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方案

合集下载

水电站水能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水电站水能资源综合利用方案

水电站水能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能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电站作为一种常见的水能利用方式,其水能资源也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

本文将探讨水电站水能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案,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水电站水能资源利用的背景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水能发电,但在发电过程中常常会有一部分水能无法完全利用。

这些未被有效利用的水能资源可以通过综合利用的方式得到充分开发。

再者,水电站周围也常常存在一些农田灌溉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等需求,这些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

因此,水电站水能资源综合利用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二、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水电站的水能资源,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案:1. 多级引水发电系统通过在水电站上游建设多级引水发电系统,可以将原本无法利用的水能转化为电能。

多级引水发电系统利用了水能的高度差,通过多级引水管道或隧道来引导水流,使其产生差压,进而驱动涡轮机发电。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还可以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率。

2. 水库蓄能系统通过在水电站下游建设水库蓄能系统,可以将洪峰期的水能储存起来,待用电高峰期再释放出来进行发电。

水库蓄能系统通过调控水库水位,实现水能的储存和释放,以平衡电力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异,并减轻电网的压力。

这种方式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也减少了排洪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3. 废水处理系统水电站发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只是简单地排放。

然而,这些废水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水能潜力,可以通过废水处理系统来实现水能的二次利用。

废水处理系统利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将废水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再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利用,例如用于灌溉农田或回收利用。

4. 水能热能联供系统水电站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传统上往往通过冷却工程进行处理。

然而,这些余热可以通过水能热能联供系统来进行利用。

水能热能联供系统将余热与热能需求结合起来,经过适当的转换和传输,将余热用于供暖或工业生产中,实现水能资源的综合利用。

水电站实施方案

水电站实施方案

水电站实施方案一、前言。

水电站是利用水能转换成电能的重要设施,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水电站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选址与规划。

水电站选址是水电站建设的第一步,选址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水电站后期的发电效率和运行成本。

在选址时,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充足性、地形地貌的适宜性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因素。

同时,在规划水电站时,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确保水电站的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工程建设。

水电站的工程建设是水电站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水坝、发电设备、输电线路等建设。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要合理规划工程建设的时间节点,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四、生态保护。

水电站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实施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

可以采取种植植被、建设鱼道、进行水质监测等措施,保护水电站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安全监测。

水电站建成后,安全监测是水电站运行的重要环节。

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对水坝、发电设备、输电线路等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

同时,要建立应急预案,做好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理准备。

六、社会效益。

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能源问题,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在实施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水电站的社会效益,与当地政府和居民进行充分沟通,确保水电站建设符合当地的发展需求。

七、结语。

水电站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只有在实施方案的全面考虑下,水电站才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水电站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

水电站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

水电站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水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在发电的同时也需要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本文将从水电站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以及管理水资源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水电站节约水资源1.提高水电站的水利用效率水电站在发电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因此提高水电站的水利用效率是节约水资源的关键。

水电站可以利用先进的水力发电技术,提高水能转化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另外,水电站还可以采用节水型设备,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展水资源回用水电站在用水完毕后可以对废水进行处理,将符合排放标准的水资源重新利用,用于发电过程中的循环利用,实现对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同时,水电站还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工厂生产和生活用水,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

3.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水电站应加强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与管理,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水资源浪费。

另外,水电站还应加强对供水管网的管理,减少管网漏损,避免因漏水而导致的水资源浪费。

二、水电站保护水环境1.强化环保意识水电站应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意识培养,提高员工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从而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环境。

水电站还可以加强与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水资源的保护工作。

2.加强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水电站建设的水库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一定影响,因此水电站应加强对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水库周边可以进行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水库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3.加强水质监测与管理水电站需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并排查水质污染源,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保证水资源的清洁和安全。

水电站还可借助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加强水质管理与保护。

三、水电站管理水资源1.加强水资源规划水电站应加强水资源调查和规划工作,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开发方式及水电站的基本类型

