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考试大纲资料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副高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副高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副高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副高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理论、常用中药特性等。

2. 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3. 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技能:包括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临床操作技能、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

4. 临床医学知识: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学等。

5. 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6. 法律法规与政策: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7. 学术进展与临床前沿:包括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进展。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可参考:
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考试时间:一般为2小时。

3. 试卷分值:一般为100分。

4. 试卷结构: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题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大纲和考试要求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

病理学考试参考资料大纲(副高级)

病理学考试参考资料大纲(副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病理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病理学总论的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各系统疾病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临床与病理联系的基本理论。

3.掌握诊断病理学(活检、细胞学和尸检)常规技术和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超微病理诊断技术的基本理论要点。

(二)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

二、专业实践能力(一)熟练掌握各系统常见病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掌握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三)熟悉主要器官少见病的病理诊断。

(四)初步具有解决主要器官疑难病例病理诊断的能力。

(五)具有主持临床病理讨论会的能力。

(六)熟练掌握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指征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七)熟悉超微病理学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指征及其诊断意义。

三、学科新进展(一)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掌握各系统肿瘤的WHO最新分类。

(三)熟悉用于病理诊断的新的重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

(四)了解与病理诊断相关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指征和诊断意义。

(五)了解重要新病种的病理学知识。

附:病理学专业的基本内容⒈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⒉ 损伤的修复⒊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⒋ 炎症⒌ 免疫病理学⒍ 肿瘤⒎ 发育和生长异常⑴ 先天发育残件⑵ 异位发育组织⒏ 软组织⑴ 纤维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⑵ 脂肪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⑶ 肌肉组织肿瘤⑷ 脉管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⑸ 其他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⑹ 骨骼肌非瘤性病变⒐ 淋巴造血组织⑴ 淋巴结反应性疾病/病变⑵ 霍奇金淋巴瘤⑶ 非霍奇金淋巴瘤⑷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疾病⑸ 脾常见疾病⑹ 骨髓疾病① 骨髓增生异常② 常见血液病的骨髓病变⒑ 皮肤⑴ 非感染性水疱和大疱性疾病⑵ 角化病和癣类⑶ 结缔组织病和血管、皮下组织炎症⑷ 感染性皮肤病⑸ 表皮肿瘤和瘤样病变⑹ 黑色素细胞肿瘤和瘤样病变⑺ 皮肤附件肿瘤和瘤样病变⑻ 其他皮肤肿瘤(淋巴瘤、转移瘤等)11.口腔和颌部⑴ 口腔粘膜疾病⑵ 口腔肿瘤和瘤样病变⑶ 涎腺① 炎症② 肿瘤和瘤样病变⑷ 颌骨① 肿瘤② 囊肿③ 炎症和其他疾病⒓ 食管⑴ 食管炎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⒔ 胃⑴ 胃溃疡病和应激性溃疡⑵ 胃炎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⑷ 其他疾病⒕ 小肠⑴ 十二指肠溃疡病⑵ 炎症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⑷ 其他疾病⒖ 阑尾⑴ 阑尾炎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⑶ 其他疾病⒗ 大肠⑴ 炎症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⑶ 其他疾病⒘ 肛门和肛管⑴ 瘘管和窦道⑵ 痔⑶ 肿瘤⒙ 肝⑴ 病毒性肝炎⑵ 其他肝炎⑶ 寄生虫病⑷ 肝移植排斥反应⑸ 代谢性疾病⑹ 肝硬化⑺ 肿瘤和瘤样病变⒚ 胆囊和肝外胆管(1)胆囊胆固醇沉着症(2)胆石症(3)胆囊炎(4)胆囊肿瘤和瘤样病变(5)肝外胆管疾病⒛ 胰(1)胰腺炎(2)囊肿(3)胰腺外分泌肿瘤(4)胰腺内分泌肿瘤和瘤样病变(5)胰腺内、外分泌分化的肿瘤(6)胰岛炎21.腹膜、网膜和腹膜后(1)腹膜疾病(2)网膜疾病(3)腹膜后疾病22.气管、肺和纵隔⑴ 气管疾病① 炎症② 肿瘤⑵ 肺疾病① 炎症② 肺和支气管肿瘤③ 胸膜肿瘤⑶ 纵隔疾病① 胸腺瘤② 其他肿瘤③ 囊肿23.心血管⑴ 发育畸形⑵ 心脏肿瘤⑶ 心脏炎症⑷ 心肌病⑸ 血管非肿瘤性疾病24.肾、肾盂和输尿管⑴ 肾小球疾病⑵ 肾小管疾病⑶ 小管间质性肾炎⑷ 血管性肾病⑸ 肾结石⑹ 肾盂积水⑺ 肾实质、肾盂和输尿管肿瘤25.膀胱和尿道⑴ 炎症⑵ 结石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26.