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合集下载

生态流量的确定

生态流量的确定

生态流量的确定1.常用计算方法生态流量的计算应根据河湖生态环境功能、生态环境状况及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程度,合理确定维持河流基本生态环境功能和维系给定目标下生态环境功能的不同保护要求,计算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目标生态环境需水量。

迄今为止,国际上有200多种生态环境流量计算方法,大致可分为水文学法、水力学法、栖息地评价法、整体分析法。

(常用计算方法详见本刊第15期)按照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方式,又可划分为查表法、数据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水力栖息模型法等4类,其中Tennant方法是查表法的代表,基于IHA (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的变动范围法是数据分析法的代表,BBM (Building Block Methodology)法是功能分析法的代表方法。

实际计算生态流量过程中,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方法,可将两种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例如将水文学与水力学结合,将水文学与栖息地法相结合等。

2.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流量计算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目的是为了维持河流、湖沼生态系统的基本形态、生物基本栖息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由于不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同,其对应的生态流量各具特征。

在计算生态流量时,要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选择合适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河流生态系统可根据地理位置及河流大小特征等细分为:大江大河与支流溪流、山区河流与平原河网、高含沙河流以及咸淡水交错的河口等。

不同河流类型的生态流量共性表现为,水文情势及水力学要素是河流生态流量的重要影响因子。

根据资料的齐备情况,通常可采用水文学法、水力学法、栖息地评价法等计算生态流量。

然而,不同类型河流的生态流量又各具特点。

例如,山区河流多建有大型水利工程,水文情势的改变以及其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需要在推求生态流量时予以考虑;平原河网闸坝密布,流速较小,生物基本栖息地功能下降甚至丧失,需要实施严格的生态流量管控;部分溪流由于小水电项目的过度开发,出现减脱水河段,河流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甚至断流,计算生态流量时应予以重点考虑水流连通性。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倪深海;崔广柏【摘要】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为改善河道生态环境质量或维护生态环境质量不至于进一步下降时河道生态系统所需要的最少水量,以及在这一水量下生态系统能够容纳的最差水质.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为河道蒸发损失量、河道渗漏损失量、河道基础流量三项之和.以大汶河为例计算了各主要河段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结果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河流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期刊名称】《人民黄河》【年(卷),期】2002(024)009【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水污染【作者】倪深海;崔广柏【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工业技术第 24 卷第 9 期 2002 年 9 月人民黄河YELLOW RIVER Vol.24, No.9Sep.,2002 [习、资通]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倪深海,崔广柏(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摘要: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为改善河道生态环境质量或维护生态环境质量不至于进一步下降时河道生态系统所需要的最少水量,以及在这一水量下生态系统能够容纳的最差水质。

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为河道蒸发损失盘、河道渗漏损失量、河道基础流量三项之和。

以大汶河为例计算了各主要、河段生态环境需水量。

研究结果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河流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河道;生态环珑需水量;水污染中阁分类号:TV211 ;Xl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l创)() -1379(2002)09 -0037 -02 河流除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航运、泄洪等功利性功能外,还有一类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生态环境功能,如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补充土壤水分、纳污等。

生态流量的确定

生态流量的确定

生态流量的确定1.常用计算方法生态流量的计算应根据河湖生态环境功能、生态环境状况及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程度,合理确定维持河流基本生态环境功能和维系给定目标下生态环境功能的不同保护要求,计算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目标生态环境需水量。

迄今为止,国际上有200多种生态环境流量计算方法,大致可分为水文学法、水力学法、栖息地评价法、整体分析法。

(常用计算方法详见本刊第15期)按照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方式,又可划分为查表法、数据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水力栖息模型法等4类,其中Tennant方法是查表法的代表,基于IHA (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的变动范围法是数据分析法的代表,BBM (Building Block Methodology)法是功能分析法的代表方法。

实际计算生态流量过程中,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方法,可将两种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例如将水文学与水力学结合,将水文学与栖息地法相结合等。

2.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流量计算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目的是为了维持河流、湖沼生态系统的基本形态、生物基本栖息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由于不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同,其对应的生态流量各具特征。

