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的沉积环境

合集下载

沉积相的分类

沉积相的分类

1.沉积相的分类:陆相组:残积相、坡积——坠积相、沙漠(风成)相、冰川相、冲积扇相、河流像、湖泊相、沼泽相过渡相组: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海相组: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2.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明显变化的地形和大量沉积物供应——构造背景、母岩性质和气候条件3.冲积扇的类型:冲积扇的类型分为旱扇和湿扇旱扇(Arid Fan) 气候干旱扇形清楚主河道或单一河道间歇性水流或洪水以副砾岩为主, 分选差,混杂堆积. 纵向粒度变化快, 常见红层和膏盐类沉积. 无煤层,沉积构造类型少,碎屑流发育相带分布清晰4.湿扇(Wet or Humid Fan) 气候潮湿常年流水扇形不清叠加河道, 辫状平原, 正砾岩发育, 无副砾岩, 分选好. 纵向粒度渐变, 无红层或膏盐类沉积. 可见煤层,沉积构造发育缺少碎屑流, 可发育泥流相带分布不清5.冲积扇亚相的划分:扇根,扇中,扇缘扇根:1泥石流沉积:基质支撑的混杂堆积,块状构造(副砾岩);2河道沉积:砂砾岩,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不明显的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递变层理;3筛析沉积:砂砾岩,粒度双峰分布。

扇中:1辫状水道沉积:砂砾岩,发育叠瓦状构造和不明显的递变层理、交错层理;2局部片流沉积:平行层理含砾砂岩、粉砂岩,呈透镜状。

扇端:水道不发育,以漫流活动为主,发育平行层理砂岩、粉砂岩,与泛滥平原或湖泊沉积物呈指状交互。

6.冲积扇中主要的沉积类型:1. 泥石流沉积形成:泥质母岩, 植被不发育, 地形较陡的地区, 遭受阵发性洪水侵蚀, 大量泥砂被携带流动。

流体性质:密度大粘度高, 可呈塑性——重力流。

形态:呈舌状或叶瓣状, 具有陡, 厚的清晰边界。

成分:砾, 砂, 泥混杂, 细粒成分占优势(主要由砂, 粉砂, 泥组成的泥石流称为泥流) 结构:分选极差构造:块状层理, 粒序层理, 一般层理不发育; 扁平砾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2. 漫流沉积形成:携带沉积物的流水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 流速和水深骤减, 携带的沉积物呈席状或片状沉积下来, 形成席状砂, 砾岩堆积体, 为浅的坡面径流(漫洪沉积, 片流沉积). 形态:呈透镜体状, 一系列透镜体组合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 成分:主要由碎屑组成, 可含少量粘土和粉砂。

沉积学知识点

沉积学知识点

沉积学知识点沉积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表面上沉积物的形成、变化和分布。

通过研究沉积学知识点,可以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变过程以及地质事件对地貌的影响。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分类、形成机制和应用等方面介绍沉积学的知识点。

1.基本概念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及其成因、过程和特征的科学,它涉及到岩石、矿物、有机质和水等要素的相互作用。

沉积物是指在地球表面形成并保持在原位的松散或固结的物质,包括岩石碎屑、化学沉积物和生物沉积物等。

2.分类根据沉积物的组成和形成环境,沉积学可以分为物质沉积学和过程沉积学两大类。

物质沉积学研究沉积物的成分、来源、组成和分布规律,过程沉积学研究沉积物的形成机制、沉积过程和地貌发育。

3.形成机制沉积物的形成机制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式。

物理沉积是指由于重力、水流、风力等力量的作用,使岩石碎屑和颗粒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

化学沉积是指溶解物质在水中溶解后发生沉淀形成沉积物。

4.沉积环境沉积物的分布和特征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常见的沉积环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沙漠和冰川等。

不同的沉积环境对沉积物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5.沉积岩沉积物在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固结和胶结等作用后,可以形成沉积岩。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泥岩和石灰岩等。

通过研究沉积岩可以了解当地的古环境和古地理变迁。

6.应用沉积学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石油地质学中,沉积学知识可以帮助研究和勘探油气资源。