睾丸、睾丸附件和阴囊⑴炎症⑵ 睾丸鞘膜积液⑶ 肿瘤27.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⑴ 炎症⑵ 前列腺良性增生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28.阴茎⑴ 炎症⑵ 癌前病变⑶ 肿瘤29.女性外阴⑴ 炎症⑵ 白塞病⑶ 外阴营养不良和上皮内瘤变⑷ 囊肿⑸ 肿瘤和瘤样病变30.阴道⑴ 炎症⑵ 囊肿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31.子宫颈⑴ 炎症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32.子宫内膜⑴ 子宫内膜组织-生理学要点① 正常子宫内膜的基本结构② 生育期、更年期和绝经后子宫内膜③ 妊娠的刮宫病理诊断⑵ 雌激素缺乏、分泌不足和过多时的子宫内膜病变⑶ 孕激素分泌不足、卵巢持续性黄体或退变迟缓时的子宫内膜病变⑷ 医源性子宫内膜病变⑸ 子宫内膜炎⑹ 子宫内膜化生和相关变化⑺ 肿瘤和瘤样病变33.子宫体⑴ 炎症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34.输卵管和阔韧带⑴ 输卵管炎症⑵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⑶ 输卵管妊娠⑷ 输卵管肿瘤和瘤样病变⑸ 阔韧带肿瘤35.卵巢⑴ 炎症⑵ 瘤样病变⑶ 肿瘤① 上皮-间质肿瘤② 性索间质肿瘤③ 类固醇细胞肿瘤④ 生殖细胞肿瘤⑤ 性腺母细胞瘤⑥ 转移瘤⑦ 其他肿瘤36.胎盘⑴ 非肿瘤性疾病⑵ 滋养层细胞肿瘤和瘤样病变⑶ 流产的病理学诊断37.乳腺⑴ 炎症⑵ 瘤样病变⑶ 乳腺增生症⑷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导管增生、导管非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⑸ 小叶非典型增生⑹ 肿瘤① 良性上皮性肿瘤② 乳腺癌③ 上皮-间叶性肿瘤④ 非上皮性肿瘤⑤ 转移瘤38.甲状腺⑴甲状腺炎⑵甲状腺肿⑶肿瘤① 腺瘤② 腺癌③ 髓样癌④ 恶性淋巴瘤⑤ 其他肿瘤39.甲状旁腺⑴ 增生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⑶ 功能亢进40.肾上腺皮质⑴ 一般性病变⑵ 增生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⑷ 功能亢进41.肾上腺髓质和副神经节⑴ 肾上腺髓质①增生②肿瘤⑵ 副神经节瘤42.垂体⑴ 肿瘤43.神经内分泌系统⑴ 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⑵ 肿瘤(类癌、非典型类癌、小细胞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⑶ 非内分泌肿瘤中的神经内分泌分化⑷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44.神经系统⑴ 感染性疾病⑵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瘤样病变①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② 脑膜肿瘤③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④ 生殖细胞源性肿瘤⑤ 鞍区肿瘤⑥ 转移瘤⑦ 瘤样病变⑧ 囊肿⑶ 相邻结构肿瘤的颅内扩展⑷ 周围神经肿瘤和瘤样病变45.眼⑴ 眼睑、结膜、泪器、角膜、色素膜、晶状体、视网膜和眼眶的常见疾病(炎症、肿瘤等)46.耳⑴ 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常见病(炎症、肿瘤等)47.鼻和鼻窦⑴ 炎症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48.咽⑴ 炎症⑵ 肿瘤49.喉⑴ 炎症⑵ 肿瘤50.骨和关节⑴代谢性和营养不良性骨病⑵地方性氟中毒⑶细菌性骨关节炎⑷非菌性关节炎⑸骨肿瘤和瘤样病变①成骨性肿瘤②成软骨性肿瘤③纤维性、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④巨细胞瘤⑤骨髓源性肿瘤⑥其他肿瘤⑦转移瘤⑧瘤样病变⑹关节、滑膜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51.病理科工作规范[参考书:中华医学会主编《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1)总则1)制订《规范》的法律依据依据2)病理科的任务3)病理学诊断的涵义、在临床和预防工作中的作用4)病理诊断报告书的意义、签署资质5)病理学检查的涵义6)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的涵义、作用和填写要求7)对于临床医师送检标本的基本要求8)对于患方申请病理学检查的基本要求9)对于病理科工作的基本要求10)对于病理科医师工作的基本要求2.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3.组织切片的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1)对于初检病理医师的基本要求2)对于主检病理医师的基本要求3.(外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1)(外检)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2)(外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3)(外检)病理诊断报告书的书写要求4)(外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签署医师的资质和发送时限4.手术中快速活检常规1)手术中快速活检的涵义2)适用范围、慎用范围和不宜应用范围5.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1)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签署医师的资质和发送时限2)细胞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3)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4)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书写要求6.尸检1)受理尸检的有关规定要点2)尸检档案资料的内容3)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签署医师资质和发送时限7.病理学检查资料的管理1)病理学检查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2)活检、尸检和细胞学检查资料的保存期限3)病理学检查资料的借用8.相关技术在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1)常用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的选用2)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的选用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鉴别肿瘤组织来源方面的应用(举例)①小圆细胞肿瘤②梭形细胞肿瘤③淋巴造血组织肿瘤④内分泌肿瘤4)图像分析技术的选用5)流式细胞分析(FCM)技术的选用6)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选用7)原位杂交技术(ISH)的选用8)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的选用。

