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任务书

合集下载

局域网技术实验报告讲解

局域网技术实验报告讲解

《局域网技术实验》实验报告实验1:设计网络拓朴、制作网络硬件连接器实验2:构建网络平台、组建对等网实验3:构造DNS、DHCP、POP3、SMTP、NNTP、FTP、Web服务器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网络工程年级:学号:姓名:实验1:设计网络拓朴、制作网络硬件连接器1实验目的:①理论:理解网络拓扑结构、加深对以太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即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理解;了解双绞线的连接原理,学习制作直通型双绞线和交叉型双绞线。

②实践:设计简单的总线型网络拓扑;制作568B-568B型双绞线和568B-568A型双绞线。

2实验环境:非屏蔽双绞线、RJ-45水晶头、压线钳、剪刀、双绞线连通测试仪3操作过程:①网络拓扑结构和以太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即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理论认识和理解●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指网络的几何连接形状,画成图就叫网络“拓扑图”。

目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树型网络以太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即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通过一根传输线路将网络中所有结点连接起来,这根线路称为总线。

网络中各结点都通过总线进行通信,在同一时刻只能允许一对结点占用总线通信。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比较简单,总线型中所有设备都直接与采用一条称为公共总线的传输介质相连,这种介质一般也是同轴电缆(包括粗缆和细缆),不过现在也有采用光缆作为总线型传输介质的,如A TM网、Cable Modem所采用的网络等都属于总线型网络结构。

②双绞线的基本原理●非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缩写UTP)是一种数据传输线,由四对不同颜色的传输线所组成,广泛用于以太网路和电话线中。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具有以下优点:•无屏蔽外套,直径小,节省所占用的空间,成本低;•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将串扰减至最小或加以消除;•具有阻燃性;•既可以传输模拟数据也可以传输数字数据。

局域网及组网技术--实验指导书

局域网及组网技术--实验指导书

《局域网及组网技术》实验指导书吴征远编写适用专业:计算机技术本科专升本闽江学院计算机科学系2010年 7月前言局域网及组网技术是一门学习计算机局域网的课程,课程主要介绍局域网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如何使用Window server 2003进行局域网组网及应用服务器配置。

本课程实验针对的理论教学部分章节开设了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局域网技术,理解局域网组网的完整过程,掌握各种局域网应用服务器配置技能,学会解决局域网中的一般应用问题,为今后组建、管理和维护局域网奠定基础。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局域网组网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和培养学生基本的局域网规划及局域网网络设备操作、服务器配置和管理技能,本课程分别开设了“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配置与管理”、“ Windows 2003 server 本地用户和组管理”、“DNS服务的配置与管理”、“服务器综合应用”四个实验项目,其中“服务器综合应用”为综合性实验项目。

“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配置与管理”实验主要让学生掌握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及配置,以及通过按照终端服务程序实现服务器的远程管理技能;“Windows 2003 server 本地用户和组管理”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地用户和组的概念,训练及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对用户及组的管理技能;“DNS服务的配置与管理”实验主要让学生掌握DNS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DNS服务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技能;“服务器综合应用”实验主要让学生掌握DNS、DHCP、WWW服务器的基本配置与管理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局域网多种应用服务器的综合应用能力。

目录1、实验一: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配置与管理·············································42、实验二:Windows server 2003本地用户和组管理················································63、实验三:DNS服务的配置与管理·············································································84、实验四:服务器综合应用·······················································································135、实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156、实验报告格式········································································································16实验一: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配置与管理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掌握VMware虚拟机系统的使用。

局域网组网的综合实验教案资料

局域网组网的综合实验教案资料

实验三局域网组网的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局域网的规划设计方法2、熟悉网络实验室的组网3、熟悉局域网组网方案的撰写4、掌握模拟软件Boson NetSim、完成实验室网络拓扑设计和设备配置二、实验属性:综合性实验相关知识点:三、实验原理1、网络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局域网方案撰写的原则和方法四、实验步骤1、完成网络实验室建设的需求分析。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面向本学院计算机专业、网络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网络实验。

