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ppt
合集下载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 胜利
中华民 程 国的成
时地人:1912.1.1 南京、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纪年: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立
措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建立了中华民国,③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鲁迅--新文学的巨匠
地位:中国近代伟大的文 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地位)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 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 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封是建“礼吃教人” 。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阶级:资产阶级的革命派 孙中山
兴中会(团体): 1894年 孙中山 檀香山 振兴中华(口号) 时地人:1905年 孙中山 日本东京 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历
目标: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鲁迅《狂人日记》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 创办了《每周评论》
追踪探究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改造 创新,与时俱进
1914年袁世凯祭孔场面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 “打孔家店”的口号,猛烈抨击旧文 化,而现今全国大力宣扬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得到了政府 和人民的支持,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巨大反差呢?该如何正 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武昌起义(课件)

建立中华民国 时间:1912年1月1日
地点: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武昌
南京
1866年11 月12日诞生在 广东省香山县 (今中山市) 一个农民家庭, 少年时代就立 下救国救民的 大志。
1858年 中美、英、法 《天津条约》 赔偿英法军费各白银200万两 赔偿英商损失白银200万两
1860年 中英、法
《北京条约》
割让香港九龙尖沙嘴给英国
赔偿英、法军费800万两白银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 割让台湾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m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鸦片的流入对中国人造成身心残害,白银外流
九年义务教育四年级第二学期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 杨雪琴
中国地图
黄石市
武汉三镇
汉口
汉阳
武昌
外国侵略,政府腐败,主权丧失 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中和门→ 攻占总督衙门→占领汉口、汉阳
全国响应,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1911年10月10日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占楚望台军械库 中和门 攻总督衙门 占汉口、汉阳
起义背景
辛亥革命
到11月下旬,全国一 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脱离清朝政府。
农历 猪年
辛亥年
10月
清朝皇帝宣布退位
傅仪
年仅六岁的宣统皇帝
隆裕太后被迫同意清帝退位
退 位 诏 书
推翻封建帝制有什么重要意义? 皇帝很专制,他 说杀谁就杀谁,一点 也不民主,应该推翻。
皇帝死了就传位 给儿子,把国家政 权当作自己家里的 东西。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已经分别同11个国家签订了30多个不平等条约。
450,000,000两
n h w t b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课件: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共22张PPT)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
纪元: 中华民国纪年 回、藏五个民族,象征
“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的建立
二、袁世凯窃取果实
1.背景 (1)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通过和 平的方式实现共和。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的辞职承诺。(清帝退位,袁世凯 赞成共和,推举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2.过程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3.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D 被迫退位的清朝皇帝是( )
A.同治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C 4.小刘于民国38年取得小学毕业证书,换算成公元是( )
A.1947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5.1912年,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3.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
里的“胜 利”是指( B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C.打倒了帝国主义
B.成立了中华民国 D.改变了中国命运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文献是 (C)
A.“明定国是”诏书 B.《海国图志》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5、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上标明其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6:45:5506:45:55August 25,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上午6时45分55秒06:45:5521.8.25
纪元: 中华民国纪年 回、藏五个民族,象征
“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的建立
二、袁世凯窃取果实
1.背景 (1)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通过和 平的方式实现共和。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的辞职承诺。(清帝退位,袁世凯 赞成共和,推举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2.过程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3.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D 被迫退位的清朝皇帝是( )
A.同治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C 4.小刘于民国38年取得小学毕业证书,换算成公元是( )
A.1947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5.1912年,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3.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
里的“胜 利”是指( B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C.打倒了帝国主义
B.成立了中华民国 D.改变了中国命运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文献是 (C)
A.“明定国是”诏书 B.《海国图志》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5、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上标明其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6:45:5506:45:55August 25,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上午6时45分55秒06:45:5521.8.25
人教1-2-2辛亥革命武昌起义ppt课件

右图是1910年同盟 会广西支部编辑出 版的《南风报》第 一期上的插图。图 中的竹叶是由三民 主义中的某个主义 四字组成。你能看 出是什么主义吗?
民族主义
• 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 “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 算一算他的爷爷的年龄?
1911+18=1929(年)
2010-1929=81(岁)
穹保。天高高,海滔
滔。”
《清国
歌1911》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 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 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 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临 时政府之民国国歌1912》
你能说出临 时政府“揖 美追欧,旧 邦新造,” 的作法吗?
“部长取名,次长取实”
局限性:
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 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 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的民 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 土地问题。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2: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 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 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法三章——据人教版整理
材料: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 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 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革命时机日趋成熟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 起义失败主要原因是什么?
缺乏群众基础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杭州“共和万岁”牌匾
(1911.11.6)
这说明了什么?
初中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19张PPT)

