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古诗词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归纳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归纳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归纳【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

由于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

以下内容是作者为你整理的《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归纳》,期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1.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古诗词归纳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劝学(《苟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高一古诗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古诗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古诗文常考知识点总结古诗文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高一学生们备考中的一大难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古诗文,我将在本文中总结一些高一古诗文常考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古诗文基础知识1. 古诗文体裁:古文和诗歌是古代文学的两大重要体裁。

古文包括骈文、骚体、辞章、散文等。

诗歌则包括古代各种韵文形式,如绝句、律诗、七言诗等。

2. 古代文人:古代文人是指以才华出众、文学成就高的人。

他们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杜甫、白居易等。

了解古代文人的生平和作品对于理解古诗文有很大的帮助。

3. 诗歌的格律:古代诗歌的格律非常重要,包括韵脚、平仄、字数等。

掌握这些格律规则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朗读古代诗歌。

二、古诗文的阅读技巧1. 了解背景知识:古诗文常常与历史事件、文化风俗等有关。

在阅读古诗文时,了解背景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涵和意境。

2. 词句理解:古代诗文中常用的词句有时与现代用法不同,需要我们仔细理解。

同时,古代的修辞手法也是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夸张、对比、比喻等。

3. 作品精读:对于一些重点作品,我们需要进行精读。

认真品味其内涵、把握其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古诗文的写作技巧1. 锻炼写作功底:古诗文要求有较强的写作功底。

通过多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模仿古代文人的写作风格,能够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古代修辞手法。

2. 理解作者意图:古代文人常常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写作时,我们要尽力理解作者的意图,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修辞手法的运用:古代文人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如夸张、拟人、对仗等。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

四、古诗文的鉴赏方法1. 鉴赏诗歌的音律:古代诗歌的音律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朗诵、吟诵等方式感受古代诗歌独特的音韵美。

2. 评析作品的意境:古代诗文常常通过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1.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篇一卫风·氓(《诗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篇二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句

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句

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句高一必修一语文的古诗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古诗词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1.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离骚》(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5. 《望岳》(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 《登高》(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9.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0.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3.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14.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5. 《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些古诗词句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语言、修辞、思想内容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同学们在学习时,不仅要背诵这些诗词,更要深入理解其意义和背后的文化背景。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1.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篇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篇二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一上下册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一上下册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一上下册《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一上下册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以下是部分必背的古诗词,供同学们学习和背诵。

# 高一上册1. 《蒹葭》 -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 《关雎》 -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 《将进酒》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望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9.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高一下册1. 《滕王阁序》 -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4. 《赤壁赋》 - 苏轼-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5. 《琵琶行》 - 白居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6. 《游园不值》 -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7. 《题临安邸》 -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8. 《赠汪伦》 -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9.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10. 《春夜喜雨》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以上古诗词是高中语文必背的内容之一,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体会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背古诗词笔记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背古诗词笔记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背古诗词笔记高一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及其笔记要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诗经·关雎》- 作者:不详- 主题:描述了一位男子对心爱女子的深情厚意。

- 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背诵要点: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中情感的真挚。

# 《离骚》(节选)- 作者:屈原- 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 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背诵要点:理解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感受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 《滕王阁序》(节选)- 作者:王勃- 主题:赞美滕王阁的壮丽,抒发作者的壮志豪情。

- 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背诵要点:注意文中的对仗工整,体会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 《将进酒》- 作者:李白- 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感慨。

- 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背诵要点:感受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理解诗中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 《春望》- 作者:杜甫- 主题:描写了战乱后国破家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 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背诵要点:体会诗中的沉痛情感,理解杜甫深沉的爱国情怀。

# 《赤壁》- 作者:苏轼- 主题:通过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 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背诵要点:理解诗中的历史观,感受苏轼的豪放与哲思。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者:苏轼- 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 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背诵要点:体会诗中的哀婉情感,理解苏轼对爱情的忠贞。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下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下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下在中国高中教育中,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一些经典的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的理解和默写要点:1. 《静夜思》- 李白- 理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 默写要点:注意“床前明月光”的“床”字,不要误写为“窗”。

2. 《望岳》- 杜甫- 理解:诗中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国家的深沉情感。

- 默写要点:注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凌”字,不要误写为“临”。

3. 《春望》- 杜甫- 理解:这首诗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 默写要点:注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城”字,不要误写为“成”。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理解:这首词通过明月的比喻,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默写要点:注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字,不要误写为“蝉娟”。

5.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理解:词中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英雄的怀念。

- 默写要点:注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淘”字,不要误写为“陶”。

6. 《将进酒》- 李白- 理解:这首诗通过饮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哲学思考。

- 默写要点:注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奔”字,不要误写为“奔”。

7. 《滕王阁序》- 王勃- 理解:这是一篇骈文,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 默写要点:注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鹜”字,不要误写为“骛”。

8. 《岳阳楼记》- 范仲淹- 理解:这篇文章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 默写要点:注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字,不要误写为“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古诗词知识点
今天特意为同学们总结了必修二中必背的古诗词知识点,大家快背起来吧!
《诗经》两首
《诗经》,又称《诗三百》,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首。

内容上可分为风、雅、颂;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可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大乐歌。

《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及赋(铺陈)、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三种表现手法。

