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基础)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之间的关系;2. 能正确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与一次函数有关的问题,还能运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对分段函数有初步认识,能运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能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次函数、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能直观地用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表示方程(或方程组)的解及不等式的解,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及转化的思想.要点一、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是常数,≠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一般地,我们把函数(为常数)叫做常值函数.它的自变量由所讨论的问题确定.要点诠释:当=0时,即,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是根据它的解析式的形式特征给出的,要注意其中对常数,的要求,一次函数也被称为线性函数.要点二、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函数(、为常数,且≠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当>0时,直线是由直线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当<0时,直线是由直线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2. 一次函数(、为常数,且≠0)的图象与性质:(为常数,且)过(0,)和(,0)点的一条直线、的取值函数变化规律随的增大而增大随的增大而减小3. 、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影响:一条直线与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叫做这条直线在轴上的截距,直线的截距是.由于值的不同,则直线相对于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不同,这个常数称为直线的斜率.决定直线从左向右的趋势,决定它与轴交点的位置、一起决定直线经过的象限4. 两条直线:和:的位置关系可由其系数确定:(1)与相交;(2),且与平行;要点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是常数,≠0)中有两个待定系数,,需要两个独立条件确定两个关于,的方程,这两个条件通常为两个点或两对,的值.要点诠释: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数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由于一次函数中有和两个待定系数,所以用待定系数法时需要根据两个条件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和为未知数),解方程组后就能具体写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要点四、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次函数(≠0,为常数).当函数=0时,就得到了一元一次方程,此时自变量的值就是方程=0的解.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转化为:当某一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0,为常数),确定它与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时的函数为何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要点五、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0或<0或≥0或≤0(、为常数,≠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的值大于0(或小于0或大于等于0或小于等于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点诠释:求关于的一元一次不等式>0(≠0)的解集,从“数”的角度看,就是为何值时,函数的值大于0?从“形”的角度看,确定直线在轴(即直线=0)上方部分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范围.典型例题类型一、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1、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函数的解析式.【变式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平行且经过(2,1)点,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变式2】(1)已知直线,与直线平行,且与轴的交点是(0,),则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若直线与平行,且同一横坐标在两条直线上对应的点的纵坐标相差1个单位长度,则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二、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为缓解用电紧张的矛盾,某电力公司制定了新的用电收费标准,每月用电量(度)与应付电费(元)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出与的函数关系式.【变式】小高从家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先走上坡路到达点A,再走下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平路到达学校C,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如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保持和去上学时一致,那么他从学校到家需要的时间是()A.14分钟B.17分钟C.18分钟D.20分钟类型三、一次函数的性质3、已知一次函数.(1)当、是什么数时,随的增大而增大;(2)当、是什么数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3)若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求、的取值范围.【变式】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4、下列函数中,其图象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随着的增大而增大②与轴的正半轴相交.则它的解析式为()A. B. C.D.【变式】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类型四、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5、若直线与轴交于(5,0)点,那么关于的方程的解为______. 【变式1】如图,已知直线,则关于的方程的解=_________.【变式2】若方程组的解为你能说出一次函数与的图象的交点坐标吗6、如图,直线交坐标轴于A(-3,0)、B(0,5)两点,则不等式<0的解集为()A.>-3B.<-3C.>3D.<3【变式】如图,直线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2,0)和B(0,-3),则不等式+3≥0的解集是()A.≥0B.≤0C.≥2D.≤2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2.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4. 若函数与的图象交于轴上一点,则的值为()A.4 B.-4 C.D.±45.已知直线和直线相交于点(2,),则、的值分别为().A.2,3 B.3,2 C.,2 D.,36. 如图,已知函数和的图象交于点P(-2,-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时,<B.<-2时,>C.<0 D.<0二.填空题7. 如果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那么______0.8. 点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且,则_ .(填>,<或=)9.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平行, 则=______.10.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与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11. 一次函数与的图象如图,则方程的解是________.12. 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2,则直线与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三.解答题13. 已知一次函数,(1)当______时,它的图象经过原点;(2)当______时,它的图象经过点(0,-2);(3)当______时,它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在轴的上方;(4)当______时,它的图象平行于直线;(5)当______时,随的增大而减小.14. 已知与成正比例,且当=1时,=5(1)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图象与轴交于A点,与交于B点,求△AOB的面积.15.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1)你能写出、的值吗?(2)你能写出P点的坐标吗?(3)当为何值时,>?。