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引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药的广泛应用成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农药药害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讨论农药药害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
一、农药药害问题的原因1.过量使用农药:为了快速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倾向于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过高,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2.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许多农民为了节省成本,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对该农药产生耐药性,对其他农药则失去了杀菌效果。
3.不合理施药技术:农民缺乏农药使用知识和技巧,经常使用错误的农药剂量、喷药方式和时间,造成药物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农药药害问题的影响1.生态环境破坏:农药使用过量和不合理,会导致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农药残留增多,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生物多样性。
2.食品安全问题: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引发慢性病、损害脏器功能和妨碍儿童正常发育。
3.生物种群减少:农药对农田周边的昆虫、鸟类和蜜蜂等有益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导致生物种群减少。
三、农药药害问题应对措施1.提高农民培训水平:加强农民农药使用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过量使用和错误施药。
2.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自然力量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农药销售和使用行为,建立健全农药残留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
4.发展绿色农药:加大对绿色、生态友好的农药研发力度,推动农药行业向环保方向转型,减少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广有机种植和农田复种技术,促进土壤的生态修复,提高作物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结论:农药药害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农民和农药企业等都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加强培训、推广绿色技术和强化监管来控制和减少农药药害的发生,保护农作物的质量和人民的健康。
农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及补救措施

农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及补救措施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菌和杂草的侵害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主要包括药害问题。
药害是指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水源、环境、人体和其他非目标生物产生的有害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1.选择不当:农药使用者在选择农药时,往往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不同农作物所需的农药种类、剂量和使用期限等信息缺乏了解。
因此,使用者常常会使用错误的农药,或者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剂量下使用农药,导致药害的发生。
3.时机不当:农药的使用时机也是产生药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发生的不同阶段,对应的农药使用时机也不同。
如果不在正确的时间点使用农药,就会导致农药对目标生物的毒杀效应不佳,或者对非目标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4.残留问题:农药的残留是产生药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农产品在采摘或者收获后仍然带有一定残留的农药时,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处理,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此外,农药的残留还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农药产生的药害,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加强培训和宣传:应加强对农药使用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药知识和操作技能。
农药生产厂家、农技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供准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指导。
