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

合集下载

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

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

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首先,农药药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正确的农药使用。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往往没有充分了解农药的使用方法、推荐剂量和使用时机等基本知识,导致了农药的误用。

一些农民会过量使用农药,或者在农作物快要收割时仍然使用农药,这样会导致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超标。

此外,农民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忽略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保护,比如没有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

其次,农药药害的产生还与农药的质量问题有关。

部分农药市场存在假冒伪劣产品,这些农药可能没有通过正规的检测和认证,含有高浓度的有害成分。

另外,一些过期或长时间未使用的农药可能会失去有效成分,或者产生一些降解产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第三,农药药害的原因还与监管不严密有关。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品,因此对其使用和销售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

然而,在一些地方,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了农药市场的混乱。

一些农民可以轻易地购买到非法或涉及违规的农药,而相关的执法部门则未能有效制止这种情况。

此外,对农药的监测和检测也可能存在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控制农药药害的发生。

此外,一些农药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农药抗性的产生。

农药抗性是指对其中一种农药的杀虫效果逐渐减弱或完全失效。

当农药在大面积使用后,一些害虫很容易形成对该农药的抵抗,从而导致农药的有效性降低。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可能会不得不增加农药的用量或使用另一种更强效的农药,这一过程可能会导致农药的滥用和药害的发生。

另外,农药药害的原因还与使用农药的环境条件有关。

例如,如果农作物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或者农民在雨后立即使用农药,可能会导致农药被冲刷到土壤中,从而对土壤微生物和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同样,如果农民在种植密度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农药,可能会导致农药在农田中积累较高的浓度,进而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不正确的农药使用、农药质量问题、监管不严密、农药抗性的产生和使用环境条件等。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引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药的广泛应用成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农药药害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讨论农药药害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

一、农药药害问题的原因1.过量使用农药:为了快速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倾向于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过高,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2.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许多农民为了节省成本,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对该农药产生耐药性,对其他农药则失去了杀菌效果。

3.不合理施药技术:农民缺乏农药使用知识和技巧,经常使用错误的农药剂量、喷药方式和时间,造成药物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农药药害问题的影响1.生态环境破坏:农药使用过量和不合理,会导致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农药残留增多,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生物多样性。

2.食品安全问题: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引发慢性病、损害脏器功能和妨碍儿童正常发育。

3.生物种群减少:农药对农田周边的昆虫、鸟类和蜜蜂等有益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导致生物种群减少。

三、农药药害问题应对措施1.提高农民培训水平:加强农民农药使用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过量使用和错误施药。

2.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自然力量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农药销售和使用行为,建立健全农药残留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

4.发展绿色农药:加大对绿色、生态友好的农药研发力度,推动农药行业向环保方向转型,减少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广有机种植和农田复种技术,促进土壤的生态修复,提高作物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结论:农药药害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农民和农药企业等都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加强培训、推广绿色技术和强化监管来控制和减少农药药害的发生,保护农作物的质量和人民的健康。

农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及补救措施

农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及补救措施

农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及补救措施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菌和杂草的侵害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主要包括药害问题。

药害是指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水源、环境、人体和其他非目标生物产生的有害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药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1.选择不当:农药使用者在选择农药时,往往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不同农作物所需的农药种类、剂量和使用期限等信息缺乏了解。

因此,使用者常常会使用错误的农药,或者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剂量下使用农药,导致药害的发生。

3.时机不当:农药的使用时机也是产生药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发生的不同阶段,对应的农药使用时机也不同。

如果不在正确的时间点使用农药,就会导致农药对目标生物的毒杀效应不佳,或者对非目标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4.残留问题:农药的残留是产生药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农产品在采摘或者收获后仍然带有一定残留的农药时,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处理,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此外,农药的残留还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农药产生的药害,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加强培训和宣传:应加强对农药使用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药知识和操作技能。

农药生产厂家、农技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供准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指导。

3.加强监管和执法: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农药质量和保质期的检验,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农药进行注册和准入管理。

