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图
眼底照相在眼底病的应用

谢谢!
黄斑部其他疾病
黄斑裂孔
黄斑前膜
周边部常见眼底病变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视网膜炎症
葡萄膜炎
脉络膜视网膜肿瘤
Page 34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
• 特征性眼底改变 – 黄斑“樱桃红斑” – 后极部视网膜灰白水肿
– 视网膜动脉明显变细,呈串珠样 – 视盘色变淡,边界模糊
部位:黄斑区1~3DD的盘状浆液 性视网膜浅脱离区
复发及慢性病程表现:RPE广泛色 素变动,或大小不等的RPE萎缩区
Page 29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 病因:慢性光损伤、遗传、代谢等 • 年龄:50岁以上 • 双眼进行性视力损害
– FFA 动脉充盈迟缓,动脉细或串珠状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RAO)
FFA 病变局限于分支供血区 动脉充盈时间延长 阻塞的血管荧 光缺损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分支静脉阻塞 颞上分支静脉54.9% 阻塞处静脉后位压迫征100% 特征:火焰状出血伴棉绒斑
Page 37
中央静脉阻塞
分型:缺血型、非缺血型
VX-10α
散瞳:50° 30° 免50° 30°
※ICG:50°
免散瞳:45° 27°
315万像素 (内置数码照相机)
50°:φ5.5mm 45°:φ4.5mm 30°:φ4.0mm
可选中继透镜组,约1000万像素 数码照相机
散瞳模式:φ5.5mm (SP: φ4.0mm) 免散瞳模式: φ4.0mm
(仅供参考)正常眼底及常见异常眼底图分析(眼底照相)

正常眼底The Normal Fundus女性12岁双眼眼底视盘a圆,边界清,色泽淡红,C/D=0.3视网膜血管:走向正常,A:V=2:3动脉d静脉c管径均匀黄斑b、视网膜e:黄斑中心凹反光明显视网膜可见湿丝绸反射未见异常提示:双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男性25岁双眼眼底:视盘:圆,边界清,色泽淡红,C/D=0.3视网膜血管:走向正常,A:V=2:3,动静脉管径均匀黄斑、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反光明显,视网膜可见湿丝绸反射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双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女性42岁双眼眼底视盘:圆,边界清,色泽淡红,C/D=0.3视网膜血管:走向正常,A:V=2:3,动静脉管径均匀黄斑、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反光明显,未见异常提示:双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女性63岁双眼眼底:视盘:圆,边界清,色泽淡红,C/D=0.3视网膜血管:走向正常,A:V=2:3,动静脉管径均匀黄斑、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反光明显,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双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男性40岁双眼近视眼屈光度:右眼:-3.50DS-0.50DC、左眼:-4.00DS-0.75DC双眼眼底:视盘:卵圆,边界清,色泽淡红,C/D=0.3视网膜血管:双眼走向正常,A:V=2:3,动静脉管径均匀黄斑、视网膜:中心凹反光明显,黄斑未见明显异常豹纹状眼底,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双眼正常近视眼底改变双眼FFA:视盘:视盘早期未见荧光充盈缺损,各期未见明显异常荧光视网膜血管:动静脉荧光充盈正常,各期未见明显荧光素渗漏黄斑、视网膜:各期未见明显异常荧光,右眼颞下视网膜血管弓脉络膜早期见局部充盈缺损,晚期未见明显异常荧光提示:双眼正常近视眼底改变双眼FFA:视盘:视盘早期未见荧光充盈缺损,各期未见明显异常荧光视网膜血管:动脉约9秒充盈,11秒静脉出现层流各期未见明显荧光素渗漏黄斑、视网膜:拱环完整,各期未见明显异常荧光提示:双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睫状视网膜动脉cilioretinal artery男性53岁左眼FFA:左眼10秒见一睫状视网膜动脉充盈,13秒见动脉充盈,15秒静脉出现层流。
眼底病OCT解读 PPT