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2.2 一次函数图像及性质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图像及性质要点提示知识点一: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时,即,为正比例函数.⑴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⑵当,时,仍是一次函数. ⑶当,时,它不是一次函数.⑷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知识点二: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⑴一次函数(,,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⑵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个点,再连成直线即可.①如果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通常取,两点;②如果这个函数是一般的一次函数(),通常取,,即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⑶由函数图象的意义知,满足函数关系式的点在其对应的图象上,这个图象就是一条直线,反之,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也就是说,直线与是一一对应的,所以通常把一次函数的图象叫做k b 0k ≠0b =y kx =y k x b =+0b =0k ≠y kx =0b =0k =y k x b =+0k ≠k b ()00,()1k ,0b ≠()0b ,0bk⎛⎫- ⎪⎝⎭,y k x b =+()x y ,()x y ,y kx b =+y k x b =+y k x b =+直线:,有时直接称为直线. 知识点三:一次函数的性质⑴当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上升,随的增大而增大; ⑵当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随的增大而减小.知识点四: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与、的符号. 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 轴;|k|越小,越接近x 轴图像的平移:b >0时,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上平移b 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x +bb <0时,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下平移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x -b 口诀:“上+下-”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左平移m 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 (x +m ) 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右平移m 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 (x -m )y k x b =+y k x b =+0k >y k x b =+yx0k <y k x b =+yxy k x b =+k b b口诀:“左+右-”知识点五: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⑴定义: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⑵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①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②将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的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 ③解方程(组),得到待定系数的值;④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中,得到所求的函数解析式.典例分析1.下列关于x 的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2.如果直线y=kx+b 经过一、二、四象限,那么有()A .k >0,b >0B .k >0,b <0C .k < 0,b <0D .k <0,b >0x y ,22221A .3(1) B .y =x +x 1C .y =-x D .y =(x +3)-xxy x =-3.两个一次函数y1=mx+n.y2=nx+n,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4.若把一次函数y=2x-3,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图象解析式是。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21.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1课时 一次函数的图像习题课件

一次函数的图像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3个函 数的图像. 从位置关系上看,一次函数y2=2x +3, y3=2x-3的图像与正比例函 数y1=2x的图像之间有何关系?
y=2x+3 y=2x y=2x-3
一次函数的图像
归纳: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是由正比例函数
y=kx的图像平移 b 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
1的点(x,y)连线而得到的.因此,凡满足关系式y=2x-1的x,y的值所 对应的点都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像上.
一次函数的图像
归纳:因为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所以也把一次函 数y=kx+b的图像称为直线y=kx+b.
归纳:由于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因此只要确定两个 点就能画出它.
一次函数的图像
当b<0时,向下平移)的一条直线.
CONTENTS
3
1.正比例函数y=x的大致图像是图中的( C )
2.若k≠0,b<0,则y=kx+b的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B )
3.一次函数y= -2x + m的图像经过点P (-2,3), 且与x轴、y轴
分别交于点A,B,则△AOB的面积是( B )
A. 1
数阅
学读
课堂小结
使 人
使 人
精充
细实
;;
博会
物谈
使使
人人
深敏
沉捷
;;
伦 理 使 人 庄 重 ; 逻 辑 与 修 辞 使 人 善 辩 。
写 作 与 笔 记 使 人 精 确 ; 史 鉴 使 人 明 智 ; 诗
歌
使
人
巧
慧
;
我们,还在路上……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区一等奖)

重点: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b对一次函数图象位置的影响。
解决措施:对于一次函数性质的探究,让学生经历“填表画图——观察图象——得出结论——用几何画板验证结论”,能自己归纳出的正负对函数图象变化趋势和增减性的影响,变传统的教师单一传授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意义学习。
难点: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2、通过从具体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抽象得到一般形式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进而得到函数的性质,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在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的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互相交流,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它是借助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我们研究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象分布特点,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它是画它的图象只需描出几个点因为好,这节课我们就借助一次函数的图象来研究一次函数有哪些性质,图象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
1、全班齐声回答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一次函数的形状。
1、让学生自己动手填表,画一次函数y=31,y=2-3,y= 4的图象,并观察当自变量的值从小到大增大时,函数y的值是增大还是减小从图象上看,直线从左到右是上升还是下降
2、请大家观察这三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相互讨论,看看有什么发现
3、刚才三个函数的是三个特殊的取值,我们来看看更一般的情况。
打开几何画板,让在大于零的范围内不停变化,观察此时图象的变化趋势,并且在其中任意一条直线上任取5个点,用表格显示这5个点的横纵坐标,观察当增大时,y是如何变化的
利用新技术,“变抽象为直观”,“变静(间断)为动(连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图象和性质的深层理解、击破教学难点,更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1课时课件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y=2x-3 1 23 45
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一次函数 的图像和
性质
图像
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也是一条直线,我 们称它为直线y=kx+b.
