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必修2学案:第4单元 金岳霖先生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4专题 《金岳霖先生》学案2

《金岳霖先生》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基础知识,了解文学常识。
二、预习内容1、字音金岳霖.(l ín ) 汪曾祺.(q í) 麋.皮(m í) 毡.子(zh ān ) 混.蛋(h ún ) 刘北汜.(s ì) 羊绒.(r óng ) 跳蚤.(z ǎo ) 释鳏.(gu ān ) 2、字形⎩⎨⎧⎪⎩⎪⎨⎧⎪⎩⎪⎨⎧⎩⎨⎧⎩⎨⎧⎩⎨⎧麂子麂麋鹿麋作揖揖编缉缉逻辑辑枭雄枭凫水凫袅娜袅抒情抒机杼杼前瞻瞻屋檐檐和煦煦熙攘熙3、词义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
深居简出:简,节省。
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
后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
攘攘,纷乱的样子。
形容非常热闹拥挤。
发奋·发愤发奋和发愤意义有别。
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
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
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
范围有别。
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
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发愤一般指个人。
功能有别。
“发奋”可以说“奋发”。
如“发奋努力”可以说“奋发努力”,“发奋图强”可以说“奋发图强”。
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
4、文学常识(1)金岳霖介绍。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
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四专题《金岳霖先生》教案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谚语吧:“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
”大家以前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句话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用数学符号表达一下:金钱=粪土朋友=千金,金钱=千金粪土=朋友(副板书)这样通过两个貌似正确的前提,推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谚语含有的明显逻辑错误。
有一个人早在中学时代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来他成为了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
他就是我们今天这篇课文的主人公金岳霖先生。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汪曾祺来认识一下这位有意思的“金博士”吧!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浙江人,生于湖南省。
16岁入北京清华学堂,19岁考取官费留学生。
25岁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
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主要著作有《逻辑》《论道》《知识论》等。
金岳霖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
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
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我们要感谢汪曾祺,是他让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感性的金岳霖先生,使“金博士”在我们心目中不再那么崇高不再离我们那么遥远。
那么,汪曾祺是何许人物?二、作者介绍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他的短篇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
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
作品:《落魄》《职业》《尾巴》《故乡的食物》《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等三、扫清字词障碍(1)、字音字形呢帽(ní)昵称(nì)麂皮(jǐ)夹克(jiā)夹袄(jiá)夹肢窝(gā)脖颈(gēng)演绎(yì))麋(mí)鹿鳏(guān)夫长颈鹿(jǐng)(2)、释义鳏夫:无妻或丧妻的男子。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金岳霖先生》最新同步教案1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金岳霖先生》最新同步教案《金岳霖先生》教案1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从教材看,《金岳霖先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慢慢走, 欣赏啊”专题下“一花一世界”板块里的一篇课文。
编者提到这一专题的整体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会通过反复的阅读,获得和养成文学鉴赏所需要的方法和趣味,达到“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要求。
另外, 就这一板块选取的四篇课文来看都是散文, 前两篇《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为一组, 旨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之美; 而后两篇《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为一组, 意在鉴赏记人散文的细节之美。
就《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来看, 是作者汪曾祺先生回忆早年在西南联大里的一位“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的一篇散文。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通过描写金先生在课堂内和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细节,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学问渊博、风趣幽默、感情真挚的真实的金先生。
由上面的分析, 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出发, 我将《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欣赏文中的细节描写, 并且能在自己作文时运用到细节描写;2.体会作者平实却饱含感染力的语言;3.透过文字探寻真实的金先生并感受他的人格美。
二、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 鉴赏本文的细节之美, 并通过细节感受人物美。
对于这篇课文,教科书安排的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这里的活动无疑是鉴赏活动,品味活动。
其重点是鉴赏散文的细节美,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这需要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品味活动和体验活动,于传神的细节描写中了解金岳霖先生情趣丰富的性情,感受其人格魅力。
认识其形象的普遍意义。
2.教学难点:冲淡隽永的鲜明风格,是这篇散文的特点,认识的这一点,并不难;但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品味出这样的风格,是一个难点。
体会本文平实自然却饱含感染力的文字。
品味这篇课文的语言, 需要学生有相当好的语感。