RPE受损并破坏了视网膜外屏障,渗出
膜下间隙。毛细血管
CSC--病程
急性期病变的神经上皮脱离 伴色素上皮脱离
慢性迁延性
色素上皮脱离与神经上皮脱离,两者有
CSC--造影
色素上皮脱离:在动脉前期或动脉早期即有荧光,勾划出脱离范 时间过程逐渐增强其亮度,持续到造影后期,但其 膜荧光消失后仍然清晰可见。
63um以上的Drusen是软性玻璃膜疣。 特别是125um以上的Drusen,被称 为有意义的大病灶。
干性AMD--玻璃膜疣
SLO
SLO中黄斑区呈色素紊乱
FFA
Retro Mode中玻璃膜疣呈小颗
干性AMD--地图状萎缩
湿性AMD--CNV
新生血管在RPE下停留:Occult CNV(隐匿型) Gass:type1 新生血管延伸至RPE上:Classic CNV(经典型) Gass:type2
早期AMD:同时存在 疣和少量中等大小的 为63-124um),或有
AMD--AREDS标准
中期AMD(AREDS分类3):广泛存在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至 的玻璃膜疣(直径≥125um),或有未涉及黄斑中心凹的地图
AMD--AREDS标准
晚期AMD:同一只眼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特点(在缺少其它原因的
叁
异常视网膜OCT影像
一.组织形态异常: 1.视网膜整体轮廓异常 2.视网膜内部结构异常 a.正常结构消失 b.异常结构出现
二、组织反射异常: 1.反射增强
1.视网膜厚度改变: a.视网膜厚度增加 b.视网膜厚度减少
2.玻璃体视网膜牵引 3.黄斑中心凹消失 4.视网膜表面不平整(前 5.视网膜全层隆起(脉络膜 6.视网膜全层凹陷(脉络
*经典性CNV和隐匿性CNV是造影上的用语;type1 CNV , type2 CNV一般是
正常眼底及常见异常眼底图分析(眼底照相)

正常眼底及常见异常眼底图分析(眼底照相)正常眼底及常见异常眼底图分析(眼底照相)眼底照相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全面的眼底图像,方便眼科医生对眼部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对正常眼底及常见异常眼底图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眼底照相的应用和意义。
一、正常眼底图分析正常眼底图主要包括视神经盘、黄斑、血管系统等多个结构的清晰图像,并呈现对称一致的特征。
1. 视神经盘视神经盘是正常眼底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眼底中央,呈淡红色,形状规则。
视盘边缘清晰,盘沟浅而宽,盘沟颜色较淡。
2. 黄斑黄斑是眼底中心区域,呈明亮的凹陷状。
正常情况下,黄斑色素正常,黄斑周围无出血或渗出。
3. 血管系统眼底血管覆盖有丰富的血管网状结构。
动脉呈较细弯曲,颜色鲜艳,比静脉淡;静脉呈粗曲,颜色较深。
血管周围无渗出、出血等异常情况。
二、常见异常眼底图分析除了正常眼底图外,眼底照相还可以发现一些眼部疾病的异常表现,包括视网膜病变、视盘异常、黄斑异常等。
1.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是眼底照相中常见的异常情况,主要包括出血、渗出、色素变性等。
出血表现为弥漫性或局限性的红色斑点或斑块,影响视网膜图像的清晰度;渗出则表现为黄白色或灰白色区域,可导致视野模糊或缺失;色素变性表现为视网膜色素异常,影响视网膜图像的对比度。
2. 视盘异常视盘异常主要包括视盘水肿、缺血和变性等情况。
视盘水肿表现为视盘边缘模糊,颜色变浅;视盘缺血则表现为血管狭窄、变细或无血流;视盘变性表现为视盘区域颜色异常、形态改变等。
3. 黄斑异常黄斑异常主要包括黄斑水肿、黄斑前膜和黄斑裂孔等情况。
黄斑水肿表现为黄斑区域增厚,黄斑前膜则表现为黄斑区域有膜状物遮挡;黄斑裂孔则表现为黄斑区域出现缺损。
三、眼底照相的临床应用眼底照相作为一种准确、方便的眼科检查方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1. 疾病诊断眼底照相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眼部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包括视网膜病变、静脉血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从而为进一步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眼底病图谱》一书出版

