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治疗策略 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抗感染处方分析ppt课件

抗感染处方分析ppt课件
21
增加不良反应的联用
实例11:男性患者,68岁,糖尿病并肺 部感染、关节炎。
处方:左氧氟沙星0.4克,静滴,每天1 次;泼尼松龙25毫克关节腔注射。两天后 患者血糖升高,脚跟疼痛。
22
用药分析:
左氧氟沙星影响血糖稳定性,可使血糖升 高或下降。对老年患者氟喹诺酮不宜与激 素联用,氟喹诺酮类药有致脚跟肌腱病, 引起脚跟疼痛,甚至跟腱断裂的严重不良 反应,尤以6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与激素 并用则剧增。故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对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应慎用,且不应 与激素合用。控制感染可选用β内酰胺类药, 如果青霉素、头孢类过敏可选用氨曲南或 克林霉素、磷霉素等。
16
用药分析:
头孢曲松可与钙离子结合生成头孢曲松钙, 会沉淀。由于头孢曲松具有良好通透性, 在肝、胆、脑内、肾组织中浓度高,可使 头孢曲松钙沉积于上述重要器官引起结石、 血栓栓塞形成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应换用其他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或 停用钙制剂,改用其他抗过敏药物。
17
增加不良反应的联用
41
用药先后顺序错误
实例18:男性患者,64岁,肺部感染。 处方:0.9%氯化钠250毫升,克林霉素
1.2克,静滴,每天两次(先用);0.9%氯 化钠100毫升,头孢匹胺2.0克,静滴,每天 两次(后用)。
42
用药分析:
头孢匹胺为繁殖期杀菌剂,克林霉素为速效抑菌 剂。先用抑菌剂,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繁殖期 杀菌剂则不能发挥作用而降低疗效。如必须联用 时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繁殖期杀菌剂用大剂 量,速效抑菌剂用小剂量;先静滴繁殖期杀菌剂 头孢匹胺1小时后再静滴速效抑菌剂克林霉素,这 样效果较好。医嘱中克林霉素日剂量2.4克,达到 重度感染剂量,且护士执行医嘱时先静滴克林霉 素后静滴头孢匹胺,用药先后顺序不对,对繁殖 期杀菌剂有干扰作用,故联用时克林霉素剂量宜 改为0.6克静滴,每天两次,先静滴头孢匹胺1小 时后再静滴克林霉素。

抗感染治疗策略

抗感染治疗策略

胃大部切除病人
出现漏 脾隐窝7*1cm积液 高热 CRP很高 PCT基本正常 血培养1次:CRKP
病例介绍
• 患者江某某,男,62岁,农民 • 反复皮肤肿痛1月余,发热1周
患者1月前双下肢大腿内侧皮肤红肿热痛 伴双侧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无发热
血WBC 11.8×109/L,N 81.0% 尿常规WBC+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价值
• • • • • •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中性分类增高 白细胞总数不高,中性分类明显增高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均正常 白细胞总数降低,中性分类增高 白细胞总数偏低,中性分类正常 白细胞总数明显低,中性分类不高
(常需结合CRP、NAP积分等炎症指 标综合考虑)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积分结果判断
头孢西丁,左氧
患者出现尿痛,伴低热 CRP 74.4mg/L,ESR 45mm/h
头孢西丁
双下肢红肿好转,无发热 2008.6.22出院
出院后患者逐渐出现左侧阴囊 肿痛发红,行走时明显 2008.6.27再次入住当地医院
左氧 地塞米松
一周前,停用地塞米松 患者出现高热,39.5℃左右 伴畏寒,体温高时伴头痛
性啰音。心律齐,心前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可
触及震颤。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 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双侧巴氏征阴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14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伴感染性心内膜炎 1.嵴下型室间隔缺损伴右室流出道梗阻 2.主动脉瓣及室间隔缺损残端、右室内膜多发赘生物形成 3.房间隔膨出瘤
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积分临床价值
• ①妊娠期:NAP积分增高 • ②细菌性感染时NAP积分值增高 • ③病毒性感染时,NAP积分值一般无明显变化 • 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 NAP积分值减低 • ⑤T细胞淋巴瘤(恶组 ): NAP积分可以0分