水资源开发方式及水电站的基本类型

水资源开发方式及水电站的基本类型一、水能资源开发方式(一)坝式开发在河流峡谷处,拦河筑坝,坝前壅水,在坝址处集中落差形成水头。

优点:筑坝形成水库,可调节流量,电站引用流量大,电站规模也大,水能利用程度充分;缺点:水头受坝高限制,坝工程量大,形成水库会造成库区淹没,投资大,工期长。

适用:河道坡降较缓,流量较大,有筑坝建库条件的河段。

(二)引水式开发在河流坡降较陡的河段上游,通过人工建造的引水道引水到河段下游集中落差,再经压力管道,引水至厂房。

优点:形成水头较高,无水库,不会造成淹没,工程量小,单位造价较低;缺点:水量利用率及综合利用价值较低,装机规模相对前者较小。

适用:河道坡降较大、流量较小的山区河段。

(三)混合式开发同时采用坝和引水道共同集中落差形成水头的开发方式。

(四)潮汐水能开发利用海洋涨、落潮形成的水位差引海水发电的方式。

二、水电站的基本类型按水头大小:可分为高水头、中水头和低水头水电站。

中国通常称水头大于70m为高水头水电站,低于30m为低水头水电站,30~70m为中水头水电站。

按装机容量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

75万kW以上:为大(1)型;75万~25万kW为大(2)型;25万~2.5万kW为中型;2.5万~0.05万kw为小(1)型;小于0.05万kW为小(2)型。

但统计上常将1.2万kW以下作为小水电站。

按开发方式:可分为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和混合式水电站三种基本类型。

(一)、坝式水电站用坝集中水头的水电站称为坝式水电站。

1、坝后式水电站当水头较大时,厂房本身抵抗不了水的推力,将厂房移到坝后,由大坝挡水。

坝后式水电站一般修建在河流的中上游,因为河流中上游一般为山区峡谷地段,允许有一定程度的淹没,故可建高坝,此时集中的水头较大,库容较大,调节性能好。

图1-4 坝后式水电站示意图1-5万家寨水电站举世瞩目的三峡水电站也是坝后式水电站,其装机容量为2240万KW。

图1-6三峡水电站2、河床式电站一般修建在河道中下游河道纵坡平缓的河段上,为避免大量淹没,建低坝或闸。

水电站规划与管理

水电站规划与管理

水电站规划与管理水电站是利用水力资源进行发电的重要设施,其规划与管理对于保障能源供应、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规划和管理两个方面来探讨水电站的相关问题。

一、水电站规划1. 区域选择水电站的规划应考虑水资源的充足性和水力资源的潜力。

一般而言,选择拥有丰富的河流或湖泊的山区地区建设水电站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2. 环境影响评估水电站的建设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包括生态环境、水质和土地资源等方面,以确保水电站建设与当地环境的协调发展。

3. 建设规模根据当地的电力需求和水力资源潜力,合理确定水电站的建设规模。

规模过小可能不能满足电力供应的需求,规模过大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4. 设备选型根据规划需求,选择适合的水轮机、发电机组等设备,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并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

二、水电站管理1. 运行与维护水电站的运行与维护是确保其正常发电的关键。

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水电站的持续稳定运行。

2. 安全管理水电站作为涉及水利工程的设施,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 环境保护水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采取科学的污水处理措施,合理安排水库蓄水和排水计划,降低对水体生态的破坏。

4. 节能减排水电站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应积极推行节能减排措施,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损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5. 社会责任水电站作为公共设施,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当地社区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并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水电站规划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水电站规划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密切配合,确保水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

水电站水资源调度方案

水电站水资源调度方案

水电站水资源调度方案水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发电方式,对于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水电站水资源调度方案进行探讨,以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1. 背景介绍水电站是以水能为动力,通过水轮机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设施。

