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艺控制规范
【镀铬标准】电镀工艺的规范--镀铬工艺镀铬标准

【镀铬标准】电镀工艺的规范--镀铬工艺镀铬标准【镀铬标准】电镀工艺的规范--镀铬工艺镀铬标准话题:镀铬标准休闲阅读催化剂的作用协同作用镀铬四、规范镀铬工艺铬面是凹版制版公司的一张脸面,可以直接为公司赢得客户的信赖。
光洁的铬面,超凡的耐印力,令人满意的刮刀消耗,无不对客户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
镀铬层印刷时直接与承印材料接触,要能有效地保护铜层不被刮伤、刮坏,因此,要求铬层要达到一定的硬度。
铬层的高硬度和表面硬度均匀是提高凹版滚筒耐印力的关键,如果印数达到50万印,则铬层硬度在HV750,HV950、耐印力在80万,100万次为佳。
目前业内普遍采用镀硬铬工艺,有的公司还采用瑞士镀铬工艺,以保证铬层有很高的硬度、很好的耐磨性及化学稳定性,从而提高印版滚筒的耐印力,使其能够承受刮墨刀及油墨中颜料的频繁摩擦。
当前全国各地凹版制版公司都深深感受到镀铬质量是个永远的问题,是造成返工的一个主要因素。
影响镀铬质量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铬层硬度与温度、电流密度、铬酐及硫酸的含量有着密切关系。
归纳一下,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大影响因素:一是导电性不良,二是镀铬液不稳定,三是清洗不干净,还有些公司虽然制定了质量标准和控制数据,但员工在执行时不认真,不严格,造成返工。
因此,必须强化管理,严格管理。
(一)镀铬工艺流程雕刻好滚筒?检查(合格)?装配?滚筒清洗?镀铬?抛光?自检(合格)?交总检(不合格退铬)。
(二)镀铬的基本原理镀铬液中铬酸一般以重铬酸形式存在(H2Cr2O7),在浓度很高的镀铬液中可以三铬酸(H2Cr3O10)和四铬酸(H2Cr4O13)的形式存在。
当镀液中只有铬酸而无硫酸等催化剂存在时,通入直流电,阴极上只有氢气析出,没有铬层沉积,相当于电解水。
加入适当的硫酸催化剂后(CrO3?H2SO4=100?1),在阴极上依次发生下列反应:Cr2O72-,8H+ +6e ? Cr2O3+4H2O ?2H,,2e ? H2? ?Cr2O72-+ H2O2CrO42-+2H+ ?CrO42-+ 8H+ +6e ? Cr?+4H2O ?由以上反应可知,镀铬的阴极反应是很复杂的。
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50-2015)

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50-2015)ICS 13.100C 70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 4250-2015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dust and poiso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for electroplating process(报批稿)电镀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镀工艺的防尘防毒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及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有电镀工艺的企业、车间及工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 17915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6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电镀 electroplating在含有金属盐的电解质溶液中,根据电化学的基本原理,以被镀覆金属作为阳极(或用不溶性阳极),欲镀覆金属的工件作为阴极,借助直流电源,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单质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电镀镍工艺规范

电镀镍工艺规范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在钢铁、铜和铜合金零(部)件上镀防护性镍层的通用工艺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钢铁、铜和铜合金零(部)件电镀防护性镍层。
进行处理前前零(部)件表面状态应符合《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要求》中相应规定。
2引用标准GB 495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GB 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 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 6463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GB 12609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读数抽样检查程序HB 5076 氢脆试验方法HB 5038 镍镀层质量检验3主要工艺材料电镀镍所需主要工艺材料要求见表 1表1主要工艺用材料4工艺过程4.1镀前处理4.2镀暗镍;4.3电镀光亮镍;4.4清洗;4.5干燥;4.6下挂具;4.7除氢;4.8检验。