2021年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副高考试大纲: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肿瘤学专业

2021年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副高考试大纲: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肿瘤学专业

2021年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副高考试大纲: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肿瘤学专业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皮肤科基础理论。

2、熟练掌握中医皮肤科检查、诊断、治疗技术。

3、掌握西医皮肤科基础理论及诊疗技术。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相关中医古医籍论述、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

2、熟悉西医病理学、真菌学、免疫学、遗传学。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常见皮肤病及少见皮肤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治疗。

2、熟练掌握常见皮肤病及少见皮肤病的西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3、掌握重症皮肤病的处理能力4、了解皮肤病的常见实验室技术,如病理及免疫病理诊断。

三、学科新进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有一定的了解。

附:专业病种1.病毒性皮肤病2.衣原体性皮肤病3.细菌性皮肤病4.真菌性皮肤病5.性传播疾病6.寄生虫、昆虫及动物性皮肤病7.物理性皮肤病8.变态反应性皮肤病9.结缔组织病10.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11.角化性皮肤病12.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13.大疱性皮肤病14.萎缩性皮肤病15.血管炎16.皮肤脉管性疾病17.皮肤附属器疾病18.非感染性肉芽肿19.内分泌、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20.色素障碍性皮肤病21.遗传性皮肤病22.粘膜疾病23.皮肤肿瘤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皮肤科基础理论。

2、熟练掌握中医皮肤科检查、诊断、治疗技术。

3、掌握西医皮肤科基础理论及诊疗技术。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相关中医古医籍论述、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

2、熟悉西医病理学、真菌学、免疫学、遗传学。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常见皮肤病及少见皮肤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治疗。