在计算生态流量时,要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选择合适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河流生态系统可根据地理位置及河流大小特征等细分为:大江大河与支流溪流、山区河流与平原河网、高含沙河流以及咸淡水交错的河口等。

不同河流类型的生态流量共性表现为,水文情势及水力学要素是河流生态流量的重要影响因子。

根据资料的齐备情况,通常可采用水文学法、水力学法、栖息地评价法等计算生态流量。

然而,不同类型河流的生态流量又各具特点。

例如,山区河流多建有大型水利工程,水文情势的改变以及其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需要在推求生态流量时予以考虑;平原河网闸坝密布,流速较小,生物基本栖息地功能下降甚至丧失,需要实施严格的生态流量管控;部分溪流由于小水电项目的过度开发,出现减脱水河段,河流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甚至断流,计算生态流量时应予以重点考虑水流连通性。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析与计算 (1)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析与计算 (1)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析与计算□胥洪军□朱东彪(河南省许昌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摘要: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维持生态与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必需的最小需水量,对人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许昌市东区水系治理及补源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阐述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简介,从保持水生态环境的目标出发,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更合理对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进行分析计算。

关健词:建设项目生态需水水资源论证计算方法2002年5月1日,由国家水利部和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开始实施。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主要是从取水、用水、退水及其影响等方面,对建设项目取用水全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对建设项目用水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建设项目用水的水量、水质、工艺流程、排污等一系列方案,作为取水(预)许可申请的技术依据。

在需水预测分析计算中,除考虑传统的农业需水、工业需水、城市生活需水外,从重视生态环境,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等方面考虑,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还必需考虑生态环境需水问题。

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对生态环境需水需要赋予更高的优先级。

因此,在2005年5月水利部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 322—2005)中明确提出在需水预测中应包括河道内生态需水量。

本文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理论方法,结合水资源论证实践,对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初步探讨。

1.生态环境需水的基本概念1.1生态环境需水的定义对于生态环境需水的研究有不同的途径与观点,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者对于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还不能达成一致。

从总体上来看,多数人认为生态需水是水资源短缺地区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持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水资源需求量。

笔者认为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持续与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必需的最小需水量。

水库工程建设时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水库工程建设时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水库工程建设时的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现行规范、导则及指导性文件对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规定不一而足,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花费很大精力进行梳理,选取的方法和计算结果在审查会上也常有争议。

本文以陕南Y水库为例,通过分析对比现行的8个规范、导则及指导性文件,采用Qp法、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流量历时曲线法计算并推荐壩址段面生态基流为0.07m3/s,采用Tennant法、径流百分数法计算并推荐该河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宜为786万m3~1201万m3,目标生态环境需水量宜在1703万m3以上的分析思路和结果得到各级审查部门认可,希望能为同类工程规划设计时参考。

期待各类规程、规范和导则、指南等指导性文件,能尽快统一对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的规定或引用指向,使之能更简化和便利的用于指导工程规划设计和论证评估工作。

标签:水库工程建设;生态基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目标生态环境需水量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通常要分析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提出满足下游生活、生产和生态保护需要的最小下泄流量。

本文根据《水资源规划规范》(GB/T51051-2014)、《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Z712-2014)(以下简称《生态需水计算规范》)、《河湖生态需水评估导则(试行)》(SL/Z479-2010)(以下简称《生态需水评估导则》)、《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2008)(以下简称《供需预测规范》)、《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2006)(以下简称《规划环评规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2017)、《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以下简称《导则》)及《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需水预测部分》(修订)(以下简称《细则》),以陕南Y水库为例,综合分析提出了水库坝址断面生态基流及适宜的基本、目标生态环境需水量。

1 坝址断面生态基流在各类规范中,生态基流也称为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最小值。

城市河流、湖泊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城市河流、湖泊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附录 A城市河流生态需水计算方法A.1水文学法A.1.1 Q p法。

又称不同频率最枯月平均值法,以节点长系列(≥ 30年)天然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Q)为基础,用每年的最枯月排频,选择不同频率下的最枯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作为节点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最小值。