情 况 , 线后如 果 滤 过 泡不 明显 , 在 滤过 泡旁 指 拆 可 压按摩 眼球 , 使形 成 弥漫隆起 的功能性 滤过 泡 。值 得注 意 的是 . 线 后 嘱患 者 注 意休 息 ,避免 不 良的 拆
活动 ,防止 滤过 过强 ,出现 低 眼压性 浅前 房 。应用
[ ] Kofl P .T ece cl e nt tno asojnt a ps 2 rn d C h hmi mosai frnen cv a- e ad r o t u il
优 点 , 效地 防 止 了术 后 近 远期 并 发 症 的发 生 , 有 增 加 了眼压 的可 调控性 和功 能性 滤 过病 图谱》 一书出版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中心张惠蓉教授主编 , 北京大学 第三医 院眼科 中心 、 首都 医科 大学北京 同仁眼科 中心 、 北京协 和医院 的多位眼底病 专家参加编写的《 眼底病图谱》 已于 2 0 07年 6月 由人 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发行。 该书汇总了作者 3 0多年 的I 临床经验积 累, 以数万份病 例、 几十万张眼底照相为素材 , 精选 了 15 9 1张眼底 图及 O T C I C 、D 、 MR 、 1视野 、 理等照片作为本图谱 的内容 , 中彩色照片 97张 , 白照片 9 4张 。该 书不仅有典型 的眼底 图像 , 病 其 8 黑 6 并有病变不 同时段及治疗的照片和少 见的眼底病图像 。该 图谱共有 1 6章 : 3章为 眼底组织的超微结构透 射电镜、 前 扫描 电镜 、 消化铺片 和血管铸型的照片 ; 4章为动物 的眼底和血供照片 ; 5章 为眼底血管造影总论 ; 6章至第 1 第 第 第 6章分别为 眼的先天异常 、 玻
1 2:2 4 3 6 .
[ ] P me S 7 l a r .Mimyi sajnt hm te p i S t cna d c ce ohr ywt o u a h ̄
眼底图像质量分析

眼底图像质量分析第一节眼底图像质量评估一、眼底图像质量评估的意义彩色眼底图像广泛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青光眼等眼底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许多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系统在各类眼底疾病中已获得成功应用,这些自动诊断系统的成功有赖于输入图像的质量。
目前的眼底图像数据库中存在大量低质量眼底图像,如模糊、光照不足、曝光过度。
这些低质量眼底图像不便于眼科医生和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进行病理分析。
临床眼底照相采集过程中,一些患者由于存在屈光介质混浊如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角膜斑翳等,在没有其他干扰的情况下无法获取清晰的视网膜图像。
已有研究表明,目前的眼底图像数据集中,因质量差而影响医学诊断的图像占比高于四分之一,基层医院上传至云平台的眼底图像中低质量图像占比近二分之一。
眼底图像质量评估(retinal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RIQA)是眼疾病自动检测系统中关键的一步,图像质量的好坏可以决定眼疾病检测的准确率。
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机构(Atherosclerotic Risk in Communities,ARIC)的研究表明,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可分为两类:通用图像质量参数(如聚焦和锐度)和结构图像质量参数(如血管的清晰度,视盘、黄斑等结构的可见度)。
图4-1列出了临床数据集中低质量眼底图像的实例。
这些图像是由模糊、光照不足、曝光过度、遮挡、睫毛或镜片上的灰尘伪像造成的。
低质量眼底图像使后续的眼疾病分析和诊断更加困难。
二、眼底图像质量评估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目前对于眼底图像质量评估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
其一,基于通用图像信息的传统方法,如直方图匹配、边缘强度分布和对比度特征。
Lee等使用通过模板强度直方图与视网膜图像的强度直方图卷积计算得到的质量Q指数来衡量眼底图像的质量。
Lalonde等基于边缘强度分布特征和像素灰度值自动地对眼底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估。
OCT结果解读