对违法销售、不合格产品和超标残留的严重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以起到威慑作用。

4.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为了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可以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微生物和植物间作作用等方法来控制害虫和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方法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药害的发生。

5.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农药残留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情况,识别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苗。
2 . 4生长停 滞型 这类药 害抑制 了作物的 正常生长 , 使植株 生长绶慢 , 如油菜 使用绿麦 隆不 当, 表现 生长迟缓 、 分枝减 少 、 对产量有 一定影 响; 多效唑用于连晚秧 田, 若不作移栽处理, 采用 拔秧 留苗栽 培, 则使 秧 苗生长缓慢 , 影 响 正 常抽 穗 。 2 . 5畸 形 型 这类 药 害 在 作 物 茎 叶 和 根 部 均 可 表 现 症 状 , 常见的畸形有卷 叶、 丛生 、 根肿 、 畸形穗 、 畸形果等 , 如棉苗遭 受除草 醚药害 , 则生 长点萎缩 , 棉 叶呈蕨叶状畸形; 番茄受 2 , 4 一 D药害时 , 典型的表现 空心果和畸形果 。 2 . 6脱 落 型 这类药害大多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 叶植 物上 ,有落 叶、 落 花、 落果等症状 , 如桃树受铜制剂药害会引起落 叶; 梨树 花期使用 甲胺磷会引起落花 。 2 . 7 劣 果 型 这类药害 主要表现 在植物 的果实上 , 使果实 体积变 小 , 果表 异常 , 品质变劣 , 影 响食用价值 , 如 西瓜受 乙烯 利药害 , 瓜瓤 暗红
这类药 害是在作物 生殖 生长期用药不当而引起 , 如 在水稻花 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前后, 使用稻脚青 , 可引起 雄性不育, 造成 空秕 青穗而减产 。 3 如 何 避 免 药 害 3 . 1 坚持做到先试验后应用 在 农 药 品种 大 面 积 推 广 前 ,必 须先 在 小 范 围 内进 行 试 验 , 筛 选 该 药 的适 用 范 围 、 防治对象 、 防治适期、 用药剂量 、 施药方法等 , 做 到 心 中有 数 。 3 . 2严格掌握农药使用技术 首先 要选准所用 的药剂 , 做到对症 下药 ; 其次要配 准农 药剂 量或 使用浓度 , 还 必须掌握好适 当的施药时期 , 采用恰 当 的施 药 方法 , 并应注意施药的质量 。 3 . 3抓 好 药 后 避 害 措 施 要彻 底清洗喷 雾器 , 尤其是施用过 除草剂 的喷雾器 , 如施 用 过2 、 4 一 D丁 酯 除 草 剂 的 喷 雾 器 械 , 若清洗 不彻底 , 会 对 双 子 叶 农 作物产生药害 。 4药害后应采取 的补救措施 4 . i 冲 洗 补 救 叶片受到药害 , 用清水 多次喷洒, 减少 叶片上 的药物残留量 ; 对旱地 施药过量造 成的药 害, 可足 量浇水洗药 , 降低作 物体 内药 物 的相对含量 。 4 . 2施肥 补 救 对产生 叶面药斑 、 叶缘 枯焦和 植株黄 化、 矮化 等症状的药害, 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 。如水稻使用 多效 唑产 生药害后, 可追 施尿素 。 4 . 3使用 解毒剂用性质相反的药品缓解 硫 酸铜药害可 喷 0 . 5 % 生石灰水 , 对 多效 唑过 量的药害 , 可喷 施赤霉素 2 0 m g / k g促进生长 。 4 . 4使用 植物 生长调节剂补救 对 于抑制或干扰植物体 内赤霉素合成 的除草剂 、 植物生长调 节剂如 2 , 4 - D丁酯、 甲草胺 、 杀草丹 、 禾大 壮、 乙烯利 、 整形素等药 剂, 在 药 害 后 喷洒 赤霉 素可 缓 解 药害 程 度 。 如 西 瓜 田误 用 二 甲 四 氯, 产生药害 后用赤霉 素 2 0  ̄3 0 m g / k g喷洒 , 或 使用安心解 毒剂 2  ̄3 m g / k g叶面喷洒 , 可促进作物恢复 生长, 减轻 药害 的损 失, 并 增 加抗药力 。 4 . 5 冻害补救 低 温 可 使 生 物 膜 的 活 性 降 低 ,表 现 在 细 胞 间 隙 出现 冰 晶 体 , 引起 细胞失水,从而使生物膜具有毒性的部分有机物浓度增大 , 聚集 于 生物 膜 附近 , 即产 生 了冻 害, 一般 的 调节 剂在 低温 下 ( - 2 0 " C ) 都会对植物失去调节 作用 , , 而D A 一 6在低温下 , 只要植物 具有生长现 象 , 就 具有调节 作用, 及时喷施或冲 施可减剂药害, 可使果 实表面细 胞死 亡, , 形成 褐果现象 ; 葡萄受增产灵药害 , 表现 果穗松散 , 果实缩 小。