2、熟练掌握常见皮肤病及少见皮肤病的西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副高考试大纲

副高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题型:全部采用人机对话形式,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卫生管理知识单独加试时间为1小时;考试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3种,试卷总分为100分;题型说明:一、副高: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3种题型;二、正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2种题型;以实际考试题型为准;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悉内科学专业理论;2.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诊断及相关护理措施;3.熟练掌握整体护理理论,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程序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内科疾病有关的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2.熟悉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的相关知识;3.熟悉诊断学相关理论知识、内科常用诊疗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二、学科新进展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运用现代护理理念对内科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掌握内科常见病急诊处理和配合抢救;2.熟悉专科护理新技术的技能,诊疗技术及护理的新进展;3.熟悉专科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的新进展;4.了解相关学科的进展;三、专业实践能力1.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2.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疾病见本专业病种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3.掌握内科常见急症、危重症疾病的处理措施及护理;4.掌握内科疾病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并能进行健康教育;5.熟悉内科疾病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护理;6.熟悉和掌握常见内科护理技术操作和内科诊疗技术的配合与护理;如掌握各类标本的采集方法、PPD试验、呼吸功能锻炼、有效咳嗽及排痰、体位引流、胸腔穿刺术的配合、纤支镜检查及机械通气的护理;熟悉人工心脏起搏、心脏电复律的护理、心脑血管病介入性诊疗技术的护理;掌握胃酸分泌功能检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十二指肠引流术、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配合与护理;熟悉肾穿刺术、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配合及护理;掌握骨髓穿刺、化疗的护理;熟悉成份输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的护理;掌握尿糖测定、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腰椎穿刺术的护理;熟悉脑室引流、高压氧治疗、CT、磁共振检查的护理配合;附本专业常见疾病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 慢性支气管炎3. 阻塞性肺气肿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 支气管哮喘6. 支气管扩张7. 肺炎8. 肺结核9. 肺癌10. 自发性气胸11. 呼吸衰竭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2. 慢性心力衰竭13. 急性心力衰竭14. 心律失常15. 冠心病16. 高血压17. 心脏瓣膜病18. 感染性心内膜炎19. 病毒性心肌炎20. 心肌病21. 缩窄性心包炎22. 胃炎23. 消化道溃疡24. 胃癌25. 溃疡性结肠炎26. 肝硬化27. 原发性肝癌28. 肝性脑病29. 急性胰腺炎30. 结核性腹膜炎31.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32. 慢性肾小球肾炎33. 肾病综合征34. 肾盂肾炎35. 急性肾功能衰竭36. 慢性肾功能衰竭37. 缺铁性贫血38. 巨幼细胞性贫血39. 再生障碍性贫血40. 过敏性紫癜41. 急性白血病42. 慢性白血病4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4. 皮质醇增多症45. 糖尿病46. 系统性红斑狼疮47. 类风湿关节炎48. 病毒性肝炎4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0. 流行性出血热51. 痢疾52. 狂犬病53. 爱滋病54. 多发性神经病55.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5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7. 脑梗死58. 脑出血59. 蛛网膜下腔出血60. 癫痫。

副高考试大纲

副高考试大纲

请问一下,2020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考试大纲及参考书可以选择哪些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 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有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2024全科医学副高考试大纲

2024全科医学副高考试大纲

2024全科医学副高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全科医学副高考试是评价申请全科医学副高级职称人员是否具备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全科医疗管理、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为100分。

四、考试内容
1.全科医学基本理论: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与优势等。

2.全科医疗管理:掌握全科医疗管理的概念、特点、原则和任务等。

3.临床预防:掌握临床预防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术等。

4.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掌握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步骤等。

5.居民健康档案:掌握居民健康档案的概念、特点、内容和作用等。

6.全科医疗管理实践:掌握全科医疗管理实践的概念、特点、原则和方法等。

五、题型与分值
1.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2.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4.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5.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内科副高考试大纲

内科副高考试大纲

内科副高考试大纲内科副高考试大纲参考内容如下:一、临床医学基础知识1. 遗传学基础知识:包括常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遗传、基因突变和遗传病的诊断等内容。

2. 病理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组织学、细胞学和免疫学等内容,了解常见疾病的病理特征和机制。

3. 免疫学基础知识:包括免疫系统、免疫应答、自身免疫病等内容。

4. 药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和临床应用等内容。

二、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1.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等常见心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癌、肺炎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癌、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 代谢和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常见代谢和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 血液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淋巴瘤、血友病等常见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 肾脏疾病:包括急慢性肾炎、尿毒症、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7.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癫痫、帕金森病、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内科急症处理1. 心电图诊断和处理: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电图异常的识别和处理。

2. 呼吸急症处理: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胸、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急症的处理。