OCT结果解读
梁平县人民医院眼科
邓宗勇
A
1
1.正常视乳头黄斑束黄斑OCT图像
OCT
左图:眼底图,白箭为OCT扫描方向,
右图:OCT图,左侧凹陷为黄斑中心凹,右侧为视乳 头凹陷
A
2
OCT
注:在OCT断层图像中,红色高反射为视网膜后界,对
应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此后 界在筛板水平与脉络膜循环一起终止于视乳头边缘。在 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上方显示最弱反射的一层暗区 代表视网膜光感受器外节,视网膜表层与此层之间为中等 反射,对应于视网膜内、外颗粒层和内、外丛状层。在视 网膜的内侧缘显示另一高散射区域,红色的反射层为视网 膜神经纤维层(RNFL),在图像中可见如正常组织解剖 一样,RNFL厚度从黄斑至视乳头是逐渐增加的。
A
21
OCT
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脉络膜毛细血管
A
22
玻璃体和玻璃体-视网膜界面
OCT
A
23
5.异常神经纤维层OCT图像
OCT
神经纤维层增厚
神经纤维层增厚
A
24
6.异常视乳头OCT图像
OCT
视乳头隆起
视乳头凹陷增大
视
乳
头
萎
缩
A
25
A
26
A
27
A
28
A
29
A
30
A
31
A
32
A
33
A
12
4.异常黄斑OCT图像
OCT
视网膜厚度改变 A厚度增加
B厚度减少
A
13
OCT
视网膜反射性改变
正常眼底及常见异常眼底图分析(眼底照相)

正常眼底The Normal Fundus女性12岁双眼眼底视盘a圆,边界清,色泽淡红,C/D=0.3视网膜血管:走向正常,A:V=2:3动脉d静脉c管径均匀黄斑b、视网膜e:黄斑中心凹反光明显视网膜可见湿丝绸反射未见异常提示:双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男性25岁双眼眼底:视盘:圆,边界清,色泽淡红,C/D=0.3视网膜血管:走向正常,A:V=2:3,动静脉管径均匀黄斑、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反光明显,视网膜可见湿丝绸反射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双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女性42岁双眼眼底视盘:圆,边界清,色泽淡红,C/D=0.3视网膜血管:走向正常,A:V=2:3,动静脉管径均匀黄斑、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反光明显,未见异常提示:双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女性63岁双眼眼底:视盘:圆,边界清,色泽淡红,C/D=0.3视网膜血管:走向正常,A:V=2:3,动静脉管径均匀黄斑、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反光明显,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双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男性40岁双眼近视眼屈光度:右眼:-3.50DS-0.50DC、左眼:-4.00DS-0.75DC双眼眼底:视盘:卵圆,边界清,色泽淡红,C/D=0.3视网膜血管:双眼走向正常,A:V=2:3,动静脉管径均匀黄斑、视网膜:中心凹反光明显,黄斑未见明显异常豹纹状眼底,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双眼正常近视眼底改变双眼FFA:视盘:视盘早期未见荧光充盈缺损,各期未见明显异常荧光视网膜血管:动静脉荧光充盈正常,各期未见明显荧光素渗漏黄斑、视网膜:各期未见明显异常荧光,右眼颞下视网膜血管弓脉络膜早期见局部充盈缺损,晚期未见明显异常荧光提示:双眼正常近视眼底改变双眼FFA:视盘:视盘早期未见荧光充盈缺损,各期未见明显异常荧光视网膜血管:动脉约9秒充盈,11秒静脉出现层流各期未见明显荧光素渗漏黄斑、视网膜:拱环完整,各期未见明显异常荧光提示:双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睫状视网膜动脉cilioretinal artery男性53岁左眼FFA:左眼10秒见一睫状视网膜动脉充盈,13秒见动脉充盈,15秒静脉出现层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过国内不少大眼科机构都没有把画眼底图当回事,很多年轻医生和研究生在经治阶段也没有得到画眼底图的训练,这希望这张图能给新人们作个小小的参考。
图中描述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卷边的马蹄形裂孔,带盖的圆孔,有牵扯的马蹄孔,格子样变性区和萎缩孔,玻璃体后脱离weiss环,玻璃体积血,星状皱折,视网膜变薄区,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区等等病变信息。
三个或二个同心圆,12条放射线组成。
国际规定眼底病变的颜色
视网膜动脉出血斑--------------红色
视网膜静脉-----------------------兰色
正常视网膜-----------------------淡红色
脱离的视网膜--------------------淡蓝色
视网膜裂孔-----------------------蓝圈内涂红
视网膜变性区--------------------红色背景上蓝叉
视网膜变薄区--------------------蓝色范围内划红线
视网膜色素-----------------------黑色
脉络膜-----------------------------棕色
脉络膜及视网膜的渗出--------黄色
屈光介质及玻璃体的病变-----绿色
锯齿缘-----------------------------蓝色波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