该实验室所购置的网络设备可为学生构建验证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环境。

同时,也可提供教师教学和科研开发的平台。

考虑到目前IT领域的高速发展,本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可保持领先水平。

建设一个面向全院的网络实验室,构筑一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网络实验平台;积极参与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完成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使院网络研究领域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开放、联合等多种方式,将实验室建成一个国内集科研开发和高水平信息网络人才培养的科研基地,为河南省的信息化和经济建设服务。

2、完成网络实验室的逻辑设计赛百诚网络实验室是河南省高端网络实验室之一。

目前本实验室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等二十余台设备。

本实验室主要以培养学员实际调试能力为目标,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大、中、小型网络的规划的设计与调试。

本实验室设施先进,拥有中国网通100M线路及教育科研网1G线路的接入。

架设局域网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三种:a,对等网——对等网络是非结构化地访问网络资源。

对等网中的每一台设备可以同时是客户机和服务器。

b.客户机/服务器网络——又叫服务器网络,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计算机划分为服务器和客户机。

c.无盘工作站网络——就是没有硬盘、软驱基于服务器网络的一种结构,无盘工作站利用网卡上的启动芯片与服务器连接,使用服务器的硬盘空间进行资源共享。

实验室采用互动式网络教学的方式,使学员能够快速掌握互联网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

局域网技术实验课指导用书

局域网技术实验课指导用书

局域网技术实验课指导用书实验一制作双绞线的RJ-45连接线实验目的:(1)掌握直通连接网线和交叉连接网线的制作。

(2)掌握测线器的使用。

实验环境: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步骤:(1)(2)….实验结果:实验心得:实验二使用NetBEUI和TCP/IP组建对等网并共享网络资源实验目的:(1)掌握网卡、集线器或交换机的使用。

(2)掌握NetBEUI协议和TCP/IP协议及其他网络组件的安装配置。

(3)掌握共享资源的设置实验实验环境:实验分组进行。

每组配给计算机二台、网卡二块、连接线二条;Windows 2000操作系统。

实验步骤:(1)(2)….实验结果:实验心得:实验三组建无线局域网实验目的:(1)掌握无线局域网的配置使用。

(2)掌握无线网卡的配置使用。

实验环境:实验分组进行。

每组硬件、软件配置如下:(1)带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多台台。

(2)实验步骤:(1)(2)….实验结果:实验心得:实验四掌握锐捷网络实验室设备和网络【实践环境】(一)实验室拓扑结构实验室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室拓扑结构图(二)实验设备分组网络实验室划分五组,其中一组放置一台RG-WALL-160防火墙做为出口、一台三层交换机S3760做为网络实验室的汇聚与一台2150G做为32台学生PC以及教师PC的接入层交换机。

网络实验室共划分6个VLAN(11、12、13、14、10、1)分别做为管理、学生、与教师机的VLAN,启用静态路由协议。

四组RACK实验台为学生实验组,使用四根八爪鱼线将四台RCMS(实验室控制管理服务器)分别与每组机柜内的实验设备链接起来,形成以上的网络拓扑。

RACK实验台的实验设备链接方式如图1-4所示。

图2 RACK实验台的实验设备链接方式学生实验组具体设备分组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实验组实验组编号功能说明设备型号数量4台R1762、2台RG-S3760、2台S2126G、1台RCMS RACK(A)组VOIP实验组【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一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以及模式之间的切换。

局域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局域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局域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和要求(一)设计目的将理论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对课程所设计的专业基础知识结合设计题目进行综合性应用,对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在下述各方面的能力应该得到锻炼:1、对于给定的设计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环节中培养动手技能。

3、熟练掌握局域网组网常见方案,对不同环境能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设计要求(1)对设计过程的要求1、每4人一组,各自独立完成一个题目个题目。