只是靠学生自己, 难以品味到本文语言的韵味和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所以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去欣赏、咀嚼, 慢慢研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4专题 《金岳霖先生》学案1

《金岳霖先生》学案学习要点:1、概括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学会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生活细节写人的方法。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体味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独特的审美观和思想情感。
3、通过对西南联大校风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4、培养读书作圈点批注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一、重点: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
本文故事吸引人,一方面与人物本身的趣味性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作者的写作技巧有关。
要认识到:作者善于将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材料有效地组织起来,其间叙事的先后、详略,描叙、议论,过渡、照应等,都自然而然,又妥帖恰当。
2.品味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
品味本文的语言,需要有相当好的语感。
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汪曾祺的言近旨远、简洁而畅达的文字功底二、难点:发掘文章的认识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还可以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认识环境与人才的辩证法。
学习方式: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根据单元的“圈点批注”的能力要求,有目的地选取研讨的话题,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
学习时数:一教时。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
1、默读课文,标出生疏的汉字、词语,划出耐人寻味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试着简要分析金岳霖先生的性格。
2、(圈点批注)文章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划出来试着做些分析。
(构思、选材、语言)二、导入学习,激发兴趣通过介绍金岳霖先生和汪曾祺先生的逸闻趣事来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以引发人本的创作原型和作者之间的对话探讨。
轶事一:有位先生他智商决不低于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有时他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
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但那个用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
2019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二教学设计:第4专题 第2课《金岳霖先生》(苏教版)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汪曾祺及其作品,学习平实有韵味的语言。
2、水平目标:学习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生活细节去写人的方法。
3、情感目标:学习金岳霖先生,做一个有知识、有感情、懂生活的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及难点 1、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结合语境分析重点语句的深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伟大与平凡也许本来就不好界定,一个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却天真、怪诞,以他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令他的学生们长久的怀念。
课文《金岳霖先生》将引发你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2、作者介绍: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
江苏高邮人。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
所写内容大多是他对已逝去的岁月的回忆,作者注重挖掘生活在下层人民身上的善与美,把人引入历史文化境界,记取往昔生活中的美趣。
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并不着意于小说的结构,而是以朴实自然的文笔,抒写生活的内在诗意。
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3、关于金岳霖: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1926年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二)、文本研习讨论: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同学们找出来?明确: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2、金先生的“有趣”,作者突出使用了什么描写?明确:细节描写。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体现先生有趣之处的细节描写。
明确:在本文中,关于金岳霖的行事大约有:奇特的外貌:讲课时戴帽,帽檐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片白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奇特的行为举止: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金岳霖先生》教案

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
的问题回答希奇古怪的提问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
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
—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遗风。
*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
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孩子气十足,
多媒体整合传统文本阅读 教学方
法
运用的 信息技 术工具
硬件:投影仪,电脑 软件:ppt2003
教学设 计思路
本篇文章,学生阅读上不存在困难,所以我把重点定在使人物真实可感的 细节鉴赏上。希望通过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自觉的去留意细节,懂得如何去 鉴赏细节,明确“慢慢走,欣赏啊”的内涵,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细微之美。
题目 授课教
师
教学目 标
金岳霖先生
年级学科 高一语文
课型
信息 技术
与
孟翀
工作单位
嘉兴一中 学科
1、知识和能力: ①抓住人物特点,通过细节分析来把握人物形象
整合
②运用抓特点、抓细节的方法来写一些人物片段。
课
2、过程与方法:
①仔细研读文本,合作探究金岳霖先生这一人物的特点与作者选择的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小结:从这些细节的描述中,我们 能清晰地感到金岳霖先生是个重情的 好男子,好老师。
(二)学生自行鉴 赏,交流。
