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专利投资案例
IPO案例分析整理

IPO案例分析1、持续盈利能力:业务模式、产品单一、不确定性重大依赖:销售、采购重大行业不确定性:太阳能、核电等2、独立性:同业竞争关联交易3、主体资格:历史出资:出资不实、抽逃出资、无形资产出资、国有股转让、外资股权不清晰,存在纠纷实际控制人问题:界定问题、没有实际控制人4、募集资金投向5、规范运作:公司治理结构管理:社保、环保公司财务规范、内控制度6、财税:财务真实性财务指标7、并购重组的方式方法持续盈利能力案例重点关注发行人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适当性:报告期内相同和相似的经济业务是否采取一致的会计政策,未发生随意变更的情形,如发生变更的,应关注变更原因的合理性和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收入确认:应结合发行人所处行业特点和业务经营的具体情况分析其收入确认原则是否符合规定,尤其是对于复杂业务和分期确认收入的业务应重点关注其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如工程类项目和技术系统建设项目。
资产减值准备记提:关注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记提是否充分合理。
财务状况:根据财务结构及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根据应收帐款、存货、经营性现金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对比分析公司的收入和盈利质量。
盈利要求 (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 标准一: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 标准二: 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无现金流要求 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没有重大偿债风险,没有重大或有事项风险 条件主板 创业板 主板 创业板 资产要求 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 (扣除土地使用权、 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 等后)占净资产的比 例不高于20% 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 (无无形资产占比限制) 股本要求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 于人民币3,000万元 企业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 万元毛利率:关注公司毛利率的变动情况和趋势,对毛利率大幅变动的,应关注其变动原因和合理性。
IPO案例分析整理

IPO案例分析1、持续盈利能力:①业务模式、产品单一、不确定性②重大依赖:销售、采购③重大行业不确定性:太阳能、核电等2、独立性:①同业竞争②关联交易3、主体资格:①历史出资:出资不实、抽逃出资、无形资产出资、国有股转让、外资②股权不清晰,存在纠纷③实际控制人问题:界定问题、没有实际控制人4、募集资金投向5、规范运作:①公司治理结构②管理:社保、环保③公司财务规范、内控制度6、财税:①财务真实性②财务指标7、并购重组的方式方法持续盈利能力案例重点关注发行人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适当性:报告期内相同和相似的经济业务是否采取一致的会计政策,未发生随意变更的情形,如发生变更的,应关注变更原因的合理性和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收入确认:应结合发行人所处行业特点和业务经营的具体情况分析其收入确认原则是否符合规定,尤其是对于复杂业务和分期确认收入的业务应重点关注其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如工程类项目和技术系统建设项目。
资产减值准备记提:关注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记提是否充分合理。
财务状况:根据财务结构及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根据应收帐款、存货、经营性现金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对比分析公司的收入和盈利质量。
盈利要求 (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 标准一: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 标准二: 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无现金流要求 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没有重大偿债风险,没有重大或有事项风险 条件主板 创业板 主板 创业板 资产要求 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 (扣除土地使用权、 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 等后)占净资产的比 例不高于20% 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 (无无形资产占比限制) 股本要求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 于人民币3,000万元 企业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 万元毛利率:关注公司毛利率的变动情况和趋势,对毛利率大幅变动的,应关注其变动原因和合理性。
IPO案例分析整理

IPO案例分析1、持续盈利能力:①业务模式、产品单一、不确定性②重大依赖:销售、采购③重大行业不确定性:太阳能、核电等2、独立性:①同业竞争②关联交易3、主体资格:①历史出资:出资不实、抽逃出资、无形资产出资、国有股转让、外资②股权不清晰,存在纠纷③实际控制人问题:界定问题、没有实际控制人4、募集资金投向5、规范运作:①公司治理结构②管理:社保、环保③公司财务规范、内控制度6、财税:①财务真实性②财务指标7、并购重组的方式方法持续盈利能力案例重点关注发行人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适当性:报告期内相同和相似的经济业务是否采取一致的会计政策,未发生随意变更的情形,如发生变更的,应关注变更原因的合理性和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收入确认:应结合发行人所处行业特点和业务经营的具体情况分析其收入确认原则是否符合规定,尤其是对于复杂业务和分期确认收入的业务应重点关注其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如工程类项目和技术系统建设项目。
资产减值准备记提:关注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记提是否充分合理。
财务状况:根据财务结构及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根据应收帐款、存货、经营性现金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对比分析公司的收入和盈利质量。
盈利要求 (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 标准一: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 标准二: 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无现金流要求 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没有重大偿债风险,没有重大或有事项风险 条件主板 创业板 主板 创业板 资产要求 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 (扣除土地使用权、 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 等后)占净资产的比 例不高于20% 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 (无无形资产占比限制) 股本要求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 于人民币3,000万元 企业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 万元毛利率:关注公司毛利率的变动情况和趋势,对毛利率大幅变动的,应关注其变动原因和合理性。
专利案例朗科与万燕