3 主要工序说明3.1 电镀暗镍电镀暗镍工艺条件(见表 2)表2电镀暗镍工艺条件3.2电镀亮镍电镀光亮镍工艺条件(见表 2)表3电镀光亮镍工艺条件5.3 检验5.3.1镀层覆盖部位准确5.3.2夕卜观5.3.2.1颜色普通镍镀层为稍带淡黄色的银白色;光亮镍镀层为光亮的银白色;经抛光的镍镀层应有镜面般的光泽。
5.3.2.2结晶镍镀层应结晶均匀、细致。
5.3.2.3允许缺陷5.3.2.3.1 轻微的水印。
5.323.2 颜色稍不均匀。
5.3.2.3.3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在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光泽。
5.323.4零件棱角(边)处有不严重的粗糙,但不能影响零件的装配和镀层的结合力。
5.3.2.3.5 轻微的夹具印。
5.323.6 锡焊缝处镀层灰暗、起泡。
注:光亮镍镀层或镀镍抛光后的零件表面不允许有上述缺陷。
5.3.2.4不允许缺陷5.3.2.4.1局部表面无镀层(技术文件规定除外)。
5.3.2.4.2斑点、黑点、烧焦、粗糙、针孔、麻点、分层、起泡、起皮、脱落。
电镀标准rh0387

电镀标准rh0387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镀是一种通过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非金属的工艺,以改善其表面性能和外观的方法。
电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而电镀标准则是规定了电镀过程中各项参数和要求的标准文档。
在电镀工艺中,RH0387是一份常用的电镀标准,它详细规定了电镀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要求,以确保电镀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RH0387电镀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化学成分、表面光洁度、厚度控制、结合力、耐腐蚀性和环保要求。
在电镀过程中,电镀液的化学成分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电镀层的成分和性能。
RH0387标准规定了电镀液的配方和浓度范围,以确保电镀层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附着力。
表面光洁度是衡量电镀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RH0387标准规定了表面光洁度的要求,包括光亮度、无划痕和无气泡等。
RH0387标准还规定了电镀层的厚度控制要求。
电镀层的厚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耐腐蚀性和结合力,因此在电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电镀层的厚度。
RH0387标准还规定了电镀层的结合力要求,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需满足一定强度,以确保电镀层不易剥落和脱落。
RH0387标准还对电镀产品的耐腐蚀性进行了要求。
电镀产品常常处于恶劣环境中,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以确保其长期使用。
在电镀过程中,需要通过适当的表面处理和封闭层处理来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
RH0387标准还重视环保要求,在电镀过程中禁止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以确保电镀过程的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RH0387电镀标准是电镀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文档,它规定了电镀过程中各项参数和要求,确保电镀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遵循RH0387标准,可以提高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各行业对电镀产品的要求,推动电镀工艺的发展和进步。
在未来的电镀领域,RH0387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电镀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第二篇示例:电镀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金属或非金属的薄膜,达到美观、防腐、提高耐磨性等效果。
电镀规范要求标准最新