➢结果:
林觉民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阅读材料思考:黄花岗起义有什么意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 之人心,乃大兴奋,怨奋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 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 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 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 “它”是指(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课堂练习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
革命志士 的奋斗
广西
都以失败告终
时间
1911年
武昌起义
过程
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汉三镇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
11月下旬,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课堂练习三
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
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中共中央前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 “先生”是指谁?
辛亥革命
孙中山
(2)“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意义:起义虽遭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第二天,起义领导 人汇集红楼礼堂,经过商议, 为了扩大影响和提高革命军 的声望,共同推举清新军协 统黎元洪任中华民国军政府 鄂军都督。军政府成立后的 第一件事,就是由都督黎元 洪签发安民告示。当革命党 人要黎在安民告示“都督” 下签署“黎”字时,黎元洪 怎么也不肯执笔,口里说: “莫害我,莫害我。”革命 党人李翊东就提笔代写了一 个“黎”字。这件维护治安 的告示,对于稳定局势曾起 过一定作用。
治。朝廷发布上谕,任命袁世凯为
湖广总督,并命令他立即上任。袁
世凯对此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理
由是自己的“足疾”日见加重。无
奈的朝廷只好派人以大清江山社稷
的名义去河南面请他。
帝国主义感到清政府的统治已难 维持,需要一个新的走狗来代替它, 而袁世凯镇压义和团已为帝国主义 所赏识,同时他又是当时最大的实
力派。
3.袁世凯复出的活动:
袁世凯掌权后即刻派兵攻打武汉,直接打击和削弱革命力量;采取欺 骗手法表示赞成共和,同时又拟定了停战,清帝退位,举他为大总统 三项条件,派人渡江通知湖北军政府,商议南北议和。
在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下,湖北军 政府接受了三项条件。双方代表在上海举行 谈判。
小结:
1911年,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起来,组成共同的领导机构。
武昌起义的领导人: 蒋翊武 →临时总司令 孙武 →参谋长
3.武昌起义的主力军: 新军
二.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
1.武昌起义过程:
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引来巡捕搜查。 起义用的旗帜,印信、文告和革命党人的名册都被搜去,转交给清政府。 蒋诩武通知革命党人,在当晚发动起义。正在这时,起义总部被清军包围。 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被捕。
武昌起义讲稿

2
武昌起义浮雕
3
《辛亥首义百年祭》-大型组画再现武昌起义
4
浅析武昌起义
1、导火索(起义背景)
2、起义的第一枪
3、起义过程
4、起义结果
6、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7、武昌起义的影响
5
武昌起义导火线: 清末保路运动
6
起义的第一枪:
1911年10月10日晚,新 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 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 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 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 经过反复斗争,起义军 最终掌控了武昌。
14
湖北军政府
15
右图:昔日的湖北军政府大楼 左图:今日的辛亥革命纪念馆
16
那么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
1、各地革命党人在极短时间内纷纷举行 起义响应武汉光复是其取得胜利的主导 客观因素。 2、立宪党人、旧官僚等人在武昌起义后 采取的墙倒众人推的态度是起义胜利的 重要条件。 3、袁世凯利用起义伺机夺权,对武汉三 镇进攻半真半假是起义胜利的主要客观 原因。 4、帝国主义分子迅速放弃清政府也是起 义胜利的有利客观因素。
9
紧急关头,起义者虽“群龙无首”,但他 们自动联络,决心拼死一搏。 10月10晚,新军工程第八营士兵在革命党 人熊秉坤的带领下,打死压制起义的反动 军官,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各路革命党人纷起响应,当夜占领湖广总 督府,11日凌晨控制了武昌城。11日晚和 12日晨,又相继占领了汉阳、汉口。
17
正式建立中华民国
18
武昌起义的影响:
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使清政府统治开始瓦解, 为中华名国成立创造了条件,推翻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 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 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武昌起义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草案《鄂州 约法》
武昌起义PPT

