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答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答案)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分米=( )厘米2分=( )秒180分=( )时5000米=( )千米6吨=( )千克7米=( )分米2.学校在8:30上课,一节课是40分钟,应在( )下课。
3.一本书厚22毫米,9本书叠在一起,大约厚( )分米。
(填整数)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2019铜陵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路线长约21( )。
③小明身高大约是14( )。
④一辆小型货车最多载货物5( )。
5.759比( )多359,( )比759多359。
6.520-110,其实就是( )个十减( )个十,剩下( )个十,也就是( )。
7.如果□18×3的积是三位数,那么□最大填( ),如果积是四位数,那么□最小填( )。
8.(1)买9支钢笔,一共需要( )元。
(2)水彩笔的价钱是直尺的( )倍。
二、选择题9.陈老师调查了育英小学三(2)班阿学喜欢喝的饮料后做了下面的图。
(1)刘老师一共调查了( )人。
(2)喜欢喝果汁的有( )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 )人,两种饮料都喜欢喝的有( )人。
10.我们学过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千米、米、毫米、厘米B.米、千米、厘米、毫米C.千米、米、厘米、毫米D.毫米、厘米、米、千米11.三位同学参加400米跑步比赛,李强用了65秒,周斌用了1分15秒,刘磊用了70秒,他们三人中,跑得最快的是()。
A.李强B.周斌C.刘磊12.参加绘画小组的有26人,参加舞蹈小组的有23人,两个活动都参加的有8人。
(1)在下图中填写相应的人数。
(2)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 )人。
13.下面哪个问题可以用12×4×6解决?( )A .一个玩具熊12元,一包积木6元,买4个玩具熊和1包积木共多少元?B .男生有12人,女生有4人,每人得到6颗糖,共需多少颗糖?C .每小组有12人,每人捐4本书,6个小组共捐多少本书?14.妈妈买回一瓶果汁,中午喝了25,晚上又喝了15,这时还剩(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测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2米=( )分米70厘米=( )分米6000厘米=( )米4000千克=( )吨60分米=( )厘米3吨=( )千克2.一列动车本应7:40到达三明南站,现要晚点25分钟,这列动车实际到站的时间是( )。
3.一副羽毛球拍78元,张老师买了3副羽毛球拍,估一估,大约花了(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部电梯的载重量是1000( )。
(2)《数学补充习题》封面的周长大约是7( )。
(3)一枚1角的硬币大约重3( )。
5.从6104这4张卡片中选3张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6.食堂这个月用了250千克大米,上个月用了304千克大米,这个月比上个月少用了( )千克大米。
7.如果□18×3的积是三位数,那么□最大填( ),如果积是四位数,那么□最小填( )。
8.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棵白菜重2( )。
一块橡皮大约重4( )。
(2)一袋食盐重500( ),6袋这样的食盐重3( )。
二、选择题9.三年级(1)班参加社团的人数如图:(1)三年级(1)班参加植物研究社团的有( ) 人,参加动物研究社团的有( )人。
(2)三年级(1)班参加社团的一共有( )人。
10.下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A.5厘米5毫米B.5厘米6毫米C.5厘米1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
A.长度B.质量C.时间1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13.林老师每天要给4个班上美术课,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32~36人。
林老师每天大约要给( )名学生上课。
A .少于100B .100~120C .120~160 14.三(4)班共有54人,男生占总数的59,三(4)班女生有( )人。
A .32B .30C .24 15.把一个长方形对折3次后打开,每份是这张纸的(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试卷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试卷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千米=( )米 8厘米=( )毫米7分=( )秒 1吨-900千克=( )千克2.小亮生病了,医生让他每隔4小时吃一次药。
第一次吃药的时间是8:20,请你帮他写出每次吃药的时间。
吃药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吃药时间 8:20 ( ) ( ) ( )3.每支钢笔8元,张老师买98支钢笔,大约用(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欣的身高128( ),体重30( ),她跑50米需要12( )。
数学课本厚度大约是6( )。
小华立定跳远跳了15( )。
一辆卡车载重量5( ),卡车每小时行驶80( )。
5.王阿姨买衣服用去了296元,买鞋子用去102元,王阿姨大约共用了( )元。
6.计算230+160时,想:23个十加16个十等于( )个十,就是( ) 。
7.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______,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能填______。
8.估一估:一台学习机198元,买5台这样的学习机,大约需要( )元。
二、选择题9.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10.超市里的一个南瓜大约重3( )。
