻译1. 直译与意译- 理解古文原意- 现代汉语表达2. 词汇与句式- 古今异义词- 特殊句式结构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格式设置,如标题加粗、分点符号使用、段落缩进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此文档旨在为高一学生提供必背的语文知识点概览,便于学生复习和教师指导。

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点参考【篇一】

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点参考【篇一】

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点参考【篇一】一、通假字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二、古今异义1、如会同,端章甫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2、加之以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三、活用现象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

)四、句式1、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3、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5、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7、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状语后置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10、为国以礼状语后置五、重点实词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4、比及三年:比及,到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9、咏而归:咏,唱歌10、吾与点也:与,赞成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六、重点虚词1、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2、如(1)如或知尔:假如(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5、而(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高一语文必修1古诗词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1古诗词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1古诗词总结古诗词是高中语文考试的重点,一定要掌握扎实。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一语文必修1古诗词总结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一语文必修1古诗词总结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文引用诗词汇集)金缕衣(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旅次朔方(刘皂)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渡汉江(李频)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杂曲歌辞?长干曲四首】 (崔颢)君家定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菩萨蛮》 (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留别王侍御维(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南园(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七绝(李涉)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日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辛亥元夕(元朝诗人何中)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早梅 (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高一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们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相应的注释:1.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注释:雎鸠,一种水鸟;窈窕,形容女子体态美好;君子,指有德行的男子。

2. 《离骚》(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注释:帝高阳,指楚国的始祖;苗裔,后代;朕,古代帝王自称。

3. 《滕王阁序》(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注释: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南昌;洪都,指南昌;星分翼轸,指天文上的星宿划分;衡庐,指衡山和庐山。

4. 《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注释:庆历,宋仁宗年号;滕子京,指范仲淹;谪守,被贬官;巴陵郡,今湖南岳阳。

5.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注释:环滁,指滁州周围;琅琊,山名。

6.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注释:壬戌,指年份;既望,指农历十五;苏子,指苏轼。

7.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注释:先帝,指刘备;崩殂,指去世;益州,指蜀汉。

8.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注释:晋太元,东晋年号;武陵,地名;缘溪行,沿着溪水行走。

9. 《岳阳楼记》(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注释:巴陵,指岳阳;洞庭,指洞庭湖;衔远山,指洞庭湖四周的山峦。

10. 《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整理
【《诗经》两首】
《诗经》,又称《诗三百》,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首。

内容上可分为风、雅、颂;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可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大乐歌。

《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及赋(铺陈)、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三种表现手法。

字音字节
氓(méng)之蚩蚩(chī)——匪我愆(qiān)期
将(qiāng)子无怒——乘彼垝(guǐ)垣(yuán)
尔卜尔筮(shì)——以我贿(huì)迁
言笑晏晏(yàn)——不可说(tuō)也
自我徂(cú)尔——淇水汤汤(shāng)
渐(jiān)车为裳(cháng)——其黄而陨(yǔn)
士贰(èr)其行——咥(xì)其笑矣
淇则有岸(qí)——隰(xí)则有泮(pàn)
于(xū)嗟(jiē)鸠(jiū)兮——反是不思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1.氓之蚩蚩(蚩蚩:忠厚的样子)
2.匪我愆期(愆:拖延)
3.将子无怒(将:愿,请)
4.乘彼垝垣(垝:毁坏,倒塌;垣:矮墙)
5.体无咎言(咎:灾祸)
6.无与士耽(耽:沉溺)
7.女也不爽(爽:过错)
8.靡室劳矣(靡:无,没有)
词类活用
雨雪霏霏(雨,名作动,下)
通假字
1.匪来贸丝(匪,通“非”)
2.犹可说也(说,通“脱”)
3.于嗟鸠兮(于,通“吁”)
4.岁亦莫止(莫,通“暮”)
【《离*》】
文学常识
《离*》作者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使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体”。