3.加强监管和执法: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农药质量和保质期的检验,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农药进行注册和准入管理。
对违法销售、不合格产品和超标残留的严重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以起到威慑作用。
4.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为了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可以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微生物和植物间作作用等方法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方法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药害的发生。
5.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农药残留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情况,识别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 . 4生长停 滞型 这类药 害抑制 了作物的 正常生长 , 使植株 生长绶慢 , 如油菜 使用绿麦 隆不 当, 表现 生长迟缓 、 分枝减 少 、 对产量有 一定影 响; 多效唑用于连晚秧 田, 若不作移栽处理, 采用 拔秧 留苗栽 培, 则使 秧 苗生长缓慢 , 影 响 正 常抽 穗 。 2 . 5畸 形 型 这类 药 害 在 作 物 茎 叶 和 根 部 均 可 表 现 症 状 , 常见的畸形有卷 叶、 丛生 、 根肿 、 畸形穗 、 畸形果等 , 如棉苗遭 受除草 醚药害 , 则生 长点萎缩 , 棉 叶呈蕨叶状畸形; 番茄受 2 , 4 一 D药害时 , 典型的表现 空心果和畸形果 。 2 . 6脱 落 型 这类药害大多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 叶植 物上 ,有落 叶、 落 花、 落果等症状 , 如桃树受铜制剂药害会引起落 叶; 梨树 花期使用 甲胺磷会引起落花 。 2 . 7 劣 果 型 这类药害 主要表现 在植物 的果实上 , 使果实 体积变 小 , 果表 异常 , 品质变劣 , 影 响食用价值 , 如 西瓜受 乙烯 利药害 , 瓜瓤 暗红
这类药 害是在作物 生殖 生长期用药不当而引起 , 如 在水稻花 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前后, 使用稻脚青 , 可引起 雄性不育, 造成 空秕 青穗而减产 。 3 如 何 避 免 药 害 3 . 1 坚持做到先试验后应用 在 农 药 品种 大 面 积 推 广 前 ,必 须先 在 小 范 围 内进 行 试 验 , 筛 选 该 药 的适 用 范 围 、 防治对象 、 防治适期、 用药剂量 、 施药方法等 , 做 到 心 中有 数 。 3 . 2严格掌握农药使用技术 首先 要选准所用 的药剂 , 做到对症 下药 ; 其次要配 准农 药剂 量或 使用浓度 , 还 必须掌握好适 当的施药时期 , 采用恰 当 的施 药 方法 , 并应注意施药的质量 。 3 . 3抓 好 药 后 避 害 措 施 要彻 底清洗喷 雾器 , 尤其是施用过 除草剂 的喷雾器 , 如施 用 过2 、 4 一 D丁 酯 除 草 剂 的 喷 雾 器 械 , 若清洗 不彻底 , 会 对 双 子 叶 农 作物产生药害 。 4药害后应采取 的补救措施 4 . i 冲 洗 补 救 叶片受到药害 , 用清水 多次喷洒, 减少 叶片上 的药物残留量 ; 对旱地 施药过量造 成的药 害, 可足 量浇水洗药 , 降低作 物体 内药 物 的相对含量 。 4 . 2施肥 补 救 对产生 叶面药斑 、 叶缘 枯焦和 植株黄 化、 矮化 等症状的药害, 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 。如水稻使用 多效 唑产 生药害后, 可追 施尿素 。 4 . 3使用 解毒剂用性质相反的药品缓解 硫 酸铜药害可 喷 0 . 5 % 生石灰水 , 对 多效 唑过 量的药害 , 可喷 施赤霉素 2 0 m g / k g促进生长 。 4 . 4使用 植物 生长调节剂补救 对 于抑制或干扰植物体 内赤霉素合成 的除草剂 、 植物生长调 节剂如 2 , 4 - D丁酯、 甲草胺 、 杀草丹 、 禾大 壮、 乙烯利 、 整形素等药 剂, 在 药 害 后 喷洒 赤霉 素可 缓 解 药害 程 度 。 如 西 瓜 田误 用 二 甲 四 氯, 产生药害 后用赤霉 素 2 0  ̄3 0 m g / k g喷洒 , 或 使用安心解 毒剂 2  ̄3 m g / k g叶面喷洒 , 可促进作物恢复 生长, 减轻 药害 的损 失, 并 增 加抗药力 。 4 . 5 冻害补救 低 温 可 使 生 物 膜 的 活 性 降 低 ,表 现 在 细 胞 间 隙 出现 冰 晶 体 , 引起 细胞失水,从而使生物膜具有毒性的部分有机物浓度增大 , 聚集 于 生物 膜 附近 , 即产 生 了冻 害, 一般 的 调节 剂在 低温 下 ( - 2 0 " C ) 都会对植物失去调节 作用 , , 而D A 一 6在低温下 , 只要植物 具有生长现 象 , 就 具有调节 作用, 及时喷施或冲 施可减剂药害, 可使果 实表面细 胞死 亡, , 形成 褐果现象 ; 葡萄受增产灵药害 , 表现 果穗松散 , 果实缩 小。
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止

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是如何产生的,如
何防止
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止
农药对农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农药使用技术不当,是药害产生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②农药制剂中含有对植物有害的杂质或者是有效成分发生降解
而产生对植物有害的物质。
③农药制剂理化性能不良,如可湿性粉剂悬浮率差会导致药害。
④农药有效成分对某些植物或植物的某个生育期不安全。
⑤环境因素,如高温时,硫制剂易对作物产生药害。
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防止药害的产生:
①施药时注意天气情况。
要避开容易造成药害的恶劣天气,如高温或阴湿;在土壤墒情不利的情况下也要避免使用种衣剂等;作物开花、坐果时,应避免用药。
②仔细阅读药剂的使用说明。
注意是否有如何避免产生药害的内容,应该兼顾邻近栽培的作物和下茬作物。
注意有些药品的保质期。
施药时要掌握使用剂量或稀释倍数,注意药液混合均匀和均匀施药。
施用除草剂的药械用后要彻底清洗,否则,下次在其他田块使用时引起药害。
第1页共1页。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民不清楚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无法做到安全、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
因此,导致农作物药害频繁发生,致使农作物减产减收.为此,笔者整理出农业生产中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主要症状表现及农作物药害的预防措施。
一、农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1)药剂种类.不同类型的农药对不同植物的药害程度不同。
如有机氯杀虫剂对瓜类易产生药害,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类杀虫剂易对高粱产生药害。
(2)药剂剂型和使用浓度。
一般来说,不同剂型的农药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大小不同,但无论何种剂型,如果加工质量差都会增加产生药害的可能性。
如油剂、乳油等分层,出现沉淀;可湿性粉剂结块,悬浮率低,粉剂结絮.另外,农药的使用浓度越高,越易产生药害。
(3)药剂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方法种类较多,若使用方法不恰当就会造成药害,其主要表现为误用农药、错混农药、稀释农药过高、所用的水质不同、残留药害、漂移药害、喷雾器清洗不彻底等等。
(4)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亦不同。
(5)农作物的生育期。
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药剂敏感度亦不同,一般地说,植物在幼苗期、开花期、孕穗期比较敏感,易产生药害。
(6)环境方面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随着气温的升高,农药的药效增强,但药害也同时增大,湿度高时利于药剂向植物体内渗透,提高药效,同时也易造成药害,所以在多雨、多露的天气不宜喷药。
(7)光照.阳光照射强烈易发生药害.(8)土壤性质。
土壤性质对土壤使用除草剂的药效发挥和药害产生有明显影响。
二、农作物药害的主要症状:一般情况下,农怍物药害发生后.常表现出以下几种症状:(1)斑点。
在作物施药后较短时间内,其叶片及茎甚至果实上产生黄斑、褐斑、枯斑等。
(2)黄化。
幼嫩新叶新梢变黄,影响正常生长。
(3)畸形。
作物受农药危害常见的畸形有卷叶、新叶丛生、根肿、穗部及果实畸形等.(4)枯萎.除草剂使用不当产生的药害,致使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农作物田间药害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农作物田间药害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农作物田间药害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今天我们要谈一个严肃的话题:农作物药害。
近年来由于农药质量或农民用药不当而发生的药害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对农作物收成造成损失,还时常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下面就药害展开讨论。
一、药害发生原因:在生产实践中农作物药害发生主要有以下因素引起的。
1、施用药剂过量。
有些农户讯在用药越多,防效越好的观念,使用时不看说明书成倍用量。
2、错用农药。
一是农民对农药保存不善,造成农药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二是农药经营者业务素质差,给农民拿错药。
3、盲目混配农药。
如脲类除草剂与磷酸脂类杀虫剂混用,会严重伤害棉花幼苗。
4、土壤残留。
在土壤中持续期长、残留时间久的除草剂易对轮作中敏感的后茬作物造成伤害。
5、施药时间不当。
各种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
6、药械清洗不干净。
喷药后药械未进行彻底清洗,又在其它敏感作物上使用。
如在麦田喷洒除草剂后,清洗不净,又用于豆类、蔬菜等作物上喷洒农药,就会造成伤害。
二、药害与病害有何不同?斑点型药害与生理性病害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植株上的分布往往没有规律性,全田亦表现有轻有重;而后者通常发生普遍,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
斑点型药害与真菌性病害也有所不同,前者斑点大小、形状变化大;而后者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
药害引起的黄化与缺乏营养元素而出现的黄化相比,前者往往由黄叶发展成枯叶,阳光充足的天气多,黄化产生快;缺乏营养元素而出现的黄化阴雨天多,黄化产生慢,且黄化常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有关,在全田黄苗表现有一致性。
与病毒引起的黄化相比,后者黄叶常有碎绿状表现,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病状,病株与健株混生。
药害引起的畸形与病毒病害畸形的区别在于前者发生具有普遍性,在植株上表现局部症状;后者往往零星发病,表现系统性症状,常在叶片混有碎绿、明脉、皱叶等症状。
药害枯萎与侵染性病害所引起的枯萎症状比较,前者没有发病中心,且大多发生过程迟缓,先黄化、后死株,根茎输导组织无褐变;后者多是根茎部输导组织堵塞,在阳光充足、蒸发量大时先萎蔫,后失绿死株,根基导管常有褐变。
什么是农作物药害?发生农药药害了怎么办?