A .吨B .千克C .克 11.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16秒,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 )秒。
A .16B .24C .32 12.一箱牛奶有12盒,姐姐和妹妹每人每天喝一盒,她们3天一共喝了这箱牛奶的()() 。
13.下面的算式中乘积大约是3500的是( )。
A .5×629B .498×7C .6×612D .4×895 1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B .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分数14表示。
C .钟面上分针从“3”走到“11”,经过的时间是8分钟。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1.5分米=( )厘米8分=( )秒3000千克=( )吨1米-40厘米=( )分米2.小明晚上8:45上床睡觉,小刚比他晚15分钟睡觉,小刚睡觉的时间是晚上( )。
3.59×6可以把59看作( )来估算,大约得( )。
4.填上合适的单位:小红拍了10个球大约用了10________。
一支钢笔大约长15________。
小朋友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达到9________。
一辆卡车的核定载质量是6________。
5.一件上衣150元,一条裤子85元,上衣和裤子一共( )元。
6.估算597 349时,可以把597看成( ),把349看成( ),结果大约是( ) 7.要使345×□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 )。
8.一个玩具汽车23元,王叔叔买了4个,一共花了( )元。
二、选择题9.三年级(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有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共有( )人。
10.手指甲约10天长了1()。
A.毫米B.厘米C.分米11.最有可能1分钟完成的事是()。
A.步行1千米B.上一节数学课C.做5道口算题D.打一场篮球比赛12.今年夏天河南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
修路队要抢修一条道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9,第二天修了全长的39,两天一共修了全长的(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全长的( )。
13.三年级有7个班,平均每班41人,三年级一共有()人。
A.48 B.287 C.27814.同一本故事书,小明看了它的15,小红看了它的14,()看的多。
A.小明B.小红C.无法确定15.三(1)班52名学生都参加了这次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期末考试,其中,语文获优秀的有31人,数学获优秀的有27人,两门学科都优秀的有()人。
A.6 B.4 C.25 D.3116.如图中,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4套含答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卷(一)一、填空。
(第1、4、8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1.小华家在学校的东南方向,小华去学校应该向()方向走。
2.用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
妈妈的手机屏幕面积大约是100()。
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5()。
教室的地面面积大约是50()。
操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200()。
3.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合()平方分米。
4.63□÷3,要使商的末尾是0,□里最大填()。
5.2018年9月23日香港迈入高铁时代!上午10:00乘坐G79从北京西出发,晚上6:58就能到香港西九龙啦,全程仅需()小时()分钟。
6.表中圈起来的时间是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的日子,这一天是()月()日。
会议于9月16日闭幕,运动会共开()天。
(提醒:起始日和闭幕日都要数上哟)7.用2、3、0、5四个数字能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其中个位上是单数的两位数有()。
8.李老师上初中时的身高是1.6米,现在的身高是1.73米,李老师从初中到现在长了()米。
9.为治理环境污染,全国各地都采取了机动车限号出行(限号出行就是禁止这个号出行),如图是某城市限号出行的公示牌。
王老师就住在这个城市,他的家和学校都在限行范围内,他的车牌尾号是7,他想周二晚上8:00开车从学校回家,这个想法行吗?()。
原因是()。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8分)1.在2016年、2017年、2018年中,()是闰年。
A.2016年B.2017年C.2018年2.阴影部分可以用0.3表示的是()。
A. B. C.3.比较下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B.甲、乙的面积相等,但甲的周长长C.甲、乙的周长相等,但甲的面积大4.除法算式□42÷5的商的位数可能是()。
A.两位数B.三位数C.两位数或三位数5.无论是估算还是笔算,()不可能是23 × 18的结果。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测试题(答案)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3吨-600千克=( )千克180秒=( )分54厘米+36厘米=( )分米1小时30分=( )分2.火车14:30发车,发车前5分停止检票,亮亮从家到火车站检票口要15分,他最晚要在( )时( )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3.西安到兰州的高速公路长628千米,一辆轿车从西安出发,平均每小时行81千米,8小时能到兰州吗?估算时,可以把81看作( ),所以81×8≈( ),这个结果比8小时实际行驶的路程( )(填“多”或“少”),所以8小时( )到兰州(填“能”或“不能”)。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跑100米用时15( )教室的课桌高7( )一头大象重6( )5.验算减法时,既可以用被减数减去( ),看是不是等于( )来验算,也可以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来验算。