3. 胸痛和腹痛处理:包括冠心病引起的胸痛、急性胃肠梗阻引起的腹痛等的处理。

4. 血压危机处理:包括高血压危象、低血压危象等血压异常的急症处理。

5. 中毒处理:包括药物中毒、酒精中毒、化学品中毒等中毒病例的处理。

6. 心肺复苏:了解心肺复苏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基本的心肺复苏操作。

四、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1. 医学伦理:包括医患关系、病历书写、隐私保护等医学伦理原则和规范。

2. 医疗纠纷处理:了解医疗纠纷的常见类型、处理程序和法律责任。

以上是内科副高考试大纲的参考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内科急症处理以及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中医内科,副高,考纲

中医内科,副高,考纲

中医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中医内科各专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沿革、病因病机、类证鉴别、辨证论治、代表方药及相关文献的经典论述。

2.掌握现代医学内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并重点掌握各专科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及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诊断及治疗学等理论知识。

3.掌握各专科诊疗技术的原理与临床意义等理论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与本专科密切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神农本草经》、《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学》、《腧穴学》等。

了解历代医家对本专科疾病的系统论述。

2.熟练掌握中医内伤病症的脏腑、气血津液和经络病变理论以及中医外感病症的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病变理论。

3.掌握本专业系统疾病及相关疾病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相关知识。

4.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遗传工程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各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思路和方法。

了解本专业的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疾病,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鉴别及治疗。

2.掌握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救治,如心内科必须掌握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包填塞、心原性休克、急性冠脉功能不全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各种类型的严重心律失常、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的诊疗抢救技术。

3.正确处理本专业的复杂疑难问题,如消化科必须掌握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腹泻、黄疸、急腹症、腹水、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4.熟练掌握中医望诊、问诊、闻诊、切诊等四诊技术,各专科必须掌握本专业的诊疗技术,并熟悉所在专业新的诊疗技术。

如心内科必须熟练掌握心血管系统的常规诊治技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电复律术、心包穿刺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心脏血流动力学测定;熟悉和了解心脏电生理检查与治疗技术、心血管系统的超声检查技术、心血管影像检查技术、射频消融、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诊治专业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高考试大纲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级参考资料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级参考资料(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理论、常用中药特性;
2、熟练掌握现代外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外科输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围手术期处理、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外科感染、创伤、复苏等;
3、熟练掌握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理论与规范;
4、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外科手术学知识,掌握重症监护及治疗学、急救医学、肿瘤治疗学等知识;
5、掌握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物理诊断学、检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内镜诊断及治疗学等知识;
6、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系统、脏器疾患相关的病因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
7、熟悉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
8、熟悉开展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临床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医学统计学基本理论;
9、了解普通外科专业相关的麻醉学、药理学等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
1、掌握消化内科学、头颈外科学、胸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妇产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相关知识;
2、熟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熟悉我国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
3、了解骨外科学、心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呼吸内科学、内分泌内科学、血液内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二、学科新进展
1、熟练掌握及时、主动获取国内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临床医疗与相关研究领域中最新进展的方法,初步具备把握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
2、熟悉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领域中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3、了解与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最新重要进展。

三、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中医中药在普通外科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临床运用方法;
2、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以及主要治疗手段;
3、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外科治疗(以手术为主)的适应证、禁忌症、操作技术规范;
4、熟练掌握外科治疗(以手术为主)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发生原因、早期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5、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预后状况,能够正确制定随访方案;
6、掌握普通外科危重患者的监测手段、抢救和综合治疗原则,熟练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
7、掌握普通外科急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紧急救治和综合治疗原则;
8、表述中医中药在普通外科学中感染性疾病、器官功能康复、重症疾病中的临床运用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
9、熟悉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见误诊、误治原因,能够正确加以判断和处理;
10、熟悉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常见副作用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11、熟悉现代普通外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适应证、禁忌症、操作要领、结果判定、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12、了解普通外科相关的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操作原则;
13、了解普通外科相关的疼痛治疗原则和手段。