频率P 根据河湖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规模、来水等实际情况确定,宜取 90%或 95%。

A.1.2 Ternnant 法。

依据观测资料建立的流量和河流生态环境状况之间的经验关系,用历史流量资料就可以确定年内不同时段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使用简单、方便。

不同河道内生态环境状况对应的流量百分比见表 A.1.1。

表 A.1.2 不同河道内生态环境状况对应的流置百分比(%)不同流量百分比对应占同时段多年年均天然流量占同时段多年年均天然流量百分比河道内生态环境状况百分比 (年内较枯时段)(年内较丰时段)最大200200最佳60~ 10060~ 100极好4050非常好3050好2040中1030差1010极差0~ 100~ 10A.1.3频率曲线法。

用长系列水文资料的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的历史资料构建各月水文频率曲线,将95%频率相应的月平均流量、月平均水位或径流量作为对应月份的节点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组成年内不同时段值,用汛期、非汛期各月的平均值复核汛期、非汛期的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

A.1.4 流量历时曲线法、 7Q10法、近 10 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水位)法等其他水文学法计算方法可参考SL/Z 712。

A.2水力学法A.2.1 湿周法。

水力学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利用湿周作为水生生物栖息地指标,通过收集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河道尺寸及对应的流量数据,分析湿周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湿周—流量的关系曲线。

将曲线中拐点对应流量作为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生物栖息地功能不丧失的水量。

A.2.2 R2CROSS 法。

以曼宁方程为基础的计算方法。

河湖生态流量导则

河湖生态流量导则

河湖生态流量导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河湖生态流量导则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河湖作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承载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保护。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河湖生态系统遭受着越来越大的威胁,流量管理成为当前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河湖生态流量导则,是指根据河湖生物多样性、水文地理特点等因素确定和设置不同流量的水体流量管理准则。

合理的流量管理有助于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1. 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水生动植物是河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流量管理可以保证其生存环境和生态位的稳定,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

2. 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文地理特点对河湖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合理设置流量管理准则可以帮助调节水生态系统的平衡,防止水体中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等问题。

3.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的流量管理可以有助于调节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依据科学数据和实地调查。

制定河湖生态流量导则应该依据科学的数据和实地调查,充分了解河流、湖泊的水文地理特点,科学确定不同流量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2. 综合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因素。

流量管理准则的制定应该综合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因素,尊重生态环境,同时也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

3. 强化监测和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不同流量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及时调整流量管理措施。

4. 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河湖生态流量导则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1. 合理设置最低流量。

根据河湖生态系统的需求和丰水期的特点,设定每年不同季节的最低流量,保证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生存需求。

2. 控制枯水期流量。

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

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

《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SL45-2006)
• 附录C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计算 • 规范规定了生态需水的计算内容、计算原 则和目前较成熟的计算方法。
附录C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计算
• 1、计算内容: •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主要包括河道生态基流、 河流水生生物需水量和保持河道水流泥沙 冲淤平衡所需输沙水量等。 • (河道内生态需水包括河道与河口生态需 水,不包括与河道无水力联系的湖泊补水 量)
北方河流生态基流指标原则上不应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0枯水时段不应低于同期流量均值的20对生态需水量的确定原则上按多年平均流量的1020确定季节性河流或干旱地区应在保护现状生态用水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用水量引水枢纽萨兰河倒虹吸古河倒虹吸恰里卡尔水电站和扬水站五座建筑物主体结构基本完好但由于自然老化各战争毁坏结构表面有磨损剥蚀弹坑及麻面有些上部结构破坏严重
实例2 内蒙某调水工程
• 4、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 • (1)最小下泄流量:
实例2 内蒙某调水工程
• (2)满足水环境用水:
实例2 内蒙某调水工程
• (4)最小流量取值: • (5)评价
实例3 新疆某调水工程
• 1、工程任务:跨流域向城市、工业、生态供水 • 2、工程规模:水源水库库容为2100万方 调节 性能为不完全年调节。 • 3、生态保护目标:下游天然河谷林、保护区、保 护鱼类、重要生境产卵场、河口湿地等。 • 4、水资源配置:
水资源综合规划专题研究
• 计算思路:针对不同分区的河流,生态需 水最小、适宜、理想三级指标 • 计算方法:水文学法 采用90%保证率最枯 月平均流量法。 • 统计分析典型河段多年天然最枯月平均流 量,提出全国各分区河道最小、适宜和理 想生态环境需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指导性技术文件SL XXX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征采建议稿)Regulation for River and Lake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Computation201X-XX-XX 公布201X-XX-XX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前言依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计划安排,依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要求,编制《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本规范共 9 章 15 节 93 条和 2 个附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资料采集与检查剖析;——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湖泊、沼泽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河流水系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河流外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综合剖析。