什么是农作物药害?发生农药药害了怎么办?【常见问题】什么是农药药害?发生药害了怎么办?【专家解答】一般来讲,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是安全的,但由于某些原因,农药药害每年都有发生。
平常所说的农作物药害是指因使用农药不当,而引起作物反应出各种病态。
对于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来说,都不愿意看到药害的发生,但由于药害毕竟会给农药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关系到赔偿问题,因此药害问题常常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下面,本人为您介绍了作物发生农药药害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步骤一、保存好农药药害现场:使用农药发生的药害,都会在作物以明显增加地表现出来,发生药害的作物就是药害的现场,在药害现场存在的情况下应尽量保护好现场,避免遭到人为和其它方面的破坏,也不能等药害现场自然消失,否则,会给鉴定工作带来一定麻烦。
因此,药害现场是鉴定工作的基础。
如有一年渭南部分农民用江苏某厂生产的辛硫磷防治辣椒上的棉铃虫,造成大片辣椒减产,但农民却在辣椒拔杆后找到有关部门要求鉴定,苦于没有现场,使鉴定工作费尽周折也未能完全如愿。
如果因客观原因不能保存现场的,则可以通过摄相、照相等手段来记录发生药害的情况,不过最好当时各方都在场,且经过公证部门的公证。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通过有关仪器设备记录下来的药害发生情况资料在做鉴定时,没有现场直观,有时还会因技术问题而使药害情况反映不完全,不充分,会拾鉴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步骤二、搜集所使用农药的有关证据:第一种是购买农药的证据,如发票、收据等,如果没有这些票据,农药经营者有可能不承认你所使用的农药是在他那里购买的。
第二种是使用后剩余的农药和农药包装物(农药瓶和农药袋),如果保存了这些东西,则基本可以说明你地里作物上发生的药害有可能是因为使用了这种农药。
假如没有以上两种证据或证据不全,则会给药害的鉴定带来很大的困难。
步骤三、请有关部门进行鉴定: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药害鉴定部门,如农业局、植保站、工商局等,到底请那个具体部门,应该是农药使用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共同认可的部门。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张国奇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3期农作物药害是指因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病害,进而引起作物产量下降、减收或者绝收。
本文通过分析导致农药使用不当的4种常见原因,提出了防控农作物药害的对策和措施。
1导致该区农作物药害的主要因素通过近年该农作物药害现象调查,发现导致农作物药害因素主要有如下两类:从农药类型上讲有除草剂药害、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杀菌剂药害和杀虫剂药害。
这之中以除草剂不当使用导致的药害占绝大多数,达药害总数量的80%以上。
从农药登记上讲有超登记作物范围使用导致药害和登记作物范围内使用导致药害。
这之中又以前者占为最多,占总数量的90%以上。
2导致该区农药使用不当产生药害的原因分析2.1农药使用者方面2.1.1适龄人员大量外出,老人、妇女是农事活动的主力军。
据实际调查,在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体力较差的妇女,这些人受教育程度较低。
种田一是凭老经验,二是看见别人干啥就干啥,即便农药零售商细心指导,也有因使用者的问题出现药害。
2.1.2种植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种植大户以前从事其他行业或虽长期从事农业种植但其使用农药的技术仍很不足。
如一种植大户,将购入的乙草胺超登记范围使用于西瓜田的芽前除草,并在药效降解期远没达到的时候移栽西瓜苗导致药害。
2.2农药经营者方面2.2.1文化水平偏低。
据调查统计,该地区共有农药经销人员91人,经对其中40人调查,高中(中专)文化只有13人、初中文化25人,小学文化2人。
2.2.2专业技术水平差。
据调查,该地区的农药零售商主要来源于当地农民和原农资经销系统改制后的人员,只有很少人参加过植保技术的专门培训。
他们掌握的植保技术主要来源于农药经销中的实践以及农药批发商的宣传。
2.2.3服务意识欠缺。
农药是特殊商品,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发挥杀虫防病除草的应有作用,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是农药零售商的应尽职责,但有部分农药零售商不认真仔细地向购买农药的群众介绍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导致部分群众不正确使用而产生药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民不清楚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无法做到安全、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
因此,导致农作物药害频繁发生,致使农作物减产减收。
为此,笔者整理出农业生产中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主要症状表现及农作物药害的预防措施.