6.比315多43的数是( ),( )比500少40。
7.450×6的积的末尾有( )个0,668×3的积中间有( )个0。
8.李阿姨买3千克红枣花了24元,张阿姨带56元买同样的红枣,可以买( )千克。
二、选择题9.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分之一,写作:() (),每段长()分米。
10.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最有可能的是()。
A.B.C.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电视机要用1小时B.唱一首歌大约用3秒钟C.我1秒钟跳绳90下D.我刷牙大约用2分钟12.三(1)班共有55人,喜欢语文的有46人,喜欢数学的有50人,两样都喜欢的有( )人。
13.要使236×□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
A.3 B.4 C.5 D.614.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正确的是()。
A.B.C.15.把一张长方纸对折,正好得到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
长方形纸的周长是()厘米。
A.40 B.20 C.6016.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每人至少参加一个馆,参观熊猫馆的有26人,参观大象馆的有32人,其中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人。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7分米=( )米12平方米=( )平方厘米48小时=( )日2.小亮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15分钟。
上午他要在8:05到校,最晚要在( )时( )分从家出发。
3.一本书厚22毫米,9本书叠在一起,大约厚( )分米。
(填整数)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高290( )。
一本故事书的厚度约为5( )。
贝贝卧室的面积约为16( )。
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约是137( )。
5.张叔叔是个出租车司机,他星期一出车时,出租车里程表的读数是580千米,收车时读数是794千米,张叔叔星期一出租车行程为( )千米。
6.( )比750少280,865比391多( )。
7.要使□53×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8.小明每分钟跳绳104下,3分钟大约跳绳( )下。
二、选择题9.三(1)班读过《西游记》的同学有21人,读过《三国演义》的有28人,两本都读过的有13人,每人至少读过其中的一本,三(1)班共有( )人。
10.一头大象重6吨60千克,合()。
A.6060千克B.6600千克C.6006千克11.淘气跑50米用了11()。
A.秒B.小时C.分12.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占全部苹果的( ),每份有( )个。
13.下面的算式中乘积大约是3500的是()。
A.5×629 B.498×7 C.6×612 D.4×89514.三(4)班共有54人,男生占总数的5,三(4)班女生有()人。
9A.32 B.30 C.2415.在下图中,图形①的周长和图形②的周长相比,()。
A.①大B.②大C.一样大16.对三(1)学生参与家务劳动项目进行了调查,全班共54人,每人至少选一项,调查结果如下:只拖地的同学有()人。
A .10人B .24人C .30人17.直接写出得数。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测试卷(带答案)

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测试卷(带答案)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千米=( )米8厘米=( )毫米7分=( )秒1吨-900千克=( )千克2.小强所乘火车本应在周六上午11:30到达,现晚点了25分,火车( )到达;他周六下午2:20~4:30在科技馆参观,他参观了( )小时( )分。
3.小丽每分钟步行48米,她两分钟大约走了( )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小红身高123( ),体重35 ( )。
(2)数学书厚约7( ),汉语词典厚约5( )。
(3)小华跑100米用了20( ),上一节课用了40( )。
(4)一条大鲸鱼重约13( ),一头牛重500( )。
5.两个数的和是940,其中一个加数是367,另一个加数是( )。
6.一个地球仪85元,一个书包28元,买一个书包和一个地球仪共需( )元钱。
7.电影院有9排座位,每排可坐36人,如果坐满,可以坐( )人。
8.312比( )多159;25的5倍是( )。
二、选择题9.把一根丝带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它的()(),7段是它的()()。
10.一头大象重6吨60千克,合()。
A.6060千克B.6600千克C.6006千克11.科技小学要求学生8:30到校,小明家到学校要走15分,小明最晚()从家出发。
A.8:00 B.8:15 C.8:3012.陈老师调查了育英小学三(2)班阿学喜欢喝的饮料后做了下面的图。
(1)刘老师一共调查了( )人。
(2)喜欢喝果汁的有( )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 )人,两种饮料都喜欢喝的有( )人。
13.林老师每天要给4个班上美术课,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32~36人。
林老师每天大约要给()名学生上课。
A.少于100 B.100~120 C.120~16014.下列算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 .112-B .213-C .314-D .415- 15.用两个边长7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最短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0分米=( )厘米900毫米=( )分米1时15分=( )分3吨=( )千克2.一节课40分钟,第三节课 10:30开始,( )时( )分结束。