本标准同意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资源司本标准解说单位:水利部水资源司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本标准主要草拟人:本标准审察会议技术负责人:本标准体例格式审察人:目次1.总则 ..................................错误 !不决义书签。

2.术语 ..................................错误 !不决义书签。

3.基本规定 ..............................错误 !不决义书签。

4.资料采集与检查剖析 ....................错误 !不决义书签。

5.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错误 !不决义书签。

基本要求 ........................错误 !不决义书签。

生态环境状况与保护目标剖析 ......错误 !不决义书签。

河流控制断面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错误 !不决义书签。

河口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错误 !不决义书签。

6.湖泊、沼泽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错误 !不决义书签。

基本要求 ........................错误 !不决义书签。

生态环境状况与保护目标剖析 ......错误 !不决义书签。

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错误 !不决义书签。

沼泽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错误 !不决义书签。

7.河流水系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错误 !不决义书签。

8.河流外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错误 !不决义书签。

9.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综合剖析 ..............错误 !不决义书签。

附录 A 生态环境需水计算系统表 . ............错误 !不决义书签。

附录 B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 . ............错误 !不决义书签。

条则说明 .................................错误 !不决义书签。

1.总则为保护和修复河湖生态环境,一致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的技术要求、基本程序及计算方法,拟订本规范。

2本规范合用于3000km及以上流域和地市级及以上地区的水资源检查评论、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大中型水工程设计、调动管理涉2及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

3000km以下贱域和地市级以下地区及小型水工程可参照履行。

本规范生态环境需水包含河流内和河流外生态环境需水,不包括天然植被直接利用降水和保持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水量。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应依照以下原则:1 保护优先的原则。

应依据河湖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功能,合理确立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优先保护。

2兼顾协调的原则。

应兼顾协调河流内生态环境保护与河流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需求,实现人水和睦。

3科学合理的原则。

应依据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质需要,联合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程度的可能性,使生态环境需水量成就表现科学性和合理性。

4差别对待的原则。

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需水要求,应依据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程度,分别对待。

本规范引用标准主要有:1 《河流悬移质泥沙测试规范》(GB 50159)2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 25173)3 《水功能区区分标准》(GB/T 50594)4《水文检查规范》( SL 196)5《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 SL 26)6《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SL 278)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除应切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切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河流内生态环境需水(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in-stream )是指为保护河流内生态环境,需要保存在河流、湖泊、沼泽内的水量及过程。

河流外生态环境需水(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off-stream )是指流域、地区范围内,实现给定的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需要人工供应的水量。

河流内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basic quantity of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in-stream)是指为维系河流、湖泊、沼泽的基本生态环境功能,需要保存在河流内的水量及过程。

河流内目标生态环境需水量(specific quantity of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 in-stream)是指为维系河流、湖泊、沼泽给定目标要求的生态环境功能,需要保存在河流内的水量及过程。

河流内生态环境亏缺水量(quantity of 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ficit in-stream)是指河流内生态环境实质用水量少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亏缺水量。

3.基本规定河湖生态环境需水包含河流内生态环境需水和河流外生态环境需水,以及流域、地区生态环境需水综合剖析。

河流内生态环境需水系按保护河湖生态环境各项功能要求剖析计算,河流外生态环境需水系按城乡生态环境各项建设要求剖析计算。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观点见图 3.0.1 。