文中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在这篇 课文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是什 么?在课文中划出这些细节,品一品, 这些细节好在哪里,表现了金先生怎么 的性格特点,作好旁注。
明确:
*样子有点怪——让人莞尔
整篇文章以细节构建起来,教师选择一处有难度的细节进行研读,期望能 够借此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把鉴赏的方法渗透在过程中,让学生在具体分析中 体悟鉴赏的要领,从而理解“一花一世界”的真谛。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金岳霖先生》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汪曾祺【教学目标】:1、体会金岳霖先生独特有趣的人格魅力。
2、掌握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重、难点】: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
2.体验细节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以及性格与人品、学问的的关系。
【教学方法】:“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风景迷人的阿尔卑斯山山谷中的一条公路边,插着一个标语牌,提醒驾车人:“慢慢走,欣赏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这篇激情的森林,来体味一花一世界的美!来品味丰富的人生。
来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
二、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三、走进作者: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
湖南长沙人。
1926年在清华大学任教,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
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四、自学指导<基础过关>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线字的注音,并解释成语意思。
呢帽(ní )麂皮(jǐ )演绎(yì )刘北汜(sì )荻(dí)释鳏(guān)林徽因(huī )熙熙攘攘(xī)熙熙攘攘:1、因为《金岳霖先生》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我们主要采取“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的方式进行学习。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是散文,许多散文都有文眼,如《荷塘月色》的文眼是(学生回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有文眼。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下第一段的第一句。
(学生朗读)很明显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总领了全文。
这个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大家把它念找出来。
——“有趣”。
(板书)“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金岳霖先生有趣的事例?(自学提示:从外貌、行为举止、生活、性情等方面考虑)【自学反馈】:明确:金岳霖先生的有趣表现:怪异滑稽的外貌1、讲课时戴帽,帽沿压得很低;2、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3、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烟草黄的夹克。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金岳霖先生》最新同步教案6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一《金岳霖先生》最新同步教案《金岳霖先生》教案6教学目标1、学习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2、评价感受人物,提高精神境界。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讨论,从而提高精神境界,提高生活情趣。
(讨论点播法)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说明该教案和以前人物学习的课程是一脉相承的,对于分析人物形象来说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一节课主要是一堂思想教育课,是一堂启发学生心智的课。
教学过程一、解题介绍写作对象,重点强调“先生”二字,表现了作者对金老的尊敬。
教师阐明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的最后一篇。
写人记事的散文往往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那么读完本文我们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先生独特的人物性格。
二、金老的性格师:请同学们阅读本文5-8分钟,看看金老有何独特的性格特点。
(请学生举手示意,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或者进行补充。
师生共同探讨后抓住文中总结性的语言:一肚子学问、为人认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三、感悟金老师:金老终生单身,但他却独自享受着孤独,未有取妻生子,享受人间天伦之乐,这是为什么呢?(生活境界、精神境界非同一般,处处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公鸡,小孩子为伴),在生活中绝对不是一个狭隘的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人,相反他应该是一个具有博大胸怀的人。
(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为代表,强化金老的这种个人精神)问:一个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什么?(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快乐”,这种快乐既是给予他人的又是给予自己的,这种快乐是和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是一致的)问:那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到快乐呢?(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探讨,最后由教师总结,送给学生一些类似这样的经典语言:如果你的心态达不到一定的境界,在生活过程中,你往往回产生急躁甚至会生气。
而带着急躁、生气的心情学习,你往往不容易体味到知识的精妙细微之处,因为你不得不去化解愤怒甚至气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岳霖先生[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麂.皮(jǐ) 毡.子(zhān) 熙.熙攘.攘(xī)(rǎnɡ)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颈⎩⎨⎧脖颈.(ɡěnɡ)颈.项(jǐnɡ) (2)兴⎩⎨⎧兴.奋(xīnɡ)兴.致(xìn ɡ) 2.语境辨析法(3)四月的大街上,有人穿夹.(jiā)克,有人穿夹.(jiá)衫…… (4)把这两种原料混.(hùn)合在一起配制降压药,他们简直是混.(hún)蛋! 二、写对字形(1)⎩⎨⎧大ɡài (概)慷kǎi (慨)灌ɡài (溉)(2)⎩⎨⎧逻jí(辑)jī(缉)拿作yī(揖) (3)⎩⎨⎧演yì(绎)yì(驿)站翻yì(译)(4)⎩⎨⎧枯zào (燥)zào (噪)音急zào (躁)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演绎·演变 演绎:①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②铺陈;发挥。
③展现;表现。
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
后者强调变化,而前者没有。
(2)不止·不只不止:指连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不但,不仅。
前者是动词,而后者是强调递进关系的连词。