3.一盒游戏卡片有48张,5盒约有( )张。
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李明体重32( ),他跑50米大约用10( )。
(2)一辆载重量5( )的卡车,每小时大约行驶60( )。
5.用8、9、3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它们的差是( ),它们的和是( )。
6.电影院有445个座位。
实验小学三年级有198名学生,一、二两个年级一共有224名学生。
每个年级外出看电影要3名教师同行。
估一估,电影院能容得下一、二、三年级看电影吗?( )。
(填“能”或“不能”)7.一台电扇190元,3台电扇大约( )元。
8.小红有6元钱,小英给小红4元后,这时小英的钱数正好是小红的5倍,小英原来有________元钱。
二、选择题9.一家四口平均分1个西瓜,每人应该分得西瓜的( )。
10.广州到上海的铁路线约长2331()。
A.厘米B.分米C.米D.千米11.三个同学进行800米赛跑,小华用了95秒,小刚用了1分46秒,小明用了120秒,()跑得最快。
A.小华B.小刚C.小明12.参加绘画小组的有26人,参加舞蹈小组的有23人,两个活动都参加的有8人。
(1)在下图中填写相应的人数。
(2)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人。
13.有3捆毛巾,每捆12包,每包8条,要求共有毛巾多少条,正确的是()。
A.3×8÷12 B.12×3×8 C.8×(3+12)14.将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2次,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
A.18B.14C.13D.1215.如图的阴影部分是正方形,则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是()cm。
A .22B .28C .42D .无法确定 16.学校开展了“制作宣传画”和“变废为宝作品展”两项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
三(1)班40名同学都参加了宣传活动,其中参加“制作宣传画”的有25名,参加“变废为宝作品展”的有23名,两项都参加的有( )名同学。
A .8B .15C .17D .1817.直接写出得数。
300×5= 55-38= 580+40= 42×5≈ 1400-600=1-25= 66+44= 56+16= 4×60= 500-186≈ 18.我会竖式计算。
365+825= 340-153= 905×9=19.脱式计算。
745459-⨯ ()150306298⨯- 568207÷⨯20.兴华小学准备建一个周长16米的花圃,请分别设计一种长方形花圃和一种正方形花圃,在下面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每个方格边长表示实际长度1米)。
21.学校组织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观看电影。
一年级有398人,二年级有289人,三年级有276人。
电影院有1000个座位,够坐吗?22.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23.“中央厨房”要购进3个破壁机,900元够吗?优优的想法:因为307接近300,3073900⨯≈(元),所以900元够了。
秀秀的想法:因为307元超过300元,3003900⨯=,3073⨯一定超过900,所以900元不够。
(1)()的想法合理。
A.优优B.秀秀(2)另外一个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估算钱数够不够时,应当把数估( )。
(填“大”或“小”)24.根据信息解决问题。
商品铅笔盒书包轮滑鞋运动服单价8元56元269元315元(1)书包的价钱是铅笔盒的几倍?(2)妈妈要买一双轮滑鞋和一件运动服,带600元钱够吗?25.(1)请你圈出这些草莓的34。
(2)这些草莓的23是()个。
26.李奶奶靠墙用篱笆围了一个长20米,宽15米的长方形养鸡场,李奶奶至少需要多长的篱笆?27.下图是三(1)班参加学校歌舞小组的情况,请你根据图意解决数学问题。
①三(1)班参加学校舞蹈小组的有()人,参加唱歌小组的有()人。
②三(1)班参加学校歌舞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300 9 75 3000【解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时=60分,1吨=1000千克。
30分米=300厘米900毫米=9分米1时15分=75分3吨=3000千克【点睛】本题是单位换算题,熟练掌握长度、时间和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 11 10【解析】用第三节课开始时间加上一节课的时长,求出第三节课结束时间。
10时30分+40分=11时10分则11时10分结束。
【点睛】本题考查时间的推算,关键是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解答。
3.250【解析】要求5盒约有多少张,把48看成50,用50乘5,据此解答即可。
48×5≈50×5=250(张)【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千克##kg 秒吨##t 千米##km【解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1)李明体重32千克,他跑50米大约用10秒。
(2)一辆载重量5吨的卡车,每小时大约行驶60千米。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5. 983 389 594 1372【解析】最大的三位数,就要把8、9、3从高位到低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983;最小的三位数,就要把8、9、3从高位到低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即389,再计算最大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三位数的差,及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据此解答。
最大的三位数是:983最小的三位数是:389983-389=594983+389=1372【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最大的三位数、最小的三位数,再进一步解答。