3、请同学们固定机位,在硬盘上建立自己的目录,将文件存储到该目录下。

文件自己备份,防止计算机硬盘还原。

(2)对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要求1、课程设计报告包含的内容有:a.封面:设计题目、指导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日期b.目录:按所写的报告的内容分章节进行列出目录c.系统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d.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e.配置路由器、交换机相关屏幕截图。

f.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g.心得体会h.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报告撰写的要求a.在WORD下进行排版,一律用A4大小的纸张,并严格按照统一封面进行填写;报告完成后,上交该格式的电子稿。

b.严禁抄袭报告,否则以零分计。

二、课题名称1、小型网络—Window2000办公室网络组建2、小型网络—网吧的组建3、小型网络—SOHO局域网的组建4、中型网络—医院信息化组网方案5、中型网络—智能化小区组网方案6、中型网络—证券营业所组网方案7、中型网络—酒店无线网络系统的组建8、中型网络—网络实验室解决方案9、大型网络—大学校园网组网方案10、大型网络—银行网络系统集成方案三、基本内容1、Intranet网络集成总体思路①确定目标,组建工程组。

②进行用户的需求分析和调研。

③进行市场产品类型、性能和价格的调研。

④完成系统方案设计。

⑤进行投标。

⑥中标后进一步与用户商讨需求,并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任务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任务书)

实验一组建对等局域网组网一、实验题目局域网组网。

二、实验目的1.参观校园网或商学院局域网,对计算机网络组成、硬件设备等有一定的了解。

2.利用网络设备,学生自己组成局域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局域网组网技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1.了解局域网的组成、各种设备的用途。

2.利用实验室提供的网络设备和双绞线,5~6位同学一组,将计算机组成一局域网,并对局域网进行相应配置。

3.进行对等网设置,并进行文件共享.4.独立完成上述内容,并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实验二组建客户/服务器局域网一、实验题目局域网c/s网及windows 2003 server安装与设置二、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 2003 Server的安装方式和安装过程。

(2)学会利用安装程序创建分区,选择分区格式。

(3)理解Windows 2003 Server的几种安装方式和要注意的问题。

(4)掌握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的相关术语。

三、实训要求学院现准备搭建一个网站服务器,计算机的主要配置为CPU:P43.0GB,内存:DDR333/1GB,硬盘:IDE,160GB两块。

经过分析决定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 作为操作系统,分为三个区,C盘20GB,D盘80GB,E盘80GB。

C盘、D盘采用NTFS格式,E盘采用FAT32格式。

操作系统安装在C盘上。

四、实训步骤1.从光盘启动安装程序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服务器2.安装活动目录3.设置用户名及密码4.客户端登陆服务器,并进行服务器资源访问实验三网络连通性的测试及通用测试指令的使用一、实验题目网络连通性的测试及通用测试指令的使用二、实验目的1. 熟悉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2. 掌握Ping等通用测试指令命令的使用。

3. 掌握如何使用Ping,ipconfig,netstat,tracert等命令验证目标主机的连通性。

《局域网技术实验》实验报告

《局域网技术实验》实验报告

《局域网技术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局域网技术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配置和管理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培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

二、实验环境1、硬件设备若干台计算机、交换机、网线等。

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网络配置工具等。

三、实验内容1、网线制作学习并亲手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了解两种网线的用途和区别。

在制作过程中,掌握网线的排线顺序、剥皮、剪线和压线等操作技巧。

2、网络设备连接将计算机与交换机通过制作好的网线进行连接,形成简单的局域网拓扑结构。

3、 IP 地址配置为每台计算机配置静态 IP 地址,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 服务器地址。