农药药害及解救方法

农药药害及解救方法

2、作物本身的影响 (1)作物种类和品种。不同作物或同一作
物不同品种对同一种农药敏感性不同。 (2)作物生育期。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药剂
的敏感反应有较大的差异。 (3)植株部位。作物各个部位之间对药剂
敏感性差异较大。 (4)作物长势。作物长势不同,耐药性也
不同
3、环境的影响
(1)温度。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药的 活性,也关系到作物的安全性。
当季作物不发生药害,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药 剂,对下茬较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如玉米田使 用西玛津除草剂后,往往对下茬油菜、豆类等作 物产生药害。多在下茬作物种子发芽阶段出现, 轻者根尖、芽梢等部位变褐或腐烂,影响正常生 长;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完全不出苗。 容易和肥害等混淆。多效唑施用不当也会出现影 响下茬生长药害。
B、慢性型药害
施药后症状不立即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潜伏 性,使作物生长受阻,果实风味变差等。这种药害 往往很难诊断,易和其他生理性病害相混淆。诊断 时,可采用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施药种类、数 量、面积和植株对照的方法诊断。植物生长调节剂、 内吸性除草剂、三唑类杀菌剂易出现慢性药害。
C、残留型药害
(6)生长调节剂最好单独使用,不混用其他药肥;
谢 谢!!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读
四、药害的缓解和补救措施
1、喷水洗药 由于喷洒某种农药使植株和叶片发生药害, 可反复喷洒清水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 物冲洗掉。同时喷清水增加了作物细胞中的水分, 稀释了作物体内的药液浓度,从而减轻作物药害。
2、喷缓解剂
对造成作物药害的药物,有针对性地喷洒能缓
解该药物的药剂,可以大大减轻药害损失。 例如:氧化乐果、对硫磷等农药对作物产生
药害的常见症状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农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民不清楚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无法做到安全、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

因此,导致农作物药害频繁发生,致使农作物减产减收.为此,笔者整理出农业生产中作物药害的产生原因、主要症状表现及农作物药害的预防措施。

一、农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1)药剂种类.不同类型的农药对不同植物的药害程度不同。

如有机氯杀虫剂对瓜类易产生药害,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磷类杀虫剂易对高粱产生药害。

(2)药剂剂型和使用浓度。

一般来说,不同剂型的农药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大小不同,但无论何种剂型,如果加工质量差都会增加产生药害的可能性。

如油剂、乳油等分层,出现沉淀;可湿性粉剂结块,悬浮率低,粉剂结絮.另外,农药的使用浓度越高,越易产生药害。

(3)药剂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方法种类较多,若使用方法不恰当就会造成药害,其主要表现为误用农药、错混农药、稀释农药过高、所用的水质不同、残留药害、漂移药害、喷雾器清洗不彻底等等。

(4)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亦不同。

(5)农作物的生育期。

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药剂敏感度亦不同,一般地说,植物在幼苗期、开花期、孕穗期比较敏感,易产生药害。

(6)环境方面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随着气温的升高,农药的药效增强,但药害也同时增大,湿度高时利于药剂向植物体内渗透,提高药效,同时也易造成药害,所以在多雨、多露的天气不宜喷药。