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可以由直线y=kx平 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
一次函数的表达 式与图像的关系
图像上所有点的坐标 满足函数表达式
(2)直线y=kx+b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平移 |b|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当b>0时,向 上 平移;当b<0时,向 下 平移)
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3)满足一次函数表达式的点都在函数_图__像__上; (4)图像上的每一点的横坐标 x,纵坐标 y 都满足_一__次__函__数__的__表__达__式___.
的图像,探究它们的联系.
x
-1
0
1
y=3x+2 y=3x
y=3x
-3
0
3
y=3x-2
y=3x+2
-1
2
5
y=3x-2
-5 -2
1
画出来的图像有 什么特点?
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讨论:观察这三个函数的图像,从以下三个方 面说说它们的特点. a.图像的形状:图像都是直线. b.倾斜程度: 倾斜程度一样,互相平行. c.与y轴的交点及在y轴的位置:
第二十一章 一次函数 21.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1.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 2.知道一次函数y=kx+b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间的关系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知识要点:1、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存在关系为y=kx+b (k≠0, k,b为常数)的形式,则称y是x的函数。
注意:(1)k≠0,否则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不为1;(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2、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1)两个常有的特殊点:与y轴交于(0,b);与x轴交于(- ,0)。
(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经过(0,0)和(1,k)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经过(- ,0)和(0,b)的一条直线。
(3)由图象可以知道,直线y=kx+b与直线y=kx平行,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与直线y=2x平行。
3、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1)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2)增减性: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4、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由已知函数推导,如例题1;二是由实际问题列出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再转化为函数解析式,如例题4的第一问。
三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如例2的第二小题、例7。
其步骤是:①根据题给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②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的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③解方程,得到待定系数的具体数值;④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入要求的函数解析式中。
二、例题举例:例1、已知变量y与y1的关系为y=2y1,变量y1与x的关系为y1=3x+2,求变量y与x的函数关系。
分析:已知两组函数关系,其中共同的变量是y1,所以通过y1可以找到y与x 的关系。
解:∵y=2y1y1=3x+2,∴y=2(3x+2)=6x+4,即变量y与x的关系为:y=6x+4。
例2、解答下列题目(1)(甘肃省中考题)已知直线与y轴交于点A,那么点A的坐标是()。
(A)(0,–3)(B)(C)(D)(0,3)(2)(杭州市中考题)已知正比例函数,当x=–3时,y=6.那么该正比例函数应为()。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标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如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可以强化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本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为今后讨论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有关问题奠定基础。
一次函数的图象加强了代数与几何的联系(二)教材分析在函数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在教会函数知识上下功夫,而且还应该追求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基本函数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进行函数教学。
在函数的教学中,应突出“类比”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1 .注重“类比教学” 在函数教学中我们期望的是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方法的传授,达到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让学生顺利地由“ 学会” 到“ 会学” ,真正实现“ 教是为了不教” 的目的.2. 注重“数学结合”的教学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初中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而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
它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个方面,利用它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它兼有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之长。
(1 )让学生经历绘制函数图象的具体过程。
(2 )切莫急于呈现画函数图象的简单画法。
(3 )注意让学生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图象规律的方法。
(三)学生分析本班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课堂参与、自主探究意识不强。
初二学生正处在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型期,对一次函数的性质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困难。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函数关系式,探索并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2)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3)探索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由一次函数的图象来揭示函数性质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教案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2.2一次函数第二课时学校:青溪初级中学校讲课人:张青青一、教材分析:在这节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学习了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