通过配置,使计算机能够在局域网内相互通信。

4、网络共享设置在局域网内设置共享文件夹和打印机,实现资源共享。

掌握共享权限的设置方法,保障共享资源的安全性。

5、网络故障排除模拟常见的网络故障,如网线接触不良、IP 地址冲突等,通过使用网络诊断工具和排查方法,找出故障原因并解决问题。

四、实验步骤1、网线制作(1)准备好网线、RJ-45 水晶头、网线钳等工具。

(2)根据需要选择制作直通线(两端线序相同)或交叉线(一端为 T568A 线序,另一端为 T568B 线序)。

(3)用网线钳剥开网线外皮,将网线中的 8 根线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

(4)将排好线序的网线插入水晶头,确保线芯顶到水晶头的顶端。

(5)使用网线钳将水晶头压紧,制作完成后使用测线仪测试网线是否连通。

2、网络设备连接(1)将制作好的网线一端连接计算机的网卡接口,另一端连接交换机的端口。

(2)按照相同的方法,将其他计算机也连接到交换机上。

3、 IP 地址配置(1)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网络和共享中心”。

(2)点击“更改适配器设置”,找到本地连接,右键选择“属性”。

《局域网组网技术》实训指导书.docx

《局域网组网技术》实训指导书.docx

《局域网组网技术》实训指导书第一部分实训大纲一、学时学分总学时实训时数二、实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实训课是《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实训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注内容加深学生对局域网组网和管理的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获得组网的基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强化学牛的知识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训对象本实训开设对象为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本实训为必修课程。

四、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局域网组网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深入认识和使用计算机网络并利用计算机网络知识组建与管理局域网的实际问题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

在各计算机及网络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它是一门专业主干课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特点是涉及面广既有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又有网络设备实际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培养实践能力着重在局域网的组建方面。

本实训课程共开设12个实训项目五、实训方式与基本要求1、由任课教师讲清实训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要求2、实训前必须制定好上机步骤弄清实训目的3、实训小组为24人一组每组每次12台计算机和相关的配套设备4、要求学生掌握各实训所需知识、操作方法或步骤记录实训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写岀详细的实训报告。

六、实训考核1、任课教师对每次每组实训结果检查和记录并审阅每组的实训报告2、任课教师根据实训完成情况对每组给出相应成绩3、课程总成绩应为理论考核与实训成绩的综合第二部分实训项目、设备及软件配置一、设备及主要软件配置1、高档服务器一台、路由器若干台、交换机若干台2、P C机每组一台配备网卡、CD-ROM> 3吋软驱3、R J45头若干、双绞线若干、RJ45压线钳15把、打线钳15把、集线器若干台、可配置交换机若干台、测试仪15套。

4、操作系统WINDOWS XP> WINDOWS 20005、无线网络设备接入INTERNET配套设施压线钳打线钳测线仪交换机HUB集线器路由器第三部分实骑指导目录实训项目一《对等网构建技术》实训一568A或568B标准的双绞线的制作实训二对等网中共享资源的设置与访问实训项目二《Windows网络构建技术》实训一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实训二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实训三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实训四WWW与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实训五E-mail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实训六代理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实训项目三《Linux网络构建技术》实训一DHCP的设置与实践实训二DNS的设置与实践实训三FTP的设置与实践实训四Web的设置与实践实训项目四《交换机配置》实训一交换机的基木配置实训二交换机端口隔离实训三跨交换机实现VLAN实训四VLAN/802.1Q-VLAN间通信实训项目五《综合实训》实训一中小型企业网包括校园网的设计实训二ASPADO网站新闻管理系统项目开发实例实训项目一《对等网络构建技术》实训一双绞线线缆的制作1、实训目的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场合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域网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任务书1.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1.1设计内容1.1.1 中小型企业网的组建本设计模拟一家中小企业网络的需求,通过对网络架构组建方案的设计、基于安全的网络配置方案设计、服务器架设方案设计、企业网络高级服务设计等方面的仿真研究,详尽的探讨了对该网络进行规划设计时遇到的关键性问题,以及网络相关的服务。

该设计主要包括:(1)技术选择及原理(2)拓扑结构设计(3)IP 地址规划方案设计及设备配置(4)服务器架设(5)网络安全设计设计实施与测试方案(6)设计实施与测试方案企业具体应用需求见附件,针对中小企业网络拓扑进行设计和分析,可以选择通过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进行网络仿真配置和安全设计1.2设计要求1.2.1网络实训报告规范(1)实训报告内容①需求分析:从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运行环境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②网络规划包括网络结构分析,网络架构设计,网络设备选用,IP地址规划,安全规划,网络拓扑图等。