四、本专业病种
1、颈淋巴结结核
2、颏下皮样囊肿
3、甲状腺舌囊肿
4、胸腺咽管囊肿
5、颈部囊状淋巴管瘤
6、单纯性甲状腺肿
7、甲状腺功能亢进
8、亚急性甲状腺炎
9、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10、甲状腺腺瘤
11、甲状腺癌
12、甲状旁腺功功能亢进
13、多乳头、多乳房
14、男子乳房发育症
15、急性乳房炎
16、乳房结核
17、乳房囊性增生病
18、乳房纤维腺瘤
19、叶状囊肉瘤
20、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
21、乳癌
22、湿疹样乳癌
23、炎性乳癌
24、男子乳癌
25、乳房肉瘤
26、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7、急性动脉栓塞
28、周围动脉瘤
29、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
30、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1、血栓性浅静脉炎
32、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3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34、腹股沟斜疝
35、腹股沟直疝
36、股疝
37、腹壁切口疝
38、脐疝
39、白线疝
40、闭孔疝
41、腹壁损伤
42、肝脏损伤
43、肝外胆管损伤
44、脾脏损伤
45、胃损伤
46、十二指肠损伤
47、胰腺损伤
48、小肠与肠系膜损伤
49、结肠、直肠和肛管损伤
50、横膈损伤
51、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
52、继发性腹膜炎
53、原发性腹膜炎
54、结核性腹膜炎
55、膈下脓肿
56、盆腔脓肿
57、腹膜假粘液瘤
58、腹膜间皮细胞瘤
59、大网膜扭转
60、大网膜囊肿
61、大网膜粘连综合征
62、肠系膜囊肿和肿瘤
63、肠系膜血管疾患
64、腹膜后出血
65、腹膜后感染
66、髂窝脓肿
67、腹膜后纤维化
68、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69、胃和十二肠溃疡
70、瘢痕性幽门梗阻
71、消化性溃疡出血
72、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73、应激性溃疡
74、胃息肉
75、胃肉瘤
76、胃癌
77、胃间质瘤
78、急性胃扩张
79、胃扭转
80、胃结核
81、十二指肠结核
82、胃、十二指肠异物
83、胃憩室
84、十二指肠憩室
85、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
86、粘连性肠梗阻
87、小肠扭转
88、成年人肠套叠
89、腹内疝
90、肠堵塞
91、功能性肠梗阻(肠麻痹)
92、血运性肠梗阻
93、慢性小肠假性梗阻
94、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95、克罗恩病
96、急性出血性肠炎
97、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98、肠结核
99、肠伤寒穿孔
100、小肠憩室
101、盲袢综合征
102、短肠综合征
103、肠外瘘
104、黑斑息肉病
105、结肠扭转
106、结肠憩室病
107、溃疡性结肠炎
108、结肠息肉
109、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10、类癌和类癌综合征111、结肠肿瘤
112、急性阑尾炎
113、慢性阑尾炎
114、阑尾肿瘤
115、直肠和肛管损伤
116、肛裂
117、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118、痔
119、直肠脱垂
120、肛门失禁
121、直肠癌
122、直肠类癌
123、肛管及肛门鳞状上皮细胞癌
124、肛管及肛门基底细胞癌
125、肛管及肛门恶性黑色素
126、肛周Paget病
127、细菌性肝脓肿
128、阿米巴性肝脓肿
129、肝结核
130、原发性肝癌
131、继发性肝癌
132、肝海绵状血管瘤
133、肝腺瘤
134、肝囊肿
135、肝包虫病
136、门脉高压症
137、巴德-吉亚利综合征
138、胆囊结石
139、肝内胆管结石
140、肝外胆管结石
141、急性胆囊炎
142、慢性胆囊炎
14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44、Oddi括约肌狭窄与缩窄性Vater乳头炎14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146、胆道寄生虫病
147、胆囊肿瘤
148、胆管肿瘤
149、外伤性胆道出血
150、感染性胆道出血
151、先天性环状胰腺
152、先天性异位胰腺
153、急性胰腺炎
154、慢性胰腺炎
155、假性胰腺囊肿
156、胰腺癌
157、胰腺囊腺癌
158、胰岛素瘤
159、促胃液素瘤
160、胰高血糖素瘤
161、胰致腹泻瘤(肠肽瘤)
162、多发性内分泌综合征 MENI型163、多发性内分泌综合征 MENII型164、副脾和脾发育不全
165、脾功能亢进
166、游走脾
167、脾囊肿
168、脾肿瘤
169、脾动脉瘤
170、脾脓肿
171、脾梗死
172、脾破裂
173、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