(7)光照.阳光照射强烈易发生药害.(8)土壤性质。

土壤性质对土壤使用除草剂的药效发挥和药害产生有明显影响。

二、农作物药害的主要症状:一般情况下,农怍物药害发生后.常表现出以下几种症状:(1)斑点。

在作物施药后较短时间内,其叶片及茎甚至果实上产生黄斑、褐斑、枯斑等。

(2)黄化。

幼嫩新叶新梢变黄,影响正常生长。

(3)畸形。

作物受农药危害常见的畸形有卷叶、新叶丛生、根肿、穗部及果实畸形等.(4)枯萎.除草剂使用不当产生的药害,致使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浅析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治补救措施

浅析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治补救措施

浅析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治补救措施小麦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而除草剂是一种可以有效去除杂草、提高小麦产量的农药。

除草剂也会带来一定的药害问题,特别是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浅析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治补救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对农民朋友们的生产实践有所帮助。

一、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1. 不当使用除草剂不当使用除草剂是导致药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麦生长期间,一些农民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可能会在适宜条件下过量使用除草剂或者在适宜生长时期使用不适宜的除草剂,导致小麦受到药害。

2. 天气条件不利天气条件不利也是导致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之一。

比如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使用除草剂,小麦生长不良,对药剂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药害情况。

3. 土壤条件不佳土壤条件不佳也容易导致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

贫瘠的土壤使小麦缺乏养分,生长状况不佳,对药剂的耐受性下降,容易受到药害影响。

1. 合理选择除草剂在选择除草剂时,应该根据小麦生长周期和作物品种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在使用除草剂之前,要认真查看说明书,根据规定的用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严禁擅自调整用药量和用药时期,以防止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2. 控制用药剂量和时期在实际使用中,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期,不要贪图一时便宜而盲目增加药剂用量,也不要在不适宜的时期进行除草剂的施用。

要根据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用药时期和药剂量,确保小麦免受药害影响。

3. 注意气象条件在使用除草剂时,要关注气象条件,避开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选择适宜的气象条件进行用药,减少小麦受到药害的可能性。

4. 土壤管理加强土壤管理,改善小麦生长环境,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耐受性。

合理施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对除草剂的耐受能力,减少药害的发生。

5. 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害在使用除草剂后,及时观察小麦的生长状况,如发现小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病虫害等可能的影响,对症处理,减少药害的扩散。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一、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原因一、使用不当由于除草剂专一性很强,一种除草剂只限于一定范围的植物种类,不能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更不能错用,否则会伤害花卉植物.二、时间不当除草剂对花卉植物安全性有一定的适期,如纳替耘等激素型除草剂,对地毯草、野牛苹、结缕草、紫羊茅等禾本科草坪植物在营养生长期施用不仅安全,而且药效很好.而在禾本科草坪植物生殖生长期用药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发育,造成伤害.三、剂量不当随意加大剂量有时虽能提高除草效果,但也会给花卉带来伤害.如稳杀得等一些高效除草剂,如加大剂量会明显抑制甚至停止花卉植物的生长.四、栽培条件一种除草剂不仅有一定的专一性,并且有一定的区域性,尤其是一些土壤处理型的除草剂与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降水量、灌溉状况也有密切关系.如草净津适宜在壤土、粘土地使用,在砂壤地使用很不安全.绿黄隆在pH值高的土壤中很难分解,容易影响后期花卉植物的生长.五、使用伪劣产品,操作不当,混用不合理,喷药器械清洗不干净再用来喷农药等等,都会造成药害.二、防止除草剂产生药害的方法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容易判断,如喷除草剂后茎叶扭曲、心叶变形等,对于除草剂药害要以预防为主.一、选用合适的除草剂;严格按照说明使用,不要过量以及重喷、漏喷,防止随风飘移、随水飘流等现象发生.二、激素型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如纳替耘等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可喷赤霉素或撤石灰,草木灰,活性炭等进行缓解.三、触杀型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初期只是地上部分或局部损伤,可施速效肥料使花卉植物迅速得到所需的营养而恢复生长.除草剂多为酸性物质,所以,每亩地施石灰或草木,灰五十至一百公斤,可减轻药害.对于轻微药害可用百分之一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四、土壤处理剂引起的药害,可翻耕并浇水冲洗土壤,以减少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五、对受药害较轻的地块,应加强管理,精耕细作,使植株健壮生长.摘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
发布时间:2008-4-22 被阅览数:95 次作者:摘录
1、农药方面
(1)农药的理化性质。