在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调度好水资源的使用,可以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水资源调度方案的制定是水电站运行管理的基础。

2. 水资源调度原则2.1 水负荷平衡原则在水资源调度中,需要保证发电过程中的水负荷平衡。

即使在干旱季节,也要通过科学调度,保证发电和灌溉等用水需求得到平衡,避免因过热导致发电效率下降。

2.2 多目标优化原则水资源调度需要考虑多个目标,如最大程度发电、最大限度保障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等。

通过制定综合调度方案,使得各项指标达到最优平衡。

2.3 灵活性原则水电站水资源调度方案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用水需求变化,调整发电机组出力和蓄水量等参数。

这样可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适应市场需求的波动。

3. 水资源调度方案制定3.1 数据搜集与分析在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时,首先需要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水资源数据,包括水文数据、气象数据以及用水需求等情况。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调度方案提供依据。

3.2 模型建立与优化在理论上,水资源调度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优化。

根据搜集到的数据,可以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包括多目标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等。

通过求解模型,可以得到最佳的调度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各项需求。

3.3 灌溉与发电协调在实际的水资源调度中,需要协调好灌溉和发电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灌溉时间和地点,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保证发电的高效运行。

灌溉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可以根据水资源的变化和农耕需求进行调整。

4. 调度方案实施与监测4.1 方案实施水资源调度方案制定完毕后,需要进行科学的实施。

水资源 规划及其利用课程设计

水资源 规划及其利用课程设计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一 、课程设计题目:年调节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课程设计 二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任务:1、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的枯水期的保证电能。

2、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3、选择水电站的备用容量4、重复容量的选择5、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p=50%)6失球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及机组台数(设单机容量为5万KW ) 7、绘制设计图纸和编写设计说明书三 、设计过程和设计说明(一)计算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枯水期的电能值(1)利用同倍比放大法对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进行放大表1 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有资料可知,该水库 设P =90%的年入库平均流量为170s /m 3,典型年平均流量177s /m 3,因此同倍比放大倍比:K=md mp Q Q =177170=0.96 其中m p Q 为设计频率为P 的年入库平均流量 ,m d Q 为典型年入库平均流量,下表为放大后的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其计算公式为Qi,=i Q K ,其中,Q i,为放大后的各月平均流量,iQ 放大之前的各月平均流量。

(2)计算兴利库容表3 水库水位-容积曲线表根据资料给出的表3,绘制水库水位-容积曲线的关系,其绘制见附表一,由已知已给出正常蓄水位为166m 和死水位147m ,查附表一水库水位-容积曲线可知V 蓄=15.35x108m 3,V 死=7.49x108m 3因此,可计算兴利库容:V 兴= V 蓄- V 死=15.35x108-7.49x108=7.86 x108m 3(3)计算调节流量由资料可知,该水电站供水期为1、2、9、10、11、12月,汛期为4、5、6、7、8月,其中供水期担任峰荷,汛期担任基荷,因此,供水期总的天然来水量(由表2放大后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可知):W 天=(118+129+102+94+98+84)x 2.63 x 106=16.44 x 108m 3假设在供水期把水库的存水全部用来发电,直到水库水位降至死水位,因此,水库的调节流量:)(供兴天调s /m 154T V W Q 3=+=(4)计算供水期的平均水头和上游平均水位供水期水库的平均蓄水量:88m 10x 42.11V 21V V =+=兴死 由查附表一水库水位-容积曲线表可知,上游水库平均水位62.157Z =上m ,有资料可知,下游的平均水库水水位m 92Z =下,因此,供水期的平均水头为:=供H m 62.65z z =-下上(5)计算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其相应的电能因为其为年调节水电站,一般为中型水电站,因此,取水电站出力系数K=8.5 ,因此,水电站的保证出力为:)(供调保KW 58.8589662.65x 154x 5.8H KQ N === 水电站供水期的发电量:76.324x 4.30x6x 58.85896T N E ===供保保(亿KW h ∙)其中,30.4为一个月的平均天数,24为一天平均小时数枯水期的保证电能值:76.3E E ==保枯,保(亿KW h ∙)(二) 、计算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1) 由在第一个任务中,已经计算出水电站的保证电能值为76.3E E ==保枯,保(亿KW )(2)由资料绘出年调节水电站年最大负荷曲线图(附表二)和各月典型日负荷图和日电能累计曲线(附表三)。