在学习上述这些知的同时,教材其实已经为这节课做上了铺垫。
其中十四章第一节画函数图象时,所安排的例题、习题、练习题中,学生大部分都是在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数形结合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将进一步体会这一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
所以整个这节课在教材中占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虽然学生们在上这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但由于我校学生的抽象归纳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所画图象,从而自主探究出一次函数的主要性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会选取两个适当的点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并能结合图象探究出一次函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也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难点:由一次函数的图象探究出一次函数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式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
而互动式教学将顾及到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
五、教学准备:课件、学案六、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2分钟)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你能说出一次函数的基本形式吗?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kx+b(其中k、b为常数,k≠0)。
那么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它有哪些主要的性质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板书)(二)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归纳 (30分钟)1、师:(出示幻灯片)问(1)(2分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以前画过的这四个函数(y=2x,y=2x+4,y=2x-4,y=x+4)的图象,并分组讨论这些函数都是什么函数?它们的图象都是什么形状?生:小组汇报:这些函数都是一次函数,它们的图象都是一条是直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
一、函数的图像
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 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 , 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例:
一次函数 y=2x+1 的图像
反比例函数 y=k/x(k>0) 的图像
二次函数 y=ax^2(a<0)>0)>
二、函数的图像及画法
1、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
2、函数图像与点的坐标的关系:
① 函数图像上的任意点 P(x,y) 必满足该函数表达式;
② 满足函数表达式的任意一对 x,y 的值,所对应的点一定在该函数的图像上;
③ 判断点 P(x,y) 是否在函数图像上的方法:
将点 P(x,y) 代入函数表达式,如果满足函数表达式,那么这个点就在函数的图像上;如果不满足函数的表达式,那么这个点就不在函数的图像上。
例题1、已知一次函数 y=kx+2,当x=-1时, y=1,求此函数的表达式,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像。
注: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表达式和利用“两点法”作一次函数图像,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作出图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注:正比例函数 y=kx(k≠0)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反之,如果函数图像是直线且经过原点(除坐标轴外),那么它对应的函数就是正比例函数。
四、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k>0
k<>
注:
① k 决定一次函数y=kx+b(k≠0)的增减性,b 决定函数图像与y 轴的交点位置;
② 通过图像可知一次函数 y=kx+b(k≠0)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时只要找出两个点,再过这两个点作直线就可得到一次函数的图像。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 y 轴的交点坐标是(0,b),与 x 轴的交点坐标是(-b/k,0),画图像时通常选取这两个特殊点。
例题2、关于直线 l:y=kx+k(k≠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点(0,k)在 l 上
B、l 经过定点(-1,0)
C、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D、l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例题3、已知一次函数 y=mx+n 的图像不经过第二象限,求m,n 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意,得一次函数 y=mx+n 的图像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或第一、三象限,
所以 m>0,且n≤0。
注: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就是要通过恒等变形,把它转化为y=kx+b的形式,
即x 的次数为1,且k≠0,b 为任意常数,否则它就不是一次函数,解题过程中易忽略k≠0这个条件,导致出错。
例题4、若直线 y=kx-4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4,求该直线的解析式
五、知识拓展与提高
① |k|与直线的倾斜程度:
|k| 的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k|越大,直线越陡;|k|越小,直线越缓;
②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与一次函数 y=kx+b(k≠0)的图像的位置关系:
二者的图像都是直线,且互相平行;
平移关系:
直线y=kx(k≠0)向上(b>0)或向下(b<>
反之将直线y=kx+b(k≠0)向下(b>0)或向上(b<0)平移|b|个单位长度,就能得到直线y="">0)平移|b|个单位长度,就能得到直线>
例题5、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像经过点 A,点A 在第四象限,过点 A 作AH⊥x 轴,垂足为 H,点 A 的横坐标为3,且△AOH 的面积为 3。
(1) 求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
(2) 在 x 轴上能否找到一点 P,使△AOP 的面积为 5?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
(1)先根据题意求出点 A 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先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 OP=5,再根据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求得点 P 的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