电镀规范要求标准最新电镀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膜来增强其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等性能。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电镀工艺不断进步,相应的规范要求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电镀规范要求标准:1. 环境要求:电镀车间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灰尘和湿气对电镀液和镀层质量的影响。
2. 原材料检验:所有待镀件在进入电镀工序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外观和尺寸检验,确保无裂纹、无锈蚀、无油污等。
3. 预处理:电镀前,工件需进行彻底的清洗和预处理,包括除油、除锈、活化等步骤,以确保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
4. 电镀液管理:电镀液应定期检测和调整,确保其成分和浓度符合工艺要求,以保证镀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5. 电流密度控制:电镀过程中,电流密度应严格控制在工艺范围内,以避免镀层过厚或不均匀。
6. 镀层厚度:根据产品要求,镀层厚度应达到规定的标准,可通过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
7. 镀后处理:电镀完成后,工件需进行清洗、钝化、干燥等后处理工序,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8. 质量检测:所有电镀产品在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试、附着力测试等。
9. 环保要求: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必须按照环保法规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10. 安全操作:电镀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生产安全。
11. 记录和追溯:电镀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关键参数和操作步骤都应有详细记录,以便于产品追溯和质量控制。
12. 持续改进:企业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电镀工艺进行评估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需求。
电镀规范要求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保障员工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制定和实施适合自身的电镀规范。
电镀锡钴合金工艺规范

焦磷酸钾K4P2O7/g·L-1 氯锡氯化酸化亚钠钴锡NCoaS2CSnlnC2·Ol623H··232HOH2/2OO/g/·-g1g·L·LL-1-1 醋氟酸化钴钽CTaoF3(/CHg·3LC-1OO)2/g·L-1 氨基羧酸/ g·L-1 EDTA—4Na/ g·L-1 酒1 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 g·L葡萄糖酸钠/ g·L-1 柠十檬二酸烷铵基硫(N酸H4钠)3C/6Hg5·OL7-/1 g·L-1 L—组氨酸盐酸盐/ g·L-1 明胶/ g·L-1 1,3丙二酸/mL·L-1 1,2,4三氮唑/ g·L-1 二氟化铵(NH4)2F2/ g·L-1 氯pH化值铵NH4Cl/ g·L-1 温度/℃ 阴极电流密度/A·dm-2
电镀锡钴合金 锡钴合金镀层作为装饰性代铬镀层得到了广泛研究。
其镀层色泽接近铬镀层,且阴极电流效率可高达90%以 上。但锡钴合金镀层的色泽与其镀层成分密切相关,钴 含量为20%左右时,镀层呈青光银白色,最接近铬镀层 的色泽;钴含量降低,镀层发白;钴含量增高,镀层发 黑。因此,如何控制好镀层成分是电镀锡钴合金工艺配 方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5
2
锡钴合金镀层的电极电势比铁正,属于阴极性镀层, 硬度比高锡青铜镀层高,近似于镀镍层,镀层防护性能好, 在空气中不容易变色,与常用的铁、铜零件和锌基合金镀 层有良好的结合力。因此,锡钴合金镀层也应用于以光亮 性锌铁钴三元合金作底层或以光亮铜作底层,代替滚镀或 吊镀高锡青铜合金镀层(见表8—15配方5)。
阳极
镀层Co含量/%
锡钴合金电镀工艺规范
配
方
1
2
3
4
200~300 ``
15~50
10~45
60 70
15~50
电镀车间防擦花控制规范

电镀车间防擦花控制规范1.0 目的针对板件擦花、划伤和板穿的问题,特制订电镀车间板件防擦花控制规范,指导本车间作业人员按规定操作。
2.0 适用范围电镀车间(包括沉铜、一次电镀、二次电镀、蚀刻)3.0 职责3.1 电镀车间主任(课长)负责实施、监督操作人员按规范执行。
3.2 工艺人员和品管人员协助实行、监督。
3.3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对工序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编写设备操作指导书。
4.0 内容4.1 板件运送4.1.1生产及搬运过程要轻拿轻放,小心操作,放板动作要平缓,防止板角划伤或者擦花板面。
4.1.2人工或车辆搬运要按照公司规定的数量搬运,防止超量搬运或运载出现甩板而导致的板件擦花。