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设计思路课件

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设计思路课件

•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设计思路
•17
01/02/2012
•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设计思路
•18
02/02/2012最高体温 :38.1
•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设计思路
•19
• 02/02/2012最高体温 :38.1 • 白细胞计数 0.71 10~9/L • 中性粒细胞计数 0.18 10~9/L • 淋巴细胞计数 0.41 10~9/L • 中性粒细胞比例 25.44 • 血红蛋白 62 • 血小板计数 7 10~9/L • 03/02/2012最高体温 :38.0 • 白细胞计数 0.69 10~9/L • 中性粒细胞计数 0.22 10~9/L • 淋巴细胞计数 0.35 10~9/L • 中性粒细胞比例 31.94 10~9/L • 血红蛋白60 • 血小板计数 10 10~9/L
•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设计思路
•20
03/02/2012最高体温 :38.0
•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设计思路
•21
• 05/02/2012体温 :36.8 正常 • 白细胞计数 0.92 10~9/L • 中性粒细胞计数 0.50 10~9/L • 淋巴细胞计数 0.30 10~9/L • 中性粒细胞比例 54.44 • 血红蛋白 73 • 血小板计数 31 10~9/L • 患者无发热,症状改善,今日停心电监护,
3,根据病人发病原因:入院前坠入厕所后用冷水冲澡,
随后畏寒头昏明显 (感染原因,细菌来源)分析G-菌
中大肠杆菌可能性大。
•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案设计思路
•12
4,根据病人来我院时的查体:“双肺叩诊呈清音,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
说明病人在院外的治疗下的肺部情况有好转。 (查阅病人在当地输液治疗 用药头孢美唑。)但

中国多重耐药现状及重症感染治疗策略ppt课件

中国多重耐药现状及重症感染治疗策略ppt课件

MOHNARIN 2011 年度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敏感率(%)
多粘 菌素B
阿米 哌拉西林/ 美罗 卡星 他唑巴坦 培南
头孢 他啶
亚胺 培南
头孢 吡肟
左氧氟 沙星
庆大 头孢哌酮 霉素 /舒巴坦
肖永红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4946-52
Mohnarin 2011 年度报告
诱导死亡率
0.2
0%
亚胺培南
1.1
17%
0.2
0%
美罗培南
12.0
100%
1.4
17%
头孢他啶
6.9
100%
7.5
100%
头孢唑兰
4.9
100%
5.0
100%
铜绿假单胞菌与受试药物在37℃条件下培养2h,测定细菌内毒素的释放量 并将2ml培养过滤液与20mgD-氨基半乳糖(D-GalN)经腹膜注射入D-GalN敏感小鼠体内,测定过滤液对小鼠的诱导死亡率
早发HAP
入院后48小时到5天内发生的感染 病原菌多为非耐药病原体
晚发HAP
入院后5天或5天以上发生的感染 病原菌多由耐药病原体引起
HAP的病原菌谱
指南推荐广谱强效药物联合治疗重症感染
2005年ATS指南:晚发或伴有MDR感染高危因素的HAP、VAP和HCAP患者抗菌药物选择
可能存在的 致病菌
Mohammed I. El-Gamal et al. 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2010, 10, 1882-1897
亚胺培南内毒素释放最低,危害释放量 (μg/2ml)
诱导死亡率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时的抗感染治疗PPT课件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时的抗感染治疗PPT课件

治疗结果
经验总结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粒 细胞计数逐渐上升,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应尽早使用 抗生素和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同时注意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案例二:失败教训总结
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因粒细胞缺乏症发热入院治疗。
治疗方案
采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未使用免疫增强剂。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感染、疲劳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
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外周血检查结果,当外周血中粒细胞数量明显减 少时即可诊断为粒细胞缺乏症。同时,还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02
发热与抗感染治疗的重 要性
发热对人体的影响
详细描述
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是指在接触可能的病原体前或发生感染前,采取一系列预防性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这些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加强手卫生、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等。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 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必要的。
04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 的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
抗生素类药物
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总结词
根据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详细描述
针对性抗感染治疗主要依赖于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对病原体敏感的抗菌药物。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病原体 种类和药敏情况后,医生可以调整抗菌药物种类和剂量,以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总结词
在接触可能的病原体前或发生感染前,采取预防性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01
02
03
体温调节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策略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策略

CAP<48h
肺炎链球菌 肺炎支原体
48h≤HAP 早期<5天
HAP 天数
HAP 中期≥5天
HAP 晚期
嗜肺军团菌
MSSA or MRSA
G+菌为主, G-菌比例较早发 性HAP低
多为非多重耐药菌 预后好
肠杆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不动杆菌属
多为多重耐药菌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
0
2
3
5
10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产生耐药
Susceptible bacteria
Resistant bacteria
Gene transfer
Resistant bacteria
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
• 预防性应用 • 治疗性应用---目标治疗:确定了病原体,选用窄谱低毒的抗菌药物 • 治疗性应用---经验治疗:无法确定病原体,推断可能的病原体,参考当地流
30
三、人 患者的基础状态
• 肝功能损害:避免使用损害药物、减少剂量 • 肾功能损害:根据肌酐清除率减量或加大给药间隔 • 老年:肾功能减退 • 孕妇:孕妇用药分级 • 新生儿:肾功能、其他器官发育、体重 • 免疫缺损者:及时、足量、杀菌
病理生理情况对药物浓度的影响
• 分布容积(Vd)增加:Sepsis导致内皮损伤和毛细血管渗漏,体液进入血管 外第三间隙,造成低血压或休克症状。液体复苏后,Vd进一步增加。对于水 溶性抗生素来讲,随着间质容量增加,Vd显著增加。因此多数重症患者在治 疗开始前几日存在抗生素剂量不足。(增加负荷剂量)
ATS/IDSA.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