朗科与万燕,一个是优盘之父(99年),一个是世界第一台vcd的制造者(92年),前者刚刚在创业板风光上市,后者在制造了世界第一台vcd之后不久就被爱多、步步高和新科等后来者及广东的家庭作坊排挤到了无路可走、被人遗忘的边缘;前者开拓了中国企业向国际巨头收取专利费的先河,后者在黯然退场之后被尊崇为“革命先烈”,引起一个叫“万燕悖论”的理论讨论。
他们的故事都无法绕开一个东西:专利。
各位工作一定累了,下面请欣赏一段关于专利的离奇故事。
一、朗科的故事。
1、掌门人。
总裁邓国顺。
出生于湖南穷困的农村,1985考上了中山大学计算机系。
1992年7月,拿着一张计算数学硕士文凭,进入了联想,成为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
翌年春,新加坡第二大多媒体公司AZTECH到北京招聘3名研究人员,他成为其中之一。
2.创业灵感。
邓国顺在新加坡总共留学与工作了六年,服务过三家公司。
新加坡气候潮湿,软盘容易损坏,几次出差带的软盘都坏了,这给他接下来创造“优盘”带来了灵感,他要摒弃传统的软盘软驱,以更加小巧、稳定、容量大的移动存储器取而代之。
3.公司成长历程。
1999年,邓国顺和合作伙伴成晓华以15万元的资产注册成立了如今的深圳朗科科技有限公司,在世界上率先成功研制出了新一代移动存储器——闪存盘(取名“优盘”,“优盘”现为朗科公司商标)。
2002年,朗科走上正轨,创下了2.5亿元的销售奇迹(请注意,他们只用了三年,这个和优盘结构简单有关)。
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同类产品,仅国内市场的同类竞争品牌就多达200余个,加之国外巨头SanDisk、金士顿、PNY、索尼等几乎所有做过计算机存储业务的企业都加入了闪存市场的争夺战中。
朗科前景一度不容乐观。
从2002年9月,在尚未取得专利授权的情况下(2000年之前朗科已经向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始申请专利,这个是一个法律问题,专利申请即使尚未获得授权时也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朗科发动针对华旗发动侵犯专利权的诉讼,并在此后对美国多家公司发动侵犯专利权诉讼,在朗科一系列的诉讼进攻下华旗败诉(在诉讼过程中朗科获得了专利授权),SanDisk、金士顿、PNY、索尼等国际巨头都展开了和朗科的合作。
ipo上市 研发资本化案例

ipo上市研发资本化案例
IPO上市研发资本化案例较多,以下列举两个案例供参考:
- 发行人A公司:研发项目主要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整机,为航空、航天、燃机、军工等领域提供国产的高端装备或高档数控系统的验证,其中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占比较高。
无形资产确认的时点为研发样机制造成功并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
相关无形资产为非专利技术。
- 发行人B公司:研发管线涵盖多个疫苗品种,其产品包括一类生物制品和非一类生物制品。
B公司申报时,对于一类生物制品,在获得药物监管机构的新药批准文件时作为进入开发阶段的时点;对于非一类生物制品,在实质开展临床试验时作为进入开发阶段的时点。
审核过程中,公司将非一类生物制品的资本化时点调整为“在实质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时作为进入开发阶段的时点”。
在判断IPO上市研发资本化的合理性时,需要重点关注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资本化条件的认定和相关依据的可靠性等方面。
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IPO
上市研发资本化的案例或其他相关信息吗?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案例分析

收缩性资本管理—————-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为例小组成员: 王威信、李鸿飞王兆鑫、孙泽林辛可心、操凡目录一、并购双方简介1、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浙江佐力药业股份二、案例背景分析三、案例分析四、近期股权变动五、分拆后的影响六、案例总结一、分拆双方简介1、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药品的生产、销售和研发的销售业务的公司。
公司的主导产品为前列康牌普乐安片与胶囊、天保宁牌银杏叶片、天保康牌葛根素注射液,康恩贝牌刻停片、乌灵胶囊,公司系中国中药五十强企业,为国家科技部门认定为的火炬计划重点高科技术企业。
公司及子公司均已全面通过GMP 认证或GSP认证.2010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申报省级以上客气项目二十一项,其中,国家级5项,其中银杏叶制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产业产业化示范,项目获批国家发改委中药长夜花专项,银杏叶关键技术研究与国际认证获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新项目立项.新立项研发项目28项,总在研项目80余项,其中创新项目十九项。
中药六类新药黄婐胶囊通过技术审批,生产批件已在审批阶段。
中药五类新药菊花舒心片启动IIa期临床试验。
完成化药三类新药瑞舒伐他汀钙原料及片剂临床试验。
7个产品申请报注册获受理.获得药品生产批件3项和保健食品生产批件1项.2、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医药制造综合性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乌灵菌粉和乌灵胶囊为现代中药行业分类之创新中药的药用真菌药类别。
其核心技术特征是运用生物技术来制备现代中药。
公司通过多年的研发、改进,实现了珍稀中药材-乌灵参的产业化生产,实现了传统中药材和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结合,填补了中药材领域的空白..二、案例背景分析佐力药业曾为主板上市公司康恩贝(600572)的控股子公司。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04年6月至2007年11月康恩贝直接、间接共持有佐力药业63%的股权。
IPO特殊案例1、医药企业IPO被否主要原因