4.2设备操作4.2.1去毛刺机、烘板机和蚀刻线这几条水平线每班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要检查各传送轮和风刀是否正常处于正常状态,接板岗位的操作人员接板的时候要经常性检查板面是否有划花或擦花问题,要绝对避免因设备原因而导致的板件划伤,生产过程中要留意避免卷板、塞板等现象,如有异常出现,必须第一时间停机清理塞板,并报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修理。
4.2.2经常性清洁和检查工作台面,及设备前后的接板台和放板台,注意防止板碎、板屑等硬物擦花板面。
4.2.3手动电镀进出板时要防止板子与板子之间相互碰撞造成板角划伤或者擦花板面。
4.3插、放板和收板4.3.1插、放板和收板过程要轻拿轻放,小心操作,放板动作要平缓,防止板角划伤或者擦花板面。
4.3.2电镀出来的板子要插在猪笼架上,插板必须从一边按顺序插往另一边,不允许从两边插向中间。
4.3.3蚀刻后的板子要用专门的隔板纸和放板筐盛放,每一层纸放一片板子。
如有板子从蚀刻段中间取出来,板与板之间必须隔纸,严禁没有隔纸而叠放在一起。
电镀作业指导书

电镀作业指导书标题:电镀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电镀作为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中。
为了确保电镀作业的安全和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的电镀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电镀作业前的准备、电镀设备的操作、电镀液的配制、电镀工艺的控制和电镀作业后的清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镀作业前的准备1.1 确定电镀作业的目的和要求在进行电镀作业之前,必须明确电镀的目的和要求,包括电镀的种类、要镀层的材料和厚度等。
1.2 检查电镀设备和工具在进行电镀作业前,要检查电镀槽、电源、电镀架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确保工具齐全,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1.3 制定电镀作业计划根据电镀的要求和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电镀作业计划,包括操作步骤、时间安排和安全措施等。
二、电镀设备的操作2.1 调整电镀设备参数在进行电镀操作时,要根据电镀的要求和工艺流程,调整电镀设备的参数,包括电流密度、温度、PH值等。
2.2 安全操作电镀设备在操作电镀设备时,要注意安全操作规程,避免触电、溅镀液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并戴好防护用具。
2.3 监控电镀过程在电镀过程中,要随时监控电镀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参数,确保电镀的质量和效率。
三、电镀液的配制3.1 选择合适的电镀液根据要镀层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镀液,包括镀层的成分、浓度和PH 值等。
3.2 配制电镀液按照电镀液的配方和比例,准确称量各种原料,搅拌均匀,保证电镀液的质量和稳定性。
3.3 检测电镀液的质量在配制电镀液后,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浓度、PH值、金属离子含量等,确保电镀液符合要求。
四、电镀工艺的控制4.1 控制电镀时间和温度在电镀过程中,要控制电镀时间和温度,根据要镀层的厚度和质量要求,控制电镀的时间和温度。
4.2 控制电镀层的均匀性在电镀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电镀层的均匀性,避免出现镀层不均匀、起泡等质量问题。
4.3 控制电镀的质量在电镀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电镀的质量,包括镀层的厚度、光泽度和附着力等,确保电镀的质量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外观
形、脱层、掉针、黑斑、黄斑、白斑白雾、烧焦、 起皮、麻点、起泡、表面蜂孔、底材外漏、局部
无镀层、颜色不符、不光洁、水迹等不良现象
目视、尖嘴钳 目视
8PCS
Ⅱ级
4
尺寸
符合原材料本体厚度规格要求
千分尺、卡尺
20PCS
5
试装 试验
按正常生产工序进行,产品各项试验性能必须符 合技术要求
尖嘴钳、线缆、测力计、低电 阻仪、锡炉、影象仪、回流焊 仪、盐雾仪、膜厚试验仪、
乐清市莱恩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规范文件
版/次 页码
WI/LE-PZ-08-2009
A/0 共4页
电 镀 工 艺 控 制 规 范
更改
数量
更改单号
签名
日期
拟制 审核 批准
签名
日期
乐清市莱恩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进料检验控制流程图
版/次 页码
WI/LE-PZ-08-2009
A/0 1/4
电镀件 仓库暂收/送检单
乐清市莱恩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WI/LE-PZ-08-2009
电镀工艺控制规范
版/次 页码
A/0 4/ 4
定值,试验后目视检查试件是否有表面严重发黑、融锡、发紫,泛黄、镀层脱落,麻点、等外观不良现象。