图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观点图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应将河流水系作为整体,依照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开发利用现状及需求,兼顾协调河湖生态环境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关系,合理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生态环境需水计算。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系统见图 3.0.3 。

图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系统图河流内生态环境需水按水文年进行计算,应反应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功能和生态环境状况的相互关系与变化规律。

河流内生态环境需水计算包含节点和河流水系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

应合理选择河流控制断面、河口、湖泊、沼泽作为节点,计算节点生态环境需水量;从而计算河流水系的生态环境需水量。

河流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目标生态环境需水量。

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系指保持河湖基本形态、生物基本栖息地和基本自净能力的需水量及过程,主要用来控制非汛期河流内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目标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维系给定目标下生态环境功能的需水量及过程,主要用来控制河流外供水对水资源的最大消耗量。

河流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可用流量、水量、水位、水面面积等指标表示,也能够用占天然径流量的百分比表示。

指标可依据河流、湖泊、沼泽的特色和计算需要选用。

河流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可采纳水文综合法、分项功能法等方法计算。

水文综合法系依照水文因素变化与河流内生态环境功能和生态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综合剖析计算生态环境需水量及过程。

分项功能法系依据生态环境功能保护要求,分别计算单项生态环境需水过程后取外包值求得生态环境需水量及过程。

应依据水资源检查评论、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大中型水工程设计、调动管理等工作对河流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的不一样要求,合理确立工作深度,进行生态环境需水计算。

不一样工作对河流内生态环境需水的计算要求见表 3.0.9 。

表不一样工作对河流内生态环境需水的计算要求工作主要内容计算时段资料要求水资源检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检查年、季为主系列不小于 20评论评论及水工程运转状况检查年综合规划与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年、月为主系列不小于 20专业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年大中型水工大中型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月、旬为主系列不小于 30程设计年调动管理江河流域水资源与工程调动管理日、刹时为主系列不小于 30年河流外生态环境需水分为城镇绿地需水、环境卫生需水、生态林草需水和河湖湿地需水;河流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系依据缺水剖析,对需增补的水量进行计算。

应将河流内和河流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成就,联合河流内生产用水需乞降河流外经济社会用水与耗水,进行流域水量均衡分析,查验成就的合理性,并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照。

4.资料采集与检查剖析资料采集与检查剖析是剖析河湖生态环境状态、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选定计算方法的基础。

应采集与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有关的流域地区、河湖等范围内的基本资料,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自然地理资料:包含地理地点,流域面积,河流水系、湖泊、沼泽的散布,水资源分区,地形、地貌等资料。

2气象水文资料:包含降水量、蒸发量,单站历年逐月(旬、周、日)实测和天然径流系列、天然径流量特色值,水资源分区地表水资源量系列,湖泊历年逐月(旬、周、日)水位,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以及潮汐、冰情、水质等资料。

水文资料系列年限应尽可能长。

3水生生物质料:包含主要水生动植物种类及散布,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等资料。

4河湖形态资料:包含河床形态,河流横、纵断面特征,比降,湖泊形态等资料。

5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资料:包含需要特别保护区、生态敏感与柔弱区和社会关注区等敏感地区的资料。

6经济社会资料:包含经济社会基本状况、人口、城镇规模、建成区面积,城镇河湖与绿化面积等资料。

7水资源开发利用资料:包含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废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入河量的现状及变化;各种水利设备建设与运转状况等资料。

8有关规划与科研成就资料:包含水资源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河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整体规划等规划及其实行状况,以及有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需水的科研成就等资料。

缺少基本资料或基本资料不全时,应依据计算需要展开必需的增补检查。

增补检查可经过实地勘探、典型检查与监测等方式进行,检查工作应切合相应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应付采集和检查的资料进行复核、整理和剖析,要点对根源不同的资料进行复核,必需时可进行技术审察,保证资料口径的一致和资料系列的靠谱性、一致性、代表性。

应依据采集和检查的资料,剖析河湖生态环境功能和状况与水文过程的相互关系,即生态- 水文过程响应关系;剖析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工程建设运转对河湖生态环境状态的影响。

为剖析确立不一样资源条件和不一样开发利用程度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供应依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