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共4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PPT课件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PPT课件
.
18
技术运用
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 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 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 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 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 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23
第二: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 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 生学习一门学科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 的成就(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 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这时,李梁点开了连夜赶制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经过剪辑的画面和新 闻回放: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球员们得知后难掩心中的迷茫和痛苦, 一位塞黑球员在比赛结束后说:“没有人在自己的祖国刚刚分裂时,还能兴高采烈地享受 足球的乐趣。”
原来,是祖国的分裂,使球队失去了斗志。于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就这样拉开了 序幕,这是一堂令人难忘的由真实事件设计出来的情境教学。
通过活动,最终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由于各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 条件不一样,形成了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生产力 水平的提高,从而促使国际市场形成。
这样的项目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让学生在活动中 理解了学习内容,同时提高了学生自己设计方案、选择策略的应 用能力。
.
10
第二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和内涵
(一)框架: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 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 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 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 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5/12/2020

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共40页文档PPT文档共42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共40页文档PPT文档共42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共40页文档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而 读书。 ——周 恩来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既要
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
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
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和表达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
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
通能力,促进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
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设计创造性的活动和任务、开展小组讨
论和活动,以及组织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不仅具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PPT文档42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PPT文档42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ppt课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ppt课件

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性品质。
如实验探究能力,就是个人在各种情境下持之以
恒的观察现象,研究问题,形成猜想,假设或解
释,通过一系列方法获得数据,对猜想或假设进
行反复论证的过程所表现的一种品质(智慧和道
德的互动和融合)
2019
-
3
(一)关键能力
1.能力:心理学角度看,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是保证人 们成功进行实际活动的一系列稳固心理特征的综合。狭义的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楚廷教授强调:能带上满口袋问题进课堂,算好课;能在
课堂上唤起学生生问、发问,算好课;能唤起学生提问,居
然被学生问倒了的课,算最好的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
201越9 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 越多地激励思考”
6
3.表达能力——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
•知识是学生自己学的,还是教师教的,结果截然不同!
2019
-
Hale Waihona Puke 52)思考能力——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
1.思考是一种思维活动,怎样的思维活动称为思考?19页 证据充足而形成的信念,思考是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
2.思考特点(判断标准) 思考是有根据的思维——以事实、数据和已证实的知识为
依据进行推理和思维
思考是有条理的思维——周到、系统、有逻辑的思维
方强不思法调是考的一复是:制深有思思度考维深)强,度调只的是有思学 这维生 样主 思—体 考—性 才直, 成抵即 为事独 学物立 生性 一本和 种质创 思的造维思性能维,力而和(不一包是种括被学对思科象考素,、
养,否则只能沦为思维方式或技能。 强调二:学习中主要表现是提问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

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凝练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一核心、三方面、六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意义1.什么是素养?简单地说,素养指的是沉淀在人身上的对人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李泽厚著名的“积淀说”有这样的论述:“‘积淀’的意思,就是把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累积沉淀为一种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它是通过自然的人化的过程来实现的。

”而素养就是这样的一种学习与积淀的过程。

就其本义而言,“素,白緻繒也。

从糸,取其澤也。

凡素之屬皆从素。

”“素”即本色,有润泽之义。

“養,供養也。

从食,羊聲。

”“养”即供养,有照看、呵护使成长之义。

故“素养”便有两层含义,一为素质,即人生来就有的先天禀赋,它是可以经由生理、心理、文化、思想等不同层次,不断提升,逐步完善的;而这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教养形成的过程,这完善的结果,就是教养。

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康德在其《论教育学》一书中强调,“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而且,“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来的东西外,他什么都不是”。

洛克也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通过教育,我们得以树立正确合宜的世界观、价值观,习得良好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积淀为自身的独特人格。

值得强调的是,只有教育这一活动行为真正抵达内心、获得了我们自己的主动参与,这所有的结果才会发生,或者说更好的发生。

因此,教育最终会走向自我教育,这实是素养的实质与内涵。

2.什么是核心素养?谈“核心素养”,“核心”是关键。

核心素养是素养系统中具有根本性和统领性的成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进一步成长的内核。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定义1.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概括版)2.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性品质。

(规范版)二、核心素养框架理解视角1.从人与世界的关系角度:人与自身(自我)关系,人与他人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外界)关系,人与文化(工具)关系。

2.从教育的角度:德、智、体、美、劳方面素养。

3.从文化的角度看:求真、善、美的素养。

4.从社会角度看:公民素养、做事素养、做人素养。

5.从心理学角度看:知、情、意、能力、气质、性格。

三、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学料+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包括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的集中体现。

学科核心素养是各门学科对核心家养的独特贡献,准确把握学科本质是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

四、什么叫学科本质?学科知识内在结构?学科教育价值指的是什么?有何意义?学科情境?学科活动?1.学科本质即一门学科的根本属性,主要从以下方面体现现出来。

一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二是核心的学科概念与范畴;三是基本的学科方法与思想,其核心是学科思维方式;四是核心的学科价值与精神。

据此,我们可以将体现学科本质的教学内容识别为一个包含价值与精神单(内层)、方法与思想(中层)、问题与概念(外层)的三重结构。

简单说,学科方法、学科思想、学科观念、学科精神等隐性的内容(学科深层结构),也即学科本质。

学科本质一是学科本质属性,二是学科的核心任务,三是学科的特殊方式。

2.学科知识内在结构: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学科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知识)、程序性知识(为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关于怎么思维和认知的知识,即元认知一一对认知的认知);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学科知识立足于学科大概念、学科结构、学科本质、学科情境。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变革”是教育改革中一个微观领域的问题,这个微观领域的改革,会涉及到很多教育宏观政策。

课堂改革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科学的教育政策环境来支撑。

教育生态环境好,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更能形成共识,我们的一线的教师、学生、家长才会更好地成长。

一、形成对有效教学共同目标的共识如何理解有效教学?从教育行政部门角度来说,我们首先就是要形成对有效教学共同的目标认知。

当前教育实践中,往往是因为共识很难达成,教育行政部门、校长、老师,还有学生、家长等,没有形成一定的教育共识,这样就不容易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教育形成共识是很难的,但是教育又最需要形成共识,否则我们的老师、家长,尤其是学生会在匆匆忙忙的学校生活中变得迷茫。

有效教学应该达成什么样的共识呢?应该强调,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也就是叶圣陶老先生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

教育的功能在哪里呢?在于学生学会学习。

为了发展学生为适应社会变化终身学习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因为,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学习型社会。

一个城市要成为学习型城市,创造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这样一个社会氛围,师生学会学习至关重要。

现在是一个终身发展的社会。

终身发展,没有终身学习是很难做到的。

显而易见,现在知识更新速度极快。

前几年我们还不知道微信,现在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过,人类文明发展,尤其是代沟的出现,是因为人类文明经历了3种文化: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

在前喻文化时期,也就是农业时代,靠经验的传递来发展文化,所以要尊重长者。

到了并喻文化时期、工业化时代,可能新生一代和老一代要进行相互学习。

到了后喻文化时代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知识更新极快,信息爆炸。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可能课堂里的66%的学生,据专家估计,将来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都是现在所没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