5.11、盐雾试验:取 50PCS(包括料条)试件以棉质线系紧悬置于盐雾试验测试仪横杆上,水温为 35℃±2
℃,饱和温度为 40℃±2℃浓度为 5﹪氯化纳进行连续喷雾试验 24 小时,试验后将试件取出于常温中洗致无盐
沉淀附着、放置于 10 倍影象仪放大检查试件是否出现表面氧化,发黑,底材外漏等不合格现象(根据测定面腐
蚀状态判定、8 级以下判定为不合格、即腐蚀面积大于试验面积 0.25%)。
5.12、膜厚试验:要求供应商提供测试报告并核对供应商膜厚测试报告参数,进行实际测试验证报告的真实
处理单》至上级领导进行审批,审批为拒收结论,由检验员将《品质异常处理单》分发相关单位办理退货处理、
并对各项检验状况记录于 IQC 检验记录表报上级审批后存档。
附表: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工具/要求
抽样方案
1
标识
供应商合格证、检验报告、送检单
目视
全检
2
材质
符合技术要求(不错误使用、不脆裂等)
无:不得有镀种错误、混料、裂纹、附着物、变
性。
5.13、依据检验文件对检验结果参照主次缺点允收水准接收值进行综合判定,完全符合要求则在产品识别标
签判定为合格并签名确认,若产品状况出现 3-12 项任何一条件不相符超过主次缺点允收水准接收值,应判定为
不合格,描述不合格原因并将标签粘贴于不合格样品封装袋上。随货移至不合格品区域,立即开立《品质异常
进料检验
标识/测试报告
数量
外观
性能
判定
合格
不合格
可靠试验
不合格标识/封
回流焊
可焊性
盐雾
膜厚试验
环保
合格
不合格
移至不合格区
合格标识 移至合格区
入库
不合格标识/封
发
责
品质异常处理单
任
单
退货
让步接收
全检
位
记录存档
1、目的
乐清市莱恩科技有限公司 电镀工艺控制规范
文件编号
版/次 页码
WI/LE-PZ-08-2009
4、工艺要求
4.1 端子附图
4.2 端子电镀工艺要求 端子基材:磷铜 镀种:Ni/Au(底材镀镍/表面镀金) 镀镍规格:50-90μ“ 镀金规格:3-5μ“ 环保要求:ROHS 标准(特殊要求按 GP 控制) 保护剂规格:无要求
5、控制内容
乐清市莱恩科技有限公司 电镀工艺控制规范
文件编号
版/次 页码
参照细则
6
环保
顾客环保要求
目视有效期内的环保报告
全检
7
判定、记录
以下无内容
进行相应质量状态判定,开立品质异常处理单至 上级并分发及记录
品质异常处理单、IQC 检验表
记录不低于 6PCS
WI/LE-PZ-08-2009
A/0 3/4
5.1、抽样方案: 参照 GB/T2828、1-2003 IL=Ⅱ (AQL:主 0.065 次 0.4)抽样标准进行随机抽检(在容器中取不同部位取 样)。 5.2、检验依据:检验卡、电镀工艺控制规范 5.3、仓库根据收入电镀产品置于待检区,通知 IQC 进行产品标签(合格证)品名,型号及镀种进行初步核 对,若出现品名,型号或镀种与《送检单》所列不符应判定为不合格,并如实对检验状况进行记录,开立《品 质异常处理单》至上级部门进行确认参照审核意见交送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4、环保检查:供方应提供具有权威性检测机构出示的有效期内的环保资料证书、进料检验员必须针对来 料进行环保测试,测试前需对设备进行预热一小时,环保设备主要条件为管压、49、管流 50、温度 15-25℃(详 见设备操作规程),测试数据常规要求为 RHOS 标准(详细见 ROHS 标准)。 5.5、外观检验(与样件比对):目视检查是否有如下不良现象。
A/0 2/ 4
为了严格执行 ISO9001-2008 质量体系管理要求、确保物料符合顾客技术质量要求,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特制订本规范。
2、适用范围
0.5E-24PIN 扁平电缆连接器端子物料的技术要求及检验、试验指导。
3、职责
品质部负责产品的检验及性能试验。 仓库负责对物料进行收发管理及退换事宜。 采购部负责将物料交送供方电镀及质量信息的传达、跟踪。
A、主要缺点:镀种错误、混料、裂纹、附着物、变形、脱层、掉针、黑斑、黄斑、白斑白雾、烧焦、起 皮、麻点、起泡、表面蜂孔、底材外漏、局部无镀层、颜色不符、表面不光洁等不良现象(盲孔、通孔深处及 工艺文件规定处除外)。
B、次要缺点:轻微水迹、稍不均匀的颜色及光泽。 5.6、尺寸检验:参照检验文件抽取数量为 20PCS 对来料厚度尺寸进行测量,检查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镀后 产品厚度应与原本体材料厚度一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 IQC 检验记录表(尺寸测量结果记录不得低于 5PCS)。 5.7、接触电阻测试:抽取试件 20PCS 使用低电阻测试仪对试件两端点进行接触电阻测试,本体接触电阻应 小于 5mΩ、将试件进行组装、组装后成品与电缆相互接触电阻应小于 30 mΩ。 5.8、附著性试验:将试件用钳子作 90°弯曲Ⅱ次,检查试件是否出现脱皮、脱落等不良现象(沾锡前后各 测 4PCS)。 5.9、可焊性测试:将试件放置于温度设定为 200℃±5℃的烤箱中进行预热、时间为 180S、预热完成后将试 件用金属镊子取出垂直置于环保锡液深度为 2-4 ㎜中,锡炉温度 260℃±5℃、时间 3 秒±1 秒,快速取出检查 表面焊锡面需达到浸入面积的 90﹪以上,影象仪放大检查:以 10 倍率镜头对焊锡正反两面进行观察,视浸锡部 位是否有峰孔状、块状、虚焊、浸锡不均匀、未上锡及试件是否出现严重变色等不良现象。 5.10、回流焊试验:取试件数量为 30PCS 放置于 5 温区回流焊设备中,具体操作及温度参照仪器操作规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