Sesis新定义新标准及其抗感染治疗策略PPT课件

Sesis新定义新标准及其抗感染治疗策略PPT课件
• 发现微生物是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后,脓毒 血症则又作为严重微生物感染的同义词
• 既往众多概念用于描述“脓毒症”
5. 姚咏明等. 武警医学. 2005;16(10):723-726.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参考
脓毒症概念进化史:从希波克拉底到Sepsis 3.0 6-7
脓毒症 =
破溃、腐败
希波克拉底
脓毒症
脓毒症累及的器官功能数量越多预示死亡率越高4
• 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器官功能障碍与其生存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发生功能障碍的器 官数量越多,患者预后越差
100%
无器官功能障碍 1个器官功能障碍 2个器官功能障碍 3个或4个器官功能障碍
80%
60%
病死率
40%
20%
0% 脓毒症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4. Ssekitoleko R et al. Am. J. Trop. Med. Hyg., 2011;85(4),697–702.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参考
人类与脓毒症抗争始于希波克拉底时代5
• 2000多年前Hippocrates提出了脓毒症的概 念:当时它表示由组织破溃引起全身疾 病、恶臭而最终死亡的这一过程
上述三项标准中,出现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标准时,患者预后较差
仅供医药学专业人士参考
SOFA:全面评估器官功能状态7
呼吸系统:
器官系统
神经系统:Glasgow昏迷评分
心血管系统:药物剂量
肝脏:胆红素 mg/dl(μmol/L) 凝血系统:血小板(×109/L)
指标
<400(53.3) <300(40) <200(26.7)+机械通气 <100(13.1)+机械通气