在环境地质学中,通过分析沉积物的特征和组成可以判断环境质量和水体污染程度。

此外,沉积学还与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和古地理学等领域有关。

总结:沉积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沉积物形成、变化和分布的科学。

通过了解沉积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成机制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和地质事件对地貌的影响。

沉积学在石油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和工程地质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
沉积相是指地球表面沉积物的形成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海洋、沙漠、冰川等。

根据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的性质,沉积相可分为多种类型。

1. 河流沉积相
河流沉积相是指河流水流作用下的沉积环境,包括河床、河岸、洪水平原等。

河流沉积物主要由砂、砾、泥等颗粒物质组成,河流沉积相的特点是沉积物粗粒度、层理发育、成岩作用弱等。

2. 湖泊沉积相
湖泊沉积相是指湖泊水体作用下的沉积环境,包括湖底、湖岸、湖滨等。

湖泊沉积物主要由泥、粉砂、石灰质沉积物等组成,湖泊沉积相的特点是层理发育、生物化学作用强、成岩作用弱等。

3. 海洋沉积相
海洋沉积相是指海洋水体作用下的沉积环境,包括海底、海岸、海滨等。

海洋沉积物主要由泥、粉砂、石灰质沉积物等组成,海洋沉积相的特点是层理发育、生物化学作用强、成岩作用强等。

4. 沙漠沉积相
沙漠沉积相是指沙漠环境下的沉积环境,包括沙丘、沙原、盐湖等。

沙漠沉积物主要由砂、砾、粉砂等组成,沙漠沉积相的特点是颗粒粗大、层理不发育、成岩作用弱等。

5. 冰川沉积相
冰川沉积相是指冰川作用下的沉积环境,包括冰川前缘、冰川侵蚀区、冰川冰碛区等。

冰川沉积物主要由冰碛物、泥、砾石等组成,冰川沉积相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层理不发育、成岩作用弱等。

综上所述,沉积相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的性质来划分的。

每种沉积相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成因机制,对于研究地质历史和地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流相沉积模式

河流相沉积模式

河流相沉积模式
河流相沉积模式是指在河流系统中,由于水流速度和输沙能力的变化,沉积物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沉积特征。

河流相沉积模式通常包括三种主要类型:
1. 河道相:河道相沉积主要发生在河床和河道内部,在沿河流动向的方向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典型的河道相沉积包括河床砾石、河滩砂、河漫滩泥等,这些沉积物在河道中形成沉积层。

2. 洪积相:洪积相沉积主要发生在河流周围的洪积平原和河谷地带,主要是由于河流周期性的泛滥和冲刷作用而形成的。

典型的洪积相沉积包括粗砂、细砂、淤泥等,这些沉积物经常形成平坦的洪积扇或洪积平原。

3. 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沉积主要发生在河口附近,当河流进入静水体(如海洋或湖泊)时,由于水流速度降低,沉积物开始沉积下来。

典型的三角洲相沉积包括三角洲前缘的砂质沉积、三角洲心滩的泥质沉积等。

河流相沉积模式的研究对于认识河流沉积演化过程、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河流相沉积的分析,可以揭示古代河流系统的演化历史,为油气勘探、水资源开发等提供重要依据。

六大沉积体系

六大沉积体系

一、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是暂时性洪流或间歇性洪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形急剧变缓,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堆积而成的,形状近扇状的沉积体。

从山地峡谷向开阔平原转变地带上的一种河流沉积体系,呈扇形或半圆锥状、以粗粒碎屑占优势的堆积物。

(1)冲积扇沉积体系的沉积亚相特征:冲积扇是陆地上最靠近物源区的沉积体系,粒度粗,分选差,沉积速率高。

扇根分布在临近冲积扇顶部地带的古沟口附近,主要发育有古沟道、主水道和主水道间三种沉积微相。

扇中位于冲积扇中部,为冲积扇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与扇根并不具有明显的界限,以具有中到较低的沉积坡角和发育的辫状河道为特征。

与扇根沉积相比较,砂与砾比率增加,沉积物偏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增高,砾石碎屑多呈叠瓦状排列。