五强溪水电站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设计(方案四)

五强溪水电站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设计(方案四)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课程设计---------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名:号:业:间:目录1 基本情况 (3)1.1流域概况 (3)1.2开发任务 (3)1.3设计任务 (4)1.4设计前提 (4)1.5设计内容 (5)1.6设计原始资料 (5)2 兴利计算 (9)2.1 基本资料整理 (10)2.2 死水位的确定 (10)2.3 保证出力计算 (13)2.4 水电站必需容量选择 (14)2.5 水电站调度图绘制 (15)2.6 重复容量选择与多年平均电能计算 (16)3防洪计算 (17)3.1 水库调洪计算 (18)3.2 坝顶高程的确定 (19)附表 (22)附图 (29)一、基本情况在沅水规划中,五强溪水电站为沅水干流最后第二个梯级,上游接虎皮溪及酉水的风滩(已建成)梯级,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效益的综合利用水库,系湖南省最大的水电电源点。

1.2 开发任务五强溪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和灌溉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

其开发任务分述如下:1.发电五强溪水电站建成后投入华中电网,主要供电范围为湖南省。

2.防洪沅水下游赤山以西的桃源、常德、汉寿三县及常德市所属平原河网地区,统称沅水尾闾。

这个地区地势低洼。

全靠提防保护,共保护人口106万,农水159万亩。

现有河道的泄洪能力20000m3/s,如遇1927、1931、1933、1935、1943、1949、1954、1969等年洪水重现,河道均不能完全承泄,防洪标准仅为5年一遇。

五强溪水库靠近沅水尾闾,控制全流域面积的93%,解决尾闾防洪问题,是它的基本防洪任务。

3.航运五强溪水电站的航运效益为改善水库区和坝下游河道的通航条件。

沅水是湘西的水上交通动脉,其干流全长1550km,通航里程为640km,但航道险滩很多。

五强溪水库修建以后,坝址以上,沅水以下河段成为常年深水区,其险滩都将淹没。

下游航道,确定五强溪航运基荷按10万kw相应流量考虑,枯水流量加大,上、下游航道均可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方案
一、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水能被广泛利用,并且是一种清洁能源。

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电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方案。

二、水资源评估
在制定水电站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方案之前,必须首先进行水资源评估。

这包括对水文地质条件、水量、水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通过充分了解水资源的特点和潜力,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水电站选址和布局
水电站的选址和布局是整个项目的基础和关键。

在选址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地形条件、水文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水电站。

在布局阶段,需要合理规划水库、放水口、发电厂房等设施,保证整个水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是水电站项目的核心内容。

根据水文数据和水能评估结果,制定可行的开发利用方案。

针对不同的水力条件,可以
选择引水堰、引水隧洞、引水管道等结构,将水资源转化为水能。

同时,结合发电设备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发电方案,提高发电效率。

五、环境保护和水质管理
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必然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规划
方案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要严格管理
水质,避免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同时,要关注水电站对水生物和
渔业资源的影响,采取相应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六、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一项水电站项目的建设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规划方案中,需要对项目的投资、经济收益、用地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同时,要考虑水电站建设和运营对当地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水利工程
的整体效益。

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水电站建设和运营面临一定的风险,如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
设备故障等。

在规划方案中,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
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保障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社
会稳定。

八、总结
水电站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综合考虑水资源特点、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因素。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可以实
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注重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见的征集,形成广泛共识,推动水电站项目的顺利建设和运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