医药企业IPO被否主要原因2017年10月24日,第十七届发审委召开2017年第9次会议,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未获通过,据笔者统计,这是2017年以来IPO 被否的第5家医药公司。
笔者归纳医药行业首次公开发行反馈意见以及发审委主要关注问题,从中亦可一窥医药公司被否主要原因,以供参考。
一、商业贿赂由于我国医疗体制问题,多数医院存在以药养医现象,医药公司亦依赖销售代表公关进入医院机构采购体系,商业贿赂成为行业潜规则。
《刑法》第163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经营者财物或者非法收受经营者财物,为经营者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经营者给予的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行为。
《刑法》第164条规定,经营者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则构成本罪。
此处的经营者一般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商业贿赂情节严重的,行贿和受贿者均面临刑事处罚风险,不符合IPO之合法合规要求,由此也是监管部门关注重中之重。
2017年3月27日,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主板发审委第44次会议被否。
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规范性问题第2个问题问到:《招股说明书》披露,发行人主要采用“配送商+专业化学术推广”的销售模式。
请发行人补充披露“配送商+专业化学术推广”的销售模式中“配送商”的含义,“配送商”是否是经销商,经销和直销模式下的销售金额及比例。
请保荐机构核查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适当性。
第5个问题问到:请发行人补充披露营销支持人员和驻外营销人员是否均属于发行人的员工,二者的区别,对营销支持人员和驻外营销人员的管理方式;补充披露市场拓展费的主要内容。
请发行人补充说明对营销支持人员和驻外营销人员的激励方式,相关经销商的激励方式,相关返点、返利等的会计处理方式提成、奖金等的会计处理方式;报告期内举行学术化推广的具体情况,相关费用的发生情况,相应的会计处理;市场拓展费的详细内容,会计核算方法。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资本化案例(1)

摘要案例一:朗科科技(成功)开发支出资本化部分主要是公司研发优芯4号、5号控制芯片相关的流片、测试、人案例二:数字政通(300075)成功当关键技术已经研究成功,并且结合公司的经营规划及市场分析后开展的应用产品开发,形成成果的可能性很大,公司将该类支出划分为开发阶段支出,如“城管通2008”、“国土关联2009”等基础产品的开发。
(四)报告期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案例三:鼎汉科技(300011)成功案例开发阶段在研发工艺中包含了“产品开发”和“中试(小批量生产)”两个环节,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发行人开发支出主要包括两部分构成:固定支出,具体包括研发人员工资、设备折旧、能源耗用、租赁费、办公费等支出,固定支出首先在研究项目和开发项目中进行分摊,确定所有研发项目总的资本化金额,再根据开发项目的工作量和投入情况在各开发项目之间分摊;变动支出,具体包括物料耗用、试验测试费、会议费、咨询费、资料软件费、培训费、运杂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该部分支出直接计入“开发支出”。
在开发阶段的“产品开发”和“中试(小批量生产)”环节结束时均需要进行评审,评审不合格的要重新进行“产品开发”和“中试(小批量生产)”环节,若经过多次评审不能达到开发要求,且累计投入已超过开发项目预定投入产出目标视为开发失败,所有计入“开发支出”的研发费用均转入“管理费用。
案例四:同济同捷失败案例“S11混合动力跑车项目”拟采用资本化,但成为了IPO被否的一个原因,监管部门认为资本化的处理方式是不合理的(4)开发支出分析公司开发支出项冃为“S11混介动力跑乍项FT o 2008年,竺11混合动力跑车项口”共发生开发费用1, 107. 25万元<009年1-6月共发生开发费用272 54 万元。
案例一:朗科科技(300042),成功IPO1.1研发费用计量原则研究阶段的支出是费用化支出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计量为资本化支出公司"未授权专利"和"已授权专利"的计量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分别作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o专利投资案例
以下是一些关于IPO专利投资的案例:
1. 谷歌(Alphabet Inc.):谷歌在2004年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IPO),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其中,谷歌的专利组合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其提供了技术领先的竞争优势。
谷歌不断地通过专利投资和收购扩大其专利组合,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2. 波音(The Boeing Company):波音是世界领先的航空航天制造商之一,其技术创新和专利组合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波音在其IPO前,通过专利投资和技术创新积累了大量的关键专利,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地位。
3. 特斯拉(Tesla, Inc.):特斯拉是一家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其独特的电动汽车技术和专利组合为其赢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特斯拉曾在2010年进行了IPO,其成功的一部分归功于其技术创新和专利投资。
4. 苹果(Apple Inc.):苹果在1976年进行了IPO,并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
苹果的商业成功与其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密不可分。
苹果通过专利投资保护其创新成果,并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这些案例都表明,在IPO过程中,专利投资和保护对于公司的商业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强大的专利组合,公司能够巩固其市场地位,拓展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