扇中沉积由于未经过充分分选,加上泥石流的存在,扇中沉积层内、层间和微观非均质性极强。

扇缘是整个冲积扇沉积物最细,流体能量最低的部分,呈环带状围绕在冲积扇周围。

沉积物为细砾、含砾砂、砂及泥,细砾较为少见。

其微相可分为水道径流及片流两种。

(2)冲积扇沉积体系的分类:Ι湿地沉积扇:沉积特征,湿地沉积扇主要发育与潮湿气候带,最明显的终年泄水,这些常年河对扇的沉积作用影响小,而由季节性气候条件产生的巨大洪水起着控制作用。

整个扇的面积大,有时为干旱扇的几百倍;扇面坡度一般较低,因此河流作用常常控制着湿地扇的整个扇面。

自扇顶向扇尾湿地扇的最大碎屑粒径逐渐变小。

沉积亚相分为:扇顶近源相、扇中中段相、扇尾远端相。

Ⅱ扇三角洲: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

沉积特征: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

它是一种进积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沉积体系,它属于在活动扇与稳定水体交界带上的沉积。

这种沉积一部分在陆上,但大部分在水下,有的几乎完全在水下。

扇三角洲出现于不同气候和能量条件的各种滨海带中,也常常沿冰缘地带的山间湖滨分布。

扇三角洲的远端相形成于滨岸带、海洋或湖泊的水下环境,当有高速的粗粒沉积物注入水体是才能显现出河流的影响。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概述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概述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概述一、引言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是地质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可以反映地球表面物质的沉积历史,还可以为矿物资源勘探和地质工程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针对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做一综述性的介绍。

二、沉积环境的定义和分类1. 沉积环境的定义沉积环境是指沉积岩层形成时所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的总和,是一种具有特定空间和时间属性的地球体系。

根据不同的载体,沉积环境可以分为陆相环境和水相环境两大类。

2. 沉积环境的分类•陆相环境:包括三角洲、河流、湖泊、冲积扇等。

•水相环境:包括海洋、浅海、深海、海岸线等。

三、沉积相的定义和类型1. 沉积相的定义沉积相是指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的岩相单位。

它包括颗粒度、结构、矿物成分等方面的信息。

2. 沉积相的类型•冲积相:由流水冲积物质形成,具有横向变化和纵向层次性。

•湖相:在湖泊中沉积形成的相,受湖泊环境控制。

•海相:在海洋中沉积形成的相,受海洋环境控制。

•陆相:在陆地上沉积形成的相,受陆地环境控制。

•湿地相:在湿地环境中沉积形成的相,受湿地特有环境控制。

四、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关系沉积环境和沉积相之间密切相关,沉积环境中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会导致不同的沉积相的形成。

沉积相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环境条件,为地质学家研究地质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五、结论通过对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演变过程和岩石的形成机理。

研究沉积环境和沉积相不仅可以为我们认识地球历史提供重要线索,还可以为勘探矿产资源和指导地质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就是对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概述,希望能带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收获。

砂体成因类型(沉积环境)

砂体成因类型(沉积环境)
1)冲积扇砂砾岩体储层
岩性粗、厚度大、颜色红
结构:
粒度粗,成 熟度低,分 选、磨圆差。
扇中砂砾岩粒度 适中,分选相对 较好,为油气储 集的有利地带
1)冲积扇砂砾岩体储层
1、分布:
◆沉积盆地边缘, 沿山麓分布,多沿边 界大断裂
◆常成群分布, 横向连片可形成扇裙
青 海 红 三 旱 一 号 构 造 一 高 点
1)点坝(边滩)砂体
主要砂体
2、曲流河砂体
2)溢岸沉积砂体
次要砂体
天然堤
决口扇 废弃河道填谷砂体 河漫滩
河道棕 黄色
砂岩的 板状 交错 层理
河道 砂岩 体的 前积 斜层