③网络实施包括配置的思路,设计的原理及应用,具体的网络配置命令等。

④调试分析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数据,测试过程,测试结果等。

⑤心得体会⑥参考文献⑦评分表⑧附件包括所有的配置命令(2)书写格式①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分、附件(A4大小的图纸及程序清单)。

②正文的格式: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 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22。

③正文总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不含配置命令)。

1.2.2考核方式指导老师负责验收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学生的工作态度、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设计报告等进行综合考评,并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给出每位同学的课程设计成绩。

具体考核标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平时出勤(占10%)(2)原理阐述,拓扑结构,交换设备配置合理与否(占10%)(3)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占40%)(4)设计报告(占30%)注意:不得抄袭他人的报告(或给他人抄袭),一旦发现,成绩为零分。

(5)独立完成情况(占10%)。

1.2.3 课程验收要求(1)运行所设计的系统。

(2)回答有关问题。

(3)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可选课题1:模拟某企业办公局域网访问互联网WEB 服务器上的资源,并实现全网互联。

在局域网中划分VLAN ,客户端PC 能够对全网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telnet 远程控制,并禁止192.168.1.0/24访问服务器的WEB 服务。

地址规划如下图,192.5.1.0/24的网关地址为192.5.1.1,192.5.2.0/24的网关地址为192.5.2.1。

客户端1和客户端3处于VLAN2,客户端2和客户端4处于VLAN3。

实验设备:路由器两台(每台可以提供至少2个以太网口,不含广域网V35线缆),三层交换机一台,二层交换机三台,普通电脑4台,服务器1台,服务器上已经安装好window Server 2003,主页文件一个(文件名index.htm )。

实验要求:1、如图,选择提供的设备并进行互联,缺少的线缆自己动手制作,贴上设备的标签;2、配置Web 服务器,使其能通过IP 地址访问。

3、配置RouterA 。

配置主机名为RouterA ;设置密码;配置接口地址;配置动态路由RIP协交换机上行口统一为F0/24 客户端1、3、4都连接到F0/1,客户端2连接到F1/1SwitchB ,SwitchC ,SwitchD 分别连接到SwitchA 的F0/1和F0/2,F0/3,F0/4Web服务器: 200.5.0.100/24客户端1:192.5.1.10/24 客户端3: 192.5.1.30/24 RouterA RouterBSwitchASwitchB SwitchC SwitchD客户端4: 192.5.2.40/24客户端2: 192.5.2.20/24议;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禁止192.168.1.0/24访问服务器的WEB服务;配置NA T,使得内网192.168.1.0/24和192.168.2.0/24网段可以访问外网,且访问外网的源地址为100.0.0.1;捕获文字并保存为RouterA.txt;4、配置RouerB。

配置主机名为RouterB;设置密码;配置接口地址;配置动态路由RIP协议。

捕获文字并保存为RouterB.txt;5、配置SwitchA。

配置主机名为SwitchA;设置密码;上行口F0/24启用三层路由功能,配置IP地址192.168.0.2/24;配置链路聚合,设置F0/1和F0/2为聚合端口1,分别将聚合端口、F0/3、F0/4配置为Trunk接口;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2、VLAN3并配置相应的交换虚拟接口(SVI)地址,其中,VLAN2为192.168.1.1/24,VLAN3为192.168.2.1/24;配置动态路由RIP协议。

捕获文字并保存为SwitchA.txt;6、配置SwitchB,配置主机名为SwitchB;设置vlan1管理IP:192.168.0.3/24和密码。

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2、VLAN3;将F0/1和F0/2设置为聚合端口1;并将聚合端口设置为Trunk 接口,下行接口配置到相应的VLAN当中。

捕获文字并保存为SwitchB.txt。

7、配置SwitchC和SwitchD,主机名分别为SwitchC和SwitchD;分别设置vlan1管理IP 和密码,其中SwitchC管理IP为192.168.0.4/24,SwitchD管理IP为192.168.0.5/24;设备上行口配置为Trunk接口,下行接口配置到相应的VLAN当中。

