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中学高二年级地理导学案 课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 导学案
高二地理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常见的天气系统智慧课堂课时导学案

高二地理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常见的天气系统智慧课堂课时导学案姓名____班级____使用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天气与气候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一个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和天气现象。
气候: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2、常见的天气符号风杆上的横道叫做风尾。
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
每一道风尾为4米/秒,即风力为2级。
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风尾和风旗均放在风杆的左侧。
【达标检测】1. 判断下列描述分别属于天气还是气候?[知识点]锋与天气,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与天气[答案]天气气候天气气候气候气候天气[解析]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它们常常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
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及以上)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距此平均值的离差值(气象上称距平值)表征。
因此,风和日丽、电闪雷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属于天气现象;四季如春、秋高气爽、常夏无冬、人间四月芬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属于气候现象。
2. 画出西北风6级的天气符号图。
[知识点]大气的水平运动[答案][解析]本题涉及天气符号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风矢用来表示风,由风向杆和风羽组成。
风向杆指出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风羽是指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的横线和小三角,用来表示风速,长横代表2级,短横代表1级,6级应用3条长横表示。
因此西北风6级的天气符号图为。
3、天气与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天气变化多是天气系统变化的结果。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考纲解读】能识别各种天气简图。
会判断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并能分析在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描述天气过程。
能运用气压图,分析判断各地的天气特点及天气变化趋势。
能以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等温线分布图、等降水量分布图等为背景,分析寒潮、沙尘暴、水旱灾害、台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学习目标】(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3)使学生掌握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4)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
(5)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6)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
【教学重、难点】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知识梳理】任务一预习导学一、知识梳理(一)锋面系统(1)气团是位于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分为和。
(2)锋面是与的交界面,水平范围,锋面分为和。
(3)冷暖气团的位置:冷气团在,暖气团在。
2、读教材55页图2-35回答(1)冷锋的概念:主动向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冷锋。
(2)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冷气团,暖气团。
(3)冷暖气团的位置:在上,在下。
(4)冷锋的符号:。
(5)降雨的位置:冷锋降雨在气团一侧,称为锋(前或后)。
3、读教材图2-36回答(1)暖锋的概念:主动向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暖锋。
(2)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冷气团,暖气团。
(3)冷暖气团的位置:在上,在下。
(4)暖锋的符号:。
(5)降雨的位置:暖锋降雨在气团一侧,称为锋(前或后)。
(二)低气压、高气压1、低压与高压是指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状况而言的。
2、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就称为高气压;若中心气压四周,则称为低气压。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学生版)

《常见天气系统》导学案(学生版)学生用时120分钟共2页2013年12月22日编制:徐爱秋审核: 方孝华[目标定位] 1.掌握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2.掌握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
3.掌握锋面气旋的特点,并能在等压线图上准确判读。
4.学会分析气压场图,结合实际分析天气变化剧烈。
一、锋与天气1.锋面特征(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b①________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a②________。
(2)锋面两侧③______、湿度、④______差异很大。
(3)锋面附近⑤______变化剧烈。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1)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⑥____,气压较⑦____。
过境时:常出现阴天、⑧______、⑨________、降温等天气现象。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⑩______,气压⑪______,天气转好。
(2)暖锋过境前:⑫________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过境时:多云和降雨天气,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⑬________,气压⑭______,天气⑮________。
(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北半球)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水平气流(低空)由四周流向中心由中心流向四周垂直气流⑯________ 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⑰________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⑱______长江流域7、8月份的“⑲______”;冬季的寒潮;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2.高压脊:从⑳________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21 ______________天气。
3.低压槽:从○22________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峡谷。
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23 ____________天气。
3.1常见天气系统优秀教学案例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4.组织实地观测和调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天气系统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教师给出相关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最后,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如分析某一地区的天气系统特点、探究天气系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2.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设计模拟实验,如制作气压梯度实验、冷暖气团交汇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4.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天气预报视频、气象动画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高压系统?它有什么特点?”、“低压系统是如何形成的?”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系统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气象图表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不同天气系统的特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气象模型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3常见天气系统导学案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冷锋、暖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2、掌握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3、理解锋面气旋及对天气的影响;4、了解我国寒潮、梅雨、伏旱、沙尘暴等天气现象的形成。
5、能看懂天气预报中的天气形势分析,能运用简易的天气图分析各地的天气变化趋势,初步学会绘制简易的锋面示意图。
【自主学习】一、锋与天气1、锋的形成——冷暖气团相互作用的结果气团的概念:方向上、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
气团的分类:2、锋的特征①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上界为气团,下界为气团;锋面向气团一侧倾斜。
②锋面坡度:锋面与地面的夹角;冷锋暖锋准静止锋③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④锋的移动方向:锋后气团的移动方向;冷锋的移动方向,即气团的移动方向;暖锋的移动方向,即气团的移动方向。
3、锋的类型(一)冷锋①形成:气团主动向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②符号:③雨区的位置:⑤典型实例:北方季的暴雨;季的寒潮;季节的沙尘暴;一场秋雨一场寒。
(二)暖锋①形成:气团主动向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②符号:③雨区的位置;⑤典型实例:一场春雨一场暖。
(三)准静止锋①形成: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的锋。
②符号: ③雨区的位置; ④对天气的影响:⑤典型实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天气。
画图练习:画出冷锋与暖锋的示意图二、气压系统与天气1、气旋: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 的大气水平涡旋。
②分类热带气旋: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飓风)结构: 、 、 成因:较高的水温(热带或副热带洋面)、初始的旋涡、地转偏向力台风 危害: 、、高发地区:温带气旋:锋面气旋2、反气旋: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 的大气水平涡旋。
典型实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北方 、天高云淡的天气。
画图练习:画出北半球近地面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水平运动状况三、灾害性天气——台风、寒潮 【预习自测】1、下列有关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C.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D.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第2课时)