大型河流相斜层理,同向倾斜。河道
河道砂
大型槽状交错层理
曲流河
河流砂体储层-曲流河辫状河比较
辫状河
(1)二元结构完整 (2)间断性正韵律明显 (3)边滩发育
具有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平行 层理、槽状交错层理
泥质夹层少
• 废弃河道充填砂体:
砂体一般也较粗, 可发育泥质薄夹层,宽度一般 小于河道宽度,连续性差
天然堤、决口扇不发育
(1) 河流特征
• 弯曲度大,单一河道, 河道稳定;
•河道窄而深,宽/深比小
•坡降缓,流速较缓,流 量变化小,推移质/悬移 质比值小,搬运的碎屑物 较细;以砂、粉砂、泥为 主
主要岩石类型为砂岩、砂砾岩的不同粒序层组成。但最显著
的特点在于其主体是浊流沉积组合,具有正旋回、正粒序层 理并且其中鲍马序列发育。
3)滑塌浊积扇
砂体特点:
• 岩性受浅水区岩性 控制,一般较细;
惠民凹陷曲堤扇三角洲/水下扇体系成因模式
湖岸线
古地貌台阶

沉积相(环境)划分方案(补)

沉积相(环境)划分方案(补)

常见原生原生沉积构造:1)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2)波状层理: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3)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为平面且彼此平行。

楔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为平面但互不平行。

槽状交错层理:层系底界为槽状冲刷面,纹层在顶部被切割。

波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为波状起伏的曲面,上下界面平行或相交。

(小型波状交错层理,大型波状交错层理)特殊形态及成因的交错层理:a.爬升波纹(沙纹)交错层理(上叠波纹交错层理):沙波迁移同时有悬浮物供给。

同相位爬升波纹层理(波纹纹理基本平行);【波纹=沙纹】迁移爬升波纹层理(Ⅰ型:背流面与向流面均保存良好;Ⅱ型:仅保存背流面,向流面侵蚀)b.浪成波纹(沙纹)交错层理:c.冲洗交错层理d.丘状交错层理e.风成交错层理4)脉状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5)替变层理6)韵律层理7)块状层理小水流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浪成波痕层理,沟槽充填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风成沙丘交错层理爬升波痕层理,递变层理(正向递变层理,反向递变层理)平行层理均匀层理(块状层理):快速堆积,安静环境快速堆积,或原生层理破坏。

水平纹层:低能安静环境。

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脉状层理:能量强弱交替环境下形成,发育于潮汐环境中,但不是潮汐环境特有产物,在滨湖、三角洲前缘、河流等环境中也常见到。

水平互层层理:近水平的不同成分的沉积层交互,形成于各种环境中。

韵律层理:成分、颜色、结构不同,厚度小于5mm的纹层重复交互。

叠瓦状构造生物礁:1、斑礁(点礁或补丁礁):小而园的形态。

2、塔礁:锥形。

3、堡礁:有泻湖将其与海岸隔开。

4、岸礁:固着于海岸上。

5、环礁:包围一个泻湖。

生物丘:局部的原地生长生物;生物层:侧向广泛的原地生长生物。

根据生物特征不同分为3种岩石类型:骨架岩,障积岩,粘结岩。

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生物礁可分为:浅斜坡灰泥丘、园丘礁缓坡或台地、边缘骨架礁三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典型的沉积环境
1. 河流沉积环境:在河流中,水流速度较快,沉积物主要由细粒沉积物组成,如沙、淤泥和砾石。

2. 湖泊沉积环境:湖泊是相对封闭的沉积环境,沉积物主要由细粒沉积物和有机物组成,如湖泥和植物残骸。

3. 滨海沉积环境:在海岸线附近,因为潮水和海浪的作用,沉积物通常包含沙、贝壳和砾石。

4. 海洋沉积环境:在开阔海洋中,沉积物主要由细粒沉积物和有机物组成,如淤泥和钙质残骸。

5. 沙漠沉积环境:在干旱地区,风吹动碎屑物质,形成沙丘和沙漠沉积物。

6. 冰川沉积环境:在冰川地区,冰川运动形成的碎屑物质沉积在冰川边缘和冰川下方。

7. 湿地沉积环境:如沼泽和泥炭地,沉积物主要由有机物质和细粒沉积物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