《抗感染治疗策略》课件

《抗感染治疗策略》课件
强调抗感染治疗在促进患者康复和减少疾病传播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列举参考文献,供读者深入学习和了解抗感染治疗策略的更多信息。
病原体筛查方法
探讨病原体筛查的不同方法,如PCR、文化方法和特定抗体检测。
抗感染药物的选用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 制
介绍不同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和 作用机制,例如抗生素、抗病 毒药物和抗真菌药物。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 作用
讨论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和 副作用,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 项。
抗生素的种类和特点
详细介绍常见抗生素的种类、 特点和适应症,以及合理使用 的原则。
通过临床案例,介绍各种常见临床感染的治疗方案和适用药物选择。
2
不同临床状况下的药物治疗
探讨不同临床状况下的药物治疗策略,如儿科、老年人和妊娠妇女。
抗感染治疗的并发症防治
药物过敏反应的防治
介绍预防和处理药物过敏反应的方法,以确保患 者的安全和良好治疗效果。
药物耐药性的防止和治疗
探讨预防和治疗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方法,以保护 公共健康和有效使用药物资源。
药物治疗的指导原则
1 合理使用药物的原则
阐述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包括限制过度使用、个体化治疗和抗菌谱选解释药物治疗的剂量和疗程选择,以确保疗效和避免耐药性的发展。
3 抗生素的联用
讨论抗生素的联合使用策略,以增强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性的风险。
临床应用案例
1
常见临床感染的治疗方案
抗感染治疗的前沿技术
免疫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讨论免疫治疗在抗感染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如抗体疗法和疫苗开发。
抗微生物肽治疗的前景
介绍抗微生物肽治疗的原理和应用前景,以及相关 研究的最新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恰当的初始抗感染治疗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适的抗菌药物选择
– Matches antibiotic sensitivities of the organism to
the antibiotic used(所选的抗菌药物对病原菌敏感) • 正确的时机、剂量和给药途径-- 确保感染部位达
到有效浓度
– Choose an appropriate initial antibiotic therapy (起始治疗恰当)
– Use optimal dosing (PD profiling) (合适的剂量,PK/PD)----MIC
– Select correct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to ensure antibiotic penetration at site of infection (合适给药途径)
追问病史:卖羊肉串的
在越南做生意,近1周畏寒、高热
白细胞正常,CRP增高
20年前有IgA肾病,发热第三天入院, CRP大于200mg/L,是感染吗?
病史是关键:第一次住院
患者男性,25岁
主诉:反复寒战、发热半年,再发1周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半年反复寒战,持续时间20余分钟,
寒战后出汗,具体体温未测,类似的寒战约20天-1月 发作一次 心超发现:右心内膜广泛增厚,三尖瓣腱索赘生物,考 虑心内膜肿瘤?心内膜炎? 心脏手术:“右心室肿块切除+三尖瓣成形术+卵圆孔 修补术” 术后 病理报告:符合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理表现
颈部血管B超提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提示大动脉炎 右颈部深静脉穿刺地方有直径>2mm的毛囊炎样丘疹,
顶上有黑色结痂
追问病史
三年前有结节性红斑,以四肢末端为主, 当劳累时复发,以四肢末端为主
近年患者近2~3年有龟头溃疡病史
白塞病
全面的体检是重要手段
患者,女性,82岁,发热1月余,白细胞 2.0*10E9/L,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疗效不佳
体检左颈部蚕豆大淋巴结 活检报告:淋巴瘤
患者,男性,57岁,发热半月余,使用抗菌药 物疗效不佳,白细胞正常
追问病史:有时视物:双影;颈部可疑抵抗 腰穿:结核性脑膜炎
患者37岁,反复发热4月余,查体发现:心脏 杂音
临床病例
患者,男,37岁,反复发热4月余
1. 患者4月余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伴咽痛,伴发热畏寒寒战
CBC示:WBC5.66*10^9/L,N82.2%,hsCRP 28.72mg/L,ESR21mm/hr
莫西沙星片抗感染约2周,症状基本缓解
4. 停药后约1周,再次出现发热伴乏力,头晕,夜间盗汗等,症状基本同前
CBC:WBC5.3*10^9/L,N75%
胸部CT:双下肺间质性改变
头孢克洛抗感染,患者仍有低热
第二次住院
体温从3天寒战发热一次,逐渐发展到每天寒战寒战发 热一次,并在入院第7天出现痰中带血丝
此后患者寒战频繁,出现颜面肿胀,有时在剧烈咳嗽 以后咯血10-30毫升
心超提示:右室附壁高回声右心增大,三尖瓣重度关 闭不全,三尖瓣上可见赘生物,右心扩大,下腔静脉、 肝静脉扩张,提示肝淤血
ATS/IDSA Guideline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
如何保证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
1、是否是感染?感染部位? 2、最可能的病原菌? 3、病原菌的耐药性如何? 4、感染的严重程度? 5、抗菌药物的PK/PD及不良反应?
(分层治疗、个体化治疗)
2. 3月余前患者出现乏力,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度,多于下午出现, 伴夜间盗汗
CBC示:6.3*10^9/L, N80%,hsCRP33.5mg/L
胸部CT提示:两肺感染考虑,结核不除外
左氧氟沙星片治疗9天,体温恢复正常
3. 2月前患者再次发热,症状基本同前
胸部CT:右肺下叶肺炎,心影增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13
体格检查
37.8 度;脉搏 : 89 次/分钟;呼吸 : 20 次/分钟;血压 : 141/44 mmHg,疼痛:0分。神清,精神可,口唇无紫 绀,颈静脉无充盈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 性啰音。心律齐,心前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可 触及震颤。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 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双侧巴氏征阴性。
病人伴发热
感染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
病毒 细菌 结核 真菌 寄生虫
G+ G-
根据耐药状况、结合病情 经验性治疗
取相应 标本进 行病原 学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抗生素
疗效好
疗效不好
停药或降阶梯
调整
病史是关键
有一病人反复发热5年伴肝脾明显肿大 追问病史:5年前的工作:养奶牛10年
全科病人发热近2月,从余杭转来
抗感染治疗策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感染科 俞云松
抗感染治疗的种类
• 经验性治疗:根据病史、症状、体
征及实验室检查,得出初步诊断,评 估可能病原体和耐药性后,病情评估 后使用抗菌药物。
• 目标治疗:感染部位、病原菌及药
敏已明确,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尽一切可能将经验治疗转为目标治疗
重症感染初始不适当抗菌治疗将导致病死率 显著提高
一、正确诊断是合理抗感染治疗的 前提
感染的诊断
感染严重程度的评估
感染部位的诊断
重症感染与轻中度感染
临床症状、体征
临床症状、体征
客观炎症指标
客观炎症指标
病原体的评估与证实 IDSA或专业学会指南
各类感染的特征
实验室结果的获得
耐药性的评估与证实
危险因素评估
药敏谱(MIC)及耐 药机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
70
60.8
60
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 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
50
P < 0.001 40
33.3
30
危重患者 2
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 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
42.0
P < 0.001
病死率 (% )
20
17.7
10
0
(31/51)
(17/51)
(71/169)
(86/486)
1. Kollef MH, et al. Chest. 1998;113:412-20. 2. Kollef MH, et al. Chest. 1999;115:46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