一、农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1)药剂种类。
不同类型的农药对不同植物的药害程度不同。
如有机氯杀虫剂对瓜类易产生药害,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类杀虫剂易对高粱产生药害。
(2)药剂剂型和使用浓度。
一般来说,不同剂型的农药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大小不同,但无论何种剂型,如果加工质量差都会增加产生药害的可能性。
如油剂、乳油等分层,出现沉淀;可湿性粉剂结块,悬浮率低,粉剂结絮。
另外,农药的使用浓度越高,越易产生药害。
(3)药剂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方法种类较多,若使用方法不恰当就会造成药害,其主要表现为误用农药、错混农药、稀释农药过高、所用的水质不同、残留药害、漂移药害、喷雾器清洗不彻底等等。
(4)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亦不同。
(5)农作物的生育期。
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药剂敏感度亦不同,一般地说,植物在幼苗期、开花期、孕穗期比较敏感,易产生药害。
(6)环境方面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随着气温的升高,农药的药效增强,但药害也同时增大,湿度高时利于药剂向植物体内渗透,提高药效,同时也易造成药害,所以在多雨、多露的天气不宜喷药。
(7)光照。
阳光照射强烈易发生药害。
(8)土壤性质。
土壤性质对土壤使用除草剂的药效发挥和药害产生有明显影响。
二、农作物药害的主要症状:一般情况下,农怍物药害发生后.常表现出以下几种症状:(1)斑点。
在作物施药后较短时间内,其叶片及茎甚至果实上产生黄斑、褐斑、枯斑等。
(2)黄化。
幼嫩新叶新梢变黄,影响正常生长。
(3)畸形。
作物受农药危害常见的畸形有卷叶、新叶丛生、根肿、穗部及果实畸形等。
(4)枯萎。
除草剂使用不当产生的药害,致使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5)停滞生长。
生长调节剂、除草剂使用不当会出现作物停滞生长。
(6)不孕。
开花期用药不当,常造成不孕和不结实现象。
(7)脱落。
用药不当,常会造成落花、落果、落叶等现象。
(8)劣果。
结果期用药不当产生药害,常表现果实生长异常,外观及品质变劣。
三、农作物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1)浇水排毒。
对一些施用除草剂而引起的药害,可适当浇水或灌水洗药排毒,减少根部积累的有害物质。
(2)喷水冲洗。
叶片遭受药害,可在受害处连续喷洒几次清水,以清除或减少作物叶片上
的农药残留量。
如果是酸性药剂造成的药害,喷水时可加入适量草木灰或0.1%生石灰;碱性药剂造成的药害,喷水时可加入适量食醋,能够减轻与缓解药害。
(3)摘除受害枝叶。
(4)追施肥料。
结合浇水追施速效肥,也可喷施全营养叶面肥。
(5)中耕松土。
结合灌水、施肥进行中耕松土,可促进根系发育,增强作物恢复能力。
(6)喷施调节剂。
根据作物需要,喷施云大120等叶面营养调节剂或植物激素,促进作物恢复生长。
(7)使用解毒剂。
根据导致药害的药物性质,可用和其性质相反的药物中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