6.能【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用一、二、三年级的人数估算出看电影的总人数,然后再和电影院的座位数相比较即可。
把198看作200,把224看作230,三个年级大约有430名学生,再加上3个年级同行老师(3×3)名,总人数:430+9=439名,比座位数445小,所以能容得下;由此解答即可。
198+224≈200+230=430(名)3×3=9(名)430+9=439(名)439<445所以电影院能容得下一、二、三年级看电影。
【点睛】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把每个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计算。
7.600【解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购买3台电扇花费190×3元,再利用“四舍五入”法把190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估算。
190×3≈200×3=600(元),3台电扇大约60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及应用。
8.54【解析】用小红的钱数加4,可以计算出现在小红的钱数,用现在小红的钱数乘5,可以计算出这时小英的钱数,最后用这时小英的钱数加上4,就可以计算出原来小红的钱数。
6454⨯(+)+1054⨯=+504=+54=(元)【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用倒推的思路计算出小英原来的钱数。
二、选择题9.1 4【解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用分数来表示,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这样的几份,中间的横线是分数线;据此解答。
将1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应该分的西瓜的1 4【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关键掌握平均分的含义。
10.D解析:D【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广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用“千米”作单位。
广州到上海的铁路线约长2331千米。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1.A解析:A【解析】先进行单位换算,再根据跑相同的距离,用时短的,速度快,用时长,速度慢,比较小华、小刚和小明跑800米所用的时间,谁用的时间最短,谁就跑得最快。
1分46秒=106秒95<106<120所以,三个同学进行800米赛跑,小华用了95秒,小刚用了1分46秒,小明用了120秒,小华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A【点睛】要明确,跑相同的距离,用时短的,速度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A解析:(1)见详解;(2)41【解析】(1)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用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据此填空即可。
(2)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加上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再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即可求出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26-8=18(人)23-8=15(人)填空如下:(2)26+23-8=41(人)所以,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41人。
【点睛】解答本题的依据为容斥原理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13.B【解析】每捆毛巾12包,3捆毛巾就是3个12包,即一共是12×3=36包;每包8条,36包共有36个8条,列式是36×8=288条,这两步列综合算式是12×3×8,据此即可解答。
由分析得:要求共有毛巾多少条列式为12×3×8。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是理解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14.B解析:B【解析】将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2次,则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14。
将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2次,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14。
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本题关键是明确这张纸被平均分成几份。
15.B解析:B【解析】根据题可知,用5cm正好是图中右边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由此可知9cm与5cm的和正好是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再根据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9+5)×2=14×2=28(cm)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先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A解析:A【解析】这40名同学中,有的是同时参加了两项活动,先用加法求出两项活动的总人数,再减去实际的人数,就可以求出两项都参加的人数。
25+23-40=48-40故答案为:A。
【点睛】在集合问题中,用各部分的总和减去实际总数,就可以求出重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