首义武昌城
民国肇新基 (过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2月清帝退位
1913年袁世凯在北京就职、篡权
1912年3月颁布《临时约法》
成败后人说(评价)
巨大功绩 未成功
革命的遗产(感悟)
四川保路运动
原 因
组 织 口 号 斗争方式 影 响
——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立宪派和旧官僚采用武力手段从革命派手中夺权
⒈湖南省:10月22日,湖南共进会首领焦达峰等率会党及新军攻 入长沙,驱逐清巡抚,建立都督府,但却因谭延闿发动政变,政 权落入立宪派地主官僚手中 ⒉贵州省:11月4日,贵州光复,新军教练杨荩诚任都督。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准备: 1911年12月底,孙中山在南京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 大总统。 2.成立: 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3.统治措施: 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一 系列政治法令、财政金融政策,采取了一些发展文化、 教育的措施。
例如:(公元)2014-1912+1=103(年)(民国), 即公元2014年=民国103年 2.把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 用民国年代加上1912-1。 例如:(民国)89年+1912-1=2000年, 即民国89年=2000年
可从经济阶级组织思想军事等方面考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三民主义的提出共进会文学社的活动从地理位置看
1895---1911年大事记
?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刊物:《民报》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十六个字”-----“三民 主义”
电影《辛亥革命》剧照
•
•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
-----孙中山
• • • • • “洪秀全第二” “医人”- “医国” 游学欧美,日本 投身革命 “国父”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 民 主 义
1912年2月12日,袁 世凯逼宫,清帝退位, 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 朝结束。
阿Q的失望。。。。。。??
• 革命过后,一地鸡毛。当假洋鬼子扬起“文明棍”不 准阿Q革命时,阿Q竟然“想立刻放下辫子来”以示“报 复”,他甚至痛恨而怨毒地想:“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 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 ,我总要告你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 —嚓!嚓!”
{
“民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政府 族” “民权” (创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 “核心” “民生”(平均地权) 土地政策
“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 领,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但并未提 出反帝的主张,有一定的局限性。
武昌起义前期的起义运动 • • • • • • “萍浏醴起义” 孙中山在南部边境六次起义均失败 “云南河口起义” “浙皖起义” (秋瑾就义) “黄花岗起义” (72烈士)
颁布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逼宫
免死还乡 ↓↓ 再出山 ↓↓ 湖广总督 ↓↓ 总理大臣
清廷发布上谕:袁世凯现患足疾, 步履维艰,难胜职任……回籍养疴 ……。
“只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
“剿抚并施”
评价: 积极方面: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建立了中华民国,使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④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消极方面: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 夺并没有完全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半殖 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
意义:
• • •
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2年1月1日,孙中 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 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纪年法:采用民国纪年法,
1912年为民国元年。
民国年份与公元年份的换算:1911 例如:民国四年,就是公元1915年 (4+1911); 公元1927年,就是民国16年(1927 -1911)
• 你觉得阿Q懂革命吗?这则材料反映了什 么问题? • 大多数劳动人民并不理解革命精神。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民主共和观念
失败
秋瑾 《辛亥革命》宁静饰
黄兴 《辛亥革命》成龙饰
二:革命的高潮 武昌起义
• “天时地利人和不如巧合,整 装待发不如破釜沉舟”
•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 新军在熊秉坤领导下攻占武昌 城, • 各省纷纷宣布独立,革命浪 潮席卷全国。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 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 财产、 言论等自由。(自由平等) • 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三权分立)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宪法。
一:革命兴 命运动的高涨,国内外出现了 一些反清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年;孙中 山;美国檀香山)
• 华兴会(1904年;黄兴、 陈天华、宋教仁等;长沙) • 光复会(1904年;蔡元培; 上海)
•
1905年8月,孙中 山联合华兴会、光复 会和兴中会成员,在 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十六个字”-----“三民 主义”
电影《辛亥革命》剧照
•
•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
-----孙中山
• • • • • “洪秀全第二” “医人”- “医国” 游学欧美,日本 投身革命 “国父”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 民 主 义
1912年2月12日,袁 世凯逼宫,清帝退位, 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 朝结束。
阿Q的失望。。。。。。??
• 革命过后,一地鸡毛。当假洋鬼子扬起“文明棍”不 准阿Q革命时,阿Q竟然“想立刻放下辫子来”以示“报 复”,他甚至痛恨而怨毒地想:“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 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 ,我总要告你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 —嚓!嚓!”
{
“民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政府 族” “民权” (创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 “核心” “民生”(平均地权) 土地政策
“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 领,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但并未提 出反帝的主张,有一定的局限性。
武昌起义前期的起义运动 • • • • • • “萍浏醴起义” 孙中山在南部边境六次起义均失败 “云南河口起义” “浙皖起义” (秋瑾就义) “黄花岗起义” (72烈士)
颁布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逼宫
免死还乡 ↓↓ 再出山 ↓↓ 湖广总督 ↓↓ 总理大臣
清廷发布上谕:袁世凯现患足疾, 步履维艰,难胜职任……回籍养疴 ……。
“只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
“剿抚并施”
评价: 积极方面: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建立了中华民国,使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④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消极方面: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 夺并没有完全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半殖 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
意义:
• • •
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2年1月1日,孙中 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 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纪年法:采用民国纪年法,
1912年为民国元年。
民国年份与公元年份的换算:1911 例如:民国四年,就是公元1915年 (4+1911); 公元1927年,就是民国16年(1927 -1911)
• 你觉得阿Q懂革命吗?这则材料反映了什 么问题? • 大多数劳动人民并不理解革命精神。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民主共和观念
失败
秋瑾 《辛亥革命》宁静饰
黄兴 《辛亥革命》成龙饰
二:革命的高潮 武昌起义
• “天时地利人和不如巧合,整 装待发不如破釜沉舟”
•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 新军在熊秉坤领导下攻占武昌 城, • 各省纷纷宣布独立,革命浪 潮席卷全国。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 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 财产、 言论等自由。(自由平等) • 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三权分立)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宪法。
一:革命兴 命运动的高涨,国内外出现了 一些反清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年;孙中 山;美国檀香山)
• 华兴会(1904年;黄兴、 陈天华、宋教仁等;长沙) • 光复会(1904年;蔡元培; 上海)
•
1905年8月,孙中 山联合华兴会、光复 会和兴中会成员,在 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