捕获文字并保存为S、SwitchD.txt。

8、验证:客户端2和客户端4可以访问200.0.0.100的主页;9、验证:客户端1能够对全网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telnet远程控制;10、验证:switchA和switchB间链路断开任意一条,客户端1仍然可以ping通网关可选课题2:模拟某企业办公局域网访问互联网WEB 服务器上的资源,并实现全网互联。

在局域网中划分VLAN ,客户端能够对全网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telnet 远程控制,并禁止192.168.1.0/24访问服务器的WEB 服务。

地址规划如下图,192.168.1.0/24的网关地址为192.168.1.1,192.168.2.0/24的网关地址为192.168.2.1。

客户端1和客户端3处于VLAN2,客户端2和客户端4处于VLAN3。

实验设备:路由器两台(每台可以提供至少2个以太网口,不含广域网V35线缆),三层交换机一台,二层交换机三台,普通电脑4台,服务器1台,服务器上已经安装好window Server 2003,主页文件一个(文件名index.htm )。

实验要求:1、如图,选择提供的设备并进行互联,缺少的线缆自己动手制作,贴上设备的标签;2、配置Web 服务器,使其能通过域名访问。

3、配置RouterA 。

配置主机名为RouterA ;设置密码;配置接口地址;配置动态路由RIP协交换机上行口统一为F0/24 客户端1、3、4都连接到F0/1,客户端2连接到F0/2 SwitchB ,SwitchC ,SwitchD分别连接到SwitchA的F0/1,F0/2,F0/3Web 服务器: 200.0.0.100/24客户端1: 192.168.1.10/24客户端3:192.168.1.30/24 RouterA RouterBSwitchASwitchBSwitchCSwitchD客户端4:192.168.2.40/24客户端2:192.168.2.20/24议;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禁止192.168.1.0/24访问服务器的WEB服务;配置NA T,使得内网192.168.1.0/24和192.168.2.0/24网段可以访问外网,且访问外网的源地址为100.0.0.1;捕获文字并保存为RouterA.txt;4、配置RouerB。

配置主机名为RouterB;设置密码;配置接口地址;配置动态路由RIP协议。

捕获文字并保存为RouterB.txt;5、配置SwitchA。

配置主机名为SwitchA;设置密码;上行口F0/24启用三层路由功能,配置IP地址192.168.0.2/24;启用生成树协议,设置为RSTP模式,并设置优先级为0;将F0/1、F0/2、F0/3配置为Trunk接口;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2、VLAN3并配置相应的交换虚拟接口(SVI)地址,其中,VLAN2为192.168.1.1/24,VLAN3为192.168.2.1/24;配置动态路由RIP协议。

捕获文字并保存为SwitchA.txt;6、配置SwitchB,配置主机名为SwitchB;设置vlan1管理IP:192.168.0.3/24和密码。

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2、VLAN3;启用生成树协议,设置为RSTP模式;将上行端口设置为Trunk 接口,下行接口配置到相应的VLAN当中。

捕获文字并保存为SwitchB.txt。

7、配置SwitchC和SwitchD,主机名分别为SwitchC和SwitchD;分别设置vlan1管理IP 和密码,其中SwitchC管理IP为192.168.0.4/24,SwitchD管理IP为192.168.0.5/24;在SwitchC 上启用生成树协议,并设置模式为RSTP;设备上行口配置为Trunk接口,下行接口配置到相应的VLAN当中。

捕获文字并保存为SwitchC.txt、SwitchD.txt。

8、验证:客户端2和客户端4可以访问200.0.0.100的主页;9、验证:客户端1能够对全网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telnet远程控制;10、验证:switchA和switchB之间的链路和SwitchB和SwitchC之间的链路断开任意一条,客户端1仍然可以ping通网关;注意:1.学号最后2位在1~49的学生选择课题1,50~99的学生选择课题22.课题中所有IP地址的第二个字节需使用自己学号的最后2位,如本人学号1513504003,选择课题1,课题中192.168.1.0网段,需改为192.3.1.0网段。

200.0.1.0网段改为200.3.1.0网段,其余以此类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