字音字节
氓(méng)之蚩蚩(chī)——匪我愆(qiān)期
将(qiāng)子无怒——乘彼垝(guǐ)垣(yuán)
尔卜尔筮(shì)——以我贿(huì)迁
言笑晏晏(yàn)——不可说(tuō)也
自我徂(cú)尔——淇水汤汤(shāng)
渐(jiān)车为裳(cháng)——其黄而陨(yǔn)
士贰(èr)其行——咥(xì)其笑矣
淇则有岸(qí)——隰(xí)则有泮(pàn)
于(xū)嗟(jiē)鸠(jiū)兮——反是不思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1.氓之蚩蚩(蚩蚩:忠厚的样子)
2.匪我愆期(愆:拖延)
3.将子无怒(将:愿,请)
4.乘彼垝垣(垝:毁坏,倒塌; 垣:矮墙)
5.体无咎言(咎:灾祸)
6.无与士耽(耽:沉溺)
7.女也不爽(爽:过错)
8.靡室劳矣(靡:无,没有)
词类活用
雨雪霏霏(雨,名作动,下)
通假字
1.匪来贸丝(匪,通“非”)
2.犹可说也(说,通“脱”)
3.于嗟鸠兮(于,通“吁”)
4.岁亦莫止(莫,通“暮”)
《离骚》
文学常识
《离骚》作者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字音字形
姱(kuā) 謇(jiǎn) 茝(chǎi)
诼(zhuó) 偭(miǎn)忳(tún)
郁邑(yì) 侘(chà)傺(chì)
溘(kè)鸷(zhì) 圜(yuán)
皋(gāo)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好:崇尚;修姱:修洁美好;鞿羁:名作动,约束;謇:举首发语词;谇:
进谏;替:罢黜)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以:因为)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浩荡:荒唐,
没有准则)
4.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固:本来;工巧:善于投机取巧;偭:违背;错:通“措”,措施)
5.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绳墨:准则;追曲:追求歪曲;竞:争相)
6.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侘傺:失
意的样子)
7.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溘:突然)
8.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圜:通“圆”)
9.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尤:责骂;攘:忍受;诟:侮辱)
10.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焉:于彼,在那里)
1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惩:受创而改变)
一词多义

1.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2.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1.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2.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以为
1.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
2.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
2.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3.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惟,只是)
2.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被人牵制)
2.鸷鸟之不群兮(合群)
动词作名词
1.谣诼谓余以善淫(淫荡的事)
为动用法
1.伏清白以死直兮(为……而死)
使动用法
1.屈心而抑志兮(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2.步余马于兰皋兮(使……步行)
3.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加高)
4.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
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忳郁邑余侘傺兮(通“郁悒”,忧愁苦闷)
3.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圆凿)
4.延伫乎吾将反(通“返”,回头、返回)
5.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遇)
6.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
古今异义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古义:古代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今义:衣服)
2.何方圜之能周兮(古义:相合|今义:周全、周密)
3.怨灵修之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4.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善于投机取巧|今义:技艺巧妙)
5.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流水而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句式
倒装句
1.步余马于兰皋兮(状语后置,即于兰皋步余马)
2.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即不知吾)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被动句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虽体解吾犹未变亏。

《孔雀东南飞》
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字音字形
公姥(mǔ) 忿(fèn) 伶俜(pīng)
葳(wēi) 蕤(ruí) 蒲苇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大人故嫌迟(故:仍旧)
妾不堪驱使(不堪:不能忍受)
徒留无所施(徒:白白的;施:用)
便可白公姥(白:告诉;公姥:偏义副词,指婆婆)
共事二三年(共事:一起生活)
何意致不厚(厚:满意)
何乃太区区(区区:愚拙)
汝岂得自由(自由:自作主张)
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
会不相从许(会:一定)
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偏义副词,工作;伶俜:孤单的样子)
留待作遗施(遗施:赠送、施与)
却与小姑别(却:退出来)
好自相扶将(扶将:扶持)
感君区区怀(区区:情意真挚)
君既若见录(见:我;录:记)
自可断来信(自:马上;断:回绝;信:使者,这里指媒人)
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约定;渠:他) 赍钱三百万(赍:赠送)
适得府君书(适:刚才)
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
一词多义

相见常日稀(相互) 及时相遣归(我)
儿已薄禄相(相貌) 会不相从许(你)
还必相迎取(你) 久久莫相忘(我)
好自相扶将(第三人称,她) 嬉戏莫相忘(我) 誓不相隔卿(你) 誓天不相负(你)
仰头相向鸣(相互) 不得便相许(你)
蹑履相逢迎(第三人称,他) 六合正相应(相互) 怅然遥相忘(第三人称,他) 黄泉下相见(相互) 枝枝相覆盖(相互) 叶叶相交通(相互)
登即相许和(第三人称,它,指亲事)
词类活用
时人伤之(伤,为动用法,为…伤心)
五里一徘徊(五里,名作动,飞五里)
自名秦罗敷(名,名作动,名叫)
逆以煎我怀(煎,使动,使…受煎熬)
足以荣汝身(荣,使动,使…荣耀)
便利此月内(利,意动,以…为最为吉利)
卿当日升贵(日,名作状,一天天)
千万不复全(全,名作动,保全)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