《离*》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字音字形
姱(kuā)謇(jiǎn)茝(chǎi)
诼(zhuó)偭(miǎn)忳(tún)
郁邑(yì)侘(chà)傺(chì)
溘(kè)鸷(zhì)圜(yuán)
皋(gāo)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好:崇尚;修姱:修洁美好;鞿羁:名作动,约束;謇:举首发语词;谇:进谏;替:罢黜)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以:因为)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4.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固:本来;工巧:善于投机取巧;偭:违背;错:通“措”,措施)
5.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绳墨:准则;追曲:追求歪曲;竞:争相)
6.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侘傺:失意的样子)
7.宁溘死以*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溘:突然)
8.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圜:通“圆”)
9.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尤:责骂;攘:忍受;诟:侮辱)
10.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焉:于彼,在那里)
1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惩:受创而改变)
一词多义

1.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2.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1.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2.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以为
1.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
2.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
2.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3.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虽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惟,仅仅)
2.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被人牵制)
2.鸷鸟之不群兮(合群)
动词作名词
1.谣诼谓余以善淫(*的事)
为动用法
1.伏清白以死直兮(为……而死)
使动用法
1.屈心而抑志兮(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2.步余马于兰皋兮(使……步行)
3.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加高)
4.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忳郁邑余侘傺兮(通“郁悒”,忧愁苦闷)
3.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圆凿)
4.延伫乎吾将反(通“返”,回头、返回)
5.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遇)
6.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
古今异义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古义:古代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今义:衣服)
2.何方圜之能周兮(古义:相合|今义:周全、周密)
3.怨灵修之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4.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善于投机取巧|今义:技艺巧妙)
5.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兮(古义:随流水而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离开家乡或祖国)
句式
倒装句
1.步余马于兰皋兮(状语后置,即于兰皋步余马)
2.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即不知吾)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被动句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虽体解吾犹未变亏。

《孔雀东南飞》
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字音字形
公姥(mǔ)忿(fèn)伶俜(pīng)
葳(wēi)蕤(ruí)蒲苇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大人故嫌迟(故:仍旧)
妾不堪驱使(不堪:不能忍受)
徒留无所施(徒:白白的;施:用)
便可白公姥(白:告诉;公姥:偏义副词,指婆婆)
共事二三年(共事:一起生活)
何意致不厚(厚:满意)
何乃太区区(区区:愚拙)
汝岂得自由(自由:自作主张)
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
会不相从许(会:一定)
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偏义副词,工作;伶俜:孤单的样子)
留待作遗施(遗施:赠送、施与)
却与小姑别(却:退出来)
好自相扶将(扶将:扶持)
感君区区怀(区区:情意真挚)
君既若见录(见:我;录:记)
自可断来信(自:马上;断:回绝;信:使者,这里指媒人)
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约定;渠:他)
赍钱三百万(赍:赠送)
适得府君书(适:刚才)
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
一词多义

相见常日稀(相互)即时相遣归(我)
儿已薄禄相(相貌)会不相从许(你)
还必相迎取(你)久久莫相忘(我)
好自相扶将(第三人称,她)嬉戏莫相忘(我)
誓不相隔卿(你)誓天不相负(你)
仰头相向鸣(相互)不得便相许(你)
蹑履相逢迎(第三人称,他)六合正相对应(相互)怅然遥相忘(第三人称,他)黄泉下相见(相互)枝枝相覆盖(相互)叶叶相交通(相互)
登即相许和(第三人称,它,指亲事)
词类活用
时人伤之(伤,为动用法,为…伤心)
五里一徘徊(五里,名作动,飞五里)
自名秦罗敷(名,名作动,名叫)
逆以煎我怀(煎,使动,使…受煎熬)
足以荣汝身(荣,使动,使…荣耀)
便利此月内(利,意动,以…为最为吉利)卿当日升贵(日,名作状,一天天)
千万不复全(全,名作动,保全)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