在一般情况下,农药对作物都有一定的生理影响。

一些广谱性的除草剂,喷施到作物的绿色部位,吸收后干扰植物的苯基丙氨酸的生物合成,使植物茎叶枯黄,根基腐烂而枯死。

(2)农药质量。

使用质量差,含杂质或变质的农药是引起药害的重要因素。

(3)混合使用不当。

农药之间混用不当也是造成药害的一个因素。

(4)药液浓度。

农药的使用剂量和喷施浓度超过了植物的承受能力,也可产生药害。

(5)喷施次数。

重喷和连喷会引起药害.
(6)施药方法。

施药方法同作物药害有一定关系.
2、作物方面
(1)作物种类和品种。

不同作物对每一种农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和敏感性。

(2)作物生育期。

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药剂的敏感反应有较大的差异。

(3)植株部位。

作物各个部位之间对药剂敏感性差异较大。

(4)作物长势。

作物长势弱,抗药性差也会产生药害。

3、环境方面
(1)温度。

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药的活性,也关系到作物的安全性。

在高温环境下农药的活性高,而导致有些农药产生药害。

气温高于35度时不宜使用,另外低温条件下施药,虽然农药活性低但作物抗性也低,也易产生药害。

(2)湿度和降雨。

湿度过大,水分过多是引起药害的原因之一。

(3)风力和风向。

在喷施除草剂时,风可导致除草剂产生雾滴飘移,造成敏感作物药害。

(4)土壤质地。

粘性重,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对农药粘附力较强扩药剂在土壤中移动性小,不易产生药害,而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沙质土壤上的农作物易产生药害。

果树农
药药害
解救四

农药对植物的药害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药害在喷药后几小时至数日内即表现出
来,如叶面(果实)出现斑点、黄化、失绿、枯萎、卷叶、落叶落果、缩节簇生等。


性药害得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如光合作用减弱、花芽形成及果实成熟延迟、
矮化畸形、风味色泽恶化等。

一旦发现果树遭受药害,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救:
1、喷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多种化学物质都具有氧化分解作用。

喷洒6000倍高锰酸钾溶液,可有效地缓解药害。

2、用清水冲洗。

多数化学药剂均不耐水冲洗,如果施药浓度过大造成药害,要用喷
雾器装满清水,朝果树叶片反复喷洗,以冲刷去残留在叶片表面的药剂。

3、暂停同类药。

在药害尚未完全解除之前,尽量减少使用农药,特别是同类农药要
停止使用,以免加重药害。

4、紧跟施肥水。

果树发生药害后,要结合浇水补充一些速效化肥,并接着中耕松土,
可促进果树尽快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

同时,叶面喷施0.3%~0.5%尿素、0.2%~0.3%
磷酸二氢钾以改善果树营养状况,增强根系吸收能力。

(沛安)
农药药害的补救措施
一、补救措施
1、排灌措施。

对一些除草剂引起的药害,适当排灌也可减轻药害程度,如农利来引起的药害可通过排灌减轻。

2、追肥补救。

一般对产生叶部药害,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

3、喷水淋洗。

若是由叶面和植株喷洒某种农药后而发生药害,而且发现早,可迅速用大量清水喷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反复喷洒清水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洗刷掉,并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系发育,以增强作物恢复能力。

4、激素补救。

对抑制或干扰植物赤霉素的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2.4D-丁酯、乙希利等药剂,可喷施赤霉素缓解药害程度;如农作物受到氧乐果等农药的药害,可在受害作物上喷洒0.2%的硼砂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