高一地理 班级 姓名 组别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自主学习】
1、绘图活动:绘制北半球的低压和高压区的水平气流运动状况
2、思考探究:
(1)气旋和反气旋中心部位垂直方向上的气流如何运动?
(2)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多形成什么天气?
【我的疑惑】
【随堂练习】
1.属于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
单位:百帕
单位:百帕 图例: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2.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南半球气旋的是()
3.在下述天气系统控制下为晴天的是( )
A.冷锋天气系统;
B.暖锋天气系统;
C.低压(气旋)天气系统;
D.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
4.赤道上没有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
B.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C.没有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5~6题:
5.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西南风
6.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
过福州,乙图中四条曲线最能
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图为某区域附近区域四
个地点的风向观测图,据此可判断该区域的天气系统是( )
①北半球气旋②南半球反气旋③北半球反气旋④南半
球气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的收获】
课外探究:认真观看一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思考主持人是如何根据天气形势图来进行天气预报的。
3.1常见天气系统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二)问题导向
本章节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我国南方春季多雨?”“高压和低压天气系统是如何形成的?”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3.1常见天气系统,了解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锋面、高压、低压等;
2.通过动画、图表等形式,详细讲解冷锋、暖锋、高压、低压等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结合实例,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导致的天气现象,如冷锋过境时可能出现的阴雨天气、暖锋过境时的升温等;
4.定期组织小组汇报,分享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四)反思与评价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重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2.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定期进行课堂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
本案例以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为主线,如冷锋、暖锋、高压和低压等,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讲解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把握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及影响。此外,结合课本内容,本案例将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常见天气系统的特征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天气系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5.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为我国在气象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本章节将通过以下方式创设情景: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高压和低压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2. 教学重点: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影响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地图、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讲解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讲解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 实例分析:分析近期我国发生的典型天气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进行解答。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高压和低压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2. 锋面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3. 气旋和反气旋系统:形成、特点、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锋面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3)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形成、特点和影响。
2. 答案:(1)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地球表面形成高压和低压区域。
特点:高压区域气压高,天气晴朗;低压区域气压低,天气阴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宁中学高二年级地理导学案课题常见的天气系统导学案
编号:015主备人:张路军审核人:霍爱强李伟使用人:张路军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锋面气旋系统。
2.通过读图分析,能够独立分析出某地锋面过镜前、过镜时、过镜后的天气状况,能举例证明冷锋、暖锋的存在。
3.能够自主画出冷锋、暖锋示意图。
通过对天气系统的学习,能解释邢台市最近天气变化的原因,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