(3)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侧重人多。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侧重“车多”。
2.明确词义(1)深居简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得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子之交淡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平日老在家里待着,很少出门。
(2)自己从其中得到乐趣。
(3)形容高尚的人互相交往非常平淡、自然,并不看重物质利益。
[语言运用]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写法、成语的正误和画线句子是否有语病,并改正。
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
王府井人挤人,熙熙嚷嚷....,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一位大哲学家。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嚷—攘,画线句子语序不当,“一位”移到“一肚子”前面。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
她是学建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精于鉴赏②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③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④一时无二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D[所填句子主要评价林徽因的文学趣味高。
根据前文“她是学建筑的”可知,后面应与之形成对比,第③句与前面构成转折,应作为首句,可排除A、B 两项。
从文意看,“精于鉴赏”是阐释林徽因“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的,①应紧跟③后,而“一时无二”是用来形容她的诗和小说的,所以④要排在②后,可排除C项。
故选D。
][资料链接]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汪曾祺(1920—1997),中国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引起文坛注目。
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
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
代表作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等。
这篇文章写于1987年2月,是汪曾祺为怀念他的老师、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还涉及西南联大的一些人和事,有史料价值。
金岳霖先生是中国著名哲学家之一,学术界不少人都写文章称赞他的学术思想,肯定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文本鉴赏]本文通过记叙金岳霖先生在治学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言行和事情,赞美了金先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循循善诱的师长风范及其性格的率真可爱。
[答案]①捉跳蚤②林徽因死后在她的生日时请客[文本深读]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本段总领全文。
本段中全文的核心句是哪句?其中文眼是哪个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这是全文的核心句,其中“有趣”二字是“文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展开的。
“有趣”的字面义可以理解为“怪”“好玩”“风趣”“幽默”等,其实质却是表现了人物独具魅力的真性情。
二、阅读课文第2~8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2.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金先生的“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三个方面写了金先生的“怪”:一是“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二是眼镜的“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三是“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
3.第8段写王浩的笔墨很多,对表现金先生起了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王浩“练盲肠”“剪光头”,后成为国际知名学者。
作者正是想通过王浩的“怪”来写他受金先生影响之深,通过王浩的突出成就,来写金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
三、阅读课文第9~15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4.写金先生回答小说与哲学的关系时,为什么要写他捉跳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篇文章主要从生活的几个方面,写出金先生的“有趣”,这个趣味就是要表现出他质朴的生活、可笑可爱的某些特性来。
“捉跳蚤”这一细节与前文讨论严肃的学术问题一对照,表现了金先生质朴单纯而率直天真的个性。
5.第10段中作者写金先生养斗鸡、和孩子比赛的事是为了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用素净的语言和漫画式的笔法,描写这两个细节,表现金先生的童趣和赤子之心以及他对生活独特的热爱。
四、总览全文,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6.有人说,金岳霖是中国著名哲学家,作者却将他的形象描写得滑稽可笑,这有损金岳霖先生的形象,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不赞同。
作者写金岳霖先生的滑稽可笑,是一种寓褒于贬的笔法,突出其不谙世事、率直可爱、不拘小节、自由随意的性格,避免了把正面人物描写得高、大、全的模式,还原了人物的真实。
读者并不因金岳霖先生的“怪”而感到厌恶,反而觉得他很可爱。
(示例二)赞同。
金岳霖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作者应该表现其治学方面的成就,从而为后人树立典范。
但本文对此却避而不谈,只抓住金岳霖先生的古怪之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这位大哲学家是怪人的印象,有损金岳霖先生的形象。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侧面描写《金岳霖先生》成功地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
如文章在描写了金岳霖先生的穿着之后,又描写了闻一多先生和朱自清先生的穿着。
这是用西南联大教授的群体形象来侧面(衬托)表现金岳霖先生,以突出金岳霖先生在西南联大宽松的人文环境中的性格特点,从而突出金先生的“有趣”,同时暗示了本文选材的真实性。
在写到金先生开的“符号逻辑”选修课时,来听课的几个人中,最突出的是王浩,并对王浩进行了描写,这也是从侧面写金先生。
金先生能教出王浩这样的学生,可想而知其学问和为人。
“名师出高徒”在金先生这里得到了证明。
2.写法指导侧面描写的作用及方法侧面描写的作用:(1)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2)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3)有些时候,表现人物性格不适宜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侧面描写可分为正衬(同类陪衬,烘云托月)和反衬(从反面衬托,利用相异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
常见侧面描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以人衬人。
(2)以物衬人。
(3)以物衬物。
适当的侧面描写,能起到很多作用,但它毕竟是辅助手段,要与正面描写相结合,才能进行完美的人物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